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短了
发布时间:2021-10-06 幼儿小班语言活动方案 幼儿园感恩节亲子活动方案 幼儿拍卖活动方案小嘉小朋友在班里是年龄最小的孩子,记得她第一天来的时候,看到小朋友们都睡觉了,感觉有些好奇,她带着兴奋和小心翼翼观察的大家,心里也想着要和大家一起睡觉,因此非常主动来到了一个空的床上了。最后没睡成,因此决定明天来睡觉,呵呵。
随着这个小女孩习惯了在幼儿园里的生活,和老师们也越来越亲近了。在一个星期一的早上,我和她在说话,我问:“今天怎么没有扎辫子呀?”她说:“是的,没有扎。”“你是不是剪头发了啊?头发好像短了。”我又问。“没有剪。”她回答。“那怎么看起来你的头发好像变短了呢?”我又问。她没有马上回答,想了一下,很认真的对我说:“因为昨天洗头了,头发洗一洗就变短了。”我听了马上笑了出来,接着很怀疑的问:“真的洗一洗就变短了吗?”“嗯。”她很肯定地告诉我。我听了哈哈大笑,也没有马上就告诉她,想着以后让她自己发现吧!
小孩子真是太有想象力了,她把生活中的经验和有些事物的变化随意的组合在了一起,凭着自己的感觉,认为就是这样,没错的。听一听她们的想法,有时候还觉得挺有道理的,会让长大了的我们心里的想法也变得不一样。我们要保护孩子们的童心,愉快的童年生活对她们今后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大班教育叙事:头发热得发黄了
孩子的话:
刚刚散完步上来,小朋友们一下都奔进了洗手间。突然牛牛跑到我的前面正欲开口,却被随即而来的杨杨捂住了嘴,我询问牛牛何事,牛牛有些气呼呼的说:“杨杨老说我的头发热的都发黄了!”
教师解析:
孩子年龄小,对世界的认识很感性、很片面,孩子思考的角度也和成人不一样,对一些不知道的事情往往会联系生活经验用猜测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在阳光的照耀下,杨杨确实看到了牛牛发黄的头发。但对于这一现象,杨杨感到很好奇。因为他知道我们的头发是黑的,可牛牛的头发却变黄了,他很自然的联想到温度高会使得一些东西烤焦变黄,于是他运用这一生活经验去猜测牛牛的头发是因为热而变黄了。当然对于这个解释他不是很确定,所以牛牛来问我的时候极力想要制止他,很明显他对他的答案也是怀疑的。其实孩子是非常有想象力的,他能运用他的生活经验去联想,当然孩子同时也有了反思能力,他会对自己的猜想去犹豫,去思考他的正确性,说明孩子的思维在不断的发展。
大树的头发
我们幼儿园里种了很多大树,夏天一到,树木都披着自己绿色的外衣,郁郁葱葱,一眼望去,翠的像一块绒布。特别是那颗大柳树,树叶绿的滴玉,长长地枝条都快垂到地上了。平时户外活动的时候,我都带孩子们到树底下乘凉玩耍,在这一片浓浓的绿色里,感觉心情特别舒畅。
今天,我和往常一样,带领孩子们来到大树底下,让他们自由活动,一到户外,孩子们可高兴了,三五成群,玩的特别开心。明媚的阳光、葱郁的树木、活泼可爱的孩子……看到这些,我的心情也自然而然的开朗起来。正在这时,卢研好小朋友跑过来对我说:“老师,邵伦把柳树枝折下来了。”我扭头一看,可不是,邵伦手里拿着一根柳树枝,正不知所措的看着我呢。我走过去对他说:“邵伦,你怎么可以折柳树枝呢?”邵伦站在那儿,一句话也不说,看来也知道错了。这时候,孩子们也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指责起邵伦来。这个说:“你怎么能欺负大树呢?”那个说:“树枝不能折,我们要爱护大树。”凯铭小朋友挤到我面前多我说:“老师,树枝是大树的头发,折树枝就是拔大树的头发,它会很疼的,你看我们拔头发就很疼。”说着还用手使劲的扽了扽自己的头发。全体小朋友都看着凯铭,我知道自己在批评邵伦就是多余。我把凯铭拉到邵伦的面前:“邵伦,你听到凯铭的话了吗?”邵伦使劲的点了点头:“老师,我知道了,以后我不拔柳树的头发了。”
