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案例:孩子“偏要那样”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1-05-28 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在幼儿园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孩子幼儿园不合群怎么办

美国着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因为孩子一旦受到批评,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受到重复批评时,他心里会嘀咕:“怎么老这样对我?”孩子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反抗心理就高亢起来。

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师资料阅读

案例:“起风了怎么办”?


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用自己手中的画笔记录着眼前的美景,阵阵小风吹得树叶哗啦啦的作响,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像是在倾听一首美妙的旋律。忽然,远处的田野里传来孩子们的议论声,我轻轻的走过去,站在孩子们的身旁倾听他们的谈话:安南皱着眉头说:“我的画纸总是被风吹起来,怎么办?”杜阔焦急的说:“我的画!我的画!我的画被风吹跑了,”他一边叫,一边去追自己心爱的画;小雨难过地坐在大石头上,歪着小脑袋看着被风吹坏的画纸,孩子们各个手足无措。这时,我笑着对孩子们说:“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让纸不再被风吹起呢,”孩子们各个皱着小眉头,眨着小眼睛用心在寻找办法。突然,一个欣喜的声音从孩子们中间传来了:“有办法了,有办法了,王博高高的举起手中的小石头大声的向其他小朋友炫耀着他的好办法:

“我们用石头来压住画纸,纸就不会被风吹跑了呀!”孩子们的脸上立刻露出笑脸,四处的去寻找身边的小石头,在寻找的过程中孩子们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如石头不能太大,要是太大就会挤占画画的地方;石头也不宜太小,否则纸还会被风吹跑的。一阵风过后孩子们又开始平静的作起画了。

大自然是孩子们天然的活动室,它为孩子们的主动探索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新《纲要》中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周边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在活动中能够及时捕捉到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在适时的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将解决问题的方法由孩子们自己去发现,会比老师直接告诉他们更有意义。

案例:后来怎么样了


案例:

散文故事《桃树下的小白兔》刚结束,部分孩子还沉浸在故事的情节中,但有的幼儿早就已经将故事抛到了九霄云外了。

陆诗怡忽然问我:“老师,那些小动物去了小兔的家里,向它说了谢谢后,后来怎么样了呀?”

“没有了,他们可能回家了吧!”我微笑着回答。

她还是不肯放弃:“小白兔不和他们一起玩吗?”

我点点头回答说:“可能会玩吧。”

“哦!”她若有所思地走了。其他幼儿却热闹地谈论起故事来了。

我想,既然她对故事后来的情节发展那么感兴趣,为什么不尝试自己去创编呢?孩子们由于年龄和心理的发展特点,在思维上总是力求完整性,这个散文故事意犹未尽的结尾方式,激发了幼儿对故事情节的遐想。为了满足幼儿的需要,又根据幼儿谈论的内容,我即兴组织、创编了一个故事情节:小兔和好朋友们一起玩——小兔邀请大家一起吃桃子——小动物们互相谦让,都要小桃子——大家一起吃桃子。这样,幼儿在听故事的时候,也经受了一次情感的洗礼,感受到了同伴之间的相互关心,互相谦让等美德。

分析:

在这次学习活动后,教师及时地发现了孩子们的需要,捕捉到了孩子们的兴趣,及时地作出了回应,在使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创编,又将基本的中华美德巧妙地融合在了故事之中,使幼儿在满足需要的同时,又得到了熏陶,感知体验到了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使教材和活动的教育价值得以提升。

通过这次活动,我同时也感受到:

1、教师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不仅要以幼儿为本位,使用好教材,而且更要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创编,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价值,使教材更加符合幼儿的需要。

2、在组织活动时,教师也要灵活、机动,不能一板一眼地安排时间,只要幼儿有兴趣,可以适当地延长学习活动的时间,也可以根据

幼儿的感兴趣程度,组织幼儿进行分组活动的形式来组织活动,使活动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

3、这次活动的组织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可挖掘余地,如:教师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来创编故事的结尾,这样,孩子们的兴趣可能会更高,也可以和美术表现相结合,让幼儿自己来画画故事的结尾,然后再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同时培养幼儿表达与表现的能力。

附:教师自编故事:

大家都来到了小兔的家,谢谢小兔,小兔说,这是桃花的花瓣啊!小动物们都笑了。小兔和小动物们一起在桃树下唱歌、跳舞、捉迷藏,玩得可高兴了!天黑了,小兔邀请大家,等到了夏天,桃子熟了以后,一起来吃桃子。大家告别了小兔回家了。

夏天很快就来了,桃子熟了,小兔向好朋友们发出了许多邀请信,请它们来吃桃子。

小兔给小猫一个大桃子说:“小猫,请您吃个桃子!”小猫接过桃子说:“谢谢你小白兔!”小兔微微笑,说:“不用谢!”

