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教随笔:一 只 螳 螂

发布时间:2021-08-09 教育随笔 幼儿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孩子是多彩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创造一切,教师要有随机教育的能力,根据孩子的需要,随时调整教学目标及内容,来面对新的教育契机。

隔壁小五班的杨老师在园里打扫卫生时,捉住了一只螳螂,送到了我们班来。这下孩子们可高兴了,看着孩子们的高兴劲,我临时决定调课,于是一节《认识螳螂》开始了。

我把孩子召集在窗户边,让孩子充分观察螳螂的外型特征:“它有几条腿?什么颜色?最前面的是什么?……”我把螳螂拿在手里,请幼儿观察:“为什么螳螂在窗户上爬,掉不下来呢?”孩子们仔细观察、讨论:“螳螂有许多小钩子,它勾住了窗户……”

孩子们顺着老师铺设的“探索轨道”前进,热情及专注超出了我的想象。螳螂还有什么特殊习性吗?于是我请孩子带着问题,与爸爸妈妈一起搜集有关螳螂的资料。

两天过去了,孩子们带着成果来到幼儿园,于凯旋带来了U盘;孙雨佳、付海东拿来了图片;齐效带来了光盘……

讨论开始了,“螳螂是益虫,我妈妈说它专吃蝗虫”;“对,它还吃蚊子呢”;“螳螂专吃害虫,保护庄稼”;“母螳螂把公螳螂吃掉,就生出小螳螂来了。”“什么,哈哈哈哈……”“真的,你们不信?!老师,是真的《黑猫警长》上演的。”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热闹极了,都争着抢着把自己知道的说出来。(JK251.coM 教师范文大全)

虽然这节活动不在预设之中,但是擦出了生成活动的新火花,对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就要积极跟进,以满足孩子的需要。

孩子是多彩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创造一切,教师要有随机教育的能力,根据孩子的需要,随时调整教学目标及内容,来面对新的教育契机。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教育随笔:您愿做哪一只狐狸


教育随笔:您愿做哪一只狐狸

最近,在《人民论坛》上读了一篇文章《九只狐狸与压力应对》。文章中讲述了狐狸与葡萄的新版故事。

盛夏酷暑,一群口干舌燥的狐狸来到一个葡萄架下,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狐狸们馋得直流口水,可葡萄架很高。

第一只狐狸跳了几下摘不到,从附近找来一个梯子,爬上去满载而归。

第二只狐狸跳了多次仍吃不到,找遍了四周,没有任何工具可以利用,笑了笑说:“这里的葡萄一定特别酸!”于是,心安理得地走了。

第三只狐狸高喊着“下定决心,不怕万难,吃不到葡萄死不瞑目”的口号,一次又一次跳个没完,最后累死在葡萄架下。

第四只狐狸因为吃不到葡萄整天闷闷不乐,抑郁成疾。不治而亡。

第五只狐狸想:“连个葡萄都吃不到,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呀!”于是找个树藤上吊了。

第六只狐狸吃不到葡萄便破口大骂,被路人一棒子了却了性命。第七只狐狸抱着“我得不到的东西也决不让别人得到”的阴暗心

理,一把火把葡萄园烧了,遭到其他狐狸的共同围剿。

第八只狐狸想从第一只狐狸那里偷、抢、骗些葡萄,也受到了惩罚。

第九只狐狸因为吃不到葡萄气极发疯,蓬头垢面,口中念念有词:“吃不到葡萄不吐葡萄皮……”

读完这则寓言故事,很受启发。

是啊,人活在世上,无论谁都要面对种种压力:孩子面对升学的压力,老师面对量化考核、职称评定等的压力,企业家面对成功的压力,作家面对不断创新的压力……有的人努力调适自己,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然后通向成功;有的人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放弃追求努力,还自欺欺人的安慰自己;有的人一条道跑到黑,明知道没有希望还固执己见,不撞南墙不回头,结果活活累死;有的人整天空想和忧郁,却不知道努力,却不懂得行动的价值,结果白白地浪费了大好光阴;有的人自暴自弃,自我轻视,轻言放弃努力甚至放弃生命,白来一世;有的人不去努力或赶不上别人,就嫉妒诽谤别人,以置别人于死地,这种人生更是灰暗的人生!有的人孤注一掷,想不劳而获,激进人生,冒险偷杀抢劫,这种人迟早会锒铛入狱,留下一生的懊悔;有的人看破红尘入空门,孤寂过一生……

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压力,采用不同的态度,选取不同的人生方式,走出不同的人生道路。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学哪知狐狸?走哪条路一定要慎重选择,做出我们正确的抉择。因为人生无法再回头!

