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活动教案《认识左右》含反思
发布时间:2022-03-09 大班教案认识幼儿园 幼儿园大班教案反思 幼儿园教案认识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大班活动教案《认识左右》含反思》
大班活动教案《认识左右》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理解左右的相对性,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空间方位知觉能力和判断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活动《认识左右》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空间方位知觉能力和判断力。
2、初步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3、在区分左右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让幼儿认识左右。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认识左右。
活动难点:
知道自己的方向变了左右边的事物也发生了变化,初步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
1、文具盒、铅笔、橡皮、胶棒。(每人一套)
2、苹果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一、手指操《大象盖房子》
二、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谜语: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树叶不开花。从早到晚不讲话,写字画画不离它。
三、区别自己身体的左右。
1、感知左手和右手
师:小朋友们,看看刚才猜谜语时举起的这只漂亮的小手,是你的左手还是右手?(右手)
师:把你的右手举高一点,大家说说,我们常常用右手做哪些事?(写字、画画、吃饭等等)
右手做得事情可真不少!
再举起你的左手,我们的左手可以做什么事情?
师:左、右手要多锻炼,多锻炼会使我们的小脑袋越变越聪明。
2、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让我们伸出左右手拍拍这对好朋友,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有着很多像左手和右手一样的好朋友,看一看自己的身体,你能找出像左、右手这样一左一右的好朋友吗?谁来指一指,说一说?
(左脚右脚、左腿右腿、左耳右耳、左眼右眼、左肩右肩等)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找出了这么多一左一右的好朋友来。
3、游戏:听口令、做动作(听觉反应训练)
比一比看谁的反映又准又快,速度由慢到快、程度由易到难。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左手指右眼,右手指左眼。
四、分辨左边和右边
1、介绍座位。
师:刚才小朋友找到了那么多一左一右的好朋友,除了身体有左、右之分,你们的座位也有左、右之分,靠你的左手的那边就是左边(指一指),靠你的右手的那边就是右边(指一指)。谁来说一说,你的左边是谁?右边呢?
2、说一说教室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3、走路的时候靠哪一侧行走?
4、幼儿动手操作训练:按要求给文具宝宝排队。
师:现在我们再来做个动手游戏,以你的左右为标准,听老师的口令给文具宝宝排排队:先摆一个文具盒,在文具盒的左边摆一支铅笔,在文具盒的右边摆一块橡皮,胶棒摆在橡皮的右边。
提问:
(1)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2)橡皮的左边有什么?右边呢?
(3)从左边数胶棒是第几个?从右边数胶棒是第几个?
五、体验左右的相对性,加强理解。
1、创设问题情境。
师:老师和小朋友面对面站地站着,同时举起右手。
提问:老师举的是右手吗?为什么方向会跟小朋友不一样?
(老师的方向跟我们相对,你面朝我们。)
提问:那怎么办老师会跟大家方向一样呢?
(老师转过身来,就和宝宝一样举的是右手了!)
2、全班交流、验证。
小结:两个人面对面站的时候,左、右刚好相反。
六、游戏:根据不同颜色的苹果做出不同的反映(视觉运动反映训练)
分别快速出示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苹果,请小朋友们看到红苹果举左手,看到绿苹果举右手,看到黄苹果就把左手放在右手上。
活动延伸:方位韵律操
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拍拍手。
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拍拍肩
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跺跺脚
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扭一扭。
活动反思: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中,我先以猜谜语的形式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接着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过程,幼儿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操作、探索中掌握了知识。
2、为幼儿提供观察、思考、发现、表现的机会,通过活动不但激发了幼儿探究事物的兴趣,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空间方位知觉能力和判断力。
总之,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感到,要让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就要遵循幼儿教育的原则,真正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其意识、能力还不够强,尚处于探索状态。我们班许多幼儿在游戏的时候,常常分不清自己的左右,更分不清他人的左右,能力差的幼儿甚至经常穿反鞋,为了引导幼儿能清楚地区分自己的左右,掌握左右的概念,感知左右的相对性,特设计了此活动。通过此活动,让幼儿在观察、探索、操作、游戏中感知、区分左右的空间方位,并迅速做出判断和反应,从而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能力和判断力。
小百科:左是面向南时靠东的一边。示例:在汽车上,司机的位置是左面;键盘的ESC键在左面。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延伸读
