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教育随笔:教孩子学会倾听

发布时间:2021-05-28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

教育随笔:教孩子学会倾听

有的时候,教孩子其实真的挺麻烦的,尤其是小班的孩子,自控能力不是很强,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做一些不被允许的事情,或者说是另人想不到的事。在课堂上,也有一些幼儿总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忽略了其他小朋友的心声。没有学会去认真倾听他人,而是一味地想要把自己的想说的、想做的马上表现出来。在我开展教学活动时,就有个别幼儿喜欢插话。表达自己的想法,说一些与教学内容不搭边的话。使得我的教学活动无法顺利开展下去。我们班的郑钤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一次开展《我的妈妈》这个语言教学活动时,当我问道:孩子们,你们在家都会帮妈妈做哪些事?其他孩子都纷纷举手开始回答。突然,郑钤元好像恍然大悟道:老师,妈妈在家不让我做事情的。在他的带动下,其他孩子也开始纷纷地讨论起来。这时,我只好作了一个安静的手势,才能使得场面马上安静下来。当我开始带领孩子们念儿歌,钤元马上激动地插话道:老师,老师,我妈妈对我可好类。听到这,我无奈地请他安静。然后走到他的身边悄悄地对他说:元元,现在我们要开始念儿歌了,请你先认真地和我们一起念吧。呆会你想说什么请你下课和我说好吗?元元听了我的话,用无辜的眼神看着我,低着头坐在位子上。

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我把钤元叫到我的身边。我边抚摸着他的头,边说:元元,如果以后你想要发言时,请你先举手。这样老师知道你要回答。但不准你在课堂上插话。可以吗?他马上应道:可以。于是我又对他说:请你学会倾听老师、或者小朋友的心声。当老师在说话时,你可要认真听我在讲什么,因为老师讲的话都是很重要的。如果你不仔细听就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了。他听完后,轻声地和我说:老师,我知道了。通过这次的谈话,郑钤元改掉了这个坏毛病。虽然有时他还是会犯,但是现在的情况比之前要好很多,这是我感到很欣慰的一件事。

倾听,是一个很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希望能够有人认真倾听自己所说的东西的,而学会倾听,则是每一个孩子从小应该养成的好习惯,这不仅是对他人的尊敬,也能表现自己的礼貌。我们老师在平时就应该多多提醒孩子,这样对他们的成长也是有一定的帮助。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教育随笔《让孩子学会安静地倾听》


有一次,教室里很吵,我叫幼儿安静下来,可他们丝毫不听我的,只顾自己讲话。我不声不响地打开了故事CD,播放起好听的童话故事来。这时,我看见豆豆、果果、乐乐等几个小朋友停止了讲话,静下来听故事了。

可其他小朋友还在吵,他们听不清楚,豆豆就大声喊:“别说话了,我都听不清楚故事了!”慢慢地,讲话的小朋友陆续都静下来听故事了。

听完故事,我请那几个大声抗议的小朋友来谈谈他们刚才的体会。他们都说刚才心里非常恼火,大家都在说话,害得自己故事也不能听了。我又问刚才说话的那些小朋友,如果换作是你们,你们会不会也有这样的感受呢?他们都害羞地低下了头。

最后,我适时总结:“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中才能仔细地倾听,你们说对吗?小朋友们听了都频频点头。在听别人回答的过程中,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对别人所说的话,要有浓厚的兴趣。如果你同意,就点点头,身体要倾向于说话的人,表示出渴求的姿态,如果自己不能理解,应在别人发言后提出问题,适时的请教问题。这样做,给讲话的人感觉是你在仔细地听。

为了帮助幼儿了解安静倾听的重要,我又给幼儿讲了一个故事《多嘴的八哥鸟》。听完故事后,我引导他们围绕“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八哥鸟?“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幼儿对这个故事都非常感兴趣,纷纷表示不愿意向故事中的八哥鸟一样让人讨厌,该讲的时候讲,该听的时候听。特别是在别人讲的时候,要认真地倾听,这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但要让幼儿真正做到认真地倾听,把理念运用到实际中还需要在不断地培养。