幼儿教师随笔:只吃米饭的张张


片段一:张张一到吃饭时间就开始担心。今天吃的是蛋炒饭,白米饭里有青豆、胡萝卜、肉末等。张张一看到就拉下嘴巴难过起来“我要吃饭,我要吃饭。”保育员见状知道他要吃白米饭,就从食堂打来米饭和菜汤给他一个人吃。最后张长吃完了米饭,菜汤一点没碰。

分析:蛋炒饭中有各种色彩味道的配料,照理说蛋炒饭比白米饭要有吸引力。但是张长却非要吃米饭。分析原因可能是家长不当的教养方式造成的。也可能是食物单调,孩子缺乏味觉刺激。根据生长发育规律,婴儿的味觉发展有一敏感期,时间大约在生后2~7个月。特别是在婴儿期,如果不变换食物品种或食物单调,会使孩子以后只习惯于常吃的几种食物,而不愿接受其他食物。而保育员的顺应行为就强化了孩子的不良行为。

片段二:今天吃的是年糕,张张一看到就拉下嘴巴难过起来“我要吃饭,我要吃饭。”老师见状知道他要吃白米饭,对他说:“这个年糕也是白米饭做的。”张张还是嘴里嘟囔着要米饭。当大家在吃年糕的时候,他还在哭。老师没有理睬他。哭了一会儿,老师将他带到他的位置说:“你先坐下来休息,要是饿了就把年糕吃了。最后,他几乎吃完了整碗年糕。

分析:教师清楚张张的行为是对身体不利的,需要成人的纠正。于是采取冷处理方式,表明自己的立场,最后当孩子饿的时候,将孩子引导到位置上,孩子自然地接受了食物。 矫正孩子偏食挑食行为的方法孩子出现了偏食挑食行为,应当采取科学的方法及早予以矫正,从而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以下5种方法可供参考:

1、不要强迫、责备和惩罚孩子,营造轻松愉快的用餐氛围有助于产生良好的食欲。父母放松、随意地用餐能使孩子学会享受吃的乐趣。当孩子乖乖吃下时,要多多夸奖。如果持续1周偏食挑食,最好的办法是不加理睬,因为他们会把任何形式的注意都当成是一种奖励。

2、注意搭配食物的色、香、味,要适合孩子的口味,能够刺激孩子的食欲。孩子一般喜欢味道柔和、煮得不是特别烂、松脆、颜色鲜艳而容易吃的食物。对于不爱吃的食物,可改变烹调方式。比如,孩子不爱吃蔬菜,可以把蔬菜包在包子、饺子里来喂。并讲解吃各种营养事物的好处,拒绝孩子的不良进食行为。

3、及时添加新的辅食种类,逐渐克服孩子对新食物的恐惧。可把孩子不喜欢和喜欢的食物掺在一起,最好分成若干小份。开始时,以孩子喜欢的东西为主,慢慢再把他不喜欢的食物加量,使他适应。

4、在饭前让孩子体验饥饿感,不要吃零食,尤其是要限制高热量的食品。这样,他会有好的胃口和满足的饱腹感。

5、控制好吃饭时间,保证在25分钟以下。因为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过了这个时间即使吃不完也要拿走,否则他很容易分散注意力,不好好吃饭。

教育随笔:只要抱抱就好


抱抱是一种很亲切的行为,抱抱是一种很有安全感的行为,这个世界我们都相互抱抱会是什么样的呢?

