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母b、p的学习幼儿园拼音学习
发布时间:2021-08-28 幼儿学习故事 幼儿学习 教育学习笔记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声母b、p的学习幼儿园拼音学习》,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声母b、p的学习幼儿园拼音学习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带调单韵母。
2、指名认读声母yw。读后提问:它们叫什么?(声母)它读起来要又轻又短。
二、新课导入。
我们学习单韵母是为了跟声母拼音。一个声母和一个单韵母能拼出一个音节。如果我们学会了声母和韵母,掌握了拼音方法,自己就能认识很多很多的汉字。今天,我们要学会4个声母以及它们和单韵母拼音的方法。哪位小朋友还记得声母发音时要注意什么?(注意的声母时,要读得又轻又短。)
三、教学声母b。
1、看投影说话,引出b: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学生练说:“小红正在认真地听广播”或“拉出天线听广播”
师小结引出,小红听得可认真啦!广播的“播”声母是b。板书:b
2、教学b的发音,记清形。
声母发音时,要注意:学声母,看口形,听清音,记住形。
(1)教师范读,讲解发音要领:双唇紧闭,然后突然张开,读得轻又短。(开火车)
(2)记字形:覆盖b在收音机上。
“b”像什么?(b像一个大肚子。b像个6。)教顺口溜:像个6字bbb,右下半圆bbb。
(3)书写:b是一笔写成,先竖再弯。结合四线三格的位置讲解。
关于《声母b、p的学习幼儿园拼音学习》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Yjs21.coM更多幼儿园说课稿延伸读
幼儿园说课稿:有节奏的声音
导读:节奏是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是音乐的骨骼,一切音乐活动离不开节奏,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进行节奏感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我今天说课的活动是中班音乐活动:《有节奏的声音》
一、教材
节奏是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是音乐的骨骼,一切音乐活动离不开节奏,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进行节奏感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让幼儿感受到不同节奏型表现的不同声效,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节奏感和感受力。感受音乐的强弱快慢变化,为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望,增强幼儿的对节奏乐的兴趣。因此我将本此活动的目标定为:1、分辨声音的长短,用线条画出来。2、分辨声音的高低,用图画出来。3、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分辨三种不同的音型。
(一)延长音:弹延长音时,要稍微放慢,延长音的音是很长,幼儿很容易分辨出来的。
(二)高低不同的音:音的高低对来说是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有些幼儿可能就是不能理解,但是高人、矮人的视觉形象就很容易理解,当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相联系时,抽象的东西也变的形象了,幼儿很容易就能运用动作把自己感受到的音高表现出来。
(三)半休止符:休止符的掌握是活动的难点,利用情境启发的教学方法由休止符联想到陷阱或障碍,需要停一拍,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记忆节奏型。
难点: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一)倾听是感知音乐的前提自然地、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倾听处于他身边的声音,比如幼儿所熟悉的动物,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和人们活动多发出的声音等,如果能从小培养幼儿对周围生活中各种声音的倾听兴趣和倾听能力,将会为他们欣赏音乐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及丰富他们对声音的各种感性经验。
(二)认识音乐作品中的表情作用音乐作品获得情绪体验和内心感受的基础上,教育者应有意识地进一步深入引导他们认识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音乐表现手段在艺术表现上的表情作用结合切身的音乐感受和体验,学习必要的音乐知识,从而巩固、发展和深化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
(三)能区分人声和乐器的音色各种不同的乐器因其构造不同而让其有不同的音色特点,三岁之前的幼儿对乐器和人声的理解能力是十分有限的,而四至六岁的幼儿不但能区分人声和乐器还能学会用各种不同的音色来表现音乐。
(四)通过视觉促进幼儿对音乐的感受音乐是流动的,音乐的表现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我们可以借助于一些图画、动画、教具、情景布置等来简单地演示音乐的意境,从而触发幼儿的创造性想象来了解明白乐曲的性质、情节、情绪,所以适当地调动视觉对帮助幼儿欣赏音乐是大有裨益的。
三、活动准备:
每位幼儿一支笔、一张纸、钢琴。
四、教学过程: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教师通过观察法、操作法、游戏法,让幼儿在学习中能愉快轻松,从中学到知识。
第一个环节是通过观察让幼儿很容易分辨长与短的关系,引起幼儿更好的思考与理解.
第二个环节是可以加深幼儿对三种音型的理解.
第三个环节是让幼儿在活动中以游戏为主,深入活动帮助了解.
