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

发布时间:2021-08-07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孩子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幼儿心理素质教育应该是幼儿园素质教育中极其重要的内容,然而这方面研究还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当前,许多幼儿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心理问题,如:怯懦、任性、自卑、自负、嫉妒、过分敏感、依赖性强、情绪不稳定、意志薄弱、抗挫能力差等。因此,幼儿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急待解决的一个新课题。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通过有效途径对幼儿心理素质培养呢?谈幼儿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帮助幼儿确立自我,促进自己适应环境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年龄小、自我意识水平低,不能正确估计和评价自己。帮助幼儿确立自我意识,使其正确地估计自己和别人,恰当地认识和处理自己和周围人之间的关系,相信自己,增强自信心。特别是要保持个人和环境的心理平衡,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使幼儿能顺利地步入心理健康发展的轨道。

(1)克服自负心理

自负是指孩子过高地估计和评价自己的表现。例如班上有个别幼儿,因自己的某方面比较“能干”而常常受老师表扬,就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不愿意与他人一起玩。对此教师可通过故事《谁的本领大》、《不骄傲的孩子》等进行教育疏导,指导幼儿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帮助幼儿理解:人各有各的本领,只有团结协作,互相帮助,才能使各人的本领得到最好地发挥。并教育幼儿“不管自己在哪方面做得比别人好,还是生活条件比别人优越,都不能瞧不起别人,不可以骄傲自满”。逐步让孩子们懂得“虚心使人进步”的道理。

(2)战胜自卑心理[策划书范文网 WwW.928d.com]

自卑的幼儿总是不相信自己,认为自己“事事不如人”。教师对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

①要引导孩子重新看待和估计自己,帮助他们把自己比同龄人做得更好的事找出来,做出合理客观的评价。

②引导孩子不要“以己之短比人之长”,而要不断使自己“扬长避短”。同时教师应提供给孩子表现和锻炼的机会,安排一些适合他们特点、爱好和能力的活动,让他们把事情做好,从而提高自信心。

③针对孩子的弱点,要指导其主动求得别人的帮助,不可因害怕自己不如别人而自我封闭。

(3)消除嫉妒心理

有的孩子不愿意别人比自己强,看到别人取得成绩或获得进步时,脸上就不高兴,心理就不平衡。这时,孩子更需要老师的关怀和帮助。作为教师也有责任对其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心理疏导,以期帮助孩子增强“消除嫉妒心理”的自信心和能力。首先应观察分析孩子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交往活动等实情,找出容易产生嫉妒心理的各种因素。留心观察孩子日常的言谈举止,及时发现并制止嫉妒心理的萌芽。其次是平时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心理教育,如通过故事《不嫉妒别人》等形式,引导幼儿充分认识嫉妒心理的危害性,教育幼儿善于学习同伴的优点,启发诱导幼儿:每个孩子都在争取进步,自己也会不断进步。当别人进步时,自己不生气,不嫉妒,而要迎头赶上,争取进步。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编辑推荐

幼儿园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专题计划 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专题计划


在与同伴、环境的互动中学习谦让合作。学习独立完成任务,能有始有终。

一、问题提出:

在崇尚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育者和家长都改变了以往的教育观念,从注重孩子的智力发展,转化为对孩子习惯的培养,其中的道理知道甚多。可是事实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上,就困难重重了,特别是对大班幼儿的家长来说,他们往往把双休日的时间留给孩子学习英语等。一周7天家长更关注的是孩子的学拼音、学英语、学珠心算的情况,而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学习习惯的状况却熟视无睹。而孩子入学前的心理和能力的准备,以及独立自信坚强的良好意志品质却恰恰是影响今后学习生活乃至终身的重要因素。

二期课改的精神已为我们指明努力的方向,我们幼儿园的教育任务是为孩子今后乃至终身的发展做好奠基工作。为此我们教研组把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作为本学期的专题,试图通过关注幼儿在园一日活动,充分发挥环境的影响作用,让幼儿在与同伴、环境的互动中学习谦让合作,逐步形成坚强勇敢独立自信的良好品质。

二、预定目标

1、在与同伴、环境的互动中学习谦让合作。

2、学习独立完成任务,能有始有终。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月份教研组讨论实施方案。

