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指导孩子读书的实践——引导孩子“读”要得法

发布时间:2021-09-15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

书,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是我们获取知识、伴随我们一生的良师益友。现在市场上有许许多多种类齐全、形象生动的图书,家长朋友也很乐意投资为孩子购买各种图书。但是,孩子们喜欢看书吗?会看书吗?图书是否发挥了其应有的功能呢?答案不容乐观。那怎样让孩子真正喜欢读书并养成读书的习惯呢?其实很简单:孩子从他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便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认识世界。如果我们成人能很好的理解和利用他们的“特有方式”,他们就会自然的、充分的发展。就拿读书来说吧,孩子完全有阅读的能力,关键是成人用什么方法引导,方法适合,他们就很容易接受,方法不适合,他们不仅不能接受,还会对阅读产生厌倦,影响其今后的发展。

下面我介绍几种引导孩子读书的拙见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从“趣”入手,让孩子感觉阅读是“玩”

1、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这主要是指在读物内容与幼儿求知心理之间,通过问题的来制造一定的悬念,将幼儿的注意引入一种与问题相关的情境中。如:“小白兔的眼睛为什么是红色的?人为什么会有影子?”这本书中有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创设问题情境要注意问题要小而具体、有趣而特别,以吸引孩子阅读。)

2、把读书过程“变”成一种游戏

对孩子来说,阅读并非成人意义上的看和理解的思维过程,它更像一种游戏。因此,我们在让孩子手拿书本翻阅时,从孩子的特点出发,把读书过程游戏化。如:“这一本书的“读书小精灵”想你了,他要请你去跟图书里的朋友玩,我们快来看看这本书里面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样孩子就会迫不及待的拿起书本。(引导孩子关注图书、让孩子自己翻书、寻求答案、阅读内容,把这个过程创设成一个游戏过程。我们假设孩子是寻宝者,那么书中的角色和剧情就是宝藏。只有激发起孩子读书的兴趣,他才能体验到读书的乐趣。)

3、利用孩子的兴趣迁移到阅读(励志的句子 dJz525.com)

刚开始孩子可能不喜欢阅读,但他总有自己喜欢的事物或活动,我们可以因势利导地把孩子对其他事物或活动的兴趣转移到阅读中来。如:我的孩子对中央电视台的“蓝猫、淘气三千问”节目特别感兴趣,只要一提到“蓝猫、淘气”他就会兴奋地讲个不停。于是,我就利用孩子这个感兴趣的话题,找来“蓝猫、淘气三千问”系列丛书,很好的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

4、让孩子“亲”选图书,从内心激发阅读兴趣

孩子们看的书是从哪儿来的?据我所知,绝大部分是父母选的、父母买的,有的孩子虽然参与了购买图书的过程,但仅是旁观者,“大权”掌握在父母手中,还有的则从来都是父母负责买,孩子负责看。我觉得很可惜:因为家长错失了一个可以让孩子从内心产生阅读兴趣的机会。孩子跟成人一样:“对自己做的、自己买的东西特别珍惜。”我们应该让孩子自己买书。领他们去书店,让孩子自己选书、自己付钱,整个过程由孩子独立完成。这样既可锻炼孩子理财、又会让孩子对自己买的书特别珍惜,相对的,孩子会从内心对图书产生移情作用。

二、把“你”换成“咱”

有很多家长经常会对孩子说:“你快看书去!”“你快认字去!”这句话对孩子是直接命令,而孩子对成人的命令天生有一种抵触心理。如果把“你”换成“咱”,结果就会打不相同。如:“咱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吧!”“这些字很久没有读了,咱们一块来读读吧!”这样孩子就会感觉到大人们和他们一起做有趣的事,从而愉快接受。

孩子对成人有一种天生的依赖,他们愿意成人和他们一起学习;愿意成人听他们谈论学习情况;喜欢成人在一旁看他们学习,如果成人长期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就会有一种失落感,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如果成人对孩子的学习表现出感兴趣、听他们讲述学习或者和孩子一起学习,孩子就会被大人的学习的氛围所感染,跟着大人一起学习。因此,要想真正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和学习习惯,请你跟孩子一起做吧!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要时刻正确引导孩子