五、活动过程:
1、让幼儿分辨三种不用的节奏型。
(1)延长音。如:5---。
(2)高低不同的几个音反复出现。如:1234543212345432。
(3)半拍音符半拍休止符的音型。如:50505050。
2、请幼儿边听边唱感知这三种声音的长短、高低,然后用线条或图画出来。幼儿绘画结果不做统一要求,只要幼儿能讲出道理并且符合要求就算可以了。
3、对于能力差一点的幼儿要求他只画音的长短,如教师唱5———和5555启发他们画就可以了。一遍不行可多重复几遍。
请幼儿玩排排队的游戏。将幼儿分组,听到5————的声音站成一直线,听到1234543212345432幼儿手拉手分开站成弯曲的对形,听到50505050幼儿站成一高一低(蹲)对形。反复几遍锻炼幼儿的灵敏性。
六、活动延伸:
在音乐区内,听录音做画声音的游戏。
估量:基本上能用线条表示出音的长短。
评析:
通过画声音,能反映出幼儿对音长短、高低的不同感受。如有的幼儿能将5050画成■□■□,而有的幼儿画成╳〇╳〇,还有的幼儿画成,有个铅笔有头,有个铅笔没头。画声音对幼儿在音乐的感受力的表现手法中,位置是很重要的。
活动结束:
幼儿一起探讨。
说课稿:学习5的加法 幼儿园说课稿:学习5的加法
第一部分:说教材。
本课的内容选自大班数学上学期的基本教育活动。我选本课的原因是因为本课在学科知识体系中处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教学目标有以下三点:
1、引导幼儿在观察、操作、思考、表达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加法的计算过程,增强幼儿学习数学的信心。
2、会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计算5的加法,会运用数的组成进行加法计算。
3、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从小培养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把重点放在了引导幼儿观察、操作、思考、表达计算过程,而难点则是幼儿学会几种不同的方法计算5的加法。
第二部分:说教法。
在教学上,我采用了摸花片给幼儿猜的形式引导幼儿复习5的组成。在教学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现上,我选用了教具模型演示法,让幼儿明确操作的要求和进行操作的方法。在思维活动的组织上,我还通过讲解、比较的方法,将幼儿解决问题的种种策略展示出来,引导幼儿观察分析,找出哪一种是最好的。坚持使教法有利于突出教材重点,突破难点,符合幼儿认识规律和年龄特征。
第三部分:说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和采取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我教给幼儿一些学习的方法。操作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幼儿通过操作进行学习,我对幼儿的操作给予必要的指导,让幼儿去探索、发现,这样的学法可以让幼儿获得宝贵的数学经验,在教给幼儿操作法的同时,考虑到本课内容和幼儿的学习情况,对于学习速率快的幼儿,我教给他们讨论交流的方法,学习速率慢的幼儿,我教给他们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的方法,做到授之于渔。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
这一部分我又把它分了八个小点。
第一点:复习5的组成。
数的组成贯穿着10的加法,在加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我准备了一个小摸箱,告诉幼儿里面装有花片,双手伸进去摸后,告诉幼儿摸到花片的总数和左手的花片数,让幼儿猜右手的花片数,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出5的分合式。与幼儿一起游戏,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又避免了单调和枯燥,做到了师生互动。
第二点:新课导入。
我出示了一张图片,告诉小朋友:“李爷爷很久都没有去看看他种的南瓜宝宝了,这天,他走到南瓜地里,远远地看到四个小南瓜在地上,他走近去看时,咕咚一声,掉下一个大南瓜,把李爷爷吓一大跳。请问小朋友们,地上一共有几个南瓜?”
创设具有色彩和声音的情境,使幼儿自然地进入包含着数学知识的情景中,能让幼儿在感受数学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保护了幼儿思维开放性的教育理念,不把自己的思想和要求强加于幼儿。
第三点:幼儿利用学具操作探索算理。
由于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形象、具体的。因此操作是解决幼儿形象思维与知识抽象性之间矛盾的一种较好的手段。幼儿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就是其思维发展的过程。我出示了5张机器娃的图片,幼儿进行观察后,利用学具(1—5的数形小方块和符号小方块)进行操作,引导幼儿根据机器娃的特征用小方块进行列式。并让学习速率快的幼儿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学习速率慢的幼儿进行有序地观察。允许幼儿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体现幼儿的主体性,算法的多样性和教法的开放特征。
第四点:课间操。边拍手边读儿歌边跳舞。
好动是幼儿的天性,音乐及舞蹈在这里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我允许
幼儿离开座位自由地唱和跳,更是受到幼儿的欢迎。
“1加1等于2,2个小朋友在唱歌,1加2等于3,3个小朋友做游戏,1加3等于4,4个小朋友写大字,1加4等于5,5个小朋友敲锣鼓。”
第五点:通过5以内的加法,渗透加法交换率。
我给幼儿1、2、3、4、5、+、=、7张卡片,请幼儿帮它们合理的排序。并提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如:可以有多少种排法?为什么?幼儿回答是根据加法交换率。
第六点:数学游戏活动。
我出示了信箱五只,上面分别插有数字1—5的卡片,放在幼儿前面的桌子上,每组的桌子上有一只小筐,内装有信。每人一封,并写好幼儿的名字。我说:“小朋友们,今天,李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写了一封信,小朋友快来看看,信上写的是什么?”请每位幼儿从自己的一组中拿出自己名字的信,信里有一道式题,得数是几就投入几号信箱。(整节活动结束后由老师检验。)
第七点:引导幼儿对本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小结。
我提了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是怎样算出4+1的得数?那么,1+4等于几?你又是怎么想的?
