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培养孩子七大能力的方法汇总
发布时间:2022-01-17 如何正确的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怎样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的心得 学习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的心得整理关于培养孩子各种能力培养的相关知识教育,希望对宝贝成长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1九个好方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点击查看2超有用的培养幼儿专注力的小游戏点击查看3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十种方法点击查看4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八个小游戏点击查看5提高孩子专注力-从游戏入手点击查看6提高孩子专注力-从听说读写入手点击查看7幼儿园老师常用训练孩子注意力的游戏点击查看87个小游戏在家就可以给孩子做的专注力训练点击查看9培养孩子专注力的17款小游戏点击查看10大学生如何培养创业能力点击查看11如何培养大学生学习能力点击查看12培养孩子的七种能力点击查看13注重培养孩子这七种能力点击查看14培养孩子的注意力点击查看15正确地培养孩子的注意力点击查看16培养孩子注意力的10种游戏点击查看17对培养孩子注意力的另外看法点击查看18孩子注意力培养的最大障碍点击查看190~3岁宝宝的注意力培养技巧与方法点击查看20培养孩子注意力的小窍门点击查看21简单方法就可以培养和提高孩子的注意力点击查看22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方法点击查看236类玩具来竹笠孩子动手能力点击查看245个提高宝宝动手能力的小游戏点击查看25培养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的三种方法点击查看26提高阅读能力决定孩子学习力点击查看27培养一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方法点击查看28激发孩子阅读能力的六要素点击查看29让学生的阅读变成“悦读”点击查看30培养孩子阅读理解能力的七种方法点击查看31怎样培养二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点击查看32想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先这样问点击查看33如何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点击查看34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妙招点击查看35培养2-6岁宝宝专注力的小妙招点击查看36儿童注意力的培养点击查看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正确培养孩子专注力的五种方法
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保护、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呢?
1、让孩子拥有高质量睡眠
睡眠很重要,特别是到了春天,又是长个子的时候,充足的睡眠是保证孩子注意力集中的基础条件。良好的作息习惯,也能让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有条理。
2、不打断孩子的专心
孩子玩耍或者看书的时候,家长默默在一旁关注,只要安全系数满分,就不要随意打扰孩子。吃的喝的放在小桌子上,养成习惯,孩子渴了、饿了自己会吃,不需要提醒。无论是吃饭穿衣,还是整理自己的东西,亦或是玩玩具看书,都让孩子专注地做一件事。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空间,大人不要在旁边唠叨,更不要总是用“爱的名义”去不停地打断孩子。
3、减少玩具一次摆太多
精简摆放就是给孩子较少的选择,他才会更加珍惜,也会更加专注。玩具同样如此,不要一大堆玩具堆在孩子面前,只给孩子保留几件精品玩具,减少选择也方便收纳。
4、不要去过度的指导孩子
有些孩子会自言自语,特别是在看书的时候,虽然不认识字,却喜欢假装读一读,其实这是孩子在思考。这个时候请家长尽量旁观,保持安静,千万不要因为孩子读的什么来和孩子较真,来指导孩子读书、识字。
5、同一时间只做一件事
现在的孩子喜欢在吃饭的时候看电视、玩玩具,边吃边看。这样下去,就会导致孩子做事三心二意,专注力不强。家长们要培养孩子在同一时间里,只能做一家事情,减少分散孩子的专注力。
正确培养孩子创新能力
如果希望发掘并培养孩子的创新创业能力,做父母的能做什么?
