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随笔:教师应与幼儿多聊聊天
发布时间:2021-08-05 教师随笔 幼儿教师随笔 幼儿园教师随笔多与孩子聊聊天,只需抽出我们的一点点时间!
大班的孩子是一群六岁的孩子了,已经懂事了,他们完全可以象一个小大人似的与你交谈,这种交谈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的交谈。
带大班的老师应该多和孩子聊聊天。通过聊天可以拉近教师与幼儿的距离,走进幼儿的心灵。通过聊天,我们可以知道幼儿在想什么,他们的心理是怎样的一个世界;通过聊天我们还可以帮助幼儿改掉平时不容易改掉的不良习惯。
廖嘉珞是一个懂事的小朋友,但是有一个不太好的习惯,就是爱在嘴边玩唾液,平时经常提醒他,可他总改不掉这个习惯,自己一个人时就爱玩唾液,班里有好几个小朋友开始模仿他了。在一次偶然的聊天中,我说到了这个,并和他一起分析这样玩唾液的坏处。这一次他好像听懂了,不停的点着头,并答应保证改掉这个坏习惯。在此后的几天里,我仔细观察,他真的没有再玩过唾液,现在他基本已经改掉了这个坏习惯。这使我领悟到,教师可以和幼儿进行有目的的聊天。
多与孩子聊聊天,还可以让我们多一份童心,添一份童趣,永远保持一种孩子般快乐的心境!(faNWen.haO86.COm 好工具范文网)
多与孩子聊聊天,只需抽出我们的一点点时间!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教师应与幼儿多聊天
大班的孩子是一群六岁的孩子了,已经懂事了,他们完全可以象一个小大人似的与你交谈,这种交谈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的交谈。
带大班的老师应该多和孩子聊聊天。
通过聊天可以拉近教师与幼儿的距离,走进幼儿的心灵。
通过聊天,我们可以知道幼儿在想什么,他们的心理是怎样的一个世界;通过聊天我们还可以帮助幼儿改掉平时不容易改掉的不良习惯。
旭林是一个懂事的小朋友,但是有一个不太好的习惯,就是爱在嘴边玩唾液,平时经常提醒他,可他总改不掉这个习惯,自己一个人时就爱玩唾液,班里有好几个小朋友开始模仿他了。
在一次偶然的聊天中,我说到了这个,并和他一起分析这样玩唾液的坏处。
这一次他好像听懂了,幼儿园教育随笔不停的点着头,并答应保证改掉这个坏习惯。
在此后的几天里,我仔细观察,他真的没有再玩过唾液,现在他基本已经改掉了这个坏习惯。
这使我领悟到,教师可以和幼儿进行有目的的聊天。
多与孩子聊聊天,还可以让我们多一份童心,添一份童趣,永远保持一种孩子般快乐的心境!
保教随笔:和孩子多聊聊天
小宇进入活动室后,没有跟老师打招呼,奶奶提醒他说:“宝宝,叫老师早啊!”小宇没有反应,只是回头看了看奶奶,奶奶又说“宝宝,要跟老师打招呼哦。说‘老师早’!”小宇听了之后看向我,声音小小的说:“老师早!”我立刻说:“早上好,宝宝!”并请他自己选择玩具玩。户外活动后,我们排队进入活动室,我请孩子们去入厕、洗手,我发现他在教室门口玩着手指头,也不进教室,我就走过去问他:“怎么了,宝宝?”小宇没有理睬我,我继续问他“怎么了啊?你要小便吗?”小宇还是不理我。我想他可能不想小便吧,于是我牵着他的手来到厕所,请他将小手洗干净。这时,李浩宇打开了水龙头洗手,“宝宝,你要是不想小便可以跟老师说哦,要不然老师不知道啊。”小宇点了点头。吃完副餐后,我带着吃完的小朋友在走廊里玩“老狼、老狼几点钟”,小浩宇也跟着出来一起玩游戏,只见他拍着小手,卖力的喊着口令,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玩游戏。玩了一会儿,小宇跑到我身边说“老师,我要尿尿!”我听后连忙请他去如厕。李浩宇的父母因都忙着自己的事业,无暇照顾孩子,小宇从小跟着爷爷长大,爷爷不太会说普通话,久而久之,孩子的语言能力也不强,孩子的学习能力明显不如同龄的孩子。
经过老师的鼓励,小宇能够在有需求的时候,跟老师提出来,但是有的时候还是不说话,对于老师的话,不能作出反应,语言发展能力较弱。.利用多种资源,缩短与教师的距离。
首先向他介绍了班上的三位老师,我们多给他创造与老师接近的机会,并让老师多于他交流,来园时牵牵他的小手,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他眼神里有了光彩,早晨来到班上时不再扭扭捏捏了,不再拉着奶奶不放了,还能跟我们主动打招呼呢!有时还能看见他高兴的笑脸。
2.创造条件,让其多开口说话。
为了能让他多说话,老师抓住与他接触的任何机会,多和他说话,“小宇,你会自己穿衣服了,真棒!”。小宇说:“妈妈教我穿的。”“小宇,你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吧。”“我想玩那个积木,我要搭房子。”只要老师说一句,他就会顺着你的话说,话语明显比以前多了许多。