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巩固所学的知识。
最后,我以玩数字卡片,随意出示两张卡片,说出和是几,模仿课间操的儿歌,引导幼儿进行创编。把音乐和数学结合起来,让数学不再乏味!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奇妙的声音
一、教材分析:
生活中各种声音无处不在,到处充满着各种各样奇妙的声音:比如拿个勺子敲敲会发出当当的声音,用铃鼓碰碰会发出哗啦啦的声音。大班孩子们喜欢这些声音,乐意表现这些声音,他们有了辩听、探索各种各样声音的能力,本次学习活动“奇妙的声音”就是想在幼儿的原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给孩子们有个提升,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更主动地探索自然中各种奇妙的声音,激发幼儿探索的能力。
活动的重点:引导幼儿了解声音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东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能辨别生活中常见物体发出的声音。
活动的难点:让幼儿感知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知道是由物体相互碰撞震动而产生。
二、教学目标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声音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东西发出不同的声音。
2、感知声音是由物体相互碰撞震动而产生的,丰富幼儿对声音的感性认识。
3、对生活中各种现象有探索兴趣。
为顺利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我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我做了以下准备:
1、各种声音的录音带。(铃鼓的声音、翻书的声音、筷子的声音、小碗的声音等等)2、提供了多种物品,让幼儿探索。如:打击乐器、书、纸、积木、小鼓、小棍、筷子、碗等。
三、教学方法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观察指导法:针对科学探索活动的随机性,采取观察指导法是比较合适的,教师通过敏锐地观察,能针对地进行指导,还能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在幼儿寻求声音的操作活动中,运用观察指导法,对他们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困难予以帮助指导,完成活动目标。
幼儿园说课稿:学习5的加法
导读:在教学上,我采用了摸花片给幼儿猜的形式引导幼儿复习5的组成。在教学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现上,我选用了教具模型演示法,让幼儿明确操作的要求和进行操作的方法。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学习5的加法》,本次说课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说教材。
本课的内容选自大班数学上学期的基本教育活动。我选本课的原因是因为本课在学科知识体系中处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教学目标有以下三点:
1、引导幼儿在观察、操作、思考、表达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加法的计算过程,增强幼儿学习数学的信心。
2、会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计算5的加法,会运用数的组成进行加法计算。
3、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从小培养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把重点放在了引导幼儿观察、操作、思考、表达计算过程,而难点则是幼儿学会几种不同的方法计算5的加法。
第二部分:说教法。
在教学上,我采用了摸花片给幼儿猜的形式引导幼儿复习5的组成。在教学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现上,我选用了教具模型演示法,让幼儿明确操作的要求和进行操作的方法。在思维活动的组织上,我还通过讲解、比较的方法,将幼儿解决问题的种种策略展示出来,引导幼儿观察分析,找出哪一种是最好的。坚持使教法有利于突出教材重点,突破难点,符合幼儿认识规律和年龄特征。
第三部分:说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和采取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我教给幼儿一些学习的方法。操作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幼儿通过操作进行学习,我对幼儿的操作给予必要的指导,让幼儿去探索、发现,这样的学法可以让幼儿获得宝贵的数学经验,在教给幼儿操作法的同时,考虑到本课内容和幼儿的学习情况,对于学习速率快的幼儿,我教给他们讨论交流的方法,学习速率慢的幼儿,我教给他们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的方法,做到授之于渔。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
这一部分我又把它分了八个小点。
第一点:复习5的组成。
数的组成贯穿着10的加法,在加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我准备了一个小摸箱,告诉幼儿里面装有花片,双手伸进去摸后,告诉幼儿摸到花片的总数和左手的花片数,让幼儿猜右手的花片数,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出5的分合式。与幼儿一起游戏,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又避免了单调和枯燥,做到了师生互动。
第二点:新课导入。
我出示了一张图片,告诉小朋友:“李爷爷很久都没有去看看他种的南瓜宝宝了,这天,他走到南瓜地里,远远地看到四个小南瓜在地上,他走近去看时,咕咚一声,掉下一个大南瓜,把李爷爷吓一大跳。请问小朋友们,地上一共有几个南瓜?”