这是我到中二班的第二天,孩子们都很可爱,我曾经带过小中大班,发现孩子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喜欢告状。

今天我们班的下午活动是手工,在活动中孩子们都在折青蛙,这看似一片安静,其实就在一分钟前,就有一个小女孩气呼呼的来告状:“老师,他抢我的纸。”我听了有些生气,心想:都是中班的孩子了,不应该这样没有礼貌,更何况我一直很重视礼仪教育的。我和这位小女孩一起来到另一个孩子中间问个明白,原来这位小男孩的手纸用完了,可是还想折。我明白后,没有批评他,而是笑着跟小男孩说:“乖,你没有纸可以找老师要,或是和小朋友借,抢别人东西是不礼貌的,别人会很伤心的,你愿意看到小朋友伤心吗?”他听了我的话低下了头,我看他好像意识到自己错了就问他:“小朋友伤心了,我们怎么办呢?”旁边的一个小朋友说:“道歉,她就不生气了。”他看看那个小女孩,走到她身边低着头说:“对不起,我不应该抢你的纸”,“没关系,我给你一张吧!”说完小女孩递给了他一张,他们又开心地折青蛙了。

其实,孩子告状之后,最希望的就是得到老师的公平处理,并不是要老师一定要批评谁,我个人认为老师对孩子告状之后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也许有的老师忙的时候对孩子的话不以为然,这样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所以现在我遇到类似的孩子告状之类的,情节轻的我会说自己处理,有一些麻烦的我会自己处理,而且我一定做到公平,因为,虽然我们错怪一个孩子,对于我们来说无所谓,可是在孩子的一生中都会影响他,他会记着一辈子。

我觉得,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要时刻正确引导孩子,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对孩子说谎要及时引导


依兰每天早晨都来园很早,随身总带着一杯豆浆,而且是妈妈特制的。一次,我们两老师正开心地和依兰聊着,无意间问依兰:“依兰豆浆好像很好喝,给老师也尝尝好吗?”可刚刚还兴奋聊天的依兰突然低头不说话了,好像完全没有听见老师刚才的问题。我们怕依兰误解老师想喝他的全部豆浆,我们又重复了一遍。“依兰,老师喝一点点,尝尝好不好喝,好吗?不喝完的。”“明天我不带了!”依兰双手紧握着杯子说。我们期待了许久,依兰一句简单的话让我们很是惊讶和失望。我们又问:“为什么明天不带豆浆了?”她慢吞吞地回答:“妈妈说的。”

说到这,我们两老师不知道接着再说什么好。虽然我们心里很明白依兰肯定在说谎,但我们并没有去揭穿她,怕她心里受伤。因依兰大人晚上来接较晚,当天我们给依兰的家长写了信

,将事情的经过说明了一下。

大人回信内容大概:依兰在家也经常说谎,而且话到嘴边根本不用打草稿。如:“去外婆家,舅舅根本不在,可她回家却告诉爸爸妈妈,说舅舅也在,还给她买好吃的呢。”至于豆浆,依兰妈妈每天早上起床时会问依兰,今天要不要喝。如依兰不要,妈妈也就不会煮的。

简单的写信回信,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孩子更多的信息。之后,在我们家园的合作下,依兰说谎的次数减少了,而且依兰也再次把豆浆带到了幼儿园。还主动提出,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妈妈煮的豆浆,依兰变得大方了。

