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5以内加减法》含反思
发布时间:2022-04-25 教案幼儿园加减法 幼儿园教案加减法 幼儿园加减法说课稿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5以内加减法》含反思》
中班教案《5以内加减法》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操作“加法、减法板”,了解加减法的意义,在操作中加深对数字的了解,提高运算及自编应用题的能力,积极参加游戏,开动脑筋思考,体会数学活动的趣味性,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5以内加减法》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加深对数字的了解,提高运算及自编应用题的能力。
2、通过操作“加法、减法板”,了解加减法的意义。
3、积极参加游戏,开动脑筋思考,体会数学活动的趣味性。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Jk251.cOm 教师范文大全】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加法、减法板;盒子一个;
2、学具准备:加法、减法板;写有5以内加法、减法的算式题信封若干个;写有算式题的动物头饰若干个。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碰球游戏:(复习5以内数的分解)老师出示一个宝盒,请幼儿猜猜里面有什么?(里面有数字卡片2-5。)老师伸手进去摸一张,然后问幼儿是多少?幼儿回答以后,老师说:"我们来玩总数是5的碰球游戏。"小朋友,我问你,我的2球碰几球?"婷婷老师,告诉你,你的2球碰3球"。连续抽2次卡片,玩3次。
2、基本部分
挑战游戏:完成信封的算式题。请幼儿帮老师把信封上的算式题算出得数,两个小朋友一起合作,一个小朋友操作加法、减法板,两外一个幼儿负责记录得数,哪组小朋友最快完成,就能拿到老师的奖励笑脸。
3、结束部分
游戏:小动物找家。请幼儿帮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家,每只小动物身上都有算式题,算出得数是多少,就找到相应的门牌号码。老师事先在教室画上5个有号码的圈,(幼儿交换头饰,游戏可玩两次,根据时间而定)。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复习了5以内的加法、减法。小朋友们的表现都很不错,回家可以考考爸爸、妈妈。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请幼儿轻轻的把头饰放到篮子。”
【教学反思】
要使学生正确、迅速地口算,还必须经常地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进行训练。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算法都是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
小百科: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小编推荐
幼儿园中班教案《10以内的加法》含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10以内的加法》含反思》
中班教案《10以内的加法》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训练加法计算能力,通过画圆圈学习10以内的加法,培养学生口头计算能力,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10以内的加法》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通过画圆圈学习10以内的加法。
2、训练学生的加法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口头计算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重点难点
通过画圆圈计算10以内的加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计算能力
活动准备
卡片小黑板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
二.基本环节
1.出示3个黑圆片和7个白圆片,教师进行讲解.
2.板书3+7=107+3=10
3.出示4个黑圆片和6个白圆片,教师进行讲解.
4.跟着老师板书4+6=106+4=10
5.想一想10还可以分成几和几,画在本子上并写上算式
6.教师巡视
7.出示小黑板和卡片1+9=109+1=10
2+8=108+2=105+5=10
8.训练学生的口头计算能力,教师指导
三.结束环节:加法就是把两个数和在一起
四.延伸环节:同桌之间互相考一考
教学反思
1.在备课过程中我想到了口算10以内的加法是教学难点
2.在活动过程中,我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幼儿,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利用小黑板和卡片达到教学目标。
3.在这节课中,我已经了解到幼儿学了10的分解和组成。在这基础上学习10以内加法,充分发挥幼儿能力。
4.这节课中,师幼配合的很好,但教学有些小学化了。
5.自己的优势是:能带动并引导教学,使教学顺利的完成
自己的不足是:教学小学化。
6.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把小学的教学方法适当的应用到幼儿教学中,同时应用更多的幼儿教学方法。
7.如果让我从新上一节课,我会以游戏为主,让幼儿在玩中学
8.幼儿教学是一门科学,它与小学教育不同。
小百科:加法有几个重要的属性。它是可交换的,这意味着顺序并不重要,它又是相互关联的,这意味着当添加两个以上的数字时,执行加法的顺序并不重要。重复加1与计数相同;加0不改变结果。加法还遵循相关操作(如减法和乘法)。
幼儿园大班教案《5以内的加减法》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来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
2.让幼儿掌握5的加减法。
3.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4.能积极思考,提高理解与运算能力。
5.使幼儿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难点
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孩子的兴趣。
二、复习5的组成
三、出示直观教具
四、引导幼儿口述5的加减法应用题
五、玩“谁最快”游戏
六、书写算式
七、教师进行小结
教学反思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2、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3、要使学生正确、迅速地口算,还必须经常地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进
行训练。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
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
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
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算法都是学生
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
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
幼儿百科: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
幼儿园大班教案《9以内加减法》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观察和分类能力。
2、培养运算的准确性、灵敏性和逆向思维。
3、学习9的加减法,提高分析和解决简单应用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列式计算8+1=9或1+8=9。
2、教学难点:运用9的加减法解决简单应用题
活动准备
1、大的红花2、小的红花3、小的紫花4、小的蓝花5、蛋形剪纸6、心形剪纸7、圆形剪纸8、多媒体
活动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教师口述8的加减法式子,如:“小朋友,7+1=?”幼儿个别或集体回答:“7+1=8。”如此反复练习。
“同学们都学会8的加减法,非常棒。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9的加减法,好不好?”
