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最新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精选7篇
发布时间:2022-12-18 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幼儿园的老师都希望自己讲的课学生们爱听,能学习的更好,为了给孩子提供更高效的学习效率,教案是个不错的选择,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一篇好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热门]最新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精选7篇》,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最新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通过反复读课文和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鲸喜爱音乐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探索生物奥秘的兴趣,热爱动物的思想感情。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抓住“纷纷”“马上”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类对动物的关爱。
2、弄明白为什么说白鲸得救是个奇迹。
教学难点:
弄明白为什么说白鲸得救是个奇迹。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教具准备:
白鲸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看图片或录像片段,导入课题。
1、谈话,引入课题,板书:喜爱音乐的白鲸
“鲸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它们在海里常常依*美妙的“歌声”召唤同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白鲸和音乐的小故事。
预习课文。
1、读准字音。
2、自学生字并组词。
3、划出不懂的词语,用自己的方式解决。
交流预习成果。
1、“你学会了哪些生词?”掌握字音,指名带读。
召唤脊背附近成群结队
2、记忆字形。
寒:上下结构。中间共三个横,不要少写。
迹:半包围结构。书写时先写里边,再写走之底。
3、提出不理解的词语进行交流。
初读课文,理解文章脉络。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2、小组学习:分段朗读课文。
全文共七个自然段,可分两部分。
第一段(第1自然段):鲸是一种聪明的动物,常常依*美妙的“歌声”召唤同伴。
第二段(第2至7自然段):记述了一次白鲸遇险又脱险的经历。
3、选择你喜欢的部分自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纷纷”“马上”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类对动物的关爱。
2、理解“为什么白鲸得救是个奇迹”这个问题。
3、有感情地品读课文。
教具准备:
收集其他动物与音乐的资料,乐曲《蓝色多瑙河》。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鲸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它们在海里常常依*美妙的“歌声”召唤同伴。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4、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二)通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
自由读,你有什么问题吗?
2、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白鲸是如何得救的?”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
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老师播放《蓝色多瑙河》。
“为什么说白鲸得救是个奇迹?”小组讨论。
(三)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喜欢什么样的音乐?
最新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篇2
课题:第一课童年
教学目标:
1、《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有如四夫幅精致多彩的画面,它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聆听《童年的回忆》时,边听边看图形谱,从中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进一步熟悉歌曲,通畅地唱好《摇啊摇》《小酒窝》曲调。有感情的背唱这两首歌曲,并进行即兴表演。4、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教学重点、难点:
1、聆听、欣赏。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第一课时1-1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选用《苏珊娜》)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是谁呀?(小兔子出场)
生:兔子!兔: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叫小兔!
师:小兔子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钢琴曲,名字叫《童年的回忆》。
兔:小朋友们,这首钢琴曲是小兔子特别爱听得一首,音乐中有一段乐曲像我跑步一样轻快好听,你们能自己听一听,找一找吗?(这时候小乌龟,鸭子也纷纷出现了)
乌龟:还有我,还有我呢,音乐里面也有像我的爬行速度一样慢的音乐,你们也找找看呀!
鸭子:我走路一摇一晃,既不像小兔子跑得那样快,也不像乌龟爬得那样慢,我的速度说不好,反正你们帮我找一找,我还没有找到呢!
三、新授1、聆听钢琴曲《童年的回忆》,请同学们根据三个小动物的话,来分乐段!听完,做简单分析,画书。2、小游戏。聆听音乐学三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给学生走路空间)3、分小组讨论,每组选出三个同学分角色扮演!4、小兔子讲故事。让小兔子讲述她小的时候与外婆如何共度美好童年的?(创编一个小故事)
兔:现在回忆起最难忘的事情就是外婆哄我进入梦乡的那个好听的童谣!同学们想知道吗?”(小兔子朗诵一遍歌词)生:让学生打开书读一遍。(没有感情!)
兔:“不像不像,你们读的一点都不像我的外婆一样好听!外婆的声音很小。”
生:这个时候让学生再读,他们的声音一定按照小兔子的要求,声音轻而弱。
兔:“不像不像,还是不像我的外婆,我的外婆读的速度没这么快。”
生:第二次的要求同学们还能更好做到。
兔:不像不像,还是不像我的外婆,我的外婆不但会读,还会唱呢,你们行吗?”
生:同学们听到这里他们憋足了劲异口同声地说:“行”。
5、学习歌曲,聆听几边。6、学生小声跟唱。7、音乐小知识——反复记号‖∶∶‖
四、创编活动——进行简单表演
小兔子:哎!现在我真得很想回到从前,躺在外婆的怀抱里好好睡上一觉。外婆总会用他那温柔的手抚摸我的头、身体还有小尾巴!可惜可惜啊,再也看不到了!同学们你们会哄我入睡吗?(这个时候全班同学那种迫不及待的手已经开始按照小兔子刚才的一番话模仿了。)同学们当然说没问题!于是,主题曲再次想起,学生们终于理解了这首歌曲,用缓慢的速度,温柔的声音,细致的表演完成了这首歌曲!
五、课堂小结
从音乐的体验中联想你的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向大家说说。
第二课时1-2
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1、发声练习:1234│5—│5432│1—‖
小猫爱吃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摇啊摇》。
三、导入师:世界真大,有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比如:鲜花、绿草、蝴蝶、小溪、高山……,到处充满美丽、和平、欢乐。最近老师也在同学们的脸上发现了美丽的东西,同学们互相观察观察到底老师发现了什么?生:各抒己见!师:老师最喜欢的是每个同学的微笑,因为我会看到你们每个人脸上可爱的小酒窝!
四、学习歌曲《小酒窝》1、初听歌曲《小酒窝》,感受音乐的欢快的情绪。2、按节奏朗诵歌词。
3、再次聆听歌曲,学生可以小声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4、重点难点句教唱:“左边一个,右边一个,成天价笑呵呵咿呀咿子喂。”5、跟着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6、制作彩色小酒窝,利用剪刀剪出两个圆形酒窝贴到脸上,教师给学生配备即时贴纸。
7、休止符游戏。
_○×
○_×
×○_
_×○
五、聆听《我们多么幸福》
1、导入
师:看到每个同学的脸上都有两个笑起来的小酒窝,老师真开心,那么老师问一问大家你们在微笑的时候感受到了什么呢?生:高兴!幸福!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我们的生活是快乐、幸福的!有一首歌曲就是唱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快乐,我想同学们一定很想听一听!
2、欣赏《我们多么幸福》,可以随着音乐拍手或做动作。3、播放flash,结束本课!
六、课堂小结,听音乐走出教室。课时小节及体会:
母亲(诗歌)小草的母亲是谁?小草的母亲是大地,是她给了小草蓬勃的生命。鸟儿的母亲是谁?鸟儿的母亲是蓝天,是她给了鸟儿奋飞的空间。鱼儿的母亲是谁?鱼儿的母亲是江河,是她给了鱼儿畅游的场所。我们的母亲是谁?我们的母亲是祖国,是她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
第三课时2-1
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1、发声练习:1234│5—│5432│1—‖
小猫爱吃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摇啊摇》。
三、导入;师:世界真大,有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比如:鲜花、绿草、蝴蝶、小溪、高山……,到处充满美丽、和平、欢乐。最近老师也在同学们的脸上发现了美丽的东西,同学们互相观察观察到底老师发现了什么?生:各抒己见!师:老师最喜欢的是每个同学的微笑,因为我会看到你们每个人脸上可爱的小酒窝!
四、学习歌曲《小酒窝》1、初听歌曲《小酒窝》,感受音乐的欢快的情绪。2、按节奏朗诵歌词。
3、再次聆听歌曲,学生可以小声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4、重点难点句教唱:“左边一个,右边一个,成天价笑呵呵咿呀咿子喂。”5、跟着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6、制作彩色小酒窝,利用剪刀剪出两个圆形酒窝贴到脸上,教师给学生配备即时贴纸。
7、休止符游戏。
_○×
○_×
×○_
_×○
五、聆听《我们多么幸福》
1、导入
师:看到每个同学的脸上都有两个笑起来的小酒窝,老师真开心,那么老师问一问大家你们在微笑的时候感受到了什么呢?生:高兴!幸福!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我们的生活是快乐、幸福的!有一首歌曲就是唱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快乐,我想同学们一定很想听一听!
2、欣赏《我们多么幸福》,可以随着音乐拍手或做动作。3、播放flash,结束本课!
六、课堂小结,听音乐走出教室。课时小节及体会:
最新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篇3
单元主题:
音乐是世界性的、无国界的“语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语言”(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情感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本单元以四首作品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对音乐“语言”的理解和感悟,知道不同国家的人们能成为好朋友,好伙伴之间应该相互合作,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友谊能让所有的人享受阳光和快乐!
教学目标:
1、《同伴进行曲》等四首作品,反映了中外少年儿童同伴间的珍贵友谊之情,欢快、热情的音乐体现了好伙伴之间的合作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
2、聆听《同伴进行曲》,听辨乐曲的相同乐段并学画图形谱。边听音乐边进行队列表演活动。聆听《船歌》时,能听辨合唱部分的二声部音调并画出二声部的图形谱。
3、流畅的唱好《原谅我》、《噢!苏珊娜》。为《原谅我》编新歌词,为《噢!苏珊娜》编舞,提高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聆听、欣赏。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双响筒)。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4-1
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234│5—│5432│1—‖
小猫爱吃鱼,鱼。Yjs21.COM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三、聆听《同伴进行曲》
1、初听全曲,了解音乐风格和辨别演奏的乐器类型。
一问:音乐适合跳舞、走步还是睡觉?二问:从音乐中你能听出是用哪种类型的乐器来演奏的?
2、分段听,要求能区分两个乐段不同的节奏、情绪。
(1)聆听乐段一和二:选择图形谱,说说为什么?选择动作,说说为什么?并做一做。
动作一:独自原地踏步,左右摆臂动作二:同桌手拉手,横移步
(2)聆听乐段三:选择与刚才的哪个乐段相同,完成书本作业画图形谱。3、完整复听,队列表演(行进中的)
四、新授1、游戏导入——《找朋友》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外国的新朋友——苏珊娜(洋娃娃代替或教师扮)。
2、聆听歌曲,按节奏拍手,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3、用听唱法学唱歌曲。4、重点、难点:弱起和附点的唱法。5、巩固:分两大组比赛唱。同时加入打击乐的伴奏(鼓——双响筒——合奏)。
6、表演:教师简介西部牛仔,并示范一下邀请舞,讲清楚跑跳步要领,动员男生学习牛仔邀请_跳舞。五、编创活动:1、出示节奏谱,集体念念,拍拍。2、视唱3、5、6三个音。
3、分四人小组讨论用三个音编一条旋律唱唱。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听。
六、课堂小结,下课。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二课时4-2
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1、发声练习:1234│5—│5432│1—‖
小猫爱吃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噢!苏珊娜》。3、教师评价。(以鼓励为主)
三、聆听《船歌》
1、看着歌词初听全曲,(可带上身体律动)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并说说心情如何?
2、复听,说说哪几句是一个人唱的?哪几句是很多人唱的?很多人唱的是不是都是同一个曲谱?
探讨一下书本作业:在刚练习完听辨两个单音的不同音高后,如何让学生凭听觉画出图形谱?如果让你老师画,你准备怎么画?
3、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来区分不同的演唱形式。
领唱:一个人划船;齐唱:集体划船;合唱:分两组,一组站着划船,一组坐着划船。
四、学唱歌曲《原谅我》
1、导入:说说你如果做了对不起好朋友的事,你会怎样来向他倾诉,请求他的原谅?用一句有节奏的话来说。
师示范:_X.__X-
请你原谅我原谅我!
2、下面来听一听一位小朋友是怎样用歌声来请求他的朋友的原谅的。
3、学唱:要求用悄悄话式的歌唱方法来学唱歌曲。4、为歌曲伴奏,配打击乐巩固歌曲。
5、创编新歌词,找个伙伴做游戏。
6、用“3、5、6”三音编自己的歌唱一唱。7、教师评价。(以鼓励为主)
五、课堂小结,下课。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三课时5-1
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234│5—│5432│1—‖
小猫爱吃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三、聆听《同伴进行曲》
1、初听全曲,了解音乐风格和辨别演奏的乐器类型。
一问:音乐适合跳舞、走步还是睡觉?二问:从音乐中你能听出是用哪种类型的乐器来演奏的?
2、分段听,要求能区分两个乐段不同的节奏、情绪。
(1)聆听乐段一和二:选择图形谱,说说为什么?选择动作,说说为什么?并做一做。
动作一:独自原地踏步,左右摆臂动作二:同桌手拉手,横移步
(2)聆听乐段三:选择与刚才的哪个乐段相同,完成书本作业画图形谱。3、完整复听,队列表演(行进中的)
四、新授1、游戏导入——《找朋友》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外国的新朋友——苏珊娜(洋娃娃代替或教师扮)。
2、聆听歌曲,按节奏拍手,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3、用听唱法学唱歌曲。4、重点、难点:弱起和附点的唱法。5、巩固:分两大组比赛唱。同时加入打击乐的伴奏(鼓——双响筒——合奏)。
6、表演:教师简介西部牛仔,并示范一下邀请舞,讲清楚跑跳步要领,动员男生学习牛仔邀请_跳舞。五、编创活动:1、出示节奏谱,集体念念,拍拍。2、视唱3、5、6三个音。
3、分四人小组讨论用三个音编一条旋律唱唱。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听。
六、课堂小结,下课。课时小节及体会:
最新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让我们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和美妙的音乐声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通过小组学习、自主学习学习,独立视唱识谱,用口风琴辅助提高学生的轮唱技能;
3、用平稳、悠长的气息从齐唱到轮唱,有力度对比的优美地演唱。
教学重点:优美、有力度层次的演唱
教学难点:轮唱
教学过程:
一、弹唱问好,导入新课:
1、听音乐导入;
1)、听听音乐中手铃的节奏。用三角铁、响板伴奏适合用什么样的节奏?(黑板出示多声部节奏)
2)、用多声部节奏为歌曲伴奏。
3)、用歌声为歌曲伴奏。用100︱567︱100︱为歌曲伴奏
叮咚嘣嘣叮
2、图片欣赏,导入本课。你觉得黄昏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美丽的黄昏》,让我们来听听歌曲中的黄昏是什么样的。
二、学习歌曲:
1.聆听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2.自学旋律,练习视唱。(观察乐谱,旋律行进的主要方式——以级进为主,因此改变以往先学歌后视唱的学习方法,改为由同学们自主学习,独立完成视唱曲谱。)
3.跟同桌相互视唱,互相帮助。
4.请同学单独视唱,检验自学成果,解决难点。(四度音程的跳进)
5.全体随琴视唱。边唱边用手指在琴键上弹奏。
6.用口风琴视奏歌曲旋律。
7.在口风琴的伴奏下填词演唱。
三.轮唱训练。
1.再听音乐,跟听自己的声部,在心里随唱。
2.三听范唱,找出演唱与歌谱的`不同。
3.学生歌声与琴声做二部轮唱。
4.生生轮唱清唱。(观察乐谱两个乐句之间的模进关系,力度应怎样处理;结尾的旋律下行,应怎样处理?)
5.随伴奏音乐轮唱。
6.随音乐有感情的轮唱,加入打击乐器、人声伴奏。
四.音乐创造:
你有没有什么办法改变这首歌曲的情绪呢?
(速度、节奏、连与跳、节拍等角度,对歌曲进行改编再创作。)
五、结束语:
同学们不同风味的“美丽黄昏”带给我无限惊喜,希望同学们能用音乐创造出更多的美丽风景,美妙心情。
最新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篇5
一、教学内容:聆听《母亲教我的歌》
二、教学重点:感悟音乐与情感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运用音乐语言分析音乐作品,学唱曲谱.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感受和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感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分辨出音乐的段落、体裁、演奏乐器及表演形式。
2、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沃尔塔瓦河的主题音乐并根据图片划分段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够主动搜集表达不同情感的歌曲向同学介绍
三、教学过程:
聆听《母亲教我的歌》
1很高兴和同学们一同走进这节音乐课,今天的主题是情感之声。
设问:人类的情感有哪些?
母爱、友情、爱情等
(一)>:
1播放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
2对比小提琴版探究找出作品的异同?
讨论喜欢哪个作品,为什么?
3组织评论乐曲再重复时候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一)《母亲教我的歌》师:在亲情之中,
有一个人的爱最为伟大,从我们出生之时就时刻萦绕在我们身边。没错,那就是母爱。
母亲把她所有的爱与奉献都慷慨地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这种情是每个人都为之动容的。
同学们能说出几首歌词母亲的歌吗?(《烛光里的妈妈》《母亲》《我的好妈妈》等等)
在捷克,有一位非常优秀的作曲家,他叫德沃夏克。他从小非常喜爱音乐,但是家庭穷困加之父亲的反对,小德沃夏克总是在母亲的掩护下偷偷的学习音乐,最终成长为一位优秀的作曲家。当德沃夏克长大成人,母亲也离他而去。于是他便创作了这首《母亲教我的歌》,用它来寄托对母亲的无限哀思之情。
1、欣赏《母亲教我的歌》和小提琴曲《母亲教我的歌》感受两首不同风格的作品。
2、对比讨论:这两首作品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小提琴的音色缠绵哀伤,让人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对比声乐曲的带歌词演唱,更似是:此处无声胜有声。
3.学唱歌曲的旋律,体味歌曲的情感特征。
四、小结: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最善于表达人类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在漫漫人生路中,音乐以其独有的方式抒发着人类各种不同的思想感情,让我们做有心人去感受人类中不同的情感.
最新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能从以钟声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中感受和体验中外不同风格的美妙的“钟声”音乐,唤起学生心底的遐想,使之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增强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2、能用准确的节奏、正确的换气和自然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钟声叮叮当》,表现美妙的“钟声”音乐;并能运用图形谱认唱唱名识谱,唱准fa、si、do’(4、7、i)的音高。
3、在聆听乐曲的过程中能对音乐的主题曲调留有印象,用表演故事场景更好地聆听音乐,体会音乐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1、感受和体验不同风格的“钟声”音乐。
2、演唱歌曲《钟声叮叮当》,用歌声表现、模拟钟声。
三、教学用具:
录音机、钢琴、教学光盘、多媒体课件、图形谱及碰钟、学生自己准备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听《美丽的黄昏》和着三拍子律动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学习歌曲,表现钟声。
1、学生讨论如何模仿钟声(用“叮”“当”来模仿)师出示柯尔文手势,生复习do――do'的音阶。
师:现在加上钟摆的叮当声来唱师范唱,生用叮当声唱音阶
2、复习高低声部的旋律
3、教师示范唱,手弹低声部,嘴唱高声部,请学生仔细聆听。
4、请问学生听到了几个声部,是怎么听出来的。
5、教师引导学生跟录音合作(或老师唱高声部)唱低声部,教师用手势引导学生唱低声部。
6、学生跟琴分声部合作唱。
7、艺术处理,速度、力度、音色、情绪加伴奏(碰铃和三角铁),再加身体模仿大钟摇摆的律动。
8、根据艺术处理完整演唱。
(三)、创设情景、感受钟声;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
你们唱得这么好,吸引来了真正的钟声。听,维也纳皇宫的音乐钟想起来了,公主邀请我们到皇宫去为她的贵宾表演。
1、师讲组曲《哈里亚诺什》的故事。(多媒体出示欧洲教堂、王宫的图片)
2、初听乐曲引子
师:在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答。(听出钟摆的滴答声。‖:1525:‖)
3、学唱主题课件出示音乐主题曲调的图形谱(师弹琴,生唱,生手划旋律线唱一唱,生熟悉旋律)
4、分段聆听,结合音乐介绍演奏乐器。
5、表演主题
6、在教师的引导下分角色聆听整首曲子。请学生听出第一个主题出现了几次?
