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教DVD有碍婴幼儿学说话

发布时间:2022-04-20 婴幼儿故事 婴幼儿活动方案 婴幼儿早期教育

父母若想促进婴幼儿的语言学习,最好少让孩子看“小小爱因斯坦”、“聪明宝贝”之类的幼教DVD和录像带。

华盛顿大学和西雅图儿童医院研究协会的研究人员近日在一篇报告中提到,过度使用此类产品不仅不会帮助婴幼儿,事实上还可能延缓8到16个月大的幼儿掌握词汇的时间。

科学家发现,每时每刻都在看幼教DVD和录像带的婴幼儿比不看幼教DVD和录像带的婴幼儿平均少理解6到8个单词。而幼教DVD和录像带对于17到24个月的孩子既没有积极的影响也没有消极的影响。

“这项研究揭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事实,那就是,并没有明显的证据证明幼教DVD和录像带对婴幼儿有益处,反倒有一些迹象表明幼教DVD和录像带会给婴幼儿造成伤害”,研究报告的第一作者弗雷德里克·齐默曼说,“总而言之,幼教DVD和录像带看得越多,对儿童的影响就越大。”

“这一结果让我们大吃一惊,但很有意义。婴幼儿醒着的时间有限,如果把这有限的时间都花在看DVD和电视上,他们就不能与父母交流。”华盛顿大学的迈尔佐夫说,“父母和看护人是第一任老师,同时也是最好的老师。他们本能地调整他们的语言,眼睛的凝视以及各种社交信号,这有助于婴幼儿学习语言。对于低龄幼儿来说,聚精会神地看DVD和电视不能替代温情的人际交流。大一点的孩子可能另当别论,但幼儿学习语言的最佳途径是人。”

幼教DVD和录像带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节目,对话少,情节短,图片、影像不连贯,还有类似熔岩灯之类的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图像。与之相对比,孩子们看得最多的教育类儿童节目,为了满足学龄前儿童的成长需要,都经过了精心的制作和测试。齐默曼说,“我们还不确定幼教DVD和录像带是否真的有危害。但是,安全第一。父母应该尽可能地让孩子少看幼教DVD和录像带。”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问题还需要再做进一步的研究,尤其是幼教DVD和录像带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长远影响还有待深入探讨。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要学会与婴儿“谈话”


科学家认为:跟婴儿说话可能会增强他们的语言能力。同时他们对那些热心同自己婴儿谈话的父母提出如下:

与“小毛头”说话时,最好没有任何背景噪音,以便让婴儿高度集中注意力,并保证他们能清清楚楚地听清你的发音。

要学会与婴儿“谈话”

鉴于婴儿的注意力难以较长时间持续保持集中,每次“谈话”最好不要超过5分钟,但在婴儿长到9个月后,每天累计的“谈话”时间可加长至半小时左右。

早在婴儿长到两个月时,便可有意识地跟他说说话,同时在说话时仔细观察婴儿(特别是目光和面部表情),看看他究竟对什么“话题”最感兴趣。

跟婴儿说话时不仅要面带笑容并辅以手势或身体动作,而且语调须注意抑扬顿挫。

说话时有玩具、动物、图片、鲜花等实物作“教具”效果往往更好。

说话人可从父母渐渐扩大至祖父母,哥姐甚至邻居。说话人的变化可增加他们对“倾听”的兴趣。

儿童学习有障碍该怎么办


对儿童学习障碍的研究,根本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学习障碍儿童解决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矫治学习障碍的关键在于早诊断(在专门机构测试)、早预防、早干预。具体治疗宜采取综合方法、医疗与教育的协同十分必要。

学习能力训练:

学习能力训练是建立在儿童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学的基础上,从注意力、记忆力、运动能力、口语表达、阅读写作、数学计算、概念理解、逻辑推理以及有效的学习策略等项目入手,通过专业教师耐心指导,使孩子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学习能力的训练还包括了对语言发育障碍(发音错误、口语表达明显低于实际年龄、语言了解困难)、孤独症(社交、语言能力异常,伴随刻板的重复活动)等儿童的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

学习困难儿童常伴有感觉统合失调,可以通过感觉统合功能训练来进行矫治。感觉统合训练是通过特殊研制的器材,以游戏的形式对孩子进行一系列的行为和脑力活动强化训练,使大脑能将训练中接受的各种感觉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并做出正确决策,提高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组织能力等。

心理咨询:

学习困难儿童中大多数对学习无兴趣、求知欲低,经历失败的机会较多,容易形成自卑、自信心不足等不良的自我意识。因此,心理支持非常重要。通过心理咨询可调整他们的情绪,激发学习动机,改善自信和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性格。此外,这类儿童的家长也可能存在焦虑情绪,并采取不合适的教养方法。家长要改进处理家庭问题的方法,创造民主、祥和、欢乐的家庭氛围,改进与孩子交流的方式,树立正确的教养态度并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同时,老师要了解并尊重学习困难儿童,帮助他们发展正向的自我观念。