创设具有色彩和声音的情境,使幼儿自然地进入包含着数学知识的情景中,能让幼儿在感受数学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保护了幼儿思维开放性的教育理念,不把自己的思想和要求强加于幼儿。
第三点:幼儿利用学具操作探索算理。
由于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形象、具体的。因此操作是解决幼儿形象思维与知识抽象性之间矛盾的一种较好的手段。幼儿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就是其思维发展的过程。我出示了5张机器娃的图片,幼儿进行观察后,利用学具(1—5的数形小方块和符号小方块)进行操作,引导幼儿根据机器娃的特征用小方块进行列式。并让学习速率快的幼儿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学习速率慢的幼儿进行有序地观察。允许幼儿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体现幼儿的主体性,算法的多样性和教法的开放特征。
第四点:课间操。边拍手边读儿歌边跳舞。
好动是幼儿的天性,音乐及舞蹈在这里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我允许幼儿离开座位自由地唱和跳,更是受到幼儿的欢迎。
“1加1等于2,2个小朋友在唱歌,1加2等于3,3个小朋友做游戏,1加3等于4,4个小朋友写大字,1加4等于5,5个小朋友敲锣鼓。”
第五点:通过5以内的加法,渗透加法交换率。
我给幼儿1、2、3、4、5、+、=、7张卡片,请幼儿帮它们合理的排序。并提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如:可以有多少种排法?为什么?幼儿回答是根据加法交换率。
第六点:数学游戏活动。
我出示了信箱五只,上面分别插有数字1—5的卡片,放在幼儿前面的桌子上,每组的桌子上有一只小筐,内装有信。每人一封,并写好幼儿的名字。我说:“小朋友们,今天,李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写了一封信,小朋友快来看看,信上写的是什么?”请每位幼儿从自己的一组中拿出自己名字的信,信里有一道式题,得数是几就投入几号信箱。(整节活动结束后由老师检验。)
第七点:引导幼儿对本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小结。
我提了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是怎样算出4+1的得数?那么,1+4等于几?你又是怎么想的?
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巩固所学的知识。
最后,我以玩数字卡片,随意出示两张卡片,说出和是几,模仿课间操的儿歌,引导幼儿进行创编。把音乐和数学结合起来,让数学不再乏味!
小班学习字母RST
网站小编为你编辑《小班学习字母RST》一文,希望为你人工作带来帮助!
rstraitstartea
小一班eily
运动目的:
1、经由过程游戏运动,引诱幼儿的进修字母rst的准确读音,开端相识单词raitstartea的寄义,发音根基正确.
2、勉励幼儿勇敢演出歌曲whatwouldyoulike?
3、造就幼儿对英语运动的爱好。
运动预备:
rst字母卡,raitstartea的图片cd
运动历程:
一、问候
t:goodmorning,everybody
二、幼儿手工制作新授
1、出示字母图片让幼儿猜
t:look,whatisit?guess
2、幼儿猜出或猜不出后,就完备出示卡片,并教会幼儿准确读音。
t:ok,it’sr
游戏:将字母卡rst依序贴在白板上,先生带读数次,再更换字母卡的次序不雅察幼儿是否能熟悉准确的字母。
3、教会准确读音后可以共同行动加深幼儿影象
ok,let’sdotogether
(云云类推,传授rst)
4、幼儿园教育随笔景象演出(先生带兔子、星星的图片涌现)
t:o,whoiscoming?raitstar教会幼儿准确读音
t:o,lookat冯先生,what’sinhishands?tea教会幼儿准确读音(引诱小朋侪做拿起杯子冒充喝一口。
5、游戏iamhome(听音乐任意叫某个幼儿的名字,由吴先生做灯号,听到灯号后停下来做行动rr(发音)rait)云云类推
t:ok,nowlet’splaytogether
(时候长就直接到goodbyesony)
三、幼儿园教案温习歌曲whatwouldyoulike?
ok,nowlistentotheradio
四、goodbyesony
关于小班学习字母RST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幼儿园拼音说课稿精选5篇
充分利用创设音乐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写教案是老师工作的其中一项。教案的撰写切忌抄袭和照搬。幼儿教师教育网给你提供了以下的《幼儿园拼音说课稿》,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幼儿园拼音说课稿(篇1)
一、活动目标
1、能辩别声母g、k、h的音和形。
2、能在游戏中快速辩读并体验学拼音的乐趣。
二、活动重难点
1、重点:能辩别声母g、k、h的音和形。
2、难点:能在游戏中快速辩读声母。
三、活动准备
拼音王国图片、声母形象图片、游戏声母卡片
四、活动过程
1、复习导入
欢迎你们来到拼音王国,国王说:“你们还认识我的6个单韵母宝宝吗”?还认识那些声母宝宝?(把单韵母和声母放在孩子的后面),我的拼音宝宝已经躲在你们的后面了,认识他就大声读出它的名字。
过渡:哈哈,国王太开心,你们还认识我的拼音宝宝,今天介绍3个新声母宝宝给你们认识,和它一起做游戏,国王开心了会每个人发一个美味的糖果。
2、学习g、k、h
(1)出示图片,你们在图上看到了什么?
