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指标

发布时间:2021-12-03 幼儿园语言能力训练教学设计 幼儿园语言能力训练教学实录 幼儿园语言能力训练教学计划

专家表示,从宝宝出生的第一天起,不仅就能倾听声音、理解声音,“当离开母体的当下,所发出让人难忘的哭泣声,其实正是婴儿与他人进行沟通的行为表现。”专家提到,宝宝从出生起的三年内,大脑发育进步神速。根据研究及观察,0~3岁宝宝的语言能力发展,有一定的顺序及行为动作指针。从刚出生时哭泣、愉悦的情绪反映;到发出简单但不具意义的牙牙学语阶段,一直到语调建立、呢喃儿语、有意义的语言对话出现,复杂的语言能力就此成形。

每个孩子的语言技巧发展速度不尽相同,父母不需太过紧张。虽然坊间有许多语言能力评估指针可供参考,但若孩子的语言学习时程出现些许落后时,“父母可以设法增加孩子在生活中的语言学习经验,并拉长观察时间;以更精确评估小孩的语言学习状况。”不过魏贻汶也提醒,1岁之前的宝宝,是处在语言前期的学习阶段;1岁之后,一般都会正式进入语言期。“如果家中宝宝到两岁还不会开口说话,父母一定要寻求语言治疗师等医疗协助。”

幼儿正常语言学习时程表

0~3个月

●会用眼睛看着照顾者或他人。

●听到声音(特别是说话的声音)时会安静下来。

●会用微笑或咯咯声,响应他人的微笑或声音。

●当疲倦、饥饿或疼痛时,会用不同的哭声表达情绪。

3~6个月

●会注视他人的脸。

●会寻找声音来源,当别人呼唤他的名字时会有反应。

●能找出声音来源(如头转向音源/说话者)。

●会发出咯咯声、咕噜咕噜的笑声。

6~9个月

●会模仿发声,及模仿熟悉的动作与声音。

●会用不同发音方式,表达不同情绪。

●喜欢与大人玩互动游戏,对于较柔的说话声音也会有反应。

●发出重复音节,会玩弄声音音调变化,发出许多类似成人语音的声音。

9~12个月

●开始懂得吸引别人注意。

●能清楚表达需求(如:挥手表示再见、摇头表示不要)。

●会在对象与大人之间做出协调动作(在大人与想要的东西之间,做出来回顾盼的动作)。

●模仿新的声音或新的动作。

●重复的儿语音节类型一致,音节发出听起来像第一个词汇。

语言期学习阶段

12~18个月

●出现单词的口语。

●会使用仪式性语言(如:再见、嗨、谢谢)。

●会发表意见,表达“不要”等反对、抗议的想法。

●会用一些声音、肢体来获取注意。

●认可:眼神接触、以声音回应、重复字眼。

18~24个月

●大部分时候会选择用语言来与人沟通。

●早期使用两个词的句子:一开始的组合方式,通常是以记忆中的形式呈现,并且可以在一两个情境中使用。

●约到了24个月大时,组合句的变化较多,意义也较丰富。

●到了第24个月,至少累积了50个字汇,且已经相当接近大人的行事。

2~3岁

●出现简短会话。

●会与人进行有目的对话。

●一个人玩时也会说话,语言中富有想象力。

●懂得描述细节,好让听者理解他的意思。

●会表达情绪,使用一些字吸引他人注意。

●了解两个步骤的简单指令。

3~4岁

●听语能力进步,开始会从倾听中学习。

●与人交谈时所使用的文法像大人。

●会问问题,回答问题。

●正确使用代名词:你、我、他。

●使用语言跟别人一起制造假想情境。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编辑推荐

幼儿语言发展迟缓的判断指标


导读: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早早开口说话,但是每个孩子的语言发展进度,会因诸多因素而有所不同……

