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学习一一对应》
发布时间:2021-06-08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 中班数学教案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学习一一对应
活动目标:
让幼儿学习把相关物体进行一一匹配,获得对应经验。
活动准备:
1.实物:碗、勺、梳子、镜子、毛巾、脸盆等。
2.动物和相应的食物卡片多种,填空练习的卡片若干。
3.配套幼儿用书《数学》上册。
活动过程:
1.游戏《找朋友》
(1)教师出示实物,启发幼儿说出各种实物名称后,再讨论哪两种实物可以做朋友,为什么?(发现实物之间的关系)请幼儿动手把它们一对一对地配好。
(2)启发幼儿在室内找有关联的物品,比一比谁找得又对又快。如:黑板与黑板擦,扫帚与簸箕等。
2.游戏《喂小动物吃食》教师出示动物卡片,并从左到右摆成一行,然后引导幼儿讨论:每种动物最喜欢吃什么?让幼儿找到相应的食物卡片-一对应地摆在下方。
3.分组活动幼儿分成四组活动。第一、二组:对应摆放实物卡片。如教师先从一个袋中取出花、帽、伞、手电筒等卡片摆成一行,再请幼儿从另一个袋中取出有关联的卡片(蝴蝶、围巾、雨鞋、电池)一一对应摆放。第三、四组:填空格。如空格上一排画有鸡、碗、书、篮球筐等,小朋友在下方空格内填画相应的东西(蛋、筷子、笔、球)。
4.教师或家长指导幼儿利用幼儿用书第4页的内容进行补充练习。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编辑推荐
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学习0—9数与量的对应》
设计意图:
根据《纲要》精神,0~9数与量的对应是中班幼儿数学学习的内容,通过直观的教具和操作方法能让幼儿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并逐渐形成数学概念。在本次活动中,我利用纺锤棒与纺锤棒箱,首先直观地吸引幼儿,再让幼儿根据纺锤棒箱内的数字,按照从0--9的顺序依次取放相应数量的纺锤棒,让幼儿练习数量与数词的对应。在整个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以及幼儿与材料之间,不断地进行着交流、互动,幼儿能直观感受到数量、数名和数字对应的实际意义,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做准备。
活动目标:
1、理解0-9的实际意义,能按数取物和按物说数。
2、理解数量与数字的对应关系,锻炼思维能力。
3、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理解0~9的数量的实际意义。
活动难点:幼儿能根据教师的指令,独立地按数取物和按物说数。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理解4以内数的实际意义,会手口一致地点数。
2、物质准备:纺锤棒与纺锤棒箱:纺锤棒共45根,纺锤棒箱2个,9根皮筋,砂数字板、汉字三段卡。幼儿每人一个托盘,托盘里分别放有0-9的小数字卡片,9根小棒。
活动过程:
一、稳定幼儿情绪:
1、播放音乐《雨的印记》走线2、组织幼儿玩《拍手游戏》
游戏规则:幼儿观察数字卡片上的数字是几,就拍几下手。
二、教师展示工作:
1、介绍工作名及材料:
2、教师展示工作:
(1)学习1~9数字、数量与数词的对应:
A、根据纺锤棒箱内的数字,(教.案出自:)师幼手口一致地点数数量为1、2、3、4的纺锤棒,放入对应的箱内。
B、请个别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手口一致地点数数量为5、6、7、8、9的纺锤棒,放入对应的箱内。
C、教师导入"0"的概念:
"0"就是表示"没有了"的意思。
D、根据纺锤棒箱内的纺锤棒数量,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
(2)整理工作材料,并送回原处。
三、组织幼儿游戏:《小棒找朋友》
1、介绍游戏规则:
A: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砂数字板上的数字,取相应数量的小棒。
B:教师说数字,幼儿根据数字取对应的小数字卡片及相应数量的小棒。
C:幼儿根据小棒的数量匹配上相应的数字卡片。
2、教师组织幼儿开展游戏:
每位幼儿到教具柜取托盘,并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游戏,教师及时纠正、指导个别幼儿。
3、小结:
小朋友帮助小棒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也认识了0-9,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很多地方都有数字,现在我们一起到活动室外去找找哪些地方都用到数字。
活动延伸:
1、数学区活动:引导幼儿用吸管、木棒、牙签或筷子代替纺锤棒,用橡皮筋将其按一定数量捆好,结合数字卡片做对应练习。也可准备一些实物卡片,引导幼儿玩数字接龙游戏。
2、日常活动:引导幼儿点数图书、玩具的数量。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一一对应》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习把相关物体进行一一匹配,获得对应经验。