教育随笔:幼儿“聊天”后的反思
今天集体活动是社会活动《超市购物》,活动开始时我出示了一张超市的图片请小朋友讲一讲“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超市”“那你们都去过哪里的超市?”就在这时,雅涵转过头开始和邻座的诗雨小朋友讲个不停:“我去过……”“我也去过……”为了不打断课堂,我走到他俩的身边,轻轻地拍了拍她俩的肩膀,示意她们别讲话,认真听课。她们当时是不说话了,可是一分钟之后,雅涵又开始和诗雨聊起天来,越聊越有劲,不仅影响我的教学进度,也影响旁边的幼儿。于是我点名提示了她们安静,这次诗雨不说了,静下心来开始听课,可是没多久雅涵又开始讲话了,不过这次她没找诗雨聊,而是转向了另外一边的元杰。
雅涵她这次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聊天话题里,根本不在跟着我的教学进度走,我一边上课,一边想怎样才能把这这个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我这里来。于是,我请雅涵来回答我的问题:“请你说一说刚刚我们说到超市一般都会有哪些区?”,过了好久,她也没有回答上来。于是,我又问她旁边的元杰:“元杰,请你说说,你来帮帮她。”元杰刚刚和雅涵在聊天也没有听课,当然也回答不上来。我接着请其他幼儿来帮助他们。“你们现在都知道了吗?为什么刚才不知道呢?”雅涵说:“我没有在听老师说话。”“对呀!只要你认真听老师说话,就一定能回答老师的问题。”我最后把雅涵的座位调到了我跟前:“你跟老师坐得近一点,就肯定能听清楚老师说的话。”接下来的时间,他们都没有在聊天了,我也密切的观察着他们,监督他们。
雅涵这个小朋友的自控力比较差的孩子。所以,一遇到新鲜的事情,她就喜欢叽叽喳喳讲个不停,每当教学活动开始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其他孩子也会出现。其实,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也会遇到这种问题,常常让我们很烦恼,老师在上面讲,幼儿在下面讲,聊起天来声音还特别大都能盖过老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其原因可能是:一是幼儿自控力差、缺乏规则意识,二是对教师的活动不感兴趣。
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轻轻走到幼儿身边,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膀,提醒他们要注意听课。或者巧妙的把爱说话的孩子调个座位,把他安排在离自己近的位置。还可以多请这些孩子回答为题。同时,我们要不断的自我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能吸引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教师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大声训斥讲话的孩子,不仅会破坏课堂气氛,打断教学的连贯性,也会伤了幼儿的自尊心。对于个别不遵守规则的孩子,教师要在活动前提醒他,鼓励他遵守规则,活动后给予一些奖励进行正强化。只要教师的方法得当,就一定能做到有效的教育。
幼教随笔:多与孩子交谈
这不仅能增进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增进师生感情,并能是孩子在心理上得到极大的满足。对于那些胆小、性格内项的孩子来说,更适合于这种个别交谈。
一天下午,小朋友们在活动室玩活动区活动,当时我正在辅导美工区的幼儿做手工。只听见插塑区的小朋友在大声说话,我本想制止他们,可又想听听他们说些什么,于是我听到了他们的谈话。一会儿说搭什么,怎么搭,一会儿谈他们喜欢的动画片,一会儿又聊起了爸爸、妈妈和家里的事。在交谈中,他们语言流畅,词汇丰富。我非常惊讶,因为在集体活动中我从未发现他们有如此好的“口才”。以后,经过几次倾听和私下交谈,我发现他们有如此好的“口才”的时候,是在随意与同伴、与老师交谈他们所熟悉的人和事的时候。因为熟悉,他们就有话可说,因为有话可说,他们便说得自然、轻松。