有些时候,老师在对孩子教育的时候,可能批评的语气多了点,往往是苦口婆心的说一大堆道理,可孩子们不一定听得进去。不妨把一些问题告诉孩子们,让他们一起来参与讨论。在教育一个孩子的同时,也面向全体孩子,这样取得的教育效果,恐怕比老师单方面的说教要好得多。
理发店花絮之烫头发
宏宏来到理发店对理发师殷晨晞说:“我来洗个头。”希希说:“好的。请把头低下来我先帮你冲点水,请问你要什么洗发水?”宏宏说:“我要这瓶黄的。”希希说:“好的,你把眼睛闭好,不然泡沫会进到你的眼睛里的。”宏宏说:“好的。”希希在宏宏的头上揉啊揉说:“好了。”宏宏说:“你们这里能烫头发吗?我要烫卷的。”希希说:“我们还没有烫发工具。”宏宏说:“那好吧,我还想烫头发呢,我妈妈刚烫了个卷发可好看了。”希希在旁边拿了一个长条积木说:“要不我拿这个给你烫头发吧。”宏宏说:“好的。”
从游戏中发现理发师的角色意识很强,能较为主动的招呼顾客,和顾客进行沟通交流。而宏宏能把生活中妈妈烫卷发的经历迁移到游戏中,丰富了理发店的游戏情节,而当理发店没有烫发工具时,希希尝试自己去找替代物来替代卷发棒。
在讲评时可以让宏宏向大家介绍今天在理发店的烫发经历,然后我们大家可以一起讨论需要哪些烫发工具以及可以用什么材料来代替。最后请其他小朋友们回忆一下自己的妈妈做过哪些发型我们也可以加入到游戏理发店中。
梳头发、植物角
植物角,今天早晨来园时,我问幼儿:“你们瞧,植物角的植物都枯萎了,谁愿意给前面的植物浇水呢?"这时小朋友们都争先恐后的举手,阳阳小朋友有点畏惧,退退缩缩的举手,我连忙抓住这次机会,让他去给花儿浇水,他显得特别感兴,吃副餐时,我又请他当了值日生,请他给每一组分碗,分水果等,于是我在大家面前表扬了他。集体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大的作用,幼儿在集体生活中,往往会产生激烈的情绪体验,而当他完成某一项具体的任务获得肯定时,也增强了其自信心,当他再次面临问题时,便能充满自信地克服困难了。
梳头发
妍妍是我们班的“小公主”,不仅长得干净漂亮,而且聪明懂事,深得老师们的喜爱,特别是有一头洋娃娃的头发,每当看到她的头发乱了我就给她梳梳,并给她扎好看的小辫,她似乎也很清楚这是老师对他的偏爱,总是跟我形影不离。
这天早上,我看到宁宁的头发乱蓬蓬的,梳也没梳,我叫过她来问:“你为什么不梳头发?”宁宁说:“老师我是故意不梳的,让你给我梳,你为什么每次只给刘平梳小辫,我也要,”一时间我竟不知说什么好了。
我恍然大悟,无意中我犯了一个错误,梳头事虽小,但在孩子们心中却造成了不平等的感觉这样对谁都不好。
我想起,有好几次上课宁宁在扯自己的头发,我还批评他,他却无动于衷,如果这是我主动给她梳梳头发,就能满足孩子心理的需求,不至于给孩子造成心灵的阴影,我们的宗旨是让鲜花和小草都受到阳光的温暖,我们做到了吗?
老师摸我的头了(中班)
又到了吃午饭的时间,第五组的浩浩和星宇一边吃饭一边聊起了天。最近一段日子,他俩的话特别多,吃饭也越来越慢了。虽然我已经几次“警告”过他们了,但是,效果甚微。再想想有什么办法改变他俩目前的状况呢?想了想,我走到他俩身边,说:“今天,浩浩和星宇比赛吧,看谁先把饭吃完,好吗?”也许是男孩子好胜的性格驱使吧,他们竟然不约而同地大口吃起饭来,一边吃一边不时地用小眼睛乜着对方,好像在说:我一定会比你先吃完的。我没有想到,这个方法会在他们的身上起到如此大的作用。一会儿,两个小家伙就都吃完了。浩浩先搬着椅子走开了,星宇随后跑到我跟前,说:“老师,我也吃完了。”“嗯,今天星宇真棒。”我一边说,一边摸了摸他的头,表示赞赏。没有想到,小家伙噔噔噔地跑到浩浩那边,对浩浩高兴地说:“老师摸我的头了”。瞧!他的脸上充溢着满足的笑容!
