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7的分成》含反思
发布时间:2022-01-20 幼儿园大班教案反思 幼儿园教案的反思 幼儿园5的分成说课稿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7的分成》含反思》
大班教案《7的分成》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运用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让幼儿初步感知数的分合的有序性,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了解7的组成有6种分法,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7的分成》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了解7的组成有6种分法。
2、运用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让幼儿初步感知数的分合的有序性。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小猪7只(1只大的,6只小的;4只白色的,3只红色的;2只戴帽子的,5只不戴帽的)
2、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和一份记录表。
3、礼物:大挂图,笔,磁铁。小数字1-7和分解条数份。
活动过程:
一、游戏:“毛毛虫”复习6的组成。
“昨天我们学了6的组成,小朋友还记不记得呀?好,现在老师就来考考你们。”(复习6的组成分解)小朋友表现真棒!现在老师请你们来玩个毛毛虫的游戏。小朋友分成3组,看看自己身上的数字宝宝找到相对应组成6的数字宝宝,比一比看哪组速度最快又准确。(老师开音乐,游戏开始)
二、学习7的组成
今天小朋友玩游戏都表现非常棒,可是今天我们班上也来了几位小客人,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它是谁呀?”“那待会小客人来时小朋友要点数看看来了几位小客人?”教师依次请上小猪,让幼儿点数,并让幼儿瞧瞧这些小猪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幼儿按小猪的大小,颜色等来分,并引导幼儿找找还可以怎么分(反过来分)。最后幼儿和老师一起口述一次:7可以分成1和6,1和6合起来就是7;7可以分成2和5,2和5合起来就是7等。(得出的分解式:)同时把相应的算式列出来让幼儿有所了解。
777777
╱╲╱╲╱╲╱╲╱╲╱╲162534435261
三、游戏:
“好!小朋友表现真棒!现在老师再来跟小朋友玩一个游戏,看看小朋友是不是真的那么厉害。”现在呢老师这里有很多数字宝宝,分别都是1、2、3、4、5、6,请小朋友听音乐找相对应7的分成的数字朋友。
游戏2-3遍后,请家长和小朋友一起做亲子游戏。
四、解拼图游戏
“哇!小朋友今天表现真棒!小猪们都很开心,它们有一份礼物要送给小朋友,想知道是什么吗?”“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好!数3声睁开眼睛哦!”教师出示“礼物”“咦?礼物呢?哈哈!秘密就在里面。小朋友只要算对了这6道分解题,礼物就会自然出来啦!小朋友有没有信心闯关呀?好!加油哦!”其中,当幼儿答对一道分解题时,就翻开一角,等答完题时礼物就会出现了。激发幼儿探索的意识,让幼儿加深巩固7的组成。
“原来小猪要邀请我们去它的农庄做客,好!小朋友现在我们就开火车出发到小猪的农庄吧!出发罗!!!”结束课程。
五、亲子作业
YjS21.cOM
活动延伸:
幼儿分成三组,每一组的桌子上都有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和记录纸,让幼儿在操作中掌握,在记录中巩固。其中每一个桌子上的记录材料都不同。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重点是让幼儿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学习7的分成,在这教学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兴趣点非常浓,游戏参与率高。通过操作、游戏等活动让幼儿能了解7的组成有6种分法。并能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很好的掌握教学知识,达到我上课的一个教学效果。
小百科:7,阿拉伯数字,是6与8之间的自然数、第四个质数、奇数之一。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小编推荐
幼儿园中班教案《7的形成》含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7的形成》含反思》
中班教案《7的形成》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体验数学操作和探索的乐趣,通过操作,引导幼儿初步掌握7的形成,以及多1少1的关系,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7的形成》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引导幼儿初步掌握7的形成,以及多1少1的关系。
2、体验数学操作和探索的乐趣。
3、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一次性餐盘、叉子、蛋糕图片各7个、大演示板、智慧盒。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知道6添1是7,并能用语言描述。
难点:知道数与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并理解7里面有7个1;7个1合起来是7。
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老鼠和猫》
老鼠要去买蛋糕,路上遇到了猫,过去六只老鼠就有一只猫,我们看看有几只猫出现?
请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教师边说儿歌边用手一个一个的指。
儿歌:小老鼠上大街买蛋糕,遇见猫。(指到谁,谁就说:“老鼠”,当指到六个人的时候,那个幼儿就要学一声猫叫。)
例:老鼠、老鼠、老鼠、老鼠、老鼠、老鼠、猫。看哪位幼儿点数清晰,反应最快。
(二)讲解操作:
1、通过猫和老鼠吃蛋糕的故事,学习7的形成。
教师讲述:刚才我们请的谁呀?我是怎样指的老鼠呀?(一个一个的指)我们现在一只一只的把老鼠请出来吧!