创新力来自3C
(1)Curiosity (好奇心):东方教育急于填鸭灌输知识,不鼓励孩子问问题。多问问题,才能更深理解,在最大程度上学到有用的知识。父母应该有耐心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并且鼓励他们多问问题。孩子大一点以后,建议带着他们自己去找答桉,形成孩子把网路当做老师的习惯。
(2)Critical Thinking(批判式思维):遇到问题时试着从多角度来思考。因为任何有深度的或有争议的问题都没有一个唯一的简单答桉,所以学习时要避免非黑即白的思想,就算你认为一个观点是对的,还是应该换位思考,去理解其他的观点。最后,除了理解,还需要包容和支持不同于你的其他观点。这是知识份子的本质和责任。父母可以多鼓励孩子“换一个脑袋思考”,参加辩论社并挑选自己不认可的那方辩论,甚至父母可以扮演devil's advocate角色来挑战孩子的僵化思维。
(3)Creativity(想像力):人们在创新最大的问题就是习惯于用过去的思维来思考未来。比如说:让马跑得更快而不是发明汽车,让手机增加音乐功能而不是发明iPhone。这样的想像力要从小培养,不要只是背诵陈旧的知识,要勇于憧憬、揣测、甚至幻想各种事物的可能性。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多玩有趣需要动脑的玩具、多猜“脑筋急转弯”、多阅读科幻小说(尤其是那些科学家出身的作家,例如:Isaac Asimov。
除了3C之外,我还有几个别的建议:
(4)实践:空想只能成为理论家,创业家还需要强大的动手能力和执行力。在学习中,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灵活地将掌握的知识付诸实践。当孩子有了创意,鼓励他去“做出来看看”。另外,可以鼓励孩子参加暑期工作,创意比赛、社团参观并了解父母的公司等。
(5)追随自己的兴趣爱好:只有做孩子真正喜欢做的事情,才能让他的潜力发挥到极致,当孩子主动放弃玩耍,而选择做某件事情时,那父母一定要鼓励他,因为他找到自己的兴趣了。当一个人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的时候,他不再是完成任务而学习,而是为了寻找快乐而学习。这时,他的想像力、勤奋、勇气就都可能会被激发,也会做出更好的成果,因而形成正面的循环。
(6)失败也应该奖励:失败就是最有价值的经验,人从失败中学习的远超过从成功中学习的。而且,真正的创新必然会碰到很多失败,所以躲避失败的人很可能无法持续创新。我在微软做研究时,老闆说:“如果你的研究都成功了,那你就失败了。” 东方社会太重于降低风险,太在乎避免失败,太重视面子。这方面必须从小培养:父母可以责怪不努力,但是不应该责怪失败。父母不能只奖励成功,也要奖励有价值的失败。
(7)给于自由,别再夸“乖”:温室裡成长的“妈宝”是很难成为创新者的。孩子逐渐长大了,要不断给他更多的自由和选择的空间。一个连选择权利都没有的孩子,从何来发展好奇心、批判式思维、想像力呢?中国长辈夸奖一个孩子,经常会用“乖、听话”来形容(美国可不会哦!)。想想:这些会潜移默化地传达什么信息给孩子呢?如果你想孩子有创意,这两个词少用吧!
正确培养孩子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一个充斥着大量信息和先进的分析工具的社会,光靠逻辑无法完成我们的目标。我们必须能够倾听并识别人们得出的某些结论、做出的某些行为以及决定其思维方向的原因。
——丹尼尔·平克(Pink,2005)
丹尼尔·平克(Pink,2005)在其开创性著作《全新思维》一书中,讲到了能够将我们的思维带入新世纪的六种能力。其中两种能力涉及与他人(无论我们喜不喜欢他)合作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竞争的时代至关重要。平克指出,我们必须学会以别人能够理解的方式与其交谈——也就是要将我们的思想和观念以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世界,仅会论证某个观点远远不够,因为其他人也有可能从另一个方面对这一观点进行有效的论证。平克认为,“劝导、沟通和自我理解的本质在于使原本具有说服力的陈述更加吸引人”。
与同他人协同工作的能力相关的另一种感官涉及如何表现出同情心和理解他人的想法(无论我们是否同意对方的观点)。20世纪我们侧重于逻辑,但那个靠逻辑思维来引导的世界已经不复存在了。
即使在研究生的课堂上,我也经常提到合作式学习。首先,我告诉学生希望他们能够成为职场上最受欢迎的人,而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与他人协同合作。协同合作所指的不仅仅是简单地在一起工作,它涉及课堂上的整个沟通流程。教师如何就相关信息与学生进行沟通?又如何对其进行评估?学生如何与教师沟通?学生之间又如何沟通?家长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沟通是单向、双向的,还是多向的?沟通是通过书面、口头、触觉还是电脑完成的?
要想在就业市场上取得成功,学生必须能够清晰地表达他们所了解的信息,并且能够倾听他人的观点和见解。学生要练习合作和协同学习策略,以巩固他们所学到的知识,确保所获得的知识在进行自我评估时已经转化为长时记忆。赛泽(转引自 O’Neil,1995)指出:
现实世界需要协同合作,需要通过共同的努力解决问题。学习在团队中与他人相处并发挥积极的作用十分必要。过去的证据和经验同样表明,一个人的知识能够通过协同合作得到巩固。分享观点、向他人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找到可取的退路和结论本身就具有教育意义。
如果学生不了解与他人有效合作这一基本原则,又怎么能期待他们学习针对观点而非个人进行批判这一高层次社会性行为呢?
