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最新小学三年级安全教案1500字精选

发布时间:2022-12-17 小学三年级教案

幼儿教师教育网主题阅读推荐:“小学三年级教案”。

做好课前工作是每个教师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教案在教师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教案方便教师使用并且提高教学效率,写好一份教案需要我们多多学习!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最新小学三年级安全教案”,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最新小学三年级安全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初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珍爱生命。

2、能力目标

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在调查、访问过程中学习与人交往,尝试记录信息,并在体验活动中把信息转化为行动和经验;能够针对上学路上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培养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

了解上学路上的安全隐患,识记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了解交通安全常识,掌握与自己有关的交通规则;学会基本的防范技能。

二、教学准备:

1、课件(《上学歌》、三种到校方式、《我能说“不”》)

2、简笔画(红绿灯、小桥、十字路口、公园、小百货店等)。

三、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1、唱《上学歌》。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让我们一起唱一唱吧。

2、这首歌你喜欢吗?对,它写的都是我们小朋友上学的事。那么,你每天是怎样上学的呢?

3、经过概括,得出三种结论:

小朋友上学有的是步行,有的是坐自行车或电动车,还有的是坐公交车或爸爸妈妈自己开车送的。

(二)画一画

1、小朋友,你们家住在哪儿?离学校远吗?

2、从你家到学校要经过哪些地方呢?

3、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在黑板上贴上简笔画(红绿灯、小百货店、小桥、十字路口等)

4、谁能上来摆一摆?请你简单介绍一下吧。

5、师:我们都很熟悉从家到学校的路线,能把这些画下来吗?(你们可以照图画,也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画,如果太难画,或者不会画,就用文字来表达吧!)看谁观察得仔细、画得清楚。

(三)评一评

1、在四人小组中交流画的路线图。

2、组内交流,推选画得的同学上台汇报展示。

(四)议一议

1、过渡:一(1)班的小朋友就是棒,一会儿就把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画好了。那么你在上学路上见过下面这些情况吗?

2、课件演示:《我能说“不”》

3、如果你就在边上,你会怎么做呢?你是怎么想的?

4、你做过这样的事吗?

5、教师总结:

(1)在上学路上玩卡片、玩蚂蚁,会迟到,影响我们一天上课的情绪。

(2)吃零食摊上的食物,会影响健康。

(3)玩摸奖游戏,买小玩具,浪费钱又影响学习。

板书:上学路上不玩耍。(齐读)

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

1、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活动中,画上学路线图,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手来,通过说一说、贴一贴、画一画引导学生回忆上学的路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并学会分析路上的安全因素。

2、应尽可能再现学生的生活场景,通过辨析学生身边的事例,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行为。

创设游戏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接受知识。

最新小学三年级安全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小学《安全》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帮助儿童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其自我生存和自

我保护的素养和能力。

二、教材分析

1、凸显综合性

本教材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机融合了生命、安全、健康、心理、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本教材强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使其热爱生命,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通过动手与动脑的结合,使学生获得积极劳动的体验,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初步的技术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体现生活逻辑

本教材以学生的生活为轴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是按照生活的逻辑、心理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的逻辑来设计和编写的。教材贴近儿童的学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以体现生活全景及其各部分相互联系的系列主题活动及学生的自主活动为教材的基本呈现形式。同时教材具有适度的开放性,促使学生认知和行为、理论和实践、个人和社会的结合和转化。

3、重视儿童的实践体验

从根本上说,本课程不是侧重于知识体系的教育,而是在于引导学生体验,促进生命的健康发展。通过挖掘一些平凡、细微的生活事件,引导学生从平时熟视无睹的现象和事物中发现问题,提升心灵体验。

4、发展儿童的自助和互助能力

处于发展中的儿童具有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能力。因此,教材始终注意调动儿童自身的教育资源,把儿童放在主体地位。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儿童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新的经验在生活中不断生成,儿童所获便会超越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了教学活动的质量。

5、趣味性呈现,形式活泼

内容的呈现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引用了许多精彩的故事、童话、案例,图文并茂,适合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和阅读习惯,体现了课程内容设计的人文性,增强了趣味性和可读性,对学生经验与认知发展等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三、教学措施

1、采用活动教学

本课程是一种以体验性学习为主的课程。对个体而言,人的感受和体验产生于人的活动,再精彩再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受和体验。教师要按照“活动教学”的思想,根据每课创设的情境,以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精心设计活动,通过角色扮演、

情境体验、认知澄清、行为训练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师生共同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施加积极影响。

2、结合实际,活用教材

本课程是师生双方在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经验性课程。它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活动的工具,也是学生开展活动时可以利用的资源。教师要把教材看做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不是“圣经”。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的实际,可以补充、修改、拓展等。教师可以用学生身边案例替换,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吻合。

3、采用多元性、发展性的评价

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学习形式和学习特点的差异性,采用多种方式的评价,应该采用“调查”、“试验”、“探索”、“讨论”等丰富多彩的评价形式。要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及教师,家长的综合评价等。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行为方式的变化,将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所形成的情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评价的重点。评价要注重三方面的内容:一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二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质量;三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

四、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生活安全

10.安全快乐过课间

11.警惕校园暴力

12.警惕不安全的触摸

13.游泳、滑冰要小心

14.安全使用电梯和旋转门

15.外出游玩讲安全

16.不轻信陌生人

第四单元 应对自然灾害

17.应对大风和沙尘暴

18.沉着应对暴雨

最新小学三年级安全教案【篇3】

一、 导入课题

提出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是哪一年颁布实施的?(2004年5月1日)

2、交通事故的报警电话是?(122或110)

3、我们八年级学生可不可以骑自行车?如果可以,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4、某某同学放学的时候在马路上玩耍,这样做对不对呢?(不对)

5

放学的路上,你看到李平被摩托车撞了,你该怎么办呢?(应该向大人呼救,叫大人过来帮忙,叫大人拨打112或110,还有120。如果摩托车逃跑了,要记住摩托车的车牌号码和特征以及逃跑方向。)

作为中学生,我们时常有很多不良行为与交通法规是格格不入的,你觉得自己有没有这样的不良行为呢?结合自身实际举例说明。

二、中学生不良的交通行为表现

1.中学生在路上的不良行为:(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列举)

(1)在道路上行走时不走人行道;在没有人行道的道路上行走时,不是靠路的右边行走,而是在路的左边或中间行走。

(2)横过车行道时不走人行横道、任意横穿,或在车辆来临时突然横穿。

(3)只顾行路,不注意道路和车辆信号的显示,不服从交通指挥和管理。

(4)在车行道、桥梁、隧道或交通安全设施等处逗留、玩耍、打闹、抛物、泼水等。

(5)穿越、攀登或跨越道路的隔离设施。

2.中学生骑自行车的不良行为:(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列举)

(1)未满12岁的中学生上路骑车。

(2)在人行道、机动车道、逆行道上骑车;在机动车道上学骑自行车。

(3)骑车横冲直闯,争道强行,只顾自己行驶,不管前方情况和左邻右舍的安全,当机动车临近时也毫不相让。

(4)骑车遇路口转弯时不减速,不向后望,不打手示,突然猛拐。

(5)通过路口时猛蹬猛骑,遇有禁行信号时抢行或闯行。

(6)骑车时双手离把或单手持物,或再牵引一辆车,或驮带他人。骑车在道路上互相追逐、打闹或曲线竞骑。

(7)三五人骑车并列行驶或扶肩并行。

三、道路交通安全常识

(一)行路常识:

行路是中学生最基本、最常见的交通方式。因此,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安全教育,掌握如下一些常识。

1、路上行走要走在人行道上,没有人行道的要靠路边行走;群体行进要列队,横排不要超过两人。

2、横过车行道,须走人行横道、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在没有这些标志、设施时,须直行通过,不要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长队伍横过车行道时可视情况分段通过,有条件的可佩带明显标志,如小黄帽等;不准横过划有中心实线的车行道。

3、行路时要注意各种信号灯的指示,尤其是路口红绿灯、人行横道信号灯和车辆转向灯的变化。

4、当公共汽车站设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隔离设施上时,上下车要避让车辆,并直行通过非机动车道。

5、不要在车行道、桥梁、隧道或交通安全设施等处逗留;不要在路上玩耍、抛物、泼水、散发印刷广告或进行妨碍交通的活动。

6、不要穿越、攀登或跨越隔离设施。

(二)骑自行车常识:

目前我国中学生上、放学大多以骑自行车为主,特别是在城市,这一现象更为突出,有的学校甚至绝大多数学生都骑车上、放学,这就使得加强这方面的安全教育,掌握骑自行车的安全常识列为必要。

1.我国交通法规明文规定,12岁以下儿童不能骑车。中小学生骑自行车,已成为我国交通事故的一个高发点。因此,必须加强对中学生在这方面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骑车安全意识。

2.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赛车、山地车等多了,发生事故的比例也增多了。所以,不要骑快车、追尾、超车等。

3.过马路时要下车,应走人行横道。要学会估测来车与自己之间的安全距离,当车辆正在行驶时,你与来车距离15米时不能抢道,25米以上才较安全。通过郊外马路时,要与来四距离大于40米以上才能通过。公路上骑车,千万不要抓住正在行驶的机动车,以免车速过快、不稳而摔倒,或因机动车突然刹车而被撞伤。

4.骑车不慎将要跌倒时,与其拼命保持平衡,还不如索性摔倒。因为勉强保持平衡,就忽视了自我保护,往往导致严重的挫伤、脱臼或骨折等后果。所以,遇到意外时,迅速地把车子抛掉,人向另一边跌倒。此时,全身肌肉要绷紧,尽可能用身体的大部分面积与地面接触。不要用单手、单肩或单脚着地。

(三)特殊交通事故的防御

有一些交通伤亡事故,并不是发生在宽阔的马路上,而是在小街、胡同内和居民居住区。在新疆某部队发生了一起事故,那是在部队的家属楼前,一天临时停了一辆解放牌卡车,司机去楼上办事。司机办玩事下楼后,上车就发动倒车,有一儿童钻到车子下玩耍,来不及跑出,当司机听见"嘭"的一声,下车一看,儿童的头已被压扁而死亡!

另外,北京市门头沟区有一小孩在街上玩耍,一辆货车出胡同口拐弯,司机来不及刹车,这一小孩不幸被压死。

在我们学校,放学后学生玩的场所比较小。马路上踢球也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所以,交通事故发生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稍有疏忽,就会酿成大祸。我们在马路边、胡同口、能进出车辆的家属院等地方玩耍时,一定要警惕车祸的发生。

四、 小结

通过对道路交通安全常识的学习,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良好的交通行为的重要性。我们应当告别过去很多不良的交通行为,这同时也是在和危险告别。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生活总是有规则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规则之中,要习惯于在规则中生存。依法行车是一种规则,遵守交通法规是遵守一种具体的规则。生活中,我们能看到“宁停三分,不抢一秒”,“礼让三先”等等,让人耳熟能详的标语。与其说它是一种标语,倒不如说它是一些规则,是交通事故总结的规则。

同学们,美好的人生从安全开始,只有保证了健康和安全,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大家一定要培养文明交通意识,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只要大家始终把交通安全牢记在心,落实到行动,我相信,我们完全可以远离交通事故。

最新小学三年级安全教案【篇4】

一、交通安全

活动目的:

1、知道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作用,知道有关的交通法规,懂得应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2、小学生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教案:知道从事交通运输业人们的辛勤劳动,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劳动,爱护交通设施的意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

1、交通运输业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那些方便?

