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教育随笔:爸爸妈妈不听话

发布时间:2021-06-15 幼儿园我的爸爸妈妈说课稿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刚到园门口,遇见大班的豆豆(化名)站在门外,她爸爸骑在摩托车上,看样子他急着要去上班,准备让豆豆自己进幼儿园。我走近豆豆俯下身问:“豆豆,可不可以和爸爸说再见,跟我一起进园,我送你去班里呢?”豆豆没说话,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跟她爸爸挥了一下手。大门开了,豆豆一句话也不说跟着我进园往她班上走,看到她默默的神情我就问她:“豆豆,是不是爸爸没送你进来,你不开心?”豆豆瘪着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早晨起来我不想穿这条裤子,它不好看,可是爸爸和妈妈就不听我的,非要我穿这条裤子。”“噢,原来是你不想穿这条裤子,而爸爸妈妈非要你穿,他们强迫你做不喜欢的事,你感到很难过。”豆豆抬眼看我,那眼神告诉我,我说到她心坎里了。她强忍着眼泪,没让它流下来。我说:“豆豆,如果你难过得想哭,你可以哭出来,别憋着自己好吗?来,园长妈妈抱抱伤心的豆豆。”

我抱着她,边安抚边继续往她班里走。豆豆在我怀里边哭边说:“爸爸妈妈都不听你的话。”我问:“你爸爸妈妈要听我什么话呢?”豆豆说:“清明节那天,你给他们讲话时说,大人们不能老用自己的想法强迫我们,可他们都不听你的话。”我说:“是的,爸爸妈妈没有听我的话,要尊重小朋友的合理要求,要体会小朋友的情绪和感受。”

这时我们走到豆豆的班级了,朱老师已在组织先到的几个小朋友在做晨间活动,豆豆从我怀里跐溜下来,跑过去加入到活动中去了,可以看出刚才的难过和伤心已过去了。

在和豆豆对话的过程中,我接纳了豆豆难过的心情和感觉,给她的情绪准确的命名,允许她通过哭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出来。豆豆的情绪得到倾听、照顾后自然就恢复了宁静。

真没想到,清明节的前一天组织大班的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去花果山烈士陵园扫墓。要从院子出发前,得知职中的同学也在陵园举行祭扫活动,因要走同一条台阶,为了安全我们不得不在院子里等着错时出发,以免拥挤。在等待出发的时候,我就给家长们分享了一点关于儿童成长的知识,列举了一些因不懂儿童的心理活动和孩子死磕的列子。没想到,豆豆不仅听明白了,而且还能用到她的生活里。

豆豆的烦恼我们大人也经常遇到。清晨上班前也会在衣柜中左挑右选找自己认为合适的衣服穿,有时甚至穿了脱,脱了又穿,反反复复。这个过程都是由我们自己做主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其他人干预一下或者强迫一下,我们会因找不到合适的衣服而产生的情绪立刻就会升级。而孩子如果想挑自己喜欢而且合适的衣服时,通常会被父母认为是不听话,是胡搅蛮缠。wwW.YJS21.CoM

如果我们能完全熟悉、觉察孩子的情绪,甚至一有苗头就能觉察、倾听、认可、照顾它,我们必然就能帮助孩子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我们可以允许自己和孩子的情绪在我们充满喜悦和爱的柔软的内心世界里表达,这样我们就会和孩子一起趋于宁静和理性,我们也能和孩子和谐愉快的相处。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角色游戏随笔:娃娃家里的爸爸妈妈


陈陈是豆豆家的妈妈,她拿着盒子去菜场买了一大盒的菜,有鱼、香蕉、青菜、萝卜,回到豆豆家她就将菜一股脑地倒进锅里,用勺子炒着,还不时地拧拧煤气灶的开关,突然她好像想起了什么,将鱼从一锅菜里挑了出来,从钢钢手里夺来了刀,在鱼身上刮着,还在水龙头上冲了冲,又放进了锅里继续炒,我到娃娃家做客,问她“陈陈你在做什么菜啊,又有水果又有蔬菜的?”,她看了看我没说话,我又问“是在做汤吗?”她灵机一动说:“对,这是水果蔬菜汤。”我闻了闻说“好香啊,等会给我也盛一碗喝。”此时钢钢正在用拖把擦着地,一会站着拖,一会趴着拖,擦得很卖力,擦完了地就去烧饭了。娃娃家有两个灶头,他和陈陈互不干扰,钢钢烧的是一根香肠,烧好了盛在盘子里,对我说这个很好吃,我尝了口说:“嗯,真不错。”他很开心地又去烧饭了,把香肠又放进锅里再次炒着,嘴里嘀咕着要做得更好吃。

