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寻找快乐
发布时间:2021-12-10 幼儿园寻找春天活动方案 幼儿园教案快乐 快乐幼儿园教案 我作为一名幼儿园的教师,经常生活在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中间,时常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快乐,那些幸福和快乐是孩子们给予的.成功固然很重要,但它却不能代替快乐。一个不快乐的人,一个缺少面对人生没有乐观态度的人也往往也很难取得成功。我国一位儿童教育工作者卢勤说过:“快乐是一种体验,体验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让孩子们从小体验快乐,成为一个乐观主义者,比成功更重要。”作为孩子们的老师和朋友,让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和孩子们一起去发现快乐、感受快乐吧!在孩子们的眼中,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在孩子们的世界中充满着惊喜,充满着乐趣,充满着很多.....如果他们的学习需求更多地来源于这些惊喜、乐趣和意外,就会让学习融在生活中。当我和他们在户外散步时,他们会数着彩砖跳格子,往往数着数着就乱了套,最后哈哈笑成团再重新开始数;他们会歪歪扭扭、乐此不疲的走在彩色的车轮上转圈;也许对于成人来说这是无聊的事,可是看着孩子们的灿烂的笑脸,你就会明白他们乐此不疲的原因了。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寻找秋天的快乐
秋天赋予大自然一种五彩缤纷的美丽。
在这样一个诱人的季节,我们带着孩子们一起去秋游。
孩子们一路走着说着看着,那劲头,仿佛要向所有的人说我们看到了秋天,闻到了秋天,听到了秋天。
不信,看看绿绿的麦苗;闻闻野菊花的清香;听听枝头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它们会告诉你这一切的。
走累了,我们坐在草地上休息,可就在这时我发现了与这秋天不和谐的音符。
孩子们自顾自的吃着,没有一个小朋友把自己带的东西与大家分享,而且吃完后,干净的草地上有了垃圾。
于是,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名字叫《寻找快乐》。
是说一个人把快乐丢了,他到处去找,最后一位老爷爷告诉他,快乐到处都有。
别人遇到困难时,帮助他你会快乐;把你高兴的事和好东西与大家分享是快乐的;哪怕你随手把地上的纸屑捡起来也是快乐的事。
快乐有好多,就看你怎么去找。
孩子们听完故事,好像懂了,他们主动把自己带来的玩的、吃的拿出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而且把吃完的垃圾装在袋中扔到垃圾箱里,草地上和谐的音符又回来了。
一个小故事,包含了许多的道理。
让孩子通过这种简单易懂的文学形式明白了一些道理,然后让道德意识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这是教师的责任。
教育随笔:寻找快乐
春天赋予大自然一种生机盎然的美丽。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季节,我们带着孩子们一起去踏青。孩子们一路走着、看着、笑着,那尽头,仿佛要向所有的人说我们看到了春天,闻到了春天,听到了春天。不信,看看五颜六色的花朵;闻着小草和泥土的芬芳;听到枝头上喜鹊叽喳的叫声,它们会告诉你这一切的。
走累了,我们坐在草地上开始了午餐休息活动,可就在这时我发现了与这春天不和谐的音符。孩子们自顾自的吃着,没有一个小朋友把自己带的东西与大家分享,而且吃完后,干净的草地上有了垃圾。于是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名字叫《寻找快乐》。是说一个人把快乐丢了,他到处去找,最后一位老爷爷告诉他
,快乐到处都有。别人遇到困难时,帮助他你会快乐;把你高兴的事和好东西与大家分享是快乐的;哪怕你随手把地上的纸屑捡起来也是快乐的事。快乐有好多,就看你怎么去找。孩子们听完故事,好像懂了,他们主动把自己带的玩的、吃的东西,拿出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而且把吃完的垃圾装在袋中扔到垃圾箱里,草地上的和谐音符又回来了。