2、如果没有交通运输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谈话:

交通运输是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交通运输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由于一些人重视交通安全的程度不够,它也给很多家庭带来了不幸。我们应该发挥交通运输积极的方面,克服不利的因素,让他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二)、学生汇报:

1、学生介绍乘车、乘船的有关资料。

①学生介绍乘车、乘船的有关知识。

②播放视频“车中的危险”。

2、学生介绍各种交通标志及相关法规。

①学生用课件或图片介绍各种交通标志。

②学生介绍相关的交通法规。

3、学生介绍文明乘车方面的资料。

①学生表演小品“在公共汽车上”。

②学生讨论。

4、学生介绍重大交通事故的案例。(请学生分析他们违反了法规中的那些条款。)

5、交警介绍中小学生常出现的交通事故及其原因。

6、学生介绍在街头实地调查车辆和行人违犯交通规则的情况。

(三)、师生小结:

提问:

今天你学到了那些知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小结;

交通运输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交通运输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由于一些人忽视交通法规,给很多家庭带来了不幸。我们应该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发挥交通运输积极的方面,克服不利的因素,让他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二、自护、自救安全教育

(一)主题:安全知识教育

教学内容:学习一些家居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知识。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下面就谈谈家居安全要注意什么:

1、用电安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4)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2、安全使用煤气

(1)燃气器具在工作时,人不能长时间离开,以防被风吹灭或被锅中溢出的水浇灭,造成煤气大量泄露而发生火灾。

(2)使用燃气器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防止煤气中毒。

二、交通安全

1、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穿越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2、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准骑自行车上街。

三、发生火灾怎么办

1、要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报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地点,还要讲清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么样。

2、一旦身受火灾的威胁,千万不要惊慌,要冷静,想办法离开火场。

3、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最新小学三年级安全教案【篇5】

教育目标:

1、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火灾事故案例、学生讨论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消防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学生了解消防安全常识,火灾扑救常识,重视安全,珍惜生命。

3、认识各类消防安全标志并了解各类消防安全标志的含义和作用。

4、尝试根据学校、家庭环境,学习防火措施。教学方法:讲授法、讲案例组织学生讨论教学时数:

(1)课时课前准备:让同学们收集有关消防安全事故方面的案例。

(2)了解一些消防安全常识。

(3)了解一些火灾扑救的方法。

(4)了解一些自救与逃生技能。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火,它给人类带来了文明和幸福,但同时火也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火一旦失去控制,就会烧毁人类的财富,夺去人们的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难以挽回和弥补的损失。近年来我县火灾事故的频发,无不给世人敲响了警钟。因此我们要了解、学习和掌握防火知识,协助学校做好防火工作,减少和杜绝火灾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二、认识各类消防安全标志

1、出示各类标志图案。

2、师述:消防标志是一种指示性标志。它是由带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图形、符号和文字并配以一定的颜色所组成的。

3、了解各类消防安全标志的含义。三、出示事例,大家听后讨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是怎么处理的?发生火情应该怎样与消防队取得联系?

打火警119、讲清出事地点详细地址、火势情况2.发生火灾时应该如何做才能迅速地脱险?

(1)火灾时不能钻到阁楼、床底、大橱柜内。火势不大时,要披上浸湿的衣服向外冲;

(2)浓烟弥漫时,用湿毛巾捂住嘴巴和鼻子,压低身子,手、肘、膝盖要紧靠地面,沿墙壁边缘爬行逃生;

(3)若身上已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4)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5)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排水管等逃生,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栓在窗框、铁栏杆等固定物上,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6)若逃生之路被火封锁,在无奈的情况下,退回室内,在卫生间关闭门窗,不断向门窗浇水;

(7)充分利用阳台、天窗等进行自救;

(8)处在高层建筑被火围困时,要赶快向室外抛沙发垫、枕头等小物品,夜间则打手电,发出求救信号。

最新小学三年级安全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危险的行为是导致意外受伤的原因。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

重点:正确认识导致意外受伤的危险的行为。

课前准备:课文图片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天在校园里学习、活动,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些在我们看起来很普通的活动,却隐藏着极大的危机,威胁着我们的人身安全。

二、新课:

1、出示课文插图的投影,

请同学们讨论:

(1)这些属于什么行为?

(2)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

2、分组讨论,指名汇报。

3、同学们在校园内还有哪些不安全的行为呢?

4、讨论:如果你发现这些行为,你会怎么做呢?你想对这些同学提出什么建议呢?

5、归纳总结。

教育目标:

1、知道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伤害事故的简单处理方法。

2、让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教育过程:

1、揭示课题。老师讲述小故事引入课题(同家人一起出去玩,突然与家人走失,你该如何应对这种突发情况。)学生自由发言

2、引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会碰到各种难题和意外伤害事故。每个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说一说具体的事例。

师适当地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在黑板上。

意外伤害玩汽弹枪日常生活中的突发父母离异

用危险的事情打赌情况遇到挫折

做危险性的游戏同学的交往

在工地附近玩耍

3、出示思考题。

(1)如果让你碰到这些情况,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大家群策群力,想办法来克服。

(2)教师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告诉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品质

4、师总结。

一个人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碰到突发事件时,要坚持真理、诚实、勇敢、谦虚、自尊、俭朴、清廉、坚毅、乐观等品质。

最新小学三年级安全教案【篇7】

你的文具和玩具安全吗?

教学目的

1、了解文具的作用及其文具给自己带来的一些隐患。

2、学会选择安全的文具,做一个文明安全的少年。

3、养成良好的文具安全选择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会选择安全的文具,做一个文明安全的少年。

2、养成良好的文具安全选择的习惯。

教学准备

1、课件。

2、学生准备好自己的文具、玩具。

教学过程

一、学生活动——找文具

1、找找自己的文具,他们都有什么特点?

采用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玩具的特点,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学习。

2、学生汇报:

(1)你有哪些文具?这些文具有什么特点?

(2)如果将手中的文具进行分类,你会怎么分?

二、学生活动——文具分类

1、将自己组的文具进行分类

通过分组的方式,让学生在分类中感受文具存在的问题,收集信息。

2、汇报:你们组将文具分成了几类?为什么这样分?

3、提问:从你的文具中,你知道了什么?

4、质疑:关于文具,你有什么问题吗?

三、学生活动——文具的危害

1、讲述:关于文具,大家想了解的问题很多,下面

我们就集中了解其中的一个问题——玩具的潜在

危害。同学们,你们认为玩具都有些什么样的危害?

你是怎么知道的?

2、学生活动——找找自己文具的毛病

3、课件出示——小博士的话

采用课件,让小博士的话提醒学生文具的主要危害,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身体。

4、小结:小博士告诉我们文具存在三种危害:气味污染,重金属污染和荧光剂。

5、讨论:既然文具有这些方面的危害,那我们该怎么选择文具呢?

6、学生汇报、交流

7、提问: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编辑推荐

最新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500字精选6篇


如果我们是船,那老师就是帆,引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向前。教学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教案就是老师浓缩的知识,您是否在想该如何写教案呢?有请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为你编辑的最新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最新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

3.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答.

(1)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

(1949年10月1日)

(2)中国共产党诞生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

(19xx年7月1日)

(3)你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出生的?

2.导入:这些都是时间单位中的一些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时间单位中的年、月、日.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年、月、日.

(1)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请学生说一说多长时间是一年?多长时间是一个月?多长时间是一日?

教师补充说明:(如:从去年春节到今年的春节就是一年,从去年的生日到今年的生日也是一年.从这个月妈妈发工资的日子到下个月再发工资的日子就是一个月.从今天早晨8点到明天早晨8点就是1日.)

(2)教师提问:我们要知道现在是几点几分,应该看什么?(钟表)

要想知道今天是哪年、哪月、哪日,应该查看什么?(年历)

教师指出:时、分、秒是时间单位;年、月、日也是时间单位.

(3)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1900年、1999年、2000年和今年的年历卡.

分组观察并讨论:①一年有几个月?

②哪几个月是31天?

③哪几个月是30天?

④二月份有多少天?

⑤这几张年历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使学生明确相同点:一年都有12个月;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都是31天;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都是30天.

教师指出:习惯上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把有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

教师提问:这几张年历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使学生明确:2000年的二月有29天,而20xx、1999年和1900年的二月都只有28天.

小组讨论:为什么有的年份二月有29天,有的年份二月有28天呢?

学生汇报:请知道有关平年、闰年知识的学生简单介绍.

教师补充介绍:讲述扩展资料为什么平年二月只有28天.或播放音频年、月、日计算方法的传说.

(4)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全年天数.

学生计算:当二月份是28天时,全年共有多少大?当二月份是29天时,全年又是多少天?

教师订正:当二月份是28天时,一年的天数为:

317+304+28=365(天)

当二月份是29天时,一年的天数为:

317+304+29=366(天)

最新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通过长度单位间换算与面积单位间的换算的对比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认识。

2、通过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使学生进一步分清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通过解答有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做练习三十的第11题。让学生做在书上。

二、混合练习

1、做练习三十的第12题。

这题是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和面积单位间的换算的对比练习,做题前,让学生分清面积单位还是长度单位。

㈠500厘米=()分米是怎样推想的?

㈡5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是怎样推想的?

㈢为什么500厘米=50分米,500平方分米=5平方分米

2、做练习三十的第13题。

先让学生读题,说出已知什么,求什么,让学生想一想: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指的是什么,应该怎样计算?

3、做练习三十的第14题。

这是一道联系实际的有关计算面积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粉刷这面墙壁,实际上粉刷的是哪一部分?

②这部分的面积怎样计算?

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4、做练习三十的第15题。

这道题可以先让学生画,然后教师把学生的不同画法板书出来。

最新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直观图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

3、使学生感受到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准备:圆形纸、长方形纸、正方形纸、

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郊游吗?今天我们和丁丁、冬冬一起去郊游,好吗?先来看他们都带了哪些食品?(两瓶水、四个苹果、一个蛋糕)

2、师:把每种食品都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多少呢

4个苹果怎样来分?(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2个。)

2瓶矿泉水呢?(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1瓶。)

1个蛋糕呢?(把1个蛋糕分成2份,每人分得半个。)

二、探究新知

1、拿出一张圆形纸代替这块蛋糕,师随手拿出一张圆形纸,任意撕开,让学生体会这样不公平,必须平均分。板书平均分。师演示分蛋糕,(让学生明确,用把一张圆形纸对折,也就把一个蛋糕平均分展开来数一数,分成了2份,给其中的1份涂上颜色表示取其中的1份)每人分得半个,板书半个。半个还能用我们学过的数表示吗?(不能)半个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在半个旁边板书?生随意猜,最后得出半个可以用分数二分之一表示,板书:分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数王国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认识)在黑板上板书1/2。

2、师:同学们,怎样来读写这个分数呢?谁能试着读一下?全班齐读

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师讲解,出示:

1┄┄分子

┄┄分数线

2┄┄分母

师:这根线叫做分数线,表示这个蛋糕被平均分开了。2表示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叫做分母。1表示其中的?(1份),叫做分子。同学们,1/2该怎样写呢?书空。(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全班学生齐说1/2是怎样得出的?

