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生命教育从幼儿园开始

发布时间:2022-01-05 生命幼儿小故事 食物从哪里来 小学英语教案 从哪些方面评价小学英语教案

有些爸爸妈妈会抱怨,说孩子对于死亡的态度很漠然。孩子自己班级里的小朋友死了,可他回来以后告诉家长的态度却是很无所谓的,甚至还有孩子在亲人去世时会说:“死了好,再也不能管我那么严了”。让大人“雷”得不行。这到底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还是个别孩子的问题呢?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

解题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学前学院副教授王顺妹,主持幼儿情绪处理研究项目的张婕博士

学前班孩子的任何概念,都来自直观感受。同样,他们对于死亡概念的了解,也是很直接的。因为没有相应的情感体验,所以大多数时候,孩子们对于死亡并没有很好的了解。更不用说会有什么恐惧或者伤心之类的情绪感受。所以只有和孩子很亲近的人去世了,孩子才会表达出伤心或者痛苦。对于死亡,上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才开始有意识。

对于家长来说,让孩子了解生命的起始和终结是比较重要的。在中国的传统中,家长一般都不太愿意让孩子知道死亡,或者和孩子谈论关于死亡的话题。但是从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来看,让孩子尽早知道死亡是怎么回事非常重要。举个例子吧,现在孩子接触电脑很早,玩游戏的很多,游戏中常常会有人物死后复活;而孩子饲养宠物,有时候死了或者丢失了,家长也会再买一个。这在很多时候会使幼儿有一种感觉:生命都是可以从头来过的。事实上,曾经出现过有孩子因为学习和生活中的不如意就自杀,他们以为生命是可以“重新开始”的。

家长对孩子大可不必讳言死亡,应该让孩子了解死亡是怎么回事。这不仅有助于对孩子开展生命教育,还能够教会孩子在面对令人伤心和沮丧的事情时,如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这一教育可以从大班的时候开始。

家长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和孩子探讨生命的起始。比如,遇到了小蚂蚁等小虫子死了,或者是孩子养的宠物小鱼或者小虾死了,孩子栽种的小花小草死了,就可以告诉孩子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死亡意味着这些小鱼或者小虾永远不会再回来了,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孩子死亡是怎么回事。

但是要注意的是,跟孩子说明死亡的含义时,还要处理好他们的情绪。例如告诉孩子,小宠物虽然离开我们了,但是我们还有很多和它们在一起时的美好回忆。想一想那些美好的事情吧。

我们曾经在一些幼儿园做过一个项目,教会孩子如何处理他们的负面情绪,其中重要一课就是通过模拟和他们朝夕相处的小宠物去世,来教会他们如何面对死亡。事实上,孩子们通过这一课不仅了解了死亡是怎么回事,还了解了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瑞典从幼儿园开始进行性教育


瑞典是性教育开展得较成功的国家,从幼儿园开始到高中有一套系统完整的教育内容和体系,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自1976年开始,瑞典少女妊娠和人工流产数字明显下降,性病和性犯罪发生率也逐步减少,“未婚母亲家庭”几乎全部消失。

实际上,英国是西欧国家中性教育办得最差的。上文中提到的17岁少女妈妈维姬?格莱恩只是英国每年新增的几十万少女妈妈中的一个。她们中多数都会把孩子生下来,而其中有一成甚至还不满16岁。这个数字在欧洲高举榜首,更是比公认的性开放国家荷兰高了将近5倍。

虽然自布莱尔上台后,英国工党政府从1998年发起过数次旨在减少少女妈妈数量和发展青少年性教育的行动,但收效甚微:每万名英国少女中,有31人怀孕;而荷兰只有不足7人。

“我身边的现实就是,许多人在不到16岁就有了性经验。我还认识很多十二三岁就有性经验的朋友。麻烦在于,他们所认识的‘性’神秘又有趣,但却不知道它同样会带来危险。”少女妈妈维姬坦言道。

育儿观念:感恩教育从幼儿开始


幼儿期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感恩教育要从小开始。苏霍姆林斯基说:“善良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永远无法弥补。越早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在孩子心中播下感恩的种子,由此而形成的习惯也将伴随孩子一生。”如何发挥家庭在环境、资源、途径等方面的特殊优势,对幼儿开展感恩教育,从点滴做起,从细节做起,对孩子进行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教育,是许多家长关心的一个重要话题。

在开展幼儿感恩教育方面,家庭具有独特的优势

瑞士教育家指出:“道德教育主要的场所是家庭。”感恩父母是幼儿感恩教育的起点。父母是对幼儿施恩最多、施恩最直接的人,是幼儿最初最应该感恩的人。通过丰富多彩、充满亲情的家庭生活,家庭成为最好的感恩教育载体。

