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教育随笔:种子去旅行

发布时间:2021-06-10 幼儿园关于旅行去的说课稿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下课时间到了,小朋友们都跑到操场上去玩耍了,操场上到处都是欢笑语,突然,发现有几个小朋友围成一团,不知道在做些什么,我走过去一看,发现他们很兴奋的在看着一棵草,小朋友看到我走过去很兴奋地说:“老师老师,这是蒲公英吗?”我蹲下去一看,还真是,我对小朋友说,想看蒲公英飞吗?小朋友大声的说:“想!”我把蒲公英摘下来,用力一吹,蒲公英都四散飞了起来,小朋友都高兴的拍起手来!小朋友围在我身边,问“老师,蒲公英会飞去哪里?”我说:“蒲公英的种子会去旅行,找它自己的新家,,然后又变成一棵蒲公英。”“老师,蒲公英的种子会飞,那其他的植物的种子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说:“我知道水稻的种子是大米,能吃,还有还有玉米的种子是玉米”我说,老师也只知道一些常见的种子,其他的也不太清楚,我们一起去研究一下,好吗?

通过小朋友的好奇心,设计了种子去旅行一堂课,小朋友在课上积极性相当的高,了解了各种不同种类的种子,知道了植物的种子能借助外界的力量遍布世界。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教育随笔:工作也是一种修行


教育随笔:工作也是一种修行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脚知道。一个创造鞋子的人,要去了解和感受那些穿鞋人的感受和需要。

在红黄蓝事件中,教师用极端手段让孩子听话不是爱,威胁孩子不是爱,这不是教育而是管教。爱是深切的理解。在孩子发生矛盾或是犯错误时,我们处理孩子事情应换位思考,宽容处理。没有不犯错误的孩子,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去了解孩子犯错的原因,引导孩子区分对错,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承认错误并改正就好。周恩来都说过“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要重复错误”,对于一个成年人都避免不了犯错,何况是一个正在接受道理与认知的孩子。恐吓与威胁只会让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去犯同样的错误,而得不到真正的认知、成长与改变。

你是否也曾发现当你用好心情去做事时,一切进展都会水到渠成,几乎避免了破坏性的发生,然而当你心情很糟糕,往往事事不顺,不好的事情都接踵而至。同样我们在对待孩子时和善、耐心、公平这样能使幼儿心情愉快,孩子们也会开心快乐的进行一日活动,听进去你的活动安排,喜欢做活动中的事情。我们白天围着孩子工作转,下班后也会产生种种家务事,过得充实而又忙碌,避免不了都有烦恼,但我们要替生活中的情绪找到合适的宣泄渠道,不带入工作中。如果遇到难以处理的局面,先冷静下来,过一会情绪好了再进行处理。

“虐童事件”的刷屏让我们被推到风口浪尖,都很无奈更加无助,但个人代表不了群体,个案代表不了全部,百万分之一代表不了百分之99.9999。在这个寒冷的冬季,仍有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您知道后一定会暖化您那早已充满偏见与冰冻的心。

“我爱的第一个孩子不是我的孩子”,这句话说出了多少幼师的心声。作为同仁你一定深有体会,几十个孩子和自己在一起,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一个孩子脱离自己的视线,神经总是紧绷的,怕孩子摔跤,怕孩子打架,怕孩子发生意外。吃饭时要顾及到每一个孩子的需求,有的要添一两次,有的一口都不肯吃,这时你还得去猜他的想法,根据他的情况给他讲道理,哄他吃菜、喝汤不挑食。曾经安静的女神们只有在给小朋友讲故事时,有时候会变成一只兔子等等......爱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每天清晨一个个大大的拥抱,激发整日的工作动力。“早上好,抱一个。”还记得刚入园时张开双臂蹲下去迎接孩子,他的害羞,生疏与闪躲,每天坚持拉近与孩子的情感,直到现在远远地听到一声“阿姨,早上好”,奔跑而来的拥抱,趁我不注意悄悄地挠挠我……暖暖的幸福充斥着每一个清晨。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我们不断的加强学习,提高素养。按照《教师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尊重自己的工作,了解幼儿,循循善诱,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更新观念,努力创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人之初,性本善。我们要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欣赏孩子,用一颗温暖的心去感化孩子,理解孩子,用善良的底线去尊重孩子。真正的幼儿园老师对孩子就是这样“无论你调皮还是可爱,我都视你如珍宝。”最后,愿我们的孩子都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教育随笔:会飞的种子