今天的游戏中,两个孩子都各自在模仿着成人活动,交流甚少,基本没有合作。陈陈的游戏活动有一定的创造性,她有几个比较不错的亮点,一是她去买菜不是空着手去的,她想到了带一个盒子,这样方便又省事;二是她知道鱼要刮鱼鳞,还冲洗干净;三是她能根据成人的语言提示给菜取名字。钢钢则在重复着烧香肠,这些让成人看似没趣的事,在孩子的世界里都是正常的,他可能觉得再次烧更好吃。这就是小班幼儿在游戏时表现出的特点,他们是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游戏,就像陈陈将所有的水果蔬菜一股脑地放进锅里炒着,虽不按常理出牌,但也把游戏的内容演绎得五彩缤纷。今天他们之间缺少的就是交流、合作,小班下学期的孩子应该有一定的与同伴交往能力,今天的游戏中就看出两孩子在这方面是比较弱的,需要鼓励他们在以后的游戏中尝试共同合作游戏。

从今天的游戏情况看,孩子们需要学会互动交流,今后我将进一步了解各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兴趣需要,为孩子们创造适宜的宽松的语言环境,促进幼儿间的互动交流,鼓励幼儿与他人接触和交谈。鼓励幼儿参加小朋友的游戏,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感受有朋友一起玩的快乐。我要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

教育随笔:我不想让爸爸走


今天薛凯铭一直不开心,早饭时他摇着脑袋说不吃了,他说在家里吃过了。集体活动时他像往常一样静静的听老师讲课,小朋友积极参与,他也没主动参与进来,薛老师邀请他参加活动,他才磨磨蹭蹭的参与到活动中。中午吃了很少就不吃了,散了会步就上了床准备睡觉了,他一声不吭的躺到小床上,把被子盖住了自己的脑袋,我喊他把被子拉下来,他把被子拉下来后就趴着,把脸藏在了小枕头上,我让他躺着睡,他转过脸的时候,我发现了他眼角的泪珠。我急忙走过去,问他:“你怎么了?肚子疼吗?”他摇摇头,“有小朋友欺负你吗?”他还是摇摇头。“你哪不舒服,告诉我”他小声的回答:“我没有哪里不舒服。”,我疑惑的问:“那你怎么不高兴了?”他的眼泪又瞬间落了下来。“我不想让爸爸走。”“爸爸什么时候走?”“今天就走。”我也跟着有点难过了。孩子爸爸在山区当兵,一年回来一次,在家陪不了孩子几天假期就到了,孩子是真心的不舍的爸爸离开自己,再见爸爸时又得等明年了。孩子心里一定难过极了。我摸了摸他的小脑袋:“爸爸会很快就回来的,他也不舍得你,等他一有假期就会回来看你的,爸爸那么疼爱你,他不在你身边的时候都会很想你的。”他点了点头擦了擦眼泪,闭上眼睛一会睡着了。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有哪个做父母的不想陪在孩子身边,陪他们笑,看他们闹,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收获一生中快乐的时光。作为战士的爸爸一样想长久陪在孩子身边。没有他们背井离乡,忍痛割爱,守卫和平的家园,哪来幸福温馨的小家,向他们致敬!

