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案例:哪艘船先沉

发布时间:2021-05-26 小白船教案 幼儿园船教案 船幼儿活动方案

背景:在开展《有趣的水》的过程中,为了让孩子了解物体的沉浮,我们在游戏活动中投放了各种不同的物品,让孩子们通过亲手操作来寻找其中的秘密……

过程:

蔚蔚和珺珺用报纸和挂历纸折了两艘小船,蔚蔚问:“你知道那艘小船会先沉下去吗?”

珺珺想了想,不肯定地说:“可能是挂历纸折的小船吧,因为它比较重。”

蔚蔚说:“那我猜是报纸船,因为报纸很容易烂掉的。”

“到底是什么先沉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吧!”蔚蔚提议。“我们数1、2、3,一起放下去。”

“好的!”珺珺欣然答应。说着,他们便数着数一同把小船放到了盛满水的脸盆中。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孩子们睁大了双眼,屏住了呼吸,静静的等待着。大约过了3分钟,报纸由于吸了过多的水,终于沉下去了。

“哦,我猜对了!”蔚蔚欢呼雀跃。“可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他看了看我,我摇了摇头。

“我们再用其他的纸试试吧。”珺珺说。一会,她就找来了一张卫生纸,而蔚蔚则剪来了一张硬纸板,很快他们又开始了新的尝试。最后,他们发现:沉得最快的是卫生纸,接下来是报纸,随后是硬纸板,最后还没沉的是挂历纸。

我假装不知,便问:“为什么有这样的先后顺序呢?”

蔚蔚和珺珺仔细的观察了各种纸,又看又摸,终于找到了答案。珺珺说:“可能是卫生纸很毛的,上面有一个个小洞洞,吸水很快的,就象海绵一样,所以很快就沉了下去。”

蔚蔚接着说:“对,挂历纸摸上去光光的,很滑的,上面象贴了张塑料纸一样,所以很不容易湿的,所以很久都不沉下去”

分析:

幼儿的探索兴趣无穷无尽,他们经常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教师这时要“学会等待”。只有当幼儿的探索兴趣即将消失时,教师的干预才是积极的。教师如果不耐心等待,过早介入幼儿的活动,就可能导致幼儿原本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和探索活动因一个标准答案的出现而告终。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经常加入幼儿的探索过程,成为幼儿探索发现过程的目击者和共同参与者。因此,教师对幼儿要抱有具有弹性的可变的期望,教师不是一个教导者而是一个促进者。教师不要生硬的去抢孩子的“球”,只在幼儿把球抛向自己时,以适当的方式去接,并以适当的方式把“球”抛回给孩子,在“接”和“抛”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促进幼儿发展。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延伸读

案例:没有蓬的乌蓬船


做手工一直是我们班孩子最喜爱的一项活动,更是王浩俊的拿手好戏。无论做什么,心灵手巧的他总是第一个完成,然后就开始帮其他人的忙了。

今天,我一宣布折“乌蓬船”,王浩俊马上跳起来喊到:“船?我早就会折了!”

在请小朋友拆拆看看乌蓬船的折叠方法时,他看也不看,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摆弄起自己的纸来。其他的孩子探索了一会儿,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向大家介绍自己观察到的折叠步骤:

“先把长方形纸的两条短边对折……”

“对,我的船也是这样折的!”刚开始,他把自己的折法与小朋友介绍的折法对照着。

“再把刚折出的一条边对着中心线往下折……”

“瞧!我也是这样折的!”他看出今天折的正是他早就会折的船,有点不耐烦了,加快了折叠的速度。

“把下面多出来的两条长边分别往正反两面折……”周围几名孩子的注意力被他吸引过去了,我有点生气了,真想走过去收掉他手中的纸。

“我已经快折好喽!”看来,王浩俊确实早就会折船了,当我向大家介绍难点步骤怎样折“蓬”时,他已经拿着折好的纸船在开着玩了。

接下来是小朋友练习,我全面巡视,注意平时经常需要帮助的小朋友。突然,我听见有人向我报告:“王浩俊哭了!”我一愣,马上联想到是不是哪个调皮鬼抢他的“劳动成果”了。我连忙三步并作两步地走了过去,只见他小脸涨得通红,眼睛里的泪水不住地往下流,嘴唇咬得紧紧的,两只手拼命地撕扯着刚刚折好的小船,好象跟小船有什么深仇大恨一样。旁边几个小朋友七嘴八舌地向我汇报。原来,他发现别人的小船两头都有一个“蓬”,可以“避雨”,自己的船怎么拉也拉不出“蓬”来,又因为刚才夸下了海口,不好意思向别人请教,所以才出现了刚才的一幕。

