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脚印》
发布时间:2021-06-18 中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教案中班语言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2、丰富幼儿知识,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创编。
活动准备:
主题树《脚印》,小鸡(小鸭,小狗,小孩)脚印图片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出儿歌
重点提问:你们知道动物的脚长什么样吗?谁愿意来和我们说一说?
小结:动物们的脚长长短短,和我们的脚不一样,也不一定是五个脚趾。
重点提问:那你们知道动物的脚印是什么样子的吗?
小结:动物的脚印各式各样,有大有小,每一个都是不一样的。
2、学习儿歌,播放课件。
重点提问:儿歌里提到了哪些动物的脚印?它们的脚印一样吗?
小结:儿歌里提到了小鸡,小鸭,小狗和小孩的脚印。
3、完整学习儿歌
重点提问:小鸡的脚,跑来又跑去,像什么?
小狗的脚,跑来又跑去,像什么?
小鸭的脚,跑来又跑去,像什么?
小孩的脚,跑来又跑去,像什么?
小结:小鸡的脚像竹叶;
小狗的脚像梅花;
小鸭的脚像小扇;
小孩的脚像小树。
4、仿编儿歌
师:还有哪些小动物的脚印?跑来跑去像什么?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大胆创编)
例如:青蛙,毛毛虫等等。
5、表演:脚印
规根据自己的创编内容进行表演。
附;儿歌《脚印》
小鸡的脚,尖尖的,跑来又跑去,竹叶撒满地。
小狗的脚,圆圆的,跑来又跑去,梅花落满地。
小鸭的脚,扁扁的,跑来又跑去,小扇铺满地。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小编推荐
幼儿园小班教案《大脚印小脚印》
小班教案《大脚印小脚印》适用于小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听到指令后能准确点数并做出反应,感知5以内的数量,能够手口一致的点数并说出总数,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大脚印小脚印》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的数量,能够手口一致的点数并说出总数。
2、听到指令后能准确点数并做出反应。
3、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体验游戏的快乐。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重点难点:
请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5以内)并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1、2个桃子、3个苹果、4个梨子、5个桔子和小象家的课件。
2、五个大圆贴在地面上当作大象的脚印,四个小圆贴在地面上当作小象的脚印。
3、呼啦圈三个。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习5以内的点数。
1、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去小象家做客,我准备了许多水果想给小象带去,请小朋友帮老师数一数每种水果有几个。
2、看课件让小朋友点数水果,在点数水果时,引导幼儿伸出右手食指,从左向右依次点数并说出总数。
二、看课件到小象家做客。
1、水果数好了,现在我们去小象家做客吧。请小朋友起立,面向老师,变成一列小火车,“呜、咔嚓、咔嚓、、、、、、”向小象家开去,小象家到了。“小象不在家,孩子们快看地上有大大小小的脚印,你们猜一猜这是谁的脚印?”(大象和小象的脚印)
2、小朋友一起数一数,大脚印有几个?小脚印有几个?
三、游戏“量脚印”。
1、看到这么多的脚印,老师忽然想到一个好玩的游戏,是“量脚印”,我们一起玩一下吧!
讲解游戏玩法:呼啦圈当大脚印,老师和小朋友交替念儿歌《脚印》:大象的脚印有多大,不大不大,5个小孩那么大时,小朋友就赶紧跑到相应的大脚印里,跑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被呼啦圈绊倒。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数一数,看看是否正确。
2、小朋友继续游戏,老师随机不断变换儿歌中的数量,小朋友听到指令后做出相应动作。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数数周围物品的数量,提示小朋友要一个一个地点数,手口要一致。
幼儿百科:脚印是脚踏过的痕迹。多喻走过的道路,留下的事迹。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脚印》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2、丰富幼儿知识,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创编。
3、理解儿歌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
主题树《脚印》,小鸡(小鸭,小狗,小孩)脚印图片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出儿歌
重点提问:你们知道动物的脚长什么样吗?谁愿意来和我们说一说?
小结:动物们的脚长长短短,和我们的脚不一样,也不一定是五个脚趾。
重点提问:那你们知道动物的脚印是什么样子的吗?
小结:动物的脚印各式各样,有大有小,每一个都是不一样的。
2、学习儿歌,播放课件。
重点提问:儿歌里提到了哪些动物的脚印?它们的脚印一样吗?
小结:儿歌里提到了小鸡,小鸭,小狗和小孩的脚印。
3、完整学习儿歌
重点提问:小鸡的脚,跑来又跑去,像什么?
小狗的脚,跑来又跑去,像什么?
小鸭的脚,跑来又跑去,像什么?
小孩的脚,跑来又跑去,像什么?