美国劳工部就业技能委员会于1991年发布的年度报告令人大开眼界。该报告指出,除了阅读、数学、写作等重要技巧外,学生们在就业市场上最应具备的就是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这一说法并不稀奇,因为多年以来我们一直知道,导致人们失业的最基本原因并不是不称职,而是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有机会与其他人合作,即使是年龄非常小的孩子也需要掌握特定的社会技能。知道信息是一方面,能够将该信息向他人解释清楚又是另外一回事。在此基础上如果还能够高质量地解决问题,那么你就拥有了一个制胜的法宝。
在我们之前从事的学校重组这个研究项目中,当时有一个顾问带着工商界人士来到学校,并问我们最应该教给学生的技能是什么。占压倒性优势的答案是我们应当教给学生社会和协作技能。一家石油公司的领导表示,当有雇员前来应聘的时候,公司会将他们分成几个小组,并提出问题让他们来解决。他们有两个选择:相互合作解决问题,或在小房间里单独解决问题。而这些雇员不知道的是,如果他们选择独自解决问题,他们将无法进入第二轮面试。美国督学与课程发展协会在其1999年的年鉴中指出:“学习的过程已经从简单的自我组织发展成为以对话、实践、有意义参与和以现实经历与应用为基础的解决问题的活动,而这类活动则具有协作性、互动性和社会性的特点。”
合作式学习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当今学生的最佳实践活动。如今的学生都是伴随着科技进步成长起来的,而不断发展的科技使他们能够全天候保持联系。真正的合作式学习是一个涉及特定行为的过程,例如同质分组与协商探讨。我们在研究合作式学习的效应量时应当注意到,为了获得相同的效应量,我们必须使用合作式学习的所有元素,包括:
●反思。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反思他们在合作组内的工作。
●个人成就。学生共同探讨学习,但是以个人而非小组的形式接受评估。
●合作。思考小组合作的各项事宜,共同分享着组内有意义的工作。
●高阶思维。合作式学习不是一项繁重的工作,而是一种高水平的思维和分享过程。
●情感领域。鼓励学生建立情感联系。
●社会技能。在教授认知技能的同时传授社会技能,希望学生在组内展示社会技能。
仅对人们进行分组是远远不够的。马扎诺( Marzano,2007)提供了部分研究人员使用合作式学习得出的研究结果。在研究 122个效应量的合作式学习时,他们发现,在课堂上使用这一工具的平均效应量是 0.73,或27个百分点。当学生有机会相互探讨学习内容时,他们不仅是在以一种有利于大脑发展的方式学习,同时也在通过听取他人的观点、观察他人的肢体语言和语调反应来增进自身的知识,开发记忆的图式并建立联系。马扎诺的研究表明,各组的规模同样十分重要。 4个人的小组效应量有所增长,但是当每组人数达到 5个或5个以上时,效应量将会出现负增长。
以下四种基本沟通类型能够提高合作式学习在课堂上的作用。
培养孩子七大能力的教学汇总
整理关于培养孩子各种能力培养的相关知识教育,希望对宝贝成长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1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六个方法点击查看2培养孩子专注能力的8款小游戏点击查看3培养孩子英语阅读能力的几个建议点击查看4如何迅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点击查看5如何培养孩子快速阅读能力的方法点击查看6用这五个方法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点击查看7深度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点击查看8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好方法点击查看9培养孩子创造力的45个方法点击查看10美国家长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方法点击查看11超全的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方法点击查看12三个方法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点击查看136个方法教你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点击查看14通过创客制作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点击查看15数学可以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点击查看16正确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点击查看17提高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7个小妙招点击查看18用拼图游戏培养孩子观察能力点击查看19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的重要性点击查看20正确培养0-6岁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点击查看21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4个技巧点击查看22如何培养1-6岁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点击查看23从游戏中培养孩子“听说读写”能力点击查看24正确培养孩子合作学习的能力点击查看25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点击查看26培养孩子创造力的7个方法点击查看培养孩子观察能力的方法
导读: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的成长,而观察能力也是孩子不可缺少的智力开发的一项很重要的潜能,那么培养孩子观察能力的方法有哪些?