说实话,我当时挺生气的,心想:谁让你太自以为是呢!可又转念一想:他已经得到教训了,再说,他怎么会想到乌蓬船只是把相同的步骤多重复了一遍呢?换成我,可能也会想不通为什么一样的折叠方法出现的结果却不一样呢?想到这儿,我耐心地把引导他发现了其中的奥妙,并请他重新拿了一张纸,聪明的王浩俊,几下就把一张纸变成了一艘小巧玲珑的“乌蓬船”,还闪着泪花的眼睛欣喜地看着我笑了。

真庆幸我当时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没有劈头盖脸地给孩子一顿臭骂。否则,我将再也看不到孩子身上的诚实自信,听不到他们的无忌童言。

经过对新《纲要》的细细体味和努力实践,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对于这件事情我的处理方法还是不够妥当。表面看来我没有批评王浩俊似乎已经很给他面子了,况且,我还单独“教”了他一遍。其实,我还没做到充分相信幼儿、尊重幼儿,在内心深处还是把年幼的孩子看成是单纯的教育对象。尊重幼儿不仅包括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对他们和颜悦色、不打不骂、不讽刺挖苦,更包括了尊重幼儿已有的经验、文化背景、智力水平。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遇到许多类似上面所述的小事:当你很神秘地告诉幼儿今天要听一个有趣的故事,可能会有人得意地对你说“这个故事我早就听过了”。因为幼儿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关键是如何从幼儿的这些反馈中吸取经验,从他们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中激发教师新的教育思路,使整个活动教学相长,不仅有师生互动,更有生生互动。

同时,我当时过于注重自己预定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只是希望全体幼儿能尽快地掌握乌蓬船的折叠方法。殊不知教学计划只是写在纸上的设想,孩子毕竟是孩子,有时会让我们遇到很多“突发事件”,预定计划很有可能中断或无法实现。因此需要教师随机应变,根据幼儿活动情形来加以调整和变化,做到临场不乱,游刃有余。新《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同伴也是宝贵的教育资源,但具体工作中我们往往会忽视这一点,使幼儿失去了与同伴分享经验、分享智慧、共同提高的良机。如果我能放手让“早就会了”的孩子在同伴面前一显身手,利用幼儿已有的经验,使他们学会与他人相互学习,扩展幼儿学习的途径与方法,增强幼儿学习的主动性。那么教师就会真正成为孩子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就能让孩子在互动的过程中得到更多、更好的发展。

案例:水到哪去了


这一天,我和孩子们在小花园里又开始了我们的课题研究活动。当我将一盆盆的水泼在草地上、土地上、沙地上时,孩子们睁大了好奇的双眼,兴奋地又跳又叫"老师,水不见了哎!""水消失了哦!""水怎么不见了?""水到哪儿去了呢?"孩子们的兴奋与好奇感染到了我,我也跟着激动地说:"咦?水到哪儿去了呢?我也很想知道哦!"于是,孩子们开动起了小脑筋,不一会儿就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我知道,因为水里有许多小洞洞,水从哪儿流走了""我知道,小草要长大,是它把水给喝掉了""是因为土里面有漏水的管子,水漏掉了""因为沙地里有恐龙蛋,它要喝水的""……"听到孩子们千奇百怪的想法,我又惊喜又好?quot;他们怎么就有那么多奇妙的想法呢?"为了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继续探索的欲望,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我假装自言自语地说:"我真想知道水到底是到哪儿去了。有什么办法呢?"有个孩子马上说:"我们就去找找水到哪儿去了吧!"孩子们都很赞同,决定动手了。可是怎么样才能挖开土呢?孩子们遇到了一个小难题,但是聪明的孩子们总是能想到办法的。这不,有孩子说:"老师,我想要铲子。"随即很多孩子都提出了相同的要求。觉察到孩子们的需要后,我高兴地说:"好!我马上去拿铲子,你们还需要什么工具?"孩子们提出还要放大镜。于是,我尽快帮助孩子们准备好工具后,我们的找水活动就开始了。