孩子的错需要老师及时的引导与教育,但这离不开家庭的配合与支持。我们相信孩子在家园和谐的环境中会更健康、快乐地成长。

老师要给孩子适当的引导


每个宝贝都有自己的一个好朋友,在活动中喜欢一起玩,一起做游戏。有的宝贝有很多的朋友,这样让老师很高兴,因为朋友越多说明人际关系越好。

有一天,老师忽然发现他们两个人总是坐在一起。做好早操,另一个宝贝慢了一点,也会把小椅子放在他的旁边。如果他的身边有小朋友坐了,他会跟旁边的小朋友商量,或者趁小朋友不在,把之间的椅子放在他的旁边。一开始,老师会觉得他们两个人感情很好,经过两天的观察发现,上课时,两个人经常会时不时地说话,影响老师上课。于是,老师叫了宝贝来回答问题,他看看老师,看看同学,回答不出来,老师说:“宝贝,你在做什么呀?老师在说什么你知道吗?”这时,另一个宝贝也意识到了之间在讲话,就把头转了过来,看着老师。老师引导说:“现在老师在做什么?我知道你和他是好朋友。可是上课应该怎样做呢?”“应该安安静静听老师讲。”“好朋友不一定要坐在一起,上课的时候要自己管好自己,到了休息的时候,老师会给你们玩的时间。”听了老师的话,他点了点头。

到了第二天,两个好朋友还是在一起玩,一起游戏;在上课时,两个人就分开坐了,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老师的脸上也充满了笑容。

往往孩子都会跟着自己的感觉和想法去做一件事,那老师就要给孩子适当的引导,指出正确的做法,让孩子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正确引导孩子


俗话说得好”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今天我就不从大的方面去讲述好事与坏事了。我只想根据眼前的几个小世界表现一个好事的积极性和一件坏事的消极性。

我是一名刚刚上岗的幼儿老师,通过这几个月教学,我发现了几个小问题。有时候,我觉得所谓的小问题不注意可能会酿成大错误。比如说”动作的小失误,错误“,比如,有时候老师在讲台上讲课,或多或少也会有一些调皮的宝宝在自己的为上调皮捣蛋,交头接耳,开小差。这时候”恨铁不成钢“的老师出现了,他会用手中的粉笔投掷到那些不乖的小朋友身上。可是虽然看似是件小事。但是在一旁的小朋友们可能会”偷偷学艺“,也可能会利用的别的地方去。例如,小朋友们在一起玩耍时,有不和心意或者不顺心的时候,会随手拿起一件东西乱扔出去,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还有一种是言语上的失误,比如,面对一些大点的小朋友在做题的时候,他们有时候会精力不集中或者粗心大意,做题的速度可能会慢一些,正确率也可能会比较低。有些心急的老师可能会脱口而出”你真笨,你怎么这么笨啊“。虽说是短短的几个字,也可能会影响的小朋友的心理,打消他们做事情的积极性。这种现象,也可能会被旁边的小朋友们借鉴,从而会随口拿出此话嘲笑别人,久而久之养成好高骛远,目中无人的习惯。

”师者,传到授业解惑也“,除了授业解惑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时候心态和模范也很重要。很多时候,老师们有口无心的一些举动也可能是影响孩子一生的习惯。有时候有些老师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可能会阻碍小朋友们的健康心理。所以,有时候请各位老师,在教育好小朋友们教育教学的时候,也能用一些积极向上的态度开导教育小朋友。


指导方法应源于实践


伴随着歌曲《春晓》的响起,我们的户外活动又开始了。孩子们一听到这首歌就兴奋的排好队走出活动室来到塑胶场地。作为大班的小朋友,我们选择的是跳绳,大部分的孩子经过近两个月的练习已经能够熟练的掌握了跳绳的技巧。我们决定挑战一下跳大绳。我们两个老师甩着绳子,让小朋友排着队一个个来尝试着跳大绳。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这项运动,孩子们虽然很好奇、兴奋,但是没有一个孩子敢主动往前上的,都是你推我,我推你的。