(把一个圆对折)对折还可以说成(平均分)分成几份(2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圆的1/2。其中的1份可以说成每份是它的1/2。

刚才通过同学们的努力,帮丁丁分得了这个蛋糕的1/2,冬冬也分得了这个蛋糕的1/2。

3、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折出它的1/2,涂上颜色,同桌互相说说你是怎么得出1/2的,你的1/2表示什么意思。

展示不同形状的1/2,说说为什么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不同,都能用1/2表示。

4、让学生用不同形状的纸自己折出其他的分数。

同学们已经折出了一张长方形的1/2,老师有一项更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纸张(圆形和正方形),选出一张你喜欢的图形,创造出一个其它的表示几分之一的分数,把其中的几分之一涂上阴影部分,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把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说说它表示的意义)

展示不同的分数。选择部分分数进行交流。全班齐读创造出的分数。

5、巩固练习

想想做做1、2题。

师:刚才同学们创造了这么多表示几分之一的分数,下面我们来做几道练习题。

a.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同桌之间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图形说一说它表示的意义)

b.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是1/4,在()里画。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用手势表示出来,选择哪个答案就出示几。

师:为什么其他的三个图形也都分成了4份,它们的涂色部分不能用1/4表示?(因为他们都不是平均分)

看来要用1/4来表示一个图形的涂色部分,必须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

6、老师也创造了几个分数,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出示用三个同样大小的圆折出的1/2、1/4、1/8,同学们已经与分数交上了朋友,那你们能比一比它们的大小吗?从这三个分数中选择两个你喜欢的分数比一比,并与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比的?

反馈时,让学生说说各组的比较方法。

7、想想做做5,说说怎样比的?

五、课堂总结、延伸: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分数王国中几分之一;找一找身边能用分数表示的例子,与同桌说一说。

全班交流。

请同学们回家继续寻找生活中的分数,下节课我们再进行交流,进一步来认识分数。

最新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4】

教学内容:教材第81页到83页内容,练习十八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

2、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点: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

课前准备:电脑课件,师生收集不同年份的年历。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口答:(课件出示)

2时=()分60秒=()分60分=()时

1星期=()天4星期=()天3分=()秒

二、引导探索,认识年、月、日

1、让学生妄自尊大说自己学过哪些时间单位?(时、分、秒)

还有认识哪些呢?引出年、月、日后,揭示课题:年、月、日。

2、让学生说一说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长?

电脑出示三球(太阳、地球、月亮)并演示,使学生明确,地球绕太阳转一圈是一年,月亮绕地球转一圈是一月,地球自转一圈是一日。

3、认识年历

(1)师生一起拿出课前收集到的20xx年的年历,电脑出示20xx年的年历,引导学生带着下面问题分组学习

A、一年有几个月?

B、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吗?各有几天?

C、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二月有多少天?

4、学生反馈自学情况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各月

30天:四、六、九、十一各月

28天:二月

引导学生在今年的年历上找出:儿童节、元旦、国庆节、教师节、劳动节、妇女节的月、日,说出今年这些节日是星期几,并让学生用铅笔在今年的年历上圈出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说出那天星期几。

5、认识平年、闰年

引导思考:是不是每年的二月份都是28天?课件出示不同年份的年历让学生观察后回答。

并让学生明确:二月有28天的那一年是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82页中间有关平年、闰年的那段文字,了解确定闰年的方法。

6、学会记大月和小月的方法

习惯上把有31天的月份叫大月,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

引导思考:有什么好办法能较快地记住各月有多少天?

引导学生用拳头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举起左手拳头,背向自己,数月份,凸的是大月、凹的是小月、注意八月份要从数一月份的地方数起。

引导学生小结:大月(31天)有: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

小月(30天)有:四、六、九、十一月,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并让学生朗读记大月的歌诀:(电脑出示)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整;

平年2月28、闰年再把一日加

说明:腊,就是腊月,这里指十二月。冬,这里指十一月。

7、计算全年的天数

激趣计算?1997年我们国家有什么大事?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这一年一共有多少天?

估计学生有以下几种算法:

(1)平年: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闰年:31+29+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2)317=217天(7个大月)

304=120天(4个小月)

平年:217+120+28=365(天)

闰年:217+120+29=365(天)

(3)平年:3012+7-2=365(天)

闰年:3012+7-1=366(天)

让学生观察3种算法,哪种算简便,并引导小结: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三、全课小结

1、引导学生小结通过学习掌握了哪些知识?

2、让学生质疑

四、深化练习(电脑出示)

1、填空:

(1)今年一、二、三月一共有()天

(2)四月份有()个星期零()天

2、判断:下面哪一年是闰年?

1990年1996年1998年2000年20xx年

最新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己喜爱的情境学习数据整理,感知数学在生活里的应用。

2、感受数据的整理的过程,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

3、初步的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应用的意识,体验与同伴的合作。

4、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今天,我们的好朋友大象奇奇也要过生日了,他还想跟我们一(3)班的小朋友一起过生日呢,你们愿意吗?看,奇奇来了。(大象:小朋友好。今天是我的生日,我特别高兴,因为我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过生日。待会儿还有很多客人来为我庆祝生日,看,他们来啦!小动物们戴着头饰唱生日歌边依次入场

师: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呢?

生:大象家来了小狗、小猴、小猪。

师:他们分别有几只呢?

生:小猴有5只,小狗有4只,小猪有3只。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现在容易数得清吗?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什么方法能一下子清楚地知道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分别有几只?

二、展开新课:

1、初步认识统计

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引导学生想出分一分、排一排的分类统计的方法。

师:分一分、排一排的方法,好不好呢?我们一起来试试看,怎样排队比较整齐又容易看出每种动物有几只?

学生上台操作。引导学生排不同的队形。

师:小动物们还带来了他们的照片,你们也能像刚才一样给他们分组排列吗?

小组合作,先讨论怎么分,怎么排,然手动手理一理,贴一贴。

学生学习小组讨论、操作,然后贴在黑板上展示。(学生可能有从左往右和从右往左横排的、从上往下和从下往上竖排的,还有斜排的等多种情况。)

师:小朋友,你们觉得哪一组排得最整齐、最漂亮呢?

学生进行评价。教师指导学生以整齐、漂亮作为评价标准,恰当地评价同学的作品。适时引出课本第68页例图。请小朋友把每种动物的只数填在横线下面的括号里。(学生在书上填写)

师:看了这张图,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师:小朋友们有这么多发现,都是通过我们自己动手分一分、排一排得到的。这是一种很好的`统计方法。(揭示课题)

2、尝试统计鲜花

这样统计,我们一下子就清楚地知道了大象带来了好多客人的情况。我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还给大象准备了生日礼物呢!你们准备了什么呢?生答。原来是好多五颜六色的鲜花,你能告诉大象有哪些颜色的鲜花吗?生出示鲜花图片并介绍。你们也能用这样的方法帮他统计一下吗?

学生在音乐声中把学具鲜花图片分类整理,粘贴在课本第69页例图上,并统计出鲜花的数量,然后相互交流,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交流。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一些学生作品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让学生互相评价哪种贴法最清楚,最容易看出花的多少。

师:其他小朋友也想展示一下你的成果吗?把书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学生举书本向老师、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

师:通过统计,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发表意见)

三、巩固拓展:

1、统计水果

师:小朋友说得真好!看,大象奇奇跑来感谢你们了

大象:谢谢你们的帮助。我想买些水果给你们吃,你们爱吃什么水果呀?学生交流。

师:水果店里只有苹果、桃子、梨、西瓜、草莓。你们想吃吗?大象不知道哪些水果多买一些?哪些少买一些?怎么办呢?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用小组统计的方法。

师提出活动要求:挑一个你最喜欢吃的水果。然后组长带领大家在发给你们小组的纸板上统计你们小组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的情况。(学生在音乐声中选水果并统计。)

各小组长上台展示交流,老师将各小组的统计图一起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便于学生观察)师:小朋友,你们能看出我们班小朋友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大象,你现在知道买哪些水果了吗?

师:小朋友还为大象准备了一首动听的歌,现在就表演给大象听好吗?

生表演唱:假如幸福的话你就拍拍手

师:大象,你下次还愿意来我们一(3)班过生日吗?

2、统计各小组得的智慧星的数量。

谈话:今天我们帮大象解决了两个问题,每个小朋友都积极动脑,齐心协力,很多同学得到了老师颁发的智慧星,为自己的小组争得了荣誉,那么在今天的活动中哪一小组是冠军呢?有什么办法知道结果?(生:统计每组有几颗智慧星。)

教师请两个小朋友上来统计一下。两名学生统计黑板得奖栏中各组的得星情况。评出冠军小组。

3、课堂小结:小朋友,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

今天学了统计,课后你准备统计什么?生自由交流。

你们想得真多啊!课后选一项进行统计,然后我们再来交流统计的情况,好吗?

最新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6】

第二册

教学目标:

1.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又可以用乘法计算的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乘式的积。

3.在初步认识乘法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建立乘法的概念,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

1、一张桌子坐2人,3张桌子坐几人?你怎么知道的?

2、5张桌子坐几人?数了几个2?能用加法算式表示吗?

3、30张桌子坐几人?要数几个2?列加法算式有什么感觉?

二、揭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简便的方法。(板书课题)

三、认识几个几

(一)出示例1(课件)

1、今天我们一起来参观一所特殊的学校,这是一所动物学校。

2、出示课件。你看到了什么?

3、我们先来研究小白兔,看看小白兔是怎样来的?用小圆片摆摆看,来了几个2?列成加法算式怎样?

4、再看看小鸡在干吗?几只几只在一起呢?有几个几呢?你猜它们是几个几呢?你也用小圆片摆摆呢?用加法算式表示出来。

5、操作感知:动物学校还来了8只小鸭,你猜它们几只几只在一起玩,用学具摆出来。

(二)练习试一试(课件)

横着看图上有几行每行几个一共有几个?怎么算

还可以怎么看每行几个,一共有几行用加法怎么算

四、学习乘法

1、小组讨论:观察黑板上的加法算式,你发现有什么特点

像这些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用乘法算式来表示。

2、讲述乘式的写法和各部分名称。

3、改写乘法算式。

(1)2+2+2=6怎么写试一试。

教师边板书边指导。23=6或32=

(2)学生把3+3+3+3=12改成乘法算式34=12或43=12

(4)设疑3+3+4=10能改吗小组讨论,加数怎么改就能写成乘法算式

五、巩固练习

做练习纸上第2题

六、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以后要求几个几相加,你打算怎样列式呢为什么

七、游戏

1、动物学校来了一位不受欢迎的大灰狼,它要和小朋友做游戏才不吃小动物,你们愿意和大灰狼一起做游戏吗?

2、宣布游戏规则:老狼老狼几点了,小朋友就几个几个抱在一起。

3、游戏;12人上台,老狼分别说出2、点、3点、4点、6点,学生活动列式。

4、大灰狼鼓励小朋友。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案1500字精选


教师燃烧着自己,却照亮着学生的未来,教案是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可以缓解老师心里的不安,也可以让新任教师上课时状态更加良好。该怎么利用教案来完成对课堂的掌控?以下是由栏目小编为你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案》,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案(篇1)

Let’slearn&Let’sdo

教学重点:

询问对方的姓名及回答的用语What'syourname?Mynameis....的学习,以及道别的另一种表达法:Seeyou.

教学难点:

What'syourname?Mynameis....中“name”的发音和欢迎用语Welcome!的.发音。

教具准备:

1.教师应准备自己的名字卡及本课主要人物的头饰。

2.要求学生准备一个面具,并制作一个写有本人姓名的头饰。

教学过程:

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唱“Hello”歌。

(2)师生互相问候Hello!/Hi!

(3)学生将胸卡戴在胸前,分别起立做自我介绍。如:

a.Hello,I'mMary.

b.Hi!I'mPeter.

