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盲人听音行走》
发布时间:2022-03-17 幼儿园大班盲人摸象说课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教案大班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盲人听音行走》》
大班教案《盲人听音行走》适用于大班的体育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借助教师发出的不同听觉信号判断行走的方向,自己尝试和布袋做朋友,相出许多玩法,发展平衡能力和灵敏性,提高自我调节、克服困难的态度和能力,体验民间游戏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盲人听音行走》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自己尝试和布袋做朋友,相出许多玩法,发展平衡能力和灵敏性。
2、借助教师发出的不同听觉信号判断行走的方向。
3、提高自我调节、克服困难的态度和能力,体验民间游戏的快乐。
4、初步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5、锻炼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
活动准备:
布袋人手一个铃鼓4个一段长皮筋
活动过程:
1、根据哨声向指定方向跑。
场地四周放4张贴好数字的椅子,听清教师吹了几下口哨,就跑向哪张椅子。如果吹4次,就往贴好数字4的椅子跑。要求:耳朵一定要仔细听清楚,等老师吹完了再跑。
2、幼儿自由玩布袋。
幼儿自由在场地上玩布袋,教师在场地上巡回观察和指导。
教师:每个人拿一个布袋,想一想自己怎么样和布袋子做游戏呢?
请个别幼儿示范自己的玩法。
反馈:谁能向大家展示一个自己是怎么和布袋子做游戏的?
幼儿迁移同伴的玩法,再次尝试和布袋子做游戏。
3、学习盲人走路。
教师:平时,我们都是把布袋子套在脚上玩的,而且我们走路的时候都是睁开眼睛的,今天,我们要把布袋子套在头上,蒙着眼睛走路,你们能不能尝试一下?
好,现在请你们跟着铃鼓的声音,忘声音的方向走。
4、游戏:盲人听音行走。
教师:我请4个孩子分别坐在场地的四周,分别是1、2、3、4,老师伸出几个手指,几号的小朋友就敲铃鼓,盲人听到哪边有声音就往哪边走。[零思考方案网 Www.zhE135.coM]
5、游戏:“瞎子摸瘸子”。
一名幼儿把袋子套在头上做瞎子,其余幼儿一只脚套在袋子里,一只手拎袋子做瘸子,玩“瞎子摸瘸子”游戏。捉住后互换角色。
今天,我们小朋友玩了许多有趣的游戏,体验了当盲人走路的感觉,我们知道了盲人在走路的时候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以后见到盲人走路要主动帮助他们。
小百科:盲人是指视觉有障碍的人,视障人士主要分为两类,分为全盲和半盲。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编辑推荐
幼儿园中班教案《盲人》
中班教案《盲人》适用于中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愿意尽自己的能力帮助身边的盲人,尝试了解盲人的生活,感知盲人生活中的种种不便,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盲人》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尝试了解盲人的生活,感知盲人生活中的种种不便。
2、愿意尽自己的能力帮助身边的盲人。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前期和家长一起初步了解过盲人的生活,盲人生活的多媒体;
2、有关盲人用具的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交流
1、出示盲人图片:这些是什么人?
2、什么样的人才是盲人?(你怎么知道这是盲人?)
小结:眼睛一直都看不见任何东西的人是盲人。
3、如果我们现在眼睛看不见,想干你自己的事情行吗?(幼儿闭眼尝试体验)
小结:眼睛看不见任何东西,做任何事真不方便!所以我们平时我们要爱护自己的眼睛。
4、你知道盲人的一些事情吗?他们是怎么生活的?
小结:盲人真可怜但他们很坚强,盲人虽然眼睛看不见,但他们通过自己的身体触摸在熟悉的环境里做自己生活上简单的事,有些盲人也可以借助一些忙人的用具(盲文、盲道、拐杖)进行学习、外出办事等等。
二、观看多媒体(盲人过马路片段)
1、你看到了什么?
2、讨论:平时看到盲人我们应该怎么做?