教育随笔: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在幼儿园中,有的老师总喜欢老实、听话一点的孩子,因为这样的孩子好管教,也让老师省心,这样的孩子总能讨得不少老师们的喜爱。而对于那些过于“活泼、爱动”的幼儿,则往往因为其“调皮、惹事”,久而久之,则可能得到“另眼相待”的“待遇”。

但我觉得,对待那些过于“活泼、爱动”的幼儿,需要老师行使有别于一般幼儿的教育和教导方法,找准切入点,通过意识引导而使其行为上产生循序渐进的转化,逐步改变其过于“活泼、爱动”的习惯,使其容入班级整体活动之中去。我带的孩子中就有这么一位小朋友,他不仅活泼爱动,而且常常给老师制造很多麻烦。户外游戏时,他往往趁老师不注意就会掉头大窜,让老师追来追去,累得老师气喘吁吁;教育活动中有时他会钻到桌子底下与你玩“捉迷藏”,趴在地上学游泳等,还常常攻击别的幼儿。针对这一系列行为,我与他的妈妈沟通了很多次,家长表示愿意配合,但同时也很头疼。

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该如何进行有针对的教育呢?我觉得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其优点,那么我的切入点则是——找优点,并及时予以肯定。而且要关注孩子内心的想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其实这个孩子很聪明,与他交谈时,他经常给我意想不到的惊喜。有时候他乱发脾气,故意捣乱。刚开始我很生气,批评他做的不对。他不但不接受,反而愈演愈烈。于是,我静下心来和他说话。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无理取闹?你这段时间进步很大的,为什么现在又退步了?故意给老师找麻烦?”他低着头说“因为我心情不好,所以我就故意捣乱。”听到这里,我的内心有些触动。平时,我们知道成人会有情绪,我们也知道孩子也有情绪,但是谁会在意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这真的是应该要引起老师注意和思考的。我告诉他“每个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但是不能因为自己心情不好就可以故意捣乱。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和老师聊聊天。”他点点头,并且和我拉了钩,答应我下次不会这样了。

其实,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格,拥有独立的思想。而成人常常忽略这些细节。

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对待不同的孩子应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常常倾听幼儿的声音,换一种目光看孩子,换一种方式给孩子沟通,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会倾听 2020教育笔记


今天的美术课上,我一改往日的命题作画,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像,随意自由作画,画什么都可以,最后还要讲一讲自己的画面的内容。孩子们开始作画了,我也在留意的观察着他们,随时对他们的画面作一指导。

“老师,我画完了,你来看看我画的画吧。”平时画画较好的李昊宇小朋友大声对我说。

“李昊宇小朋友画的真快,让老师看看你画的是什么。”我走过去一看,在一张大纸上,画了一艘大轮船,在旁边还有一艘小的轮船,蓝蓝的海面上,还不时的有小鱼蹦出海面,确实很有创意的。我就和李昊宇开始了一段对话。

“李昊宇,你画的真好,你能讲一讲你的画面的内容吗?”

“老师,我画的是一艘大轮船

,在海上航行。”

“那你长大了想当什么呀?”

“我要当船长,拉着客人到海上航行,想到哪个国家就到哪个国家。”

听到孩子有这么大的理想,我心里非常高兴,便又和他攀谈下去:“你的想法是很好,如果你的船走着走着没有油了,那你怎么办呢?”

“老师,旁边不是还有一艘小船吗?我就跳上小船。”没等李昊宇说完,其他的孩子哄得一声笑开了,有的说:“你自己跳上小船,大船上的人怎么办?”有的孩子还说:“你光顾你自己,不管别人,要是遇上大风,把船掀翻了,船上的人不是有危险吗?”、、、、、、听小朋友们这么一说,李昊宇的脸刷的红了,结结巴巴的说:“老师我还没说完呢。”

“是吗?那你再继续往下说。”

“我跳上小船,是想到岸上去拿油,然后再回来装到大船上,有了油大船不就能走了吗。”

听他一说完,孩子们朝他鼓起了热烈地掌声。

我们要学会倾听,听孩子们要把话说完,倾听他们内心的世界。

幼儿倾听习惯教育随笔


孩子的许多习惯及性格的形成都与幼儿园的教育密不可分,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的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求,在教育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认真听讲的好习惯呢?这是我们每个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经常会探讨的话题。一个良好习惯的形成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下面我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激发幼儿主动学习