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创设良好的家庭感恩教育环境

父母是孩子最初也是影响最大的榜样,在孩子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一言一行都深刻地影响着孩子。所以,言传身教,行动胜于说教。从父母的榜样作用开始,建设一个充满关爱与感恩的家庭环境。

有的父母对他人给予的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帮助,总是铭记于心,心怀感恩;有的父母对亲人的关爱,总是反复提起,心怀感激。有的父母相互之间经常感恩言谢。在这样的充满感恩的环境中,幼儿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就能够萌生感恩之心。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则,从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做起,孝敬老人、感恩他人,做尊老爱幼的模范,做知恩、感恩、报恩的模范。而且也尽可能多地创造幼儿参与的机会。例如:定期带孩子去看望双方的老人,使孩子在有意无意中感受爱与感恩。

开展家庭感恩教育,要注重“力行”

弟子规中说:“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所以,所学的内容要实践力行,从一件件小事入手,把幼儿的感恩之情落实到行动上,内化为一种习惯。只要我们从细处入手,端正教育观念,就一定能搞好对幼儿的家庭感恩教育,培养好懂得爱与感恩的新一代,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而精彩。

浅谈育儿心得:教育要从生活开始


浅谈育儿心得:教育要从生活开始

入职三个月了,接触了很多的孩子们,从他们的行为习惯上,我有了些许思考。

1.在孩子面前,请尽量少玩手机!

那天我组织孩子们做练习,在一张表格中选出爸爸妈妈最喜欢的运动,跳绳、跑步、游泳,等等。这时我看见一个孩子纠结了半天也没选出来,她对我说:”杨老师,我真的不知道选哪个,因为我的爸爸妈妈每天只会玩手机。“我当时心里一颤,百感交集。同样是年轻人,我很理解家长们玩手机的心情。但是既然为人父母了,就多为孩子考虑吧,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不要以为你一边玩手机,一边坐在孩子旁边就是陪孩子了。请你抽出一些时间,全身心专注地陪陪孩子

2.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下意识的立刻去帮他

宇沐的奶奶对他照顾有加,什么都帮他做,导致他的自理能力比别的小朋友差。那天玩跳绳,小朋友们拿着卷成一团的跳绳开始解它。这时宇沐对我说:”老师,我这个解不开。“我看了一眼,他的跳绳确实缠的比较紧,我下意识的正要帮他去解开。这时我突然想了一下,对他说:”你自己去解,试一试。“我一直在观察他,他摸索着、尝试着,过了一会,自己真的解开了。我思考着,或许大人们那种”充满爱的下意识的”帮助,真的会在不知不觉中导致孩子们原有能力的丧失。

3.孩子的内心世界远比你想象中的要复杂

虽然他看上去是那么的小,其实他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在跑步比赛中失败,他会急的掉眼泪。孩子的内心情感很细腻,上课没带笔,不敢找小朋友借,因为怕被嘲笑。有的孩子还有自己喜欢的人。父母除了对孩子给予各方面的关心和照顾之外,还要注意从细小的方面观察自己的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4.家长关心的问题或多或少的决定了孩子的发展

一直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孩子的天性是一方面,但更多取决于家长的教育。有个孩子总是我行我素,从来都不严格要求自己。晚上接孩子的时候,他的家长问老师从来都只有两个问题:“睡午觉了吗?大便了吗?”三年来一直如此,从没问过第三个问题。而其他的家长总是会问:“孩子今天表现怎么样?“孩子的健康固然是最重要的,但是也要关注一下其他方面的发展。如果你忽视了某些东西,那么你的孩子很有可能就在这些方面输给了同龄人。

5.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有个孩子吃饭的时候,右手拿着筷子,左手也不扶着碗,而是在空中比划着。提醒了很多次,还是改不了这个坏毛病。可以看出,他在家的这种行为,家长是没有纠正过的。也许认为,孩子还小。殊不知,其他的孩子早就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每个家长都爱孩子,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精英。可是他们却不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这一比较,有些方面真的是落后于同龄小朋友。幼儿的可塑性强,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仅靠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家长要协助教师,做到家园统一。在家也要培养孩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饭不挑食,讲文明,有礼貌,说普通话,关爱他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按时睡觉,不许大喊大叫,等等。

6.永远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经常有小朋友对我倾诉:”老师,我的爸爸妈妈昨天又吵架了。老师,我的妈妈骂我爸爸是神经病。老师,我的爸爸打我妈妈了。。。“不要认为孩子很小,听不懂你们之间的口角。父母吵架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但又不敢对你们说,只能向老师倾诉。

