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大班科学教案 有关《固体、液体》课件

发布时间:2022-02-15 大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物体的俩种状态固体、液体。

2、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3、区分液体和固体,知道液体和固体可以相互转化。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教学准备:

1、把教室的一个角打扮成超市的样子,里面投放食物【醋、酱油、矿泉水、油、石头、木块、苹果、梨、积木、饼干、面包、蜡烛、糖、盐】

2、人均纸、笔一份。

活动过程:

1、认识物体的俩种状态——液体 固体。

A、小朋友,今天天气好不好?老师带你们去我们学校的超市走走吧!【听音乐进入活动室的区角部分】

教师有意拿瓶水,让幼儿观察水的形态,晃一晃它会流动,它没有固定的形状。所以只能装在瓶子里,它倒在杯子里就是杯子的形状。

教师又有一拿了一箱积木,取出一块来,摸一摸,捏一捏,让幼儿仔细观察,积木各自都有自己固定的形状,大小也不会变化。

B、教师小结:有一定形状还有一定大小【大小不会变的】这种物体叫做固体。!.!它们的状态叫做固态。如;石头、梨、金属。没有一定形状【形状会改变】。有一定的大小这种物体叫液体,它们的状态叫液态。如:水、酒精、油。

2、区分液体和固体。

A、小朋友我们帮幼儿园的超市重新理理货吧!将是固体的物品放在左边的货架上,将是液体的物品放在右边的货架上。

B、鉴别对错,将其中理好的一部分让幼儿辩别是固体还是液体,并将摆错的确认后,教师加以重摆,巩固幼儿对液体与固体的区分

3、了解固体和液体可以相互转化。

小朋友有些东西常温下是固体,经过高温会变成液体。我们买些实物回活动室试验一下吧。【听音乐坐回自己的位置。

A、试验一:将蜡烛点燃,然后倾斜滴在纸上会变成水成了液体。

小结:常温下蜡烛是固体,经过高温熔化变成液体,滴下后温度又恢复到常温,所以蜡烛液体又变成了固体。

B、试验二:将糖倒入温水中晃一晃,糖会全部化在水中变成糖水,变成液体。

小结:糖是固体通过放入温水它会熔化到温水中成了液体。

C、试验三:拿一根雪糕在教室中放一段时间后变成了雪糕水成了液体,提问幼儿将这些雪糕水放入冰箱中又会变成什么?

小结:雪糕在冷冻的状态下它是固体,在常温下它就会变成液体。

活动延伸:

小朋友有时固体可以变成液体,液体可变成固体,快把你知道的画下来吧!yJS21.COM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编辑推荐

大班科学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有关《有趣的汁液》课件


一、设计思路:

每位幼儿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尤其是对周围的事物抱有极大的好奇心。《纲要》中也明确地指出"科学来源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鲜花和水果是幼儿;熟悉的生活材料,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引发生成了科学活动"有趣的汁液"。旨在通过这一活动让幼儿了解鲜花和水果的汁液也是很好的天然颜料,探索鲜花、水果汁液的用途,获得相关的经验,体验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鲜花和水果的汁液也是很好的天然颜料。

2、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探索汁液的不同用途,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运用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活动准备:

1、鲜花、水果若干(颜色尽可能多些)

2、操作工具:塑料袋、剪刀、盘子、纱布、小石头、小铁锤、小木棍、抹布、棉签、图画纸、宣纸等。

3、师用教具:隐形画范图一幅、电炉一个。

四、活动过程:

(一)、引入导语:春天到了,春姑娘给我们送礼物来了。

讨论:为什么你们觉得鲜花很漂亮?大家猜猜五颜六色的鲜花有什么用?。

小结:鲜花不仅能美化环境,而且鲜花的汁液还是很好的天然颜料。

(二)、幼儿探索活动

1、活动①:

导语:花汁能染纸,那花的汁液是怎样取得的呢?

小结:可以借助一些辅助材料来榨取花汁。

幼儿动手操作:榨汁 染纸小结:鲜花本身的汁液较少,取花汁时要加点水。文章出自..教,案网'水加入的量的多或少会影响花汁颜色的深浅。

2、活动②:

导语:春姑娘不仅给我们送来了鲜花,还送来了丰富的水果,果汁很有营养也好喝,果汗也能画画吗?