(具体方案:关注幼儿在园一日活动,重点放在自选区域性活动的行为表现;各班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制定具体活动方案和环境的创设等;每月组内定期交流观察记录。)

第二阶段:3—5月份加强业务理论学习,组织落实各项活动。

(1)3月份组织亲子活动。

(2)4月份组织家庭讲座;组织参观花鸟市场的社会实践活动。

(3)5月份组织参观小学。

第三阶段:6月份交流工作情况。

从小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习惯对于一个人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贯穿于人的一生。好的习惯可以使人终生受益,坏的习惯不但不利于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严重的甚至会危害社会。因此,家长应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幼儿的可塑性很强,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好的习惯容易养成,不良的习惯也容易形成。家长在好习惯与坏习惯方面应该有一个正确地把握,发现孩子有不良习惯的倾向时,要注意及时纠正,把孩子向好的方向引导。

那么,家长应该注意培养幼儿哪些方面的好习惯呢?

一是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早睡早起,安静入睡并有正确的睡姿,吃饭定时定量,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偏食,少吃零食,饭前便后要洗手,早晚要刷牙,饭后要漱口等等。

二是要培养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教会幼儿使用“您好”、“再见”、“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等礼貌用语。

三是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幼儿爱动脑筋、细心观察、好探索等好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是要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使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时还能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当然,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个方面以外,家长还应注意培养孩子其它方面的良好习惯,如爱惜粮食,保护图书和玩具,做事有始有终有条理等。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智能增长的关键时期,也是良好性格、习惯的养成期。幼儿如果处于积极、乐观的情绪之中,就会养成活泼、开朗的良好性格。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特别是刚入园的幼儿,从熟悉的家庭环境一下子来到陌生的幼儿园,往往会产生一种恐慌和不安全感。因此,有意识地创造一个与家庭氛围相似的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孩子刚入园,可以请家长把孩子最喜欢的玩具带上,在自由活动中,孩子们可以玩自己心爱的玩具;在摆弄这些玩具过程中,孩子的不安情绪会得到缓解。经常让幼儿跟教师拥抱、交流、逗乐,孩子会跟老师打成一片,从而爱上老师、爱上幼儿园的学习生活。

建立老师与幼儿之间良好的情绪互动,这是幼儿良好情绪形成的重要途径。幼儿园老师是幼儿主要的成年交往者和教育者,与教师相处久了,其言行举止对孩子的现在和将来有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我们身边,有的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往往采取命令的方式教育孩子,要求孩子言听计从,不给他们自己思考和情绪准备的时间,这样的结果,特别容易引起幼儿的逆反心理,甚至出现情绪对抗,笔者认为是不可取的。笔者曾经遇到几个特别调皮好动的小男孩,在班级不受欢迎逆反心理强,看准他们的性格特点,笔者便反复叮嘱他们要做“听话的好孩子”,平心静气地跟他们谈话,并表示愿意做他们的好朋友,就这样,孩子和老师之间的情绪实现了良好互动,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此外,还应该让幼儿在自立尝试中找到快乐,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信而快乐。

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幼儿的心理活动具有不稳定性,他们的兴趣是随意的、脆弱且短暂的,应特别注意培养和强化。想让幼儿掌握一些正确的阅读技巧,家长必须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强化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1.爱护图书:让幼儿知道图书制作的艰辛过程,培养其爱书护书的好习惯。

2.阅读姿势:阅读时提醒幼儿身体要坐直,书要放平、不要离眼太近,以预防眼病的发生。

3.阅读方法:阅读时,应翻开第一页,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边看边点读,引起幼儿想自己看书的欲望,家长正确的阅读方法也能给幼儿起一个很好的直观示范。

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幼儿就会受益匪浅--这可以使幼儿阅读到大量的儿童读物从而增长知识,还可以为其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水平,家长必须和老师配合行动,还要给孩子时间,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感觉、去模仿、去发挥,这比刻板教孩子如何阅读更有意义。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建议(精选)


前辈告诉我们,做事之前提前下功夫是成功的一部分。幼儿园教师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都会提前准备很多资料。资料主要是指生活学习工作中需要的材料。参考资料可以促进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的提升。可是,我们的幼师资料具体又有哪些内容呢?小编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培养幼儿良好行为建议(精选),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的建议