学生回答(4次)。
7、分角色完整地表演音乐。
(四)、师:
同学们,时间,象征着生命、生活,全世界的人们对此充满了希望,还有很多作曲家的音乐作品是描述钟声的。请同学们去收集吧,别忘了,下节课将搜集到的资料带来,大家一起分享。学生聆听《维也纳的钟声》出教室。
最新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文章结构严谨,第一自然段概括地说明“大自然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作为文章的总起。第二、三、四自然段均以总分的方式构段,用拟人的手法介绍风、水、动物。在第二自然段侧重对比的写法,把微风与狂风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写得细腻、生动。第三自然段运用了顶针句式。第四自然段则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充分展示声音的魅力。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句子,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美读中走进大自然,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10个字及相关的词语,认识7个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叙述的顺序),想象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及词语,注意读准“柔、敲、湃”这三个字以及多音字“呢”的字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让学生知道大自然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并感受美妙的声音,说说你有些什么新的发现。
【教学思路】
《大自然的声音》是一篇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课文。本课设计根据新课程标准,引导学生入境、想像、美读、感悟,让学生真正走进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发现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1、创设情境,走进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教学中我创设了情境,让大自然带领学生聆听了一场特殊的音乐会,缩短了学生与文本的空间距离,让学生置身于自然之中,俨然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在情境中感知,体会到大自然声音的美妙,与文本产生了共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美读感悟,放飞想像。
语文应以读为本,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本文没有生涩难懂的词语,文笔清新流畅,我始终以“大自然中这些声音真是太美妙了”贯穿始终,重点指导学生美读课文,抓住描写声音的词,边读边思考,大胆的展开想像,(入境想像、乐器感知想像、角色体验想像)有感情地读,配乐读,自由读,分组读,师生合读,全班齐读,在读中生成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感受风声的美妙,水声的有趣,动物声的快乐,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感。
3、拓展延伸,提高能力。
课后布置学生课后在大自然找一些新发现,着意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扩大视野,增长知识。让学生在课内外的学习中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读准生字字音,了解课文大意,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学写生字“演、柔、温、雄、充”。)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交了一个新朋友--大自然,他的家族里有好多无师自通的音乐家和歌手。今天,他想带大家一起去欣赏一场特殊的音乐会。你们知道是什么吗?(齐读课题)
2、不过,大自然说,要去参加音乐会,听那美妙的声音得带上这群小伙伴。(出示词卡)。认识他们吗?跟他们打个招呼吧!分小组开火车读词语。
二、入境想像,美读感悟。
1、教师过渡:我们跟着大自然出发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4自然段,看看你找到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声音?(学生认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在书上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做上记号。)
2、师:你们听到了哪些美妙的声音?(学生说出“风、水、动物”的声音,教师相机板书)
☆关于风的声音(大胆想像,美读悟妙)
(1)师:那让我们先去听听风之曲吧!“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你们听……
(2)播放手风琴变奏曲,教师根据节奏的变换范读相关句子,让学生在音乐的变换中体会微风和狂风带给人不同感受的对比。
(3)出示相关句子:“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壮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4)指名美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读时注意微风的轻柔读得轻、缓,狂风的雄伟读得急、猛,感受风声的美妙)再指名2~3人有感情朗读。
(5)读得真好,让我们聆听了音乐会的风之曲。
(6)男女生合作读(女生读“微风”部分,男生读“狂风”部分),教师适时用手势划出朗读的节奏和声音的高低起伏。
(7)教师引读,学生接读:
正因为这样,所以,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
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8)教师小结:真是一位可与贝多芬媲美的音乐家呀!既会演奏舒缓的小夜曲,又能合奏出雄浑的交响曲,让我们发现大自然的风声原来如此美妙。
☆关于水的声音(直观感知,美读悟趣)
过渡:还有谁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在书上找一找,自己读一读。
(1)指名生回答,为什么这样说呢?出示相关句子: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丁丁冬冬……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①“滴滴答答……丁丁冬冬……”声音多好听啊!连水也能演奏,真是趣事,像这些描写事物声音的词,它有个名字叫“象声词”。想像一下,小雨滴落在不同的地方还会发出什么声音?你能不能也说几个?(劈劈啪啪……)
②同学们说的这些词所描绘的声音真像。如果把它们补充到课文中来,小雨滴这敲敲打打的音乐会,也是生动有趣、热闹非凡啊!谁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指名读,指导读好“滴滴答答……丁丁冬冬……”的不同音效。
(2)指名生说:小雨滴不仅会演奏,还会唱歌。出示相关句子: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①指名学生读。是什么让小小的雨滴拥有那么大的力量,可以唱出“大合唱”?一滴小雨滴能做到吗?
②学生说说自己体会到的水之乐曲的美妙。想象小雨滴“汇聚”起来,从小溪→河流→大海的美妙经历。(体会不同水声的特点。)
③出示填空:当小雨滴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河流,大海。从,唱到。指名学生填空。
④师生小组合作朗读。1组读小溪,2组读河流,3.4组词大海,老师读最后一句话。(从体会“淙淙、潺潺、汹涌澎湃”感受水声变化的美妙。)
(3)小雨滴又会演奏,又会唱歌,可真了不起!让咱们一起随着小雨滴的伴奏一起唱歌吧!(全班配乐读第三自然段)
(4)你们喜欢这个自然段吗?喜欢就试着背一背吧!
(5)学生试背--指名当堂背诵--想背的一起背。
☆关于动物的声音(角色体验,美读悟乐)
(1)教师#三年级# 导语:听到了风之曲水之歌,动物们也不甘示弱,来到音乐会上一展歌喉。
(2)谁想当这些小动物,来演一演。学生模仿出相应动物的叫声。大自然中,还会有哪些动物的叫声。看谁敢挑战难关,说说像课文中这样的词,学着叫一叫。
(3)情境互动。师:小鸟(小虫、蝈蝈),你在唱什么呀?出示句子“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我在歌唱,我很快乐!’”教师范读句子。真是太快乐了,你们自己也读读吧。
(4)指名读,同座轮读,小组赛读。
(5)看来,大自然的每个角落都有歌声,快乐无处不在。全班一起齐读第4自然段。
三、回归全文,积累语言。
大自然的声音太美妙了,真有“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的感受。这样吧,让我们全身心地走进大自然,静心聆听这场天籁之声的音乐会。全班有感情地配乐朗读课文。
四、自主记、写生字。
1、学生齐读5个生字(出示“威、敲、汇、涌、阔”)
2、怎样记住这5个生字伙伴的样子呢?自由地和同座说一说,记一记吧。
3、你记住哪个字就说哪个字?(学生说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
4、指导书写“敲”字。
5、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想像拓展,课外延伸。
大自然就在我们身边,当你走进大自然,用心灵去感受那些美妙的声音,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把你有趣的发现写下来吧。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扩展阅读
最新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500字
教师的情感和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设计和实现目标,老师会在正式上课前准备好一份教案。撰写教案能让教师反思教学方式的对错,我们编写的教案都有哪些内容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为大家整理的“最新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最新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唱歌《布谷》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不喊唱。
2、初步感受3/4拍歌曲的韵律。
3、学习正确的演唱姿势,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教学重难点:
正确的演唱歌曲及正确的演唱姿势。
教学准备:CD
教学过程:
1、导入
(1)老师播放布谷鸟的声,学生聆听并模仿。
(2)老师范唱530导入。
2、学唱歌曲
(1)聆听歌曲范唱,老师提问;歌曲表现的内容?
(2)再次聆听歌曲范唱,感受3/4拍歌曲的韵律。
(3)老师分句教唱歌曲
(4)学生聆听录音伴奏,分小组演唱歌曲。
3、演唱姿势
(1)老师示范正确的演唱姿势,简要讲解歌唱呼吸的方法。
(2)学生模仿,老师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4、表现歌曲
(1)第一、第二小节第三拍的四分休止符,不换气,应在第二小节之后再换气,尽量做到声断而气不断。
(2)声音应唱得富有弹性。
(3)注意第二乐句就唱得边贯,后半句是前半句的上行模进,;力度可以稍强。
(4)设计简单的动作,边唱歌曲边表演,以更好地表现四三拍歌曲的韵律。
最新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2、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
3、认识几种音乐学习标志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的音乐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流,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与大家一起表演歌曲,尽快缩短师生、学生间的距离,并尝试用动作、语言表达欢快情绪。
3、尽快认识书中的学习标志,并主动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重点:
与大家一起可歌唱,用动作、语言表达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具准备:
录音机、学习标志卡片、头饰(玩具兵)
教学过程:
一、学生听音乐进教室——《玩具兵进行曲》
要求:
1、听着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走或跳。
2、动作与音乐要合拍(有节奏)。
3、若场地有限可改在教室外进行
二、寓教于乐
坐位安排:呈半圆形坐好
目的是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便于师生作自我介绍相互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做准备。
1、老师做自我介绍。
三、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用听唱法学习。
(1)老师亲切的范唱歌曲,让学生完整的感受歌曲的情绪。
(2)随歌曲的录音律动,用动作表现出欢快的情绪。
(3)学唱歌曲:老师讲解曲中人名节奏的读法—板书。
(4)师生练习演唱。
(5)分小组对唱(一问一答)。
(6)为了激发积极性,一定让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的名字(可同时说)。
四、利用休息的时间认识学习标志
出示卡片“小话筒、小耳机、小书本、对拍手、小电脑、小孔雀、小乐器”:
(师)“只要我们牢牢记住它的名字,我们就能看懂书中要我们做什么啦!”
1、教学生认识卡片的名字——贴在黑板上。
(师)“刚才我们一起学唱了《你的名字叫什么》,请大家找出相应的学习标志?”
2、老师拿起卡片:“下面我们一起来”——(生)听音乐(导入下一个环节。
五、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师)“大家还记得我们进教室时听的那首乐曲吗?请你再听一次,听后用语言描述出来乐曲的情绪,并给这段音乐取个名字
1、听乐曲,感受情绪,取名字。
2、随音乐用动作表示出乐曲的情绪。
3、提示下次听时,请注意乐曲中出现的大喇叭与小喇叭的声音,讨论一下他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4、复听乐曲,每组发一个玩具兵的头饰(激发兴趣)。随音乐进行律动(必要时教师可拍手提示节奏与速度)。
六、课堂小结:
1、小结教学内容及学习的情况。
2、布置作业:回家准备下节课的才艺展示(唱、跳、演、讲、诵。。。。。。)
课后反思:
本节课安排的才艺展示是给了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才华,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让学生体验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受到情感的陶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2、才艺展示
教学目标:
1、巩固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背唱歌曲
2、通过才艺展示,教师了解学生的情况,今后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准备,同时也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让他们更加自信。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等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律动《玩具兵进行曲》,注意节奏的准确,用动作表现出欢快、活泼的情绪。
二、复习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采用表演的形式,全班围面一个圈,请5名学生在内边唱边表演,然后找1名同学进行问答。
三、才艺展示
1、先根据学生展示的内容进行分类:(属于一类的学生坐在一起)
唱歌跳舞
朗诵演奏
讲故事
其他……
2、了解具体的表演内容,如有相同的内容可一起进行,有的孩子胆子小,可以请大家帮助他们进行表演,每一组内选一个小主持人(教师出参与进来)。
3、提示要求,节目之前自己报名字及展示的内容。
4、展示开始,不指定,由孩子自告奋勇地上场。(老师帮助组织一下,但不要过多的干预)。
四、教学小结:
小结今天的才艺展示,鼓励孩子们努力提高自己的多方面技能。
课后反思:通过这次展示,教师要及时地把孩子的特长及特点记录下来,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在活动中也可让孩子们相互了解、融洽关系,再有也可看到别人的长处,虚心地向他人学习,共同进步。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表演《拉勾勾》
2、聆听《口哨与小狗》
教学目标:
1、能够和大家一齐整齐地演唱并背唱歌曲,在完整的听唱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听辩能力。
2、通过聆听音乐,感受并分辨乐曲的情绪,并试用颜色来表示;练习用动作表现自己音乐的感受,并逐步养成或聆听音乐的好习惯
教材分析:
1、歌曲《拉勾勾》是一首优美、抒情的三拍子歌曲,它用传统的拉勾游戏为题材,创作了这首节奏平稳、舒展的儿童歌曲,亲切天真、喻意深刻。
2、《口哨与小狗》又名为《吹口哨的少年与小狗》,作于1905年,是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单三部曲式(大调、2/4拍、描绘了小主人与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调轻松、活泼、形象逼真、可爱。
教学重点:
感受不同的情绪的表现作用
教学难点:
唱好优美、抒情的三拍子歌曲
教具准备:
录音、头饰(小男孩、小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律动(口哨与小狗——片断)
要求:
1、听音乐结合情绪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2、注意节奏感
二、表演《拉勾勾》
1、老师有感情地范唱歌曲,让学生随音乐律动,感受一下这首歌与《你的名字叫什么》的情绪有什么不同?
2、分析拍号的变化,老师可带学生做律动进行对比
2/4●○欢快、活泼
3/4●○○优美、抒情
3、随音乐做三拍子律动(动作自由)
4、用图形卡片提示歌词及音乐
5、边学边唱,边唱边背。要求学生整齐的背唱歌曲,在练习的过程中感受三拍子的优美、抒情。
6,边唱边表演(自由结合小组),动作自己创作(应鼓励学生自己编动作)。
三、聆听《口哨与小狗》(管弦乐合奏)
1、初听乐曲:在听的过程中自由地想象乐曲中所能描绘的情节,并感受乐曲的情绪。
2、谈一谈自己听到的、想到的及看到的情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并练习语言表达)。
3、复听乐曲,请学生听辩乐曲,注意听结尾出现了什么声音几次?为什么这样设计?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为小狗的叫声上色——书中。
提示:学生可自选图形,还可根据声音的大小变换大小。
4、分析这首乐曲的情绪,并与歌曲拉勾勾对比,学生用线条表示情绪(启发学生想象出更多样的线条)。
板书:优美、抒情活泼、欢快
5、再听乐曲(出示头饰)随音乐边听边跳,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
课后反思:
本课我通过聆听音乐,感受并分辨乐曲的情绪,并试用颜色来表示;练习用动作表现自己音乐的感受,并逐步养成或聆听音乐的好习惯。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活动中来,本节课安排的才艺展示是给了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而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让学生体验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受到情感的陶冶。
最新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篇3
音乐会
教学目标:
1、聆听《青蛙音乐会》,感受音乐所表达的生动鲜明的青蛙形象,愿意用肢体动作和演唱等形式来表现青蛙的模样,喜欢并乐意参加音乐会。
2、充分感受演奏奏乐器时欢乐的情绪,能用甜美、活泼的歌声演唱《快乐的音乐会》,乐于参与活动,增强合作意识。
3、聆听《白鸟朝凤》,感受民族乐器唢呐的音色,巩固“X、X、X”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能力、表演能力与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演唱《快乐的音乐会》和《唢呐配喇叭》,让学生喜欢和小动物做朋友
教学难点:学唱并表演歌曲,掌握休止符节奏和两段歌词中象声词的不同节奏。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青蛙音乐会
教学目标:
一、聆听《青蛙音乐会》,感受音乐所表达的生动鲜明的青蛙形象。
二、愿意用肢体动作和演唱等形式来表现青蛙的模样。
三、喜欢并乐意参加音乐会。
教学重难点:
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欣赏音乐感受并表现音乐中的青蛙形象。
教学用具:
音乐、头饰、青蛙相关动画等
教学过程:
一、唱歌的青蛙来了。
1、引用《动物说话》伴奏音乐唱几遍,“青蛙唱歌咕咕儿呱(拍手),青蛙唱歌咕咕儿呱(拍手),咕咕儿呱(耸肩)咕儿呱咕儿呱咕咕儿呱”并出示唱歌的青蛙形象。
2、播放《青蛙音乐会》开头部分,跟音乐模拟青蛙唱歌。“呱——呱——呱呱——呱呱—
—呱呱呱呱——呱——”学生根据音乐节奏、情绪用嘴型有表情地演唱。
二、跳舞的青蛙来了。
播放《青蛙音乐会》慢板的片段,教师戴上头饰用典型的三拍子舞步跟着音乐邀请小朋友参加跳舞,没受邀请的小朋友在座位上跟着老师动身体。结束后出示跳舞的青蛙形象。
三、演奏的青蛙来了。
1、可用你们的音乐书、笔、课桌等东西编创一些简单的节奏模拟流水声、鸟叫声、鼓声等加入到音乐中来,看谁最厉害。
2、小组讨论创编。
3、合着音乐展示。出示演奏的青蛙。
四、青蛙指挥家也来了,举行青蛙音乐会咯。
1、夏季暮色中的池塘里,来了一群会唱会跳会奏的青蛙们,看,他们多热闹啊!(出示课件)
2、播放完整的《青蛙音乐会》,青蛙指挥家(老师扮演)领着这帮青蛙们开始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
3、学生自由选角色,在音乐中跟着指挥表演了。演后选出最出色的歌手,舞手,奏手,并给予奖励。
五、动物音乐会。
音乐会吸引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有老虎、狮子、鸟儿、松鼠??他们也要参加,播放《青蛙音乐会》音乐,让更多的动物也来表演。
六、动物狂欢。
课件出示动物狂欢节情景,播放《动物狂欢节》音乐一起在歌声笑声中结束课堂。
教学反思:
本堂课以审美为核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引导学生唱歌、跳舞、演奏、狂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二课时学唱《快乐的音乐会》
一、教学内容:
《快乐的音乐会》曲调欢快活泼、琅琅上口,从歌词来说,歌词风趣幽默,拟人化强,整体比较贴近学生的情感世界和心理特点。学生十分喜欢小动物,更喜欢和小动物做朋友,一起唱歌游戏,沉浸在欢快热闹的气氛当中。除了情感上的适合外,这首歌曲中还含有休止符、儿化音、象声词等,能让学生感受艺术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幽默的情绪特点,掌握休止符节奏和两段歌词中象声词的不同节奏:滋妞妞滋妞滋妞得儿喂;的的打打的的打打的打得儿喂,初步学习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这首歌曲的难点之一是休止符节奏0××,还有就是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节奏不一样,而且这一节奏还与休止符节奏紧紧相连,作为第一课时的新授内容,应该作为难点来解决。借助形象的图谱和教师的有效引导,让学生理解并正确表现休止符和不同乐器的声音节奏,是突破难点的重要方法。
三、教学目标:
1、充分感受演奏奏乐器时欢乐的情绪
2、能用甜美、活泼的歌声演唱《快乐的音乐会》
3、乐于参与活动,增强合作意识。
四、教学的组织过程:
根据音乐教育的新理念,活动强调学生的感受欣赏,自主探索和发现,大胆尝试和表现。围绕“欣赏感受——理解学习——自由探索、尝试——教师帮助解决难题,提升经验——充分表现”这一思路展开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1、律动
2、过度谈话
“我们一起用手中的打击乐打出世界上听的音乐,大家准备好了吗?老师能从你们的眼睛里看到快乐吗?嗯,眼睛特别明亮,脸上挂着微笑。老师看到了你们心中的快乐。”(教师边讲边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笑脸)
“大家想不想把我们心中的快乐延续下去?那老师就带你们去参加一个快乐的音乐会.