幼教“偏方”:学会说“反话”


很多家长会有这种经历,有时候孩子无理取闹,此时如果家长说“反话”吓唬孩子,孩子会乖乖听话。其实,这些“反话”是父母“对付”孩子的小小的计谋罢了。

家长说反话孩子很听话

欢欢今年5岁,她性格开朗,天性好强,在同伴中,总是扮演着“大姐大”的角色。“欢欢很听话,也很懂事,有一次,欢欢小伙伴的玩具坏了,她主动把自己的玩具给小伙伴玩。”欢欢妈说,可是最近她发现欢欢变得很调皮、贪玩,叫她去写作业,她却拖拖拉拉不肯去,手脏了让她去洗也不去洗,真拿她没办法。

有一次,欢欢又不愿意写作业,可把欢欢妈惹急了,欢欢妈瞎吓唬说:“你再不去写作业,晚上就不让你上床睡觉”。没想到欢欢乖乖地写作业去了。看发脾气这招挺管用的,欢欢妈也越用越多,欢欢不吃饭时,她说,“欢欢不用吃饭了哦,这样妈妈就省粮食了”,欢欢贪玩不去学习时,她说,“欢欢下次语文考试肯定只拿50分,绝对不会上60分”。欢欢妈发现,每次这样刺激欢欢时,她总会乖乖地去吃饭或写作业。

专家分析

正话反说可成教育“偏方”

4~7岁的孩子已经进入了“竞争期”,此时,孩子在心理上表现为好胜、好强,同时还特别叛逆。这时,和孩子交流,如果正话反说,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正面效果。如孩子写作业慢时,家长可说,“我看你是你班上写作业最慢的吧,明天交作业肯定比某某还要晚”,在“竞争期”的孩子肯定会说,“我才不是呢,我肯定比他快”,于是就加快速度写作业了。而当孩子不愿意去上学时,家长说,“不去就不去吧,妈妈还省了一笔学费呢”,此时孩子会说,“我就要去上学,我才不让你省学费呢”。

正话反说,主要是给孩子营造一个竞争的氛围,故意挑起孩子的好胜心,正话反说也属于一种沟通的技巧、教育的方法。

说反话要注意年龄、性格

但是这种教育方法是偏方,并不适合每个孩子,也不能随时使用,要根据孩子所处的年龄段和孩子的性格来决定是否使用以及使用的次数。由于5岁的欢欢正处于4~7岁这个“竞争期”,她常表现出较强的叛逆性,事事都喜欢和家长对着干,此时正话反说可能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另外,还有些孩子天性好强,这时家长如果还是发挥一贯的唠叨本色,跟孩子摆事实、讲道理的话,是根本行不通的。请将不如激将,如果家长适时改变方法,正话反说,孩子反而会‘顺着’家长的意思。

常说“反话”容易影响是非观念

欢欢妈抓住欢欢的年龄和性格特点,有根据地进行教育,发挥了正话反说较好的教育效果,就像每天都吃米饭,偶尔给他吃点酸辣粉一样,孩子可能更爱吃。不过如果经常给他吃酸辣粉,那也不行。反话说多了,会影响孩子是非观念、行为规范的形成。

3~5岁是孩子发展自我意识和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他们希望证明自己的能力,表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所以这个时期,孩子本身就喜欢恶作剧,唱反调。如果再从成人身上接触到特殊的语言形式,比如欢欢妈就习惯性地正话反说,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跟着学,到处用,并从中感到很大的快乐。

有的家长喜欢逗孩子,比如说“你吃饭吃的好快啊,一碗饭1个小时就吃完了”“我不喜欢你,不要你了”等。这样长期下去,会导致孩子形成错误的行为规范,也不利于孩子形成正常的是与非、正和反的概念。孩子会认为话就得反着说。

建议:从孩子行为规范的建立,是非观念的形成或是个性的培养上考虑,家长都要尽量正常话正常说,多与孩子进行正向引导、直面交流做到坦诚相待。

“反话”说不好,孩子可能不信任父母

家长适当正话反说,是用心思考教育方式的表现,但要把握好尺度。正话反说是一种压力,但是这种压力不应该把孩子压垮,应该把这种压力变成学习前进的动力。

另外,家长经常正话反说,可能会让孩子形成一种印象:父母经常欺骗自己,从而影响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影响孩子的自信心的树立和其正常的社交。

建议:教育孩子就像骑单车一样,要随时查看路况。在用反话激励、“威胁”孩子的同时,要随时观察孩子,同时,一个孩子通过正话反说达到了较好的教育目的时,并不意味着另一个孩子也适用这种方法。教育孩子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在和孩子交流中说反话时,如果孩子没有反应或者反应过于激烈时,家长就应该停止。

