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教育随笔:孩子之间的争执

发布时间:2021-06-08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教育随笔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插塑游戏时扬扬趁涵涵不注意时拿了一块雪花片,可还是被涵涵发现了,平时一向不喜欢说话的涵涵突然大声的说道:“还给我”,扬扬说:“给我一块嘛”,涵涵又说:“不行,这是我的玩具。”扬扬说:“你这么多,我只有一块,给我玩一会嘛!”涵涵也不甘示弱:“不行,就是不行。”说着就要动手抢回来。我见势不妙,正要制止。又听扬扬说:“我们一起玩,好吗?”涵涵收回手来想了一会儿,说:“那好吧!我们一起玩。”两人通过一阵争执后问题解决了,他们俩开心的玩起来。

这次争执引起了我的深思,怎样看待幼儿间的争执呢?难道争执现象都是一种不正确的行为,必须马上给予帮助并制止吗?不,我认为幼儿间的争执有利有弊,作为教师,不应过早的介入去帮助孩子,而应充当观察者,通过孩子们的争执,去了解孩子心中的世界,了解他们对于事物的看法,从而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在争执过程中学会了谦让,学会了调节自己的行为,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小皇帝,小公主,而且他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争执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并不是中心,他们逐步明白要遵守约定的规则,调节自己的行为,使活动顺利开展,才能使自己和小伙伴玩的开心、尽心。这时,他们学会了谦让,学会互利,学会调节自己的言行,学会了与同伴友好相处。同时,社会化的发展也向前迈出了一步。yJS21.COm

幼儿在争执过程中明白了“是”与“非”,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之间发生争执,当孩子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时,我们教师就应该是一个旁观者,观察者,倾听者,让孩子自己探讨总结出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让他们自己解决争执问题。如果刚才从一开始我就制止他们的争执,那就扼杀了一个培养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好机会。幼儿在争执过程中,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涵涵是一个内向不爱讲话的孩子,可刚才争执时却声音洪亮,语言不断,可见,在争执的过程中,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发挥,最主要的是,他们都表现得很有主见,不轻易放弃自己的想法,我觉得这正是一个训练幼儿讲话的好时机。幼儿间的争执现象很多很多,留心观察,真的非常有趣,他们让我们懂得:孩子是他们世界的主人,他们会交往,他们会解决一些事情,他们很聪明!我们应相信孩子们,并为他们的表现而喝彩和欣慰!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教育随笔:游戏中的小争执


客观描述:

10:17游戏一开始,我就随几个女孩子来到了珍珠坊。看来,今天他们准备进一步对很喜爱的旗袍进行装饰。瞧,他们每人选择了一件自己比较中意的旗袍,非常投入的对旗袍进行装饰,就像小设计师一样……

10:28—10:40“朱老师,朱老师,我的旗袍是绿色的,所以我装饰白珠比较好看!”只见,她在旗袍的衣襟上装上了很多白色的珍珠,绿色的旗袍在白色珍珠的映衬下显得更加耀眼。徐欣怡呢,在旗袍袖子上进行规律的彩珠装饰,也非常漂亮。正在这时,徐奕歆似乎被徐欣怡的那件旗袍吸引了:“徐心怡,我可以和你一起装饰你的那件旗袍吗?”“好啊!”徐心怡立马就答应了。“我不想要贴在这里”“哎呀,这样不好看”“为什么总是听你的……”正当我想上前协调时,“徐奕歆,徐奕歆,我来帮你吧!”仔细一看,原来是徐奕歆想在旗袍的领口装饰,但身高不够,徐欣怡看到了,马上做出了朋友间友好的举动。这暖心的一幕,只是一句简单的话语,让我感动万分,也化解了俩孩子之间的小矛盾。

主观分析:

今天游戏中,徐奕歆和徐欣怡在装饰上因不同的意见出现了不少的小争执,但他们通过自己的方法和平解决了。比起他们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和小争执,我看到了更多孩子们之间有爱、合作、互助的画面。最终,两人合作完成了同一件旗袍的装饰。

调整策略:

1、让徐奕歆说一说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后来是怎么解决的。

2、及时表扬徐欣怡乐于帮助同伴的行为。

3、鼓励其他幼儿形成合作与互帮互助的品质。

教育随笔:如何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


教育随笔:如何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

现在的孩子们都很在意其他的小朋友对自己的一个评价和喜不喜欢和自己玩,特别是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将近快要上小学读一年级了,他们懂得东西就越来越多了。在意小朋友对自己的评价,或者是同伴们愿不愿意喜不喜欢和自己玩。和老师们喜不喜欢我。很容易就会被生活中的一点点小事情所感染到影响到整个人的情绪。开学了几个月就差不多每天都有听到孩子们吵架后就哭了起来。孩子们在一起玩时候,很容易就发生一些矛盾,之后两人中就会有一人说我以后都不要和你玩不跟你做好朋友,还会说我还有叫其它的小朋友们也不要和你玩。这时候她们只是一时冲动说出来气对方的话,但是往往另一个人不是这么想的。就会觉得我以后都没有好朋友和我玩了,很不开心不知道怎么办好就哭了起来。当你过去问时,孩子们就说她不跟我玩。还要叫其它小朋友们不和我玩,这一刻我听到孩子这么说,了解了情况后,我瞬间就懵了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了。在这个幼师行业做了快两年。很少遇到这种孩子之间的矛盾问题。作为老师要以身作则站出来和孩子们耐心的讲解这问题处理好。跟孩子们说大家都是好朋友有什么事情要一起解决。而不是说不跟你玩是错的。两个人能成为好朋友是件多幸运的事,没有过不去的偶尔吵吵闹闹也是正常的等过了会就好啦。经过和孩子们沟通好后,孩子们的心里就会踏实很多。孩子的一个与人相处的方式方法都得老师在生活中一点点的去教会她们该怎么去处理好面对。并不是说两个人一闹矛盾后就说不和你玩。是非常不对的一种处理方法。

教育随笔:孩子间的摩擦


教育随笔:孩子间的摩擦

这段时间,总有家长来和我们老师反映,孩子回家后,总是告诉他们,在幼儿园有小朋友打他们,听到这些,觉得有些奇怪,平时看见他们都是在开开心心的做游戏,也没有小朋友来告诉我们说有人打架啊.

既然知道了,那在平时游戏的过程中,也开始关注起这个问题来,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真的有人打人,还是孩子杜撰的呢,慢慢的看出了一些端倪,原来,孩子们在课间,都喜欢在一起玩抓坏人的游戏,小朋友们一起选定一个或者是几个坏人,然后,小朋友们就一起去追逐这些选定的坏人并把他们抓回来,到了中班,孩子在力度和速度方面都有所进步,有的孩子可能无法控制好自己的力度,在游戏的过程中用力大了一些,跑的快了一些,不小心撞到了别人或是抓别人的时候过于用力,这样,被撞的孩子就误以为是别人在打他.喜欢回家的时候告诉爸爸妈妈.

在了解了情况以后,就和全班的孩子一起进行讨论,怎么阻止这样的情况再发生呢?孩子们都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最后,大家一致同意了这个方案:就是,在玩的时候,如果别人不是有意的去打你,撞你,而是在游戏的过程中碰到了你,那么,别人和你道歉,你接受别人的道歉,如果别人是故意打你的,请你告诉老师,老师会处理,但是,也请你在游戏的过程中小心一些,尽量不要去伤到别的小朋友.

进行讨论以后,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果然有所好转,不再去不顾后果的相撞,打闹.也没有回家告状的现象了.

教育随笔《孩子的错,谁之过?》


在漫长的工作中,我们有时会去反思、去思考自己的方式方法是不是正确的,对孩子的成长是不是有利的,这样孩子是否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有些家长也会有此疑问,最近就有家长反映,孩子越大了越不听话了,动不动还发脾气,回家光知道玩,看电视也不学习,没法管了。

每当听到类似抱怨的话,我们自己先想一想,先去问问家长:为什么孩子不听话?为什么孩子不喜欢学习?为什么孩子光想着看电视、玩?为什么孩子喜欢独处?为什么孩子不愿与父母交流?

相信以上问题有很多家长都遇到过,但这些真的是孩子错了吗?现在已经有很多的人意识到了,孩子并没有错,孩子是一面镜子,反映的是成人的影子,孩子的行为或多或少都与家长有关。孩子不听话时,你问清孩子自己的意思了吗?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吗?当孩子不喜欢学习时,请问你的教育方法引起孩子的兴趣了吗?当孩子在看电视、玩的时候,你有没有去管束?你忙的时候,有没有说过“一边玩去,看电视去”的话吗?当孩子想和你说话时,你在干什么?当孩子将有趣的事情分享给你时,你是否只是以冷淡的态度去回应?