3、欣赏感受音乐旋律
首先是给学生听觉欣赏和感受(听!森林里传来了音乐声,我们一起来听听吧!)学生完整欣赏音乐,然后教师继续引导(听出来了吗?热闹吗?)[设计思路:让学生自由理解想象音乐表达的欢快和热闹的意境。根据歌曲的特点,我们采用分段教学,由此引出——
二、难点节奏与旋律学习
1、解决教学难点xxxx|xxxx|xxox|x0|的节奏
师:音乐会上都使用了哪些乐器呢?
生:胡琴.
师:小胡琴亦称胡琴,是中国戏曲的主要伴奏乐器.我们常见的“二胡”、“京胡”、“板胡”等等都是胡琴的家族。教师采用我出示乐器二胡的实物,让学生模拟出它的声音“嗞扭扭”。
师:再来听一遍,你能用这条节奏来模拟读出胡琴的演奏声。“嗞扭扭”吗?
我再出示难点节奏问学生xxxx|xxxx|xxox|x0|
嗞扭扭嗞扭扭扭得儿喂
学生练习。
然后我手持小喇叭唱出“嘀嘀哒哒嘀嘀哒哒哒哒得儿喂”从而引出难点句的旋律。学生进行模唱,然后把小胡琴的演唱也带到旋律之中。
[设计思路:运用模拟实物的形式,突破歌曲当中的难点节奏,这样本身就将难点易化,更重要的是这种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为上好本节课做好铺垫]
2、解决教学难点八度大跳
最后进入到歌曲一段的学习我发出疑问“咦?你们听,音乐会上都有哪些嘉宾呢?你听出来了吗?”(我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唱第一段歌曲的后半部分)
老师在这个小音符“5“下面加了一个小圆点怎么唱呢?我们来听听。
学生模拟演唱
三、完整学唱歌曲
1、朗读歌词第一段。
2、随琴模唱第一段。
3、分角色演唱
师:“瞧,这歌曲多好听呀,老师都被感染了,咱们一起来个歌曲接龙吧!老师演唱第一句,同学们演唱第二句。”
4、解决问题:
师:“我们注意休止符的停顿。第二句同学们要注意唱准歌词。请同学们完整地演唱一遍。”
5、多种形式进行巩固:
师:“同学们演唱得不错,如果能够边表演边演唱就更好了。让我们一起拉着胡琴唱起来。”(随伴奏音乐演唱)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说了,小猫、小狗心情很高兴,那么你能带着愉快的心情来演唱吗?”(随伴奏音乐演唱)
6、歌曲二段的学唱
带着问题“小胡琴演奏完了,该那种乐器了。小猫小狗又会怎样呢?”来听第二段,然后用唱的形式小组回答老师的问题,教师给与及时的纠正。最后集体根伴奏演唱。
7、小组合作,演唱第三段。
师:“第一、二段我们已经轻松拿下,那么第三段能不能自学?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第三段吧?”师:纠正错误。
师:三段已经学完了,告诉老师现在的心情又如何?(很高兴,很快乐)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快乐的心情一起来唱一唱吧。生:完整演唱歌曲
四、拓展创编
“嘘,别出声,我好象听到谁在叫我(在学生刚演唱完之后,教师故作神秘状)。噢,原来是小鸡和小鸭。(媒体展示小鸡小鸭图片)原来呀,他们也被同学们的歌声吸引了,想来参加音乐会,欢迎吗?
生:欢迎。
师:“可是他们要求同学们也把它们唱进歌里,能行吗?让我们一起来试试。”
(师生集体创编歌词)
师:“同学们多棒啊,瞧,你们现在又变成小作家了。想不想让更多的小动物来参加我们的音乐会?”
师:小朋友除了好多小动物可以编入歌词里,还能有哪些词可以编进来呢?
师:有没有其它你知道的乐器的声音你能模仿的呢?
师:小朋友真是厉害能演奏这么多的乐器我们把它们也唱进歌里,可以吗?我们试试。
5、教师范唱,激发兴趣
师:“看了同学们精彩的演奏,老师我也想露一手,可以吗?”
6、小组表演,才艺展示。
师:“我们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然后创编歌词并分角色表演”
师:“快乐音乐会现在开始。哪个小组愿意上台表演?(小组进行表演)。
刚才是大家一起演奏的,现在我要请三个小组的小朋友各选一个乐器来演唱第一二乐句,其他同学扮演观看音乐会小动物或者小朋友的角色演唱歌曲第三四乐句。那个小组愿意自告奋勇来承担这次的演出任务呢?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开音乐会啊?如果你们来开音乐会,你还会请哪些小乐器来?
师:下面有请全班的小朋友起立,老师来担任你们音乐会的伴奏。
生:在钢琴的伴奏下演唱全曲
五、教学延伸
“同学们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下课的时间到了,下节课上我们一起来看一段交响乐,让我们多多的认识一些乐器,让我们唱着欢乐的歌走出教室。”(播放伴奏音乐,师生边演唱边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体现了以下几个教育理念:;1、关注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能力的培养;2、关注学生的有效发展;3、关注音乐作品美感的传递与表现;板书设计:快乐的音乐会;xxxx|xxxx|xxox|x0|嗞扭扭嗞扭扭;第三课时学唱《唢呐配喇叭》;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唢呐配喇叭》;2、继续听辨音的高低,练习为打击乐器选择合适的伴;1、学唱并表
教学反思:体现了以下几个教育理念:
1、关注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是简单地教学生学唱歌曲,而是通过一些有效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运用,提供给学生更大的思考和探索空间。让学生在听听、看看、猜猜、唱唱、玩玩中学会了歌曲。
2、关注学生的有效发展。有效教学的内涵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预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教学目标和促进幼儿内在的发展与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与实践能力等方面。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可以让学生获得认知(主要是歌曲中出现的几种节奏型);情感(愉悦陶冶学生的心灵,体验与动物朋友游戏、唱歌、表演带来的快乐);学习能力(观察力、倾听力、语言组织能力、模仿和迁移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3、关注音乐作品美感的传递与表现。为了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欢快、幽默和风趣,通过图片的设计,教师的歌声、表情、情绪的带动和感染,营造相应的情境氛围,帮助学生体验、理解歌曲的情感意境。
板书设计:快乐的音乐会
xxxx|xxxx|xxox|x0|嗞扭扭嗞扭扭扭得儿喂
第三课时学唱《唢呐配喇叭》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唢呐配喇叭》,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其快乐的气氛。学习表演前踢步、后踢步。
2、继续听辨音的高低,练习为打击乐器选择合适的伴奏型。二、教学重点:
1、学唱并表演歌曲。
2、了解唢呐的构造、音色特点及其表现力。三、教学用具:电子琴、录音机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快乐的音乐课开始了,首先让我们随着动听的音乐来活动活动吧!(播放乐曲《唢呐配喇叭》)
二、寓教于乐:
1、首先请同学们听一听该怎样完整的、有节奏的读歌词。
2、范唱歌词(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的伴奏,教师范唱)歌曲老师演唱完了
3、下面请同学们用噜来模唱。(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的伴奏,同学们用噜来模唱)4、下面我请同学们在心里默唱歌词。(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的伴奏,同学们在心里默唱歌词)
5、下面我请同学们轻声地唱出歌词。(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的伴奏,同学们轻声地唱出歌词)
6、再来一遍。(再次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的伴奏,同学们再轻声地唱歌词)同学们唱得真好,但是要注意喇叭的喇和唢呐的唢要唱的节奏准确,听老师来唱一唱。(教师范唱)我们试着来唱一唱。
7、那么下面我请同学们完整的再来把歌曲唱一唱。师弹琴生唱
8、很好,下面老师和同学们来个对唱练习,好不好?老师唱第一句,你们唱第二句,最后一句我们一起唱好吗?(好)然后我们在换一换,行不行?(行)。
三、创造表现
1、下面老师还带来了一些打击乐器,来为这首歌曲伴奏,我们来看一看都有哪些打击乐器,有响板、沙锤还有三角铁
下面呢请同学跟着随着音乐来敲一敲响板的节奏。
2、那下面请同学们再来看一看沙锤的节奏。(点击“沙锤的节奏”)请大家听一听。(听明白了)下面呢请同学随着音乐来敲一敲沙锤的节奏。(播放歌曲《唢呐配喇叭》)
3、同学们敲击的非常好,那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三角铁的节奏是什么样的。请大家听一听。下面呢请同学跟着随着音乐来敲一敲三角铁的节奏。(播放歌曲《唢呐配喇叭》)
同学们分组练习的真不错,下面呢就让我们共同合作来为这首歌曲伴奏。(播放歌曲《唢呐配喇叭》)同学们表演的真好,现在就让我们敲起来、唱起来、跳起来吧。
四、完美结课: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歌曲《唢呐配喇叭》,我们还认识了两种乐曲:一个是唢呐一个是喇叭,同学们说的非常好,那么希望呢,在课后同学们能够学习更多的乐器,掌握更多的本领,最后让我们吹起喇叭和唢呐,唱起来跳起来吧。(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的伴奏,同学们跟着伴奏一同来唱歌一同来跳舞)今天的音乐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具有浓郁的湖南风味的名歌。学唱前我让学生通过图片先了解喇叭和唢呐的样子,再让学生听听它们的音色,对照歌词中“里乐拉”衬词的特点,对歌词内容的了解很快就完成了。关键时如何引导学生体会湖南民歌的韵味。歌曲中小三度级进的旋律与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的巧妙运用,形成了秧歌歌舞特有的韵味,我就设计了表演动作,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学生很感兴趣
最新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篇4
《小鸟,狮王》:
教学目标:
1、喜欢聆听小鸟与狮王等管弦乐曲,并能用自己的声音或形体动作对音乐作出相应的反应;
2、学唱《什么动物出来玩》这首歌;自信地、有表情地参与创造表演。
教学重点:
学会《什么动物出来玩》这首歌曲。
教学难点:
让学生根据歌曲重新创编歌词。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准备:钢琴、磁带、奖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小动物吗?那你们都说说自己喜欢什么小动物?(学生发言)今天我就和小朋友一起去森林玩一趟,好,现在出发。
二、“森林探险”
1、歌曲复习。
师:小朋友,现在我们出发去森林做一次探险,你们注意呀,一路上会碰到很多动物,你们要仔细听,猜猜是谁呀!好,下面我们唱着歌出发。
(1)演唱《两只小耳朵》;
(2)律动表演《我快乐》。
2、听音乐找动物。
师:现在我们来到了森林的中心公园,这里呀是小动物每天都要来集合的地方,现在他们都在朝这边赶过来,你们仔细听,第一个出场的是谁?
播放音乐,听辩动物的声音。(小鸟——-轻松活泼狮子————-雄壮威武小猫——-轻柔俏皮大象——-低沉稳健乌龟————-笨重缓慢)
3、说说你们都听到了什么动物?用动作模仿。
4、小组比赛,看谁说的多。
5、师:小朋友,你们说说在这些动物中,谁的声音,谁的声音最小呀?(小鸟和狮子)
6、欣赏《小鸟》。
师:这是一首选自童话音乐《彼得与狼》的选段,你们是不是感觉眼前仿佛浮现一只千姿百态的小鸟。
7、欣赏《狮王》。
师:这是一首选自《动物狂欢节》的选段,你们是不是感觉眼前仿佛浮现一只威严,令人恐惧的狮子?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听了很多小动物的音乐,你们还记得吗?你们说说看都有谁呀?(放音乐,说动物),今天我把这些小动物请到了你们中间,你们看看是谁?
二、随乐学唱
1、听歌曲,找动物。
师:小朋友,你们仔细听是谁来了?(小鸟,小兔,小鸡)
2、模仿小动物。
师:你们想想他们都是怎么样出来的?(小兔——跳小鸟——飞小鸡————跑)
3、随音乐齐声念歌词。
4、歌词接龙。
5、随音乐演唱两遍。
6、动作模仿。
师:请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小动物会是什么样的动作出来呀?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模仿表演。
7、随乐表演。
师:小朋友,请你们把动作和上音乐一起来表演吧!
8、集体表演,评选出的给予奖励。
三、即兴创编
1、歌词创编。
师:刚才我们请了三个小动物,后面还有一些要出场,你们看是谁?(袋鼠,蝴蝶,小马)你们能给他们编一个歌谣吗?
(1)自由创编;
(2)小组推荐代表上台表演。
2、评价表扬。
师:小朋友,你们也可以将自己喜欢的动物请到我们的课堂上,你们自己来演唱吧!
师:下面,请小朋友加上动作来表演自己请的小动物,看谁的动作最有新意。
四、课堂评价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同学们请了很多小动物来我们课堂,下节课大家带给更多小动物来表演,我们看谁的表演更有新意,好的下课。
最新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篇5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布谷》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布谷》,理解四分休止符、二分音符,牢记第一段歌词。
2、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法学习知识,并参与表演加强记忆。
3、通过表演,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热爱小燕子、布谷鸟的情感。同时,让学生知道生活是有大自然的万物生灵才显得更美。
教学重点:会唱歌曲。
教学难点:自然、放松地演唱歌曲。
教具:多媒体,琴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说春天)
1.播放《小燕子》,师生律动
2.用语言叙述春天(景色、动物、事物等)。
(1)师:春天来了,我们周围的许多事物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能说一说春天吗?(引导学生用语言来描绘美丽的季节:花、草、树木……)
(2)观看课件:春天景象
3.模仿布谷鸟叫声呼唤春天
3/4530|530|212|1——‖
布谷布谷春天来啦
二、寓教于乐(扮演春天)
1.#教案#导语:布谷鸟的叫声如此动听,把春天给唤来了,教室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样子,每一位小朋友就是一幅美丽的画。
2.音乐游戏:扮演春天
方法:师生共同模仿布谷鸟的叫声。
叫声唤来了春天,每一位小朋友做好一个造型动作(花、草、树、动物等)随着《布谷》旋律做动作,要求跟着音乐的节拍律动。
三、创造表现(歌唱春天)
#教案#导语:春天如此美丽,让我们一起用歌声来歌唱春天。
1.听录音范唱歌曲《布谷》,思考:歌曲有几段?是几拍子的?
2.听师范唱歌曲,生拍手用三拍子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3.学唱歌曲。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随琴演唱歌曲。注意不要吓跑小鸟,要轻声唱。
(3)找出不易演唱的乐句,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4)师生接唱。讲解歌唱姿势。
4.启发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小结。
反思:学生们非常喜欢小动物,对歌曲很感兴趣,演唱很有感情。大家的演唱姿势没有形成规律,不能保持,应注意多提醒学生。
最新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篇6
问声好
教学目标:
1.动脑为歌曲编创新词、动作。
2.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教学内
聆听《森林水车》
表演《早上好》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表演《早上好》2、编创与活动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提出本学期学习要求
复习上学期最喜欢的歌曲,唱一唱,并表演。三、编创与活动
1、出示幻灯:(说说小朋友在干什么),图上画了什么?学生自由说,教师适时鼓励。2、按节奏朗读歌词
4/4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太阳天空照,(拍手)花儿对我笑(拍手),小鸟说早早早,你为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什么背上小书包(拍手)。
3、分组编创(家动作,打击乐,编不同节奏)。4、分组表演。5、学生评价。四、新歌教学:1、导入:
师;每天早上见到老师,小朋友都要打招呼,你知道英语“早上好”怎么说?跟老师读一读“MORNING”2、听录音,感受歌曲。
3、听后说说你觉得歌曲怎么样?
学生自由说。
4、联系拍手、跺脚
2/4第一拍跺脚第二拍拍手拍腿
3/4第一拍跺脚第二拍拍手第三拍拍腿
5、听录音范唱,《早上好》,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这学生拍手,跺脚教师提示:感觉到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再来一边
6、教师范唱,边常边拍节奏,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7、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奏,小声跟唱。8、听老师弹琴,学生自己拍节奏,小声跟唱。分组唱
9、唱着歌,走一走
要求:两组学生围成小圆圈顺时针走三拍子逆时针走二拍子边唱边走。
10、分组编创〈上学路上〉,边唱边表演。
如果自己感到满意,就在自己的课本上画一朵大红花。五、小结师生再见。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表演〈小麻雀〉2、复习〈早上好〉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复习〈早上好〉边跺脚拍手、拍腿唱一边
指名学生唱一唱。其他学生律动。三、新歌教学:1、导入:
师;请小朋友听一首歌曲,说说听到了什么?你觉得小麻雀怎样?幻灯出示图画,说说图上画了什么?2、听歌曲录音拍节拍,感受歌曲旋律
要求:放录音让学生试着分别拍击三拍子和二拍子。3、边听录音边拍节拍,用“LU“轻声哼唱。4、听教师范唱,学生轻唱歌词
5、听教师弹琴,边唱边看图、做动作,用动作记忆歌词。6、听录音,分组编创歌词和动作。
7、将六组学生编的歌词和动作综合成六段,分段表演。A、分组边唱边表演。B、学生评价
8、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小麻雀〉伴奏
A、出示图谱
B、让学生自行选择
C、分组选择,每组选择三种乐器搭配在一起练习,尝试搭配的效果,下节课演示给大家听,看哪一组演奏得协调、好听。
D、分组活动。
四、小结,布置下节课带好水彩笔,师生再见。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聆听〈森林水车〉
2、复习〈小麻雀〉用打击乐器伴奏3、表演,〈早上好〉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复习〈早上好〉边唱边表演三、复习〈小麻雀〉1、拍节拍唱一边。2、边唱边表演
3、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小麻雀〉伴奏提示:第一行图谱:可选择木鱼或双响筒。第二行图谱:可选择串铃或沙球
第三行图谱:可选择三角铁或碰钟。4、演示:
ⅩⅩ0∣ⅩⅩ0║木鱼或双响筒0ⅩⅩ∣0ⅩⅩ║串铃或沙球00Ⅹ∣00Ⅹ║三角铁或碰钟四、聆听〈森林水车〉
1、初听:提示: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注意听音乐(小溪潺潺流水声,小鸟啾啾叫,仿佛轻风吹拂着)2、结合图片,幻灯介绍欧洲古老的水车。
水车是欧洲农村里最常见的大型灌溉工具,它整体为圆形,周围装有许多水斗,用水力或风力牵引,在我国南方的农村也有这种水车。
3、复听音乐
要求用彩色笔涂颜色或画线条表现自己听到的水车声、流水声、鸟叫声和太阳升起的感觉。五、小结,师生再见。
最新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一、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二、能够和大家一齐整齐地演唱并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三、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尝试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教学内容
一、聆听与表演《玩具兵进行曲》
二、表演《拉勾勾》
三、聆听《哨与小狗》
教学重点:表演《拉勾勾》
教学难点:尝试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生听着《玩具兵进行曲》进教室,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二、聆听与表演《玩具兵进行曲》
1、听《玩具兵进行曲》,要提示学生合着音乐走或跳、在学生心中建立走和动是与音乐相关的意识。
2、让学生在听音乐时,当听到乐曲中有小喇叭和大喇叭出现的声音时用动作表示出来。
3、表演《玩具兵进行曲》:请小朋友当这首乐曲当中的人物,听着音乐做自己喜欢做的动作。
三、表演《拉勾勾》
1、听着老师的琴声唱歌曲。唱的不准确的地方教师加以指导纠正。
2、边唱边表演,师可教学生动作,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自编动作,给学生以自编动作最好的意识。
四、聆听《哨与小狗》
1、第一遍完整聆听音乐,自由想像。谈谈自己的心情是很愉快还是很悲伤的。注意音乐中还出现了什么声音?