我一看这种情况就点了祥瑞的名字,(祥瑞是班里胆子比较大,而且运动方面比较好的孩子)祥瑞鼓起勇气跑进了甩起的大绳里,但是由于节奏不对跳了一下就绊倒了。虽然第一次尝试失败了,但我们总结出来,在孩子跳进绳之前给孩子数3下作为准备,这样就能顺利的进入大绳,节奏能跟上。就这样几个平时胆子比较大的孩子能够试着跳大绳了,可是还有一些孩子不敢尝试。看他们准备跑进大绳时,不是用手捂住耳朵就是用胳膊挡住头就知道害怕大绳打着自己。针对这一情况,我对孩子们说:“别怕,大胆的往上跑,看着老师的绳子上去了你就跑进来。”

话说完,我自己都心虚,说实话我也害怕,记得小的时候伙伴们在一起跳大绳我从来不参加,因为怕绳子打着头。就是现在也不敢,一是怕绳子打着疼,二是怕不会跳被小朋友笑话。但是,为了小朋友我今天也要挑战一下自我,于是我鼓起勇气,走到大绳跟前,眼看着大绳一起一落我就是不敢跳,绳子甩了快十下了,我还是站在原地,为我甩绳的小滕老师看出了我的忧虑了,对我大声的说:“没事,你上就行,要是看着绳子快打到你了我就拽住绳子,放心打不到你。”我看了看给我加油的孩子,就卯足了劲冲了上去,没想到真的成功了。

我高兴地抱住为我甩绳的老师,这时小滕老师说:“你看我说的没错吧,打不到你吧!”我赶紧抓住机会问她,她是怎么做到的,小滕老师告诉我:“甩绳的人其实很重要,你要看着孩子如果跑过来绳子快打到她了,就把绳子快甩开,这样孩子就能跳进来;看着孩子的节奏甩绳,他跳的快你甩的也要跟着快,这样慢慢的他就会了。”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怪不得我刚才跳得那么轻松呢!我们也尝试用这种方法,果然几个胆小的孩子也能成功的跳大绳了。

通过这件事情,我深刻的体会到,任何理论都要连系到实践经验,自己都没有尝试跳大绳又怎么掌握其中的技巧呢?光凭着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去指导孩子,一切都是空说,不具意义,对孩子也没有帮助。只有自己先尝试了,在实践中得出的指导方法才是切实可用的。通过跳大绳活动,我也突破了自己,多年不敢跳得大绳我也尝试了。以后我也要做事情更勇敢些,给孩子们做一个好的榜样。

如何指导孩子看图书


幼儿园的孩子不识字,不会读书,但能读图。暑假是让孩子学会看图书的时机。让我们一起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指导他们学会“读图”,学会看图书。一、辅导孩子看图书,可以从观察图形、了解故事、展开想象、积累词汇等方面逐步入手,这是了解掌握内容比较完整、系统的方法。观察图形。可以问孩子“画面上有什么?有谁?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特点?小动物穿什么衣服?表情怎样?”等等,让孩子学会仔细观察,并运用简短语言对话。了解故事。可以问孩子:“小动物在干什么?谁和谁在一起玩?发生了什么事”等等,孩子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了解故事、图画的具体内容,这是孩子初步具备想像思维能力的基础。想像、创造性活动。可以问孩子:“它是怎么想的?会怎么说?为什么?后来又来了谁?又会发生什么?假如它这样处理会怎样?”等等。可让孩子自由发挥想像,进行创造性讲述、并及时对幼儿进行鼓励、肯定。这一步是较高级的抽象思维的发展,可让孩子在创造思维中进一步体验社会性情感,学会思考实际问题。丰富幼儿的词汇。词汇量是语言发展的基础,是思维运用的“材料”,家长在引导孩子读书过程中应注意在作品中发现具有一定美感或特定意义的词汇,也可从孩子的发言中找,激发孩子的“成功感”,或自己计划设定一些优美的词语,让孩子熟悉、了解、掌握甚至运用。二、通过穿插故事、预见结尾、续编等手段在观察、想象、讲述中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幼儿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家长可让孩子进行以下活动:①穿插故事。家长讲述故事开头与结尾部分,让孩子想像穿插故事中间部分,对孩子突发奇想的构思予以大胆肯定;②续编故事。对故事的结尾部分进行延伸,让孩子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家长可进行“编故事比赛”的游戏,爸爸妈妈一人当裁判,另一人与孩子比赛。家长的参与实质上也是弥补孩子因社会经验不足而存在的“记忆表象不足的缺陷”。“裁判”可适当偏向孩子,以激励为主。当然说明“优胜”的理由很重要,有助于孩子对事物认识能力、分辨是非能力的提高。三、从多种角度看图书,培养孩子多方面能力。幼儿图书并非单一的文学作品的园地,有许多幼儿画册是带有智力开发内容的,家长不但应充分利用现成的智力题,同时还应注意发掘图书内容隐藏的各种教育资源,比如画面结构、色彩、线条、形象,物的数量等等。可以提问:“小房子屋顶是什么形状的?小鸡的头是什么形的?图中有几个小动物?这些花都是什么颜色的?”等等。功夫不负有心人,仔细寻找,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着许多教育孩子的素材,这样可以培养孩子数、形、空间思维等方面能力。(张永娟)