提问幼儿:几只老鼠?我们一起点数。
教师小结:6老鼠又来了一只猫,现在是几只动物?
6只老鼠添上一只猫是7只动物,6添1是7。
2、教师出示6个空的一次性餐盘当蛋糕盒,有序摆好6个,幼儿点数。
提问幼儿:(1)有几个盘子。(2)比较动物和盘子一样多吗?谁多谁少?多几个?少几个?
教师讲述:我们给老鼠盘子,猫不高兴了,怎么使6个盘子变成7个盘子?
教师总结:对!6个盘子再添上1个盘子(彩色)是7个盘子,6添1是7。
3、发蛋糕。
教师讲述:小朋友们我们为每只小老鼠发蛋糕吧!(请幼儿在分餐盘的上面一个一个将蛋糕对应放好)。
提问幼儿:蛋糕是怎么放到盘子上的?6里面有几个1,请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教师讲述:猫说我也想吃蛋糕,我们也给它一份蛋糕吧!原来有几份蛋糕呢?6再添上1份是几份?
教师总结:6份蛋糕添上1份蛋糕是7份蛋糕,6添1是7。
4、发叉子。
请幼儿发7把叉子,提问幼儿:7里面有几个1呢?(7个1)请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三)幼儿操作智慧盒自己插出7的形成过程。
教师讲述:老鼠和猫吃完蛋糕都没有饱,那我们给它们再准备一些吃的吧!你们想给它们再准备什么?
1、请幼儿在第一行插好6个绿苹果,如果再给猫1个绿苹果,你会怎么做呢?
教师总结:6个绿苹果再添上1个绿苹果是7个绿苹果,6添1是7。
2、请幼儿在第二行插好6块奶酪,与绿苹果比较多少后,再提问如果再添上1块奶酪是几块了?
教师小结:6块奶酪再添上1块奶酪是7块奶酪,6添1是7。
3、幼儿在第三行插出6块红色糖果,与奶酪比较多几少几后,提问:如果再添上1块糖果是几块?
教师小结:6块糖再添上1块糖是7块糖,6添1是7。
4、请幼儿在第四行插出6个蓝莓,如果再添上1个蓝莓是几个?
教师小结:6个蓝莓再添上1个蓝莓是7个蓝莓,6添1是7。
幼儿一个个将棋子收起来,然后点数说:“7里面有7个1。”将棋子摆好到智慧盒指定位置。
放松游戏:(丰富幼儿的生活常识)
让我们每位幼儿都当蛋糕面点师,每个人都做一个不同的蛋糕吧!说出蛋糕
名字,并用身体表示。“你做的是什么味道?你的呢?”例:水果蛋糕、草莓蛋糕、蛋黄蛋糕、海苔蛋糕、巧克力蛋糕、冰激凌蛋糕、肉松蛋糕、布朗蛋糕、葡萄干蛋糕、香蕉蛋糕吧!
活动反思:
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是我们从纲要中所学到的,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宗旨,我以游戏和情景故事为双重因素,让孩子们在故事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知7的形成和实际意义,并在实际的操作中进行巩固学习。根据本主题的大目标和本活动的内容,我感觉我的三个教育目标基本达到,而且孩子的情绪非常投入,可以感受到孩子们喜欢这种形式,因为他们喜欢故事,我认为幼儿数学教育以这种故事和游戏的形式进行传授,幼儿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但是我在活动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足,操作过程中除了智慧盒以外是否操作探索的材料再丰富些,达到每个幼儿都能人手一份,互动的效果会更好,再多渗透的一些数学的概念。让数学来源于生活,如果在活动中再渗透一些情景游戏,效果会更好。
以上是我个人对这节活动的自评,由于个人水平有限,恳请各位园长、主任以及老师们多多指导,我会虚心接受,以解答自己活动中的困惑与困难。谢谢!