2.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实物:碗、勺、梳子、镜子、毛巾、脸盆等。
2.动物和相应的食物卡片多种,填空练习的卡片若干。
3.配套幼儿用书《数学》上册。
活动过程:
1.游戏《找朋友》
(1)教师出示实物,启发幼儿说出各种实物名称后,再讨论哪两种实物可以做朋友,为什么?(发现实物之间的关系)请幼儿动手把它们一对一对地配好。
(2)启发幼儿在室内找有关联的物品,比一比谁找得又对又快。如:黑板与黑板擦,扫帚与簸箕等。
2.游戏《喂小动物吃食》教师出示动物卡片,并从左到右摆成一行,然后引导幼儿讨论:每种动物最喜欢吃什么?让幼儿找到相应的食物卡片-一对应地摆在下方。
3.分组活动幼儿分成四组活动。
第一、二组:对应摆放实物卡片。如教师先从一个袋中取出花、帽、伞、手电筒等卡片摆成一行,再请幼儿从另一个袋中取出有关联的卡片(蝴蝶、围巾、雨鞋、电池)一一对应摆放。
第三、四组:填空格。如空格上一排画有鸡、碗、书、篮球筐等,小朋友在下方空格内填画相应的东西(蛋、筷子、笔、球)。
4.教师或家长指导幼儿利用幼儿用书第4页的内容进行补充练习
课后反思:
上完后,自我感觉良好,至少是按照自己的设计顺利的完成了!上完后才发现,还是自己的功底太薄,对这一数学思想的领悟远远不够。周主任说得非常有道理,一一对应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是解题时所运用的一种思路,不应当停留在生活中的一一对应,可以在数学中挖掘其更深层次的内涵。
可否通过不同的魔术来集中展示一个内涵,一种数学思想?这一神奇的魔术通过解剖使它不再神奇,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似乎可以跳出来一点点了!
我明白了空姐为何自杀?因为她是局内人,她没法走出她的圈地,而我们说她傻,那是因为我们都是局外人!
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1―5的序数对应》
一、设计意图:
进入中班的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对周围环境的熟悉,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也日益增强;而送外卖是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生活情境,多数孩子在生活中都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为了丰富幼儿的交往能力,将送外卖和认识门牌号码相结合,设计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已帮助海绵宝宝送外卖为主线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让孩子在帮助海绵宝宝解决问题的同时,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准确认读门牌号码、解读门牌号码的意义;从而促进其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难题。
二、活动目标:
1.在理解5以内序数的基础上,根据门牌号码找到相对应的房间。
2.理解门牌号码中横向与纵向的序数关系,掌握横向、纵向数字与房间的对应关系。
3.体验同伴合作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乐趣,学会相互帮助。
三、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能正确解读门牌号码,理解门牌号码的实际意义。
2.活动难点:根据食物图片上的门牌号码送食物到指定房间。
四、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
1.幼儿对横向或纵向的序数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楼房纵向的排列顺序。
2.在家长的引导下部分幼儿已认识了自己家的门牌号码,有一定的经验积累。
(二)物质材料准备:
1.教师操作:多媒体课件、门牌号码
2.幼儿操作:(1)两种房子,(一种是五层楼高的楼房,一种是有五层四个房间的楼房),门牌号码、记号笔、双面胶。
五、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海绵宝宝是蟹堡王餐厅里大名鼎鼎的厨师,它做的蟹黄堡有很多人订购,现在餐厅里人手不够啊可把海绵宝宝急坏了。
2、设置情境:海绵宝宝给老师打电话请求帮忙。
教师:喂,你好!哦是海绵宝宝啊!有什么事吗?请小朋友们帮忙送外卖啊?我问下小朋友愿不愿意啊,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吗?好的,那你赶快把订单送过来吧.
3、教师接过订单并讲解订单内容。
教师:每个订单上都有一个表示房间号码的数字,根据数字找到正确的房间将蟹黄堡送给小动物们。
(二)游戏:大家一起送外卖。
1、教师出示5个房间的平房,引导幼儿"送外卖"。
(1)师:我手里的订单呢是海绵宝宝让我们送给森林小屋的小动物们,我们先去看看森林小屋里有哪些小动物啊!
(2)师:第一个房间住着谁啊?哪个是第一个房间啊?是这间吗?(不是)师:这是第一个房间啊1、2、3、4、5(重复点数),哪里不对?
师:为什么是这边?这边是哪一边?你是怎么知道的?(要跟着剪头的方向数)师:跟着箭头的方向怎么数?(跟着箭头方向从左到右一个一个的数)
(3)那我们看第一个房间住着谁啊?第二个呢?