户外活动时,孩子们正玩得起劲,“老师快看,我抓到一个小毛毛。”随着喊声,孩子们都拥到袁慧面前。“什么东西我看看。”孩子们像发现了什么宝贝,都争抢着看。我走到孩子们中间,袁慧把攥紧的小手松开了,原来是一颗蒲公英种子。

我问小朋友:“这是什么?”“羽绒服里的小毛毛”“迎春花”“棉花”“小鸟身上的羽毛”……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我告诉他们这是蒲公英的种子,同时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它的形状与颜色。孩子们认真地看着,振振说:“它像小伞。”“它是白色的!”“小朋友说的很好,它是由伞形的绒毛组成的,每一缕绒毛下都有一粒种子,容易被风吹散,随风飘落到陌生的地方生根发芽,长成新的蒲公英。”“啊,真神奇,原来种子也会飞呀!”孩子们听了,发出了阵阵惊奇的赞叹声。在孩子们的提议下,我将这颗蒲公英种子放回空中,孩子们望着飞舞的小毛毛甭提有多高兴了。

大自然就是课堂,大自然里蕴含着许多丰富的素材。借着户外活动的机会,孩子们认识了蒲公英,增长了知识,也激发了他们探究大自然的兴趣。作为幼儿教师应多留心观察,善于抓住每一次教育机会。

教育随笔:西瓜虫种子


教育随笔:西瓜虫种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几场春雨过后,大地回春,万物复苏。

幼儿园的种植园里热闹起来啦!今年的种植园经过整理改建,修筑起了各种形状的种植区,有正方形,五边形,小伞形,星形,圆形,半圆形等各种形状。我们大一班分到了三角形,“吕”字形,无边形,星形四块种植区。带孩子们领取了种子和小苗后,我们一起来到了我们班的种植区。孩子们一走进种植园,个个欢呼雀跃,七嘴八舌的讨论,小手指指点点的说着,我喜欢吃西红柿,我喜欢吃西瓜,我喜欢吃……

“孩子们,如果你是种子,你是小苗,你喜欢住在全是土块的家里,还是喜欢住在泥土松软的家里呢?”

“当然喜欢泥土松软的家呀!”

“对呀对呀!松软的泥土会很舒服的!”大家纷纷说。

“很对,那我们怎样才能把满是土块的种子的家整理的舒服点呢?”

“嗯……把土块弄碎!”砚砚想了想说。

“好,现在我们就用小工具把土块弄碎吧。”

孩子们围在种植区四周,一点一点把土块弄碎,我和沈老师指导孩子如何正确安全使用小工具。经过一阵热火朝天的努力,我们的几个种植区的泥土都被孩子们整理的松软细腻。接下来我们带领孩子们挖坑,播种,插苗,培土,浇水,一阵忙碌之后,我们的种子和小苗都在他们舒适的新房子里安家了。

正在这个时候,奇奇握着小拳头凑到我跟前说:“老师,我有西瓜虫种子,你快过来看看,我种下了西瓜虫种子,秋天就会长出很多很多西瓜虫啦!”

“奥?我看看你的西瓜虫种子。”

奇奇松开他的小拳头,慢慢张开胖嘟嘟的小手,手心里有四五颗圆圆黑黑的“小种子”。我再仔细一看,原来是蜷缩成球的小西瓜虫。

“奇奇,西瓜虫哪里来的?”“我从旁边的草地里抓的呀!”