在教育活动中幼儿能否专心听老师讲课,取决于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否能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欲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运用什么手段和方法来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首先,教材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纲要》中明确的提出,教育活动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影响到幼儿主动学习的欲望。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也应该多应用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学习,让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学到更多。再次,教师的语言和教态同样影响幼儿的注意力。教师在幼儿的心中是否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孩子们是否喜欢你,这也影响了幼儿在活动中能否主动地参与活动,主动的学习知识。我们教师与幼儿的交往应确定自己的位置,我们既是幼儿合作的伙伴,又是幼儿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寻求帮助的师长,他们能在我们这里得到肯定,得到帮助,同样也能感受到与他们是平等的。这样我想无论你上什么样的课孩子们都愿意听,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二、在教育活动注意提问的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幼儿的语言交流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部分,如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提问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不可以过难,也不可以过分简单,这样都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的兴趣。怎样才能使幼儿主动的学习、自发的探索,并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找到对自己才能的认可,找到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快乐呢?我们教师应该在教师应该在教育活动中将告诉幼儿转变成提问;将指导幼儿转变成放手让幼儿自己尝试。如: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儿歌和歌曲的教学活动中有重复、相同的内容时,把告诉幼儿他们结果传变成提问让幼儿迁移经验获得知识。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放手,大胆地让幼儿自己尝试,并在不断地尝试中得到更多。

三、正确把握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位置

在《纲要》中明确的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的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我们教师无论在教育活动中还是与幼儿的交往过程中都应该做到以幼儿为主体,把幼儿推到问题的前面,教师在后面起到指导与引导的作用。

教育随笔:‘听不见’的孩子


“庆羊快去尿尿……”“庆羊快去洗手…….”“庆羊来拿点了…….”“庆羊快来站队…….”每次如厕、洗手、喝水、吃点,老师们叫的最多的就是庆羊,但是无论老师喊多少遍,庆羊就像是没有叫到他一样,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老师还要走到他跟前拉起他的手,这样他才会去。

这一天我来到他身边问他:“你叫什么名字?”我问了好多遍他都不说话,就像不是跟他说话一样。上学期刚开始的时候也是这样,开学第一天我们对每个孩子还不熟悉,孩子大多数叫不上名字,我们就问‘小朋友,咱们都来介绍介绍自己吧/只有他跟另一个小男孩不说自己的名字,结果我们把他们的名字弄错了,叫了一上午别人的名字,直到中午另一个小朋友妈妈来接,我们才知道他们两个的名字我们弄错了。经过上学期的幼儿园生活,庆羊有了很大的变化,也懂礼貌了,也可以跟小朋友友好相处了。但是,寒假假期结束后,庆羊又变得跟刚上幼儿园一样,老师怎么叫他都不回应,也不搭理。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先跟庆羊的妈妈进行了交流,庆羊妈妈说:“最近这段时间庆羊在家也是这样,谁叫他都不搭理,就像没听见一样,怎么说也不听,上学期变化挺大,也挺好了,现在又变得这样了,在家我们多跟他交流,麻烦老师在幼儿园多多费心引导。”

我们根据庆羊的情况,我们首先根据小班上学期的故事《唉!我在这》正确引导孩子,当别人叫你得不到你的回应的时候,别人给你的好吃的或者好玩的就会送给别的小朋友,所以当别人叫你名字的时候一定要回应,这样也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在一日的生活活动中,老师可以边叫他的名字,边适时用动作提醒他,慢慢对他进行引导。

经过开学这几周的仔细、耐心的引导,庆羊有了一定的进步,老师点名字时知道喊‘到’,站队时也知道自己的队名,但是平时老师跟他交流还是像‘听不见’一样,叫好几次没反应,这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希望他有更大的进步。