幼儿园大班数字教案《认识左右》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2、通过活动,激发幼儿与同伴交流的兴趣,能比较准确地说出物体所在的“左”“右”方位,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3、使幼儿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让幼儿认识左右。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区分左右,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能力
2、学生对左右相对性的理解
活动准备
1、铅笔、橡皮、剪刀、文具盒、尺子。
2、幼儿每人1套图片。
活动过程:
1、举手回答
小朋友们,老师今天遇到一个问题,现在还解决不了,那位小朋友可以帮老师的忙呢?(示意小朋友举手来表示愿意帮忙。)
小朋友们都愿意帮老师的忙,那老师的问题来了。刚刚你举的是哪只手?右手还可以做哪些事?左手呢?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你身上还有这样一对对好朋友吗?(左腿、右腿;左脚、右脚;左耳、右耳;左眉毛、右眉毛等)
2、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左脚,跺跺你的右脚;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左手拍左腿、右手拍右腿……(放慢速度,纠正个别不对的幼儿,此环节教师应面向全体,看看是否每个幼儿都对)
3、按方位说名称
(1)教师将铅笔、橡皮、剪刀、文具盒、尺子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摆好,让幼儿说出文具的名称。“小朋友,你们看一看,放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文具,放在最右边的又是什么文具?”“谁来告诉老师,尺子的左边是什么文具?尺子的右边又是什么文具?”
(2)请幼儿按教师的要求把图片摆出来。先找出老虎图片,把小兔子图片摆在老虎图片的左边,把小猫图片摆在小兔子图片的左边,把熊猫图片摆在老虎图片的右边,把小鸭子图片摆在熊猫图片的右边。请幼儿跟自己旁边的幼儿说一说,老虎图片的左边是什么图片?右边又是什么图片?
4、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1)刚才小朋友玩的开心吗?其实不管什么时候在我们的左右边都有人或东西,你们能说说你的左边右边有什么?或者你的左、右边坐着谁?(练说:用左、右说一句话,如:我的左边有什么?或我的右边坐着谁?)
(2)请三个小朋友上来,面向大家站,区分X的左边是X,X的右边是X?(让幼儿体会他们是面对我们站的,方向和我们相反)。
(3)总结性提问:如果我们转变方向左右还一样吗?(四个方向转,区分左右)
5、练习
游戏:让小朋友们排成两排,以《免子舞》的节奏(左左右右前后,前前前),依次舞动手、脚、眨眨眼睛……
教学反思
《认识左右》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有趣的具体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的空间观念,让学生能够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我在教学中的设计主要通过让学生体验左右,之后感悟左右,然后理解左右的相对性这几个方面进行的。
一、创设情景,使学生初步体验左右。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是在情境创设中,我假如要小朋友们帮老师的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活动中感悟左右。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左右相对性的理解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要讲清楚这个问题,单是教师口头讲述,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地困难。因此在讲解这一部分内容时,我先通过活动让学生感悟左右,比如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说一说文具摆放的位置,自己动手摆一摆等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使之获得切身的体会和理解。
三、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通过让孩子们转身,来验证:站的方向不同,左右也就不同。能让孩子大胆地发言,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调动学生主动观察、猜测、推理、交流的积极性。最后,以免子舞的节奏让孩子舞动自己的手脚等,让孩子在愉快的氛围和情境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巩固所学的知识。
活动设计背景
让幼儿掌握左右的概念,区分左右。为了更进一步更好的掌握,让幼儿初步学会以物体为中心来区分左右。在活动中教师以多种的形式来让幼儿更好的掌握。由此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能力。
幼儿百科:左右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zuǒyòu,有帮助,辅佐;袒护,保护等意思。出自《易·泰》:“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孔颖达疏:“左右,助也,以助养其人也。”《国语·晋语四》:“此三人者,实左右之。”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左右》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感知“左”、“右”的空间方位,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2、愿意与同伴交流,能比较准确地说出物体所在的“左”、“右”方位。
3、让幼儿认识左右。
活动重难点
1.通过活动,使幼儿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语言来表达,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2.使幼儿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活动准备
1.铅笔、橡皮、剪刀、文具盒、尺子。
2.幼儿每人1套图片。
活动过程
1.举手回答
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些客人,首先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谁知道,一共来
了几位客人?