小结:盲人因为看不见,行动很不方便,所以我们平时应该要多多帮助他们,做个有爱心的孩子。
三、活动延伸
1、说说身边还有哪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
幼儿百科:盲人是指视觉有障碍的人,视障人士主要分为两类,分为全盲和半盲。全盲即(即眼球萎缩或钙化),对光失去反应。二为弱视(低于正常视力60%),盲人的活动会因视觉障碍受到限制。
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教案《盲人摸象》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教案《盲人摸象》》
大班体育游戏教案《盲人摸象》适用于大班的体育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用手指触摸的方法辨认同伴,能用手指触摸的方法辨认同伴,了解班级小伙伴的外形特征,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盲人摸象》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了解班级小伙伴的外形特征。(重点)
2、能用手指触摸的方法辨认同伴。(难点)
3、体验游戏的快乐。
4、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5、发展身体协调性。
活动准备:
1、自制高矮胖瘦的图片
2、眼罩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出示图片,引起幼儿观看的兴趣。
师:
(1)图片中都有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说出高矮胖瘦)
(2)请幼儿举例说说身边高矮胖瘦的小朋友,并进行比较。(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每个小朋友的外形特征。)
二、准备活动。
1、游戏之前,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朋友的外形特征及衣服的特点。
2、教师进行角色分配并讲解游戏玩法。
教师指导全班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自主推选一名幼儿为盲人,站在圆圈的中心,全体幼儿边念儿歌边转圆圈,等“盲人”说停的时候,所有的幼儿不能动,盲人向前去摸人并说出其名字,若猜不出来,去摸摸别的幼儿。
3、组织幼儿边念儿歌边转圈。(在教师的引导下游戏第一次。)
三、摸人比赛
教师将选出两名幼儿在中间做盲人,两人进行比赛看谁猜的最快。
游戏循环进行。
活动延伸:
平时生活中多观察周围朋友的外形特征及服饰的特征,以便游戏顺利进行。
小百科:盲人是指视觉有障碍的人。视障人士主要分为两类,一为失明或称全失明(即盲人),二为弱视(低于正常视力60%)。
幼儿园《盲人摸象》教案
中班语言教案:盲人摸象
活动目标:
1。知道成语“盲人摸象”;,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
2。积极参与观察、猜测及讨论活动,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3。理解成语所表达的寓意(看问题要全面)。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幅大象的部分图。
2。大象的图片。
3。神奇的口袋,各种动物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1。通过亲身体验,初步感受成语的寓意。
(1)观察大象的部分图,大胆地进行猜测。
(2)出示大象图片进行比较讨论,初步感受成语的寓意。
★指导语:为什么你们刚才从小图上没有看出是大象呢?
2。知道成语“盲人摸象”;,欣赏并理解故事内容,理解成语所表达的寓意。
(1)欣赏成语故事。
★指导语:①故事中四个盲人认为大象是什么样子的?②他们说得对吗?为什么?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幼儿交流: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3。游戏:《摸摸是什么》。
资料:
有一天,四个盲人坐在树下乘凉。有个赶象的人走过来,大声喊着:“象来了,让开点!”;其中一个盲人便提议说:“象是什么样子的呢?咱们来摸一摸好吗?”;另外三个盲人齐声说:“好,摸一摸就知道了。”;
他们向赶象的人说了他们的想法。赶象的人同意了,把象拴在树上,让他们摸一摸。
一个盲人摸了摸象的身子,就说:“我知道了,象就像一堵墙。”;第二个盲人摸着象的牙,说道:“象和又圆又滑的棍子一样。”;第三个盲人摸着象的腿,就反驳他们说:“你们俩说得都不对,象跟柱子差不多。”;第四个盲人摸着象的尾巴,大声叫起来:“你们都错了!象和粗绳子一模一样。”;
四个盲人你争我辩,都认为自己说得对,谁也不服谁。这时,赶象的人对他们说:“你们都没有说对。一定要摸遍了象的全身,才能知道象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每个人只摸了象的一部分,怎么能说得对呢?”;
幼儿园小班教案《听声音做动作》 幼儿园教案《听声音做动作》
小班教案《听声音做动作》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倾听录音,根据录音做出相应的模仿动作,引导幼儿倾听录音,分辨出常见动物、车辆发出的声音,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听声音做动作》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倾听录音,分辨出常见动物、车辆发出的声音。
2.倾听录音,根据录音做出相应的模仿动作。
3.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乐意观看表演,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录有猫、狗、鸡、鸭的叫声和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的喇叭声的录音磁带;有关动物的毛绒玩具,相应车辆的卡片。
精神准备:活动前,引导幼儿学习并模仿小动物及车辆的相应动作。
活动过程:
1.“今天有几只小动物要来咱们班做客,你们听一听,
是哪些小动物来了?”
2.放录有动物叫声的录音,组织幼儿认真倾听,并说出是哪种动物。
3.引导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和动作。
4.“你们每天早上是怎么来幼儿园的呀?”
5.让幼儿说一说,其他幼儿要认真倾听。
6.放录有车辆喇叭声的录音,组织幼儿认真倾听,并说出是哪种车辆。
7.引导幼儿模仿车辆喇叭声及相应的动作。
幼儿百科: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最初发出振动(震动)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震动)传播。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物质传播形成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