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育反思:不美的画
发布时间:2021-06-01 教学案例反思 小班教育笔记案例 教育教学反思笔记案例:
今天的区域活动,陆家顺选择了去绘画区。他画了一条帆船,又在船上画了一个手拿鱼网的人,还画了鱼。天上的太阳自然不可少,另外又添上了几只飞翔的海鸥。他画的时候速度快,线条奔放、自由,色彩鲜艳,造型稚拙天真,我想:这是一副挺不错的作品,等他完成后,可以展示出来。但是,等我去照顾其他孩子时,再回过头来一看,吃惊地发现这张画已面目全非,纵横交错地线条涂满了纸面,画面全给破坏了。我有些生气地问他:“为什么画这些道道?”他津津有味地讲道:“我的船碰到了海盗,他们打起来了,这些道道是枪炮打的。”他很得意,并不觉得画面被破坏了,还给旁边的小朋友讲起了这张画。听明白了他的意思,我就没有责备他了。
分析:
陆家顺的画看起来不很美观,画面较乱,但却充分表现了他的情感,充分发挥了他的想象力,因此,不论画成什么样子,都不失为一副好画。这也正是值得推崇的新的教育观的具体体现。有了老师的理解和鼓励,孩子的智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转变教育观念就得从这类小事做起。“捕捉”在教师和幼儿间很重要,它不仅包含了细致的观察和充分的了解,还有尊重、爱护、呵护。“捕捉”是一个优秀教师了不起的本领,它能适时地进入孩子的心灵,理解孩子瞬间的心理感受。这种不需要语言的沟通,这种独特的“捕捉”,轻轻地走进了孩子的心里,打开了孩子奇异的思维,让孩子的情感与思想尽情地展现与表达。多一些捕捉,你就会走入孩子的心灵。素质教育就是在这样的点点滴滴的捕捉中开始萌生。WwW.YJS21.COM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编辑推荐
案例:绘画活动后的反思
今天的绘画主题为“我们的幼儿园”,孩子们想象大胆而奇特,有的用三角形画屋顶,大门是用波浪线围成,孩子说是滚动的大门,有的是画攀爬墙,周围是锯齿线围起来,还画了副眼镜,说是这样才可爱……,还有很多很多,孩子们的讲述让我们感叹孩子的丰富想象,绘画结束了,孩子们都兴奋地向同伴及老师展示自己的作品,希望得到赞许,忽然,我听到有个幼儿在说:“你画得什么啊,乱七八糟……”我循声望去,原来是高发涌小朋友,他在评价林菲的画,经他这么一说,幼儿们都很好奇地走过去,围在林菲身边,嘻嘻哈哈地说着他们各自的感受,林菲红着脸低下了头。
要知道“自由涂抹的体验是任何其他体验所不能替代的,哪怕是他人不屑一顾的作品,也隐藏这会孩子宣泄的快乐,注视形象变化的激动和创造的自豪。创造力的萌芽就在自由涂鸦中显现。”想到此,我及时制止了高发涌的演说,鼓励林菲向同伴介绍她创作此副作品的意图,在我微笑的鼓励下,林菲向全体幼儿说出她的想法,原来她画的是未来的幼儿园,充满了高科技的大门、门窗、教室等,大伙在听完她的讲述后,不少幼儿为她鼓掌,她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因此,我坚信,只要不断地引导幼儿感知、欣赏他人的作品、激发幼儿美感和创造兴趣,他们的绘画水平、鉴赏水平都会有质的变化。假如一味的急于求成,埋怨孩子,反而会适得其反,影响他们的作画兴趣,扼杀他们的创作欲望。
案例:生活教育反思
每个工作在一线的幼儿园教师都会重视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的生活细节。我们发现许多传统的生活组织方式已不太适合课程改革要确立的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因此我和许多教师一样尝试着改革。
每天上午总有一个时段是幼儿盥洗用点心的时间,一般在15~20分钟左右,孩子可以在这个时段的任意时间用点,看上去是尊重了孩子的意愿,可是实质上呢时间相对还是比较集中的,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的度还是很窄的。比如说我班有少数幼儿每天七点未到就来园了,而又有一些孩子在8点以后才来,那么他们用点心的时间需求是不一致的。对早来的幼儿可能用点心时间要提前,而晚来的孩子则可以往后拖一下,那怎样可以满足每一位孩子的生理需求呢?