以上问题,家长问听了之后会有什么反应呢?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个纯真的天使,当他们出现以上情况时,我们成人要反思自己的行为,不要每次都指责孩子的错。我们要适时的去反思,去思考自己的方式方法是不是正确的,对孩子的成长是不是有利,这样孩子才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教育随笔:错怪孩子之后


我班有一小朋友,名字叫王涛,老师们对他的评价是:特别好动、又调皮。不是动动这儿,就是去打其他小朋友,在座位上坐不上几天,就有孩子告他的状,于是,我就经常性的给他调调座位。今天我把他安排在靠近作品展览橱的一排,觉得,那地方比较适合他。

作品展览橱上摆放了一些孩子们制作的蛋壳制作,做工特别精细,漂亮,我很喜欢,孩子们也很高兴,时不时的走过去看看,都对它们爱护有加。

课后,我看到王涛拿着一些碎蛋壳在自己桌上玩,我很生气:“王涛,你怎么弄破的?”我严厉的批评了他,离园时,我班的韩笑悄悄过来对我说:“老师,那不是王涛弄破的蛋壳,是他今天早晨从家里捎的鸡蛋……

我深深认识到,无论发生什么事,出现什么问题,都不应该简单处理,而应该耐心询问,认真观察,正确处理,否则,将会错怪孩子,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自己也会深深自责而懊悔不已。

教育随笔:爱争吵的孩子不可怕


幼儿园是孩子们的天地,他们在这里生活、探索、游戏。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孩子们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有着各自不同的解决方法,可能会哭、会笑、会发脾气、会勇敢的面对……于锦昊小朋友在集体和区域活动中的表现是:爱发脾气、打扰别人、用不礼貌的行为对待小朋友、抢同伴的玩具……

锦昊经常由于不能与小朋友友好合作而发生争吵,甚至动手打人。之后还先发制人,向老师告别人的状。对老师说话也不懂长幼之分,随心所欲,没有礼貌。当老师询问理由时,他总会不耐烦地说:“我在家就是这样的,都没有人说我……”在一个多月的观察中,我发现他做事专注力不持久,上课经常游离,很多孩子都不喜欢和他玩。

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受家庭、社会和幼儿园三方面共同影响的,只有三者合力而为,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锦昊小朋友在家是一家人的小霸王龙,爸爸妈妈忙于工作,很少与孩子沟通交流,凡事由着他的性子来,在家总是说一不二,无所不为。父母教导的很少,一味地娇宠,也不能用自己的言行去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当他在活动中不停地打扰别人时,我总是将他带走,心平气和地告诉他:你不能这样做,因为你违反了规则,到老师身边来,陪老师说话,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慢慢地他意识到了“不遵守纪律”就会被老师带走,老师是关注自己的,发脾气动手打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后来,我发现他有时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了。有一次他又去要李沐樊的玩具,并紧追不放,沐樊“哇”地一声哭了,他意识到自己错了,立刻说“我不要了,你玩吧。”放在以前他是不会这么做的,可见他已经学会与自己的旧观念作斗争,规则的建立已经在他身上发挥作用了。

由此可见,孩子们的争吵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强行阻止时不问青红皂白的指责、批评。教师要想避免这种急不择言,简单从事的做法,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对幼儿争吵的分析判断能力,细心地分析孩子的心理,了解发生争吵和纠纷的原因,给予适时正确的引导,帮助幼儿尽可能地掌握与伙伴友好相处的方法。

而做为家长,首先要理解幼儿的行为,放松情绪,分析形成幼儿不良习惯的成因。并主动与老师沟通,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在家多关注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交流,经常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孩子,适时地给孩子树立规则意识,还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时间与宽容。幼儿教育是一个特殊的教育,家园配合很重要,孩子会在经验、挫折中逐步成长。我相信,久而久之,爱争吵的孩子也会学会与人友好交往的方法,从而促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教育随笔:批评孩子之后


批评孩子之后,您再次关注孩子的情绪了吗?