2.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老师指着自己的英文名卡说:Hello!I'mMiss/Mr.....然后用Myname's....反复说自己的名字,速度由慢到正常。接着教师对一名学生发问What'syourname?(用清晰、缓慢的语调问两遍)边问边指他/她的名卡,并可以用夸张的口型提示他/她回答Myname's....教师对第一个应答学生应重点表扬,并发给小奖品,以此鼓励学生认真听别人的问答,努力模仿教师说的新句型。用类似的方法在教室里与学生进行问答练习,注意引导学生用Myname's....回答问题。

(2)跟读、模仿What'syourname?注意学生对“name”一词中“a”的发音。

(3)学说Seeyou.,告诉学生其意思是“再见”或“一会见”。教师同时可介绍一下英语中有许多单词是一词多意,在不同情景中表示的意义不同。如“Welcome”还有不必表示感谢的意思,当对方说Thankyou.的时候,通常可以回答Youarewelcome.表示“不用谢”或“不客气”。学生在此简单了解一下即可,教师可在今后多说多用,起到引导、表率的作用。

(4)听录音,看挂图或通过录像、VCD来展示B部分Let'stalk的内容。

3.趣味操练(Practice)

(1)Pairwork:可让学生戴上头饰,表演书上Let'stalk的对话。

(2)Let'splay中的游戏。可请几个学生站在门外做迎宾先生或小姐,再请几个同学做嘉宾。每位迎宾者用Hello!What'syourname?进行发问后,嘉宾须用Myname's....答出自己的名字,方可入内。教室里的其他同学鼓掌并用Welcome!向他(她)表示欢迎。教师注意提示学生区分发音的正、误,培养学生练习听力的能力,养成会听的习惯。在纠正发音时要适度,切不可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3)四人或六人为一个小组,先将学生自制的名卡头饰收集在一起,再由每组的“小老师”通过问What'syourname?其他同学回答Myname's....的方式练习,答对的同学拿回自己的头饰戴在头上。

4.课堂评价(Assessment)

做练习册本单元第4部分练习。具体教学步骤参考如下:

(1)教师引导学生猜猜图中人物所说的话。

(2)教师讲解题目的意思并指导学生做练习的方法。

(3)学生听录音做练习。

(4)再次播放录音,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一句一句地跟读并互相核对答案,再通过给花朵涂色进行自我评价。

5.扩展性活动(Extensiveactivities)

猜猜我是谁的游戏。

请一位学生到讲台前边,用手蒙住眼睛。教师用手势指定一男一女两位学生,并告诉他们用(打招呼、自我介绍、询问对方姓名及回答)的句型对话,然后由被蒙住眼睛的学生直接说出说话双方人姓名,此时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扩展到His/Hername's....的句型。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能听、说、拼读7个表示颜色的英语单词: red , yellow ,

orange, blue, green, black, white

b.学会运用句型: What colour is it ?

It’s…

Is it …? Yes/No.

2. 情感目标

对本课话题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敢于开口,积极参与,乐于与他人交流。

3.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和大胆开口说英语的习惯。

重点难点:

学生熟练掌握颜色单词,并能灵活运用所学句型谈论生活中的颜色。

教具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自制单词卡片

3、一些实物

教学过程:

Step One: Warming up(热身活动)

1. Play a game.

2. Let’s sing an English song.

Step Two :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呈现新语言知识和练习)

1. Present a picture of the sun and ask pupils: What is it? What colour is it?

2. Help students to practise the word: red.

3. Present a pear and ask pupils: What is it? Is it red?

4. Learn the word: yellow.

5. Teach the rhyme: The pear is yellow.

6. Mix red with yellow paints and help pupils recognize

“ orange ”。

7. Present a blue ball and learn the word “blue”。

8. Let’s play a game .

T: What colour?

S: Yellow/orange/red/blue

T: How many?

S: Six.

9. Present a big tree and learn the word “ green”。

10. Point at the blackboard and ask pupils: What colour is it?

11. Ask pupils : What is the opposite to black? Which object is white?

12. Ask pupils to look at teachers’s mouth and guess the words.

13. Let’s say the chant.

Step Three: Teaching sentence pattern (教学句型)

1. Point at some objects and ask pupils :What colour is the pencil/wall/jacket?

2. Watch the screen and learn to say the sentences.

3. Ask pupils to practise in pairs.

4. Play a guessing game : Is it red?

T: I have a book. Guess, what colour is it?

Ss: Is it red/yellow?

T: You are right.

Step Four: Homework(家庭作业)

Copy the words and spell them correctly.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 能听懂、会说:Let's go to school. OK. Let's go. 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2. 能听说读classroom 和school。

3. 学唱英文歌曲Nice to see you again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能听懂,会说:Let's ….句型和单词classroom school。

难点:能听懂,会说:将对话运用在实际生活中。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头饰、面具等实物,VCD、录音机、电脑。

四、教学步骤和建议

1.热身(Warm-up)

1).学生听录音表演以前所学的chant和英文歌曲,用实物复习以前所学和对话。

2).教师与学生进行日常口语会话练习。

2.新授(Presentation)

1).全班学生看本课VCD教学片。

2).通过观看两遍教学片,让学生试着跟读Just speak部分的内容。

3).学生跟读,教师纠正部分单词的发音。

4).学生分组分角色朗读,做到最快、最清晰、最大声。

5).请部分学生配带头饰或面具到前面表演对话。

6).去掉VCD的声音,让学生为教学片配音。

7).用图片展示生词classroom和school,通过抢答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能听、说、读这两个单词,具体步骤如下:教师把图片快速从学生眼前闪过,然后学生举手抢答。答对者奖励一个小贴纸。

8).让学生通过classroom这个词对Just speak部分的对话进行改编。

9).用录音机欣赏英文歌曲Nice to see you again(只作欣赏,不必全班学会)。

五、巩固与延伸(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使用第一册Lesson 29挂图让学生结合Just speak 内容组织新的对话,例如:

A: Hello! …. Nice to see you again.

B: Hello! …. Glad to see you again.

A: Let's draw a panda.

B: OK. Let's go.

2.打开质量监测完成对应的练习(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 。

3.家庭作业:跟读课文,欣赏英文歌曲。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掌握句型:How many… do you see? I see… Wow, so beautiful!

2.掌握名词复数的构成及发音规则。

3.在情景会话中,熟练掌握how many及名词复数的应用。

教学重点

掌握句型:How many… do you see? I see… Wow, so beautiful! 并在对话中运用句型。

教学难点

1.名词复数的构成及其正确的发音。

many的用法。

3.进一步巩固助动词do在词句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教师:1—15的数字单词卡、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及录音。

学生:课本、文具。

教学方法

1.实物演示教学法

教师利用图片或学生的学习用品来展示数词,同学跟教师朗读句子:How many crayons do you have? How many books do you have? 然后教师用汉语边数边说英语:I have six.让学生在轻松的会话情景中学习。

2.游戏教学法

同学们利用书本中的图片,进行对话练习:How many birds do you see? How many cats do you see? 学生根据图片回答:I see five./I see nine…在用英语数数的过程中体会英语的数词。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up

s(复习数字1—10)

教师举起右手做出各种表示数字的手势,让学生看好后,教师立即把手放到身后,让学生说出来(速度由慢到快)。也可小组竞赛,看哪组正确率高,在黑板上记分。

2.主情景图

(1)教师使用挂图或课件展示主情景图,引出本单元询问数量的话题。

(2)教师板书:数字、水果、 动物、 家庭单词。

(3)学生选择与本单元内容匹配的主题词。

(4)播放录音,让学生基本了解本单元的内容。

Step 2: Presentation

1.教师呈现对话情景图,但遮住风筝部分,只呈现两个小孩抬头看天空的情景。让学生猜两个小孩在看什么,引出单词kites和句子Look at the kites!

2.呈现完整情景图,引导学生看图谈论图片,同时用上表示数字和颜色的单词,引出数字eleven和twelve并领读,注意twelve的发音。

3.播放对话录音,回答问题:How many kites do you see?

4.让学生回答:I see 12!教师接着说:Wow, so beautiful!引出单词beautiful。

5.播放Let's talk部分的内容,让学生跟读课文内容。

6.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课文。

Step 3: Practice

1.游戏:魔术火柴盒

教师放一些火柴棒在盒子里,摇动盒子,并快速让学生看一眼。然后问其他同学:How many matches do you see?学生轮流猜,如果猜中,就可以获得一根火柴,最后看哪组获得的火柴棒多,就是胜方。

and count

(1)教师讲清规则,学生A询问How many…do you see?学生根据图片回答I see…

(2)两人进行小组对话活动。

3.完成全品学练考—课后练53页第二题。

Step 4: Consolidation

两人一组用实物或图片进行对话:How many…do you see? I see…

Step 5: Sum-up

师生一起回顾本课时所学内容:

句型:Look at the kites! How many… do you see?

Step 6: Homework

1.同学之间用所学句型问答文具、课桌等的数量。

2.完成全品学练考—课后练53页第三题。

板书设计

Unit 6 How many?

—Look at the kites! —Wow, so beautiful!

—How many kites do you see? —I see 12.

与本课相关的语法点及可选用的习题

many 的用法

how many用于引导特殊疑问句,意为“多少,几个”,后接可数名词复数形式。

如:How many girls do you see?

你看见多少个女孩?

2.英汉互译。

(1)how many

(2)so beautiful

(3)look at

(4)five pencils

(5)six boxes

(6)多少只鸟

(7)一只黑色的猫

(8)八只漂亮的风筝

3.选用全品学练考里相关的习题。

教学反思

本课时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听、说、认读单词 eleven, twelve和使用句子 How many… do you see? I see… 来交流看到的物品数量。首先,教师通过课件引出新单词,并通过图片教授句型。然后通过小问答呈现对话,让学生模仿跟读对话,最后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表演对所学句型进行巩固。 给学生创设了宽松、活泼的学习环境和真实、有意义的活动场景,让学生由被动的知识学习者变成积极的探索者,使学生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学习兴趣更浓了。

小学生活泼好动,爱唱爱跳。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这些特点组织游戏活动,让他们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充分发展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英文数词11—15 ,并能正确认读这些数词。

2.能在句子中熟练运用这些英文数词。

教学重点

掌握数字11—15的英文拼写及发音。

教学难点

认读数字eleven—fifteen。

教学准备

教师:与本课时相关的录音、 课件、蜡烛图片、单词卡片。

学生:课本。

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

教师利用图片展示:11个梨,12个苹果,13个橙子,14本书,15个书包,同学跟读并记住这些数词。然后教师问:How many pears do you see? 学生做回答:I see eleven. 教师接着问:How many apples do you see?等等。学生根据实物进行回答:I see…使同学牢固掌握how many +可数名词复数的应用。

2.儿歌说唱教学法

教师播放Let's chant 部分的音乐,和同学一起说唱,让同学在音乐中体会英语的乐趣。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up

教师播放上册Unit 6 A部分Let's sing “Ten Little Candles Dance”的录音,让学生跟唱。教师在学生唱歌的过程中用蜡烛图片或实物做演示。教师把同学分成每15人一小组,从one一直按顺序数到fifteen,在数的过程中,教师帮助同学纠正发音,让学生初步理解eleven到fifteen。

Step 2: Presentation

1.教师让学生猜一猜手中有多少蜡烛的图片:How many candles do you see?学生猜完后,教师把图片贴到黑板上,边贴边让学生大声数出来,教读单词eleven。

2.教师依次增加黑板上蜡烛的数量,并询问学生:How many candles do you see?同时教师教学生twelve, thirteen, fourteen, fifteen这几个单词。

3.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写有11—15英文单词的气球,让学生认读单词。

4.教师出示数字1—15的单词卡,打乱顺序让学生认读。

5.找15名学生到讲台前面各选择一个单词卡,然后按顺序排列。

6.教师播放本部分录音,让学生跟读单词。

Step 3: Practice

1.游戏:报数

请小组学生上台,先要求学生排好队,然后要求他们大声报数1—15。依次请各小组上台,比一比看哪一组排队快、静、齐,报数响亮、准确。

's chant

(1)教师播放 Let's chant部分的录音,让学生跟读。

(2)学生再次听录音并操练。

(3)让学生根据Let's chant编出另外四种物品的歌谣。

3.完成全品学练考—课后练54页第一题。

Step 4: Consolidation

游戏:拍皮球

学生分两组坐在原位,闭上眼,教师为两组打分。教师拍皮球,学生默数教师拍了几下。假设教师拍了14下,然后突然停下,问一名学生:What's the number?该学生应该答:Fourteen.如果他答对了,该组得分,并由该学生接替教师拍球,游戏继续进行,如果他答错了,就让别的学生纠正。哪组学生得分多,就为胜者。教师在拍球时可以在中间来个停顿。如先拍4下,停一停,再拍3下,接着问:What's the number?学生应答:Seven.或Four plus three is seven.