教婴儿发音说话要用规范语言和语句


教婴儿发音说话要用规范语言和语句

婴儿呀呀学发音说话了,他们的仿效能力很强,但是由于发音器官还没发育成熟,只能“断章取义”说他们能说的简单单词。但是一定注意,他们的简单语句却表达着大人们完整语句的意思,他们记忆的是大人完整的语句的全部意义。例如:“吃饭了”,他们可能会说“饭饭了”。其实他们的“饭饭”却表达着完整的“吃饭”意思。

婴儿的爸爸、妈妈或者奶奶、姥姥等亲人,且不可也把自己变成“婴儿”,错误地扮演“婴儿”的角色,也用婴儿的简单单词教孩子说话、发音。若此,给孩子留下的就是残缺不全的语音记忆,对孩子的成长相当不利。教孩子说话,一定用普通话的语句和发音,至于孩子怎么记忆和发音,有他们自己的“习惯和方法”,这是我们不能左右的。就像我们学习一样,在记忆一些东西时,每个人的记忆方法是不一样的。有的用联想记忆法,有的用比较记忆法等等。例如:我在记忆我的一张卡号码的时候,怎么也记不住,后来我发现这张卡的号和我在部队使用的冲锋枪号码只有三个数码不同,那是刻在脑子里的东西,这样就很轻松地记住了那张卡的号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记忆方法,这是我们无法理解的。

所以,教孩子说话和平时跟孩子对话一定用完整规范的语言,不管他们怎么记忆,怎么复述,那是他们的自己的“智慧”,但是,他们记忆的却是我们大人完整的表达。只是他们在发音器官没完全发育成熟之前,用了他们自己“创造的”“省略”的“语言”或者“语句”。大人们千万不要把自己变成了错位的语言婴儿。

相关推荐

  • 识别婴幼儿有没有心理问题 当一个小生命还生活在母亲的子宫里时,我们称其为“胎儿”;胎儿降临人间,在1个月内称为“新生儿”;1岁以内称为“婴儿期”;1岁到3岁称为“幼儿期”;4岁到6岁称为“学龄前期”。许多人认为婴幼儿只知道吃喝...
    2022-03-30 阅读全文
  • 要学会与婴儿“谈话” 科学家认为:跟婴儿说话可能会增强他们的语言能力。同时他们对那些热心同自己婴儿谈话的父母提出如下: 与“小毛头”说话时,最好没有任何背景噪音,以便让婴儿高度集中注意力,并保证他们能清清楚楚地听清你的发音...
    2021-11-20 阅读全文
  • 婴幼儿早教方案四篇 写方案的时候有哪些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为了确保工作有序地进行。我们需要制定相关方案去实施。这篇文章将从多种分析角度全面探索和理解“婴幼儿早教方案”,希望本文能够为您的工作或学习带来帮助!...
    2024-07-24 阅读全文
  • 幼儿园科学有线电话 小班科学有线电话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感知声音的变化与线的长短有关系,声音的变化与线的伸直和松弛有关系,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有...
    2021-05-21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开学老师对幼儿说的话 幼儿园不仅是孩子们的学习场所,也是父母的教育场所。通过与老师的交流和观察,父母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引导孩子的学习和发展。同时,与其他家长的交流也能提供教育经验的分享和学习。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幼儿园开学老师对幼儿说的话”,以供参考,欢迎收藏阅读!
    2023-08-02 阅读全文

当一个小生命还生活在母亲的子宫里时,我们称其为“胎儿”;胎儿降临人间,在1个月内称为“新生儿”;1岁以内称为“婴儿期”;1岁到3岁称为“幼儿期”;4岁到6岁称为“学龄前期”。许多人认为婴幼儿只知道吃喝...

2022-03-30 阅读全文

科学家认为:跟婴儿说话可能会增强他们的语言能力。同时他们对那些热心同自己婴儿谈话的父母提出如下: 与“小毛头”说话时,最好没有任何背景噪音,以便让婴儿高度集中注意力,并保证他们能清清楚楚地听清你的发音...

2021-11-20 阅读全文

写方案的时候有哪些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为了确保工作有序地进行。我们需要制定相关方案去实施。这篇文章将从多种分析角度全面探索和理解“婴幼儿早教方案”,希望本文能够为您的工作或学习带来帮助!...

2024-07-24 阅读全文

小班科学有线电话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感知声音的变化与线的长短有关系,声音的变化与线的伸直和松弛有关系,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有...

2021-05-21 阅读全文

幼儿园不仅是孩子们的学习场所,也是父母的教育场所。通过与老师的交流和观察,父母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引导孩子的学习和发展。同时,与其他家长的交流也能提供教育经验的分享和学习。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幼儿园开学老师对幼儿说的话”,以供参考,欢迎收藏阅读!

2023-08-02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