虽然每个孩子的语言发展进度,会因诸多因素而有所不同,但专家表示,目前仍有一些具指标性的参考标准,来判定孩子是否有语言发展迟缓的问题。她说:“如果孩子在两岁前,还不会说出具有意义性的单字,如妈妈、爸爸、再见等;或是到了三岁仍不会说出完整的句子,父母都必须要开始寻求专家协助诊断,以及订定迟缓儿专属的语言教育计划。”

专家指出,儿童的语言发展迟缓涉及成因相当复杂,在医学诊断上,除了透过复健科的诊疗,还会结合神经内科、耳鼻喉科、心智科等科别,针对每位病童在神经、大脑、听力、情绪等障碍或问题,进行全方位的症状评估。魏贻汶表示,孩子的每个成长阶段,都有应该出现的听力反应及语言发展征兆。以下是听语异常发展参考指标,家中宝贝只要有一项符合,父母最好考虑带孩子就医检查。

语言发展迟缓的判断指标

0~3个月

听力发展判断

●对于巨大声响没有惊吓反应

语言发展判断

●不会发出咕咕、咯咯的声音

不会发出哭声或愉悦声

4~6个月

听力发展判断

●对于音调变化没有反应。

●不会注视、寻找声音来源。

语言发展判断

●儿语中没有包含不同的音种,如:ㄅ、ㄆ、ㄇ等音。

●不会透过声音,表达兴奋或愤怒。

7~12个月

听力发展判断

●没有转向并注视声源的反应能

力。

●对于如:过来、要不要等指令没有反应。

语言发展判断

●儿语中没有包含重复的音节,例如ㄅㄚㄅㄚ、ㄊㄚㄊㄚ。

●不会使用言语或非哭泣的声音,来得到或维持注意力。

1~2岁

听力发展判断

●无法指认身体部位或书中图片。

●对于简单的指令如:丢球、拿鞋子,无法遵从实行或理解。

语言发展判断

●词汇量没有每个月显著增加。

●不会利用两个单字组成语句。如:把妈妈、水,组成“妈妈喝水”。

●不会使用如:什么?哪里?等疑问句。

2~3岁

听力发展判断

●不会区别如:上下、大小的意义。

●无法顺利完成二步骤的指令动作。例如:拿起书,再放在桌上。

语言发展判断

●无法使用二到三字词的语句来表达想法和要求。

●家中的熟悉听者,无法顺利了解小孩的言语表达。

想培养自己的孩子当个小小演说家,光靠语言能力的养成是不够的。专家认为,父母除了依照孩子的年龄,为他安排语言学习时程,塑造具安全感且高度丰富性的生活情境,也是小小演说家养成的重要关键。

但是话说回来,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与我们好好的进行语言沟通,有一些小宝贝因为某些不可抗拒的原因,如智力严重不足或疾病因素,甚至是不知名的原因,无法正常使用语言与外界沟通,这时父母除了需要更多耐心,寻求专业的医疗协助,利用辅助性的手势或道具达成沟通目的,就成了另一项选择。其实语言的存在目的即是沟通,掌握正确语言教养方法,给予孩子爱与勇气,一样能终结宝贝在成长阶段的各种语言学习问题,顺利打开“话匣子”,当个能言善道的小小意见领袖。

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幼儿期作为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其心理发展有着不同于其他阶段的年龄特征。这些特征可分为: 言语发展、 认知发展、 情绪发展和个性与社会化发展这四方面。 其中幼儿的言语发展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因为儿童一般都是在5岁左右才基本掌握人类复杂的语言系统,人的语言机能是在5岁左右完成的,此后便处于一个稳定期,不会再有大的发展了。

当今社会关于语言发展的理论,目前一般认为乔姆斯基的语言发展理论是核心。乔姆斯基认为,儿童拥有一套天赋的"语言习得装置",儿童通过这一天赋的语言习得装置,对最初接触的语言资料进行加工,从中生成出一套能够编造新语句的句法、语义和语音规则来。乔姆斯基认为"语言习得装置"实际上是一种天赋的语言器官,这种"心理器官"同人体的其它器官一样是有一个发育过程的。他承认环境和经验在认知发展、包括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环境和经验像"扳机"那样起诱因、促进作用,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天赋的认知结构的活动和成熟。也就是说,认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要从先天的内在结构来寻求答案,环境起了辅助作用。