幼儿时期是孩子人生中极为重要的阶段,这个时期的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都会在以后的成长中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家长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要关注和引导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其良好的行为和处事能力。

以下是一些培养幼儿良好行为的建议:

1. 认真关注孩子的成长

家长要认真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耐心地观察并了解孩子的情况。如果家长能够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对孩子的了解就会更加深入。要注意到孩子的情绪变化、行为表现等,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

2.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幼儿时期是培养责任感的关键时期,家长可以从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入手,帮助孩子体验责任感的重要性。比如,帮助孩子打扫卫生,让孩子自己掌管自己的物品等,都可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责任感。

3. 提供正面引导

鼓励孩子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比如幼儿园的游戏等,让孩子学会分享和合作。家长也可以通过读书、故事等方式,向孩子传达正面的价值观念,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等。

4. 引导孩子正确表达情感

在幼儿时期,孩子的情感世界非常丰富,但同时也很脆弱。家长可以教导孩子通过哭泣、喊叫等方式表达情感,但同时也要教会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过度宣泄。

5. 加强行为指导

在幼儿时期,孩子的行为表现是很难完全掌控的,但是,家长可以通过针对性的行为指导,来强化孩子的行为习惯。比如,当孩子做错了事情,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找出原因、分析错误的后果,并让孩子重新想出解决办法。

6. 创造良好成长环境

孩子成长的环境对其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家长必须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孩子有良好的物理、心理空间。此外,要为孩子提供正面的社会关系,让孩子有更多的接触和交流机会。

总之,幼儿时期是孩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家长的关爱和引导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只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帮助,才能够帮助孩子培养出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从而健康地成长。

相关推荐

  • 培养宝宝心理素质的好方法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在早教期间,父母的言行会影响宝宝一生。对儿童的心理、智力都起着关键性的引导作用。 父母良好的教养态度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教养态...
    2021-12-21 阅读全文
  • 培养幼儿的心理素质很重要 心理素质是人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往往会影响到他的一生,看一看那些为国争光的奥运健儿:邓亚萍,熊倪,刘璇……他们个个都有极好的心理素质,所以在关键时刻才能镇定自若为...
    2022-03-19 阅读全文
  • 培养宝宝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孩子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幼儿心理素质教育应该是幼儿园素质教育中极其重要的内容,然而这方面研究还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当前,许多幼儿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心理问题...
    2021-12-04 阅读全文
  • 培养宝宝心理素质的方法 培养宝宝们的心理素质,我们要从小开始,平时父母要对孩子们做一个好的榜样,并且还要从多方面的来培养孩子们的心理素质,以下就来具体的关注下吧,但愿妈妈们都能够做到心里有数!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孩子最...
    2021-12-20 阅读全文
  • 幼儿良好常规的培养 1、设立规则明确、要求统一。良好的常规是在不断巩固中建立的,两位老师的要求一定要一致,孩子们就有了标准,如搬椅子的姿势一定要两边手,听到哪种音乐就坐在哪种线条上。2、要注意自身的演示和行动,创设良...
    2021-12-17 阅读全文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在早教期间,父母的言行会影响宝宝一生。对儿童的心理、智力都起着关键性的引导作用。 父母良好的教养态度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教养态...

2021-12-21 阅读全文

心理素质是人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往往会影响到他的一生,看一看那些为国争光的奥运健儿:邓亚萍,熊倪,刘璇……他们个个都有极好的心理素质,所以在关键时刻才能镇定自若为...

2022-03-19 阅读全文

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孩子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幼儿心理素质教育应该是幼儿园素质教育中极其重要的内容,然而这方面研究还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当前,许多幼儿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心理问题...

2021-12-04 阅读全文

培养宝宝们的心理素质,我们要从小开始,平时父母要对孩子们做一个好的榜样,并且还要从多方面的来培养孩子们的心理素质,以下就来具体的关注下吧,但愿妈妈们都能够做到心里有数!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孩子最...

2021-12-20 阅读全文

1、设立规则明确、要求统一。良好的常规是在不断巩固中建立的,两位老师的要求一定要一致,孩子们就有了标准,如搬椅子的姿势一定要两边手,听到哪种音乐就坐在哪种线条上。2、要注意自身的演示和行动,创设良...

2021-12-17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