小兔给山羊一个大桃子说:“山羊,请您吃个大桃子!”山羊接过桃子说:“谢谢你,小白兔!”小白兔微微笑:“不用谢!”

小兔给金龟子妈妈和金龟子宝宝各一个大桃子说:“金龟子阿姨,请您吃个大桃子!金龟子,请您吃个大桃子”金龟子妈妈和金龟子宝宝接过桃子说:“谢谢你,小白兔!”小白兔微微笑:“不用谢!”

小兔给小蚂蚁一个大桃子说:“小蚂蚁,请您吃个大桃子!”小蚂蚁接过桃子说:“谢谢你,小白兔!”小白兔微微笑:“不用谢!”

还剩下一个小桃子,小白兔留给自己。小猫看见了,连忙说:“不行,不行,我的胃口小,我来吃小桃子!”

山羊也连忙说:“还是让我来吃小桃子吧,我的牙齿不好。”

金龟子妈妈说:“不,不,不,还是让我来吃小的吧,我的个子小。”金龟子宝宝也争抢着说:“让我吃,让我吃,我还是小宝宝,吃不了那么大的桃子,小的桃子最合适我!”

小蚂蚁说:“我最喜欢吃小的桃子了,我的个子最小,胃口也最小,还是让我来吃小桃子吧!”

小动物们争得不可开交,都想吃小的桃子。忽然,山羊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所有的桃子一起用刀切开,放在一起,大家拿着牙签一起吃。小动物们都同意了,于是大家一起把桃子切开,放在果盆里,开开心心地用牙签吃起了桃子。

孩子压抑时怎么办?


不安的睡眠

夜晚对孩子来讲是很难度过的。把婴儿或咿呀学语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分开,他们会很自然地感到焦虑。如果你的孩子长期失眠,那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在困扰着他。在睡觉前和你的孩子聊天,给他一个机会说出心里话,这有可能会改善他的睡眠。

拒绝吃饭

很多专家提醒父母注意孩子的饮食。如果出现厌食,往往是孩子们的情绪出了问题,父母应认真对待。如果对此忽视,就有可能发展成饮食节律紊乱。作为父母此时

千万不要强迫你的孩子吃饭,而是应该经常改变饭菜的种类,鼓励孩子帮你做饭,帮你准备他们爱吃的饭菜。如果他在饮食方面的不良倾向持续很长时间或体重减轻很多,应及时看医生。

疾病反复

如果你的孩子叫嚷肚子痛或头痛,但又没有任何外在的症状,那么他可能就是精神紧张。曾经有一个父母正在闹离婚的孩子表现得非常焦虑,他不断去校医务室检查,说自己头痛,校医束手无策,于是请心理医生会诊。心理医生了解到孩子家里的恶劣家庭关系时,终于找到病因。

攻击性行为

每个人都知道咿呀学语的孩子也会发脾气,但这些行为总是古怪的。语言能力有限的儿童,减轻压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咬、激怒或欺负他的玩伴。造成这种行为的原因虽然和电视上的暴力情景不无关系,但孩子的愤怒更可能源于心情压抑,这就是说,你应该尽量少一点地告诉他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否则只能增加他的压力。因为孩子需要无忧无虑的玩耍,做自己想做的事。

过度忧虑

孩子看到电视里飓风灾难的报道后而害怕飓风是情理之中的事。同样,学生害怕邻近的考试也是正常的。但如果他们害怕所有的人和事就不正常了,他们越感到软弱无助,害怕的东西就越多。

孩子有怎样的心理需要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清楚孩子的心理需要是什么。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并且满足孩子的需求,使得孩子健康地成长。

1、被爱与价值感

孩子需要父母的爱,被爱而接纳,孩子才有安全感与价值感。父母对子女示爱时,除了使孩子体验到被爱的满足之外,也使孩子知道因何事而被爱,从而学到是非观念。

2、安全感

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是无法信任别人的,对他人不信任则无法和人建立友谊,社会化的过程也受到阻碍,还可能造成疑心病,成为刚愎自用的人。孩子如果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会使他不敢自由自在地探索周围环境,学习新的事物,他的情绪和智能发展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3、常规

常规对孩子来说就像是一栋房子的墙壁,它给生活一个界限及广度。只有当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期待的事,他才会觉得舒适自在。所以常规是安全感的来源,常规的建立可以给孩子提供自由成长的顺序感。

4、新的学习经验

现代儿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是成长中的个体,其心智能力的发展是其生理学方面的成熟加上后天学习经验而达成的。从出生起,儿童必须有切合其能力的学习机会以学习新的经验,才能发展出正常的智能、语言、人际关系技巧、情绪感受、表达能力和人格。