由此,我想到,靠语言课来发展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孩子进行聊天式的交谈,谈他们熟悉的人,谈他们喜欢的事。这不仅能增进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增进师生感情,并能是孩子在心理上得到极大的满足。对于那些胆小、性格内项的孩子来说,更适合于这种个别交谈。
幼教随笔:幼儿教师写随笔
写得好的随笔,这样既鼓励了写作者,又推广了教师身边的经验,让教师觉得更实际、更具可操作性,同时也营造了全国教师互相学习的氛围。
许多幼儿园都要求幼儿教师写教育随笔,并将它作为幼儿园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然而许多幼儿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写教育随笔的重要性,她们写随笔仅仅是为了应付园领导的检查,因此在写作时,要么是记流水帐似地简单叙述某件事情,要么是查找有关幼教资料,从中东抄一句,西摘一段,揉合在一起完事。这种走过场的做法使写教育随笔丧失了它应有的作用和价值。我认为幼儿教师要写好教育随笔,首先应充分认识写教育随笔的重要性,其次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述而且作。我们一些教师常把写教育随笔认为是一种负担,一听说要写教育随笔,她们就说:“我们平时忙得不得了,哪有时间写东西!”每当教师有这种想法时,园领导就应在组织教师的业务学习活动中,带领教师学习有关文章,让教师认识到“述而且作”的重要意义,让教师明白教育教学与写好随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因为只有经常写,才容易发现自己教育教学中的不足与欠缺,才能对各种纷繁的教育教学现象、问题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理性思考。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经常认真写随笔的教师,她总是时时留心有关教育教学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去研究和分析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教育案例,能自觉地、创造性地把自己或他人的教育教学成果、经验运用到工作中,使自己的工作不断地有新的起色和突破。只要教师有心,我想教师作文的时间,总是有的。
二是有感而写。一些教师知道写教育随笔的重要性,也想写,可一旦写起来,却又不知从何着手。也许一些教师会说,自己每天带孩子,事小又繁琐,总觉得没什么好写的。其实写作应该是有感而作,这样写的东西才有血有肉,才有价值。因此,教师在写随笔时只要是自己的真实感受,哪怕是点滴体会,将它写出来,也比东抄西摘来的东西有价值得多。教师要写出真情实感,也须要做一个有心人,从幼儿生活琐事到活动组织过程,从幼儿园教育到幼儿家庭教育,教师都应注意观察、分析,不断地拓展教育随笔的内容。
三是为用而写。教师要对自己做的事,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不断总结,不断更新转变观念,把新知识、新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这是写随笔的最终目的。当整个幼儿园的教师都形成一种乐写、会写随笔的气氛后,园领导就要引导教师朝写的终极目标方向去努力,即便写随笔为教育教学服务。为了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技能,达到为用而写的目的,我采取的做法:一是在教师的每一篇随笔上写批语,要么肯定优点,要么直言不足,以帮助教师提高写作水平;二是和教师一起探讨随笔的写作技巧;三是在业务学习时学那些
写得好的随笔,这样既鼓励了写作者,又推广了教师身边的经验,让教师觉得更实际、更具可操作性,同时也营造了全国教师互相学习的氛围。
幼教随笔:教育幼儿多吃菠菜
通过这样的活动,小朋友们认识到浪费粮食是不对的,吃饭不挑食了、爱吃青菜了,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许多家长高兴地对我说:“孩子在家吃饭不挑食了,爱吃青菜了,身体长壮了。”
小班的幼儿年龄小,身体发育和消化系统不健全,吃饭慢、挑食、不爱吃菜是常有的事。在幼儿园里吃饭是个大问题,特别是吃菠菜、小白菜等绿叶菜时幼儿都不爱吃,吃饭的时候磨磨噌噌,故意吃不了,最后只好倒掉。这种习惯很不好,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而且使幼儿营养吸收不平衡,影响了身体的正常发育。怎么让小朋友养成好习惯爱吃菠菜呢?