引导孩子有事要用语言表达


我们班一个叫范智岩的孩子,这个孩子的母亲是中学教师,按理说,孩子应该发展得很好,可是,现状是:孩子个头长得比其他孩子小,但是惹事的本事却不小。上课不认真听讲,排队不好好排,反正不守规则的时候总是有他。其他的孩子不守规则的时候老师提出处理的结果,他们会平静地接受,可是这个宝贝一旦老师说出他不守规则时的处理时,轻则会言语吵闹,再就是大哭大叫,甚至尖叫,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也影响到其他的小朋友。警告、耐心说服都无济于事,而且最近有变本加厉的趋向。

中班的孩子,应该对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控制能力,而且对自己行为造成的结果应该学会接受,可现在是中班的下学期了,这孩子再这样的话会越演越烈。通过观察发现,这个男孩是第二个孩子,前面有一个不幸夭折了,父母对这个宝贝格外珍视,对一些出格的行为不能及时引导,孩子遇到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大吵大闹,通常都会得到满足。所以这孩子把这种方法当成一个法宝,在家用,到幼儿园也拿来用,不分场合,不分地点(我揣测他的心里应该是这样想的)。但是在幼儿园里老师、小朋友不会牵就他的这种行为,就造成了这样的现状。

于是,和其他两位老师碰头商量,这孩子应该怎么办。我们发现对他的教育需要家园合力,觉得有必要和家长沟通一下教育方法的问题。同时引导孩子有事情要用语言表达,而不是哭闹的方式。目前这孩子有了小小的改变,缺乏的只是坚持。相信我们只要坚持下去,这孩子会变成一个好孩子的。

正确引导“好动的孩子”


常听一些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快累死我了,一点儿也坐不住,玩具仍得满地都是,你跟在他后面收拾不清,他还动不动就发脾气,真烦人。一般说来,大多数幼儿在一定时期内会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频繁、目的性不专一、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爱发脾气,对此,家长不应抱怨,而要施加一些积极的心理影响,对孩子进行心理矫正,帮助孩子尽快改掉这些毛病,否则,一旦养成习惯,进入学龄期,就会与学习产生矛盾,加重学业负担。孩子不能持久地做一种游戏,常是家长随他的注意力转移而迁就的结果。如果他不能对某一件事持续注意一段时间,半途而废,家长就坚决地孤立他,则会使他意识到这样做是不受欢迎的,从心理会慢慢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正确的指向。比如,家长正陪孩子搭积木,刚玩一会儿,孩子又要去骑车子。此时家长千万不可答应他,为他搬车,如果这样,他骑不了几圈,一定又要干别的去了。家长应表现出对玩积木仍有浓厚的兴趣,提出一些新想法来吸引孩子,对骑车的事像没听到一样。假如孩子非去不可,也要强令他收拾好积木才可转入其他游戏,使孩子形成做完一件事再做另一件事的心理导向。这样,无形中孩子在一个游戏上的注意力就会逐渐延长,慢慢就会自动的保持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对孩子的情绪,家长也应进行适当的调控。仍以搭积木为例,由于孩子对事物认识的局限性及身体协调能力的不成熟,往往还没有搭出他想要的模型就散了架,因而发脾气,甩手不干。家长应教给他一些基本的搭建方法,帮助孩子搭成他想要的模型,让孩子觉得游戏有趣,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成功,孩子的情绪就会慢慢好转,对训练注意力集中也大有好处。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动是孩子探索世界的表现,只要把好动引到正确的方向,孩子的缺点就会成为优点,使他的一生受益无穷。