“你为什么要种西瓜虫呢?”我问。

他瞪着亮晶晶的大眼睛说“我喜欢西瓜虫,它会变成小圆球,我想有很多很多的西瓜虫!”我笑了,孩子们也笑了。

我把孩子们聚到跟前说:“孩子们,植物的种子和小苗种到地里可以发芽、长大,可是小虫子是由它们的妈妈生的,你把它埋到土里,它会闷死的。奇奇,你的西瓜虫种到哪里了?我们快点把它们救出来吧!”奇奇带着我们找到了它种“西瓜虫种子”的地方,我们一起“拯救”出了西瓜虫,并把它们送回草地去找它们的妈妈。“老师,等它们长大了会生出很多的西瓜虫宝宝吗?”“嗯,会的”我点点头。

通过种植活动,孩子们体验了自己动手的乐趣,尝试了播种,栽培,浇水等简单的田间劳动技能。

大自然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老师。一块小小的种植园地,为孩子提供了接触自然,认识自然的环境,激发和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开拓了孩子的视野,丰富了孩子的生活经验,提高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从而促进孩子整体素质的提高。

教育随笔:种菠萝


无意中从网上看到一则日志说:“把菠萝头上的叶子切下来之后泡在水里,等它长出根来之后种到地里会长出新的菠萝”。为了验证它的真实性和我们对它的好奇心,园里为孩子准备的菠萝,我就把它的头部切下来之后泡在水里看看能不能真的长出菠萝。这件事情我们的孩子也特别的感兴趣,我们相约好了:我们既然种上菠萝,我们就要守护好它,谁也不能随便动它们,每天来上学时都要观察一下,看谁第一个发现菠萝长出根来。这件事所有的小朋友都一致认同,就连我们班最调皮的孩子也愿意守护它。

就这样孩子们每天都期盼这能吃上自己种的菠萝,所以每天他们都去看它们。忽然一个周一的早上,我们班的xx小朋友是第一个发现我们的菠萝长出了细细的根,告诉了所有小朋友,他们那个兴奋啊。着急的问什么时候长菠萝,都有点激动和迫不及待了。我让他们都观察了一下菠萝并且描述一下,他们有的说菠萝的根像毛毛虫,有的说像胡子,还有的小朋友说:“老师我发现菠萝的叶子也开始长啦,他们就像是一朵花一样”。可见他们都很认真的观察它,不光观察它的根还有观察它的叶子,你们真是太棒了!

从这件事情上来看,孩子们的好奇心非常强,尤其是接触一样陌生的东西,他们都会对它感兴趣。我们幼儿园老师就要抓住孩子的心理,不时的给他们一些小小的刺激,来激发他们细腻的或许是兴奋的内心,使他们对我们的世界充满向往充满热情,从而创出一片属于他们自己的天空。

教育随笔:一次不同寻常的旅行


一次不同寻常的旅行

我们班的王一潇小朋友因阑尾炎做了手术,此刻还躺在家里休息,已经好多天没来上学了,我们决定群众去看王一潇。

周五上午,我们乘坐校车出发了,天气虽然有点冷,可这天的太阳还是露出了灿烂的笑脸,像是欢迎我们去看王一潇似的。校车穿过市里向金玉米公司驶去。大树和美景从眼前飞过,勤劳的清洁工在忙碌地打扫着卫生。孩子们雀跃不已,齐唱欢快的歌曲,不知不觉到了王一潇小朋友家的楼下。

一潇的爸爸、妈妈热情地迎接了我们。小一潇有些瘦了,可还是很精神。平时最顽皮的他,此时居然也有些害羞了。班里的小朋友可开心了,纷纷拿出自己的礼物。子涵小朋友拿出苹果,期望王一潇吃一个苹果后身体更加健康;泽远拿出小卡片,祝愿一潇健康快乐,期望一潇小朋友早点回幼儿园跟小朋友们玩。更有意思的是,林方舟小朋友,她是一潇的好伙伴,见了一潇居然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一本正经地问:"你生病了,为什么不躺在床上?"孩子们相互问候着一潇,虽然话语有些拘谨,却掩饰不住孩子们的兴奋和激动。小一潇渐渐放开了,拿出自己的玩具跟小伙伴们玩了起来。看着兴奋的孩子和开心的一潇,我们这些大人们真不忍心去打扰他们。我回过头去,一潇妈妈的眼里已浸满了泪水。多么感人的一幕啊!一潇的爸爸举起相机,挡住自己的脸,记录下这难忘的瞬间。

