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给幼儿想像的空间
发布时间:2021-06-02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幼儿教育随笔教育随笔:给幼儿想像的空间
最近我们在科学区中投放了各种各样的纸和一盆水,让孩子们玩。他们有的折纸,有的把纸放在盆里玩,放在盆里的纸湿了一张又一张,玩了一会就没兴趣了。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将这次的区域游戏生成了一节活动课,我向孩子们抛出一个问题,不同的纸放在水里会是怎样的?小朋友们专心的操作起来,通过一轮的操作后,孩子们得出个结论,有的纸放在水里吸水吸的很快,就会下沉。有的吸水很慢,会飘在水上。WWw.Yjs21.cOm
可是这个时候有一个声音传到了我的耳朵里,“那怎样才能让吸得很快的纸,也变的慢一些?”当我听到后很欣喜,以为这个小朋友是通过思考后提出来的问题,于是我把问题再次抛给孩子们让孩子们一起想办法,幼儿的活动兴趣再次被激活,他们不断尝试,想出了一些方法,有的是将餐巾纸放在塑料纸上,有的是把餐巾纸揉成一个结实的小球等等。
一个小小的问题,为幼儿创造出了思考的空间,从中孩子通过操作,观察激发了幼儿提问的能力,所以在开展科学活动中我们教师要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尽量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创设宽松的心里环境,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从而促进幼儿的问题意识。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给孩子想像的空间
整天与孩子们相处在一起,他们时时刻刻都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奇。
这不,又到自由户外活动的时间了,在活动前我一遍又一遍地讲了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特别在安全方面我着重点了几个平时非常调皮的孩子,生怕他们惹出祸来。
但是,随着我的一声令下,孩子们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一样欢呼着奔向大型玩具。
很快,在滑梯的入口处,一下子就聚集了十几个孩子,他们你推我挤,谁也不让谁,谁都想第一个爬上去。
我急忙跑了过去,还没来得及说话,柳雨政小朋友已经第一个冲到了滑梯口。
我刚要喊他下来,让他排好对队注意活动秩序,但他却并没有爬上去,而是站在了滑梯口处,高举小手大声说:“来来来,先检票,检票后才能上车。
”俨然一副检票员的样子。
再看别的孩子,有几个已经在熙熙攘攘中自觉站好了队。
这时,我及时表扬了柳雨政和排队的幼儿。
于是,其他幼儿也主动排好了队伍,伸出小手认真地准备检票上车。
“你可以上车了。
”柳雨政拍了一下站在入口出第一个小朋友的手。
那个孩子高兴地爬上了滑梯……我真没有想到那么混乱的局面,让孩子们自己会解决的那么井井有条,并且又那么富有想象力和愉快感。
平时我们大人让幼儿遵守规则,只会说:“不要怎么样,不许怎么样,不能怎么样。
”为幼儿规定了许多禁令,用意只是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
但是,如果幼儿整天生活在我们大人规定的生活里,他们会快乐吗?试想一下,如果我早一分钟到达活动现场,孩子们就会在我的引导下自觉排好队或是我强制命令他们排好对,但结果会怎样呢?可想而知。
他们根本不能想象出那么富有情趣的内容。
我们都知道培养幼儿的秩序意识的重要性,可在每次遇到具体问题时,我们又总是习惯性地去代替他们解决,总是不愿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也很少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思考,更少联系孩子们的实际生活经验去做。
如果再等一分钟,给孩子们一片自由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处理一些简单的问题,会不会有意想不到整天与孩子们相处在一起,他们时时刻刻都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奇。
这不,又到自由户外活动的时间了,在活动前我一遍又一遍地讲了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特别在安全方面我着重点了几个平时非常调皮的孩子,生怕他们惹出祸来。
但是,随着我的一声令下,孩子们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一样欢呼着奔向大型玩具。
很快,在滑梯的入口处,一下子就聚集了十几个孩子,他们你推我挤,谁也不让谁,谁都想第一个爬上去。