小结:水果本身也有不同的颜色,它的汁液和花汁一样是天然的颜料。

幼儿榨汁并用棉签沾果汁在图画纸上作画。

小结:果汁能画画,但有的果汁干了以后,图画纸上就什么也看不见。

3、认识隐形画

出示隐形画,认识什么是隐形画,隐形黑水。

导语:老师也画了一幅画,你们看漂亮吗?它有一个奇怪的名字叫"隐形画"。为什么叫隐形画呢?看老师变一个魔术。(教师在电炉上演示隐形画的变色显色过程)。

小结:原本什么都看不见的画,烘烤了以后,果汁变色,画就显现出来了,这就是隐形画,用来画隐形画的隐形墨水就是果汁。

幼儿制作隐形画。教师帮幼儿烘烤绘画作品,尝试哪些果汁是隐形墨水,并进行安全教育。

(三)、活动结束

总结:鲜花的花汁能作颜料,水果的果汁能作为隐形墨水画出会变魔术的画。你们发现了吗?这些东西到处都有,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只是我们没有发现它们的这些本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你们没有注意到的东西,它们都有不同的本领。只要小朋友多动脑、多观察、多试试,你们就会发现更多、更有趣的事情。

活动点评:

1、选材贴近生活。以春天为主线,很自然的让幼儿联想到春天百花胜开、万物复苏的美景。以花、水果幼儿身边的事物为主线引入活动,切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抓住幼儿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幼儿探究的欲望。

2、创设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开发其思维,通过设疑猜测的方式引入,让每一个幼儿都"动"起来、"活"起来,为幼儿提供一个自我学习,自我发现的过程。符合《纲要》中在做中学,学中做的一个互动的学习方式。

3、以幼儿自主探索为主线。在活动中,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这种与材料互动的学习方式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激发了幼儿探索欲望和创新思维。面对个别知识经验缺乏或动手能力较差的幼儿,通过小组的力量,让孩子教孩子,达到经验的分享交流,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

4、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符合大班科学领域中"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的目标。

活动反思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幼儿对水非常感兴趣,本次活动幼儿的积极性都很高,能大胆尝试运用各种操作材料进行操作,在活动中,我先让幼儿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满足了幼儿的好奇、探索,希望尝试的欲望,强调了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活动开始,我首先出示了小客人水宝宝。让幼儿去探索水宝宝的秘密,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情绪。在探索活动(一)中,我通过闻一闻,尝一尝,猜一猜,感知了水的特性之一,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在探索活动(二)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材料,让幼儿在盛水活动和溶解实验中,感知了水是流动的及有些东西在水里会被溶解,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

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那就是在每个活动环节的时间把握上还比较欠缺,尤其是要把握好个体操作与集体分享交流的时间分配,幼儿的自由探索时间再适当长些。

大班科学教案 有关《认识正方体》课件


活动目标

1.了解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2.学习观察、比较与合作,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毛线、纸、水彩笔、正方体若干、立方体若干、大小不同的泡沫板。

活动过程

1.导入环节

用礼物的形式引出认识的对象——正方体,初步认识正方体。

2.基本部分

(1)玩一玩:幼儿进行第一次探索。

幼儿观察正方体的特征,自由拼搭。

教师总结:正方体是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正方体有6个面。请幼儿进行验证。

(2)搭一搭:幼儿进行二次拼搭。

在第一次拼搭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拼搭,要求6人一组合作搭出正方体。

总结:幼儿在拼搭的时候要找大小相同的六个正方形泡沫板才能拼搭出一个正方体。少一个正方形和六个大小不一的正方形都不能拼成一个正方体。

(3)量一量:找出正方体

利用提供的工具量一量找出正方体。

总结:突出个别的,把不正确的进行讲解。

3.结束:找一找

小朋友真棒,在我们幼儿园中也有好多的正方体,我们出去找找吧。

大班科学教案 有关《会发光的物体》课件


活动目标:

1、知道许多物体能发光,了解光的用途。

2、能自己制定标准并根据标准对各种光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有意识地让青年供幼儿感受太阳光的明亮和热量。事先请家长带幼儿参观星星。

2、收集有关现代科技对光的应用的录像片,如X光的应用等。

3、提供手电筒、电池、玩具娃娃、电动玩具、积木、塑料玩具等若干,记录单、笔。

4、幼儿用书:《萤火虫找朋友》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光源。

教师(介绍材料):这里有许多材料,请你们自己试一试,看看哪些东西会发光,它是怎样发光的,并将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上。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活动,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

2、引导幼儿讨论,扩展对光的认识。

教师:你刚才发现了哪些东西会发光,它是怎样发光的?(鼓励幼儿大胆进行表述,教师用图示记录幼儿的发现。)"屈;老.师"教师:除了这些东西,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会发光,它们又是怎样发光的?(教师继续用图示记录。)