Step 5: Sum-up

师生一起回顾本课时所学内容:

1.单词:eleven, twelve, thirteen, fourteen,

fifteen。

's chant部分内容。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

Did you …?

Yes,I did./No,I didn’t.

2、语言技能

能运用Did you …?句型询问对方是否做过某事,对方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应答Yes,I did./No,I didn’t.培养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正确运用该语言的交际能力。

3、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用英语做事情的基本技能,激发学生竞争意识。

4、学习策略

培养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主动学习,积极运用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与同学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能熟练运用Did you …?句型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进行推测。

Ⅰ.Warm-up

1.Came: ①教师快速出示动词或动词词组,让学生快速做出该动作。

②让学生从另一组动词过去式中找出与图片配对的单词,学习和巩固不规则动词过去式。如:go-went, meet-met, run-ran, buy-bought, eat-ate, see-saw.

2.Free talk用“旅游日记”或“假期影集”与组员谈论假日生活。

如: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What did you do?

Did you……?

When did you come back?

Ⅱ.Pre-task【任务呈现——最快乐的一天】

1、教师出示提前收集的名胜风景区明信片,提问:“Did you go to ……?” Did you see……? Did you buy……?

2、教师出示英国伦敦的名胜风景区明信片,提问:“Where did lingling go?”学生回答:“London”.教师问:“Where did she go?What did she see/meet/buy?”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课文活动5的歌曲:“Listen to a song from Amy”,学唱歌曲。

3、[任务呈现]——寄一张风景明信片给你的朋友

教师展示伦敦明信片,并介绍:“This is from Amy to Daming.What did she say? Let’s go and see.Then please write about your yesterday to Amy or your friends.”让我们一起瞧一瞧怎样写明信片呢?

Ⅲ.While-task【任务实施】

1、播放课文录音,并让学生回答课文活动的问题。

2、让学生再听一遍录音,并勾出dear, love, went to the park, met John, bought ice creams, went home, ran to the bus, dropped,并请学生跟读。

3、[活动]——Talk课堂活动用书out your yesterday

师:“Can you write about your yesterday to Amy? What did you do?”学生答:“I watched TV ./I played computer games./…”师问:“Did you go to school? Did you walk to school?/…”

4、小记者采访

同桌两人一组,用活动3的问题采访同桌,了解对方的生活。

5、完成活动6的游戏

6、完成活动用书

练习1,了解小明上周的生活。

Ⅳ.Post-task【任务展示——最快乐的一天】

①学生四人一组展开活动,轮流讲述自己快乐的昨天,用过去时描述自己做了哪些事情。学生进行信息交换,评选出最快乐的一天向全班汇报。

②教师介绍Daming’s letter ——写给Amy的回信。

“I met our Chinese teacher by the river yesterday.She walked with her cat.Then we saw a rabbit and a hen .They played with an apple.”

板书Chinese, teacher, river, rabbit, letter, hen, cat, apple,让学生读出单词、听录音思考并回答划线处的发音;然后完成课堂活动用书练习3,请学生边听边划出每组单词中有着特定发音的字母或字母组合。

V.Homework【作业超市】

1、朗读课文,表演对话。

2、完成课堂活动用书练习4和练习5。

选做:

1、给Lingling回信,介绍自己最快乐的一天。

Module 2 Shopping Unit 1 How many do you want?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案(篇6)

(1)歌曲演唱

在进入课堂的节奏前,先让学生singasong:“ilikeapples”在优美的音乐伴随下,营造一个轻松欢快的课堂气氛,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消除学生本有的压力感与紧张的心理。这一环节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状态。

利用上述歌曲中的apple,老师可以复习一下前面所学的句型ilike...出示banana等几种常见的水果,ilikebanana.同是利用水果的颜色不相同来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颜色名称.老师手中拿着一个苹果,一个香蕉,分别说isayellowbanana.这样反复的说几遍,让学生领会其中的red、yellow的意思。苹果是红色的,香蕉是黄色的,学生了解到是在学习有关颜色的知识,因为教师在重复强调着red、yellow。就在这时候,我会采用课件展示七色彩虹来吸引学生更多的目光与兴趣。情景是这样的-----“雨过天晴,天空中慢慢出现了一道道美丽的彩虹,很多小朋友都在观望这奇特的一目,接着在不同的色彩上出现了英文单词red,yellow,blue„”

二、新授过程

learnthenewwords:red、yellow、blue、green、orange、purple„学习单词在某种状态下,会觉得没有意思,在课件的带动下进而学习单词,会产生很好的效果,我想此时学生的心情也是美好的,心情愉快学习起来就会有乐趣,有积极性,因些我会抓住学生的这种特点来教学的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当彩虹中特别强调一种颜色时,我会立即拿出相应颜色的彩笔,在黑板上画下一种同学们所熟悉的事物,然后让学生明白,我所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例如:学习单词red时,我会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边画边说:“red,red,it’sred.反复教授几个之后,可以把画的权力交给学生,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法说一说,画一画,这样做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能够体现英语课堂中的快乐、活跃气氛。这一开放式教学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反应能力。游戏过程中多鼓励、表扬,这种形成性评价树立了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习积极性,为以后的活动增强了参与意识。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来找一找教室中带有颜色的物品并说出来,老师可以先作一下示范,用上句型:its进而变成ilikered yellow使用日常用品对词句进行操练,把语言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语言的交际功能,发展综合运用语言能力。learnthenewsen thences:what colourisit?itsmy is orange green。

在这里我会利用上面所练习的it’s„让学生了解到whatcolourisit?就是关于颜色的提问。老师把提前准备的图片(上面画有一辆漂亮的自行车),边展示边说:

ihaveanewbike.”示意bike自行车,然后接着说:“it’sblue.”反复示意几次让学生心中明白老师在表达的是什么用意。老师在做或者说的过程中,一定要观察一下学生的反应。从学生的表现中可以体现学生的学习以及理解情况。colourisyourbike?学生出示他们自己准备的图片。在这样的提示下可以让学生同桌俩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老师巡视指导一下,在一定程度下,老师可以把一些知识的练习权交给学生自己相信他们会行的。

三、巩固练习在这一环节我的主要设计意图是既要能运用上颜色,又能训练所学新句型,达到巩固的目的,所以我就这样做的:

a、教师说几种事物的名称如水果类、文具类等学生所熟悉的,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画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案(篇7)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第一册)Module7 Unit2的教学内容How old are you?

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语句:How old are you ?I’m… …, You’re… … 单词:old,look,how old

2、能口头运用How old are you?I’m… …这类语句询问对方的年龄并回答。

3、能在图片提示下识别单词old,look.

4、学习本课的歌曲,这项内容不作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习与掌握。

重点难点:

能用How old are you来询问对方的年龄,并能用I’m… …作回答。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 热身复习

1、带领学生唱学过的英文歌《Please stand up》,《Ten little fingers》。

2、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说数字,复习1——12的数字。 (齐唱旧歌,开火车说数字都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是为后面学习表述年龄作铺垫)

二、课文导入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表扬,然后针对课文内容向学生提问:“How old is Sam?”引导学生给出答案:“Sam is nine.”

(这样的导入既简明也对启发学生理解How old的意思起到一定作用)

师对学生说:“大家知道Daming的年龄吗?今天的手工课上,大家都在制作年龄牌,Daming闹了一个小笑话,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去学习课文,一探究竟)

板书课题:How old are you?(让学生跟读几次,明白中文意思。)

三、 课文教学

1、播放录音前,请学生仔细看书上的图,并试着猜测故事的情节。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疑问,请学生带着疑问听录音。

2、老师可以在听录音前向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问题,请学生在听的同时找出问题答案,例如:“How old is Sam?How old is Daming?What are the children doing?Why are the children laughing at Daming?”老师再使用中文重复这些问题。

3、(播放录音)听过第一遍录音后,老师可以请几个较好的学生试着回答刚才的问题,老师先不要公布正确答案。请学生看着书听第二遍录音,请刚才没有找到问题答案的学生再次回答问题。

4、其后,老师可以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出问题的正确答案(Sam is nine.Daming is nine,too.They are making age badges,He wears his age badge upside down)。

学生可以使用中文回答后两个问题。回答正确的学生由老师给予适当的奖励。

5、再听几遍录音,请学生跟读。

6、老师教读并讲解全文。再让生齐读全文,在自由朗读,最后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课文,请几个小组到教室前面展示。

四、 完成任务

完成运用任务1(Act it out): 把学生分为多人小组,仿照书上的事例使用“How old are you?I’m… …”进行关于年龄的问答。作重强调相同的岁数最后要使用Too.(可多请几个小组) 完成运用任务2(Sing the song)

1、先让学生读歌曲,理解大意,作重理解How old are you and How are you。

2、播放歌曲,让学生整体感受音乐,再轻声跟唱,反复几次后,齐唱歌曲。

完成运用任务3(Game): 仿照书上的事例开展游戏,复习数字1——12,老师也可以使用“Simon says”的形式开展这个游戏。首先请全班学生逐个报数(可以重复)。

当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的数字后,老师开始发出口令,例如:“Simon says‘2,4,6and10,stand up,please.’”数字为2,4,6,10的学生要站起来。

如果老师的口令中没有“Simon says”,而学生错误地执行了口令,他们就要被罚出局。老师可以请被罚出局的学生发出口令。坚持到最后的学生获胜,由老师给予奖励。

五、课堂小结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案(篇8)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学习早上问候语Good morning.及介绍人物用语This is…。

教学难点:介绍人物用语This is …一句的发音较难,口型和发音不易到位,教师要适当提示,切不可盲目纠正发音,从而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教师播放第一单元的歌曲Hello,师生共唱。

(2)用所学打招呼用语,师生互相问候。

2、呈现新课、操练(Presentation/ Practice)

A(1)教师出示自己的照片:It's me .I'm MR Ma .

Now I show another photo to you .Look who is he? Yeah he is Ma Yun , he is MR Ma too .We are all man . Man引出MR 。

Who can read it? Rise your hands please !

(2)Teacher:I have a beautiful girl's photo,look,she is Yang Mi. Your can call her Miss Yang .

Look ,who is she ? Yeach she is FanBingbing . Miss Fan .

They are all girls .引出Miss .

Who can read it? Rise your hands please !