一个小故事,包含了许多的道理。让孩子通过这种简单易懂的文字形式明白一些道理,然后让道德意识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这是教师的责任。
教育随笔:从认识图形的枯燥过程中寻找乐趣
教幼儿认识平面的几何图形是小班数学教学中的难点,而且现在时代发展中的幼儿比以前的幼儿能接触到的东西更多,学前的知识储备也很充裕,所以有很多幼儿都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几何图形,甚至有些幼儿能认识梯形六边形等复杂图形,使我们这个活动中的认识过程变得过于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兴趣。
本次活动我觉得像这类活动可以这样上。我们整个活动教学安排有浅到深,由简到难。首先,保留活动的基础环节,认识图形,教师出示一些图形的图片或者教具,请幼儿说出名字。如果只有老师出示幼儿说名字就比较枯燥,可以在这一环节中加入简单游戏环节,例如把图形遮起来,露出一角让幼儿猜猜它是谁,加了这样的小细节后幼儿巩固认识了图形特点,这一环节结束后也要加上小结性的话,小结每个图形的简单特点,例如三角形有三个角。其次,让幼儿找一找图形,这不是简单的在一幅图中找出图形,而是要增加找出教室内的图形,由易到难,有了找一找的帮忙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大家争先恐后说一说找到的图形物品。天天就说我的纽扣是圆形,他会在自己身上找图形,妞妞说老师用的手机是方形,她观察的很仔细。最后,我们让图形变变变,在幼儿画册中有很多基本图形宝宝的卡片,幼儿通过自己像搭积木一样的拼搭,让图形变成各种各样,只是活动时间有限,我请幼儿自己那一份图形卡片放在自己柜子里,早上来园可以玩一玩,平时游戏也可以玩一玩。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不足:整个活动过程过度还不够紧密,在组织语言时不够生动。最后总结图形特点时语言不够简练,如果能在这几点上有改变进步,活动可以更加成功。
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寻找课程
今天是雨天,和平时一样,两组幼儿在教室玩耍,而我就带着另两组幼儿来到走廊,进行体育锻炼。
当我请幼儿整队进行挑选玩具时,有小朋友叫起来了:“老师,有虫子”“老师,你看钱炜,他在抓虫子”为了让体育锻炼正常的开展,我请钱炜将虫子放到旁边的花坛里了。然后,我进行简短的讲评,教育幼儿:刚才我们看到的小虫子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螳螂,螳螂是益虫。虫子分两类,一种叫益虫,一种叫害虫,比如苍蝇和蚊子就是害虫,它们会传播疾病,他们叮在食物上,我们的事物就会变得不好吃了,吃了,我们会生病的,而螳螂是益虫,它会捉害虫的,会捉蚊子,是对我们有用的虫子,所以我们要保护它。孩子们都听的很认真,似乎知道了。简单的讲评过后,我们继续拿着体育器材进行锻炼身体。
可是,我发现,幼儿的注意力已经被这只螳螂深深地吸引了,时不时的围到花坛边去看看,当我正想去打断他们时,一个念头出现在脑中,为什么不顺着幼儿的兴趣点,让幼儿一起好好认识一下这个可爱的动物呢,于是,我把幼儿全部召集到花坛边,一起和幼儿仔细的观察起来了:“小朋友你们看看,螳螂是什么颜色的啊?”“土黄色”“有点像藕的颜色”“小朋友说的不错,可是你们知道螳螂有很多种的,有的是褐色的,还有的是绿色的,还有的有花斑的呢。”“我们在看看螳螂的头什么形状的啊?”“三角形的”“它的身体怎么样啊?”“长长的”“你们仔细看,它的头上有什么东西啊?”“有两个长长的东西”“那是螳螂的触须”“再仔细的看看它身体前面的大腿,你看到了什么?”“有大腿上有很多的尖尖的刺”“对了,螳螂就是用这个来捉虫子的。”随着提问的展开,幼儿开始认真的观察起这只小螳螂来,不是一句句好听的话出来了,让我不感叹幼儿的想象力的观察力。