好爸爸好妈妈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好爸爸好妈妈”,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班里的自然角有孩子们自己种的洋葱、大蒜、油菜、小豆苗……它们一个挨一个地排列在窗台上,沐浴着缕缕阳光,自由自在地舒展着自己葱绿的身姿。

这么可爱的一群小植物,却常常受到孩子们的冷落:有时,它们的小主人三两天不去看它们一眼;有时,它们会因为小主人的粗心而喝不上水,变得萎靡不振,垂着脑袋。

怎样激发孩子们对植物的兴趣,让他们乐意照顾它们呢?我想了一个办法。

一次晨间谈话时,我高兴地告诉孩子们,他们要当爸爸妈妈了。

孩子们被这个有趣的话题逗乐了,一个个捂着小嘴高兴地问:“我是谁的爸爸妈妈呀?”我一指窗台上那些小植物对他们说:“你是小植物的爸爸、妈妈呀。

你们瞧,雪娇真是个好妈妈,她每天都来照看自己的植物宝宝,瞧,她的大蒜宝宝长的多健壮呀。

”听了我的话,孩子们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他们纷纷说着:“我也要当个好妈妈”“我要当个好爸爸。

”他们说了今后要怎样照顾自己的小宝宝,还“检讨”了以前自己做的怎么不好。

此后,班里的种植角热闹起来。

孩子们来到幼儿园后,第一件事就是看看自己的宝宝今天长得怎么样,如果闻到了特别的气味,孩子们会说:“我的宝宝该洗澡了,爸爸给你换水洗澡。

”如果看到自己的宝宝缺水了,就会用充满怜爱的口吻说:“宝宝,别难过,妈妈马上给你倒水喝……”

在孩子们的精心呵护下,班里的小植物变得更加鲜活葱绿起来,看着那些好“爸爸”好“妈妈”围绕着他们的“孩子”忙碌的身影,我由衷地笑了……

不知道本文“好爸爸好妈妈”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妈妈和爸爸吵架了


今天又要午睡了,馨馨开始还是翻来翻去睡不着,尽管老师已经讲完了一个故事了,我过去小声的说:“馨馨,你怎么还没睡呀?”她突然就哭了起来,我想妈妈了,今天妈妈和爸爸吵架了,很凶的,原来是家里父母吵架了,我安慰她说:“馨馨很乖的,等会妈妈会早点来接你的,别哭了。。。。。。”我一直在安慰他,还轻轻的唱歌给他听,慢慢的,馨馨的眼睛闭起来了,今天的午睡她还是睡着的,只是睡的有点晚。

看到馨馨午睡哭泣,作为老师应该了解孩子哭的原因,原来是它家里爸爸妈妈超架了对孩子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阴影,孩子现在是懂非懂的时候,对父母吵架很是反感,因此,她看到他们吵架后,心理有些后怕,所以午睡就会哭,要妈妈了,她更依恋的还是妈妈。

下午放学,我与馨馨妈妈进行了交流,也把馨馨午睡的表现告诉了妈妈,妈妈觉得这样做,对孩子很不好,我们一起探讨当父母吵架的时候,最好不要让孩子看的,因为孩子幼小的心灵会受到创伤,久而久之对孩子的性格也不是很好,家长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指尖上的爸爸妈妈


开学已经两个周了,小班的孩子已经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能在老师的安排下吃饭、睡觉、游戏了。可是刚离开父母怀抱的孩子们偶尔还会跑到老师跟前泪眼婆娑地说:“老师,我要爸爸妈妈!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吧!”现在的王睿然小朋友就正偎在我怀里不住地说着。王睿然小朋友是个活泼好动的男孩子,有点调皮。从来园的第一天起,一声也没有哭过,但会经常说:我要爸爸妈妈!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吧!教过小班的老师都会与我有同感:身边总是有个喋喋不休的孩子说着同一句话,时间长了,心里会是怎样的烦躁。可是面对一群三四岁的孩子又能如何呢?只能不停地敷衍他们,带他们玩,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适应了集体生活以后,情况就会有好转……又到了午睡时间,我拍拍这个孩子,搂搂那个孩子,尽可能地以最快的速度把孩子们一个个地哄睡。“老师,我要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每天只搂我一个人。”王睿然又发话了,要求还挺高。“只搂你一个人,其他小朋友怎么办……”可是王睿然根本不听我的劝说,一个劲地哭闹:“我要爸爸妈妈!”唉!淘气的孩子多吃奶,只有先把他哄睡了,才会不影响其他孩子。我躺在王睿然的身边,轻轻拍打着,眼睛不停地看着其他的孩子,嘴里一边轻声唱着歌曲,一边不停地提醒其他幼儿要躺好。“妈妈是这样拍我的。”王睿然拉过我的手放在了他的胸口上。我灵机一动,拿来笔,在王睿然的手指上画上了一男一女,告诉他,这是他的爸爸妈妈,只要把小手放在胸口,爸爸妈妈就会一直守着他,和他在一起……没想到,平时调皮的王睿然静静地把小手放在自己身上,不时地抬起手看一看。很快就进入了梦乡。我立刻把这一方法用在其他孩子身上。还真灵,孩子们都渐渐进入了梦乡。指尖上的爸爸妈妈,不光用在孩子午睡方面,很多孩子一来园就要求我在手指上画个爸爸妈妈,然后举着小手,面带微笑地去玩了,哭闹的现象也越来越少了。老师们,你们不妨也来试一试?可真管用哦!