教育笔记:《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


教育笔记:《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

xx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男生,课间休息时,孩子们有的忙着去厕所小便,有的喝水,有的在玩耍,活动室一片热闹的景象。忽然听到有人叫:“老师,xx把小便解到墙壁上,还把我的鞋子弄湿了,可臭了!”我一听,正想把他叫到跟前问问怎么回事,就听到旁边的小朋友幸灾乐祸地说:“我已经告诉老师了,你就等着挨批评吧。”xx一脸沮丧,低下头来到我跟前,旁边的小朋友都围着看热闹,我问他:“你为什么把小便解到外面呢?”他用沉默表示抗议,我让其他小朋友回到座位上,问他:“你为什么把小便解到墙壁上呢?”他委屈的说:“今天厕所墙壁上有块脏东西,我想用小便把它冲下来。”我亲了亲他,对他说:“你想把脏东西冲下来是好的想法,可是如果其他小朋友都像你学用小便冲,那我们的厕所里该多脏多难闻呀,你说是不是?”他会意地点点头。

在接下来的美术活动中,小朋友们都把作品放到了自己的画袋里,唯独xx的画袋里没有这次的作品。这时候,有个小朋友大喊:“xx把画叠成飞机了!"xx着急的说:“你别说,你别说!”他很不情愿地边拆飞机边往外走,把画放在自己的画袋里。

下午大家没有把小红花评给xx,我注意到他一副郁郁寡欢的样子把他叫到身边问他:“今天和小朋友闹矛盾了吗?”““老师,今天的图画,我画得不好看,不想放画袋里,我想画一幅更好看放里面,那个小朋友乱说。”我认真的点点头对他说:“原来是这样,xx真是个好孩子,老师期待你的好作品。”随即奖励给了他一朵小红花,为他的认真点赞。此后他更加信任我,更愿意与老师、同伴交流。

孩子的心灵是一张白纸,怎样让孩子的内心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五彩缤纷呢,我认为就是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伴随孩子更好地成长,不要总让孩子听我们说,我们可以转变一下角度,倾听孩子的呼声、想法,我们就能走进孩子的心灵。

教育随笔:倾听油菜花开的声音


仲春时节,油菜花开,遍地金黄,泥土的清香和菜花的香味弥漫于乡间小路、河畔旁、庭前屋后……在这样的季节,我们将教室搬到了田野,和孩子们一起倾听大自然中油菜花开的声音。美不胜收的油菜田,让我们今年的春天别样多彩。

在野外情境课堂开始前,我给自己提了一个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带领孩子观赏油菜花,与家长带领孩子有什么区别?教师带领孩子去观赏属于教学活动,那就应该有目的、有计划,要促进孩子的发展。因此,外出之前我们进行了实地备课,最终确定了“赏油菜花——进油菜田——问油菜花——编油菜花童话”的教学流程,希望孩子们通过观察、想象、活动等方式领悟油菜花的魅力,热爱大自然。

一株油菜花比不上一朵玫瑰,然而大片的油菜花却往往因为集体的力量被大家记住,甚至被爱上。于是,我决定先带领孩子们远望油菜花,领略大片油菜花的壮丽景象。我领着孩子们来到事先选择好的观察位置——桥中央,眺望河对岸的油菜田,孩子们一下子被大片的金黄色深深地吸引了。大自然真是一位好老师,让书中的词语有了形象,有了色彩,有了生命,沁入儿童的心田。孩子们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一簇簇,一丛丛”,知道了什么叫“数不胜数”。在这样的情境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表达力被激活了:“太阳公公真是阔气,洒下了大把的金币。”“是哪位画家不小心,泼洒出这么多的金黄?”一阵风吹来,孩子们争先恐后道:“老师,快看,多像金色的海洋里涌起金色的波浪啊!”“真像一片金黄色的云朵降落在田野啊”……

成片的油菜花、满眼的金黄色,激起了孩子们的观察热情,循着这股热情,我忙带领他们来到事先选定的第二个观察地点,引导他们走近细看每一株油菜花。一朵朵金黄的油菜花簇拥枝头,各有各的姿态,有的油菜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灿烂的笑脸,“我发现共有四片花瓣”“这四片花瓣成了蜜蜂、蝴蝶的舞台”“对,那金黄的花蕊是话筒”……观察,为孩子们的想象提供了感性的素材。孩子们就这样争先恐后地说着、互相启发着。我继续期待地问道:“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姿态?”孩子们仔细端详着眼前的油菜花说:“有的油菜花还没有开放,像等待发射的子弹。”“含苞待放的花苞像一个沉睡的宝宝,正在悄悄地长大。”“你们看,还有的油菜花已经谢了,结出了像月牙一样的豆荚”……在生动的情境中,孩子们兴致高涨,眼前的情景、脑海的经验和词汇建立起直接的联系,孩子们变得乐于表达。