夕阳即将西下,美丽的小花园里,一群可爱的孩子们正专心致志地埋头寻找水的去向。有的孩子正在挖土,有的孩子正拿着放大镜这儿看看,那儿瞧瞧,有的孩子正在与朋友谈论……忙得不亦乐乎。我呢?也被孩子们快活的叫声弄得忙起来"老师,我发现水流到沙子里的洞洞里去了,快来看!""我发现水和泥巴混在一起了,真的,你来看嘛!""老师,水在草上,肯定是小草在喝水,它要长高了。""你们快看,有好多小蚂蚁,是它们把水喝了""……"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正兴奋于自己的发现。我被他们感染着,为他们的激动而激动着,同时也兴奋于自己的体会:科学的探究思维及方式,对于孩子来说是弥足珍贵的。作为老师,我们需要关注孩子的兴趣及需要,及时为他们创造相应的心理及物质环境,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让他们体验主动获取知识与经验的乐趣。

当然,这个活动还没有结束,这只是我班课题研究活动的一个小小的片断.

案例:飞机房去哪了


郑晨宇是班上最“活跃”的孩子了,一会儿抓抓小朋友的头发,一会儿又去碰碰别人的头;学本领时一刻也坐不住,屁股上好象有小虫子在咬他,坐在一个地方不能停留片刻。也常常去影响小朋友的注意力,因此小朋友也讨厌他的“活跃”。

镜头一:

区域活动中,我发现郑晨宇选择了建构区,设计未来的房子。一开始我以为他又会向平时一样做不住,选择别的玩具去了。可是他却很用心的在设计他的未来房子,一开始他用鞋盒做成人住的地方,再在饮料杯上修剪了一个洞,装上了一根导线,他说:“姜老师,我用这个导线,可以使房子飞起来”。我发现他把这个饮料杯放在了一个透明的小盒子里装饰了一下,再贴到了鞋盒上,这样一幢飞机房已初具规模了。

镜头二:

第二天,我看到郑晨宇又来到了建构区,小心翼翼地拿出他设计的飞机房子,又开始他的“创造”了,不一会他用硬纸剪了两个翅膀,这样更加象飞机房了。我以为这时候他的设计已经结束了,没想到他又拿出了硬纸、吸管,在剪剪、贴贴中,一条飞机尾巴出来了,我问他这是什么,他说:“这是我设计的飞机房的尾巴,这样飞机房就不容易被风吹倒了。”原来是用它起到平衡的作用。

镜头三:

第三天,郑晨宇还是来到了这里,设计起他的房子,我以为他还要为他的飞机房子增添点东西,可是当我走了一圈再去看他的杰作时,飞机房消失了,我找来找去也没发现,就过去问正在设计房子的郑晨宇,原来他又想设计房车,他就把飞机房拆了,又开始设计起房车来。我问他:“飞机房还没有设计好,为什么又设计起房车了”?他说:“我现在又想设计房车了,飞机房我不要了”。因此,三天的时间,郑晨宇什么房子也没有搭成。

行为分析:

1、课程指南中指出大班的孩子由于小肌肉运动技能的发展,孩子的双手很灵巧,他们越来越喜欢那些能满足想象和创造欲望的多变性玩具。他们能长时间专注地探索物体的多种操作可能。像郑晨宇设计未来房设计了三天也不过隐。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自己想象的东西构造出来表现出来。

2、郑晨宇的动手能力与想象能力非常强,虽然他平时比较顽皮好动,但是他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想象也十分大胆新奇。

3、从实录中可看出郑晨宇他有极强的创造欲望,可是他出现了三心二意的行为,如:他对设计房子很感兴趣,可是他一会儿想要搭飞机房子,一会儿又想搭房车了,导致他什么也没搭成。