你看,幼儿兴趣需要老师好好的利用,因为它随时可以变成你生成教育的一种契机,我们做老师的,不但要随时捕捉这种教育的契机,更加要善待这种契机,利用这个契机进行教育,那么,我相信教育的效果会更加的棒,同时幼儿不但满足了自己的兴趣需要,还培养了幼儿热衷观察,发现问题,发现自然界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热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寻找自信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故事的名字叫《小猫吃鱼》。
小猫吃鱼不小心被鱼刺卡了喉咙……”
看着婷婷站在大家面前绘声绘色讲故事的样子,我真高兴。
婷婷开学前段时间,上课能和小朋友一起大胆发言、思维活跃、声音响亮、平时爱说爱笑。
但请她一个人讲故事、念儿歌的时候就往后缩:低着头,红着脸,声音小小的、眼睛红红的想哭。
她妈妈为这事还挺着急,总是说:“老师,你多让她锻炼、锻炼,她在家给我们讲故事讲得好着呐。
怎么到这里就这样了,真让人着急!”我安慰妈妈说:“您别着急,这得慢慢来。
在家和集体面前感受不一样,得让她一点点适应。
您放心,我会尽量帮助她的。
”
此后,我尽量多为婷婷创造机会,让她给大家讲故事、念儿歌,但并没有多大的进展。
只要一听到自己的名字就先哭,但我发现婷婷讲故事时虽然边哭边讲,可声音仍然很清晰、而且内容也丰富。
于是,我抓住这一点给以鼓励,并利用游戏时间问她:“你的故事讲的很好听,你怎么会讲那么多故事呀?”“我跟录音机学的,我天天都在家里听故事。
”所以我在上语言课、音乐课的时候,有意识地叫她站起来说上一两句,并适时地进行表扬。
没想到她的兴趣一下子被提起来了,上课能主动举手发言了。
还经常自我陶醉地表现自己。
有一天放学时,婷婷兴奋地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
妈妈说:“真的,真棒。
婷婷有进步了。
明天,你还给小朋友讲故事,好不好?”“好!”婷婷的回答是那么爽快,那么自信。
现在的婷婷越来越爱给小朋友讲故事了。
只要学了新故事、儿歌,她就和老师预约:“老师,今天我想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新故事,您第一个请我好吗?”在大家的鼓励下,她的胆子越来越大。
随着成功的次数越来越多,她的自信心也越来越强了。
在“六一”儿童节那天,婷婷竟然当着所有小朋友和家长的面唱歌了。
在婷婷的带动下,经常有小朋友来讲故事给大家听。
渐渐地,班里爱讲故事的人越来越多。
为满足孩子们的需求,我们中午安排了讲故事的时间。
孩子们争着讲,最有意思的是楼旭坤,只要和老师在一起,总要说“我给您讲个故事吧,就三分钟”,然后也不管你同意不同意,自己就滔滔不绝地讲起来,真是乐在其中。
寻找游戏
大自然是知识的主要源泉——陈鹤琴。
现在的农村幼儿家长卫生意识加强了,在家长的视线中孩子再不敢去触摸一些石子、土、沙等,家长怕他们弄脏衣服。
他们没有机会去接近大自然,很多孩子居然不认识很多种作物,很多植物、动物。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尽量说服家长,让家长支持幼儿园的做法,教师应在幼儿安全的情况下,带孩子走进大自然。
春天,观察小草、花儿、柳树等。
秋天,各种农作物成熟了,家里收获了玉米、大豆、高粱花生、地瓜等作物。
这些都是城里小朋友接触不到的事物。
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让孩子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要爱惜粮食。
还要让孩子们模仿农民劳动的各种动作。
编成小舞蹈,知道舞蹈来源于生活,秋天,带领幼儿到幼儿园种植区收获萝卜,教师有意识的启发孩子集体进行故事《拔萝卜》的情景表演,这种随机性、随意性、现场性的教学活动,比之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效果肯定好得多。
总之,在保证孩子们安全的情况下,应多带孩子到田野上走一走,看一看,闻一闻。
让孩子们有愉悦的心情,在玩中学到知识。
寻找水蒸气
在孩子们课间活动时,我打开杯子正准备喝茶,皓皓走过来说:“老师你看,你的茶杯在冒烟,”“为什么会冒烟呢,”我追问着,他说:“茶太烫了呗”。
在午休时我组织孩子一起接着这个话题进行观察讨论。刚刚我喝茶时皓皓发现我的茶杯在冒烟,我这儿有个热水瓶,请一个孩子来打开瓶盖看看有什么?尧尧来打开瓶盖,大家一起观察,大家看看发现了什么?