2、复听乐曲时,这声音出现了几次,为小狗的叫声涂上颜色。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在课本图中大胆添画。
3、进行表演
让学生自己分角色,分别扮演男孩或小狗,随着乐曲表演,用动作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五、课堂小结:通过听音乐让学生涂颜色,提高学生的兴趣。
最新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篇8
《谁的歌儿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积极、大胆地参与演唱活动,并从中享受音乐的乐趣;
2、根据自己的理解,富有表情地演唱并配以得体的动作,做到不喊唱;
3、养成认真聆听音乐和观看别人表演的习惯,懂得如何当一名文明、热情的小观众;
4、运用夸张的表情演唱歌曲《我快乐》,能在表演中有所创新。
教学重点及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教学难点:使每位学生都获得了一份自信——“我能行!”
教具准备:
录音机,小奖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小朋友们唱一些熟悉的幼儿歌曲。
2、从齐唱中发现积极分子,并以此为切入口,唱好“开门戏”,打好“当头炮”。
3、要求学生自己报幕,内容包括表演者姓名,节目名称及形式等。
4、老师当场进行点评;以鼓励为主,给小朋友一份自信;遇到大声喊唱的同学,不要正面批评或嘲笑,而应委婉地指出“假如声音放小一些演唱效果回更好”
5、尽量让每个孩子都有上台表演的机会。老师的目光要更注意观察自信心不够的孩子,如安排他们齐唱,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6、内容不局限,可舞蹈,相声等。
7、让孩子在活动中养成认真聆听他人演唱,观看别人表演的习惯,做到注意力集中,不要讲小话,节目表演完了要鼓掌致谢,让孩子们从小懂得如何当一名文明,热情的小观众。
三、活动评价
同学们的歌唱得真好,不但声音美,表情好,而且加上了自己编排的动作,真是出色的小歌手!
四、下课学生随音乐出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随音乐进教室
2、律动“飞机,火车,轮船”
3、师生问好
二、歌表演
师生共同复习歌曲《两只小耳朵》
1、请学生看黑板:三个人头,表情分别是快乐,着急,幸福
2、请学生上台表演:快乐,着急,幸福的表情和动作。
3、照书上动作规范学生
快乐——拍手
着急——跺脚
幸福——拍肩
三、节奏游戏
学生跟老师一起做
1、我快乐,我快乐,我就拍拍手。我就拍拍手
2、我着急,我着急,我就跺跺脚。我就跺跺脚
3、我幸福,我幸福,我就拍拍肩。我就拍拍肩
四、师生共唱《我快乐》
1、老师唱学生听
2、学生跟老师一起唱
3、学生自己找朋友互相拍手唱
4、学生上台表演
5、学生集体跟琴有表情演唱
五、小结评比
六、下课
最新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篇9
教学目的:
1、通过歌曲的演唱,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各种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歌曲的演唱,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各种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唱一唱,动一动。
4、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聆听《摇篮曲》
表演《小宝宝睡着了》
(1)在完整地聆听感受中熟悉歌曲的音调。
(2)轻声随范唱录音哼唱旋律。
(3)听着录音有感情地读歌词。
(4)分小组编创动作,请小组内一名同学表演,其他同学有感情地唱歌。
2、编创与活动:音的强弱
(1)组合一组汽车、轮船的音响录音或用琴模仿这些音响,让学生听辨、模仿。
(2)让学生按课本插图模仿动物的叫声或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让大家听辨,说出哪个音高?哪个音低?
(3)提示学生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高低不同的声音,模仿给大家听。
三、结束部分:小结。
最新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教案精选
幼儿教师教育网精选专题推荐:“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教案”。
一个好的教师是学生一生的灯塔,详细的编写教案,是有利于教学水平提高的必备条件。教案可以有效的规避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你知道一篇新颖的教案应该怎么写吗?下面由编辑帮大家编辑的《最新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教案》,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最新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教案(篇1)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Let’s talk
本部分主要是会话学习。通过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以及道别等情景,让学生在模仿、学习、表演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自然交流与真实运用的目的。
2、Let’s play
本部分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熟练动用所学问候语及自我介绍用语。
二、课前准备
1、将都是用书后所附的本套教材主要人物的图片复印或剪下,涂色后制成头饰。
2、为班上学生准备出男女生常用的英文名字。
3、为Let’s paly中的游戏准备相应的道具。
三、教学步骤
1、热身(Warm-up)
不妨请学生说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了解的英语词汇或日常用语。同时可利用本教科书开头的蝴蝶页Welcome to
English彩图中呈现的我们生活中学生已经会说或较熟知的词汇如TV,CD,VCD,DVD,OK!Hi! Yeah! Bye! Cool! Wow!
E-mail, cartoon等等来激发学生想学英语的兴趣和愿望。
2、新课展示(Presentation)
教师播放本课的歌曲“Hello”的录音,自然引出师生之间的打招呼。
T: Hello, boys and girls.
Ss: Hello, Miss? Mr….
(1)、通过教师的自我介绍自然引出Hello, I’m… /HI, I’m…
(2)、教师可戴上Sarah的头饰介绍Hello! I’m Sarah. 并用同样方式介绍其他人物。
(3)、让学生到讲台上来,戴上Sarah, Chen Jie, Mike的头饰说:Hello! I’m…
(4)、教师戴上Wu Yifan的头饰说Hi! I’m Wu Yifan.
并与戴Sarah头饰的学生相互问好,并有意在分手时说Goodbye.
(5)、听录音来展示Let’s talk部分的教学内容。
3、趣味操练(Practice)
(1)、请戴着Wu Yifan, Chen Jie, Sarah,
Mike头饰的学生站在讲台前,另选一同学用眼罩蒙住眼睛,让Sarah等四位同学中的一个说Hello, 让蒙住眼睛的同学猜。如果猜中,要说Yes,
I’m…如果猜错,要说No, I’m… 猜对得一分。
(2)、表演A部分对话,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特别是I’m 的发音,应为/aim/ 不能读成/em/.
(3)、玩Let’s play中的游戏“击鼓传花”。
4、课堂评价(Assessment)
做活动手册第一单元的第1部分练习。
5、课外活动(Add-activities)
(1)听录音,仿读会话,并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内容。
(2)遇到老师、同学和家长时要用Hello!/ Hi! 打招呼;分手时要用Goodbye./ Bye-bye.道别。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 Let’s learn
本部分主要学习5个有关文具的词汇:pencil, pen, ruler, eraser和crayon.
2. Let’s do
本部分通过 Show me your… 的指令,练习并运用以上单词。
二、课前准备
教师自备与本课相应的文具(实物)和教师卡片。
三、教学步骤
1、热身/ 复习(Warm-up/ Revision)
(1)、播放英语歌 “Hello” 的录音,让学生跟着录音演唱。
(2)、请几个学生戴Sarah, Wu Yifan等人物的头饰,两人一组打招呼问候:Hello, Sarah! Hi, Wu Yifan!
(3)、让学生之间互相打招呼问候(用自己的英文名字或中文名字)。
(4)、将学生分组进行自我介绍。
2、新课展示(Presentation)
(1)、给学生出示文具实物,教新单词pen, pencil, ruler, crayon, eraser.
教师边教边作示范。如pencil一词,教师可通过实物或图片介绍新词,带读并示范,让学生在Show me your pencils.
的指令下出示铅笔。可用同样的方法教本课时的其他文具。(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crayon及eraser两个词的发音。对于多音节词,教师可采取“先部分,后整体”,分音节的方法进行教学。例如教eras
er一词,教师先示范整个单词的读音,然后分音节请学生跟读e-ra-ser,最后再让学生跟读整个词,此时教师要注意学生把生音放在第二个音节/rei/上。)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Let’s learn部分的词汇,并要示学生用手指着词汇来认读,力求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
3、趣味操练(Practice)
(1)、游戏活动
A、选词竞赛:将学生分为两大组,每组每次各派一个选手,教师说五个新词中的一个,选手跑步,
B、猜物品游戏:将crayon等文具放在一个大盒子里,请一们同学出来选一样文具攥在手里放在背后(2)让学生听录音,边说边做Let’s do部分的活动。
4、课堂评价(Assessment)
做活动手册本单元第2部分练习
5、课外活动(Add-activities)
听说、认读新单词pencil, pen, ruler, eraser, crayon, 并能用英语介绍文具。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Let’s make
本部分主要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英文名卡,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动用所学
语言独立做事情的能力。
2、Let’s sing
通过学唱歌曲 “Hello”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的语言。
二、课前准备
都是准备一个名卡,以及本课时使用的制作名卡所须的彩笔、线绳和硬纸卡等,并要示学生带来他们的彩笔、线绳和硬纸卡。
三、教学步骤
1、热身/复习(Warm-up / Revision)
(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文具。用“拍打图片”(Touching game)的比赛方法。
(2)、用游戏“对号入座”(Matching game)来复习已学文具的英文名称。
(3)、复习Show me your…. 教师先发指令请全班共同练习。或请学生上台做“小老师”进行操练。
2、新课展示(Presentation)
教师将完整的名卡制作过程一边用英语讲解一边进行实际操作,将整个制作过程呈现给学生。
3、趣味操练(Practice)
(1)、情学生拿出他们事先准备的材料,指导学生按步骤进行名卡的制作。每句话中的第一个动词都是教师要强调的部分,一定要配合手势,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让学生用Hello/Hi, I’m… 的句型来展示自己制作好的名卡,对做得好的学生可给予表扬或适当的奖励。
(3)、让学生跟随录音一起学唱歌曲Hello.
4、课堂评价(Assessment)
做活动手册本单元第3部分练习。
5、课外活动(Add-activities)
要示学生听录音,跟读并表演A部分的会话,并在实际情景中动用所学语言。
最新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教案(篇2)
教学内容:
A Let's talk Count and say
教材分析:
本课时为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包括两部分Let’s talk 和Count and say 。Let’s talk部分通过Sam和妈妈在蛋糕店买蛋糕的场景让学生感知核心句型How many…?的语意及语用情境。Count and say部分呈现了准备生日派对的物品,其作用是通过一个生日派对的情境图进行数数活动来操练How many…? Five/Two…。的句型。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理解对话大意,并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
(2)能在图片和老师的帮助下,在语境中运用How many…?等询问物品的数量。
2、知识目标
(1)听懂、会说句型:How many…? Five.
(2)听懂、会说one, two, three, four,five.
(3)在语境中理解句子This one ,please. Sure.
3、情感目标
培养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鼓励学生勇于开口说英语。
教学重点:
听懂、会说句型:How many…?
教学难点:
在语境中正确运用How many…?等询问物品的数量。
教学过程:
Step1 Preparation.
1、利用主情境图导入本单元话题,引导学生了解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T:(师呈现本单元主情境图课件或使用教学挂图或让学生看书)Who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Sarah, Chen Jie, John,Mike. Who is this boy?生回答,引出新的人物T:Yes, he is Sarah’s brother. Sam. 出示头饰领读。What are they doing? They’re having a birthday party. Whose birthday party? Yes, today is Sam’s birthday. Let’s say:Happy birthday to Sam.生齐说,引出本节的话题。
2、 吟唱歌曲 《Happy birthday》
T: Boys and girls, let’s sing birthday song to Sam.
Step2 Presentation.
1、看图预测,整体感知。教学句子This one ,please. Sure.
T: Look at the picture 。 Who are they? Sam and Sam’s mother. Where is Sam now ? At the baker’s. This is the shop keeper. What do Sam and his mother buy ? A cake. T: Look, so many cakes. PPT出示好多蛋糕的图片,师接着问:Guess. Which one does Sam want to buy?学生猜测。Now, Listen and choose. Which one? 听音选图片。校对答案,引出句子This one ,please.播放录音,学生跟读,板书句子,领读,齐读,小组读,个别读。师戴Mum头饰, 指着蛋糕说:This one please. How does the shop keeper say? 播放录音,引出句子Sure. 板书领读,小组读,个别读。师PPT出示购物图片,师指一西瓜,问生,This one , please.引导生用Sure回答。生生操练,小组展示。
2、 听音答题,教学句子How many plates? Five.
T: Sam and Mun buy a cake. What else do they buy? 除了蛋糕还买了什么?生回答Plate。出示图片,领读,齐读,小组读,男女读,个别读 板书,粘贴图片。出示一盘子,教学one plate, 接着出示第二个盘子,教学two plates,领读,齐读,小组读,个别读,逐一增加盘子,three/ four/ five plates.板书plates, 描红强调复数S及发音/s/。 (此处数字1-5,只要求生会认读,不出现形)T: They buy some plates. Listen and answer:How many plates do they buy?出示问题,播放录音,教学领读句子How many plates? 小组读,个别读,开火车读。听音答题,引出数字five, 板书教学领读。
Step 3 Practice
1、听音正音 T: Listen and repeat. 生跟读录音,模仿正确的语言、语调。
2、师生、生生、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3、角色表演:让学生戴上头饰,表演展示Let's talk 的对话。
4.Count an say
利用课本第58页Count and say图,教学数字 1-4
T:Today is Sam’s birthday. Sam got so many gifts. Look,so many gifts. What gifts?生看图回答,books/pencils/bears/。.。 师接着问生How many books?引导生回答three, 教学数字three, 领读,齐读,小组读,个别读,开火车读。接着问生How many pencils? 引出数字four,出示图片,教学领读,小组读,个别读。同样教学其他数字one, two。两人一组,看图谈论,操练句子How many.。.? One/。.。
Step 4 Production
语用活动:Go shopping! 四人一小组进行购物活动。组长在桌子上放好文具,动物等卡片,其余三人购买礼物。教师可与几个学生先示范。
T: Sam has a birthday party today. Do you want to go ? Let’s go shopping for some gifts.
A: Hello!
B: Hi! I’d like some pencils, please.
A: Sure. How many ?
B: Four.
A: Here you are.
B: Thank you.
A: Hello!
C: Hi! This bag, please.
A: Here you are.
C: Thank you. …
2、小组合作,1-2组展示。
Step5 Progress
1、做当堂达标题。基训45页3、4题。
2、 Summary. What have you learned today?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时所学知识。
3.Homework:听录音仿读。将所学的数字说给家长听。
最新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教案(篇3)
教学总目标:
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好奇心,使他们喜欢听他人说英语,能根据教师简单的指令做动作、做事情、做游戏。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感觉和情感。能模仿范例书写词句。在学习中乐于模仿,敢于表达,对英语有一定的感知能力,读应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
教学措施:
1.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2.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3.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形式,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
4.培养学生拼读单词的能力,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
5.设计全面、高效的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整洁、规范、正确地书写。
6.活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每个单元各个板块进行整合,重组,降低难度。
实施方案:
1.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设计真实的场景,真实的人物,在学中学会交际。
2.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学生多说多练。
3.规范学生的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4.引导学生的各种感官来学习英语,如眼、耳、口、鼻、身等。充分利用学生的各种才能组织安排课堂,如唱歌、跳舞、画画等。
最新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教案(篇4)
一、 教学内容与分析:Let's act
本部分呈现了一个幽默的故事,Mike, John带着Zoom和Zip的面具假扮Zoom和Zip,碰到Sarah和Bai
Ling,没想到真的Zoom和Zip出现了,Mike,John就溜之大吉,Zoom和Zip不明白为什么Sarah和Bai
Ling看到他们就去追赶Mike和John了,所以,故事的最后Zip十分不解,看看Zoom。要让学生明白故事所学的日常用语的复习,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 课前准备:
1. Sarah,Bai ling,Zoom,Zip的头饰。
2. Zoom和Zip的面具。将面具中的眼睛处挖空。
3. 教师准备一个小球和一个眼罩,没有眼罩的可用手绢。
三、 教学步骤
1.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 教师播放歌曲Hello,学生听音,伴以拍手等动作。
(2) 问候接力赛(参看Unit 3)。
2. 新课展示(Presentation)
(1) 通过师生间的日常对话引出Who are you? I'm...
(2) 两人对话操练 Who are you? I'm...
(3) 听录音来展示Let's act部分的教学内容。
3. 趣味操练(Practice)
(1) 教师根据对话提问题,如:Is this Zoom?等等。
(2) 游戏“听音乐,传小球”
(3) 教师放录音,让学生跟读对话。
(4) 学生六人一组戴上头饰和面具进行角色表演。
(5) 游戏:到底你是谁
4. 课堂评价(Assessment)
做活动手册复习一单元第1部分的练习。
5. 课外活动(Add-activities)
(1) 听录音,仿读会话,并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内容。
(2) 让学生根据所学对话,自编一段对话,注意运用所学内容。
最新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1. 要求学生重点巩固4-6单元的词汇,同时复习前三个单元中的部分词汇,掌握后三个单元的重点句型,在真实的情景中灵活运用What’s this ? \What’s that? It’s „\Have some water.\Here youare.\Can I have some cake?\Thank you.\How old are you ? I’m „.\How many„?