小结:小鸡的脚像竹叶;
小狗的脚像梅花;
小鸭的脚像小扇;
小孩的脚像小树。
4、仿编儿歌
师:还有哪些小动物的脚印?跑来跑去像什么?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大胆创编)
例如:青蛙,毛毛虫等等。
5、表演:脚印
规根据自己的创编内容进行表演。
附;儿歌《脚印》
小鸡的脚,尖尖的,跑来又跑去,竹叶撒满地。
小狗的脚,圆圆的,跑来又跑去,梅花落满地。
小鸭的脚,扁扁的,跑来又跑去,小扇铺满地。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以一个生动的小故事渗透了自然界中小动物们的脚印各不相同的常识,并旨在借此篇课文让孩子对动物各种不同的脚印产生兴趣。这堂课上,我对于“不同的脚印”这个常识的渗透还不够,只是一味地在教学环节中安排了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枯燥无味的各项说话训练。而且,虽然看似训练点很多,却因为没有完全考虑到我班的特殊情况,所以导致训练目标也没有完全达成。如果能够在更深层次地钻研教材后,根据孩子的真实情况创设情境进行教学,也许教学效果会更好。
幼儿百科:脚,人和某些动物身体最下部接触地面的部分,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器官和运动器官。
幼儿X班科学教案《数学活动:大脚印,小脚印》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的数量,能够手口一致的点数并说出总数。
2.听到指令后能准确点数并做出反应。
活动准备:
1.2个西瓜、3个苹果、4个波罗、5个桔子和小象的家的幻灯片。
2.玩具手枪3把、小汽车4辆、毛绒玩具5个。
3.大小呼啦圈个两个。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习5以内的点数
1.提问:(1)小朋友们喜欢小动物吗?分别喜欢什么小动物?
2.出事小象图片。
师:“请小朋友看这是谁?你们喜欢他吗?”(幼儿自由回答)
“今天老师就想带你们到去小象家做客,你们愿意去吗?请你们想一想我们给小象带点什么礼物呢?
3.出示水果图片。
依次出示2个西瓜、3个苹果、4个波罗、5个桔子的图片。
数一数,每种水果有几个?引导幼儿伸出右手食指,从左向右一次点数并说出总数。
二、到小象家,数玩具
1.师:“水果准备好了,现在我们去小象家吧。请小朋友坐好,闭上眼睛,老师数到三的时候再把眼睛睁开,我们就到小象家了。”
2.出示小象家的图片,幼儿观察。
小象不在家,发现字条,告诉我们在这等他,还给小朋友准备了好玩的玩具。出事玩具,让幼儿练习数玩具:3把手枪、4辆小汽车、5个毛绒玩具。
3.数脚印
师:“ 小象还没来,我们在他家旁边逛一逛吧!”
发现地上有大大小小的脚印,请小朋友猜一猜这是谁的脚印?(大脚印是大象的,小脚印是小象的)一起数一数大脚印有几个,小脚印有几个?
三、玩游戏——量脚印
1.师:“看到这么多的脚印,老师忽然想到了一个好玩的游戏,叫“量脚印”。你们想玩吗?”
2.讲解游戏玩法:
大呼啦圈当大脚印,小呼啦圈当小脚印,在里面放上不同数量的物品,幼儿先说儿歌,如:大象的脚印有多大,不大不大,就不大,当老师说道5个萝卜那么大时,小朋友就赶紧跑到相应的圈里,其余幼儿数一数看是否正确。游戏继续进行。
3.老师可随机变化儿歌中的数量,幼儿听到指令后做出相应的动作。
四、活动结束
请小朋友有秩序的上厕所、喝水,稍事休息到户外继续玩游戏。
幼儿园中班教案《脚印》含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脚印》含反思》
中班教案《脚印》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丰富幼儿知识,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创编,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脚印》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2、丰富幼儿知识,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创编。
3、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4、大胆想象,尝试讲述故事的不同发展。
活动准备:
主题树《脚印》,小鸡(小鸭,小狗,小孩)脚印图片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出儿歌
重点提问:你们知道动物的脚长什么样吗?谁愿意来和我们说一说?
小结:动物们的脚长长短短,和我们的脚不一样,也不一定是五个脚趾。
重点提问:那你们知道动物的脚印是什么样子的吗?
小结:动物的脚印各式各样,有大有小,每一个都是不一样的。
2、学习儿歌,播放课件。
重点提问:儿歌里提到了哪些动物的脚印?它们的脚印一样吗?
小结:儿歌里提到了小鸡,小鸭,小狗和小孩的脚印。
3、完整学习儿歌
重点提问:
小鸡的脚,跑来又跑去,像什么?
小狗的脚,跑来又跑去,像什么?
小鸭的脚,跑来又跑去,像什么?
小孩的脚,跑来又跑去,像什么?
小结:小鸡的脚像竹叶;
小狗的脚像梅花;
小鸭的脚像小扇;
小孩的脚像小树。
4、仿编儿歌
师:还有哪些小动物的脚印?跑来跑去像什么?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大胆创编)
例如:青蛙,毛毛虫等等。
5、表演:脚印
规根据自己的创编内容进行表演。
附;儿歌《脚印》
小鸡的脚,尖尖的,跑来又跑去,竹叶撒满地。
小狗的脚,圆圆的,跑来又跑去,梅花落满地。
小鸭的脚,扁扁的,跑来又跑去,小扇铺满地。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以一个生动的小故事渗透了自然界中小动物们的脚印各不相同的常识,并旨在借此篇课文让孩子对动物各种不同的脚印产生兴趣。这堂课上,我对于“不同的脚印”这个常识的渗透还不够,只是一味地在教学环节中安排了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枯燥无味的各项说话训练。而且,虽然看似训练点很多,却因为没有完全考虑到我班的特殊情况,所以导致训练目标也没有完全达成。如果能够在更深层次地钻研教材后,根据孩子的真实情况创设情境进行教学,也许教学效果会更好。
小百科:脚,人和某些动物身体最下部接触地面的部分,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器官和运动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