教养支持:

1、及时肯定他的想象与创造,让其对自己充满自信。充分尊重孩子的创造,允许孩子有不同的设计。

2、材料可以刺激和引发幼儿游戏的发生和发展,因此教师应多途径地挖掘材料的来源,鼓励和同伴、家长一起收集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中的各种可利用的废旧物,以丰富游戏材料。充分的材料才能使孩子的想象力充分发挥。

3、及时纠正出他三心二意的行为,利用讲故事“小猫钓鱼”来告诉他一个人三心二意,这件事情想要做做,那件事情也想做,最后会什么事情也干不成。我还拿出了那天刘素光设计的火箭房,他一天就完成了。刘素光说:“我今天完成火箭房了,明天我就去完成珠心算里的小兔采蘑菇”。让郑晨宇也有对自己的作品拿出来给小朋友欣赏的欲望,鼓励他有表现欲望。并能做到一心一意的完成任务,然后再去做另外一件事情。

相关推荐

  • 幼儿园科学不沉的纸船 小班科学不沉的纸船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乐于参与“使纸船不被打湿”的探索活动,体验操作的乐趣,初步了解蜡不吸水的特性,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科学活动...
    2021-05-21 阅读全文
  • 沉船之前读后感汇总4篇 写作文是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持的习惯,写作其实本质上也是我们体验生活的过程,写作的时候要注意内容是否具有感染力,你一般写作文都是从什么地方写起的呢?也许"沉船之前读后感汇总4篇"就是你要找的,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这学期,我们学了一篇课文《沉船之前》,讲了在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船即将沉没时,三个...
    2024-04-29 阅读全文
  • 案例: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你滚吧,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父母教育失败,孩子离家出走的事件屡有发生。许多情况下,孩子是被家长的话逼出家门的。 冲突爆发时,家长与子女双方都摆出唇枪舌剑,互不相让。有些父母利用孩子依赖性强的特...
    2021-06-01 阅读全文
  • 案例:没有蓬的乌蓬船 做手工一直是我们班孩子最喜爱的一项活动,更是王浩俊的拿手好戏。无论做什么,心灵手巧的他总是第一个完成,然后就开始帮其他人的忙了。 今天,我一宣布折“乌蓬船”,王浩俊马上跳起来喊到:“船?我早就会折了!...
    2021-05-27 阅读全文
  • 巫师的沉船读后感(必备10篇) 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写好呢?在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以后,相信一些故事细节会引起很多人的感触。为了更好地记录自己的想法,我们不妨写一写读后感,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您搜罗了“巫师的沉船读后感”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启示,你会找到对自己有好处的内容!...
    2024-02-03 阅读全文

小班科学不沉的纸船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乐于参与“使纸船不被打湿”的探索活动,体验操作的乐趣,初步了解蜡不吸水的特性,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科学活动...

2021-05-21 阅读全文

写作文是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持的习惯,写作其实本质上也是我们体验生活的过程,写作的时候要注意内容是否具有感染力,你一般写作文都是从什么地方写起的呢?也许"沉船之前读后感汇总4篇"就是你要找的,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这学期,我们学了一篇课文《沉船之前》,讲了在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船即将沉没时,三个...

2024-04-29 阅读全文

"你滚吧,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父母教育失败,孩子离家出走的事件屡有发生。许多情况下,孩子是被家长的话逼出家门的。 冲突爆发时,家长与子女双方都摆出唇枪舌剑,互不相让。有些父母利用孩子依赖性强的特...

2021-06-01 阅读全文

做手工一直是我们班孩子最喜爱的一项活动,更是王浩俊的拿手好戏。无论做什么,心灵手巧的他总是第一个完成,然后就开始帮其他人的忙了。 今天,我一宣布折“乌蓬船”,王浩俊马上跳起来喊到:“船?我早就会折了!...

2021-05-27 阅读全文

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写好呢?在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以后,相信一些故事细节会引起很多人的感触。为了更好地记录自己的想法,我们不妨写一写读后感,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您搜罗了“巫师的沉船读后感”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启示,你会找到对自己有好处的内容!...

2024-02-03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