有一次,幼儿园开饭时又吃菠菜,我故意对李老师说:“今天中午我在饭堂买了一份菠菜,哎呀!菠菜真好吃阿,芦老师最爱吃菠菜了。”李老师说:“对!青菜好吃,青菜吃了有营养,而且有利于消化,对身体好,不长病,老师们都喜欢吃青菜,咱们班的小朋友也爱吃菠菜,对吗?”孩子们一听都大口大口的吃起来,吃的特别带劲,特别是我们班那几个不爱吃青菜的小朋友如刘心怡、荆琦等吃的津津有味,我对这些小朋友及时地进行了表扬和鼓励:“你看刘心怡小朋友吃的青菜最多了,她都长胖了,长漂亮。荆琦小朋友吃菠菜吃的好,她不长病,天天来幼儿园学习,懂得好多知识,多聪明啊!”其它的孩子也说:“老师,我爱吃菠菜,我长大了,也长高了。”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争着把碗里的菠菜吃干净,看到孩子们这么懂道理,我从心里感到高兴。
为了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我又带孩子们到伙房参观炊事员叔叔为小朋友制作饭菜的过程,炊事员叔叔忙忙碌碌地为小朋友摘菜、洗菜、炒菜、蒸米饭、蒸花卷等,制作的饭菜可口又有营养,炊事员叔叔多么能干,小朋友不能浪费粮食,一定吃完自己的饭菜。
通过这样的活动,小朋友们认识到浪费粮食是不对的,吃饭不挑食了、爱吃青菜了,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许多家长高兴地对我说:“孩子在家吃饭不挑食了,爱吃青菜了,身体长壮了。”
幼儿园教育随笔多篇(身为幼儿教师的我)
1身为幼儿教师的我
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已经七年多了,我教过不少孩子,这些孩子中有的很可爱,有的很内向,有的……。但也有的孩子很调皮。这不,今年我所教的班中,就有那么几个调皮的孩子,对这些孩子的表现我总是拿他们没有办法。一天下来,来我这里告状的小朋友不胜枚举。其实,每个班里总是有那么几个调皮淘气的孩子,对于这些孩子的表现,不少老师认为他们是故意的破坏,捣乱。然后,就把这些调皮的孩子进行批评教育。
2调皮的孩子
我班的王德军小朋友是个非常调皮捣蛋的孩子,常常给我找麻烦。在区角活动的时候,他总是争抢别的小朋友手中的物品;游戏活动的时侯,他总是抢别人的玩具,欺负别的小朋友,还经常给小朋友抓破手脸等;上活动课的时侯,他的小动作很多,不是撕小朋友的头发,就是撕小朋友的衣服等;吃饭的时候,他总是随便动其他小朋友的饭菜,欺负其他小朋友;户外活动的时候,其他小朋友都很听话,都按照老师说的玩转呼啦圈,只有他不转,东看看,西瞧瞧,好象有什么心事。我点了他的名字,但没过几分钟,他又调皮了。每天来我这告他状的小朋友接连不断。常常是我教育了他半天,他还是一副老样子,真是让人头疼。
3正确对待他
对于我班这个孩子我曾经和他的家长说了很多次他在幼儿园的表现,他妈妈告诉我们说:“德军就是太调皮了,在家里也是这样,没有办法啊。”从我和他家长几次的谈话中,我了解到,他的妈妈平时没有多少时间来管教孩子,平时都是他的爷爷奶奶带着他,我向他的爷爷奶奶说了他在幼儿园的表现时,他爷爷奶奶只是笑笑,也没有怎么批评他。他的家长虽然认识到教育孩子的重要性,但没有时间去管教,这样使得孩子内心比较孤独,孩子当然会有些反常的。于是我们针对他的一些表现,通过查阅资料,实施了以下对策,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4、巧用“小贴画”法
针对我班王德军小朋友的表现,我在班中运用小贴画的形式,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效果还是比较好的。例如:“当我们排队滑滑梯时,他不争不抢了,就会得到一个小贴图;在区角活动时不和小朋友抢玩具了,就会得到一个小贴图;在上活动课的时候,哪个小朋友说的好,就可以得到一个小贴画。他总是抢着回答问题,也不撕其他小朋友的衣服了,总之,一天下来,无论干什么事情,我都运用小贴图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他每次都很认真,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好的循环。
5、巧用赏识激励法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闪光点,王德军这个孩子也不例外。比如:他画画比较好,爱老师、好奇心强等。我们中班的小朋友现在都在玩转呼啦圈,他也很想转起来。每次我们户外玩转呼啦圈的时候,我看到他总是在那使劲的扭屁股,就是转不起来,急的都快掉眼泪了。我就以赏识的语气对他说:“王德军你真是个勇敢能干的好孩子,如果你以后一直听老师的话,和小朋友好好相处,你就能把呼啦圈转起来的。他点了点头说:”我知道了,我会听老师的话的。接着,就使劲地转起来,不一会,他就学会来转呼啦圈。
6、运用家园双通道