刚才你回答时举的哪只手?右手还可以做哪些事?左手呢?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你身上还有这样一对对好朋友吗?(左腿、右腿;左脚、右脚;左耳、右耳;左眉毛、右眉毛等)
2.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左脚,踩跺你的右脚;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3.按方位说名称
(1)教师将铅笔、橡皮、剪刀、文具盒、尺子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摆好,让幼儿说出文具的名称。“小朋友,你们看一看,放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文具,放在最右边的又是什么文具?”“谁来告诉老师,尺子的左边是什么文具?尺子的右边又是什么文具?”
(2)请幼儿按教师的要求把图片摆出来。先找出老虎图片,把小兔子图片摆在老虎图片的左边,把小猫图片摆在小兔子图片的左边,把熊猫图片摆在老虎图片的右边,把小鸭子图片摆在熊猫图片的右边。请幼儿跟自己旁边的幼儿说一说,老虎图片的左边是什么图片?右边又是什么图片?
(3)教师和幼儿面对面站着,教师请幼儿举起右手,教师自己也举起右手。教师举的右手和幼儿举的右手怎么不同呢?
(4)教师转过背,与幼儿方向一致,再举右手。让幼儿体验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不同,所以自己举的右手就和教师的刚好相反;要是方向一样,教师举的手就和小朋友举的手一样了!
4.练习
请幼儿说一说,下图画的分别是哪只手或哪只脚?请在左手、左脚的。内画“\/”,在右手、右脚的○内画“△”。
教学反思
“认识左右”这节课是幼儿园大班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中的一个内容,是在幼儿学习了上下、前后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能用“左右”来描述物体的位置,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体会左右的相对性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本节课我遵循了大班幼儿的认知规律,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建构新知。
第一,在认识“左右”时,我从幼儿找自己身体中的左和右的游戏进入,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学习的过程,这样幼儿在玩中学,在玩中悟,体会到了自己身体上的数学。同时,通过让幼儿互说如何确定自己的左右,这样幼儿获的了大量感性材料,初步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接着又从学生自己及身边的幼儿入手,让幼儿用左右来描述自己的邻居,感受左右,训练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
第二,在教学左、右相对性时,我巧妙地设疑让学生们判断我举的是不是右手,这样一下子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的思考;接着我让幼儿举起右手与我进行比较,我适时提问:是不是你们举错手了?你有什么办法说服大家?一石激起千层浪,幼儿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通过我的转身结论得到了验证。通过总结幼儿明白:面对面站着,方向不同,左右也不同。最后我通过让幼儿握手和实践活动走楼梯,帮助了幼儿进一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训练了幼儿左、右的方向感,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认识左右本课的不足之处是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课上有些幼儿是只顾急着发表自己的意见,还有的在用手比划难以和大家交流。对于大班的幼儿我们今后还需有意培养其这方面的能力。
幼儿百科:拿碗的是左手,即左,拿筷子的是右手,即右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还有右手用鼠标还可以用方向辨别面朝北西方对应的手是左手反之
幼儿园大班教案《认识鸟》含反思
我们常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幼儿园的老师,我们都希望小朋友们能在课堂上学到知识,大部分老师为了让学生学的更好都会事先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幼儿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幼儿园大班教案《认识鸟》含反思》,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认识鸟》含反思》
大班教案《认识鸟》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有目的的进行观察、比较,并用语言积极表达,认识鸟的外形特征及其对人类的益处,感受鸟和人的密切关系,激发幼儿爱鸟的情感,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认识鸟》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认识鸟的外形特征及其对人类的益处。
2、培养幼儿有目的的进行观察、比较,并用语言积极表达。
3、感受鸟和人的密切关系,激发幼儿爱鸟的情感。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各种鸟的图片,鸟鸣的背景音乐,歌曲《百鸟朝凤》,鸟的本领的汉字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听自然界鸟叫录音,引导幼儿进入鸟的世界。
师:猜猜是什么鸟?