那么,幼儿如果具备天生的语言能力,在与成人的不断交往过程中,在实践活动日益复杂化的基础上,言语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那么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主要接触的成人莫过于老师和家长,其中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那么作为一个小班教师怎样才能让幼儿的语言能力有所提高呢?我觉得首先要了解幼儿,让幼儿接受你的教育教学方法。一般来说,小班幼儿只有具体的感性思维,把事物当做具体的人来看待,会说话,有人的习惯,甚至完全象人一样顽皮,幼儿的这种思维把具体的人和物等同起来。心理学家称之为"泛灵"心理。"凡是把事物视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东西的一种倾向。幼儿能把"死板"的物体生命化,而把心灵世界物质化。"我们可以利用幼儿的这一"泛灵"心理,对幼儿进行拟人化教育。即把非人类的东西加以人格化,赋以他们以人类的思想感情、行动和语言能力。将世界人格化,使幼儿将周围同化,引起幼儿注意和兴趣,以此期待教育结果、达到教育目的一种教育方式。例如,三岁的果果睡觉前听完妈妈讲故事后,想要吃个苹果,妈妈就说:不要吃啦,苹果都睡啦。果果就说:不会的,小苹果可能睡了,大苹果肯定没有睡。因为她觉得大苹果是小苹果的妈妈,妈妈不会睡那么早。所以说,对于词汇的理解,幼儿同成人是不一样的,但他们词汇的发展是一个飞速进步的过程。拟人化教育是比较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的,将抽象的道理说得简单,通俗易懂,复杂的说教变得形象,易于孩子接受和认可,有利于孩子对词汇的理解与认知。拟人化教育开启了小班幼儿的语言智能,为孩子学习母语创设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为幼儿语言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孩子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也为每位小朋友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幼儿语言的发展不仅仅是词汇的发展,还有语法的掌握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小班幼儿的语法水平肯定是不如大班孩子的,这一阶段他们说话往往出现重复,或者只是简单的一个词,不会讲完整的句子,但是到了大班他们就能够很连贯的说出完整的句子以及"因为……所以……"、"如果……那么……"等一些复合句子。为何三年的时间可以让孩子进步如此之快呢,这就需要老师上课时注意引导幼儿,鼓励幼儿回答问题时尽量把话说完整。另外,老师可以多给幼儿将一些有趣的故事,让幼儿在听故事中学习语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口语表达方面,小班幼儿的言语表达具有情境性特点,往往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缺乏条理性、连贯性,言语过程夹杂着丰富的表情和手势,并且主要是对话言语。这就需要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孩子,积极鼓励孩子参与到集体活动中,特别是小班幼儿刚入园对环境不熟悉,有可能会产生陌生情绪,不愿与人交流等,这就需要老师去关心他,鼓励他,让孩子积极参与到集体的谈话等活动中。这样随着年龄增长,情境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连贯言语的比重逐渐上升。在与教师和伙伴的交往过程中,幼儿会渴望把自己的各种体验、印象等告诉老师或者伙伴和亲人,这也使得幼儿的独白言语得到发展。通过小班到大班的不断地语言训练,幼儿不仅能有声有色的陈述事件,还能用言语来表达感觉,如"我喜欢穿这件衣服。""我不想和你一起玩。"总的来说,小班阶段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幼儿进行语言训练,使幼儿言语的发展越来越成熟,与他人的沟通毫无困难。他们不仅可以描述事物,而且还可以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同时也为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掌握书面言语奠定了基础。

0-6岁宝宝的语言能力发育指标


0-6岁宝宝的语言能力发育指标

1个月内:出生1周的婴儿处于最初发声的阶段,这时婴儿会发出两种声音,一种是哭声、一种是细语声,如a之类的声音。1周后,宝宝开始喜欢听到爸爸妈妈和他说话,开始与人“交谈”,向他说话时他会发出咿呀声,并且能够辨认出妈妈的声音。