教育随笔:娃娃家的“爸爸”


教育随笔:娃娃家的“爸爸”

玩“娃娃家”游戏了,我向孩子介绍新材料:围裙,告诉他们这是妈妈烧菜时围的,并且示范了围裙的围法,要在后面打个漂亮的蝴蝶结,如果宝宝不会打,可以请爸爸或者老师帮忙。

漂亮的围裙一下子吸引了许多孩子的目光,纷纷表示要做妈妈,要给娃娃烧饭吃。于是,当我请“爸爸”去请一位“妈妈”时,孩子们很快行动起来,请到的“妈妈”相当神气,马上去戴上围裙,但是自己不会打结,旁边的“爸爸”这时也乐意上去帮忙。但是范涵宸一个人没动,也不去请“妈妈”,我就上前问他:“宝宝,怎么了?还不请“妈妈”去?”他一脸的不情愿,慢腾腾地去请了坐着的王泳懿,两人去了“小卧室”。

当我从其她区域回来时,发现“小卧室”只有芊芊一个人在,宝宝不在娃娃家了。我一找,原来跑到美术区去涂色了。我上前问他:“爸爸怎么出来了?啵啵饿了,在家哭呢!”他回答我:“我不要做爸爸。”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妈妈有围裙的,可以戴着烧饭,我没有。”我继续说:“那爸爸可以抱娃娃啊,爸爸力气可大了,是不是?”他听了,才点点头跟着我回到了“小卧室”。

后来几天的游戏中,我重点观察了宝宝,发现他在游戏时常常脱离岗位,一会走出家门,到别的家看看,玩玩,有时甚至把自己家里的东西拿到别人家去,仿佛自己的家不够吸引他。

幼儿在游戏中经常会遇到缺乏角色意识,出现离岗、串位等情况。案例中航航的离岗主要原因是失去了对爸爸这一角色的兴趣,无所事事,

在观察中我发现天天虽然聪明、有主见,但在遇到困难时仍然会有生气等消极表现,这也符合幼儿的特点。可贵的是,天天并没有逃避,而是想出办法来达到目的,这反映了天天良好的个性品质,很是值得班上孩子学习的。

教育随笔:“妈妈出差”


小班有几名新生,还没有完全适应幼儿园,在午睡时,涵涵突然哭了起来,我走到涵涵床前,对她说:“怎么了,涵涵?哭什么呀?”涵涵没有说话,看到我似乎更觉得委屈,肩膀不停地抖动着。

“涵涵,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告诉齐老师好吗?”我拿出纸巾一边帮涵涵擦眼泪,一边轻声地对涵涵说。

“我妈妈、我妈妈出差了,好、好几天也不回来、回来......”涵涵断断续续地抽泣着说。

“哦,原来是为这个事情啊!妈妈出差不是因为要工作吗?等工作完了,就会回来了呀!”我轻声细语地安悬着涵涵。

涵涵依旧抽泣着,停了一会儿,问我:“我妈妈会回来吗?”