引出g、k、h
(2)分析g、k、h的形
鸽子的“鸽”ggg
蝌蚪的“蝌”kkk
娃娃喝水hhh
(3)拼读练习
个别读、字卡游戏读、快速读
(4)游戏练习
五体投地:把声母卡片放在地上,老师读什么声母孩子就拿自己的肢体部位碰哪个声母。
两人五体投地:把声母卡片分组放在地上,老师读什么声母孩子就拿自己的肢体部位碰哪个声母,互相交替缠绕增加游戏难度,增加游戏趣味性。
3、游戏结束
国王说:“你们今天已经认识了我的三个声母宝宝g、k、h并且和他们快乐地游戏,我很开心,今天给你们每人发一个糖果,如果你们能读出他的名字,糖果就是你的啦,其中有三个笑脸糖果,一个笑脸糖果可以换三个糖果。
给孩子们发糖果,把单韵母和声母都放在里面让孩子认出它们并能准确地读出。
幼儿园拼音说课稿(篇2)
学习目标:
1、学会复韵母ai ei ui及其四声,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声母与ai ei ui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3、知道ai ei ui的标调位置。
4、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句子。
5、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6、认识"你、他、水、白、皮、子、在"7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学习重点:
学会复韵母ai ei ui,明确单韵母与复韵母之间的不同之处。
学习难点:
复韵母既不能读成两个音,也不能不表示口型变化的过程。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1、学会复韵母ai ei ui,记清形,读准音,会正确读出它们的四声。
2、会看图拼读这三个复韵母构成的音节。
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用卡片认读6个带调单韵母。
2、说说单韵母发音时要注意什么?(强调口型不变)
3、看口形,猜一猜老师读的是哪一个单韵母?
(二)提出学习任务。
今天我们要学习3个复韵母和它们的拼音。单韵母a e u最喜欢和i做朋友了。你看,它们在一起就成了ai ei ui,它们都是由两个单韵母合起来的,我们给它们取个名字叫复韵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复韵母。
(三)学习复韵母ai。
1、看插图说话引出ai:图上画了什么?(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谁个儿高?谁个儿矮?(姐姐高,弟弟矮。)
2、ǎi是第几声?第一声该怎么念?板书:ai
3、学习 ai的发音,认清字形。
ai 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一个复韵母,"复韵母"念两遍。
复韵母 ai 是哪两个单韵母组成的?怎么把a和 i合成 ai 呢?
教师示范,告诉学生,复韵母发音时口型要变。a读重些,i读轻些,两个音要连在一起,不能分开,读 ai 时可体会一下 "矮"的读音。(教师领读三遍,学生各自模仿着读,集体读,指名读。)
4、对比读,a---ai,让学生看老师发音时的口型,听清发音,说说老师刚才发的是什么音。
5、四声练习。
学儿歌:a母出现a上标,a母不在找 o e,i 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点去掉。
让学生注意,ai的`调号标在a的头上,因为a发音时的开口度比i大。结合口语训练进行四声练习: 我挨着你,你挨着我,āi āi āi。旧社会,孩子常挨饿,ái ái ái。姐姐高,弟弟矮,ǎi ǎi ǎi。我爱爸爸,我爱妈妈,ài ài ài。
(四)学习复韵母ei。
1、看插图说话引出ei: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丁丁砍柴,发出ei ei ei的声音。)
2、教师范读ei,谁能说说口形是怎样变化的?(先发e音,很快地向i滑动,e重i轻。)
3、学生领读,指名读,齐读。
4、给ei标调,进行四声练习。
(五)学习复韵母ui。
1、看插图引出ui:图上画着什么?你能从图上找到复韵母ui吗?
2、ui,u在前,i在后,读的时候口形应该怎么变?谁会读?谁能说说你是怎么发ui这个音的?(先发u,口形慢慢变小,变成i。u重i轻,一口气连成。)指名读、齐读。
3、告诉学生ui的声调标在i上,运用顺口溜:i、u同在标在后。进行ui的四声练习。
(六)巩固练习。
1、卡片认读复韵母ai ei ui。
2、打乱次序带调读ai ei ui。
(七)书写指导。
这三个复韵母都是由两个单韵母组成的,单韵母在四线格中写在什么位置,复韵母也写在什么位置。两个单韵母组成一个复韵母,是读一个音。
第 二 课 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复韵母ai ei ui及它们的四声。
2、学习声母与ai ei ui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3、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句子。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认识"你、他、水、白、皮、子、在"7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学习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卡片复习复韵母ai ei ui,说说你是怎么发音的?
2、对比读:a--ai e--ei u--ui,说说有什么不同?
3、认读带调的复韵母ai ei ui。
(二)学习声母与ai ei ui相拼的音节。
1、出示:k-āi→kāi g-ěi→gěi h-uí→huí说说声母和韵母各是什么?