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各个细节,都存在着教育,需要你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去发现,有一颗耐心去实践。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将是你一生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情。父母们和准父母们,加油吧

性别教育从孩子出生时开始


宝宝一出生,爸爸妈妈所获得的关于宝宝的第一个信息,便是他的性别,当欣喜而自豪的爸爸妈妈打电话把孩子降生的喜讯告诉亲友时,亲友们的第一个问题也总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紧接着,父母因孩子性别的不同自然而然地延伸着不同的反应,他们称呼小男孩“小老虎”或者“小牛犊”,表示乐见其勇武有力,称呼小女孩则是“小甜甜”、“小豆豆”,希望女儿可爱、讨人喜欢。

从乳名、玩具、衣服到亲子游戏,人们从一开始就男女有别,如果有人问起:“性别教育从什么时候开始?”答案是:“从出生时开始。”也就是说,性别差异并不仅仅只是不同的生物遗传,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社会文化都赋予不同性别以不同的期待,男孩与女孩,他们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必然地带着性别的标签按照其性别角色慢慢长大。

什么是性别角色?即一个人所具有的为社会所认可的、更适宜于某一性别的价值观、动机及行为方式等。宝宝的性别意识又包含些什么要素呢?宝宝所需要学习的关于性别的知识、对自身性别的认同以及性别角色的逐渐形成都可归结于性别意识的范畴。

天才教育从右脑开始


-国际著名右脑开发专家七田真访谈

日本教育专家七田真教授相信,人类的右脑具有不可思议的能力,但在成长过程中,这种能力却逐渐消失。

所以,要让孩子成为天才,当孩子还在准妈妈的肚子里时,可以通过母子之间的爱的感应,开发孩子的右脑能力。

据说,在日本,父母辈听完右脑教育专家七田真(MakotoShichida)教授的演讲后,往往会有想生小孩的冲动。现年71岁的七田真,40多年来钻研、提倡“右脑教育理论”,以开发人类未知的潜能,引起广泛瞩目。

七田真教育研究所自1978年成立以来,已在日本已建立400多家实行七田真式教育的幼稚园,学生总数2万名。韩国也有60家幼稚园7000名学生。这套方法几年前也引入台湾,掀起一阵“脑内革命”热潮。明年初新加坡也会成立第一家“七田真右脑教育儿童教室”。 

幼儿教育始于胎儿时期

七田真日前来新作第一次公开演讲,接受本报访问时说,育儿其实并不伤脑筋,只是父母不得其法,因而缺乏生儿育女的信心。父母有信心,放心,自然会多生。

人们不孕、不生育的原因很多,包括环境污染,或者担心幼儿患有先天性身体残障等病症。七田真认为,只要正确采用右脑教育启发,通过胎教方式,让胎儿自行调理,就能生出活泼健康的宝宝。

七田真说:“准妈妈不妨在胎儿时期就开始试着与宝宝对话,建立心灵感应或互动。准妈妈对腹中的宝宝说:身体不好的部分自己都能治好,健康生下来。婴儿出生时就全靠自己的力量,因为婴儿具有这样的能力。这就是右脑的功能。”

虽然胎儿的头还没完全成形,但却可以使用下位层的脑。准妈妈与胎儿的沟通,是通过“心电感应”及“想象”而产生,它不与左脑相连,只与右脑相连。想象,使婴儿在妈妈肚子里看到爸爸的脸及外面的景色。想象,也具有治疗疾病的力量。

七田真说:“若准妈妈知道这个胎教方法,尝试运用,就会发现我所说的都是真的。”

其研究个案也显示,使用七田真式胎教的准妈妈不仅顺利分娩,宝宝天生健全,很快就能说话,吸引能力佳,个性沉稳又好带。他说,父母这才发现:“原来,带孩子是那么轻松快乐的事。

教育幼儿需先教育父母,这成为七田真终生职志。 

左脑抑制右脑运作

七田真念大学时,曾担任某中学生补习老师。他的学生永远记不得5分钟前才教过的东西,这使他开始思索:人的才能是天生的,还是由后天教育而定的呢?