我看过一个绘本名字叫《抱一抱》故事讲的是还记得自己很衰的一天吗?但是迎面而来的是一个笑容,一个拥抱,就可以带来心中的温暖,和晴朗的笑容,这本可爱的故事以最窝心的方式,带着我们一起关心身边的人,也别忘了宝贵的时光,教导孩子成为仁慈的人。

我们班有个孩子看到陌生人就会害怕,总躲着我们后面,起初我们并不知道,什么原因,我们问她馨伟你为什么会躲在我们的后面呀,我们就抱了抱她,她就开心的笑,她就悄悄的在我的耳边告诉我,老师我真的害怕陌生人,不要和他们打招呼,我们就很苦恼,于是和他的父母沟通,他们平时很忙,很少带着他出去和别人交流玩,所以让她产生害怕和缺乏安全感的心理。也许是我们工作的疏忽,所以我们要和每个孩子抱一抱,惊奇的发现他们格外的开心,而且格外的自信满满。

馨伟也慢慢地投入我们队伍当中,她可以大声的和老师说早上好,也可以和别的小朋友抱一抱,她得到了好朋友和老师的拥抱后,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让我们看到了他的笑容后,想起当初的她,和她现在简直判若两人,现在她如初生的太阳,充满的温暖的阳光,让别人感到温暖和舒服。

我们应该给孩子更多的关怀和温暖,让她有更多的正能量,我们也感觉到,用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让有每一个正确的方法去照顾他们,关心他们,会让他们茁壮成长,用心倾听孩子的世界,用心感受孩子的成长,用心和孩子一起画出光亮的彩虹,一起在这个充满爱的世界里成长,学习快乐和开心吧。

中班教育随笔:只笑不哭


只笑不哭

今天下午区域活动时,图书区里的宝宝们有的在认真的看书,有的几个小朋友一组互相讲着书中的故事,这时,一边的乐乐拿了一本书朝我走了过来,她伸手拽了拽我的衣服说:“老师,你坐下来给我们讲故事吧。”我朝她笑了笑便坐在了孩子们中间。这时。子涵拿着书对我说:“老师,你给我们讲这个吧。”我拿过书一看,原来这个故事讲的是不管遇到什么事不要哭,要笑着去面对。我灵机一动,想了想:最近乐乐小朋友经常耍小脾气,动不动就哭。最近几天爸爸来接她时,她不是嫌爸爸来的早了,就是来的晚了。动不动就坐在地上大哭起来。于是,我就开始给他们讲起故事来,故事的名字就叫作“只笑不哭”,小朋友们都听得非常认真。故事讲完后,我就问:“小朋友,你们说是笑好还是哭好啊?笑起来漂亮还是哭起来漂亮啊?”小朋友纷纷说笑起来漂亮。我说:“对,小朋友啊,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强,不要一遇到挫折就哭,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当我们想哭的时候就对乐乐扬扬笑了笑说:“不哭了,我会笑着和老师说再见,高高兴兴的和爸爸回家。”

过了一会,放学的时间到了,乐乐的爸爸走了进来,乐乐一看爸爸来了,高高兴兴的牵着爸爸的手回家了。宋老师都过来问我是怎么做到的,我说:“我给她讲了一个只笑不哭的故事。

老师,蚯蚓有眼睛吗? 螳螂的秘密


老师,蚯蚓有眼睛吗?

今天给孩子们上了一节《运馅饼》的语言课。首先,我让孩子们观看了蚂蚁运粮的视频,让孩子们了解了蚂蚁搬运粮食的真实情景。然后,我又设置悬念对孩子们说,你们看蚂蚁的身体那么小,一片香肠在蚂蚁眼里像是什么呢?蚂蚁搬运香肠时是怎么分工合作的呢?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呢?孩子们听了我的话,异口同声的说到:“想知道”。我的一段话激发了孩子们对蚂蚁怎样“运馅饼”的探究兴趣,我就开始给孩子们完整讲述故事……故事讲述完毕以后,我就问孩子们故事中都提到了有谁去“运馅饼”?凯越说:“老师我记得故事里提到了兵蚁与工蚁。”“哦”,我赞许的点点头。“那么,工蚁和兵蚁在搬运“馅饼”时分别作了什么事情呢?”我又问。“工蚁负责搬运馅饼,兵蚁负责在一旁保护。”一陈抢先说。“噢,孩子们你们表现得都好棒,”我赞许的说。接下来正当我想让孩子们分组自主协商分角色表演时,一向爱思考的浩天突然问我:“老师,你说蚂蚁的身体那么小,我们用眼睛都还看不清它的身体上长着什么器官,我想知道蚂蚁是怎么发现这块小香肠的,它是用眼睛发现的吗?它有眼睛吗?”“哦,浩天的问题问的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我只知道蚂蚁平时是靠触角左摇右摆感受空气中食物的味道,具体有没有眼睛我还真说不清楚。”我支支吾吾的说:“应该是有眼睛吧。”我看到浩天失望的表情,于是我马上从《百科知识》书中寻找答案,书中说蚂蚁是有眼睛的,但是它的眼睛只能感光,要想找到食物,要靠触角的左摇右摆和嗅觉感受空气中食物的味道才能找到食物……孩子们听了我的讲解,都认真的点点头。