幼儿园拼音说课稿(篇3)
一、教学目标
1、学读复韵母ao及四声,读准音。
2、掌握ao四线三格的写法,认清形,正确书写。
3、正确拼读声母与ao的两拼音节,学会儿歌。
二、教学重、难点
ao的发音,声母与ao的两拼音节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三、教学用具
字母卡片,教学图片。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师:(出示奥运五环图)小朋友,今年是20xx年,大家都知道,奥运会将在我们北京举行。“奥运”的奥读轻声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朋友ao的发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会它吧。
(二)、学习ao的发音及四声
1、师:我们要先会读ao,读的时候先发a,要发的长而响亮,然后口型收拢,变圆,发出o的音,要轻短些。
幼儿按照老师的教法自由拼读,教师纠正后教读五遍:aoaoaoaoao,(学生互读,齐读,个别读)
2、师:ao还带来了它的四个兄弟,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吧!
(出示卡片āoáoǎoào)
幼儿自由读,教师纠正读不准确的,然后教读数遍。
3、师:大家学的真快!真棒!为了奖励大家,老师要送你们一首儿歌作为礼物,出示儿歌:
老虎发威āoāoāoāo饿狼觅食áoáoáoáo
身穿花袄ǎoǎoǎoǎo举办奥运àoàoàoào
教师教读儿歌,学生跟读几遍,要求记熟。
(四)、学习有关ao的两拼音节。
1、(出示图片及拼音卡片)
Xiǎomāoshūbāopútáolǎohǔ
2、教师教读一遍,学生跟读,教师纠正读不准确的音节,再次教读三遍。
3、找幼儿当小老师教小朋友。
(五)、学习儿歌
1、师:下面的时间让大家轻松一下,我们来猜个谜语,看看小朋友谁最聪明,能先猜到答案。谜语:
身穿大红袄,
像串大鞭炮。
你咬它,它不叫,
它咬你,汗直冒。
生:辣椒
师:大家真聪明,我们一起学会它然后回家让爸爸妈妈猜猜,看他们是不是能猜出,好吗?
2、师示范读儿歌一遍,然后教幼儿数遍。
3、学生练习,并尝试给儿歌加上动作。
4、让学生找出儿歌中含有ao的音节并进行拼读。
ǎo袄pào炮yǎo咬jiào叫mào冒
(六)、拓展练习
出示生活中幼儿常见的有关ao的音节进行拼读。
礼貌lǐmào你好nǐhǎo
老师Lǎoshī高兴gāoxìng
六、小结。
师:小朋友们,今天你们表现的都很好,我们不但学会了复韵母ao,还认识了与ao有关的几个拼音朋友,你们玩的开心吗?可惜时间不早了,小朋友,再见!
幼儿园拼音说课稿(篇4)
一、 导入活动
CD放音乐《喜洋洋与灰太狼之歌》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刚才的这个音乐是什么歌吗?
幼:《喜洋洋与灰太狼之歌》
师:是的,今天喜洋洋又被这只可恶的灰太狼抓走了,被关在黑漆漆的狼堡里,让我们一起去营救他吧!你们有信心吗?!
幼:有!
师:我们已经有足够的勇气了,但是去狼堡并不容易,路上有很多困难和障碍,我们需要一个一个闯过去才能救出喜洋洋,你们害怕吗?
幼:不怕!
师:好,那我们就开始出发吧!
二、 游戏活动
1、 复习单韵母、声母、声调
第一关:《蜜蜂士兵》
师:刚走过羊村门口的木桥,就飞来了一群‘蜜蜂士兵’挡住了去路。 (蜜蜂士兵说:只要你们读对了这些拼音就让你们过去!)
ā á ǎ à ō ǒ ē ě a ī í ǐ ì ū ú ǔ ù ǖ ǘ ǚ ǜ
bpmfdtnlgkh
师:小朋友们真棒!我们已经成功的闯过了蜜蜂士兵,让我们继续前进吧!
2、复习声母的拼读直呼
第二关:《小兔采蘑菇》
师:糟糕,前面有一个岔路口,两条路该往哪儿走呢?咦!前面有一只小兔子我们问问他吧。
(小兔子说:我当然知道了,可是我要踩蘑菇没时间,不过如果你们帮我采,并且把采好的蘑菇分类放好,并读出蘑菇上的音节我就告诉你们。)
师:有信心帮助小兔子采到所有的蘑菇吗?
幼:有!
师: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帮助小兔子吧,别忘了要正确读出蘑菇上的拼音呦!
【拼音】:(拼读的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bābǔpīnámmì lǜ fǎdūkūtīnǚtú gǔ
师:小兔子看到大家帮他采到了那么多的蘑菇,很高兴。他说:谢谢你们告诉你们吧,请走路线 ① 就到了。
3、 复习声母的拼读
第三关:《看图连线》 (神秘地图)
师:小朋友你们真棒,经过你们的努力,我们离喜洋洋又近了一步。可是,前面又出现了一个难题。这里有一张神秘的地图。有了这张地图,我们就能找到狼堡的位置了。可是这是一张不完整的地图,现在就需要聪明的宝贝们和老师一起想办法把前面的图片和后面的拼音连起来,这样这张地图就完整了。下面老师就请几个宝贝和老师一起来把这张地图画出来,好吗?!
bǐ mù fǔ pápō dàtǎ f lí dí dǎ
师:宝贝们你们真棒!我们现在已经成功的拿到了地图,这样就可以向狼堡继续前进了。
4、复习声母的拼读
第四关:《摘苹果》
师:不过走了那么长时间路肚子都有点饿了,前面有一个苹果园让我们摘点大苹果吃吧!