小百科:7,阿拉伯数字,是6与8之间的自然数、第四个质数。
幼儿园大班教案《7的分成》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了解7的组成有6种分法。
2、运用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让幼儿初步感知数的分合的有序性。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小猪7只(1只大的,6只小的;4只白色的,3只红色的;2只戴帽子的,5只不戴帽的)
2、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和一份记录表。
3、礼物:大挂图,笔,磁铁。小数字1-7和分解条数份。
活动过程:
一、游戏:“毛毛虫”复习6的组成。
“昨天我们学了6的组成,小朋友还记不记得呀?好,现在老师就来考考你们。”(复习6的组成分解)小朋友表现真棒!现在老师请你们来玩个毛毛虫的游戏。小朋友分成3组,看看自己身上的数字宝宝找到相对应组成6的数字宝宝,比一比看哪组速度最快又准确。(老师开音乐,游戏开始)
二、学习7的组成
今天小朋友玩游戏都表现非常棒,可是今天我们班上也来了几位小客人,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它是谁呀?”“那待会小客人来时小朋友要点数看看来了几位小客人?”教师依次请上小猪,让幼儿点数,并让幼儿瞧瞧这些小猪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幼儿按小猪的大小,颜色等来分,并引导幼儿找找还可以怎么分(反过来分)。最后幼儿和老师一起口述一次:7可以分成1和6,1和6合起来就是7;7可以分成2和5,2和5合起来就是7等。(得出的分解式:)同时把相应的算式列出来让幼儿有所了解。
777777
╱╲╱╲╱╲╱╲╱╲╱╲162534435261
三、游戏:
“好!小朋友表现真棒!现在老师再来跟小朋友玩一个游戏,看看小朋友是不是真的那么厉害。”现在呢老师这里有很多数字宝宝,分别都是1、2、3、4、5、6,请小朋友听音乐找相对应7的分成的数字朋友。
游戏2-3遍后,请家长和小朋友一起做亲子游戏。
四、解拼图游戏
“哇!小朋友今天表现真棒!小猪们都很开心,它们有一份礼物要送给小朋友,想知道是什么吗?”“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好!数3声睁开眼睛哦!”教师出示“礼物”“咦?礼物呢?哈哈!秘密就在里面。小朋友只要算对了这6道分解题,礼物就会自然出来啦!小朋友有没有信心闯关呀?好!加油哦!”其中,当幼儿答对一道分解题时,就翻开一角,等答完题时礼物就会出现了。激发幼儿探索的意识,让幼儿加深巩固7的组成。
“原来小猪要邀请我们去它的农庄做客,好!小朋友现在我们就开火车出发到小猪的农庄吧!出发罗!!!”结束课程。
五、亲子作业
活动延伸:
幼儿分成三组,每一组的桌子上都有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和记录纸,让幼儿在操作中掌握,在记录中巩固。其中每一个桌子上的记录材料都不同。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重点是让幼儿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学习7的分成,在这教学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兴趣点非常浓,游戏参与率高。通过操作、游戏等活动让幼儿能了解7的组成有6种分法。并能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很好的掌握教学知识,达到我上课的一个教学效果。
幼儿百科:7,阿拉伯数字,是6与8之间的自然数、第四个质数、奇数之一。
大班科学教案《7的分解组成》含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大班科学教案《7的分解组成》含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7的分解组成》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发展,充分体验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快乐,幼儿通过合作交流学习7的分解与组成,感知数的分和的有序性,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7的分解组成》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合作交流学习7的分解与组成,感知数的分和的有序性。
2.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发展,充分体验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快乐。
3.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西瓜、桃子的图片若干,不同种类的拼插玩具和废旧材料。
2.音乐:《我的朋友在哪里》课件3.颜色或图案不同的数字1-6的卡片。
4.7的分和式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情境创设
1.拍手游戏:教师采用问答的方式与幼儿一起复习6的组成。
师:嗨嗨,我的1球碰几球?
幼儿:嗨嗨,你的1球碰5球。
2.每组组长自报家门,教师为每组贴上相应的羊羊贴画。
3.师:我们每只羊羊队的小朋友都很好,今天老师还特别为你们请来了一个朋友(出示数字7),让数字7作裁判,评判出究竟是哪只羊羊队取得最后的胜利。
二、羊羊大战
1.数字7裁判为我们每只羊羊队的小朋友都准备了7件物品。(出示西瓜、桃子、拼插玩具和一些废旧材料),但是数字7可给你们提要求了:
(1)请每组幼儿拿到7件物品后不要乱动,先观察这些物品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再把这些物品分成俩份,并说出你分的依据是什么?转动脑筋,看看哪组分得方法多?