这节并不算是成功的语言课,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知识的浅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每天都要面对一群时时刻刻充满好奇心的小天使们,不光要有专业的技能,还应该拥有丰富的知识性,这样才能做一名名副其实的好老师,以后一定要多学习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

螳螂的秘密

这学期中班主题活动《秋虫的歌》中,有一节《有趣的昆虫》的科学探究活动。活动开始前,我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引出了蟋蟀与螳螂两种昆虫,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首先,让孩子们对蟋蟀和螳螂两种昆虫的外形特征进行了比较相同与不同之处

,通过我的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与比较得出了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上有六条腿,两对翅膀,从而引出了昆虫的概念。最后是讨论与交流环节,了解蟋蟀与螳螂的生活习性。我问孩子们:“你们见过什么地方有蟋蟀吗?”“老师,有一天晚上我在吃饭时,听到灶台旁的土地面上发出一种很好听的声音,我循声望过去原来是一只蟋蟀,它的声音像是在唱歌,可好听了。”子皓说。“老师,有一天我在院子里用小车推碎砖头玩,当我掀开一块砖时发现砖下面有一只蟋蟀。”子扬说。“老师……”,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说着自己的所见所闻。我对孩子们的发言进行了总结:蟋蟀一般都会生活在土穴、草丛或砖块下面,喜欢在夜里出来活动……轮到探讨螳螂的生活习性了,“老师,有一次我在一颗稻草上发现了一只大螳螂。”凯越说。“老师,有一次我在草丛里发现了好几只螳螂呢,它们都在草上捉虫子呢。”瑞雨说。“老师……,孩子们不停地讲述着自己的所见。”最后,我又对螳螂进行了总结:螳螂一般都会生活在草丛,田野里……

幼教随笔:幼儿教师写随笔


写得好的随笔,这样既鼓励了写作者,又推广了教师身边的经验,让教师觉得更实际、更具可操作性,同时也营造了全国教师互相学习的氛围。

许多幼儿园都要求幼儿教师写教育随笔,并将它作为幼儿园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然而许多幼儿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写教育随笔的重要性,她们写随笔仅仅是为了应付园领导的检查,因此在写作时,要么是记流水帐似地简单叙述某件事情,要么是查找有关幼教资料,从中东抄一句,西摘一段,揉合在一起完事。这种走过场的做法使写教育随笔丧失了它应有的作用和价值。我认为幼儿教师要写好教育随笔,首先应充分认识写教育随笔的重要性,其次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述而且作。我们一些教师常把写教育随笔认为是一种负担,一听说要写教育随笔,她们就说:“我们平时忙得不得了,哪有时间写东西!”每当教师有这种想法时,园领导就应在组织教师的业务学习活动中,带领教师学习有关文章,让教师认识到“述而且作”的重要意义,让教师明白教育教学与写好随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因为只有经常写,才容易发现自己教育教学中的不足与欠缺,才能对各种纷繁的教育教学现象、问题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理性思考。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经常认真写随笔的教师,她总是时时留心有关教育教学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去研究和分析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教育案例,能自觉地、创造性地把自己或他人的教育教学成果、经验运用到工作中,使自己的工作不断地有新的起色和突破。只要教师有心,我想教师作文的时间,总是有的。