2. 考察学生的听力能力,是考察学生是否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句子和单词。
【教学重点】掌握第4-6单元所学的词汇,要求学生能在实际的情景中进行运用。
【教学难点】在真实情景中运用句型。
【教具准备】1. 教师让学生准备已学过的有关文具、颜色、身体部分、动物、食物和数字的词汇。
2. 一个骰子。
3. 学生四人一组准备1-12 的数字卡片。
4. 学生四人一组,每组准备四个颜色不同的棋子,每人一个。
【学法指导】情景交际法
【习惯培养】认真听课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热身(3-5分钟)
1. 让学生跟随录音一起唱歌曲 Ten Little Candles 。用手指来代替candle。如唱one little candle时伸一个手指。
2. 学生进行日常对话,如:
P1: Hello! How are you?
P2: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P1: I'm fine, thanks. 等等。
3. 教师展示动物的图片,通过Guessing game 来复习单词。请一个同学上讲台面朝黑板,教师将手中的卡片让下面的同学选一张,然后请面朝黑板的同学猜教师手上的图片是什么,可有三次机会,下面的同学用yes, no来回答。
二、新课呈现(5-8分钟)
1. 教师快速闪过单词图片,看到的学生以最快的速度站起来并说出单词,然后再把单词贴在黑板上。What can you see? What colour is it ?How many books?
2. 完成课本第67页Listen and tick.
3. 完成课本第68页Cross out words that don’t belong.
4. 让学生同桌两人完成Go up to the ladders.Go down the snakes.
三、趣味操练(10-15分钟)
1. 语用活动
2. 呈现情景“Birthday Party”生日歌曲响起,教师戴上头饰扮演主人公Amy,引出情境Amy的生日party,先让学生猜测一下Amy 的年龄,限定猜测次数。
3. 猜礼物
(1)教师出示一些盒子,代表是Amy收到的礼物盒,每当礼物打开,同学们就把看到的礼物图的英文说出来,如:a bear, a schoolbag„
(2)当礼物全部打开后,让学生数数相同礼物的数量。
四、运用拓展(5-8分钟)
1. Party大食会教师把学生分为以六人未一组,小组中有一名同学扮演生日会主人Amy,她负责“款待”参加party 的同学,自编对话并表演。There is a lot of and drink. I’dlike some water,please.Here you are.Have some Coke.Can I have some cake? Sure.
2. 做活动手册本单元第2部分和第3部分练习。
五、评价反馈(3-5分钟)
在课下和同学一起玩Let's play的游戏。
最新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教案(篇6)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学习早上问候语Good morning.及介绍人物用语This is…。
教学难点:介绍人物用语This is …一句的发音较难,口型和发音不易到位,教师要适当提示,切不可盲目纠正发音,从而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教师播放第一单元的歌曲Hello,师生共唱。
(2)用所学打招呼用语,师生互相问候。
2、呈现新课、操练(Presentation/ Practice)
A(1)教师出示自己的照片:It's me .I'm MR Ma .
Now I show another photo to you .Look who is he? Yeah he is Ma Yun , he is MR Ma too .We are all man . Man引出MR 。
Who can read it? Rise your hands please !
(2)Teacher:I have a beautiful girl's photo,look,she is Yang Mi. Your can call her Miss Yang .
Look ,who is she ? Yeach she is FanBingbing . Miss Fan .
They are all girls .引出Miss .
Who can read it? Rise your hands please !
Can you inteoduce yourself with MR or Miss ?
I'm …
B(1) T:What's this?
引导学生用已经学过的:This is a pencil ./This is aruler …
展示Miss Green的照片
引出:This is Miss Green .
This is Miss White .
This is Mr Jones .
(2)Practice:
练习
用图片展现进一步练习this is。介绍某人
(同时练习使用MR MISS)
(3)用所学知识this is Mr/Miss介绍同桌。
C:morning
(1)、出示一个时钟,从6点到十二点都伴随着morning这个词,帮助学生理解morning这个词的时间段。
(2)、教读操练morning.
教师向学生打招呼:T: Good morning.引出Good morning.
学生操练Good morning.
D:FLASH来展示Let's talk部分的对话时
学生跟读并模仿Let's talk部分的内容.
学生分小组,扮演对话中的人物或其他人物,进行实际交流。
学生展示练习情况。
3、活动、操练(Activities/ Practice)
介绍好朋友给你的同桌: Good morning, this is….
Draw and Say:画一画,说一说。画画你认识的人介绍给大家。
4、课外活动(Add-activities)
广文博见。熟人见面问候语:Hello!你好!
上午见面问候语:Good morning!早上好!
下午见面问候语:Good afternoon!下午好!
晚上见面问候语:Good evening!晚上好!
最新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Pupils are able to learn the new words:eyes、ears、nose、mouth
2、Pupils are able to describe the parts of the body:Point to...
3、the difference between his and her
教学重点:
The parts of the body.
教学难点: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is and her.
教学准备:
Card .Pictures .tapes . radio
板书设计:
Module10 Unit2 Point to her nose.
Point to his/her/my_______
教学过程:
Step1 Greeting
Step2 Warm-up
歌曲《Hello!Hello!》
Step3 Lead-in
出示一男一女两张图片(脸部暂时不贴五官)
看嘴型,猜单词,猜对的身体部位词贴在黑板上,最后成“一男孩”人型,出示女孩图,让学生明白her 和 his 的意思并进行教学。
Step4 Prensentation
(一)脸部五官
1.贴五官进行教学(eye, nose, mouth, ear)
全班读——小组读——个人读
要注意mouth一词中th的发音以及eye和ear的复数形式。
2.单词操练
幻灯出示:游戏What’s missing?
3.单词游戏:贴五官
句型This is her/his…的操练。
幻灯出示灰太狼和喜羊羊的脸部,让学生进行句型This is her/his…的操练。
(三) 句型教学(在本册第三模块学生已经学过)
生唱歌曲《Please stand up.》,导出point to…句型。(唱首歌放松)
播放CD-ROM,学习课文。
播放CD-ROM,学生听课文对话并回答问题:你听到了几个脸部器官?分别是什么?
师播放CD-ROM,学生跟读
Step5 Consolidation
1.游戏:Listen and do
同桌(一男一女)为单位,听老师的指令“Point to her/his eye/nose/mouth…,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2.改编歌曲《Please stand up.》
Step6 Homework
1.听录音熟读课文。
2.模仿机器人分别给父母介绍自己及其他人的身体部位。
最新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教案(篇8)
First Period
一、Teaching contents
1. Let’s talk
Good afternoon! Nice to meet you, too.
2. Let’s play
二、Preparation
1. Headgears of Wu Yifan, Mike, Wu Yifan’t mother, chen Jie and Sarah.
2. a handbag
3. a clock
三、Teaching steps
1、Warm-up / Revision
a. Sing the song "Teddy Bear".
b. Perform the dialogue of Part A.
2、Presentation
a. Nice to meet you.---Nice to meet you, too. (shake hands)
b. Learn to say "afternoon and Good afternoon."
c. Listen to the recording and imitate.
3、Practice
a. Nice to meet you. Nice to meet you,too.
b. Perform the dialogue.
c. Arrange the dialogue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or sentence cards.
d. Let's play.
A: Good afternoon, B. This is C.
B: Hello, C! Nice to meet you.
C: Nice to meet you, too.
A,B: Goodbye1
C: Bye!
4、Assessment Workbook page 10
5、Add-activities
a. Listen to the recording and repeat.
b. Make a dialogue according to "Let's talk".
Second Period
一、Teaching contents
1. Let’s learn
Words:body, leg, arm, hand, finger, foot.
1. Let’s do
二、Preparation
1、a puppet
2、Cards of body, leg, arm, hand, finger and foot.
3、headgear of a captain
三、Teaching steps
1、Warm-up/ Revision
a. Captain says to review "let's do" of Part A.
b. Perform the students their own dialogues.
2、Presentation
a. Learn to say "body, leg, arm, hand, finger and foot."
b. Listen to the recording and repeat.
c. Let's do. Clap your hands. Snap your fingers. Wave your arms. Cross your
legs. Shake your body. Stamp your foot.
3、Practice
a. Let's draw a person.
b. Let's do. Point out which picture.
c. Let's do. Who responses faster.
4、Assessment
Workbook page 11
5、Add-activities
a. Listen to the recording, repeat and act out.
b. Say all the names of the body to your parents.
Third Period
一、Teaching contents
1. Let’s check
2. Let’s chant
二、Preparation
1、stationeries
1、pictures of parts of Zoom
三、Teaching steps
1、Warm-up /Revision
a. Let's do. Clap your hands.....
b. Stick the cards to make Zoom.
2、Presentation
a. Where is my pencil? Here it is!
b. T:Where is your pencil? Ss:Here it is. ----Where is your mouth / hand/
ear/ nose?
3、Practice
a. Let’s chant
b. Divide the students into two groups. One asks "Where is your nose?" The
other answers "Here it is. "
c. Work in pairs.
d. Let’s check
Listen and choose A or B
4、Assessment
Workbook page 12
5、Add-activities
Listen and say Part A and B.
频道小编推荐: |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精品7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1
【课型】
欣赏活动课
【教学内容】
1、欣赏英国画家康斯泰勃尔的油画《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
2、欣赏法国作曲家比才的音乐《小步舞曲》、《间奏曲》。
3、朗诵中国诗人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搭建一个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平台,通过对乐曲、绘画作品的欣赏、鉴别和散文的朗诵,了解表现田园小景的多种艺术形式的特点。
2、技能目标: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掌握的艺术手段去鉴别、感受、理解,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田园小景。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表现田野的艺术作品,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对乐曲、绘画作品的欣赏和散文的朗诵,了解表现田园小景的多种艺术形式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掌握的艺术手段去鉴别、感受、理解,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田园小景。
【学情分析】
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田野》这个主题中,《田园随想》是一个创造性的音乐活动,通过让学生通过赏名画、听音乐、品美文,感受田园的优美意境,了解表现田园小景的多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田园的情景。因此,教师要以教材提供的内容为基本素材,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最大限度地去表现音乐。在音乐与相关文化方面,本单元有很大的外延性,教师应启发学生广泛地收集有关田园的艺术作品,增加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在课下准备,用自己的艺术形式表现田园小景。尽量使每个学生有机会展示。也许在一个课时中不能完成,可能会用更多的时间,不要以完成教材内容为唯一标准。我们应该转变一堂课一首歌的传统观念,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一个整体趋考虑,这样可以获得较大的提高。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钢琴、表现田园景色的音乐、绘画、散文、乐器图片等。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请闭上眼睛,在老师的描述中想象,你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朦胧的远山、翠绿的原野、潺潺的小溪、小鸟在树林中穿梭鸣叫,远处传来悠扬的牧歌声……)
音乐与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可以表现同一种意境,只是使用的材料不同。一种是用声音,一种是用色彩。所以人们常说,绘画是静止的音符,音乐是流动的画面。
2、欣赏英国画家康斯泰勃尔的《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
(1)你看到画面上表现了什么?
(2)和同桌一起交流这幅画的内容、色彩、意境等哪些方面留下了深刻印象。
(3)你有其他表现田园景色的美术作品推荐给大家吗?
3、听辨音乐片段:讨论什么样的音乐旋律与这些画的意境相配?
(1)教师弹奏《小步舞曲》、《间奏曲》音乐片段,全体学生用手势表示选择。
(2)教师简介法国作曲家比才的《小步舞曲》、《间奏曲》。
(3)讨论小结:《小步舞曲》、《间奏曲》旋律优美,节奏舒缓、力度稍弱、速度稍慢,与绘画的意境是相似的。《剪羊毛》是节奏明快、旋律活泼跳跃,不适合表现幽静的田园小景。
4、讨论:可以选用什么乐器作为主奏乐器?
指名上台选择乐器图片并说出理由。
讨论小结:长笛清脆、柔美的音色,经常被用来表现田园的景色。小提琴、竖琴、双簧管、圆号等乐器的音色相对柔和,也经常交替出现。
5、完整聆听音乐:听辨有哪些乐器出现,感受优美的音乐旋律和意境。同时展示几幅其他表现田园景色的美术作品,在音乐中共同欣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内容、色彩、意境等方面欣赏油画,用丰富的语言形容并交流所看所想,欣赏其他表现田园景色的美术作品,进一步领略大自然的美。结合的学生认知能力水平,引导学生根据相关的音乐要素如:旋律、节奏、力度、速度、音色等进行分析综合,为情境选择合适的音乐,在听辨和讨论中将绘画与音乐的关系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6、赏析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段:除了绘画、音乐,还可以用语言来表现田园小景。教师出示散文片段:
(1)学生默读,了解散文内容;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体会意境。
7、试一试,在《间奏曲》或《小步舞曲》的伴奏下朗诵。感受、对比有音乐伴奏和没有音乐的朗诵有什么不同?
8、聆听范读:怎样与音乐配合,学习配乐朗读的技巧:节奏、气息、音调的控制运用。
【设计意图:通过默读感受、齐读感悟,和学生共同品读这篇徐志摩最著名的散文,体会文字所描绘的美丽风景和幽美意境,让学生在同样优美的音乐中有感情地朗诵,进一步得到情感的升华,掌握朗诵和唱歌一样,需要掌握气息、音调和节奏的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
9、拓展启发:想一想,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表现田园风光吗?(如唱歌、影视等)?
小组讨论准备。
【设计意图:本课的创造空间很大,这一个课时中,我们以教材提供的内容让学生了解音乐、绘画、散文等艺术形式在表现田园景色中的特点,为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田园小景奠定基础,给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提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创作展示,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
教学反思:
我在本课中根据教学主题及教学目标,尝试和使用了创设情景、分析对比、学生搜集资料合作、小组汇报、师生合作等教学方法。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大容量、全兼容和交互性强等特点,将各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展示给学生实现视听结合,激发其认知兴趣,调动其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并增强教学的密度提高教学效果。给学生提供一个性化全方位的音乐环境,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转化为知识和素养的积累,同时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想象力。我结合音乐课程现代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依据《音乐》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我设计了想、感、赏、做四个环节,也就是回忆美、领悟美、欣赏美、创造美一系列生活化情境,让学生“乘着信息技术的翅膀”在大自然中自由翱翔。
音乐教学是素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则为现代课堂教学引入了新的元素与生机。本节课我借助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轻松攻克了教学难点,使音乐教学如虎添翼,既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又优化了课堂结构。为理解音乐作品的主题思想与情感体验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
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使学生能形象直观地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获得初步的音乐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教学本节课,使我更加坚定了信息技术与音乐课整合优化的信心,让我们乘着信息技术的翅膀在音乐无极限的空间里自由翱翔吧。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雁湖》,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雁湖》,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
3、有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节拍进行演唱歌曲。
重点难点
1、能够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雁湖》
2、根据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唱准切分节奏︱55.︱56i︱的演唱。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组织教学
随《大雁湖》伴奏音乐进教室。
2、学做简单的蒙古基本动作
1)谈话导入:我们祖国有几个少数民族组成的(56个),说说你知道几个少数民族,我们是属于哪个族?
2)教师随《大雁湖》伴奏音乐跳一段舞蹈让学生说说老师跳的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3)看了之后说说你们喜欢哪几个动作。跟随老师做做动作。
总结:同学们舞姿跳得很美,那你们的歌声会是怎样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蒙古歌曲《大雁湖》,让同学们在蒙古的大草原上尽情歌唱同时我们领略一下那里的风景。
二、寓教于乐
1、听录音范唱感受音乐的风格和情绪。(蒙古族民歌,曲调优美抒情。)
2、再听音乐说说歌曲内容。总结:大雁湖在唐古拉山附近,那里草肥水美,栖息着很多珍禽异鸟,大雁也在那里安家落户了
3、听教师范唱歌曲。
4、歌曲短小让学生自己随琴唱唱。
5、学唱难句:大雁湖好风光啊哈嗬。(先听教师范唱,教师在啊哈嗬下面划出节拍,学生跟老师一起边唱边划拍。)
6、大雁湖那么我们用心的赞美以一下再跟琴唱唱这一乐句。(衬次“啊哈嗬”表达了蒙古人民的粗犷豪放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7、指出切分节奏XXX的唱法,歌曲有几个这样的节奏并唱唱切分音。
8、随琴慢速轻唱歌曲。(数次)
9、师生接唱。(分组接唱)
10、随音乐伴奏唱唱歌曲。
11、请个别同学唱唱。
12、随琴慢速唱唱曲谱。(教师帮助学生碰到有困难的乐句一起纠正唱唱。)
13、师生曲谱接唱。
14、再次完整有感情的唱唱歌曲。
三、创造表现
1、在演唱过程中学生多情不自禁的动起来了。你想用怎样的.动作来表达这首歌曲呢?(开始学过的蒙古动作加进去)
2、放音乐全班学生随音乐做自己喜欢的蒙古动作。
3、跟随老师的琴边唱边做动作。
4、请几位学生上台表演舞蹈,其他同学伴唱。
总结:同学们唱得那么好,舞得也那么精彩,你们还会创编歌词吗?
5、以《大雁湖》的旋律创编歌词。(提醒学生旅游过的地方印象深刻的或者我们自己家乡等好地方值得你赞美的。)
6、请创编好的学生念念歌词,再随琴唱唱自己创编的歌曲。
7.假如让你们随音乐画画你会画出怎样的一副画呢?学生自由说说。
四、完美结果
同学们不但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对蒙古族的热爱,还用了美妙动听的歌声抒发了对大草原赞美之情,老师希望你们以后能编出更多更好的歌词来赞美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随《大雁湖》音乐边唱边出教室。
课后反思
1、优点:
在这节课中,我采取了很多的形式方法来完成,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很集中。
2、缺点:
有些地方没有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主体性的体现还不够明显。学生在自我评价方面也做的不够。
3、改进意见: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段的反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虚心请教,不段的提高教学水平。成为创新教育中的新型老师。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3
知识目标:
1、知道歌曲《阳光牵着我的手》歌词中的“太阳”寓意深刻指的是给我们带来的幸福生活。
2、歌曲中2、4、7音准的掌握。
3、符点八分音符和四分休止符的掌握。
技能目标:
1、能与他人一起带着欢快、活泼的情绪,准确有表情地演唱《阳光牵着我的手》。
2、在二声部训练中尽量做到和谐均衡。
3、能用简单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唱《阳光牵着我的手》,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在在社会的温暖怀抱中健康成长的幸福感。
2、能与他人一起带着欢快、活泼的情绪,准确有表情地演唱《阳光牵着我的手》。
3、在学唱歌曲中让学生知道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给了我们快乐和幸福的生活。
教材分析:
《阳光牵着我的手》的歌词寓意深刻,具有较强的性;二段体结构充满活力。演唱形式也是先齐唱,后合唱。歌曲反复之后的第二结尾为了增强歌曲的结束感,将结束音延长了两拍。
教学重点:
1、能够带着欢快、活泼的情绪准确有表情地演唱《阳光牵着我的'手》。
2、通过学唱《阳光牵着我的手》,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在学校在家庭在社会的温暖怀抱中健康成长的幸福感。
教学难点:
歌曲中2、4、7的音准和符点音符的准确掌握。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学唱新歌。
(一)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能和大家一起度过这愉快的40分钟,我感到特别高兴,那就让我们拍手来感受这一时刻吧。
(二)师生共同演唱:《拍手拍手》。
学生随音乐有感情地哼唱歌曲,并手拉手进行肢体活动。
(三)学唱新歌《阳光牵着我的手》。
1、教师:同学们,在家里是爸爸妈妈牵着我们的手,给了我们无数的关爱和照顾,在学校是老师同学牵着我们的手,给了我们更多的教诲和帮助,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阳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那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歌曲《阳光牵着我的手》,在歌中找到答案好吗?