“老师摸我的头了”,小家伙的一句话,却让我的心震颤了一下。星宇在班里,是个再平常不过的孩子了。他不象那些能力强的孩子,身上始终散发着闪闪的光芒;他也不象那些捣蛋鬼,常常能引起老师的注意;他更不象那些柔弱的孩子,经常得到大家的关爱和帮助。于是乎,这些班里的“中间”部分,似乎常常被我们所忽略。每一个孩子,都渴望能得到老师的爱,他们也不例外啊!摸摸孩子的头,拉拉孩子的手,拍拍孩子的小脸……这些细微的动作,对我们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了,它看似不起眼,可对于孩子们来说,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不要吝啬这些小小的举动吧!我心里说!
老师,我的枕头不见了
个案现象:连续三天午睡时都发生一件奇怪的事。第一天马晨都会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我的枕头不见了!”我说:“先别着急,先上床睡,老师帮你好好找找。”结果,一个中午都没有找到,我答应他会好好找。因为今天星期二是大扫除,我们拖地的时候发现,枕头被扔到了床底下,而且很深很深不易发现。
第二天马晨又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我的枕头又不见了。”我一听就说:“小朋友,起床的时候如果不小心碰了别人的枕头,要记得捡起来哦!要不然很容易弄脏的。”接着我摸摸他的脑袋,帮他重新找,结果我没有找到,然后我弯下腰,真的在床底下发现了枕头。
第三天马晨真的又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我的枕头又不见了。”我说:“哦,是么?那等等老师帮你找啊。”我嘴上这么说,我就没有动。结果马晨看着我不睬他,自己跑到床底下去,拿出了枕头。我只是摸摸他的脑袋对他说:“把枕头给老师帮你清理一下。”他点点头。
个案分析:
针对这三天我每次采取的方式不一样。第一天我是急得帮马晨找东西,是没有仔细观察,以为是小朋友顽皮弄得藏起来的,所以我也就在第二天进行了对孩子的一番教育。但是在第二天我仔细观察中发现,马晨睡觉的床一边和墙壁贴着紧紧,一边有楼梯,小孩子起床都不方便聚在那里,所以孩子碰到掉下来可能性是比较小的。而且第二天我仔细发现,孩子起床之后就下床走到一边穿鞋子,床铺是老师整理好的,怎么会连续发生这样的事情呢?
于是第三天我采取了冷对待,结果他自己爬到床底下去拿出了枕头。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真的是马晨自己弄得么?还是他自己的一个习惯性的思考方式,看到老师两次从那拿出来,就还是到那里去看了。我心里不禁矛盾了。
针对这件事情,我和睢老师讨论了一下:认为是孩子顽皮做闹得可能性比较小,有可能是马晨自己弄得。他这么做是为了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关心。
细想马晨这个孩子是一个极其乖得孩子,有时候上课就坐在那里默默地听课,不善于表现自己的想法,但是平时会告诉老师哪里哪里怎么了,是不是我对他平时的关心少了呢?我联想到了前几天总有陆陆续续的孩子告诉我枕头找不到了,我总是耐心的帮他们找到,找到后摸摸他们的脑袋,让他们安静地入睡,是不是我这一举动被他看在眼里了呢?一想到这,我满心的愧疚,可能真的有时候教师每次都说:要面对全体幼儿,可是社会的现实性,一个班的人数那么多,每天的计划那么多,一堂课的机会平均分给幼儿少之又少,造成了有些孩子们觉得上课和我无关。毕竟是孩子
,他也是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的,所以我们老师的责任很重大,这也给了我工作上极大的思考,也给我工作上提了个醒,真正让全体幼儿参与到你的活动中来,是要有一个周全的教育计划,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融入其中!