经过40多年研究与实践,七田真认为,所有婴儿出生时都是天才,具有大自然所给予的不可思议的能力,只是在成长初期缺乏良好的环境把能力给引发出来,以至资质消失。天才的头脑功能来自右脑。

人类左右脑的思考方式不同:左脑主以语文、逻辑性思考,右脑则主以影像和心像思考。七田真认为,大部分人都用左脑思考,很少用右脑思考。

他说,远古时代的人类与原住民,左脑几乎不发达,但心电感应的能力却很强。现代人为了让语言理性发展,所以丧失了ESP(右脑的五感)的能力,左脑抑制了右脑的运作,右脑的潜能因此不易发挥。唯有左脑抑制右脑的能力消失,左右脑可以灵活使用,才可成为全脑开发的人类。

七田真的理论受卡尔?维特《才能递减法则理论》启发,他主张以右脑训练用在幼儿教育,以图像、联想、配对等方法来增进儿童智能。零岁到3岁是右脑教育的黄金时机;左脑是填鸭式学习,充满艰难。而右脑已开发的孩子吸收能力强,学习就变得轻松愉快。

受过右脑训练的孩童,一般智商较高,平均介于140到200之间,也具有以下特点:

看到图像,就像摄影机一般印入脑中。

文字及数字、符号,可用影像方式记入脑海,具有逆向的推算能力。

直觉能力超强,有独特创造力。

具有速读能力。

七田真在著作中,提起对长子实验早期教育,长子4岁时就能随意读书,画漂亮的水彩画,却不幸患病去世。七田真夫妻过度悲痛而忽略次子的早期教育,过后惊醒才纠正过来。现在七田真也在孙儿身上实验自己的教育方法。

相关推荐

  • 瑞典从幼儿园开始进行性教育 瑞典是性教育开展得较成功的国家,从幼儿园开始到高中有一套系统完整的教育内容和体系,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自1976年开始,瑞典少女妊娠和人工流产数字明显下降,性病和性犯罪发生率也逐步减少,“未婚母亲家庭...
    2021-04-19 阅读全文
  • 人生教育从幼儿园接受板凳游戏开始 自从小孩上了幼儿园以后,开始经常关注幼儿的教育了,因为幼儿的行为是最受幼儿园老师的影响。记得刚开始时小孩极不情愿上幼儿园的,无忧无虑地玩耍总是比关在一个小房间里要好的多,所以刚进园的时候硬是哭闹了一个...
    2020-10-09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感恩教育从幼儿开始 幼儿期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感恩教育要从小开始。苏霍姆林斯基说:“善良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永远无法弥补。越早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在孩子心中播下感恩的种子,由此而形...
    2020-08-12 阅读全文
  • 浅谈育儿心得:教育要从生活开始 浅谈育儿心得:教育要从生活开始 入职三个月了,接触了很多的孩子们,从他们的行为习惯上,我有了些许思考。 1.在孩子面前,请尽量少玩手机! 那天我组织孩子们做练习,在一张表格中选出爸爸妈妈最喜欢的运动,...
    2020-11-17 阅读全文
  • 性别教育从孩子出生时开始 宝宝一出生,爸爸妈妈所获得的关于宝宝的第一个信息,便是他的性别,当欣喜而自豪的爸爸妈妈打电话把孩子降生的喜讯告诉亲友时,亲友们的第一个问题也总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紧接着,父母因孩子性别的不同自然...
    2022-01-11 阅读全文

瑞典是性教育开展得较成功的国家,从幼儿园开始到高中有一套系统完整的教育内容和体系,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自1976年开始,瑞典少女妊娠和人工流产数字明显下降,性病和性犯罪发生率也逐步减少,“未婚母亲家庭...

2021-04-19 阅读全文

自从小孩上了幼儿园以后,开始经常关注幼儿的教育了,因为幼儿的行为是最受幼儿园老师的影响。记得刚开始时小孩极不情愿上幼儿园的,无忧无虑地玩耍总是比关在一个小房间里要好的多,所以刚进园的时候硬是哭闹了一个...

2020-10-09 阅读全文

幼儿期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感恩教育要从小开始。苏霍姆林斯基说:“善良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永远无法弥补。越早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在孩子心中播下感恩的种子,由此而形...

2020-08-12 阅读全文

浅谈育儿心得:教育要从生活开始 入职三个月了,接触了很多的孩子们,从他们的行为习惯上,我有了些许思考。 1.在孩子面前,请尽量少玩手机! 那天我组织孩子们做练习,在一张表格中选出爸爸妈妈最喜欢的运动,...

2020-11-17 阅读全文

宝宝一出生,爸爸妈妈所获得的关于宝宝的第一个信息,便是他的性别,当欣喜而自豪的爸爸妈妈打电话把孩子降生的喜讯告诉亲友时,亲友们的第一个问题也总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紧接着,父母因孩子性别的不同自然...

2022-01-11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