2、感受与鉴赏。
(1)第一遍聆听:学生回答。(阳光给了我们温暖和幸福……)
(2)第二遍聆听:感受歌曲情绪。(欢快、充满活力)
根据情绪和旋律的变化感受歌曲的段落划分,并有感情的朗读歌词,了解歌曲内容。
(3)第三遍聆听:随范唱录音用“la”轻声哼唱旋律。
3、学唱歌曲。
1)通过聆听录音和钢琴指导唱准2、4、7。
2)教师通过演唱旋律来指导学生唱准符点八分音符和四分休止符。
3)整首歌曲在学唱中指导: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采用师帮生的方法唱好四分休止符及四分附点节奏,解决5的八度音准和2、4、7。
三、歌曲处理。
1、学会歌曲后,学生再次谈谈对歌曲的理解,说一说你在生活和学习中有哪些事使你感到幸福和快乐。
2、欣赏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师生随音乐边唱边表演。
3、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及伴奏型为歌曲后两拍伴奏。学生通过创作和敲击进一步理解音符时值并准确的表歌曲。
4、带着欢快、活泼的情绪边用乐器伴奏边准确有表情的演唱。
四、音乐拓展
1、师:同学们,表达幸福的方式很多,每当你们幸福的时候,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
2、生回答:略。
3、师: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你们感到幸福和快乐吗?那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4、表演:《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
五、教师。
同学们,因为有了阳光,,我们才有了快;因为有阳光,才使我们感到幸福。老师希把快乐和幸福留在我们生活和学习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把快乐和幸福带给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关心和爱护我们的人。
板书设计
阳光牵着我的手
——————————
——————————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小螺号》由著名的词曲作家付林创作于80年代,歌曲一经演唱就以独特的风格、鲜明的音乐形象传唱开来,受到人们的喜爱。
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第一乐段四个乐句,每个乐句四个小节,每个乐句的前两个小节都运用了X X X ︳X XX X 的节奏,欢快、活泼,独具特色。第二乐段同第一乐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节奏舒展,由四个乐句组成,节奏型相同,每个乐句的最后一个音延长了三拍半,仿佛在模仿悠长的螺号声,也好似在我们的面前展现出了宽阔、蔚蓝的大海,使我们的心情豁然开朗。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最后在欢快的情绪中结束。
在演唱方面,要引导学生分辨两个乐段的不同情绪。第一乐段用欢快、弹跳的声音演唱,训练学生均匀的呼吸和清晰的吐字。第二乐段的气息要长,并能够保持,以免在唱长音的时候,音准容易发生向低偏离的现象。做到在问题中解决问题,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小螺号》。
2、引导学生通过对音乐要素的感知,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情绪,联想音乐所表达的意境,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欢快跳跃的声音正确有感情地演唱《小螺号》。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为歌曲配以伴唱与轮唱的表现方式,初步培养合唱的基本技能技巧。
教具:录音机、歌篇、小螺号、打击乐器、素材磁带、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播放《小螺号》伴奏音乐,学生踏着音乐的节奏进教室,然后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做律动。
2、 师生歌唱问好。
[设计理念]音乐教学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通过音乐律动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
(二) 创设情景 音乐模仿
1、 播放海浪声录音 师问:你听到了哪些声音?(海浪声、海鸥叫声、螺号声),师:听到这些声音使你联想到了什么地方?(出示挂图)
2、 你能模仿这些声音吗?指名分别模仿
A指导学生模仿螺号声(加入适当的动作模仿)鼓励求异思维,出示曲谱指导视唱后再模仿。
B指导学生用动作、声音模仿海浪,可以分组进行,师模仿后出示曲谱指导视唱,启发学生用什么方式表现海浪的此起彼伏(用轮唱的形式)
[设计理念]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教师应有机地整合教学内容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这一环节我首先用音效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海天一色的美丽意境,继而启发学生分别模仿螺号、海浪、海风、海鸥的声音,激发了学生参与音乐模仿和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并在模仿中培养了学生基本的轮唱技能,实现了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三) 音乐游戏 感受音乐
1、 师用拍手的方式为这段音乐伴奏(第一遍)学生模仿(第二遍)
2、 随着音乐做游戏。规则:和老师一起随音乐节奏踏步并且每乐句变换一次方向,注意每乐句老师的动作变化,请你来模仿。然后数数共有几乐句?感受乐曲的速度。
[设计理念]重视音乐实践活动,在生动形象的活动中使学生充分感知音乐要素(速度、情绪、乐句),为歌曲的表现奠定基础。
(四) 感受音乐 新歌教学
1、师导言: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一首和大海有关的歌曲《小螺号》
2、初听 引导学生用动作感受几拍子?
3、复听 学生随之哼唱, 指导学生通过律动表演来感受歌曲情绪的变化?并告诉学生歌曲有三个部分,有两个部分是一样的,你能听出来吗?
4、再听 问:按照什么顺序演唱?DC反复记号的应用,介绍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ABA
5、教唱歌曲 采用听唱法,指导学生音准节奏及清晰的咬字吐字,能用欢快跳跃的声音演唱及反复记号的使用
6、歌曲处理 启发学生第一乐段用欢快、弹跳的声音演唱,第二乐段气息要长,并能够保持,有感情地演唱。
7、男生唱,女生加入拍手伴奏,男女生再对换。
[设计理念]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之中。因此,这个环节我引导学生每一遍都带着不同的问题去感受歌曲,增强音乐感知力,尤其是在歌曲学习中启发学生运用动作表演来感受并体现歌曲情绪的变化,增强了审美体验和音乐表现力。
(五)表现音乐 合唱训练
1、师为A段配以伴唱,引导学生用听唱法学习。
2、随范唱磁带师带领学生演唱A段的伴唱。
3、启发学生讨论B段应该用怎样的演唱形式能表现出海水此起彼伏的情景和满怀期盼的美好心情。(轮唱或其它的方式)并指导演唱。
4、指导学生用动作、声音形象地表现出海边的场景,启发学生还可以模仿海边的哪些声声音?(如海鸥的叫声、海风的声音等)并能用合唱、表演的方式表现歌曲《小螺号》。
[设计理念]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师生互动,以审美为核心,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新课标》中指出要加强合唱教学,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的能力,合唱教学可以从轮唱开始,逐步过渡到多声部合唱。因此,这一环节在完成歌曲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启发他们运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更好地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师生共同以声音模拟、动作表演、丰富的演唱形式,体验并表现美好的音乐意境,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之情。
(六) 小结
生活中处处有音乐,希望同学们在音乐的世界里感受到。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人音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第2课“家乡美”《大雁湖》
设计理念:
本课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设计、cool edit pro软件、微视频以及其它教学媒介的应用、教学语言和教学环节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下,通过聆听、学唱、自学、讨论等方式学唱《大雁湖》,感受作者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情感。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鄂温克族民歌。曲调优美抒情、悠扬动听,富于歌唱性。曲中通过对大雁湖景物的描绘,抒发的人们热爱家乡的真切情感。歌曲为四二拍、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曲调中“xxx”切分节奏的运用,使音乐富有动感。特别是第二乐句衬词“哦哈嗬”的运用更增添了歌曲浓郁的地方风格,表达了人们对家乡发自内心的赞美之情。第三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曲中的四度、五度、八度大跳的使用,把鄂温克族人民的粗旷豪放的性格刻画的栩栩如生,抒发了人们对家乡无比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四年级处于小学阶段的中年级时期,他们具备一定音乐素养,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增加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了解他们的成长特点,掌握他们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点,更好的引导学生去探索音乐世界。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家乡鄂温克族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感受到鄂温克族人民粗旷豪放的性格;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对比、合作讨论、分组演唱等形式以及cool edit pro以及微视频等媒体的应用学唱《大雁湖》并体会节拍变化对歌曲情绪的影响;
知识与技能:能用圆润的声音准确的演唱出歌曲《大雁湖》并演唱节拍改变后的三拍子旋律。
教学重点:能用圆润的声音准确的演唱歌曲《大雁湖》
教学难点:体会节拍变化对歌曲情绪的影响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导入
1.通过微视频介绍“鄂温克族”导入
同学们,在我国56个民族中,有一个少数民族叫“鄂温克族”,你知道吗?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视频看完后,我来考考大家。
2.播放微视频《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个地区?(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人口有多少?(3万人)大家看的很仔细。
鄂温克族除了有有趣的民俗和美丽的服饰外,那里的民歌更是优美动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鄂温克族民歌《大雁湖》。让我们赶紧来听,并请同学们想一想歌曲给你怎样的感受。
新授聆听感受
(1)初听歌曲
歌曲给你怎样的感受?
是的,这首歌曲调优美抒情、悠扬动听;歌曲通过对大雁湖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人们热爱家乡的真切情感。让我们再次聆听,并找出一个很有特点的节奏型,这个节奏型在以前的歌曲中很少出现,但在这首歌曲中出现了很多次。
(2)复听歌曲
找到这个节奏型了吗?是的,它就是切分节奏。
让我们通过微视频来了解一下切分节奏。
微视频介绍切分节奏
找一找切分节奏出现了几次?对,6次。让我们分别来唱一唱。
切分节奏的加入使音乐更加舒畅且富有动感。请同学们在老师的歌声中再次感受切分节奏和歌曲优美的旋律。
(3)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哼唱
学唱歌谱
同学们,优美的旋律在演唱时需要连贯、流畅,让我们来试一试。请同学们随老师的琴声慢速唱歌谱。
(1)生随琴唱(解决难点)
大家唱的很认真,但有一个音的时值需要注意。请看大屏幕。如果没有延音线应该怎么唱?(请生回答,老师巩固)加上延音线,又该怎么唱?(生唱师巩固)是的,加上延音线这两个音就成为一个整体。好,让我们再来一遍。
解决“哦哈嗬”的时值
(2)再来一遍
下面给同学们两分钟的时间自由唱,不会的地方可以相互讨论,也可以问老师。开始倒计时了。
(3)生自由唱并讨论【倒计时器】
好,时间到。让我们再次完整唱。
(4)再次完整唱
同学们歌谱唱的真好。加入歌词试一试
填词学唱
(1)随琴完整唱
同学们,歌词中提到了鄂温克族哪些美好的景物?(珍禽异鸟、大雁湖、雪白的天鹅、乌兰泉)让我们怀着对这些美好景物的向往再次深情演唱。
(2)再唱一遍
歌词写的多美呀!请大家在景物的地方唱的更连贯、流畅一些。让我们跟着音乐伴奏,手拉着手,加入身体的律动再次演唱歌曲。
请全体起立,我们2小节做一次律动。
(3)跟伴奏再次唱
从同学们优美的歌声中,我感受到了鄂温克族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歌曲用的是四二拍,如果把将2/4拍改为3/4拍,音乐情绪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1面,随琴声一起唱改变后的旋律。
拓展探究
改为3拍子后,歌曲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将2/4拍改变为3/4拍
3拍子让歌曲更富有动感,节奏感更强。也就是说,拍号让歌曲的音乐情绪发生了变化。
还是这条旋律,请同学们听一听它的音乐情绪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音乐情绪有没有变化?是的,旋律变得流畅、抒情。
诶,同一条旋律,为什么会从富有节奏感变得流畅抒情?老师在演奏时,哪些地方进行了变化?(速度,伴奏织体)刚刚提到的拍号、速度、伴奏织体,都称为音乐要素,除了拍号、速度、伴奏织体之外,音乐要素还有力度、节奏、和声、调式、曲式等,它们对音乐情绪的影响我们将在后面的学习中慢慢了解。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鄂温克族,并学唱了哪里的民歌《大雁湖》,它用优美抒情的旋律表达了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尤其是切分节奏的运用让歌曲更加舒畅且富有动感。我们还学习了音乐要素以及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的影响。同学们,音乐是神奇的,让我们在以后的课程中继续探索它!
今天的音乐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友谊的回声》
2、音乐知识:力度记号(f、p)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正确的力度演唱歌曲《友谊的回声》。
2、在优美的歌声及有趣的游戏中,掌握力度记号:“f”、“p”,并能自如地运用到歌曲的表演中,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
3通过歌曲的演唱感受友谊的珍贵。
教材分析:
《友谊的回声》是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七册第七课《回声》中的表演歌曲。这首歌曲以回声作比喻,表达了对友谊的赞美、珍惜和追求。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个由三个乐句组成的乐段。第一乐句由低音区开始,旋律层层上升又缓缓落下,仿佛是视线随着景物而在移动,音乐富有动感。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采用了切分节奏,通过由低向高的旋律进行,发出了越来越热情的呼喊,第三乐句揭示了歌曲的主题,表现了孩子们不仅是在向大自然发出呼唤,更是对友谊的炽热的追求。第二段落音乐转为平稳,表现了对友谊的赞美,前一乐段末句在这里再现,突出“友谊是美好的”这一主题。
教学重难点:
用正确的强弱力度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录音机、打击乐器和绘画纸笔。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气氛,感受美
1、播放《友谊的回声》伴奏音乐,以美丽的大山做背景,学生听音乐走进音乐室。
2、师生问好。
二、寓教于乐
音乐实践,体验美
1、基础练习:
1=F2/4
5342|1-|5342|1-‖
lalaililalailu
2、情境导入:
师:大家的声音真美,将这么简单的练习都变得如此动听!在这个世界上,人的'声音是最美妙而复杂的,他能将大自然中很多的声音表现出来,例如:回声。
设问:什么是回声?(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再度被听到的声音叫回声)大家在什么地方听见过回声?(空房子里、山谷中)
3、模仿回声:
师:我们就一起来向大自然学习这美妙的回声。(电子琴用固定音高不同力度伴奏)
f p
噢 — 噢 —
4、突破歌曲中的难点:
师:大家声音的表现力可真棒,现在老师把回声加上音高,请同学们唱一唱。(电子琴伴奏,控制力度)
1=bE2/4
f pp f pp
ⅰ 6 0 | ⅰ 6 0 |7 5 0 | 7 5 0‖
噢 噢 噢 噢
5、学习力度记号:
师:同学们的声音真是美啊!尤其是加入音高后,声音更加动听了。不过老师有一个小小的问题想请大家回答:
我们向着山谷喊的声音和山谷中的回声一模一样吗?有什么变化?(喊声“强”,回声“弱”)
大家想不想知道,在音乐中用什么记号来表示“强”?什么记号表示“弱”呢?
板书:“f”表示强,“p”表示弱。
引申:“ff”表示极强,“pp”表示极弱。
6、小游戏
师:让我们大家来做回声的游戏,再一次的来感受一下美妙的回声。
(1)介绍方法:10人模仿回声,表现p,其他的同学模仿人声,表示f。(电子琴伴奏)
1=bE2/4
f p f p
ⅰ 6 0 | ⅰ 6 0 |7 5 0|7 5 0‖
噢 噢 噢 噢
(2)学生自己设计f对pp和ff对pp的回声游戏,然后实践。
三、创造表现
表演歌曲,理解美
1、聆听歌曲。
刚才我们做了“回声”的游戏,再听一首歌曲——《友谊的回声》。边听边引导学生划2/4拍的图式。
设问:这首歌唱出了哪些内容?为什么称“友谊的回声”?
2、复听歌曲。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设问:你觉得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学唱曲调:
(1)教师示范曲调,要求学生仔细听并手划指挥图式。
(2)师:我们先学习第一部分还是第二部分?
(3)生选择。
(4)第一部分的方法:
①分组自学,找出问题。(师钢琴单旋律作为背景。)要求:遇到问题的可做出标记。
②各出一招,解决问题。
③跟琴的伴齐唱第一部分的旋律。
(5)第二部分的学习方法
听琴唱第二部分(最后的14小节)歌谱。师关注学生的情况解决难点。
(6)完整唱全曲。希望同学们能表现出中间部分的回声效果。
4、填词。
(1)听琴轻声填词。
(2)找出疑难问题共同解决。
(3)歌曲处理。我们用什么样的声音和情感才能表达出友谊的回声呢?
(4)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四、编创表演,升华美
1、自由选择小组:歌唱组、伴奏组、绘画组、舞蹈组。
2、分组编创,以歌曲伴奏做背景。要求:歌唱组用最美的声音表现歌曲,伴奏组可以选择打击乐或自备乐器为歌曲准确伴奏,绘画组画出你心中美丽的大山,舞蹈组用优美的舞姿表现歌曲的美……)
3、集体表演。
五、完美结课、延续美
原来你喊出的声音是可爱的,那么你的回声也是可爱的,就像同学间的友谊一样,如果你付出的是真诚、友好,那么同学回报你的就像回声一样,是真诚、友好的,所以,这首歌曲唱出了《友谊的回声》。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一起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课吧。同学们再见!