Can you inteoduce yourself with MR or Miss ?

I'm …

B(1) T:What's this?

引导学生用已经学过的:This is a pencil ./This is aruler …

展示Miss Green的照片

引出:This is Miss Green .

This is Miss White .

This is Mr Jones .

(2)Practice:

练习

用图片展现进一步练习this is。介绍某人

(同时练习使用MR MISS)

(3)用所学知识this is Mr/Miss介绍同桌。

C:morning

(1)、出示一个时钟,从6点到十二点都伴随着morning这个词,帮助学生理解morning这个词的时间段。

(2)、教读操练morning.

教师向学生打招呼:T: Good morning.引出Good morning.

学生操练Good morning.

D:FLASH来展示Let's talk部分的对话时

学生跟读并模仿Let's talk部分的内容.

学生分小组,扮演对话中的人物或其他人物,进行实际交流。

学生展示练习情况。

3、活动、操练(Activities/ Practice)

介绍好朋友给你的同桌: Good morning, this is….

Draw and Say:画一画,说一说。画画你认识的人介绍给大家。

4、课外活动(Add-activities)

广文博见。熟人见面问候语:Hello!你好!

上午见面问候语:Good morning!早上好!

下午见面问候语:Good afternoon!下午好!

晚上见面问候语:Good evening!晚上好!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案(篇9)

教学总目标:

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好奇心,使他们喜欢听他人说英语,能根据教师简单的指令做动作、做事情、做游戏。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感觉和情感。能模仿范例书写词句。在学习中乐于模仿,敢于表达,对英语有一定的感知能力,读应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

教学措施:

1.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2.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3.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形式,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

4.培养学生拼读单词的能力,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

5.设计全面、高效的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整洁、规范、正确地书写。

6.活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每个单元各个板块进行整合,重组,降低难度。

实施方案:

1.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设计真实的场景,真实的人物,在学中学会交际。

2.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学生多说多练。

3.规范学生的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4.引导学生的各种感官来学习英语,如眼、耳、口、鼻、身等。充分利用学生的各种才能组织安排课堂,如唱歌、跳舞、画画等。

最新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1500字10篇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人类的模范。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十分重要。备好一份完整的教案课件,会有利于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哪些教案有什么过人之处呢?我们收集并整理了“最新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最新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 篇1

第一课 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 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的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的难点】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教学的准备】

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教学的过程】

一、引言

二、看照片上的大树 三、回忆中的大树 四、观察真正的大树

第二课 校园的树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过程与方法:

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用拓印树皮的观察树干。 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变化。

【教学的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的难点】比较讨论树木的相同之处。

【教学的准备】

校园中选定一些大树供各小组观察所需,同时为各小组准备: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教学的过程】

一、观察树木的方法

二、观察记录一棵树

三、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

第三课 大树和小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

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教学的重点】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的难点】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教学的准备】

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小草,最好有三叶草(黄花酢浆草)和狗尾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

【教学的过程】

一、认识常见的小草

二、观察记录狗尾草

三、比较樟树和狗尾草

四、整理相同和不同

最新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青岛版P22~P23

教学目标:

1、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利用简单表格整理有关实验数据;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关心日常生活中的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3、认识牛奶常见的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重难点:

知道牛奶有哪些变化,牛奶的用处。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同学们喜欢喝牛奶吗?

那你知道牛奶有什么好处吗?牛奶中富含维生素A,可以预防皮肤干燥及暗沉,使皮肤白皙,有光滑。

(二)猜想假设

大家收集的资料真全面啊!那么关于牛奶,你还想知道什么问题呢?看来你们都是注意观察的好孩子,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揭开这些问题的答案!

(三)制定方案

先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谁愿意把我们小组的实验设计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我们小组四位同学每人进行其中一种混合实验。一定要记录好实验现象。

(四)实施探究

1能具体说说哪些东西能让牛奶发生哪些变化呢?

牛奶中放醋,牛奶中出现混合物凝集现象。

将啤酒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牛奶有絮状物产生。

将食盐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牛奶没有变化。

将柠檬汁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牛奶中有沉淀生成。

2、交流有关引用牛奶的知识

有人习惯空腹喝牛奶,这不科学。

牛奶不宜久煮或加热次数过多。

(五)展示交流

用牛奶做胶水。

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制作方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第一步:将40l的脱脂牛奶倒入一个杯子在,加入10l的醋,搅拌一下,使其充分混合。

第二步:用纱布过滤上述混合物。

第三步:用玻璃棒将纱布中收集的固体物质倒入杯子中。

第四步:在杯子中加入适量小苏打,搅拌。

(六)拓展创新

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棒。让老师来听一听,你们都有哪些收获。那你知道这么好喝酸奶是怎么做出来的吗?下面老师教教大家如何做酸奶,好不好?

最新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是活植物,生长在一定环境里,是有生命物体。

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真正观察应该是有目,制订观察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进行。

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用简单词语记录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从图片上获得信息是有限,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认识。

发展观察大树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生机勃勃感受。

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重要性。

【教学难点】对大树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引言

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植物最熟悉是哪些呢?

2.就让我们从身边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大树

1.教师讲解:这是一幅梧桐树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哪些特点?(你能发现几点?)

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要求仔细倾听,并大胆说出新发现,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信息。)

三、回忆中大树

1.教师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大树与这照片上有什么不一样吗?

2.学生汇报:回忆我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

3.教师激趣:同学们汇报内容真丰富,有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大树吗?

4.学生交流:为什么想看真正大树?(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内容!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

5.教师总结:这样带着目去仔仔细细看大树时候,我们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6.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内容?

四、观察真正大树

1.交流:教师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观察大树个人计划。(观察内容、观察方法、需要借助工具等)

2.活动: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一棵真正大树,我们肯定有更多发现。同时把观察到信息,用简短词语记录下来。(在保证安全情况下老师带学生按计划开展真正实地观察活动。)

3.评价:回教室后每小组互相欣赏各自观察内容,说说从不同记载中如何体会到观察大树是一个生命体。同时推选一位同学记录单张贴于科学活动专栏内供大家欣赏,其它同学记录单上交给老师阅读欣赏。(张贴记录单要有典型特色。)

4.总结:观察一棵树让我们获得了这么多信息,观察一棵树让我们发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生命世界,那么,观察更多树呢?请在课外继续观察不同树。

最新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 篇4

为进一步抓好我校学生体育训练,深入研究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并结合实际训练经验,对我校体育基础训练作系统、科学、有计划的安排,以更好地提高训练质量,更多的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做贡献。

小学生中蕴藏着许多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如不及早的发现这些人才,势必会造成人才的严重流失。通过训练,可以发现这些人才,避免人才的流失,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体育人才打好基础。因此,抓好小学生体育训练,提高训练水平,是我们基层小学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的永恒课题。不少新教师在抓体育训练时总觉得无从入手,也有一些体育教师往往以比赛任务为目的,进行短期的突击训练,这种训练的科学性不强,缺乏系统的运动发展战略思想,不利于人才的后继培养,使小运动员的运动生涯昙花一现,难有作为,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以下是我在训练中的一些体会。

一、贯彻“一个指导思想”,遵循小运动员生理、心理特点进行科学训练。

健康对于人而言极为重要。更不用说是小学生了,他们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所以一定要认真处理好生理、心理和训练方面的关系,给孩子们一个健康的体魄。因此,小学生体育基础训练必须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一)少儿时期人的生理方面的免疫力较低生理负荷的承受能力较差,加上生长发育快。必须合理地施加训练因素,使机能的提高过程始终置于超量恢复原理的控制下,训练必须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健康素质。如少儿肌肉水分多,蛋白质含量较少,训练应以动力性练习为主,以克服自身体重的各种跳跃练习和轻负荷为主,以爆发力和协调性为主,禁忌负荷太大的力量练习,以免骨骺提前骨化,若长时间进行负荷太大的力量练习,会引发骨骺炎,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少儿心脏负荷能力较差,耐力应以有氧练习为主,保证小学生健康成长。

(二)少儿心理有其特殊性,他们的注意力易分散,对田径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情绪,所以在训练中注意训练手段的多样化,可适当采用游戏或一些比赛的形式来吸引学生,提高他们的兴趣来完成训练任务,切忌用对成人训练的最大速度的固定重复练习来训练少儿。要使小运动员喜欢田径训练,真正的热爱田径运动,才能延续他们的运动生命。如耐力是诸多身体素质中最基础的素质,耐力素质差,势必影响其它身体素质的发展,严重的会影响日后高层次的训练和成才率。但是,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不允许我们过早大量地进行专门的耐力训练,我们就采用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练习方法和手段将耐力练习有机地贯穿于训练课中。如:足球游戏、长短跳绳比赛、蛇形跑、跳橡皮筋、追逐跑游戏、越野跑、中速往返跑等等,促使其耐力素质自然、稳定、持续地增长。

二、精心制订训练计划,保证训练工作的有序开展。

训练工作要有长远打算、全面安排,坚持较系统的训练,必须制订好训练计划,并在执行时灵活调整,不断总结改进,才能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几年的训练实践经验是:要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实际情况制订好训练计划。

三、处理好“五种关系”,保证训练的正常开展。

(一)训练与学习的关系。

训练是重要的,但对业余训练的小运动员而言,学习更加重要,不少教练员经常抱怨任课教师不放学生出来训练,可见,学习对训练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在运动员入队时,要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协商好,并定期到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那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出现问题要积极配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解决。

(二)教师与训练的关系

首先,体育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有全心全意为训练服务的思想,有勇攀高水平运动队为校、为县、甚至为国争光的理想,其次对训练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意识,了解科技动向;积极参与科技活动,勤于思考,努力实践;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进行科学化训练的同时,尽最大努力去争取和创造科学化训练所必需的各种条件。

(三)教师与运动员的关系。

田径训练与其它球类项目有别,相对而言比较枯燥,一个和谐的训练氛围,可以刺激学生的训练热情。教练与运动员除了师生关系外,还应建立起朋友关系,才能尽可能多的了解运动员的生活、学习和训练情况,及时地发现并解决出现的思想波动和各种其他问题,更好地为训练服务。

(四)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教师与家长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关系,入队时要家访,训练中也要定期与家长保持联系,训练对学生和家长都会增加一些麻烦事,如:以本校为例,由于学生不住校,训练要早起晚归,担心学生在路上的安全的问题等等,因此,教师一定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才能使训练顺利的开展。

(五)领导与训练的关系。

学校领导和主管部门应该主动支持业余训练,提供必要的训练条件,重视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的培养,关心体育教师和运动员的疾苦,解决他们的各种实际困难。

当然,学校体育训练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不断研究的课题,使其更加完善。只要持之以恒的决心,坚持常年累月的系统科学的训练,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最新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发现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出现的不同科学现象。

2.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学习用语言描述、简单统计等方法来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

①个人材料:1/2的鸡蛋壳(洗净晾干)4~5只,约15厘米长削好的铅笔一支,直径约4.5厘米、高约2厘米的透明胶带纸圈1个,直径约1.2厘米、高约20厘米的珍珠奶茶吸管1根。

②分组操作材料:小河模型各一,23厘米×9.5厘米的长方形卡纸2张,一角面值的硬币若干枚,记号笔1支。

2.教师操作材料:

①"小鸡出壳"桌面教具一套。

②PPT课件、多媒体设备;③统计表一张。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设疑激趣,幼儿操作感知1.结合桌面教具,讲述故事《小鸡出壳》(附后),引出疑问:到底是谁啄破了蛋壳?