2个月:该阶段的主要特征为反射性发音,会发出“a、o、e”三种或3种以上声音,该阶段的发音部分地决定于婴儿声道的生理结构。

3-4个月:3个月时,宝宝开始发出一些舒适状态的声音,比如呵呵笑声,能大声地发出类似元音字母的声音,如“ou”、“h”、“k”、“ai”,有时还会长声尖叫。4个月的婴儿在这个阶段喜欢与大人对话并且能够自言自语,咿咿呀呀。能喊叫也能轻语,大声笑,发出平稳哭泣声,能对音调进行模仿。

5-6个月:大人在宝宝面前呼唤他名字,他会注视大人微笑;熟悉的人或玩具在他面前时,他会对人和玩具“说话”;宝宝高兴时,让他跟着大人发“baba”、“mama”模仿发音。听到妈妈的声音会把头转向妈妈,宝宝说出的声音虽然还不是成熟的语言,但是宝宝明显能更好地控制声音了,除了对声调、音量的不同有反应之外,对责备的话语也有反映了。

7-8个月:这时的宝宝很可能已经会说出一两句“papa”“mama”了,宝宝的语言发展已经进入了敏感期,他已经可以发出比较明确的音节。这一阶段宝宝的发声明显增多,并且理解成人语言的能力也得到增强,开始慢慢地懂得用语意认识物体。叫他名字时能够转头,他已能把母亲说话的声音和其他人的声音区别开来,可以区别成人的不同的语气,也能够较为听懂他所熟悉的话语,如“宝宝乖”之类。

9-10个月:宝宝在这个阶段不仅能够听懂你常说的词语,而且已经能用简单语言以及较为清晰的发声来回答你的问题。

这时的宝宝可以主动地叫妈妈了,也很喜欢模仿人发声;会不停地重复说一个词;懂得爸妈的命令,对要求他不去做的事情会遵照爸妈的要求去做。观察宝宝会不会主动叫妈妈,偶尔摇着头说“不”或者挥着手说“再见”,会去遵照爸妈的命令。

11-12个月:宝宝开口说话时,会说个不停,还很喜欢模仿大人的说话方式、正确的说话方式。回答问题的时候尝试用语言回答,若是遇到他不会说的,会用动作来回答问题。开始区分不同词的意思,也开始学习造句。

能够对简单的语言要求作出反应,在正确的教育下12个月的孩子可以说出“爸爸、妈妈、姨、奶、抱”等5-10个简单的词,常常用一两个词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情绪。可以观察宝宝在说“不”的时候会不会摇头,用动作来辅助语言。会不会发出一些惊叹词,经常模仿父母的发音。

2岁:宝宝的语言能力开始由单双词句向完整词句发展,由于发音器官不完整,会存在许多语音错误;等简单复述大人给他说的短小故事;经过练习能背诵儿歌或短诗。在初期会把把“汽车”发成“汽汽”或“车车”,会用d、t替代g、k,同化如“老公公快快来”变成“老蹦蹦派派来”等;能背诵5~7首儿歌或短诗。

3-4岁:3岁左右,宝宝的词汇量达到200以上,会使用礼貌用语,和大人进行完整的对话,表达自己的想法等。

说话内容开始丰富,能完整的描述事件,能使用礼貌用语,并对语言有了一定理解,会自己故意重复说一些自己认为有意思的词逗笑。这一阶段,宝宝开始爱讲故事,有的还能生动的说出有趣的情节;模仿大人说话的用词和语气并运用到自己的交往中,所以家长要特别注意自己平时的措辞语气。

当孩子心情好的时候,让孩子把今天幼儿园里发生的有趣事情告诉爸爸妈妈,他会绘声绘色的描述,少数孩子还能加上自己的评价。

5-6岁:喜欢听故事、笑话,也喜欢读故事,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基础上,会初步归纳主题,比如一个故事讲述的是什么意思;具备比较成熟的语法知识,会询问抽象词语的意义并尝试运用,能使用语言描述过去和未来的事件;当别人语法错误时,还可以进行指正,例如当有人说“知不道”时他会说“应该说‘不知道’,你错啦!”