(师:树上的苹果真是又大又圆,不过要想摘下它就要读对上面的拼音,大家要加油了!) fùmǔ nǔlì fámù nǎlǐfǎlǜ dìtú tǔdì dàmǐ hakǎpùbù 师:我们吃了那么多大苹果这回可饱了,攒足了力气继续前进吧!
5、复习声母的拼读
第五关:《猜猜我是谁》 (密码解锁)
师:继续往前走,呀!我已经看到喜洋洋了,可是他被可恶的灰太狼锁到了笼子里,笼子外面还被灰太狼设置了一道道的'锁头,我们怎么打也打不开,怎么办呢?这时候,聪明的喜洋洋对着笼子外面大声喊道“小朋友,我告诉你们,每一个锁头上都有它们自己的密码,只要你们大声的读出锁头下面的密码,锁头就会自动打开了。你们愿意帮助我吗?!”
幼:“愿意”
lù tùmǎ hǔ
lǘ
师:小朋友们真是太棒了,喜洋洋营救成功!
6、复习声母的拼读
第六关:《送礼物》húlì
师:因为我们的勇敢和智慧,我们成功的救出了喜洋洋。所以喜洋洋要送给我们小朋友许多礼物以表示感谢!
师:看!这棵树上有许多的小礼物,你们喜欢吗?
幼:喜欢
师:可是每个小礼物的上面呀都有一个小秘密。请拿到礼物的小朋友把上面的小秘密读给你的家长听,如果你读对了,那个神秘的小礼物就属于你啦!
【拼音】:
小gē子,gūgūgū tā hbàba去lǐfà
小kē蚪,圆圆dù 我hmāma过mǎlù
小h水,哗lālā bbo在dú书
小朋友,笑hāhā dìdi在dǎgǔ
nǐ hgēge báhgūgu在画画
ppo在hē水
师:拿到了那么多的礼物你们高兴吗?
幼:高兴!
三、结束活动
师:通过这次营救喜洋洋的经历,我们小朋友更加的勇敢了,同时也复习了知识、收获
了礼物,愿小朋友们在即将到来的新年里越来越棒,健康快乐!
师:下课
幼儿园拼音说课稿(篇5)
活动背景
汉语拼音对于幼儿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想要让幼儿好好的学习拼音就只能做一些有趣一点的教案,如学习韵母e,就可以从它的写法和读音都可以联系到鹅这种有趣的动物身上,引起幼儿的兴趣。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阅读《白鹅》,认识“白、鹅、河、乐、热”五个字。
(2)、学习韵母e,掌握其字形,读音及写法,会读带四声的O。
(3)、继续学习四声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充分利用书中图画、挂图、卡片、、游戏等手段服务教学。
(2)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认识生字,记忆字母。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自主的学习活动中领悟、体会。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单韵母“e”,认识字形,会读、会写。
教学难点:掌握e的发音,学会e的四声及读出带调韵母的音。
教学准备:
e及带四声的e的卡片,生字卡片,四线格。
教学过程
一、识字
1、谈话导入:你去过池塘边吗?你看到过白鹅戏水的情景吗?下面就让我们去看看吧。
2、出示书上图画:让我们一边欣赏美丽的图画,一边学习这首好听的的儿歌吧。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图画入手,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出示儿歌,读熟
(1)让学生利用已有的识字基础试读。
(2)把自己认识的字画出来,给同学们读一读。
(3)找会读的同学再指名读,领读。
(4)说说“快快乐乐”和“亲亲热热”的情景是什么样的,表演一下。
(5)自己练习
(6)开火车读
4、在读儿歌的基础上,认识五个字
(1)在儿歌中认字
(2)用同桌合作学习的方法认字(同桌互相检查,如有不会的就教教他)
(3)读生字卡
(4)认词语
二、学习韵母e
1、读准音
(1)老师写上“鹅、河、乐、热”四个字的音节“e”用红笔
(2)让学生反复地慢读这四个音节,体会e的读音。
(3)学生认读(如果学生读不准,师示范读音)
(4)学生练读
2、记忆字形
借助图中白鹅戏水图或让学生自己想方法记忆的字形,看谁的方法最好。(白鹅戏水e e e,水中倒影e e e)。
3、继续学习四声
(1)读带声调的韵母e(按序,变序)
(2)读儿歌中自己认识的字,体会声调,并说出它是几声。
4、写韵母e
(1)e的家在哪?(中格)
(2)师指导书写
(3)生书空,练习
幼儿园拼音e教案,学好拼音是学好汉字的基础,汉语拼音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我们每一个部分都要好好的学习,尤其是声母和韵母,这是组成拼音的重要部分。
2020幼儿园说课评课:先学拼音再识字是个错误
语文教学究竟应从直接认读汉字开始,还是应从学拉丁化的汉语拼音字母开始,在小学语文界长期存在着不同看法,多年从事课程改革的老教育工作者邵宗塄曾任浙江省教委主任)和游铭钧(曾任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副司长)认为:先学拼音再识字是个错误!