我急忙跑了过去,还没来得及说话,柳雨政小朋友已经第一个冲到了滑梯口。
我刚要喊他下来,让他排好对队注意活动秩序,但他却并没有爬上去,而是站在了滑梯口处,高举小手大声说:“来来来,先检票,检票后才能上车。
”俨然一副检票员的样子。
再看别的孩子,有几个已经在熙熙攘攘中自觉站好了队。
这时,我及时表扬了柳雨政和排队的幼儿。
于是,其他幼儿也主动排好了队伍,伸出小手认真地准备检票上车。
“你可以上车了。
”柳雨政拍了一下站在入口出第一个小朋友的手。
那个孩子高兴地爬上了滑梯……我真没有想到那么混乱的局面,让孩子们自己会解决的那么井井有条,并且又那么富有想象力和愉快感。
平时我们大人让幼儿遵守规则,只会说:“不要怎么样,不许怎么样,不能怎么样。
”为幼儿规定了许多禁令,用意只是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
但是,如果幼儿整天生活在我们大人规定的生活里,他们会快乐吗?试想一下,如果我早一分钟到达活动现场,孩子们就会在我的引导下自觉排好队或是我强制命令他们排好对,但结果会怎样呢?可想而知。
他们根本不能想象出那么富有情趣的内容。
我们都知道培养幼儿的秩序意识的重要性,可在每次遇到具体问题时,我们又总是习惯性地去代替他们解决,总是不愿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也很少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思考,更少联系孩子们的实际生活经验去做。
如果再等一分钟,给孩子们一片自由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处理一些简单的问题,会不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教育随笔: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教育随笔: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很多时候,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大人的引导,但更多的则是需要大人放手,让孩子自己经过摸爬滚打,才能真正的成长起来!我们小班的尧尧长得真可爱,一双大大的眼睛,一笑起来就露出两个小酒窝,他特别害羞,老师一叫他的名字,他总会歪着头笑咪咪地看着我,来园时,妈妈叫他打招呼,就害羞地低下了头;说什么也不愿意开口,最喜欢躲在妈妈的背后,抱着妈妈的大腿偷偷地笑。午餐时,他总是吃得很专心,不让一粒饭粒掉下来,也不和别人说话,一吃完,他就会不声不响地把空碗笑着拿到我的面前,我说你真棒,给他贴上一个五角星,他就歪着头,格格的自己不停的笑。在户外拓展广场搭积木时,小朋友都积极大胆地自己拿积木和其他的材料大胆地建构,但尧尧却缩手缩脚地抱着几块积木站在原地想搭又不想搭,从这些事情上可以看出尧尧是个很胆小的孩子。
通过孩子平时学习生活的状态,我觉得可能是和孩子所在家庭的教育有关,于是,在一次家长会的时候,我和孩子妈妈进行了一番交流。在与妈妈的交流中了解到,尧尧在家时大人对他照顾的太周到,家里虽然有个哥哥,但从来不放心让他和哥哥一起玩,在搭积木时,也总是不放手,要他把东西别弄乱,以致玩时也不敢乱弄;虽然是乡下,但大人总是不让尧尧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因为有一个院子,就只许他一个人在院子里玩,完全与外界隔绝了关系;妈妈说他的这种不合群的性格与他们家的教育方式有关,就是不会放手,总是怕这怕那,一会儿怕他弄脏,一会儿怕他弄坏东西,一会儿怕他受伤。
因此,我觉得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光靠老师是远远不够的,尧尧在学校虽然动作慢,但是他还是能够完成,可到了家里他就有了依赖性,家长应该学会放手,让他自己大胆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纲要》中指出:“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立、自理的尝试。”任何一个孩子,都是由于父母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品质和能力的。家长可以因势利导,把握孩子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当孩子完成一项工作后,做父母的要给以适当的肯定和赞赏,当孩子的存在价值被肯定,自己的工作能力被肯定,他们也会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快乐,在很大程度上增进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学会和同伴交往,大胆地表现自己,一定会更有利于孩子将来的成长。
教育随笔:留点空间给孩子