对于这些调皮的孩子,并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可能和家长的生活态度、教育方法分不开。我们通过家园双通道及时的和家长取的联系,把他家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及时地告诉他们,要求他们配合教育。家长不能一直忙于自己的工作而忽视了自己的孩子。要多带他们到户外活动,做一些有趣的安静的事情如:手工制作、画画、看图书、听故事、折纸等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多措并举,教育先行
我班今学期新来的一个叫烁烁的小男孩,他长得特别可爱,一双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谁见了都说“这孩子真可爱”!但是他的表现却令我感到有些失望:今天家长刚走,我们正在晨检活动,他“咚咚咚”的边踢凳子边喊“闪开,闪开!”;做游戏了,他却旁若无人,到处乱跑;玩玩具时,他会把所有的玩具都抢过来到处乱扔;画画时,他不但不画画,还在别人画好的纸上乱涂乱画,上课时小朋友正聚精会神的听讲时,他会冷不丁的推人一把……针对他的这些表现,我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首先我让能力强的幼儿坐在烁烁的身边
,时常关心他,照顾他。画画的时候,孩子绘画能力差,我就手把手的教他拿笔,教他怎样涂色。并与他的家长取得联系,在家多为孩子添置一些绘画工具,让他在家里涂涂画画,培养他的兴趣。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烁烁对呼啦圈特别感兴趣,每当自由活动时,我就细心的教他玩呼拉圈,玩到高兴时还不忘欢呼一下。每次教会他一种玩法,我都会让他展示给大家看,表扬他变得越来越好也越来越听话了。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与他多交流,多讲道理,慢慢地他改掉了这些不良习惯,慢慢的变得乖巧多了。
由这件事情我想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不应看到孩子调皮的一面,也应看到他的闪光点,及时鼓励他们。也许他从此会改变。只有这样,孩子长大后才能立足于社会,以实干的精神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2、多注意观察,对症下药
我班的怡帆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平时很少与老师小朋友交流,我很少看到她笑的样子。这不,她的奶奶给我打电话,说有小朋友欺负她,我才知道她原来在家奶奶不让她和小朋友玩。
因为这天我让怡帆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积木,并没有小朋友欺负她,只是孩子们在活动时需要共同合作,她不让其他小朋友动她的玩具,便和奶奶说小朋友欺负她。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便“对症下药”。接着我便约怡帆的奶奶第二天到幼儿园,以朋友的身份和她谈心:“昨天并没有小朋友欺负怡帆,她只是和小朋友们合作玩玩具,你不让孩子和小朋友玩,可能担心孩子被欺负,如果您让孩子一个人在家玩,既安全又卫生,但您的做法只会导致孩子性格更内向,不会和小朋友交往,您不知道,集体游戏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家长听完我的话,感激的对我说:“老师,谢谢您,以后我知道该怎样做啦!”。
从此以后,怡帆变得开朗起来了,活动中也主动与同伴交往合作了,她的奶奶再也没有来找我说有小朋友欺负她。
通过这件事,使我明白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做有心人,要多注意观察每一位孩子的任何举止,同时要多与家长沟通。及时解决孩子和家长的实际问题,让家长没有后顾之忧,为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的度过每一天而保驾护航。
3、帮孩子建立友谊
幼儿年龄小,做事有时调皮多于听话。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提醒孩子们:“听话,有快乐的事大家一块分享,有好玩的东西大家一起玩……。”我们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听似多么简单的几句话。对于孩子们来说,做起来却那么难。不管你怎样苦口婆心的说。他们还是我行我素。你争我抢。针对这些问题。我反复琢磨、推敲。终于理清了原因。并找出了可行方法。
如:在玩玩具时,我仔细观察孩子们最喜欢玩的是什么玩具。我就走过去抢过来拿在手里乐哈哈的坐下来玩。孩子们吃惊的看着我,并悄悄地议论说:“老师为什么和我们抢玩具玩呢?那是我们最喜欢玩的呀?”几个平时抢玩具最厉害的孩子说的最高。我听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