回来的路上我在想,这可真是一次不同寻常的旅行啊,孩子们懂得出如何爱别人,深深体会到了班群众大家庭的温暖。生活时时都有教育的契机,只要我们用心发现,都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教育随笔:换种教育方式


教育随笔:换种教育方式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正面表扬法来教育孩子,而且效果很好。但用批评来教育调皮的幼儿所取得的效果却是很不理想。

一天中午我在值午睡时,发现有个别幼儿很难入睡,不是跟身边的幼儿窃窃私语,就是自言自语说个不停;不是拍手,就是瞪脚;老师批评他们,他们却一脸的不在乎。就像班里的小新小朋友,每天中午他总是很难入睡,要在床上玩很久,如果坐在他的床边看着他,他就会不停的翻来翻去,或者发出奇奇怪怪的声音,这样还会影响其他的小朋友入睡,这实在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有一次,看着几个久久不能入睡的幼儿,我忽然想:怎么样才能让他们快一点入睡。于是我就说:“现在老师要来看看哪个小朋友睡得最香。”他们就像没听见一样,依旧我行我素,我接着说:“嗯,我看到嘉禾小朋友睡得真香,还有卓艺小朋友、还有博文小朋友她们都快睡着了。”表扬这几个小朋友之后,午睡室里立刻变得很安静,这时候我特意又点了那几个平时睡觉困难的小朋友的名字:“我看到文迪小朋友睡得很好,还有臣翌。”表扬了他们。我刚刚把话说完,他们几个就乖乖的闭上了眼睛,不一会儿,我去检查的时候他们就真的睡着了。从这以后,我常用此方法来教育幼儿,后来,我还把“反向表扬法”应用到其他教育活动组织中,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起床的时候到了,我们班里有个别幼儿自理能力较弱,穿裤子很慢。我这时候会说:“今天豆豆肯定穿得快快的,不会最后一个从午睡房里出来,对不对?小朋友给他们加加油好吗?”果然,她穿衣服的速度显然比平时快了很多,不会在床上慢吞吞的,很快就穿好了衣服。

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幼儿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孩子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不是一味地去批评孩子才会有效果,要常常改变教育策略方法,认真体会孩子的思维特点,进入儿童的心理世界,这样,可以轻松地激发幼儿的上进心,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教育随笔:一次不一样寻常的旅行


教育随笔:一次不一样寻常的旅行

 我们班的王潇潇小朋友因阑尾炎做了手术,此刻还躺在家里休息,已经好多天没来上学了,我们决定群众去看王潇潇。

周五上午,我们乘坐校车出发了,天气虽然有点冷,可这天的太阳还是露出了灿烂的笑脸,像是欢迎我们去看王潇潇似的。校车穿过市里向金玉米公司驶去。大树和美景从眼前飞过,勤劳的清洁工在忙碌地打扫着卫生。孩子们雀跃不已,齐唱欢快的歌曲,不知不觉到了王潇潇小朋友家的楼下。

潇潇的爸爸、妈妈热情地迎接了我们。小潇潇有些瘦了,可还是很精神。平时最顽皮的他,此时居然也有些害羞了。班里的小朋友可开心了,纷纷拿出自我的礼物。子涵小朋友拿出苹果,期望王潇潇吃一个苹果后身体更加健康;泽远拿出小卡片,祝愿潇潇健康快乐,期望潇潇小朋友早点回幼儿园跟小朋友们玩。更有意思的是,林方舟小朋友,她是潇潇的好伙伴,见了潇潇居然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一本正经地问:"你生病了,为什么不躺在床上?"孩子们相互问候着潇潇,虽然话语有些拘谨,却掩饰不住孩子们的兴奋和激动。小潇潇渐渐放开了,拿出自我的玩具跟小伙伴们玩了起来。看着兴奋的孩子和开心的潇潇,我们这些大人们真不忍心去打扰他们。我回过头去,潇潇妈妈的眼里已浸满了泪水。多么感人的一幕啊!潇潇的爸爸举起相机,挡住自我的脸,记录下这难忘的瞬间。