相关推荐

  • 要引导孩子阅读适合他们的书籍 乐乐可是一个古灵精怪的小姑娘,而且她也特爱好阅读各种书籍,正因为如此,我一来到这个班,她就引起了我的关注。每次当别的小朋友在玩耍时,你都能在一角发现低着头默默无声的她,除她之外的事物都跟她没有任何一点...
    2021-03-30 阅读全文
  • 正确引导孩子阅读命中的三要素 文学名著是文学史上经过历史积淀和考验的经典之作,是文学的精华,是文化的精华,一个浩瀚的海洋,是一个丰富的世界,一个茫茫的宇宙。然而,许多父母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没有认识到孩子阅读文学名著的重要性,担心...
    2022-01-24 阅读全文
  • 该如何指导孩子阅读? 学生阅读的起始 我对学生的阅读的觉醒是从教二年级班开始的,那时候好像关于阅读的重视远没有今天这样普遍,面对那么小的学生,我想得该让他们学点书本以外的东西,但是完全是不自觉的。于是每天家庭作业有一项就是...
    2021-05-14 阅读全文
  • 正确引导孩子阅读名著的方式方法 1 先厘清一下什么叫做名著。 关于什么是经典名著,控叔在前些期的问答中曾有涉及,喜欢从正面看待问题的,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今天,控叔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说,供大家参考—— 别把学校推荐的,考试必考的,都...
    2022-01-24 阅读全文
  • 孩子多大引导阅读最好? 孩子慢慢长大,语言认知能力也慢慢增强,对阅读的要求也开始慢慢变多。那么,父母们,你可知道,究竟孩子多大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引导孩子们阅读了呢? 当孩子在妈妈肚子里时,就可以给他展开阅读教育,就是说故事。...
    2022-03-02 阅读全文

乐乐可是一个古灵精怪的小姑娘,而且她也特爱好阅读各种书籍,正因为如此,我一来到这个班,她就引起了我的关注。每次当别的小朋友在玩耍时,你都能在一角发现低着头默默无声的她,除她之外的事物都跟她没有任何一点...

2021-03-30 阅读全文

文学名著是文学史上经过历史积淀和考验的经典之作,是文学的精华,是文化的精华,一个浩瀚的海洋,是一个丰富的世界,一个茫茫的宇宙。然而,许多父母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没有认识到孩子阅读文学名著的重要性,担心...

2022-01-24 阅读全文

学生阅读的起始 我对学生的阅读的觉醒是从教二年级班开始的,那时候好像关于阅读的重视远没有今天这样普遍,面对那么小的学生,我想得该让他们学点书本以外的东西,但是完全是不自觉的。于是每天家庭作业有一项就是...

2021-05-14 阅读全文

1 先厘清一下什么叫做名著。 关于什么是经典名著,控叔在前些期的问答中曾有涉及,喜欢从正面看待问题的,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今天,控叔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说,供大家参考—— 别把学校推荐的,考试必考的,都...

2022-01-24 阅读全文

孩子慢慢长大,语言认知能力也慢慢增强,对阅读的要求也开始慢慢变多。那么,父母们,你可知道,究竟孩子多大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引导孩子们阅读了呢? 当孩子在妈妈肚子里时,就可以给他展开阅读教育,就是说故事。...

2022-03-02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