1岁内宝宝语言发展的指标


0-3个月

1.听觉比较敏锐,听到新奇的声音会停下正在做的动作;

2.不同类型的哭声代表不同的意思;

3.能用眼睛看着说话者大约30秒种左右;

4.成人和他面对面交谈时,能作出相应的动作或“语音应答”。

4-6个月

1.能够对声音持续注意并寻找声音的来源;

2.能分辨熟悉与陌生,愤怒与友好等不同的语言、语气、语调并作出反应;

3.愿意玩有声响的玩具,喜欢玩躲猫猫游戏;

4.喜欢听母亲的声音,会用语言来吸引别人的注意;

5.活动时口中常发出“咿呀”学语声;

6.会对镜中自己的影像说话。

7-9个月

1.听得懂自己的名字,听到叫他,会寻找声源;

2.理解并执行成人用强调证据说出的话,如“不行”,“不可以”;

3.能够辨别家里人的称呼和家中常用物品的名称。

4.能够和成人玩一些语言游戏;

5.已会发出一些非语言的语音,并极力模仿别人的发音;

6.开始学着用动作来与他人“交流”。

10-12个月

1.理解并执行一些简单的命令式语言;

2.得到成人的鼓励或肯定的语言,婴儿会不断地重复;

3.努力模仿成人发出的新语音;

4.用动作表示各种意思,与他人进行简单“交流”;

5.初步理解一些新单词(如日常用品、家人称呼,常发生的动作等);

6.能够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单词。

小班是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小班是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幼儿期作为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其心理发展有着不同于其他阶段的年龄特征。这些特征可分为: 言语发展、 认知发展、 情绪发展和个性与社会化发展这四方面。 其中幼儿的言语发展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因为儿童一般都是在5岁左右才基本掌握人类复杂的语言系统,人的语言机能是在5岁左右完成的,此后便处于一个稳定期,不会再有大的发展了。

当今社会关于语言发展的理论,目前一般认为乔姆斯基的语言发展理论是核心。乔姆斯基认为,儿童拥有一套天赋的"语言习得装置",儿童通过这一天赋的语言习得装置,对最初接触的语言资料进行加工,从中生成出一套能够编造新语句的句法、语义和语音规则来。乔姆斯基认为"语言习得装置"实际上是一种天赋的语言器官,这种"心理器官"同人体的其它器官一样是有一个发育过程的。他承认环境和经验在认知发展、包括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环境和经验像"扳机"那样起诱因、促进作用,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天赋的认知结构的活动和成熟。也就是说,认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要从先天的内在结构来寻求答案,环境起了辅助作用。