2.启发幼儿用铅笔笔尖模拟小鸡的尖嘴巴"啄"蛋壳,寻求答案。

①什么东西比较像小鸡的尖嘴巴?

②幼儿模拟操作,得出"鸡妹妹用尖嘴巴啄破蛋壳"的结论。

3.引导幼儿探索相同的力分别作用于蛋壳的凹、凸面而出现的不同现象。

①鸡姐姐不服气,说刚才用的力不一样,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让铅笔掉下去的力差不多大小呢?

②幼儿简短讨论后,教师引导幼儿借助吸管和胶带纸圈再次操作,结果发现鸡妹妹确实是用尖嘴巴啄破蛋壳的。

二、教师演示解惑,幼儿初知原理1.小小蛋壳真奇妙,这么放不容易碎,而这样放就很容易碎,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呢?(幼儿简短讨论。)2.请幼儿观看PPT课件中的实验演示,发现"力的分散"现象。提问:把针筒里流下的蓝色水比作铅笔掉下去的力,请大家看看水落到"蛋壳"上怎么样了?

3.教师边借助图示,小结"薄壳结构原理"。

三、教师引导迁移,幼儿运用经验1.教师指着图示上的"⌒",提问:这个拱形像什么?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样形状的物体?

2.运用PPT,向幼儿介绍生活中的拱桥、球形屋顶、隧道等建筑物,知道这些都是蛋壳的奥秘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师激励探索,幼儿比较统计1.请幼儿分别在"大河"与"小河"上建筑一座平桥和一座拱形的桥,尝试桥面中央最多能放几块积木,并将结果记录到表格中。

2.引导幼儿结合记录,比较、分析两种桥的利弊,发现新的问题。

①哪座桥比较牢?为什么?

②拱桥它有什么不方便?(太陡、费力。)怎么办?

附:

▲"薄壳结构原理"简介当力作用于蛋壳凸面时,力会沿着蛋壳表面四处分散,因此蛋壳就能承受较大的力,不易破碎;相反,当力作用于蛋壳凹面时,力就会集中于一点,蛋壳受到的力较大,容易破碎。

▲故事《小鸡出壳》

"叽叽叽,我是鸡姐姐。我的鸡妹妹怎么还不出壳呀?还是让我去帮帮她吧!"鸡姐姐用她的尖嘴巴去啄蛋壳,"笃笃笃、笃笃笃",啄着啄着,忽然蛋壳裂开了!从里边走出了可爱的鸡妹妹。鸡姐姐高兴地对鸡妹妹说:"妹妹!妹妹!是我帮你啄破了蛋壳,你还不快谢谢我?"可鸡妹妹却并不高兴:"谁要你帮忙,刚才是我自己啄破蛋壳的!""不对!是我帮你啄破的!""不对!是我自己啄破的!""不对!不对!不对……""不是!不是!不是……"她俩吵个不停,小朋友,请你评评理,到底是谁啄破了蛋壳?

最新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植物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些变化比较明显,有些变化不太明显。

植物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植物变化是生命体特征之一。

过程与方法:

能用测量方法比较叶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关注周围植物变化,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变化记录表。

【教学重点】观察记录描述植物变化。

【教学难点】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变化记录表。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把尺子,4张不同大小叶片,记录表。

教师准备:一些树木四季变化图片,带花苞菊花,狗尾草。

【教学过程】

一、怎样观察植物变化

我们知道,春暖花开季节,许多植物很快地进入生长期,发芽、长大、开花结果。秋天里,从开学到现在,好几个星期过去了,校园里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可结合第2课课外作业及学生精彩发现激发学生探究欲。)

讨论:我们可以观察植物哪些变化?我们怎样观察?

首先得测量树干是否变粗了,我们得在树干同一高度连续测量三次,取接近值(三年级孩子尚未接触过平均值数学解法);过一个阶段再同样测量进行记录。能不能看出树干变化呢?

数数每天有多少落叶。菊花花苞长得怎么样了?

狗尾草会枯死吗?樟树果实又是怎样变化呢?

二、观察叶生长变化

可以测量一条树枝上最大叶子、最小叶子和中间大小叶子长度或宽度,并做好记录,看一个阶段后它们分别有什么变化?还可以观察树叶其他变化。

从一棵树树叶大小不同、软硬不同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从一片树叶颜色变化过程中,我们又知道了什么?

三、实地观察记录植物茎、叶

1、活动:根据讨论结果,我们分小组按计划到校园内进行观察,记录下第一手资料。(活动时间约15分钟)

2、交流:汇报我们观察数据,思考这些数据能说明什么问题?

落叶数量说明什么问题?一条树枝上有大小不同树叶,说明什么问题?如果以后测量得到数据变化很大,说明什么?如果变化不大,又怎样理解?

四、记录一种植物变化情况

我们还可以同时观察田野、路边和家里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就这样一直观察你所选择那棵树或草,观察它们在秋冬季变化,一个月观察一次,把观察结果记录在表中,你能做到吗?

最新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叶是多种多样,同一种树叶具有共同基本功特征。

植物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叶也是有生命,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过程与方法:

统计捡到树叶数量和树叶种数;根据一定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树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研究树叶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态度和意识。

【教学重点】开展观察叶生命现象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科学概念。

【教学难点】是否是同一种树叶判断。

【教学准备】

学生自备材料:捡一些落叶。

分组材料:同一种植物新鲜叶和落叶。

教师准备: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树枝。

【教学过程】

一、统计收集到树叶

课前大家分别从不同地方收集到了各种树叶,说说你是怎么收集树叶。是呀,树木是我们朋友,他们是有生命,所以我们不能随意摘树叶。现在把树叶放在桌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我捡了几片落叶?这里面有几种树叶?

二、观察比较树叶

1、质疑:我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这些叶子是同一种叶吗?

2、讨论: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不是同一种叶?同一种叶主要特征有哪些呢?

3、比较:同时观察所有完整叶,我们能发现不同种叶有什么相同结构吗?是呀,大部分叶具有叶柄、叶片结构,叶片上还有叶脉。

三、观察叶生命特征

1、观察:比较新鲜叶与落叶,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思考:长在树上新鲜叶与落叶最大不同表现在哪里?是呀,新鲜叶是活,而落叶是死。

2、描述:观察一种植物叶,我们能从中看出叶生长变化过程吗?能找到这条树枝上有几种不同生长阶段树叶吗?(如叶芽、小叶片、嫩叶、成熟叶、老叶、将枯叶等)能从几张叶不同生长阶段去推测一片叶生长过程吗?

3、总结:叶也是有生命,它从叶芽长成小小嫩叶,又慢慢地长大,变老。许多植物叶从春天长出来,到秋天枯黄死去,完成了叶一生。有些树木虽然秋天不落叶,但它们叶同样也有生长和衰老完整过程。

最新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 篇8

1、观察植物,并能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征。

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较,掌握对比的方法。

3、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意识到植物之间也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准备:

1、教师在校园内选择一个观察地点,供学生观察。2、观察记录纸。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是在上节课了解了有生命物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生命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展开研究。本课的编排始终围绕植物的形态进行。通过对植物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获取有关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外部形状等方面的信息,渗透了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入手,利用“说说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的活动,让学生的思维聚焦在“植物”上,同时也为认识植物的多样性寻找一个“增长点”。本课的主体活动是对植物进行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概括出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教学过程:

一、从整体认识植物

1、了解学生事先观察到的校园植物:说说你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有哪些。(可说名称,也可描述外形。)

师生交流。

2、指导如何观察,提出观察要求:下面我们要到校园里去观察这些植物。出示表格,讲解要求。

我认识的校园

里的植物名称 生长环境 生长特点

(可以写也可以画) 高矮排队

(按由矮到高顺序排出)

……

3、学生实地观察,教师随时指导。

4、汇报交流。

5、小结:植物的外部形状是各种各样的。

二、从局部认识植物

1、提出观察任务:我们要去观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有树皮、树叶和花。

2、讲解如何观察树皮:先摸,有什么感觉?再拓树皮,看拓下来的图案有什么不同?

3、讲解如何观察树叶:在树枝的一个节上看叶子是怎样长的?把它画下来。

4、讲解如何观察花:比较两种花形状的不同,也把它画下来。

5、师生观察后交流。

6、提出问题,进行思考:我们观察到的植物有哪些相同点?

(集中在都有根、茎、叶、花、种子等结构特点上,都需要水分、空气、阳光等生命需求上,都能长大,都要呼吸……)

三、认识植物多样性,给植物分类

1、看教科书第17页,提问:你认识这些植物吗?还认识哪些植物?

2、谈话:我们来给它们分类,说说你想怎样分类。

最新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植物按生存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植物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植物一生是有生命周期,每种植物都有一定寿命。

植物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生命过程。

过程与方法:

运用比较方法获得有关共同特征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植物寿命认识,懂得生命可贵,也体会生死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了解植物一些共同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资料来总结植物一些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图片,植物一生图片;

学生: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比较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比较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回忆:我们周围生长着许多植物,我们已经认识了大树、狗尾草、水葫芦和金鱼藻。我们还知道哪些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记录在下面记录单里。

陆生植物 水生植物

2、思考:植物需要什么才能正常生长?请交流。请补充阅读P21“植物需要阳光”。

陆生植物生长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生植物生长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用唯恩图记录下它们生存需要共同点吗?

二、了解植物一生

思考:植物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

请看图:向日葵一生,我们能找出向日葵一生几个典型生长阶段吗?

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这是向日葵一生典型生长阶段。

看图:一棵大树一生,你们能找出与向日葵一生相同和不同吗?对了,主要不同是寿命长短不同。请看资料库:“植物寿命有长有短”,你们有什么体会?是呀,无论是百年老树,还是一年草本植物,它们都会死亡,这是自然规律,也是生命特征。

交流:从这些植物一生中,我们明白了什么?

三、植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思考:在我们对植物进行了这些观察和研究之后,我们能够说出植物哪些共同特点?我们是怎么知道?

整理:翻看前几课唯恩图记录,比较各共同点,然后整理记录于纸上。

交流:我们认为,植物都生长在一定环境中,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等;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生命过程;都有相同基本结构特征: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总结:植物作为生命体有许多重要特征,有共同生长需要量,有生长发育、繁殖、衰老死亡等特征,还有适应环境(水葫芦)结构特征等。(这样归纳总结一定要基于学生发展基础上,学生能总结几条算几条,不要强求,也不能死记硬背!)

最新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知道大自然有种类繁多的有生命的物体,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需求。

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能够运用文字、图表等记录有关观察、调查的结果。能够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方法与结果。

3、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意识到生命是多种多样的。

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教师选择一个观察地点,供学生观察。(校园内)。2、观察记录纸。3、调查用的一些工具(绳子、尺、放大镜等)。4、课前准备好有关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是课程标准中生命世界部分的开篇之作。本课通过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讨论有生命物体的特征等活动,建立起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有生命物体的科学概念。学生对有生命的物体有着天生的兴趣,对小动物的关注和对植物的观察从他们幼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因此“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这种亲身体验会增加更多的感性认识。在活动中边找边记,能锻炼学生的记录能力,利于在收集证据过程中良好习惯的养成,为后面的研讨提供大量的“食粮”。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

你喜欢什么植物?你对树进行研究过吗?从书上的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有没有到一棵大树前观察过?想去观察吗?