孩子们陆续吃完饭,开始擦嘴、漱口。我则站在活动室与盥洗室中间的门口看他们漱口。带了一上午的班,口干舌燥,于是我接了杯水一边喝水一边看漱口。在我一抬头喝水的一刹那,丫丫趁我不注意,把一大杯水倒进了垃圾桶。我非常生气,和她理论,她不但不听还很倔强的跑走了,我找到她,让她靠边坐着反思,惩罚她不许玩手头玩具。她哭了,大声说:“我不倒了还不行!”总之,这次我的态度让她也很吃惊,并且真得很伤心。

下午,我不带班,看着每个孩子都很可爱。看到丫丫,我想起了上午的事,我笑着问他:“你有什么想法吗?”她笑了说没有。我知道,我的意思她其实没懂。但我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心想:不能让她这样的心情离开幼儿园。我利用在卧室做玩具的机会,把她叫了进来想和她沟通一下,了解一下她的想法。结果她说:“我不应该往垃圾桶里倒水,您下午都跟我笑了!”我吃惊的同时,感到很高兴。她竟然没有在意我批评他的话,而是记住了我和她的一个微笑,真是谢天谢地,因为我实在不想因为这样的事情让孩子心里有阴影!

孩子做错了事,我们经常会批评孩子,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但我们要认真对待这件事,不要乱发一阵火就算了,我们的表情和态度会给孩子造成不小的影响,尤其是心理上的。所以,每次批评完孩子以后,我们要记得给孩子释怀,不要让他们把这些事堆积在心里,时间长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没有好处。

教育随笔:感受孩子爱之语


教育随笔:感受孩子爱之语

我常以为是我在教孩子理解什么是爱,现在才发现是孩子让我更懂得爱,我以为我在帮助他们明白如何去爱,却发现我早已被他们的爱所感染、包围。孩子的世界是爱的世界,爱的世界里需要爱的语言,如果你用爱做语言,又有哪个孩子会不懂呢?

当我安静下来的时候心底有了一个声音:“看,她有多像你。”我恍然回到了童年,顽皮淘气的个性使我受到多少指责,又真正得到过多少接纳?多少人想要改变我最终却是不能。昨天的我今天的Lily有着多少相似之处。为什么今天我又不能接纳她,尊重她的天性,并顺应天性去引导她?

作为幼儿园外聘英文教师,当我第一次踏进中一班教室,代班老师便热情地向我介绍班级情况。“我们班有三大皮蛋,这是一个,还有这个也是。”边说边指着两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子给我看。两个孩子像是对这样的介绍习以为常,直冲着我笑。“噢,这个你可千万别小看了。”从孩子群中拎出了一个瘦小的孩子。尖尖的小脸,短短的头发,一双大眼睛怯怯地看着我们,像是个受了惊吓的小动物。脚上的粉色凉鞋告诉我她是个女孩。“她叫Lily,是好话歹话听不明白,就知道皮,整个一个不懂事。”

接受老师的建议,我把那两个男孩的位置调到最靠近我的两侧(U型课堂)。至于Lily,我想一个女孩家,再皮会皮到哪去?在接下来的几周里,事实告诉我,我真是小看了她!我想她该是高度“I”型的孩子吧,就尽量在课堂多给她些机会,可这样似乎作用不大,任你如何解释,Lily好像总不能理解规则,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我定意要给她立界限了。一天,Lily在与左邻右舍打的不亦乐乎的同时还不时跑到U型区的中间来跳上几个舞步。“Lily,请你听好,你现在可以自己选,要么遵守课堂纪律,要是再这样闹下去,下面的活动你都不能参加了。”Lily好像根本不在乎我说什么,依旧玩着闹着。“Lily,以下的活动与你无关了,这是你自己选的。”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宣布。Lily继续着她的表演,以至于这股热情终于感染了我身边的那两个男孩,一曲“大闹天宫”就这么隆重上演了……天知道那天我是怎么把下面的课进行完的。下课后,我收拾教具。Lily跑过来像没事似的冲我笑:“Goodbye,Ruth.”“你到底是怎么了,Lily?你怎么就是不懂事!”从她那诧异的眼神里我能看出我当时的情绪。没有拥抱也没有再见,我带着恼火离开了。

回到家里,我眼前总有Lily那双眼睛。是她真的听不懂?还是我做错了什么?当我安静下来的时候心底有了一个声音:“看,她有多像你。”我恍然回到了童年,顽皮淘气的个性使我受到多少指责,又真正得到多少接纳。多少人想要改变我最终却是不能。昨天的我今天的Lily有着多少相似之处。为什么今天我又不能接纳她,尊重她的天性,并顺应天性去引导她?我明白了,需要改变的不是她,而是我!