“当然会回来了!你想妈妈,妈妈肯定也在想你,她一定会回来的,而且回来的时候还会带礼物给你呢!”我微笑着说。

在这里,我的话起到了安抚涵涵,稳定其情绪的作用,使涵涵感到,尽管妈妈不在身边,老师像妈妈一样对自己好,幼儿园和自己的家一样安全。

在这里如果我用消极性、不耐烦的言语来对她说会影响幼儿的自尊、自信,容易使幼儿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幼儿情绪、情感的正常发展,也影响幼儿与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

稳定的情绪、积极的情感体验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是有利的,教师的恰当语言能够起到稳定幼儿情绪、激发幼儿积极情感的作用,为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背景。通常,教师不经意的一句“你今天穿的衣服真漂亮”可能让这位小女孩向同伴炫濯一个上午,幼儿表现好时一句“你表现真棒”可能使这位幼儿以后表现更棒。教师经常恰当的赞扬、鼓励、肯定、安慰的语言,会使幼儿感受到被尊重、关爱,被理解和接纳产生被重视感和安全感。如果在获得语言支持的同时还得到了教师的微笑、点头、注视以及抚摸、拍头等亲密的身体接触,幼儿更会感到极大的温暖、关爱和信任。

教育随笔:漂亮妈妈


教育随笔:漂亮妈妈

为妈妈画一张像,涂抹上粉红的胭脂,让妈妈神采奕奕;选妈妈最喜欢的色彩,折一条公主裙,系上一条漂亮颜色的腰带,让妈妈漂漂亮亮;折一朵彩色的百合,送给妈妈,愿妈妈的心情永远像这百合般灿烂。这是孩子们一上午的活动。

在“我有多爱你”的主题中,其中一个教学活动是:美术《漂亮妈妈》,活动一开始我以《画妈妈》的故事引入,讲的是东东一个人在家等妈妈,他用不同大小的圆圈画出了妈妈的形象,孩子们听得全神贯注。故事中东东等妈妈的焦急心情牵动了每一个孩子的心,他们随着故事的发展,时而期盼、时而失落、时而瞪大眼睛,神态万千,似乎他们就是故事中的东东。这时我趁热打铁“孩子们,妈妈倒现在还没回来,我们也和东东一样先给妈妈画张相好吗?”当时他们个个都是蠢蠢欲动。孩子们拿起勾线笔,我则开始了故事的第二遍讲述。当讲到“一个大大的圆……”浩浩抢着说“就是妈妈的脸。”“我妈妈的脸有点长,我画个大大的有点长的圆。”文文说到。“我妈妈的脸,嘴巴下边有点尖,我画个下面尖尖的圆。”“我妈妈的脸,圆圆的。”……孩子们纷纷议论着自己的妈妈,并在画纸上出现了不同的圆。随着故事的深入,一张张妈妈的画像应运而生:田田的妈妈头型比较圆,大大的眼睛,一条马尾辫;琪琪的妈妈,有着微卷的刘海,和两条马尾辫,她说妈妈喜欢马尾辫;小涵的妈妈,一头干净利落的短发,红扑扑的脸蛋,一双眼睛笑得眯成了线,她说,最喜欢妈妈的笑脸。浩浩则在妈妈的脸上点上了一个大大的黑点,原来是妈妈脸上有颗痣……

孩子们对自己的作品都欣赏万分,纷纷要求给妈妈“穿”一件漂亮的裙子,接下来的区域活动也随之改变了。大家议论开了,有说要画的,有说要折的,根据大家的意见,我准备了彩纸、绉纹纸、白纸、油画棒等,让他们自由选择,自由发挥。当时一片温馨的景象,几个好朋友,一起商量着给妈妈做怎样的裙子,瑶瑶说:“妈妈喜欢粉红色,我给妈妈做条粉红色的裙,再画上花纹。”轩轩说“妈妈喜欢穿短裙,和衬衫,我要给妈妈分开做。”小宇说“妈妈喜欢穿长长的裙,我给妈妈做一条蓝色的长裙。”小静皱着眉说“妈妈从不穿裙子……”“那你就做一条和你一样的裤子,做亲子装啊。”能干的梦梦建议到。不知不觉中,一条条送给妈妈的裙子在孩子手中诞生,可他们还没有停下的意思,原来,有人又有了好主意:我要送妈妈一朵百合花,祝妈妈永远漂亮,天天开心。大家又纷纷折起了百合花。最后我接受孩子们的建议,允许他们把作品带回家送给妈妈,也有孩子要求张贴到主题墙上的,我也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感言:

虽然一上午就这样围绕着“漂亮妈妈”开展着,跟原先的教学计划有些差池,致使原定的区域活动没能按计划开展,但我认为这是值得的。我们不正是要求孩子们有一颗孝敬之心,有孝敬的行为吗?如果在绘画活动《漂亮妈妈》完成后,我没有尊重孩子们的想法,按照原先的安排进行区域活动,又如何会有后面孩子们为妈妈制作裙子,折百合花送给妈妈的行为,也更不会有回家给妈妈送礼物的事了,妈妈们少了一次感受孩子的孝心,孩子们也少了一次表达孝心的机会了。

由此我感受到,在教学活动中,要多从孩子的兴趣考虑问题,尊重孩子的兴趣,多给孩子选择、做主的权利,这样你会发现教学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推荐

  • 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家庭教育随感 当“爱的教育”在我们幼儿园遍地开花时,我们的家长朋友们也感受到了这份浓浓的爱意,并在家庭教育中渗透着、引领着,写下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以下就是我班一位家长写的“育女心得”,与大家共同分享。 我们常说家...
    2020-10-27 阅读全文
  • 角色游戏随笔:娃娃家里的爸爸妈妈 陈陈是豆豆家的妈妈,她拿着盒子去菜场买了一大盒的菜,有鱼、香蕉、青菜、萝卜,回到豆豆家她就将菜一股脑地倒进锅里,用勺子炒着,还不时地拧拧煤气灶的开关,突然她好像想起了什么,将鱼从一锅菜里挑了出来,从钢...
    2021-04-09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我不想让爸爸走 今天薛凯铭一直不开心,早饭时他摇着脑袋说不吃了,他说在家里吃过了。集体活动时他像往常一样静静的听老师讲课,小朋友积极参与,他也没主动参与进来,薛老师邀请他参加活动,他才磨磨蹭蹭的参与到活动中。中午吃了...
    2021-05-05 阅读全文
  • 大班说话—爸爸、妈妈和我 下面是《大班说话—爸爸、妈妈和我》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运动目的: 1、感知明白诗歌中“爸爸、妈妈和我”的互相干系,开端进修有情感的朗诵诗歌。 2、实验凭据一样平常生存履历举行...
    2021-09-17 阅读全文
  • 爸爸妈妈请不要迁怒于我 父母们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下班后感觉特别累,往往会因为孩子做的一件小事而大怒,事后又会觉得后悔。您是否也曾迁怒于孩子呢? 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心情好的时候,看谁都顺眼,心情糟的时候,看谁都不顺眼。...
    2021-03-27 阅读全文

当“爱的教育”在我们幼儿园遍地开花时,我们的家长朋友们也感受到了这份浓浓的爱意,并在家庭教育中渗透着、引领着,写下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以下就是我班一位家长写的“育女心得”,与大家共同分享。 我们常说家...

2020-10-27 阅读全文

陈陈是豆豆家的妈妈,她拿着盒子去菜场买了一大盒的菜,有鱼、香蕉、青菜、萝卜,回到豆豆家她就将菜一股脑地倒进锅里,用勺子炒着,还不时地拧拧煤气灶的开关,突然她好像想起了什么,将鱼从一锅菜里挑了出来,从钢...

2021-04-09 阅读全文

今天薛凯铭一直不开心,早饭时他摇着脑袋说不吃了,他说在家里吃过了。集体活动时他像往常一样静静的听老师讲课,小朋友积极参与,他也没主动参与进来,薛老师邀请他参加活动,他才磨磨蹭蹭的参与到活动中。中午吃了...

2021-05-05 阅读全文

下面是《大班说话—爸爸、妈妈和我》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运动目的: 1、感知明白诗歌中“爸爸、妈妈和我”的互相干系,开端进修有情感的朗诵诗歌。 2、实验凭据一样平常生存履历举行...

2021-09-17 阅读全文

父母们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下班后感觉特别累,往往会因为孩子做的一件小事而大怒,事后又会觉得后悔。您是否也曾迁怒于孩子呢? 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心情好的时候,看谁都顺眼,心情糟的时候,看谁都不顺眼。...

2021-03-27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