5、鼓励

在儿童的教养过程中,鼓励的重要性大过其他方面,因为缺乏鼓励是造成儿童偏差行为的基本原因。所以说,有偏差行为的孩子也就是一个受挫折的孩子。每一个小孩子都需要持续给予鼓励,就如同种子需要水一样。如果没有鼓励,孩子无法成长及发展,也无法获得归属感。鼓励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强调给予孩子一种自我尊重及成就的感觉。

6、责任

儿童需要责任感,让他负责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如穿衣、收拾玩具、扫地等,可以帮助他了解自己的重要性,建立自信心,学习互助的精神及确立责任感。

7、认同的楷模

儿童良好品行养成的必要条件是生活中有良好楷模供他学习认同。因此,父母不但要多跟子女接近,而且要注意身传言教的影响,使自己的言行对子女产生正向认同的作用。

8、尊重

民主的生活建立于互相尊重,如果只有一方表现尊重则是不平等的。父母必须尊重孩子和他的权利。唯有对孩子的能力有信心,才能对孩子表现尊重。尊重孩子是表示把他当作大人一样有权利做决策。但是,权利并不意味着孩子可以做任何大人做的事情,而是使孩子了解在家庭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而每一个不同角色有不同的权利。

相关推荐

  • 孩子都要站排头怎么办 每次户外活动时,我们班的孩子总喜欢抢占排头,喜欢插队。目的是想跟老师牵手当小班长,以“老师”的身份在前面带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站队抢排头的孩子们越来越多。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满足孩子们的心愿,我...
    2021-10-28 阅读全文
  • 要怎么样辅导孩子作业? 做家庭作业是孩子复习、消化、掌握老师传授的知识,技能、技巧的一种独立的学习活动,它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做家庭作业是孩子复习、消化、掌握老师传授的知识,技能、技巧的一种独立的学习活动,它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2020-12-21 阅读全文
  • 孩子太懒怎么办父母怎样教育 不当的家庭教育往往会令孩子在不知不觉之中变成一个“懒”孩子,当你突然发现孩子很“懒”时,就说明孩子的教育方式值得反思。因此,平时教育子女的方式一定要得当,爸爸妈妈们不要教育出一个“懒”孩子来! 这些做...
    2021-01-23 阅读全文
  • 孩子办事拖拉怎么办 磨蹭,对孩子的性格成长以及孩子的学习都是非常不利的。下面这些方法,帮助孩子改掉磨蹭的坏习惯。 了解更多心理学教育,咨询在线客服。 第一招:一分钟专项训练(1)训练孩子专心做题。准备几十个简单的加减...
    2021-05-15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家教案例:孩子“犟嘴”怎么办? 幼儿园家教案例:孩子“犟嘴”怎么办? 班级乐乐(2)班 背景 孩子“犟嘴”,家长往往很生气,认为孩子不服教导,不尊重大人。许多家长还会因此大骂训斥孩子。其实,孩子“犟嘴”是有原因的,有可能家长真的误会...
    2021-06-16 阅读全文

每次户外活动时,我们班的孩子总喜欢抢占排头,喜欢插队。目的是想跟老师牵手当小班长,以“老师”的身份在前面带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站队抢排头的孩子们越来越多。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满足孩子们的心愿,我...

2021-10-28 阅读全文

做家庭作业是孩子复习、消化、掌握老师传授的知识,技能、技巧的一种独立的学习活动,它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做家庭作业是孩子复习、消化、掌握老师传授的知识,技能、技巧的一种独立的学习活动,它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2020-12-21 阅读全文

不当的家庭教育往往会令孩子在不知不觉之中变成一个“懒”孩子,当你突然发现孩子很“懒”时,就说明孩子的教育方式值得反思。因此,平时教育子女的方式一定要得当,爸爸妈妈们不要教育出一个“懒”孩子来! 这些做...

2021-01-23 阅读全文

磨蹭,对孩子的性格成长以及孩子的学习都是非常不利的。下面这些方法,帮助孩子改掉磨蹭的坏习惯。 了解更多心理学教育,咨询在线客服。 第一招:一分钟专项训练(1)训练孩子专心做题。准备几十个简单的加减...

2021-05-15 阅读全文

幼儿园家教案例:孩子“犟嘴”怎么办? 班级乐乐(2)班 背景 孩子“犟嘴”,家长往往很生气,认为孩子不服教导,不尊重大人。许多家长还会因此大骂训斥孩子。其实,孩子“犟嘴”是有原因的,有可能家长真的误会...

2021-06-16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