马上要吃午饭了,孩子们开始走进盥洗室洗手,陆陆续续差不多都要洗完的时候,听到了一个孩子的声音:毛巾呢,毛巾怎么都没有了?我一看,原来新毛巾还没挂上去,转念一想应该让他们自己把毛巾找出来挂到自己的名字下面。于是我说:“昨天下午毛巾们和高老师说了几句悄悄话,它们说今天要和小朋友们捉迷藏,现在它就在盥洗室里,哪位小朋友先找到了它们,就可以第一个把它挂到自己的毛巾架上。”我的话刚说完孩子们便四下里行动起来,有的甚至着急的走出了盥洗室,在老师的再次提示下又回来继续找,不多会儿,有孩子发现了壁橱架上的黄盒子,马上指着说:“是不是在那里?”我故意拿出错的给他看,孩子一看不是说:“快找吧,它是不是被别人拿走了。”又有孩子提议查看壁橱和壁柜有没有。几番周折之后再次有人提出壁架上的两个黄盒子:“会不会在那里?”我拿下正确的一个放在矮架上,里面是干净的毛巾,孩子们高兴极了,每个人用最快的速度挂上了自己的毛巾,有的孩子还吐了口长气,可能感觉好不容易吧,五分钟之后,我们非常高兴地走出了盥洗室准备吃早餐。
以后应该这样,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应该交给他们自己去完成,给孩子锻炼自己的机会,给孩子创设能力发展的空间。
教育随笔:留给孩子发挥的空间
教育随笔:留给孩子发挥的空间
音乐活动是幼儿十分喜爱的课程之一,在音乐活动中,孩子们用美妙的歌声,以及欢快的舞蹈动作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但是,现在大多数的音乐律动,都是教师自己的所感转化为动作直接传给孩子。久而久之音乐就成为了动作的背景,在无形中使得幼儿丧失了自己感受音乐发挥想象创编动作的权利。把原本优美动听的音乐变成了记忆动作和强化动作的训练,幼儿又怎样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呢?
我们班的孩子都非常喜欢音乐,每次我弹起琴来他们都会跟着音乐手舞足蹈的,有时候一边唱歌,就会自己一边做动作。一次,我要上一节音乐课《春天在哪里》,根据歌词,孩子们能很自然的联想到动作应该如何做。为了能让孩子根据音乐形象、旋律的特点音色变化来创编动作,我用引导的方法让幼儿根据歌曲中的歌词表现出来,将音乐融入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孩子就很快能记住了。之后“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也是让幼儿用一句歌词的指示表演出来。
这样一节音乐活动幼儿就不要教师教他们任何动作就已经顺利上完,孩子们更从音乐中感受到快乐的情绪,比起往日教他们做动作,做了半天还记不住,这个方法则更有可行性。
因此我认为应多给幼儿发挥想象的机会,让幼儿自己来感受音乐,创编动作,这样便能使幼儿感受到美的熏陶,而且不仅仅是音乐,在其他的方面也应如此。希望孩子们都能在这片想象的天空中插上美丽的翅膀自由的飞翔。
教育随笔:给孩子一些创造的空间
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孩子练习完投掷后,我组织起玩球的孩子说:“老师想看一看,你们是怎样玩纸球的,有什么新发现。要跟别人玩得不一样,看谁的玩法多。”
等他们尽情地玩了一会儿后,我让他们说说对玩球有什么“新”发现,孩子们边说边做给我看:可以滚着玩,可以踢着玩;可以向空中抛接球;可以把球放到腿中间往前跑,看谁的球没有掉下来等等。
这时刘珂宇也高兴地说:“用球可以做操,就像我们在小班的时候拿着铃铛做操一样。”接下来,我便让大家把自己没玩过的方法再试着玩一玩。这时孩子们兴趣大发,玩得更热闹了。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让幼儿尝试创编球操。孩子们再一次进行尝试,三三两两一组,各显神通。
最后经过大家地商讨,选出各小组编排最好的一个八拍,根据动作特点把它们串在一起,形成了一套节奏感强,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花样球操。孩子们做着自己编排的球操,可认真了。
通过这个活动,我深深感受到:教师应多给幼儿提供尝试的机会,通过尝试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开启幼儿的心智。这样不仅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而且也使幼儿的创造性得到了开发。
给孩子空间,让他们想像
以往的美术活动,都是老师先出示范画,然后让幼儿临摹,结果画出来的画千篇一律,虽然画面整洁,颜色搭配协调,但没有一点童趣,都是成人的摹仿品,如今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我们要从娃娃抓起,放开手,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