(1)身穿黑长袍,尾巴像剪刀,爱在屋檐下,捉虫喂宝宝。(燕子)
(2)说它像鸡不是鸡,尾巴长长拖到地,张开尾巴像把扇,花花绿绿真美丽。(孔雀)
(3)有种鸟儿本领高,尖嘴会给树开刀,坏树皮全啄掉,勾出害虫一条条。(啄木鸟)
(4)远看像只猫,近看像只鸟,夜晚捉田鼠,白天睡大觉。(猫头鹰)
二、鸟的外形特征
1、分组讨论:观察鸟的图片,说说鸟的外形特征。
2、集中交流:你们发现鸟类的外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
师小结:有羽毛、翅膀、会飞行、会生蛋·······
三、启发性提问
1、师:会飞的动物都是鸟吗?(蝙蝠、蝴蝶)
师小结:蝙蝠是哺乳动物,胎生。蝴蝶是昆虫。
2、师:会生蛋的动物都是鸟吗?(乌龟、蛇等)
师小结:乌龟是两栖爬行动物,蛇是软体爬行动物,鸭嘴兽是唯一卵生的原始哺乳动物。
3、师:有翅膀但不会飞的动物是不是鸟?(鸵鸟、企鹅、鸡、鸭、鹅)
师小结:鸵鸟是鸟,但不会飞,只会在沙漠里跑。企鹅也是鸟,但它也不飞,它善于潜水游泳。鸡、鸭、鹅以前是鸟,但由于人们长时间把它们饲养在家里,造成它们飞行本领退化。现在人们称它们为家禽。
四、鸟是人类的好朋友
(1)幼儿讨论:
师:你喜欢小鸟吗,为什么?
(2)根据幼儿的交流介绍几种鸟
森林医生——啄木鸟
捕鼠能手——猫头鹰
学舌高手——鹦鹉
预测天气——燕子
师小结:鸟是人类的朋友,它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很大的益处。有的鸟能为庄稼除害虫;有的能够为树木治病,有的能准确预测天气的变化,有着漂亮的羽毛和动听叫声的鸟儿还能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小朋友要保护它们,千万不要伤害它们。
五、结束(歌曲)
师:鸟在天空中飞翔的样子多自在呀!来,让我们也来做一回小鸟飞飞看。
活动反思:
活动一开始,我带幼儿欣赏鸟的图片,各种各样的鸟深深吸引了幼儿,把他们带到了一个鸟的世界中。接下来,我和幼儿共同谈论自己喜欢的鸟,为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让幼儿分组探索,根据幼儿的讲述,有机灵活地出现他们讲到的鸟,然后我再补充,其实就是灵活地将幼儿没有讲到的讲出来,丰富幼儿的知识。在幼儿对鸟的种类有大致的了解后,我带幼儿进入下一环节“鸟的特征”的学习。这一环节运用提问,加深幼儿的印象,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以上环节我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解决了这节课的重点,突破了难点。
幼儿科学教育仅靠集体活动是不够的,因此我认为还要让孩子们在日常活动中继续探索鸟的世界,让这一活动延伸到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充分感受到科学活动的生活化,体验到所探究和学习的内容对自己的生活有意义。
小百科:鸟,又称作鸟儿。定义:体表被覆羽毛的卵生脊椎动物,鸟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纺锤型或梭形),大多数飞翔生活。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活动《0的认识》含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活动《0的认识》含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活动《0的认识》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了解“0”在数字中的重要性,知道“0”和其它数字结合后表示的意义,认识数字“0”,感知数字“0”的实际意义,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0”的探究兴趣,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0的认识》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设计背景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我班的幼儿非常喜欢上数学活动,但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孩子熟悉的是1-10及以上的数。而0是被我们所忽视的。随着幼儿对数字的认知维度的提升。我发现幼儿在对0的认识上有疑惑有问题有需求,于是我设计了这节活动,使幼儿能对0有最基本的认识,为将来更急一步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0”,感知数字“0”的实际意义,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0”的探究兴趣。
2、初步了解“0”在数字中的重要性,知道“0”和其它数字结合后表示的意义。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感知“0”,理解“0”的实际意义。
活动难点:了解“0”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幼儿对数字“0”的兴趣。
活动准备
1、1——9和0的数字卡片,图片实物(糖果、雪花片/水果积木)
2、纸、数字1、2、0、0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1、游戏:小鱼游。(教师和幼边唱边做小鱼游的动作,师可以说3、5、6……游一起,然后3、5、6……个幼儿一起,最后所有小鱼都游走了,所有幼儿回到座位坐好。
2、出示数字0——9,回忆。(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数字朋友,我们一起把他们请出来。读一读。这些数字朋友想和我们做个小游戏呢。)
二、了解“0”。
1、感知“0”代表没有的意思。
(1)出示糖果图片(5颗)。看,这里有几颗糖果?请你从0——9的数字中选出一个数字表示糖果的数量。[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个别幼儿选出数字卡片)(师收起糖果)现在盘子里还有几颗糖果?(幼儿回答)那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0)
(2)出示图片(雪花片8片和3个水果积木)。8要去找朋友了,它的朋友在哪里?(收起雪花片)现在还是8的朋友吗?那是数字几的朋友?(0)为什么要用0来表示?