乐乐:向烟一样冒出来。
芸芸:像云朵一样飘上来。
尧尧:我打开瓶盖感觉到热气里还蹦出来一点水,还感觉到有一点点热量。
老师:大家知道冒出来的气是什么吗?
熠熠:我知道是水蒸汽。
老师:你在哪里也见到过这样的水蒸气?
红红:家里的热水壶上冒出水蒸气。
涵涵:煮开水时会有水蒸气。
萱萱:去动物园路上看见冒烟了
,那是不是水蒸气?
尧尧:那不是水蒸气,那是着火了。
老师:着火冒烟和水蒸气冒烟是不一样了,有什么区别?
熠熠:水蒸气冒烟要有一定的热量。
尧尧:还要有水才行。
老师:那水蒸气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电脑里怎么说的。
老师打开电脑,与孩子一起看水蒸气的形成过程,孩子们看完后了解了形成水蒸气温度要足够高,水蒸气飞散到空中就蒸发了,如果水蒸气凝结成较大的水滴,水滴就会落下来形成雨。
今天,在皓皓的发现下,在老师的引导下,大家了解了“水蒸气的形成”。我想,孩子脑子里无数的知识,就是这样懂得的,只要有发现的眼光,只要有老师的正确引领,我们班的孩子会有越来越丰富的知识。
让孩子在游戏中真正找回快乐
最近学习了徐则民、洪晓琴老师的《走进游戏,走近幼儿》,使我更加深了对于幼儿游戏的理解,正如封面上的那一段小字说阐述的:“游戏不仅是幼儿的生活方式,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法。让我们共同关注幼儿游戏,解读幼儿游戏行为,了解幼儿游戏教育的价值取向、思想方式和策略技巧,携手走进游戏天地,走近幼儿的世界。”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能让幼儿获得快乐、满足幼儿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一种行为”,这句话似乎已经在每一位教师的脑海中留下了记忆
,甚至烂熟于心,但是如何真正让孩子找回游戏的快乐,却是我们老师在埋头为孩子“设计”游戏时,没有好好思考过的问题。
本书的作者在该书中提供了许多的案例,直观地向我们呈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这些源于幼儿游戏的故事串出了一个个道理,让我们渐渐读懂了游戏的同时也读懂了幼儿。
从“游戏中的教师”到“游戏中的玩伴”是本书阐明的一个立场,但其中意味深长的是“玩伴”不同于幼儿之间的同伴,而是“年长一点的玩伴”。我想,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是“玩伴”——表现了幼儿游戏中的师幼平等关系,二是“年长一点”——说明教师更加会玩,会得到幼儿信任可见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这一定位,去除了权威而确立了威信。随着教师与幼儿在游戏中的默契与投机,当教师被幼儿看成是了不起的同伙时,教师便能在幼儿游戏中游刃有余了,这也是我们所追求的。
比如:在我们的角色游戏中,我们精心设计了烧烤店的材料,制作了精美了烧烤炉,还融入了一些数方面的知识:串肉的分类等,本以为这么精心的准备会给予孩子游戏的快乐,但殊不知,一些复杂的过程,太过于真实化材料,过多的要求、臆断,反而让孩子束缚于游戏中,而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相反的,孩子在户外活动中无意中寻找到一个木架、一个轮胎,三五成群,没有老师的要求,他们也会自得其乐,轰轰烈烈地玩起了游戏。这也让我想到了我们小时候,一堆泥土,也能玩出一片天地:挖坑、倒水……那时我们是何等的开心与快乐。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孩子的游戏,没有大人太多的干预,有的只是最自然的发展。没有结果如何,有的只是过程的享受。
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像一个藏满秘密的盒子。如果不经常打开来看看,我们就不知道这里面装有什么。静静的等待,耐心的观察孩子的游戏,终有一天孩子会带给我们惊喜。
让孩子在游戏中真正找回快乐,也让我们走进游戏,走近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