回来的路上我在想,这可真是一次不一样寻常的旅行啊,孩子们懂得出如何爱别人,深深体会到了班群众大家庭的温暖。生活时时都有教育的契机,只要我们用心发现,都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教育随笔:头痛的种子选手


头痛的种子选手

他,个子小小的,样子长得像只小耗子,性格也跟小耗子似的,整天东窜窜西钻钻,从不消停。有小朋友从他身边走过,也会伸长手去阻挡,或拍打一下别人……老师正在组织活动时.有时会突然听到一阵大声叫喊,不用说,这时你肯定会看到他正蹲在板凳上手舞足蹈……每天被投诉率最高的就是他,或把小便尿到其他小朋友身上,或争抢别人的玩具,或撕坏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书……就是没有小朋友理睬他,他也会主动去招惹别人。

诸如此类的情况层出不穷。而他每次犯错给出的理由,永远都是:我太高兴了,控制不了……

面对这样的幼儿,我该如何是好?

遇到这样的孩子的确很令老师头痛,通过教师欲哭无泪的状态,可以看出教师绞尽脑汁,想出各种办法来对付这个“捣乱分子”也无济于事。我以前班上也曾经有过相似的孩子,通过近两年多的时间循循善诱,终于不再令教师头痛了,回忆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值得尝试。

这种行为不良的孩子,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自制力较差。要教育好他就要全面地了解他,了解其优缺点、性格爱好、家庭情况等,找出问题的根本,才能对症下药,更好更全面地教育他。俗话说:“久旱之苗,不可强浇;久病之人,不可强药。”教师在教育这样的孩子时一定要有耐心,要慢慢等待他一点一滴的改变和进步,切忌急于求成。

这样的特殊孩子需要“量身定做”教育方案。在制定方案之前先做三点准备。

第一,鉴定他是属于什么类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如观察他是否有“多动症”的可能,检查他的营养是否均衡?(因为含铅量高的孩子也会有控制不住自己行为的特点。)还是喜欢用“恶作剧”的方式唤起别人的关注?或者是否有特殊的家庭环境?等等,寻找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第二,全面了解他的情况,包括性格爱好、家庭隋况、优缺点等,甚至要追溯到是否是“早产儿”或“剖腹产”的孩子,为以后的教育工作做好准备。

第三,根据他的情况制定适合的教育方案。制定教育方案时一定要考虑到家庭教育的作用,及时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

在做好以上三点后,教师要做好心理准备,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去实施教育。

1.尊重不放纵

通过案例看出,他不光令教师感到头痛,还令班上的孩子们讨厌,他的身上已经被大家贴着“问题孩子”的标签,教师要先选择冷处理,淡化他是“坏孩子”的意识。“尊重”就是要正确对待“问题儿童”,教师要一视同仁,不能让他和班级里的孩子感觉到他是“问题儿童”。

尊重但不放纵,可以把他的座位安排在离教师最近的位置。以方便随时观察关注,当发现他有不良行为时,不要当众批评,可以用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去提醒或阻止。做操或匕下楼梯等外出时,可以由教师牵着他的手,这样他既感觉到教师的关心,又没有机会去影响他人。

教师对幼儿,尤其是对“问题孩子”,首先做到尊重不放纵,将严与慈、师与友融为—体,积极争取和他成为朋友。

2.期望不失望

教师不能对他失望,要始终抱有期望。“期望”通过跟他谈话商量,共同制订一个整改目标,并真诚地期望他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并使期望变成现实。当然,对他的要求不宜太高,应循序渐进,注重量变,只有量变才能有质变。

教师可以和他一起做个许愿瓶,把希望改掉的习惯写到瓶子里,然后埋在幼儿园的小树林里,等过段时间再把许愿瓶挖出来检验下是否已经改掉,这样的游戏孩子很喜欢,同时也让他在游戏中感觉到自己的坏习惯正一个一个地被埋掉了,潜意识里他就慢慢学会了控制自己。