小结:是啊,没有东西可以用“0”来表示。
2、生活中的“0”。
(1)我们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数字“0”?
(2)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温度计中“0”表示温度的度数,电话中“0”表示一个号码,车牌中“0”表示号码……)
小结:原来“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还能表示其他一些意思,0在我们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
3、“0”和数字的结合。
(1)我们都知道在这些数字当中“0”是最小的,可有时候它却变得非常厉害,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有趣的0》
(2)为什么9个哥哥一会儿看不起小弟0,一会儿又喜欢0呢?
如果0在数字1的后面一站,结果会怎么样?如果0在数字1的前面,结果又会怎样?(演示)
小结:“0”表示没有,但它如果站在数字的后面或前面,就能使数字发生改变。
三、操作“0”(数字1、2、0、0)
1、有很多数字朋友都想让自己变得更大,可以找谁帮忙?(0)
2、操作: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数字朋友,数字朋友后面都贴了双面胶,请你们把撕下的双面胶扔在老师给你的框框里,再把数字朋友贴在老师给你们的卡纸上,再用“0”把数字变得更大。完成以后,请把它们送到黑板上。
3、数字比大小。(鼓励最大的数字)
你们在0的帮助下,让数字都变大了。现在,我们找一找,谁变的数字是最大的。(认读)
总结:在刚才的游戏中,告诉我们“0”的位置非常重要。在数字中,“0”的位置不同,它表示的数量也不同。
教学反思
认识“0”是大班幼儿所需掌握的数学内容,这次活动我首先通过游戏引出“0”,然后通过引导幼儿感知“0”的实际意义以及“0”在生活中所表示的不同意义,最后通过操作“0”等活动环节,让幼儿认识数字“0”,感知数字“0”的实际意义,初步了解“0”在数字中的重要性,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0”的探究兴趣。孩子非常喜欢这个活动,在整个活动中幼儿一直处于积极的主动状态。活动结束,我认真总结了活动过程的成功与不足。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幼儿的已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幼儿的发展为本,要把幼儿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基于此点认识,在活动开始,我首先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幼儿发现“0”就是表示设有,并在在幼儿的已知的基础上进行0的认识,让幼儿发表自己对于0的认识。在让幼儿说自己对0的认识时,我发现幼儿对于0的认识是很丰富的。幼儿们说出了在很多地方看到过0,比如在电话机上,手机上,书本上,门牌上,电视里等等地方看到过0,这足以说明我们的孩子平时是很关注生活中的数的,数学课堂上教师能及时肯定他们在生活中善于观察,也许学生就会有了“一双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活动中,我还会为幼儿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幼儿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通过自己发现、探究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在引导幼儿发现“0”在数字中的重要性时,我通过讲述《有趣的0》的故事,让幼儿发现“0”虽然表示没有,但在和数字组合成另一个数字时是不可以缺少的。最后通过操作“0”的游戏,让幼儿动手操作,发现“0”站在数字朋友的后面能使数字变大。在教学中我发现幼儿对操作活动十分感兴趣,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多安排一些操作活动,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自己找寻问题的答案,这样以来可以变幼儿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活动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活动最后一环节中是让孩子们操作“0”,在“0”的帮助下让数字变大,孩子们操作的比较好,但在教师最后讲评中,教师只找出变得最大的数字并表扬了这些孩子,其他孩子变的数字就没有讲评,就如孩子把“0”放在了数字的前面,这又是表示什么意思呢?我应该怎样向孩子们解释呢?我就这样结束了整个活动,整个活动就好像缺少点什么?就是向孩子解释的过程。数学中的概念首先老师一定要理解清楚否则就会误导了孩子。还有在情境游戏中自己没能完全融入角色中,在这一些环节中教学语言不够严谨,我觉得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的。
小百科:0是-1与1之间的整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不是质数。0是偶数。在数论中,0属于自然数,0没有倒数;0的相反数是0;在集合论和计算机科学中,0属于自然数。0在整数、实数和其他的代数结构中都有着单位元这个很重要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