培养孩子观察能力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对比观察法:比较是一个鉴别的过程,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比如,让孩子观察其他孩子的绘画作品,并同自己的作品进行比较,肯定好的,指出不足。
2、反复观察法:对于某一动作可让孩子进行重复观察,这种方法可以强化孩子大脑皮层形成暂时性的联系,并能使各个暂时性联系之间相互贯通,逐步形成动作的连贯一致。反复观察能形成孩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并掌握复杂的难度大的各个环节。
3、顺序观察法:事物的发生一般都有一个先后顺序,如植物的生长。让孩子认识一个事物发展的全部过程,建立一个完整的概念,使孩子养成按顺序观察的好习惯。
4、重点观察法:在事物完整的发展过程中,必定有一个环节是主要的。如植物生长是其从生到死过程中的最主要的环节,这个环节是重点观察的对象。这些训练对培养孩子抓主要问题,抓中心环节,掌握大局都有好处。
5、定位观察法:让孩子通过定位观察来培养兴趣,如引导孩子读书,家长可以给孩子做示范,让孩子从正面反复观察,还可以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种方法能引导孩子对读书产生更大的兴趣。在培养孩子观察方法的同时,还应引导孩子在观察中积极思维,把观察过程和思维结合起来。
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方法
思维能力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智商,从婴幼儿期开始,宝宝就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但是想让孩子长大以后有出色的思维,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就要从小开始训练其思维能力,并且要系统、有目的、有技巧地训练,才能达到提高思维能力的效果;家长们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对孩子进行训练。
一、怎样训练宝宝思维能力
1、训练验证假设思维
假设思维训练可以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可以将孩子喜欢的动画片或者明星、历史名人等的名字或画片,贴在孩子的背后,让孩子向家长提问几个问题,家长只要回答对还是错就可以了,通过问答的形式让他猜猜这个人的名字,猜中的次数越少越好。这个思维训练可以有效地培养孩子不断地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等思维的能力。
2、训练发散思维
家长在纸上画一个圈圈,让孩子看看这个圆圈像什么东西,孩子能说出的内容越多越好。或者可以提问一些“一物多用”、“一事多因”的趣题,让孩子回答。比如:“嘴巴可以用来做什么?”“水有什么用处?”等等。这类型的题目通常是孩子最感兴趣的,所以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开动脑筋,想出不同的答案。
3、训练分类思维借
用带有画面的识字卡,对孩子进行分类的思维训练。例如给孩子一大堆不同类型的识字卡,让孩子把相同类型的的东西找出来。因受直观感觉的影响,只会按颜色分,或按形状来分。然后,家长可以启发他开动脑筋,学会按物体的功能用来分类。训练形象思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例如带孩子外出时,看到什么东西,就有意识地向孩子发问:“这个东西像什么?”“这声音像什么?”通过这些问题,能有效提高了孩子的形象思维水平。
孩子思维能力出色,是每个父母都值得高兴的,但思维能力除了以生具有,想要孩子有思维能力更强,表现更突出,家长就可以有意识地,在平时的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思维训练,从而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开发超常的智力。
二、影响宝宝思维能力因素
1、遗传:
一般说父母智商高,孩子的智商也不会低。这种遗传因素还表现在血缘关系上,父母同是本地人,孩子平均智商为102;而隔省结婚的父母所生的孩子智商达109;父母是表亲,低智商的孩子明显增加。
2、饮食:
吃肉过多或贪吃的孩子智力会减低。不吃早餐的孩子智力会受到影响,这是因为早餐摄入的蛋白质、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都是健脑的重要成分。
3、环境:
生活在枯燥环境里的儿童,如弃婴,得不到母爱及良好的教育,智商会较低。据研究调查表明,这类孩子3岁时平均智商仅为60.5,反之,处于良好环境的3岁儿童智商平均为91.8。
4、药物:
某些药物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如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可使智商偏低,当停药若干年后,智商便会有所提高。
5、肥胖:
体重超过正常儿童20%的孩子,其视觉、听力、接受知识的能力都会处于较低的水平。这是因为肥胖儿过多的脂肪进入脑内,会妨碍神经细胞的发育和神经纤维增生。
6、母乳:
母乳中含有多种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活性物质,特别是对智力发育有重要影响的牛磺酸比牛奶要高出10倍之多。据调查,吃母乳长大的儿童比吃代乳品长大的儿童智商要高出3~10分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