2、开始派送,巩固幼儿对横向序数的了解。
(1)师:好啦!小动物的家我们已经找到了,那我们来送外卖吧!给小兔家送1个汉堡,小兔家在第几间房啊?(第五间房)
(2)这份订单是给第三个房间小狗家送1个汉堡。
(3)接下来这份是给第一个房间小猫家送1个汉堡。
(4)最后一个订单是给第二个房间小熊家送两个汉堡。
3、教师小结:小朋友们太能干了,一会儿就把海绵宝宝的订单给送完了。
(三)海绵宝宝电话通知小朋友给青青草原送订单。
1、情境对话:
(1)师:是海绵宝宝啊我们刚派送完呢,还有啊?去哪里派送啊?去青青草原啊,好的,我们马上去。
(2)教师:海绵宝宝现在又要我们去青青草原送外卖,我们可千万不能送错地方啊,要不然我们就会被灰太狼给抓去了。
2、播放课件出示5层楼每层只有一间房间的房子。
(1)理解纵向数字与房间的对应关系。
师:这栋楼房每层楼只有一间房,外卖又怎么送,我们还是先看看这栋楼里都住着谁吧?千万不能送到狼堡里去了。(引导幼儿思考并发现平放于楼房的不同之处)
(2)请一个小朋友快速完成海绵宝宝的任务师:请给第三层送一个外卖,第四层送一个外卖,第二层送三个外卖。
3、教师小结:哦,原来数楼房要从下往上数,我们一起来试一试:第一层楼,第二层楼,第三层楼(巩固幼儿由下往上数的知识经验)
(四)情境设置-海绵宝宝的大难题
1、播放课件,出示5层4间的楼房。
师:刚才海绵宝宝又给接到一个订单,让我们帮他把这份外卖送到这栋又高又大楼房的这个房间去
2、出示门牌号码,引导幼儿解读门牌号码。
(1)师:没错那我们应该怎样去找呢?这是第四个房间,这也是第四个房间,为什么不是这个呢?(指着2-4,设疑,巩固正确门牌号码的含义,因为前面是3)
(2)师:哇,你的思维非常清晰,原来找房间,要先找到几层楼,再找第几层楼上的几个房间(再次解读门牌号码)
(3)师:304表示第三层楼的第四个房间,我们先由下往上找到第三层楼,再找在第三层楼上从左往右数找到第四个房间,这样就不会送错外卖了。
3、请两个幼儿继续帮助送外卖要求:大声解读门牌号码,再找与其相对应的房间。
4、发现问题,解读门牌号码
(1)出示门牌号码,将幼儿分成男女两组,解读门牌号码(巩固已有经验,复习解读门牌号码)
(2)指导个别幼儿解读
5、游戏:你说我找以小组为单位,教师口述门牌号码,幼儿根据说出的门牌号码找到相对应的房间。(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
(五)操作活动:外卖高手(海绵宝宝现场来让小朋友送外卖)
1、将幼儿分成四组,每组三个操作单(海绵宝宝发订单)教师:这里还有很多的外卖订单,下面我把小朋友分成四组,我看哪组能用最快的速度送到客人手中
2、教师讲解三种操作业的方法。
师:有的外卖需要用连线的方法完成,有的外卖需要粘贴,还有一种超级外卖则需要书写门牌号码,方便海绵宝宝下送次外卖。
3、评价三组作品。
六、活动结束:海绵宝宝的谢礼。
师:今天小朋友们真是太厉害了,帮海绵宝宝送了那么多外卖,海绵宝宝非常感谢你们,现在他要请你们去蟹堡王餐厅去吃汉堡,你们想不想去啊?走!吃汉堡咯!(海绵宝宝音乐响起幼儿随海绵宝宝会活动室)
小班公开课数学教案《对对碰》
活动目标:
1.尝试将有关的物体进行一一匹配。
2.了解生活中一些物品之间的联系,初步获得相应的经验。
3.体验匹配游戏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实物准备:牙膏、牙刷、锁、钥匙、衣服、衣架、碗、勺子
2.课件PPT准备:各种图片小熊、桌子、椅子、遥控器、电视、花瓶、鲜花、鞋架、鞋
3.幼儿操作材料:各种图片上衣、裤子、垃圾铲、笤帚、电脑、鼠标、吊兰花卉、盆景花盆
4.水彩笔若干支、黑板一块
活动过程:
一、出示实物,进行找朋友,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实物牙膏、牙刷、锁、钥匙、衣服、衣架、碗、勺子,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名称和用途。
2.进行两两找朋友:牙膏和牙刷,锁和钥匙,衣服和衣架,碗和勺子。
3.提问:为什么它们是朋好朋友?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二、播放课件:帮小熊家收拾房间
1.出示小熊以及小熊凌乱的房间PPT,引起幼儿的好奇心
2.请幼儿集体帮小熊家收拾房间:桌子和椅子,遥控器和电视,花瓶和鲜花,鞋架和鞋子。在进行匹配前,幼儿先是进行大胆的猜测,然后出示结果进行验证。
3.提问:为什么要按照这样收拾物品?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三、幼儿进行无物品匹配操作
1.出示需要进行匹配物品,请幼儿观察并说出名称
2.分发操作材料,幼儿进行连线操作
3.展示幼儿的操作结果,进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