二是有感而写。一些教师知道写教育随笔的重要性,也想写,可一旦写起来,却又不知从何着手。也许一些教师会说,自己每天带孩子,事小又繁琐,总觉得没什么好写的。其实写作应该是有感而作,这样写的东西才有血有肉,才有价值。因此,教师在写随笔时只要是自己的真实感受,哪怕是点滴体会,将它写出来,也比东抄西摘来的东西有价值得多。教师要写出真情实感,也须要做一个有心人,从幼儿生活琐事到活动组织过程,从幼儿园教育到幼儿家庭教育,教师都应注意观察、分析,不断地拓展教育随笔的内容。

三是为用而写。教师要对自己做的事,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不断总结,不断更新转变观念,把新知识、新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这是写随笔的最终目的。当整个幼儿园的教师都形成一种乐写、会写随笔的气氛后,园领导就要引导教师朝写的终极目标方向去努力,即便写随笔为教育教学服务。为了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技能,达到为用而写的目的,我采取的做法:一是在教师的每一篇随笔上写批语,要么肯定优点,要么直言不足,以帮助教师提高写作水平;二是和教师一起探讨随笔的写作技巧;三是在业务学习时学那些

写得好的随笔,这样既鼓励了写作者,又推广了教师身边的经验,让教师觉得更实际、更具可操作性,同时也营造了全国教师互相学习的氛围。

幼教随笔:虚惊一场


今天早上,我在外面打扫卫生的时候,园长问我们班里的丁钰婷小朋友去哪里了,我说在教室里面吧。园长去教室里了,但是接着又出来了,说:“没在里面啊!”我的心“啪”的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因为刚才我就是看着她进去了。我就问别的小朋友们:“宝宝们,有没有看到丁钰婷啊?”“她到教室后面去了。”宝宝们回答我说。园长就赶紧跑到后面去找,可是找了一圈都没有。教室后面就是一架大滑梯,再就是厕所。我在教室前面接待幼儿入园,实在走不开,心里干着急。这个孩子不是调皮的孩子,不会自己跑到后面去玩,而且如果是上厕所,她会跟老师说一声再去,不但是她

,我们班里所有的宝宝都是这样。我在心里这样想着,越是这样想,我越是害怕,在幼儿园里面找不到孩子了,怎么跟家长交代?我就看着园长后面找了,去大班里找,然后又去中班里找,最后去托班,都没有。我知道,肯定不会在别的班里,她不会乱跑,可是她又到哪里了?唉,这下完了,家长刚送到幼儿园,孩子就找不到了!过了一会,伙房里的阿姨领着她过来了,我一下子跑过去,抱着她问:“你跑到哪里去了?”“我去吃饭了。”她很平静地回答我,显然她不知道我担心的不行了。原来是她的早上没吃饭,她的妈妈让伙房里的阿姨给她买了一个火烧,阿姨把她领到伙房里去吃了。唉,真是虚惊一场啊!园长笑着跟我说:“咱们应该看看视频啊!我刚才去传达室,看到监控了,才想起来,监控上就可以看到伙房里面的一举一动!”唉,是啊,怎么就没想到呢?看来遇到事情应该先冷静,而不是让感情冲昏了头脑。

教育随笔:三只熊猫的故事


描述:

在上午的区角活动中,一些小朋友在美工区里玩橡皮泥。宁宁说:“老师,刚才我们认识了熊猫,我想捏熊猫,你教我好吗?”我说:“好。”于是我蹲在她的边上开始教她。这时,坐在宁宁旁边的鑫鑫小声说:“老师,我也想捏三只熊猫,可以吗?”听到这话,我惊讶极了。鑫鑫平时在班里性格内向,不爱主动与别人说话,而且对什么活动积极都不高,兴趣都不大。有时我问他什么,他也只是光看着我不吭声,要在我反复鼓励下才愿意说个几个字。想到这儿,我觉得应趁这个机会和他多交流,连忙说:“当然可以,你做吧,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好。”鑫鑫听了很高兴,从橡皮泥的盒子里拿出一块橡皮泥搓了起来,不一会儿,就搓好了三个大小不一的圆形和椭圆形。没等我开口问,畅畅就羞涩的一一指着它们告诉我:“老师,这是熊猫爸爸,这是熊猫妈妈,这是熊猫宝宝。”“为什么你这样分呢?”“熊猫爸爸最大,所以我就搓的圆形最大最高的;熊猫宝宝最小最矮的,我就搓的圆形是最小;熊猫妈妈不大也不小,我就搓的圆形不大也不小。”鑫鑫说得多好呀,把我平时在数学活动中讲过的比较大小的知识也搬了过来。我称赞他说:“鑫鑫,今天你真棒。”