在识字教学中,老师的教就是学生识字的“拐棍”。现在绕上一个大弯:先教拼音,让拼音字母成为“拐棍”,以此为“中介”帮儿童识字。对儿童识字来说,这个弯绕得值吗?近二十年来,多个直接教儿童识字的实验,都表明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没有像教学拉丁化的拼音字母那么吃力,而且识字速度和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方块汉字,远比无意义的、相似处很多的拉丁字母容易辨认和识记。作为表音的拉丁字母,它的形不仅与义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而且与所表的音之间的联系,也是一种人为的、随意的、外加的和偶然的联系,而汉字的形不仅标音,而且与义之间有直接的、更深刻的联系。所以,儿童在识记它们时,其难易自然极为不同。
直接教学汉字的优势,还因为单个的汉字可编成为琅琅上口、又富有儿童情趣的课文,和强记死背那些本身并无意义、相互间全无内在联系的拉丁符号,完全是两种情趣、两种氛围,自然也就带来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不仅是学习的效率不同,而且在儿童情趣培育上也不一样。
对高高兴兴上学来的儿童来说,六十课时的拼音字母,如果算不上如同当头棒喝的“五百杀威棍”,也是浇向小脑袋的一盆凉水,使其刚入学便萌生读书枯燥、读书太苦之感受。绕着大弯的识字教学模式,大有舍易就难、错把“误区”当“捷径”之嫌。
现在,儿童一入学,最先遇到的是汉语拼音,每天接触的是拼音字母,抄写的是拉丁符号,这不仅会严重地干扰儿童掌握汉字各种笔画、结构的正确书写方法,而且还严重影响“执笔方法、写字姿势”等良好习惯的养成。汉字的书写,要求横平竖直转折有楞角,运笔有轻重快慢之别,构字讲间架,要求重心平稳和中心对称,既舒展大方又有向心的凝聚力,还讲究布局谋篇,等等;抄写拉丁字母,用的全是画斜的弧线,运笔无轻重快慢的区别。书写汉字和抄写拉丁字母,截然不同。
长期以来存在一个有影响的观念:汉字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是重点,因为学好汉字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是难点,因为汉字不是字母文字。说是重点,这符合实际,原因分析得也正确;说难点,是因为汉字不是拼音文字,这个断言不能令人信服。我们认为,教儿童识汉字难不难,并不决定于是不是拼音的字母文字,关键在识字教学是否符合汉字本身的特点,以及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
雨点的声音 聆听下雨的声音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雨点的声音 聆听下雨的声音》,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教学目的:
1、感受散文诗语言的优美和意境美。
2、学习散文诗中的语言和句式。
3、感受下雨天别有一番趣味。
教学准备:散文诗《雨声》及相关课件,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一、创设下雨的场景
出示下雨的图片,播放下雨的声音,请幼儿认真观看和倾听。
提出问题:刚刚小朋友们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们喜欢下雨吗?为什么呢?
二、教师讲故事引入散文诗。
老师介绍故事简要内容。
三、分段落欣赏散文诗
1、欣赏第一段,提出问题:妈妈教豆豆什么办法?她是如何听雨的?我们来学一学豆豆听雨的样子。
2、欣赏第二段,知道雨点落在不同的位置发出的声音也不相同。
(1)豆豆听到了什么样的雨声?
(2)幼儿观看相应画面,回答豆豆听到了什么样的雨声?
(3)小结:大家听得很仔细,说出了豆豆听到的不同的雨声。那么,这些雨点分别落在了哪些地方?在干什么?请幼儿说一说。我们一起再来静静地、仔细地听一听好吗?老师再播放、朗诵一遍第二段。
3、完整欣赏散文诗。
1、散文诗里豆豆在做些什么?
幼儿回答:豆豆在听雨。
老师:是的,这首散文诗的名字就叫做《听雨》。我们再来一起欣赏一遍,请大家认真听,然后说一说:你最喜欢散文诗里的哪一句话?
2、老师朗诵散文诗。
四、幼儿说一说对雨声的经验和想象
1、幼儿交流讨论:豆豆听到的雨声是什么样的?雨点还会发出哪些声音?它落在了什么地方?做了些什么?
2、在柔美的背景音乐下,请幼儿说一说对雨声的经验和想象。
五、感受下雨天别有一番趣味。
1、提出问题:小朋友们猜一猜,豆豆还讨厌下雨天吗?
2、小结:下雨天也别有一番趣味,无论什么天气,我们都要开心,做个开心小宝贝!
不知道本文《雨点的声音 聆听下雨的声音》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