二、学习9的的加减法。
1、学习8+1=9和1+8=9。
(1)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后说出图中有几朵花,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大的红花大的红花大的红花大的红花大的红花
小的红花
小的紫花小的紫花
小的蓝花
(以上各种花均在小朋友手中或多媒体中展示)
(2)教师提问:“蓝色的花有几朵?不是蓝色的花有几朵?”(幼儿回答,教师明确后表扬)
(3)教师说应用题:“老师有8朵不是蓝色的花,有1朵蓝色的花,老师一共有几朵花?”(幼儿思考)
(4)教师提问:“这道题应该用什么方法来算?怎么算?”请幼儿用数卡和符号卡列式计算。
师幼交流后,教师在黑板上写出8+1=9,让幼儿运用加法交换律计算出1+8=9。
2、学习9-1=8和9-8=1。
(1)教师说应用题:“老师有9朵花,其中有1
朵蓝色的花,不是蓝色的花有几朵?”(幼儿思考)
(2)教师提问:“这道题应该用什么方法来算?怎么算?”请幼儿用数卡和符号卡列式计算。
师幼交流后,教师在黑板上写出9-1=8,让幼儿计算9-8=?
三、请幼儿做练习,巩固对9的的加减法的认识。
蛋蛋蛋蛋蛋蛋蛋蛋
+
蛋
=蛋蛋蛋蛋蛋蛋蛋蛋蛋
8+1=?
心+心心心心心心心心
?+?=9
圆圆圆圆圆圆圆圆圆
9-1=?
圆圆圆圆圆圆圆圆圆
9-8=?
(注:以上蛋、心、圆在教学中均用实物图形代替)
四、小结。
五、作业。
指导幼儿完成《科学乐园》第33页的练习。
教学反思
1、备课时,我考虑到如果直观的教孩子,孩子肯定接受不好。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和个性特点,课堂上,我会运用活动教学法、图片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寓教于乐,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
2、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唱歌、拍手、展示图片,让孩子观察、辨别、叠加,直观明了,通俗易懂,孩子容易在游戏中把握知识,学到知识。
还有,提几个简单明了的问题,让孩子思考,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多媒体展现鲜艳、美丽的花朵,符合幼儿认知的特点;图画直观、多样,幼儿观察、辨认、思考,符合幼儿认知、智力发展的特点。
4、从这个教学设计来看,我觉得目标设计合理,教学策略安排得当,教学过程有条不紊,一步步实现目标。
5、不到之处,还请各位多多指教。
幼儿百科:减法是四则运算之一,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表示减法的符号是“-”,读作减号。
幼儿园大班教案《20以内加减法》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表格、卡片。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观察发现、引出课题。
师:这些算式我们学过吗?
生:学过
师:都是什么算式?
生:都是9加几的算式
师:以前学习了哪些几加几的进位加法呢?
生1:学过8加几的进位加法。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和……
生2: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和……
二、整理知识、总结规律。
1、师:请同学们观察,第一列算式有什么特点?9+2、9+6、9+9
生:一个加数都是9。
师:另一个加数有怎样的变化?你能说说算式是什么?
生:算式是:9+3、9+4、9+5……9+9
师:第2列算式分别是什么?生:8+4……8+9
师:观察这两列算式有什么特点?
生:一个加数相同,都是9或都是8,另一个加数又逐渐多1。
2、师:它们的和又是怎样变化的呢?(和也逐渐多)共同整理20以内进位加法表
1:9+2=9+3=9+4=9+5=9+6=9+7=9+8=9+9=
2:8+3=8+4=8+5=8+6=8+7=8+8=8+9=7+4=7+5=7+6=7+7=7+8=7+9=
3:6+5=6+6=6+7=6+8=6+9=5+6=5+7=5+8=5+9=
4:4+7=4+8=4+9=3+8=3+9=2+9=
3、观察表格、发现规律,教师小结。
三、幼儿操作。
1、教师分发蓝色计算本子,请有儿完成地17-18页20以内加法练习(2)、(3)
2、幼儿操作教室巡回指导,作业批改。
活动反思: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好的成效。
幼儿百科: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