不固定用点时间,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去选择什么时间用点心。在我们的教室一角始终放着可以随时提供给幼儿的点心、牛奶或果汁。从早7点半一直到10:20分,充裕的时间足够孩子自由选择。幼儿可以在来园活动、自由活动、游戏活动时间的任意时段来用点心。
相应设备的提供,为幼儿用点提供方便。
时间度的放宽也带来了其他问题,像冬季牛奶的保温问题。我们是这样做的,把牛奶放在一个精致的保暖桶中,桶的一侧有一个开关便于幼儿自己根据需要喝多少倒多少。而喝牛奶的杯子也放在一侧便于幼儿取用。这样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创设“做力所能及的事”的条件和环境,培养幼儿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
设计相应的游戏环节来吸引幼儿。
还记得以前的一个乐百氏饮料广告吗?“今天你喝过了吗?”曾是无数孩子模仿的一句广告语,今天我也把它运用到我的这一环节中。我在教室的一角布置了一块版面“今天你用过点心了吗?”当孩子用完点心以后,会把一个牛奶饼干的图片贴到自己的大头照下,好多孩子一边贴一边还高兴地自问自答“今天你用过点心了吗?今天我用过点心了!”大大满足了孩子的表现欲望。而且也能让老师、保育员清楚地知道还有哪些孩子忘了用点心,可以适当的提醒个别孩子别忘了用点心。
这是我在生活实践中的一点小小尝试,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更乐意接受这样的用点心过程。它体现了老师尊重每一个幼儿的生理需求并让他们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真正地为每一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
案例:反思教育教学实践
1.反思的含义?
何谓“反思”?概而言之,反思,即教师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它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着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在工作中开展研究的能力。有关研究证明,成功的和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因此,“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G.J.Posner)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其发展将大受限制。?
反思教育教学实践不仅要求教师从教育教学技术上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育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还要求教师运用反思的结果矫正其不良的教育教学行为,并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美国教育家布鲁巴赫(J.W.Brubacher)等人认为反思性教育教学实践可分为三类:一是“对实践的反思”;二是“实践中反思”;三是“为实践反思”。“对实践的反思”是指反思发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之后,“实践中反思”指的是反思发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而“为实践反思”则是前两种反思的预期结果,即“实践后反思”与“实践中反思”的目的,最终是要形成超前性反思的良好习惯。?
2.反思的步骤?
概括国内外有关的一些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提出一个教师反思的框架:
(1)发现问题。教师关注教育教学中的特定问题,并从学校环境、课程、学生、教师本身等方面收集有关的资料。收集资料的方法包括自述与回忆、他人的参与性观察、角色扮演、轶事记录、各种检查表、问卷、访谈等,也可以借助于录音、录象档案资料等等。教研组、平行班老师要创设轻松、信任、合作的气氛,在合作中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所在。
(2)分析问题。教师分析所收集到的资料,特别是关于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信息。教师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思想、行为,包括自己的信念、价值观、态度、情感和技术方法等,以形成对问题的表征,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这里,教师可以利用自我提问来帮助对问题的理解,也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相互观察和分析)来进行。
(3)确立假设。明确问题以后,教师开始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或通过请教专家、同事,或通过阅读专业书籍、网上搜索文献资料等途径)搜寻与当前问题相似或相关的信息,以建立解决问题的假设性方案。这种寻找信息的活动是自我定向式的,它所产生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教师形成新的、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
(4)验证假设。考虑了每种行动的效果后,教师就开始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检验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新的问题、新的经验,当这种行动过程再次被观察和分析时,就开始了新一轮的反思循环。?
3.反思的方式?
教师应当如何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呢?国内外的有关研究表明,以下几种反思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1)课后备课。课后,教师根据教学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同时使有益的经验及时得到提炼和升华,不断增强教学效果。
(2)写反思日记。教师在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结束后,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与教研组成员共同分析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缺点。另外,教师也可在上课和作业批改后主动征求、了解学生的意见,并详细记录教育教学的背景、效果、上课的具体感受、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反思后得出的解决办法等。写反思日记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教学的改进计划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新教师而言,有许多方式可以帮助他们学习自我反省,例如录下自己的一部分课堂教学内容,看完录制的授课情况后写下自己的看法,指出优点及可改进之处,并提出改进计划。指导教师应当在相应的训练过程中培养新教师的反省和探究的习惯。
(3)课堂观摩。学科组(包括校内和校际)教师之间相互观摩彼此的课堂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观察到的情景,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最终形成一个最佳解决方案。参加研讨的教师把研讨的方案带回各自的课堂或学校,应用于实际的教育教学情景中。
(4)专家会诊。请专业研究人员、教研室领导定期、追踪式听课,不断发现课堂教学观念、设计和操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共同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5)行动研究。为弄清学校中所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育教学实践的行动方案,
教师和校外专业研究者合作进行调查和研究。它不同于专业研究人员所进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则的“科学研究”或旨在树立教育理想的“哲学研究”,而是直接着眼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改进。行动研究不仅在改善教育教学实践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而且有助于在整个学校教师集体中形成一种调查和反思研究的良好氛围。?
总之,通过反思,促使教师主动地将与教育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来,慎重审视自己教育教学活动所依据的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维、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教师将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自觉而有效的反思者,从而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