那么,幼儿如果具备天生的语言能力,在与成人的不断交往过程中,在实践活动日益复杂化的基础上,言语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那么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主要接触的成人莫过于老师和家长,其中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那么作为一个小班教师怎样才能让幼儿的语言能力有所提高呢?我觉得首先要了解幼儿,让幼儿接受你的教育教学方法。一般来说,小班幼儿只有具体的感性思维,把事物当做具体的人来看待,会说话,有人的习惯,甚至完全象人一样顽皮,幼儿的这种思维把具体的人和物等同起来。心理学家称之为"泛灵"心理。"凡是把事物视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东西的一种倾向。幼儿能把"死板"的物体生命化,而把心灵世界物质化。"我们可以利用幼儿的这一"泛灵"心理,对幼儿进行拟人化教育。即把非人类的东西加以人格化,赋以他们以人类的思想感情、行动和语言能力。将世界人格化,使幼儿将周围同化,引起幼儿注意和兴趣,以此期待教育结果、达到教育目的一种教育方式。例如,三岁的果果睡觉前听完妈妈讲故事后,想要吃个苹果,妈妈就说:不要吃啦,苹果都睡啦。果果就说:不会的,小苹果可能睡了,大苹果肯定没有睡。因为她觉得大苹果是小苹果的妈妈,妈妈不会睡那么早。所以说,对于词汇的理解,幼儿同成人是不一样的,但他们词汇的发展是一个飞速进步的过程。拟人化教育是比较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的,将抽象的道理说得简单,通俗易懂,复杂的说教变得形象,易于孩子接受和认可,有利于孩子对词汇的理解与认知。拟人化教育开启了小班幼儿的语言智能,为孩子学习母语创设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为幼儿语言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孩子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也为每位小朋友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幼儿语言的发展不仅仅是词汇的发展,还有语法的掌握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小班幼儿的语法水平肯定是不如大班孩子的,这一阶段他们说话往往出现重复,或者只是简单的一个词,不会讲完整的句子,但是到了大班他们就能够很连贯的说出完整的句子以及"因为……所以……"、"如果……那么……"等一些复合句子。为何三年的时间可以让孩子进步如此之快呢,这就需要老师上课时注意引导幼儿,鼓励幼儿回答问题时尽量把话说完整。另外,老师可以多给幼儿将一些有趣的故事,让幼儿在听故事中学习语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口语表达方面,小班幼儿的言语表达具有情境性特点,往往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缺乏条理性、连贯性,言语过程夹杂着丰富的表情和手势,并且主要是对话言语。这就需要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孩子,积极鼓励孩子参与到集体活动中,特别是小班幼儿刚入园对环境不熟悉,有可能会产生陌生情绪,不愿与人交流等,这就需要老师去关心他,鼓励他,让孩子积极参与到集体的谈话等活动中。这样随着年龄增长,情境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连贯言语的比重逐渐上升。在与教师和伙伴的交往过程中,幼儿会渴望把自己的各种体验、印象等告诉老师或者伙伴和亲人,这也使得幼儿的独白言语得到发展。通过小班到大班的不断地语言训练,幼儿不仅能有声有色的陈述事件,还能用言语来表达感觉,如"我喜欢穿这件衣服。""我不想和你一起玩。"总的来说,小班阶段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幼儿进行语言训练,使幼儿言语的发展越来越成熟,与他人的沟通毫无困难。他们不仅可以描述事物,而且还可以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同时也为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掌握书面言语奠定了基础。

1-3岁宝宝语言发展检查指标


导读:孩子1-3对期间,各阶段有不同的语言发展标准,孩子每个阶段间的进步是明显的,希望家长们多注意多留心。

13-15个月

1.努力模仿成人的动作和语言;

2.能够听懂10个左右常用物品的名称和语句;

3.会说的单词3-8个左右,处于单词句阶段;

4.能根据成人的要求指出五官的位置及熟悉的人和物;

5.会用动作表示肯定或否定;

6.常说出一连串成人听不懂的“小儿语”。

16-18个月

1.能理解简单的语句,理解的词语大于能说出的词语;

2.理解并且喜欢歌曲、故事、儿歌等;

3.理解并执行成人的简单指令;

4.会说的单词10-20个左右;

5.喜欢翻阅图书且“指指点点”、“叽哩咕噜”,好像在讲解;

6.会对看到的物体进行命名,命名时常有泛化、窄化等现象。

19-21个月

1.常用的词语达100个左右;

2.处于双词句阶段,即说出由两个单词组成的句子;

3.能理解并执行两个动作要求的命令;

4.喜欢听成人反复讲同一个故事,并且能简单复述大意;

5.能够理解并说出一些常用的动词和形容词;

6.说到自己时,总是用名字代替;

7.不断地提出问题,疑问句较多;

8.语句中出现“重叠音”(如狗狗、猫猫)和词语“接尾”现象。

22-24个月

1.出现“词语爆炸”现象;

2.理解并能正确地回答成人提出的一些问题;

3.理解的词语达300个左右;

4.能够说200-300个左右的单词,小儿语逐渐消失;