教学反思
《友谊的回声》这首歌曲以回声作比喻,表达了对友谊的赞美、珍惜和追求。歌曲的篇幅较长,如果采用整体听唱法显得有难度,因此在课的开头通过童话故事《回声》对重点乐句进行突破练习,学唱时把歌曲进行分解,牢牢把握“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和“给学生学习自主权”的理念来组织教学。让教学在“学习重点乐句——整体听赏——分解学唱——整体练习——情感升华”五步环节中逐一落实,让学生学得轻松,唱得愉快。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虽然不像成年人那样去创造、发明,但是,他们对事物或问题好奇、好问、好学,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愉快和谐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被这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感染和激励,并以饱满的热情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在导入本课教学时,我运用故事导入法引出《回声》,通过让学生欣赏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最直接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回声”,从而使学生在接下去的“回声游戏”中能更好地表现“回声”,并在课堂中制造“回声”,轻松解决歌曲难点。
二、明确地位,引导自主学习
现代教育观认为,素质教育其实是对学生实施主动性教育。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地位、作用,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相应的对策,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和帮助学生参与音乐活动,让学生的学习在“自信地做”中进行,引导学生自信尝试,自信表达,自信探究,自信创造,并在良好的自我观念和积极探索心态下,表现潜能,体会到“学唱歌我能行”。
在教唱歌曲时,我让学生自己选择学唱部分,尊重学生的意愿,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轻松的学习状态中。另外,在学唱难点时,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由学生充当小老师,自己解决问题,这既能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让学生自信地去学唱歌曲,表现歌曲。
三、课外延伸,激发学生情感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无一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它既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也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既丰富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情感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
在本课的最后部分,通过课外拓展,要求学生当一回大山和小兔淘淘共同喊出了“友谊的回声”,并引出话题“生活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朋友之间友谊的存在”,让学生尽情讲述身边的“友情”,表达感激之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从而为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部分,通过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诉说“友情”,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师只是从旁引导,将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7
第三单元 民族的节日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会演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快乐的泼水节》。
2、 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并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和对音乐的亲近感。
3、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手风琴
教学重点:
相关文化的渗透以及情感的启发,让学生了解泼水节、象脚鼓。
教材分析:
《快乐的泼水节》
本歌的旋律采用傣族民歌的典型音调编写,傣族民歌常用“1、3 、5 ”和弦的分解进行,但这种进行又与大调歌曲有所不同。
歌曲为单乐段结构,每乐句四小节,呈方整结构。第一、二乐句节奏完全相同,第四乐句的节奏与第一乐句相似,第三乐句的节奏显然与第一乐句不同,主要是第一小节不同,因此,在节奏上形成了起承转合的关系。
这首歌曲的速度标记为中速欢快的,因此不可处理太快,大约为每分钟72-78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能歌善舞,有趣的是他们几乎每年都有一两次盛大的民族聚会,在这盛大的聚会里歌舞表演和民间传动体育表演是必不可少的。课本山已向同学们介绍了傣族的泼水节和蒙族的那达慕,同学们还知道别的民族的节日吗?
生:芦笙节......
师:对!芦笙节是苗族的,还有壮族的歌圩,瑶族的达努节等,请同学们回去收集有关资料与同学们交流。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就是“民族的节日”,第一首歌曲是《快乐的泼水节》。
二、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1.老师介绍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隆重的年节和歌舞节日,每年清明后十天左后举行,周恩来总理也曾经参加过泼水节,与傣族人民共同泼水祝福。在泼水节里人们在锣和象脚鼓声中相互追逐泼水,以示祝福,民间舞蹈家扮成孔雀的样子,翩翩起舞,小伙子们在江河中进行龙舟比赛,岸边的人们唱着歌端着米酒,准备敬献给获胜者。歌手们边唱边爬上竹梯点燃钻天烟火,气氛十分热烈,活动从黎明直至深夜。
在欢乐的泼水节里,少年儿童也加入了泼水的行列,我们今天将学唱的歌曲就是表现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情景的。
2.教师范唱或播放磁带,使学生对歌曲的内容、情绪、音调、节奏、速度又一个大致的了解。
3.随范唱的录音学唱歌词。难点要解决结束句中“哎”两字,起于第二拍的后半拍,可用指挥手势予以提示。
4.引导学生分析乐谱
5.介绍傣族乐器锣与象脚鼓
6.学习几个傣族舞蹈动作,随音乐自由表演
三、小结
在边唱边舞中结束全课。
四、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弹拨乐合奏《塔吉克的节日》和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教学目标: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快乐的泼水节》。
2、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并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和对音乐的亲近感。
3、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手风琴
教学重点:
相关文化的渗透以及情感的启发,让学生了解泼水节、象脚鼓。
教材分析:
1.《塔吉克的节日》
《塔吉克的节日》是一首弹拨乐合奏曲,乐曲充分发挥了弹拨乐器的性能特点,形象地描绘了塔吉克民族粗犷豪放的性格和节日里欢快、热烈的场面。
塔吉克族居住在帕米尔高原东部的塔什库尔甘地区。每逢节假日或喜庆时,塔吉克人常在鹰笛和手鼓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并举行赛马和叼羊等活动。
手鼓是新疆各少数民族常用的乐器。
2.《火把节之夜》
这是一首中阮独奏曲,阮是我国民族弹拨乐器中很有特点的乐器之一,是东汉时期艺术工匠们参照琴、筝、筑、箜篌等乐器创制而成,阮为圆形音箱,直炳,有十二个品,四根弦,到了唐代,发展为十三个品,称为“阮咸”。阮有大、中、小之分,常用的是大阮和小阮。
《火把节之夜》原为琵琶独奏曲,乐曲共分为三段,在一个简短的引子后,具有浓郁彝族风味的慢板主题(a段) 轻柔的奏出,及富歌唱性,犹如巴乌的吹奏声,舒展而柔美。b段热烈奔放,展示了人们手擎火把载歌载舞的情景。最后再现a段,更加优美宁静,富有韵味。
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表现傣族泼水节欢乐情景的歌曲《欢乐的泼水节》,今天我们要道彝族的山乡去“旅游”,参加他们的火把节。
彝族的火把节盛名天下,每年农历6月24日起,连续三天三夜,彝族人民在宽广的草地上纵情歌舞、赛马、斗牛、射箭、摔跤,到了晚上,人们点燃火把穿行于田野山村之间,以驱除妖魔,保佑平安。
2.欣赏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提出要求:同学们已经到了四年级了,今后欣赏的器乐曲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听,器乐曲没有歌词,该怎样欣赏呢,首先,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否则就听不出其中的妙处了。其次,要能记住乐曲的主题,最好能跟着哼几遍,以后一听到这个主题就能说出这首乐曲的曲名和作者,这也是我们欣赏音乐的重要目标之一。再者,听音乐时要根据乐曲的标题展开。
3.初听乐曲
随教师学唱主题,要求能初步记住。
复听主题。
复听全曲,要求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4.欣赏弹拨乐合奏《火把节之夜》
介绍塔吉克族及鹰笛、手鼓。
初听乐曲。
随教师学唱主题。
学习手鼓的演奏方法,部分学生模仿击手鼓的动作。
教师演奏主体音乐,学生用手鼓伴奏。
复听乐曲。
5.课后反思
最新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精选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在上课之前把教案写好的每个老师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有经验的教师写的教案会更简略。那么好的教案都包含哪些内容呢?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为大家整理的“最新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篇1】
2021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1
教学目标:
1.听赏乐曲《森林水车》,感受乐曲主部与插部不同的音乐形象。
2.能记忆乐曲主部主题,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图式。
3.能运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乐曲。
教学重、难点:
1.聆听乐曲,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图式。
2.教师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以水车图片及乐曲前奏中的水车音响引入乐曲《森林水车》。
2.如果班里有农村的学生,可请他们介绍水车的作用。
二、听赏乐曲主部主题A
1.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学生感受主题音乐形象,边听边看曲谱(黑板或投影上有主题曲谱)。
教师提问:
(1)主题A的节奏是舒缓的还是密集的?(比较密集)
(2)主题A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小提琴)
2.再次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并提问:主题A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回答。
3.再次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要求学生进一步熟悉主题旋律。
三、欣赏乐曲
1.初次完整聆听乐曲。
完整播放《森林水车》乐曲,并提问:主题A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三次)
乐曲《森林水车》中,主题A在乐曲中出现了三次。除主题A外,乐曲还有序奏、两个插部(分别用B、C来表示)和一个尾声构成。下面我们先听序奏部分。
2.听赏乐曲序奏。
播放乐曲《森林水车》序奏部分,学生感受音乐形象,边听边看曲谱。
2021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2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地球村”的含义,关注世界和平事业和绿色事业,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育学生热爱世界和平保护绿色环境。
2、学会《手拉手,地球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谁知道“地球村”是什么意思?
2、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3、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4、听歌曲教唱录音(合唱)。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二、学习新歌《手拉手,地球村》。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
3、学习歌曲的曲调。
三、小结
2021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3
教学目标:
1、、初步熟悉《森林狂想曲》的音乐,能用竖笛或口风琴吹奏A段主题。
2、通过听《森林狂想曲》感受民族管弦乐,体会藏族、音乐风格。
3、初步进行合奏《森林狂想曲》提高演唱的质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
二、初步欣赏《森林狂想曲》。
1、初听音乐。(教师简介)
2、让学生熟悉A、B、C各段的旋律。
3、教师分别用电子琴或竖笛演奏A、B、C各段的旋律。使学生听到音乐就能知道是A段还是B段或C段。
4、复听完成课本上的第一个练习。
5、这首乐曲有许多地方运用了“音效”即实地录制的声音,加强了真实感,使人身临其境。(分小组共同探讨、创造、分工)。
三、选择两或三个小组与教师合作,共同演绎《森林狂想曲》。
四、在口风琴或竖笛上学习吹奏“mi”“fa”“sol”三个音。
五、随教师用较慢的速度学习吹奏《森林狂想曲》A段的旋律。
2021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合唱的学习,体验对大自然的赞美、对大自然的热爱。
2、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3、培养学生的演唱表现能力,使学生能够用自然、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全曲。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教学难点:
唱准歌曲中的弱起、二声部练习。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入教室,要求跟着歌曲的节拍。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练声
1、生唱“啦”
师:刚才我们都在春天里听到了很多美妙的声音,现在我们就把它们融到“啦”这个音中,我们用声音来表现下,跟着我的动作一起来。
2、代词唱
师:嗯太美了,我听到了万物的声音,那现在老师就把你们美妙的声音配上旋律,一起来唱一唱,注意看我的手势,先听下琴。
3、出示:10501050︱10501050
师:刚才我们唱的旋律,我把它写成了这样的曲谱,我这里有两种唱法,听完了之后请你告诉我,哪一种是跟这个谱子一样的!
三、解决难点
师: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最近的天气可谓是春光明媚,春风轻轻拂过我们的脸庞,非常的舒服。你能模仿一下春风的声音带给我们一丝凉意吗?
师用WU范唱:0004.3︱26–5.4︱35-43︱2345︱4.33450
师:这是一阵柔和的春风,让我们一起模仿春风的声音吧。唱歌要注意坐姿,师弹奏旋律,学生模唱。
四、学唱歌曲
1、师:当那春天来到大地充满阳光,绿树发芽万物生长,当那小河清清流水正在欢唱,我将出发到远方……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意大利的朋友们出发远行的欢乐情怀吧。
2、师:听,田野在召唤我们呢。(第二次听全曲)
师:田野用什么方式召唤我们?郊游的队伍分成了几个小分队呢?
学生说一说。(合唱)
师:歌曲的情绪怎么样?(欢快,活泼)
师:那就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走向大自然,走进美丽的田野。为了使我们的步伐整齐,老师有两个要求:第一,请同学们一定要听着音乐,和着音乐的节拍来踏步。第二,为了踏好第一步,我们先要做好准备,这样吧,听老师数到七,大家一起捻指说“走”,然后踏步走起来。我们先来试试。
师:好,我们来看,谁能和着音乐的节拍走得最精神,最漂亮,能和大自然美丽的风景融合在一起。第三次听全曲。
3、解决难点
师:随着欢快的音乐来到了美丽的田野,请大家坐下来休息一会。老师把《田野在召唤》这首歌曲,送给你们,希望你们能喜欢!
师:让我们一起学习歌唱吧。
出示:0004.3︱26–5.4︱35-43︱2345︱4.33450生学唱代词唱一唱。
师:让我们告诉田野,不要着急,我们马上就来了。
出示:0004.3︱26-5.4︱35-43︱20505050︱3--0‖学唱曲谱。
4、师:美丽的田野在召唤我们,我们也一起轻轻地唱起来,用歌声来回应它。(同学们,想一想,是用大声喊唱,还是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去唱,能和美丽寂静的大自然融合在一起。)那我们就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再来唱,听好音,随琴唱歌,处理歌曲中的重难点乐句。
师:随老师的琴一起来唱一唱。(歌曲中的八分音符唱时做到声断气不断的状态,教师要示范给学生听,换气记号等。)
唱好、唱准歌曲中的弱起、反复跳跃记号、休止符及换气记号的作用。(注意用微笑的状态,嘴角上提,用灵活的舌尖来咬字吐字,听听你们的声音是不是跟大自然的声音一样动听美妙。)
A、学唱高声部曲谱
师:唱得真不错,让我们试试第二段吧。引导出第二段跟第一段结尾的不同之处。
B、学唱低声部前半部分
师:真不错。这首歌不但旋律优美,歌词写得也很美呢。学唱歌词代词唱全曲。
2021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5
教学目标:
1. 简单了解有关戏歌的一些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能够用京剧的风格韵味演唱《我是中国人》。
3. 进一步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体验以京剧音乐为素材而创作的浓郁京韵,学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教学重难点:
弱起、波音、装饰音、拖腔的唱法,初步掌握京腔歌曲的演唱。
教学方法:
欣赏法、对比法、讲解法、听唱法、教唱法。
教学准备:
录音机、课件
养成教育训练点:
上课要养成专心听讲,积极发言,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好习惯,并引导学生平时要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用京腔向同学们问好,要求学生也用同样的腔调向老师问好。
提问:觉得这样的问好与平时有什么不同?
2.课件播放《说唱脸谱》片断
引出戏歌的概念。戏歌:用戏曲的音乐素材创作的歌曲,就叫戏歌?戏歌是戏曲这种传统而古老的艺术形式与当代流行因素结合的产物。它是歌中有戏戏中有歌,很受大家的喜爱。
二、新歌学习
1.初次聆听《我是中国人》
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引导学生从歌曲情绪和歌曲内容说说对歌曲的感受。
师:这首歌曲的情绪是热情豪迈的,它赞扬了中华民族讲文明的传统美德和中国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再次聆听感受歌曲节奏
提问:这首戏歌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学生说一说
师:这首戏歌吸取了京剧西皮流水的特点,只有强拍没有弱拍。在戏曲中强拍叫做板,弱拍叫做眼,这首戏歌就是有板无眼。让我们来点着板,轻声哼唱全曲。
3.学生点着板轻声哼唱全曲
4.分句学唱解决难点
A 第一句“我是一个中国人”比较有戏曲的特点
按节奏读歌词
跟琴学唱歌谱然后填词
老师加上波音范唱第一句,让学生感受到波音
老师讲解上波音的唱法,学生练习
还有哪一句带有波音记号呢?学唱“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总结波音使歌曲增添了戏曲的味道
B “文明古国,更要讲文明。”
〈1〉跟琴学唱歌谱然后填词
〈2〉老师加上倚音范唱,让学生感受到和她们唱的有所不同
〈3〉老师讲解前倚音的唱法,学生练习
〈4〉总结倚音也使歌曲增添了戏曲的味道
〈5〉还有哪一句带有倚音呢?让我们来唱一唱.“堂堂正正”
C 最后一句“人”字的拖腔,一共有23拍(用教唱歌谱的方法解决难点,学会后要求学生尽量做到字正腔圆。
师:这个“人”字是一字多音,叫做拖腔,是戏曲的一大特点。请大家在老师唱歌谱的同时,边唱边数拍。
学生可跟琴视唱前9小节歌谱,再唱后14小节,最后23小节连起来唱,让学生找出换气的地方。
D 师生接唱最后一句。
5.跟琴完整学习歌曲
同学们的拖腔唱得字正腔圆,就连老师都佩服你们,老师教给你们一个戏曲动作作为奖励吧。
师表演跑圆场并介绍戏曲演员围着舞台中心绕圈子,表示在长途上行走叫做跑圆场。
学生分组表演。
让我们来完整的唱一遍,老师唱歌谱你来唱歌词。
6.休止符
歌曲中的八分休止符在这首戏歌中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答
对比练习
7.有感情的演唱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都感到骄傲,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来唱这首歌。
8.播放名家唱段视频。
从同学们的歌声中,老师已经感受到了你们内心的激动,那么艺术家们是怎样演绎同名戏歌《我是中国人》的呢?
9.请同学们带着各自的感受再来跟伴奏演唱一遍。
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10.分组比赛唱
学生评价
三、表演唱
学生根据前面已学过的动作边唱边表演。(相互学习)
四、总结
师:在我国众多的戏曲剧种中,哪个剧种被称为“国粹”?
京剧现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大精深的京剧艺术深深地吸引着国内外的朋友。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更应该去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良文化传统,让我们从唱戏歌开始,慢慢地去了解京剧,学习京剧,将来也能够登上戏曲的舞台一展风采。
最新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篇2】
教学要求:
1、精读课文,理解将维也纳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重在语言的积累和朗读。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气氛,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
教学准备:瑞博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谈话: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音乐之都维也纳》,读课题。
二、精读训练
(一)学习第一段。
(1)维也纳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呢?让我们来欣赏一些图片。(教师出示带背景音乐的图片)
(2)看了图片,再读一读第一小节。
请你谈一谈维也纳这座城市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波光粼粼)
(3)维也纳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指导朗读。(配乐)
(二)学习第二段。
过渡:那么为什么把维也纳叫音乐之都呢?
1、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呢?请你说说你找到的中心句。
交流:(1)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2)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3)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4)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以创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2、看了这四个方面,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大致为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2)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3)为什么说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4)为什么国家歌剧院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3、你想知道答案吗?让我们来查资料研究研究。请你选择你最感兴趣,最想研究的一个问题,浏览相关的页面、读读有关的课文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寻找答案,并将自己读后的感受回复在说一说栏目中我给大家发的帖子下面。
4、学生自由选择浏览,朗读,回复感受。
5、全班交流。
(一)第一方面。出示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说说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教师指导理解摇篮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A、这是一句比喻句,把谁比作摇篮?
B、摇篮是什么意思?(我们最初生长的地方。)
C、为什么把维也纳比作摇篮?。(展示音乐家图片)
(2)教师总结:维也纳曾是那些著名音乐家生活、学习,进行音乐创作的地方,对他们一生的成就产生极大的影响,造就了欧洲的古典音乐。所以被比作摇篮。
(3)谈一谈你读了这一部分内容后的感受。看看同学们的感受。
(4)请你读一读这一段,读出你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二小节。(配乐指几名读,再齐读)
(二)第二方面。出示第3段。
(1)指名交流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2)交流到处可以看到、多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就连也用(根据学生回答展示图片文字等资料。)
(3)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中的装饰与也用鲜花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音乐符号作为装饰中的装饰有什么不同?
看来装饰用在这儿来形容维也纳是多么的准确。
(4)谈谈你读了以后的感受。请你抓住重点词语读出你的感受。指导朗读。(配乐)
(三)第三方面。出示第4段。
(1)指名交流为什么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2)交流:随时可以听到、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在晚风中飘溢、回荡、室内演奏、最有趣的是。(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音乐资料)
(3)谈谈你的感受。看大家的感受。
(4)悠扬的乐声搀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真让人心情舒畅。指导朗读。
(四)第四方面。出示第5、6段。
(1)学习了这部分内容,你感受到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怎么样?(宏伟壮观,在全世界影响巨大。)
(2)交流歌剧院的宏伟壮观。
A、交流:1642个座位、567座位、110人的乐队、金碧辉煌16尊大理石像、金光闪闪(出示相应图片欣赏)
B、歌剧院如此宏伟壮观,让我们来读一读。引读第5小节。
(3)交流在全世界的巨大影响。(根据学生交流,出示相关图片)
教师引读:每年除夕,。一年一度的文化节期间,。
(4)小结:国家歌剧院是音乐之都维也纳璀璨的明珠,让音乐之都更美。
(5)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国家歌剧院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了吧!