这时,几只飞舞的蝶、辛勤采蜜的蜂引发了孩子们的一阵喧闹。调皮的男生已经按捺不住,开始四处追赶;胆小的女生惊叫着躲开,生怕被蜜蜂蛰到;还有的孩子俯下身子,陶醉于花香……看来,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到油菜地里走走了!于是,我说:“孩子们,带上你们的风车,扎上你们的头巾,做个小花农,到油菜田里与油菜花来个亲密接触吧!”他们在一片欢呼声中散开了。

半小时后,鼻尖上闪着亮晶晶汗珠的孩子们回到了我身边,我拉着小朋友的手,在油菜地旁围坐下来。“刚刚你们都做了些什么?”话音刚落,小朋友们都忙举起手,争先恐后地分享:“我俯下身子,倾听油菜花和蜜蜂的细语。”多美啊!多细致的观察啊!我不禁暗暗赞叹。“我在油菜地里奔跑,油菜花很调皮,伸出一条腿,绊了我一跤。”“我也在油菜地里奔跑,油菜花亲吻我的衣服,给我留下了春天的印痕。”“油菜花太香了,我把头埋进花粉里,让鼻尖沾满花粉,希望蜜蜂到我鼻子上来采蜜。”“老师,油菜花的蜜很甜,我尝了好几口呢!”如果没有亲身体验,哪有这充满童趣的表达啊。

孩子们在情境中观察、活动着,对油菜花的情感不断升腾。趁着孩子们的这股热情,我挑选了一个小女孩,将手中的几朵油菜花夹在她的头上,这样,一个“油菜花姑娘”在孩子们惊异的目光中诞生了。“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油菜花姑娘吗?”孩子们好奇地问:“油菜花姑娘,你为什么那么灿烂?”“你为什么在春天的时候才开放”……孩子们的问题五花八门,真可谓“神思飞扬”。“你们可以尝试着猜猜这些问题的答案,还可以编个童话故事解答这些问题。”听了我的建议,小朋友们异常兴奋、跃跃欲试,我让小朋友5人一组,选择一个问题编童话故事。

联想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也张开了,想象把他们带到一个神奇而广阔的世界。小朋友们编的故事异彩纷呈,其中一组小朋友跑到我身边说:“老师,我们小组想把故事演出来,可以吗?”“当然可以!”获得允许的孩子们开始了表演。其他小组也不甘示弱,纷纷排练起来。“老师,我们组缺一个油菜花姑娘,可不可以邀请一个女生?”“老师,我们的故事是……”天色渐晚,在再三的呼唤声中,孩子们才依依不舍地从金色朦胧的童话世界走了出来……

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在野外情境课堂中,孩子们是那样的快乐,那样的积极主动。孩子们的观察、思维和想象在其中得到了升华。野外情境唤起孩子多少神奇的想象,又引发他们提出多少个“为什么”,那是活的教材,是再生动不过的课堂。大自然,是世界上最奇妙的书,是孩子们必读的第一本书。带领孩子们走进课文活的源头——大自然吧,那里是得天独厚的课堂。

教育随笔:走近你、倾听你的声音


依依是个不爱说话的小姑娘,至少在幼儿园是这样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每次在幼儿园外面碰见她的时候,她就像一只顽皮的小猴子,上蹿下跳,跟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撒娇耍小脾气。

上中班的依依不再有早上的分离焦虑现象,每天开开心心走进教室,但是走进来之后她就好像换了个人。两只眼睛直勾勾盯着老师,不动,也不主动问好。老师问早上好后,她才用蚊子般的声音给予回应。

幼儿园的所有活动,都需要老师推着依依走。“该喝水啦!”“该洗手吃饭了。”常常老师叫几遍,她才会作出反应。

集体教学中的依依更是这样,几乎从来没有举过手,没有主动回答过老师提的问题。但是如果说:“依依,你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她会慢慢站起来,用怯生生的眼神看着你,然后经过老师引导很久,她终于蹦出来了几个字,还是几乎没人能听见的声音。