周三又来到中一班,一进教室便被一双小手从后面抱住,我一摸干干瘦瘦的,一定是Lily。“Goodmorning,Ruth.”Lily愉快地欢迎着我,好像根本不记得上次的事情。我坐下来,搂着她的肩膀对她说“上节课老师那样说你是不对的。”Lily脸上欢快的表情一下子不见了,她搂住了我,尖尖的小下巴叩在了我的肩膀上。“老师错了,我以后不再那样对你了,你能原谅我吗?”Lily紧抱着我,用力点点头,小手搓起了眼睛。那一刻我知道她懂了。我哭了。

接下来的这一课,Lily像是换了个人。每个活动她都积极地举手参与,并认真遵守着游戏的规则,即使是别人参加她也能够安静地等候。下课时,我把有我手掌般大的那个sticker贴到了Lily衣服上,她的肚子顿时成了全班最耀眼的地方。我看到了Lily的脸上显出我从未看到的自信与骄傲。

前些天教研时,我的一位同事这么说:“像我们这样的校外培训老师,也许无法改变孩子生活的大环境,但至少在我的课堂上我要让所有的孩子享受平等的爱,没有歧视。”

我常以为是我在教孩子理解什么是爱,现在才发现是孩子让我更懂得爱,我以为我在帮助他们明白如何去爱,却发现我早已被他们的爱所感染、包围。孩子的世界是爱的世界,爱的世界里需要爱的语言,如果你用爱做语言,又有哪个孩子会不懂呢?

相关推荐

  • 教育随笔:游戏中的小争执 客观描述: 10:17游戏一开始,我就随几个女孩子来到了珍珠坊。看来,今天他们准备进一步对很喜爱的旗袍进行装饰。瞧,他们每人选择了一件自己比较中意的旗袍,非常投入的对旗袍进行装饰,就像小设计师一样……...
    2021-04-27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如何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 教育随笔:如何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 现在的孩子们都很在意其他的小朋友对自己的一个评价和喜不喜欢和自己玩,特别是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将近快要上小学读一年级了,他们懂得东西就越来越多了。在意小朋友对自己的评...
    2021-06-21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孩子间的摩擦 教育随笔:孩子间的摩擦 这段时间,总有家长来和我们老师反映,孩子回家后,总是告诉他们,在幼儿园有小朋友打他们,听到这些,觉得有些奇怪,平时看见他们都是在开开心心的做游戏,也没有小朋友来告诉我们说有人打...
    2021-06-15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孩子的错,谁之过?》 在漫长的工作中,我们有时会去反思、去思考自己的方式方法是不是正确的,对孩子的成长是不是有利的,这样孩子是否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有些家长也会有此疑问,最近就有家长反映,孩子越大了越不听话了,动不动还发脾...
    2021-05-17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错怪孩子之后 我班有一小朋友,名字叫王涛,老师们对他的评价是:特别好动、又调皮。不是动动这儿,就是去打其他小朋友,在座位上坐不上几天,就有孩子告他的状,于是,我就经常性的给他调调座位。今天我把他安排在靠近作品展览橱...
    2021-03-05 阅读全文

客观描述: 10:17游戏一开始,我就随几个女孩子来到了珍珠坊。看来,今天他们准备进一步对很喜爱的旗袍进行装饰。瞧,他们每人选择了一件自己比较中意的旗袍,非常投入的对旗袍进行装饰,就像小设计师一样……...

2021-04-27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如何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 现在的孩子们都很在意其他的小朋友对自己的一个评价和喜不喜欢和自己玩,特别是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将近快要上小学读一年级了,他们懂得东西就越来越多了。在意小朋友对自己的评...

2021-06-21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孩子间的摩擦 这段时间,总有家长来和我们老师反映,孩子回家后,总是告诉他们,在幼儿园有小朋友打他们,听到这些,觉得有些奇怪,平时看见他们都是在开开心心的做游戏,也没有小朋友来告诉我们说有人打...

2021-06-15 阅读全文

在漫长的工作中,我们有时会去反思、去思考自己的方式方法是不是正确的,对孩子的成长是不是有利的,这样孩子是否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有些家长也会有此疑问,最近就有家长反映,孩子越大了越不听话了,动不动还发脾...

2021-05-17 阅读全文

我班有一小朋友,名字叫王涛,老师们对他的评价是:特别好动、又调皮。不是动动这儿,就是去打其他小朋友,在座位上坐不上几天,就有孩子告他的状,于是,我就经常性的给他调调座位。今天我把他安排在靠近作品展览橱...

2021-03-05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