3.激励不近利

他的每一滴进步都要及时鼓励,可以折个他最喜爱的恐龙奖励给他,也可以承诺和他玩一次喜爱的游戏,还可以跟家长联系,带他去大自然中探索或游玩,或送他玩具等,但物质奖励要|真用,以免降低教育目标、影响人格的形成。

通过激励使他产生内在动力,朝着所期待的目标前进。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挖掘出他身上积极向上的因素并积极引导,使之扬长避短,诚心改过,一步一步养成良好的习惯。经常性地运用赞许、表扬、奖励等方法,不时肯定他已初步形成的良好习惯,能满足其积极向上、追求成功和赞美的心理需求。

4.宽容不纵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更何况是几岁的孩子呢?在一位教育专家的学术随笔中我看到过这样的观点“学校是学生犯错的地方”。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有一颗宽容之心,能宽容孩子身上的缺点。

但宽容并不是纵容,教育是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不要指望一次或几次教育就达到你所期盼的效果。在这个反复的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两手都要抓,不仅为孩子的每次进步都感到高兴,宽容之余还要用规则约束他,可以设计一个统计表,用积分制去教育他,每一点进步就加分,犯一次错误就扣分,每周总结一次,坚持一段时间后,他就会明白规则的重要性,明白不遵守规则是要受到处罚。

5.积极不消极

教师还要利用各项活动,让“问题孩子”在活动中“露一手”,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喜欢自我表现是“问题孩子”的心理特征之一。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或活动中,发挥其特长,为他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有意地安排他完成某项任务,使他体会到成功的|央乐和为集体争得荣誉后的喜悦。相信他必定会逐渐地走向正路,变消极的“出风头”为积极的行为表现,从而达到转化的目的。

相关推荐

  • 大班美术小种子去旅行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提供美术教案,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大班美术小种子去旅行,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这是大班美术小种子去旅行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美术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尝试借形...
    2021-07-19 阅读全文
  • 大班主题小种子去旅行 这是大班主题小种子去旅行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小种子去旅行 2013年11月12日22:38:52 活动目标 1.在了解种子传播的方式基础上,...
    2021-07-27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工作也是一种修行 教育随笔:工作也是一种修行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脚知道。一个创造鞋子的人,要去了解和感受那些穿鞋人的感受和需要。 在红黄蓝事件中,教师用极端手段让孩子听话不是爱,威胁孩子不是爱,...
    2021-06-21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会飞的种子 户外活动时,孩子们正玩得起劲,“老师快看,我抓到一个小毛毛。”随着喊声,孩子们都拥到袁慧面前。“什么东西我看看。”孩子们像发现了什么宝贝,都争抢着看。我走到孩子们中间,袁慧把攥紧的小手松开了,原来是一...
    2021-06-09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西瓜虫种子 教育随笔:西瓜虫种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几场春雨过后,大地回春,万物复苏。 幼儿园的种植园里热闹起来啦!今年的种植园经过整理改建,修筑起了各种形状的种植区,有正方形,五边...
    2021-04-27 阅读全文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提供美术教案,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大班美术小种子去旅行,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这是大班美术小种子去旅行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美术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尝试借形...

2021-07-19 阅读全文

这是大班主题小种子去旅行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小种子去旅行 2013年11月12日22:38:52 活动目标 1.在了解种子传播的方式基础上,...

2021-07-27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工作也是一种修行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脚知道。一个创造鞋子的人,要去了解和感受那些穿鞋人的感受和需要。 在红黄蓝事件中,教师用极端手段让孩子听话不是爱,威胁孩子不是爱,...

2021-06-21 阅读全文

户外活动时,孩子们正玩得起劲,“老师快看,我抓到一个小毛毛。”随着喊声,孩子们都拥到袁慧面前。“什么东西我看看。”孩子们像发现了什么宝贝,都争抢着看。我走到孩子们中间,袁慧把攥紧的小手松开了,原来是一...

2021-06-09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西瓜虫种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几场春雨过后,大地回春,万物复苏。 幼儿园的种植园里热闹起来啦!今年的种植园经过整理改建,修筑起了各种形状的种植区,有正方形,五边...

2021-04-27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