3、通过讨论,引导幼儿对光进行分类。

教师:这么多的东西都能发光,这些光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教师:原来每种光都互不相同,那我们怎样将它们分类呢?可以怎样分呢?(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讲演指定标准进行分类,如自身发光、需要电力等。)

4、师生共同讨论光的用途。

教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会发光的物体,光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

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光的作用,例如:光能照明,光能传递信息,光是一种信号标志(绿灯-前进、红灯-停止)、光能帮助人们切割和焊接、光能带给人们美好的视觉感受……(进一步感知体验高科技带给人们的好处)。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 有关《有弹性的物体》课件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探索有弹性的物体,获取有关弹性的科学经验。

2.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其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其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活动难点:让幼儿探索有弹性的物体,获取有关弹性的科学经验。

活动准备:

1.操场蹦床跳垫

2.弹簧及带弹簧的玩具、用具(拉力器、弹簧秤),其他有弹性的物体(各种橡皮筋、各种皮球、海绵块)。

3.无弹性的物品(粉笔、金属饭碗、金属水杯)

活动过程:

一、讨论

1.教师:小朋友在玩弹跳垫时身体有什么感觉?

2.教师:你们知道身体为什么会向上跳吗?

二、教师讲解

1.讲解弹簧回弹现象,并演示弹簧伸缩回弹

三、幼儿互动

1.准备好有事弹性的物体摆放在课桌上,请小朋友试着去拉一拉、压一压、捏一捏,看看有什么变化。

2.教师用身体语言演示弹性的特点(如弹跳、弹簧步等),带领小朋友一起来跳一跳。“文章.出自."

3.准备好有事弹性的物体摆放在课桌上,再请小朋友试着去拉一拉、压一压、捏一捏,看看有什么不同。

四、分辨有弹性的物体和没有弹性物体

1.弹性的物品(弹簧、皮球)弹起来有没有趣?

2.小朋友们说说看还有那些东西是有弹性的?

3.小朋友们再说说看那些东西是没有弹性的?

五、结束部分:

表扬幼儿们的表现,让幼儿们在鼓励中成长,获得自信和成功的喜悦。

相关推荐

  • 大班科学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有关《有趣的汁液》课件 一、设计思路: 每位幼儿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尤其是对周围的事物抱有极大的好奇心。《纲要》中也明确地指出"科学来源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
    2022-01-08 阅读全文
  • 大班科学教案 有关《认识正方体》课件 活动目标 1.了解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2.学习观察、比较与合作,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毛线、纸、水彩笔、正方体若干、立方体若干、大小不同的泡沫板。 活动过程 1.导入环节 ...
    2022-02-21 阅读全文
  • 大班科学教案 有关《会发光的物体》课件 活动目标: 1、知道许多物体能发光,了解光的用途。 2、能自己制定标准并根据标准对各种光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有意识地让青年供幼儿感受太阳光的明亮和热量。事先请家长带幼儿参观星星。 2、收集有关...
    2022-01-24 阅读全文
  •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 有关《有弹性的物体》课件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探索有弹性的物体,获取有关弹性的科学经验。 2.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其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其关心周围事物的习...
    2022-02-05 阅读全文
  • 大班科学教案 有关《我们身体里的洞》课件 活动目标: 1、认识身体里的“洞洞”,知道“洞洞”的作用。 2、学会保护身体里的“洞洞”。 3、体验探索人体奥秘的乐趣。 活动准备: ;装有蒜、姜等物品的瓶子;放大镜若干。 配套课件:大班科学课件《我...
    2022-03-02 阅读全文

一、设计思路: 每位幼儿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尤其是对周围的事物抱有极大的好奇心。《纲要》中也明确地指出"科学来源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

2022-01-08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了解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2.学习观察、比较与合作,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毛线、纸、水彩笔、正方体若干、立方体若干、大小不同的泡沫板。 活动过程 1.导入环节 ...

2022-02-21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知道许多物体能发光,了解光的用途。 2、能自己制定标准并根据标准对各种光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有意识地让青年供幼儿感受太阳光的明亮和热量。事先请家长带幼儿参观星星。 2、收集有关...

2022-01-24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探索有弹性的物体,获取有关弹性的科学经验。 2.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其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其关心周围事物的习...

2022-02-05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认识身体里的“洞洞”,知道“洞洞”的作用。 2、学会保护身体里的“洞洞”。 3、体验探索人体奥秘的乐趣。 活动准备: ;装有蒜、姜等物品的瓶子;放大镜若干。 配套课件:大班科学课件《我...

2022-03-02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