一、小组讨论心目中有关树的信息,并记录在纸上。

(1)学生讨论(四人一组)自己心目中的树。

(2)把讨论的信息写于纸上。

二、怎样观察一棵大树。

(1)如果你在来到一棵大树下,你想观察什么?学生讨论。

(2)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学生讨论。老师讲述观察要有序、有计划,并把观察得来的信息记录在纸上,以供以后研究用。

三、带动学生到大树前,开始活动。

(1)有组织的带领学生到事先选好的大树下。

(2)学生根据自己想好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观察大树。

(3)要学生把观察到的内容写在记录纸上。

四、让学生通过讨论后,知道看与观察的不同。

(1)学生回教室,汇报交流。

(2)对照两张记录纸,讨论以前看到的内容和现在观察到内容有什么不同?

(3)为什么我再去看会知道的更多?

(4)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的时候,当我们带着这样的目的再去“看”的时候,我们的科学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五、后续研究。

在你家附近选择一棵大树,自己确定观察内容,进行观察。

第二课时

导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到校园中观察了生物,同学们主要对大树进行了观察,大树的树干上、树枝上、树叶上、树根下,各个地方都有生物,我们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

你能不能告诉我,你观察到的那棵树是怎么样的?

一、用简便的方法描述树的形状、粗细和高矮。

用动作比划你看到的树冠的形状。

用手比划你的大树的树干有多粗。

用比较的方法告诉别人,你的大树有多高。

二、观察、描述树的其他方法

画一画,你所观察到的树的叶子,大树。

展示一下你捡来的树的果实。

你看到的树皮是怎样的呢?你用什么办法把树皮给同学展示一下。

教师教学生拓印树皮的方法,学生到校园内拓树皮。

小结:用画画,拓印做记录,搜集实物标本等方法,都是我们观察,描述大树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三、对记录、描述作用的理解

大家都能对大树进行描述或记录,那你是否能根据别人的描述知道是哪一棵树?

出示一份观察记录,让学生猜猜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教师将落叶、树皮拓片分发给学生每人1份,让学生到校园去寻找大树。

四、作业:

写一份树的观察记录。

第三课时

导课: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观察大树和讨论,大家对于大树这种植物已经了解得较为透彻了。下面请大家说一说你在校园内的观察中,还看到了哪些生物?

一、学生汇报

说一说你的记录纸上的内容,是如何获得的?

你还在哪些地方发现了什么生物?

在操场上发现了青蛙、蜻蜓、卷叶虫、蝴蝶、蚂蚱等小动物。

还在操场上发现了许多不知名的小花,大家有没有把它画下来呢?

二、讨论

我们观察到了这么多的动物和植物,大家为什么认为它们是有生命的呢?

生物名称 发现地点

青蛙、蚂蚱 校园围墙边

…… ……

它们能长大。

它们的生长都离不开水。

它们都需要养料。

它们都对刺激有反应。

……

生物体有生命特征和生命需求两类,引导学生分别说出它们。记下大家的理由,把最重要的内容勾出来。

三、小知识

生物:自然界中具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四大类。所有的生物都表现出生命的特征:生物体都有生长现象。生物体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通过吸取营养物质,个体会由小变大,显示生物体的生长特征。

生物体都能生殖和发育,都有应激性,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都有新陈代谢的作用等,这些特征都是生物所具有而非生物所没有的,也就是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

四、它们是有生命的物体吗?

说一说,书上的几幅图的几种东西哪些是有生命的,哪些没有?

西红柿、黄瓜、辣椒等蔬菜;

山涧中的流水;

机器人;

天上的白云、地上的草原;

插在玻璃瓶子中的鲜花。

最新小学三年级安全教育教案1000字通用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写教案对于老师来说是家常便饭。教案要体现教材的完整性、系统性。如何让教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更系统化呢?编辑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最新小学三年级安全教育教案,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最新小学三年级安全教育教案(篇1)

一、交通安全

活动目的:

1、知道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作用,知道有关的交通法规,懂得应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2、小学生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教案:知道从事交通运输业人们的辛勤劳动,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劳动,爱护交通设施的意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

1、交通运输业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那些方便?

2、如果没有交通运输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谈话:

交通运输是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交通运输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由于一些人重视交通安全的程度不够,它也给很多家庭带来了不幸。我们应该发挥交通运输积极的方面,克服不利的因素,让他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二)、学生汇报:

1、学生介绍乘车、乘船的有关资料。

①学生介绍乘车、乘船的有关知识。

②播放视频“车中的危险”。

2、学生介绍各种交通标志及相关法规。

①学生用课件或图片介绍各种交通标志。

②学生介绍相关的交通法规。

3、学生介绍文明乘车方面的资料。

①学生表演小品“在公共汽车上”。

②学生讨论。

4、学生介绍重大交通事故的案例。(请学生分析他们违反了法规中的那些条款。)

5、交警介绍中小学生常出现的交通事故及其原因。

6、学生介绍在街头实地调查车辆和行人违犯交通规则的情况。

(三)、师生小结:

提问:

今天你学到了那些知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小结;

交通运输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交通运输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由于一些人忽视交通法规,给很多家庭带来了不幸。我们应该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发挥交通运输积极的方面,克服不利的因素,让他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二、自护、自救安全教育

(一)主题:安全知识教育

教学内容:学习一些家居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知识。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下面就谈谈家居安全要注意什么:

1、用电安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4)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2、安全使用煤气

(1)燃气器具在工作时,人不能长时间离开,以防被风吹灭或被锅中溢出的水浇灭,造成煤气大量泄露而发生火灾。

(2)使用燃气器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防止煤气中毒。

二、交通安全

1、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穿越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2、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准骑自行车上街。

三、发生火灾怎么办

1、要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报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地点,还要讲清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么样。

2、一旦身受火灾的威胁,千万不要惊慌,要冷静,想办法离开火场。

3、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最新小学三年级安全教育教案(篇2)

你的文具和玩具安全吗?

教学目的

1、了解文具的作用及其文具给自己带来的一些隐患。

2、学会选择安全的文具,做一个文明安全的少年。

3、养成良好的文具安全选择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会选择安全的文具,做一个文明安全的少年。

2、养成良好的文具安全选择的习惯。

教学准备

1、课件。

2、学生准备好自己的文具、玩具。

教学过程

一、学生活动——找文具

1、找找自己的文具,他们都有什么特点?

采用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玩具的特点,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学习。

2、学生汇报:

(1)你有哪些文具?这些文具有什么特点?

(2)如果将手中的文具进行分类,你会怎么分?

二、学生活动——文具分类

1、将自己组的文具进行分类

通过分组的方式,让学生在分类中感受文具存在的问题,收集信息。

2、汇报:你们组将文具分成了几类?为什么这样分?

3、提问:从你的文具中,你知道了什么?

4、质疑:关于文具,你有什么问题吗?

三、学生活动——文具的危害

1、讲述:关于文具,大家想了解的问题很多,下面

我们就集中了解其中的一个问题——玩具的潜在

危害。同学们,你们认为玩具都有些什么样的危害?

你是怎么知道的?

2、学生活动——找找自己文具的毛病

3、课件出示——小博士的话

采用课件,让小博士的话提醒学生文具的主要危害,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身体。

4、小结:小博士告诉我们文具存在三种危害:气味污染,重金属污染和荧光剂。

5、讨论:既然文具有这些方面的危害,那我们该怎么选择文具呢?

6、学生汇报、交流

7、提问: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最新小学三年级安全教育教案(篇3)

教育目标:

1、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火灾事故案例、学生讨论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消防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学生了解消防安全常识,火灾扑救常识,重视安全,珍惜生命。

3、认识各类消防安全标志并了解各类消防安全标志的含义和作用。

4、尝试根据学校、家庭环境,学习防火措施。教学方法:讲授法、讲案例组织学生讨论教学时数:

(1)课时课前准备:让同学们收集有关消防安全事故方面的案例。

(2)了解一些消防安全常识。

(3)了解一些火灾扑救的方法。

(4)了解一些自救与逃生技能。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火,它给人类带来了文明和幸福,但同时火也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火一旦失去控制,就会烧毁人类的财富,夺去人们的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难以挽回和弥补的损失。近年来我县火灾事故的频发,无不给世人敲响了警钟。因此我们要了解、学习和掌握防火知识,协助学校做好防火工作,减少和杜绝火灾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二、认识各类消防安全标志

1、出示各类标志图案。

2、师述:消防标志是一种指示性标志。它是由带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图形、符号和文字并配以一定的颜色所组成的。

3、了解各类消防安全标志的含义。三、出示事例,大家听后讨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是怎么处理的?发生火情应该怎样与消防队取得联系?

打火警119、讲清出事地点详细地址、火势情况2.发生火灾时应该如何做才能迅速地脱险?

(1)火灾时不能钻到阁楼、床底、大橱柜内。火势不大时,要披上浸湿的衣服向外冲;

(2)浓烟弥漫时,用湿毛巾捂住嘴巴和鼻子,压低身子,手、肘、膝盖要紧靠地面,沿墙壁边缘爬行逃生;

(3)若身上已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4)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5)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排水管等逃生,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栓在窗框、铁栏杆等固定物上,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6)若逃生之路被火封锁,在无奈的情况下,退回室内,在卫生间关闭门窗,不断向门窗浇水;

(7)充分利用阳台、天窗等进行自救;

(8)处在高层建筑被火围困时,要赶快向室外抛沙发垫、枕头等小物品,夜间则打手电,发出求救信号。

相关推荐

  • [最新]关于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1500字精选 小学数学是我们生活中用的最多的一门基础,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为了充分考虑到学习的趣味性以及学生的理解性,每一个老师都不能少了教案这个东西!那么,你有了解过小学数学教案应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1500字精选",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教学目标:双基:...
    2022-12-18 阅读全文
  • 最新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500字精选 用教师的智慧,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教案是上好课的前提。制定教案可以使教师开展快速高效的课堂,怎样编写一份适合自己的教案呢?以下内容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特地整理的“最新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2022-12-19 阅读全文
  • 最新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500字精选6篇 如果我们是船,那老师就是帆,引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向前。教学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教案就是老师浓缩的知识,您是否在想该如何写教案呢?有请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为你编辑的最新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2022-12-19 阅读全文
  •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案1500字精选 教师燃烧着自己,却照亮着学生的未来,教案是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可以缓解老师心里的不安,也可以让新任教师上课时状态更加良好。该怎么利用教案来完成对课堂的掌控?以下是由栏目小编为你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案》,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3-01-29 阅读全文
  • 最新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1500字10篇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人类的模范。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十分重要。备好一份完整的教案课件,会有利于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哪些教案有什么过人之处呢?我们收集并整理了“最新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2022-12-26 阅读全文

小学数学是我们生活中用的最多的一门基础,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为了充分考虑到学习的趣味性以及学生的理解性,每一个老师都不能少了教案这个东西!那么,你有了解过小学数学教案应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1500字精选",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教学目标:双基:...

2022-12-18 阅读全文

用教师的智慧,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教案是上好课的前提。制定教案可以使教师开展快速高效的课堂,怎样编写一份适合自己的教案呢?以下内容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特地整理的“最新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2022-12-19 阅读全文

如果我们是船,那老师就是帆,引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向前。教学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教案就是老师浓缩的知识,您是否在想该如何写教案呢?有请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为你编辑的最新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2022-12-19 阅读全文

教师燃烧着自己,却照亮着学生的未来,教案是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可以缓解老师心里的不安,也可以让新任教师上课时状态更加良好。该怎么利用教案来完成对课堂的掌控?以下是由栏目小编为你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案》,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3-01-29 阅读全文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人类的模范。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十分重要。备好一份完整的教案课件,会有利于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哪些教案有什么过人之处呢?我们收集并整理了“最新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2022-12-26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