“洗头”事件发生后
户外活动回到教室后,有的在洗手、有的在喝水。突然听见刘书凤大声叫了起来:“高老师,李建坤用凉水给张炜佳洗头了。”听到刘书凤的叫声,我连忙跑了过去。只见张炜佳满头是水,看到我过来后李建坤仰起小脸看着我。我一把将李建坤拉过来:“你怎么能用凉水给张炜佳洗头呢?”听到我的问话,李建坤满脸委屈的连忙解释:“不是的,我看他头上都是汗,我想帮他把头洗干净的。”听到他的“理由”,我生气地说到:“你不知道吗?用凉水洗头容易感冒的。”这时张炜佳在旁边小声说到:“老师,不怪李建坤,是我叫他帮我洗的。”听到张炜佳的话,李建坤好象找到解脱的理由,连忙辩解:“我看到张炜佳一头都是汗,我想帮他洗干净的”张炜佳连忙拉着我的手:“是的。”张炜佳的话音刚落,李建坤就眼含泪水地对着我大声叫到:“你不是告诉我们,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的吗?我帮他不对吗?”
是的,这不正是我经常给他们所说的吗?望着孩子们那一张张天真、稚气的小脸,我意识到问题出在自己的身上,是自己遇到问题时的不冷静造成孩子的“委屈”。是啊,孩子只知道小朋友之间要相互帮助,但不明白用什么方法去帮助、他们还没有分辨所做事情正确性的能力。我是经常的教育孩子,小朋友之间要相互团结、互相帮助,今天的这个情况不正是小朋友之间的“互相帮助”吗?我怎么能不问清原因就去批评呀。想到这儿,我拉着李建坤的手说到:“刚才是老师没有弄清情况,老师给你说声‘对不起’你帮助小朋友是对的,但方法不对,你知道为什么吗?”李建坤茫然地摇摇头,“那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来想想,头上有汗了怎么办?能不能用凉水洗?”听到我的问话,孩子们陷入思考。孟子轩大声说到:“我妈妈说过不能用凉水洗头,用凉水洗头容易生病的。”我想何不利用这个机会对小朋友进行一次卫生常识的教育呢,我因势利导,肯定了孟子轩的话,并告诉孩子们:“当我们头上有汗时要先将头上的汗用干毛巾擦干净,是不可以用凉水洗的。小朋友之间互相帮助是对的,但在帮助小朋友的同时要想一想用的方法。”
“洗头”事件虽然过去了,但“洗头”这件事对我触动很深: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工作中更要细致;在遇到问题时,要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再下结论,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同时还可以利用一切机会对孩子进行知识传授,教育时机真是无处不在呀!所以说幼儿园里的每时每刻不仅是教育孩子的好机会,同时也是我们老师吸取经验和学习的好机会。
教育随笔:不见了的头绳
起床时间,小朋友们陆续起床,懒洋洋的下了床,雯雯起床了。第一件事就是在她在头绳盒里仔细翻她的头绳。哎,不对,只剩她一个女生没有扎头发,那么碗里最后剩的红色糖果头绳不就是她的嘛,还在找什么呢?“找什么呢?这最后一根不就是你的吗?”我理所当然的问。“不对,我妈妈今天早上给我扎的小鹿编绳。她摇摇头茫然的看着我。“记错了吧,小姑娘,今天或许扎的就是糖果呢。“那这个是不是你的呢?”我试图纠正她。“不是的,这个不是我的。”她认真的说。这个难道是其他小朋友扎错了?我示意她等会,就去检查了班里其他女生的编绳,可是没有哎。“我们先扎这个再找找吧,小朋友该吃点心了。”其他小朋友还在等待,我决定顾全大局。“不,我不要扎别人的头绳”她苦着脸,哀求的目光。唉“那你想想,是不是你的头绳没有放碗里,放其他什么地方了?”“我没有,就是小鹿头绳放盒子里了。”她脸都急红了。她大哭起来。不一会儿,李老师回来了,笑着说“哎,早上扎的就是这个,不过没有给她看,她记得还是昨天那个呢。”雯雯看我一眼,我们都笑起来。
小朋友就像七秒记忆的小金鱼,记忆力不如我们成人,很多时候虽然她们坚定地说着不符合事实的话也并不意味着她们在说谎,只是那是在她们的想象中存在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