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我意识到幼儿的内心世界是个特殊的世界,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性格、爱好和闪光点,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但有些孩子因为内向胆小,不敢表达出来。就像鑫鑫,就是因为今天我蹲在他的身边,他觉得与老师的距离拉近了才敢和我交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应该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平等地与孩子沟通,成为他们的朋友,关注每一个孩子,更应及时发现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闪光点,这样,孩子不但身体健康,心灵也会健康啊。

相关推荐

  • 小班科学:螳螂 生成班次:小班 生成背景: 9月20日,户外活动时,我和孩子们一起在玩球,忽然,只听一声尖叫,我过去一看,原来,孩子们在围墙下面发现了一只螳螂。他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冯静亭:“这是蚂蚱。” 韩舒宁...
    2019-12-12 阅读全文
  • 螳螂的日记9篇 向大家推荐一篇在网络上非常受好评的 "螳螂的日记" 文章,让我们一同追求卓越,携手实现梦想。周记作为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在学生时代老师常常让我们练习。周记的写作能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提炼经验,积累智慧。...
    2023-10-09 阅读全文
  • 螳螂与壁虎故事 1、螳螂与壁虎的故事 一天,一只螳螂在树下乘凉,一只壁虎爬过来打招呼:“螳螂兄弟,你好!”“你好!小壁虎,你从哪儿来呀?”螳螂也和小壁虎打招呼。“呀,你的尾巴正在流血呢!”螳螂尖叫起来!“哦,没关系,...
    2021-03-10 阅读全文
  • 螳螂的日记11篇 作为今天的阅读推荐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特别推荐这篇“螳螂的日记”文章,人们办公离不开文档,别忘了,范文会提示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编写文档。这篇范文的意义在于向读者阐述如何进行科学的整体构思。有关范文的要求你知道有哪些吗?...
    2024-07-05 阅读全文
  • 螳螂观后感11篇 能让人印象深刻的不仅有书籍,还有影视作品,欣赏时,我们的内心都会充满感动。观后感应该展现出对电影艺术的欣赏和理解,其实写观后感的过程也是教育自己思考的过程。作品名的优秀观后感都有哪些特点呢?编辑为大家推荐了一篇网络上挑选的好文“螳螂观后感”,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以获取更多内容谢谢您的支持!...
    2024-01-31 阅读全文

生成班次:小班 生成背景: 9月20日,户外活动时,我和孩子们一起在玩球,忽然,只听一声尖叫,我过去一看,原来,孩子们在围墙下面发现了一只螳螂。他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冯静亭:“这是蚂蚱。” 韩舒宁...

2019-12-12 阅读全文

向大家推荐一篇在网络上非常受好评的 "螳螂的日记" 文章,让我们一同追求卓越,携手实现梦想。周记作为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在学生时代老师常常让我们练习。周记的写作能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提炼经验,积累智慧。...

2023-10-09 阅读全文

1、螳螂与壁虎的故事 一天,一只螳螂在树下乘凉,一只壁虎爬过来打招呼:“螳螂兄弟,你好!”“你好!小壁虎,你从哪儿来呀?”螳螂也和小壁虎打招呼。“呀,你的尾巴正在流血呢!”螳螂尖叫起来!“哦,没关系,...

2021-03-10 阅读全文

作为今天的阅读推荐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特别推荐这篇“螳螂的日记”文章,人们办公离不开文档,别忘了,范文会提示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编写文档。这篇范文的意义在于向读者阐述如何进行科学的整体构思。有关范文的要求你知道有哪些吗?...

2024-07-05 阅读全文

能让人印象深刻的不仅有书籍,还有影视作品,欣赏时,我们的内心都会充满感动。观后感应该展现出对电影艺术的欣赏和理解,其实写观后感的过程也是教育自己思考的过程。作品名的优秀观后感都有哪些特点呢?编辑为大家推荐了一篇网络上挑选的好文“螳螂观后感”,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以获取更多内容谢谢您的支持!...

2024-01-31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