5.双词句仍占优势,可以模仿着说出三词句;

6.与人交往依靠语言,表达时动作及手势相应减少;

7.能理解一些方位介词、时间介词和表示颜色的形容词;

25个月-30个月

1.理解并执行成人一次发出的两个相关的指令;

2.会用语言与成人进行简单的交谈;

3.喜欢提问,且会使用某些动词、形容词、介词、数量词、副词等;

4.能够运用语言进行请求、拒绝、肯定、提问、求助等;

5.能够模仿成人说出一些复杂句,“重叠音”和“接尾”现象较多;

31-36个月

1.重叠音和接尾现象逐渐消失,但仍有发音错误;

2.能理解并正确回答“谁”、“什么”、“哪儿”、“什么时候”、“如何”等问题;

3.知道并能说出自己的姓名、年龄、性别、属相等;

4.理解并执行成人一次发出的两个互不相关的指令;

5.能够说出5-6个以上单词组成的复杂句;

6.会说一些常用的礼貌语;

7.会用语言描述一些物体的外形特征;

8.能说出一些数量词以及1-10以内的数字;

9.语言的功能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

相关推荐

  • 幼儿语言发展迟缓的判断指标 导读: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早早开口说话,但是每个孩子的语言发展进度,会因诸多因素而有所不同…… 虽然每个孩子的语言发展进度,会因诸多因素而有所不同,但专家表示,目前仍有一些具指标性的参考标准,来...
    2021-12-03 阅读全文
  • 学习《3-6岁幼儿发展与指南》谈小班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3-6岁幼儿发展与指南》中提到幼儿语言的目标是: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发展贯穿于身心发展的各个领域,对其他领域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幼儿在运用...
    2021-04-26 阅读全文
  • 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幼儿期作为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其心理发展有着不同于其他阶段的年龄特征。这些特征可分为:言语发展、认知发展、情绪发展和个性与社会化发展这四方面。其中幼儿的言语发展是一个非常关键...
    2021-07-19 阅读全文
  • 0-6岁宝宝的语言能力发育指标 0-6岁宝宝的语言能力发育指标 1个月内:出生1周的婴儿处于最初发声的阶段,这时婴儿会发出两种声音,一种是哭声、一种是细语声,如a之类的声音。1周后,宝宝开始喜欢听到爸爸妈妈和他说话,开始与人“交谈”...
    2021-07-17 阅读全文
  • 如何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创设有利于幼儿表达的语言环境,使幼儿有话敢说 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调动幼儿有话敢说的内部动机和必要条件。它体现了成人与幼儿关系上的平等,体现了成人对幼儿人格的尊重,这样...
    2020-10-21 阅读全文

导读: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早早开口说话,但是每个孩子的语言发展进度,会因诸多因素而有所不同…… 虽然每个孩子的语言发展进度,会因诸多因素而有所不同,但专家表示,目前仍有一些具指标性的参考标准,来...

2021-12-03 阅读全文

《3-6岁幼儿发展与指南》中提到幼儿语言的目标是: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发展贯穿于身心发展的各个领域,对其他领域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幼儿在运用...

2021-04-26 阅读全文

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幼儿期作为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其心理发展有着不同于其他阶段的年龄特征。这些特征可分为:言语发展、认知发展、情绪发展和个性与社会化发展这四方面。其中幼儿的言语发展是一个非常关键...

2021-07-19 阅读全文

0-6岁宝宝的语言能力发育指标 1个月内:出生1周的婴儿处于最初发声的阶段,这时婴儿会发出两种声音,一种是哭声、一种是细语声,如a之类的声音。1周后,宝宝开始喜欢听到爸爸妈妈和他说话,开始与人“交谈”...

2021-07-17 阅读全文

一、创设有利于幼儿表达的语言环境,使幼儿有话敢说 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调动幼儿有话敢说的内部动机和必要条件。它体现了成人与幼儿关系上的平等,体现了成人对幼儿人格的尊重,这样...

2020-10-21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