(2)分完后要把你分的结果填写到记录表上。
2.幼儿分组合作进行分解、记录,教师巡视并作个别指导。
喜羊羊队材料:桃子图片;
美羊羊队材料:西瓜图片;
沸羊羊队材料:金鱼图片;
懒羊羊队材料:拼插玩具;
暖羊羊队材料:奶盒和奶瓶;
慢羊羊队材料:各种纸盒(牙膏盒、药盒、烟盒)。等等
3.幼儿汇报
4.教师小结。引导幼儿归纳7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种。
5.数字7裁判评出优胜奖,给予鼓励。
三、教师课件演示7的分解和组成,并发现规律。
四、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1.教师发给每位幼儿一张数字卡片。
2.找朋友。音乐《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儿手拿数字卡片边唱边找自己的好朋友。
3.幼儿互相检查,找到的朋友对不对。
4.汇报。我是草莓3,我是草莓4,我们合起来是数字7,我们俩是好朋友。(俩个好朋友互相抱抱)
五、延伸:
我们学习了数字2-7的分解,也知道他们的分解方法有多种,请幼儿回家自己探索8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种,你能找到怎样的规律。
反思:
大班思维中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本班幼儿好学、好问,喜欢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学习内容要有一定适当的难度,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我设计了归纳7的分合式中两次数列的关系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幼儿“在跳一跳够得着的地方”进一步升他们数概念质地飞跃。
小百科:7,阿拉伯数字,是6与8之间的自然数、第四个质数、奇数之一。
幼儿园中班教案《学习7的形成》含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学习7的形成》含反思》
中班教案《学习7的形成》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正确点数7以内的物体,提高点数能力,引导幼儿学习7的形成,认识数字7,理解7的含义,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学习7的形成》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7的形成,认识数字7,理解7的含义。
2、能正确点数7以内的物体,提高点数能力。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白雪公主及七个小矮人的图片、圆点卡片、苹果卡片、数字7卡片、幼儿操作纸,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拍手游戏
师生互动,复习6以内数的形成,集体练习和个别练习。
二、学习7的形成和数数
1、提问:
A.6个小矮人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B.6个小矮人又来了一个小矮人,现在是几个小矮人?
追问:用数字几来表示,老师是怎样变成7个的?
小结:6各小矮人添上一个小矮人是7个小矮人。6添上1是7。
2、提问:
A.1个小矮人用一个小圆点来表示,6个小矮人用几个小圆点来表示?
追问:6个圆点添上1个圆点是几个圆点?6添1是几?
小结:6个圆点添上1个是7个圆点,6添上1是7。
3、提问:
A.5个苹果送给7个小矮人,是不是每个小矮人都能得到一个苹果呢?
追问:1.哪个多哪个少?
B.使苹果和小矮人一样多,用什么方法呢?
小结:5个红苹果添上一个红苹果是6个红苹果,6个红苹果添上一个绿苹果是7个苹果。6添上1是7。7个苹果和7个小矮人一样多。
4、提问:
4朵花和7个小矮人怎样变成一样多?(请个别幼儿回答)
(幼儿表述,教师操作,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7以内数的形成)
小结:7个小矮人、7朵花一样多。依次给小矮人戴上花。
三、理解7的实际意义
提问:
A.7个小矮人、7个苹果、7朵花可以用哪个数字来表示?
B.想一想: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的?
小结:数量是7的东西都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
四、进一步感知7的形成:
提问:
A.观察、添画操作:将数量不满7的东西添画满7。
B.幼儿操作。
C.请个别幼儿将自己操作结果进行表述。
小结:3辆小轿车添画1辆后变成4辆,4辆添上1辆是5辆,5辆添上1辆是6辆,6辆添上一辆是7辆,7辆小轿车可以用数字来表示,其他方法同前。
活动延伸:
下次老师带你们到幼儿园区找找,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的物体。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活动内容“要选择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强调了幼儿园教育尤其是数学教育活动必须回归生活与幼儿生活实际密切沟通,以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在设计“7的形成”活动中,考虑到能引起孩子的喜爱、认同的教学具是吸引孩子的基本,以可爱鲜艳、夸张的幼儿熟悉和喜爱的动物、人物作为教学具,是符合中班孩子的心理需求。把枯燥、抽象、严谨的数学让孩子掌握,还要有新颖有趣的环节和语言来引起孩子的注意,并让孩子们积极的去想、说、做。我依据《纲要》的要求,遵循中班幼儿的认知发展学习规律,将数学活动与有效的故事情景互为整合,让幼儿学会把获得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在这次活动设计中,为了能更加引起孩子的注意力,在教具的制作方面,用了小朋友熟悉的故事“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在活动过程中引用简单对话等语言来吸引孩子,贯穿始终的情景创设使活动充满童趣,整个活动目标明确,层次清晰,从情景激趣——送给小矮人礼物——送给幼儿礼物(幼儿操作),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在活动中由于材料的丰富,使幼儿对数学的学习不再是抽象的数学,而是乐意的学习。
第一环节我先出示了幼儿喜爱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让幼儿很自然地点数小矮人的人数,这个环节是对6以内的形成进行复习,并在此基础上初步了解7的形成。
第二环节白雪公主给七个小矮人准备的礼物,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礼物和小矮人不一样多,都多少呢?大家帮他们数数,可以在心里数,也可以和边上的小朋友小声的说说,数完后,请举手告诉大家。掌握目测、点数7以内的物体数量。从而让幼儿进一步了解7以内数量的多少关系,在一个添上一个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7的形成,进一步了解7的实际意义。
小百科:7是6与8之间的自然数。是一个简单的阿拉伯数字,也是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