今天的美术活动我就做了一次尝试,活动内容是“化妆”,我首先给孩子们出示了事先画好的范画,然后提了简单要求:首先头要画大一些,并选用对比色作画,然后就是你认为怎么好看就怎么画。结果真的出乎我的意料,特别是发型设计上就千百万化,有漂染的直发,有方便面似是的彩发,有擦了摩斯的冲天发,也有披肩的波浪发……可以说全班二十几个孩子的发型几乎没有重样的,而且整个作画过程孩子们的情绪一直高涨,反思本次活动成功在于相信孩子,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从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的相像力是惊人的,只要你给他空间,他们就能插上想像的翅膀飞翔,其实我说你认为怎么好就怎么样画时还有点怀疑,后来想试试吧,看他们到底能怎样,结果有的孩子问老师脸可以涂成绿色吗等要求时,我没说不可以,只是说你认为好看就行,这样孩子们无所顾忌,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活动气氛非常好,创新出了好几种我都没想到的发型。
作为一名教师我想,不要我说你做,要善于激发孩子们的思维,让他们独立思维,产生自己的思想,如果我们的教育只是建立在一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的基础上那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那么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也是我们的教育所在,相信用这样的观念教育孩子,他们会是最棒的!
教育随笔:多给孩子解决问题的空间
教育随笔:多给孩子解决问题的空间
今天下午,在孩子们进各个区角活动的时候,几个孩子一下子涌到社会区,不一会就传来孩子们争吵的声音:“我当厨师,我先来的!”“不行!我也要当厨师,我从没当过厨师!”原来是洋洋和凡凡为了当厨师争得面红耳赤。只见张嘉豪一手抓着围裙,一手紧拿着小锅,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让谁!看着看着我萌发了看看他们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我躲到不远处观察。不一会当服务员的欣欣也过来了,她想了想说:“你们俩个一人当一会吧?”这时洋洋也想出了办法:“要不今天你先当厨师,明天我再来当厨师,好不好?”其实,每个孩子都会遇到难题,孩子之间也难免发生争执,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够绕过这些烦恼,并努力为孩子铺平前进的道路。然而我们却忽略了,恰恰就是这些小小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给了孩子宝贵的发展机会,使他们学会处理与同伴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学会了交往技巧。因此,不妨再发生问题的时候多一份耐心,多一点等待,多给孩子一点解决问题的空间。
教育随笔:给孩子一些自由创造的空间
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在玩跳绳,几个孩子的行动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在旁边静静的观察着他们,有一个孩子带两个小朋友跳,这本身就增加了跳绳的难度,平时都是一带一,现在变成了一带二。我在旁边看了一会,一个想法出现在我的脑海,何不趁此机会锻炼一下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呢?于是我组织起跳绳的孩子说:“老师想看看你们是怎么玩跳绳的,有什么新玩法,要跟别人玩的不一样哦!看谁的玩法多。”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孩子们边说边做给我看:可以一人跳,可以两人跳,可以三人跳,也可以很多人跳;还可以向前轮跳,向后轮跳;双脚跳,单脚跳……
接下来,我便让大家把自己没玩过的方法再试着玩一玩。这时候孩子们兴趣更浓了,玩的更热闹也更开心了。这时王雪莹小朋友高兴的说:“还可以用绳跳舞呢。”说着便跳了起来。在此基础上,我启发孩子们尝试创编花样玩绳。我放上音乐,孩子们跟随音乐再一次自由的进行尝试,三三两两一组,各显神通,活动达到了高潮。
最后在我的帮助下,选出编排的合适的动作,根据动作的特点把它们串连在一起,形成了一套节奏感强,适合孩子们年龄特点的花样跳绳舞。孩子们做着自己编排的绳舞,可开心、可认真了。
通过这次的自由创造活动,我深深的感受到:教师应多给幼儿提供尝试的机会,通过调动孩子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开启孩子们的智慧之门。这样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活动兴趣,而且也使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