有一次的绘本教学,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没有准确答案,只是想让孩子们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很多孩子都积极主动举手,站起来说了说自己的想法。我想看看依依会不会举手,我重复问了好几遍,甚至摆出了“零食诱惑”。终于,依依举手了,我装作不经意看到她的样子,也没有表现出对她举手的惊喜,轻描淡写叫了她的名字。依依慢慢起身,蹦出了简短的几个词,表达了她的看法。

我对她的答案肯定了并且给了她奖励,我希望依依能够慢慢地对“问题”重视起来,我想听到她的声音,她的回答,她的倾诉。我明白幼儿问题意识的养成跟老师创造的条件和环境有很大关系,身为教师,必须要观察到位、细致、准确,并且能够根据幼儿不同表现制定出不同的应对策略。

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用一种方法,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在适度的积极引导下能够表现出问题意识,教师要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表现,激发他们“问题意识”的发展,这样才能听到每个孩子心里的声音。

相关推荐

  • 教育随笔《让孩子学会安静地倾听》 有一次,教室里很吵,我叫幼儿安静下来,可他们丝毫不听我的,只顾自己讲话。我不声不响地打开了故事CD,播放起好听的童话故事来。这时,我看见豆豆、果果、乐乐等几个小朋友停止了讲话,静下来听故事了。 可其他...
    2021-06-07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在幼儿园中,有的老师总喜欢老实、听话一点的孩子,因为这样的孩子好管教,也让老师省心,这样的孩子总能讨得不少老师们的喜爱。而对于那些过于“活泼、爱动”的幼儿,则往往因为其“调皮、惹事”,久而久之,则可能...
    2021-06-21 阅读全文
  • 学会倾听 2020教育笔记 今天的美术课上,我一改往日的命题作画,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像,随意自由作画,画什么都可以,最后还要讲一讲自己的画面的内容。孩子们开始作画了,我也在留意的观察着他们,随时对他们的画面作一指导。 “老师...
    2021-01-29 阅读全文
  • 幼儿倾听习惯教育随笔 孩子的许多习惯及性格的形成都与幼儿园的教育密不可分,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的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求,在教育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认真听讲的好习惯呢?这是我们每个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经...
    2021-04-30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听不见’的孩子 “庆羊快去尿尿……”“庆羊快去洗手…….”“庆羊来拿点了…….”“庆羊快来站队…….”每次如厕、洗手、喝水、吃点,老师们叫的最多的就是庆羊,但是无论老师喊多少遍,庆羊就像是没有叫到他一样,坐在那里一动...
    2021-05-07 阅读全文

有一次,教室里很吵,我叫幼儿安静下来,可他们丝毫不听我的,只顾自己讲话。我不声不响地打开了故事CD,播放起好听的童话故事来。这时,我看见豆豆、果果、乐乐等几个小朋友停止了讲话,静下来听故事了。 可其他...

2021-06-07 阅读全文

在幼儿园中,有的老师总喜欢老实、听话一点的孩子,因为这样的孩子好管教,也让老师省心,这样的孩子总能讨得不少老师们的喜爱。而对于那些过于“活泼、爱动”的幼儿,则往往因为其“调皮、惹事”,久而久之,则可能...

2021-06-21 阅读全文

今天的美术课上,我一改往日的命题作画,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像,随意自由作画,画什么都可以,最后还要讲一讲自己的画面的内容。孩子们开始作画了,我也在留意的观察着他们,随时对他们的画面作一指导。 “老师...

2021-01-29 阅读全文

孩子的许多习惯及性格的形成都与幼儿园的教育密不可分,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的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求,在教育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认真听讲的好习惯呢?这是我们每个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经...

2021-04-30 阅读全文

“庆羊快去尿尿……”“庆羊快去洗手…….”“庆羊来拿点了…….”“庆羊快来站队…….”每次如厕、洗手、喝水、吃点,老师们叫的最多的就是庆羊,但是无论老师喊多少遍,庆羊就像是没有叫到他一样,坐在那里一动...

2021-05-07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