三、总结朗读课文,赞一赞音乐之都维也纳。。
学完课文,你一定对美丽的音乐之都维也纳由衷地赞叹吧!请你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在赞一赞栏目中,用一、两句话赞一赞音乐之都维也纳。
四、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在测一测栏目中完成练习。(选择词语的意思)(教师在系统中全面了解学生的练习情况。)
2、课外作业
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背一背。下一节课,请同学们来给图片资料配音乐旁白。
最新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篇3】
[教学要求]
1.导学生通过小扬科的悲惨遭遇,认识人剥削人的社会摧残人才的罪恶,从而体会到自己童年的幸福。
2.巩固刚学过的生字,学习本课生词;体会比喻句在课文中的作用;继续进行段的训练。
3.能有表情的朗读课文,注意学习描写人物的形象和心理活动。
4.启发学生想象,描述画面,并在感受形象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揭示课题、激发学习欲望。范读课文。读后谈感受。自学课文。讨论段落划分。讲读课文第一段。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第三、四段。
第三课时:讲读课文第五段,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习新课的兴趣。
这一课我们再学习一篇写人文章《小音乐家杨科》,(板书:小音乐家扬科)
扬科是个波兰孩子的名字。这里的扬不是我们姓杨的杨,所以它不是木的偏旁,波兰,你们知道吗?它是欧洲的一个国家。
每当我们提起小音乐家、小画家、小书法家,心里都很羡慕。但是,小音乐家扬科的命运却是十分悲惨的。
(引导儿童带着关注的心理学习新课。)
请你们打开课本,听一听,小音乐家扬科的命运是怎样的不幸。
二、范读课文。
三、读后谈感受。
(通过将题目作主语,让学生把句子补充完整谈感受。)
小音乐家扬科。
(这样的句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全文。)
小结:把大家说的连起来,这个故事的大意就清楚了。小音乐家扬科是个穷苦的孩子。他非常爱音乐,因为他想看一看、摸一摸提琴,竟被地主打死了。
四、自学课文。
课文大意清楚了,还细道课文的层次,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然后写什么。你看一看书后的第三题,根据那五个提纲把课文分成五段。
学生默读,试分段。
五、讨论段落划分。
六、讲读课文。
第一段。
1.指名读。
2.扬科几岁就当了牧童?最后一句再来读一遍。深情地讲述:同学们,你们现在几岁了?哦!你们有的十岁了,有的十一岁了,扬科在比你们小两、三岁的时候,就离开了妈妈,到地主家里去放牛、放羊。扬科的妈妈怎么舍得呢!(利用儿童亲身体验,激发情感,使学生在刚接触课文时,就朦胧地觉得扬科是值得同情的,这样一步步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
3.默读课文。
启发边默读边想象画面:
课文一开始就描写了扬科的形象,你们读读课文,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什么地方,有个什么样的牧童在放着牛羊。(并不立即要求学生描述,只是通过想象,进入情境。)
4.提问:扬科长着一双闪闪发光的眼睛,显然,他是个聪明、可爱的孩子,可妈妈却为什么让扬科到地主家去做牧童?(解释:短工,引导学生读有关的句子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会在哪里。)
5.讲比喻句好像寄居在人家屋檐下的燕子。寄居是什么意思?居,是居住,寄居,本来的意思是借了住。课文上是说妈妈今天在这家干活,明天在那家干活,一切都得听主人的摆布,随时随地都可以叫她离开。这就像燕子寄居在人家的檐下。从这个比喻里,使我们知道,扬科的妈妈生活很不安定,没有保障。
6.齐读本段。
小结:课文一开始就写了扬科和妈妈穷苦的生活。
第二段。
1.过渡:扬科虽然是个穷孩子,但非常爱音乐,他怎么爱呢?大家默读课文第二段。
2.这一段的意思,我们可以用书上的哪一句话概括?
(读后以能找出扬科很喜爱音乐,无论走到哪里,他总能听到乐声概括全段内容的答案为最宜。)
3.根据第二段的内容,具体说说走到哪里,听到什么乐声。走到哪里,又听到什么乐声,最好能用上象声词。
例句:(1)小扬科在树林里,听见噢咦、噢咦的声音。
(2)小扬科来到小河旁,听到青蛙呱呱呱地叫着。
(3)小扬科在果园里,听到麻雀在唧唧喳喳地为他歌唱。
4.谁能把这些内容排成一连串的句子,最好先说一句,无论总;接着,具体说,无论走到哪儿总能听到什么乐声;最后再说一句,凡是。
(贯穿语言训练,使学生进入情境的感受分外明确,语言能力亦在其中得到培养、提高。)
板书:
总无论总
他来到听到
分他来到听到或在在在
他来到听到
总凡是
5.学生描述
6.指点:扬科无论走到哪里,总能听到乐声。凡是乡村里能听到的一切响声,他都注意听着,他觉得这些声音都是音乐。
从这儿我们知道扬科对声音特别敏感。这说明扬科具有音乐的天才。难怪大伙儿都叫他小音乐家。
小结:杨科很爱听自然界的音乐。
第二课时
讲读第三段。
1.设问过渡:第三段一开始又说扬科在听音乐,这次他在哪儿听?
2.默读课文。
3.小扬科他在哪儿听音乐?是在旅店的里面,还是在外面;是门边,还是窗口?
(引导学生对扬科在墙角这意想不到的处所听音乐的感而为之动。)
指点:连门边、窗口都不让站!(激起学生情绪)他在哪儿呢?(扬科悄悄地躲在乡村旅店的墙角下静听。)
4.这一句中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好!(躲)他为什么要躲呢?他曾经有过什么教训?这个躲字说明了什么?
(联系第二段中因为听风吹木叉而被监工毒打,点出了资本主义制度对天才儿童的摧残。)
5.指点:尽管是躲在墙角下,还是在静听,而且常常去听,说明他对音乐爱的程度之深。
6.借着旅店的灯光,我们仿佛看到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在哪儿听音乐?同学们想象一下那个情景,先交代清楚时间、地点,然后描绘一下,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在听音乐,他怎么听着,听着最后点明他是谁。(启发学生结合第一段中所描绘的小扬科的形象加以想象描述。)
7.学生描述。
8.他静静地听着。在乐声中,什么声音最吸引他?(小提琴的美妙的声音。并抓住觉得一词帮助学生理解。小提琴的声音吸引了扬科,他简直听入了迷。以至觉得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这是他想象中的奇妙的情景。
9.齐读小提琴奏出轻快柔和的乐曲两句。
10.扬科用什么做了一把小提琴?树皮和马鬃怎么能做小提琴呢?但为什么他还是做了?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扬科多么爱小提琴!
11.教师深情地描述:小提琴使他着了迷,他愿用自已的一切去交换,然而他知道,除了这瘦弱的身体,除了这破旧的衣服,他是一无所有的。于是他把要求降低了又降低,只要让他摸一下,哪怕只摸一下,他也够心满意足的了。
(教师用语言描述情境,不仅渲染了课堂气氛,同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情感。)
12.指导表情朗读,(进一步强化感知)小提琴的声音多么美妙呀一节,在扬科真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一句后停顿长些。突出多么、要是、真愿意、一切摸一摸、摸一下等词语,把小扬科对小提琴的情感表达出来。
指名读本段二、三两段。
小结:扬科在旅店外面听音乐,自己做了一把小提琴。
第四段。
1.过渡:自己做的一把毕竟太小,像蚊子在哼似的。刚巧地主的仆人有一把小提琴,每当小提琴声响起时,小扬心里会怎么想呢?请看课文第三段。
2.指名读。
3.小扬科心里怎么想?照我们的想法:看一看总是可以的。可是事情并不那么简单。扬科为了看个提琴,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默读下面三个小节。
学生默读,要求把写扬科爱小提琴的句子画出来。
4.这三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并理清扬科动作程序:望、走、闯、跪)
5.扬科是个牧童,他住在草堆边,地主的食具间是不允许进去的。但是,他终于走进去了,课文中打了一个什么比方,把小扬科当时的恐惧和情不自禁的心情写出来了。
6.讲比喻句自己好像是闯进笼子的小动物。
(1)用笼子比喻什么?
(2)小扬科就像什么?
(3)笼子中的小动物的命运怎么样?(失去自由,随时都可能遭到主人的鞭打、残害。)
(4)照应他怕、他不敢动、恐惧越来越紧地抓住了他。突出扬科的怕。解释:恐惧,就是害怕。所以课文上说夜静得可怕,主要是说扬科心里害怕。
(5)他是这样的害伯,但他却走进了地主的食具间,句子中的闯告诉我们什么!(他对小提琴强烈的爱,战胜了怕,
这种爱已经到了没有办法阻挡的程度,这就是课文上所说的无法抗拒的力量。)
(6)照应:眼巴巴地望着、望了很久、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推着他往前走、向门口移动。
(7)指导朗读。这两节写了扬科心里的怕和爱。写扬科的怕,进一步写出地主的残酷,也更衬托出扬科对小提琴的爱。我们朗读时,写怕的情绪,要读轻声,好像不敢出声;写爱的感情,要读得深沉、强烈。(示范。)
7.提示:小扬科深情地望着小提琴,只是想做什么?
(他只是想仔细地看一看小提琴。照我们的看法,看一看总可以吧!)
8.默读本段三、四节。
9.扬科在小提琴面前跪下了。指导看插图。(注意他的动作,想象他的眼神。)
最新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篇4】
小学音乐五年级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合唱的学习,体验对大自然的赞美、对大自然的热爱。
2、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3、培养学生的演唱表现能力,使学生能够用自然、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全曲。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教学难点:
唱准歌曲中的弱起、二声部练习。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入教室,要求跟着歌曲的节拍。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练声
1、生唱“啦”
师:刚才我们都在春天里听到了很多美妙的声音,现在我们就把它们融到“啦”这个音中,我们用声音来表现下,跟着我的动作一起来。
2、代词唱
师:嗯太美了,我听到了万物的声音,那现在老师就把你们美妙的声音配上旋律,一起来唱一唱,注意看我的手势,先听下琴。
3、出示:10501050︱10501050
师:刚才我们唱的旋律,我把它写成了这样的曲谱,我这里有两种唱法,听完了之后请你告诉我,哪一种是跟这个谱子一样的!
三、解决难点
师: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最近的天气可谓是春光明媚,春风轻轻拂过我们的脸庞,非常的舒服。你能模仿一下春风的声音带给我们一丝凉意吗?
师用WU范唱:0004.3︱26–5.4︱35-43︱2345︱4.33450
师:这是一阵柔和的春风,让我们一起模仿春风的声音吧。唱歌要注意坐姿,师弹奏旋律,学生模唱。
四、学唱歌曲
1、师:当那春天来到大地充满阳光,绿树发芽万物生长,当那小河清清流水正在欢唱,我将出发到远方……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意大利的朋友们出发远行的欢乐情怀吧。
2、师:听,田野在召唤我们呢。(第二次听全曲)
师:田野用什么方式召唤我们?郊游的队伍分成了几个小分队呢?
学生说一说。(合唱)
师:歌曲的情绪怎么样?(欢快,活泼)
师:那就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走向大自然,走进美丽的田野。为了使我们的步伐整齐,老师有两个要求:第一,请同学们一定要听着音乐,和着音乐的节拍来踏步。第二,为了踏好第一步,我们先要做好准备,这样吧,听老师数到七,大家一起捻指说“走”,然后踏步走起来。我们先来试试。
师:好,我们来看,谁能和着音乐的节拍走得最精神,最漂亮,能和大自然美丽的风景融合在一起。第三次听全曲。
3、解决难点
师:随着欢快的音乐来到了美丽的田野,请大家坐下来休息一会。老师把《田野在召唤》这首歌曲,送给你们,希望你们能喜欢!
师:让我们一起学习歌唱吧。
出示:0004.3︱26–5.4︱35-43︱2345︱4.33450生学唱代词唱一唱。
师:让我们告诉田野,不要着急,我们马上就来了。
出示:0004.3︱26-5.4︱35-43︱20505050︱3--0‖学唱曲谱。
4、师:美丽的田野在召唤我们,我们也一起轻轻地唱起来,用歌声来回应它。(同学们,想一想,是用大声喊唱,还是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去唱,能和美丽寂静的大自然融合在一起。)那我们就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再来唱,听好音,随琴唱歌,处理歌曲中的重难点乐句。
师:随老师的琴一起来唱一唱。(歌曲中的八分音符唱时做到声断气不断的状态,教师要示范给学生听,换气记号等。)
唱好、唱准歌曲中的弱起、反复跳跃记号、休止符及换气记号的作用。(注意用微笑的状态,嘴角上提,用灵活的舌尖来咬字吐字,听听你们的声音是不是跟大自然的声音一样动听美妙。)
A、学唱高声部曲谱
师:唱得真不错,让我们试试第二段吧。引导出第二段跟第一段结尾的不同之处。
B、学唱低声部前半部分
师:真不错。这首歌不但旋律优美,歌词写得也很美呢。学唱歌词代词唱全曲。
小学音乐五年级教案2
教学目标:
1. 简单了解有关戏歌的一些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能够用京剧的风格韵味演唱《我是中国人》。
3. 进一步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体验以京剧音乐为素材而创作的浓郁京韵,学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教学重难点:
弱起、波音、装饰音、拖腔的唱法,初步掌握京腔歌曲的演唱。
教学方法:
欣赏法、对比法、讲解法、听唱法、教唱法。
教学准备:
录音机、课件
养成教育训练点:
上课要养成专心听讲,积极发言,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好习惯,并引导学生平时要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用京腔向同学们问好,要求学生也用同样的腔调向老师问好。
提问:觉得这样的问好与平时有什么不同?
2.课件播放《说唱脸谱》片断
引出戏歌的概念。戏歌:用戏曲的音乐素材创作的歌曲,就叫戏歌?戏歌是戏曲这种传统而古老的艺术形式与当代流行因素结合的产物。它是歌中有戏戏中有歌,很受大家的喜爱。
二、新歌学习
1.初次聆听《我是中国人》
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引导学生从歌曲情绪和歌曲内容说说对歌曲的感受。
师:这首歌曲的情绪是热情豪迈的,它赞扬了中华民族讲文明的传统美德和中国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再次聆听感受歌曲节奏
提问:这首戏歌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学生说一说
师:这首戏歌吸取了京剧西皮流水的特点,只有强拍没有弱拍。在戏曲中强拍叫做板,弱拍叫做眼,这首戏歌就是有板无眼。让我们来点着板,轻声哼唱全曲。
3.学生点着板轻声哼唱全曲
4.分句学唱解决难点
A 第一句“我是一个中国人”比较有戏曲的特点
按节奏读歌词
跟琴学唱歌谱然后填词
老师加上波音范唱第一句,让学生感受到波音
老师讲解上波音的唱法,学生练习
还有哪一句带有波音记号呢?学唱“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总结波音使歌曲增添了戏曲的味道
B “文明古国,更要讲文明。”
〈1〉跟琴学唱歌谱然后填词
〈2〉老师加上倚音范唱,让学生感受到和她们唱的有所不同
〈3〉老师讲解前倚音的唱法,学生练习
〈4〉总结倚音也使歌曲增添了戏曲的味道
〈5〉还有哪一句带有倚音呢?让我们来唱一唱.“堂堂正正”
C 最后一句“人”字的拖腔,一共有23拍(用教唱歌谱的方法解决难点,学会后要求学生尽量做到字正腔圆。
师:这个“人”字是一字多音,叫做拖腔,是戏曲的一大特点。请大家在老师唱歌谱的同时,边唱边数拍。
学生可跟琴视唱前9小节歌谱,再唱后14小节,最后23小节连起来唱,让学生找出换气的地方。
D 师生接唱最后一句。
5.跟琴完整学习歌曲
同学们的拖腔唱得字正腔圆,就连老师都佩服你们,老师教给你们一个戏曲动作作为奖励吧。
师表演跑圆场并介绍戏曲演员围着舞台中心绕圈子,表示在长途上行走叫做跑圆场。
学生分组表演。
让我们来完整的唱一遍,老师唱歌谱你来唱歌词。
6.休止符
歌曲中的八分休止符在这首戏歌中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答
对比练习
7.有感情的演唱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都感到骄傲,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来唱这首歌。
8.播放名家唱段视频。
从同学们的歌声中,老师已经感受到了你们内心的激动,那么艺术家们是怎样演绎同名戏歌《我是中国人》的呢?
9.请同学们带着各自的感受再来跟伴奏演唱一遍。
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10.分组比赛唱
学生评价
三、表演唱
学生根据前面已学过的动作边唱边表演。(相互学习)
四、总结
师:在我国众多的戏曲剧种中,哪个剧种被称为“国粹”?
京剧现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大精深的京剧艺术深深地吸引着国内外的朋友。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更应该去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良文化传统,让我们从唱戏歌开始,慢慢地去了解京剧,学习京剧,将来也能够登上戏曲的舞台一展风采。
小学音乐五年级教案3
教学目标
1.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继续学习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_X、_.,以更好的表现该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
2.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迷人的火塘》,表达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3.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了解少数民族——侗族的音乐风格和风土人情,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对侗族的音乐风格及风土人情的掌握和了解,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难点
_X、_.的切分节奏
教学方法
听唱法、练习法、启发引导式、合作式、对比法……
教学准备
手风琴、课件、课前搜集资料
养成教育训练点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用以往的知识和经验解决新问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创设音乐情境
2、发声练习
二、感受侗族音乐和风情文化
1.初听歌曲《迷人的火塘》
提问:中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你都知道哪些民族?
(师播放音乐范唱,生边听边思考师提出的问题。)
2.侗族风情文化介绍
交流收集到的有关侗族的资料
①侗族概况②侗族服饰③侗族建筑
④侗族民居⑤侗族乐器⑥侗族大歌
(生在叙述的同时,教师适当做以补充)
课件展示一些侗族的风土人情,可以加深学生对侗族的印象。
师简单小结:侗族人民个个能歌善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非常好听的侗族民歌:《迷人的火塘》
3.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火塘吗?
生说一说自己对火塘的理解
师小结:侗家人有个习惯,就是在忙碌了一天后全寨子的人都会聚集在火塘的四周,在那里举行篝火晚会,那载歌载舞的场面,大家又唱又跳,欢声笑语别提有多开心了,接下来我们也学习这首歌曲。
三、学习歌曲
1.录音范唱
2.节奏练习
教师按不同的顺序分别把四句节奏拍击出来,让学生在听一听,练一连、读一读的过程中熟悉各组节奏
学生认真聆听,猜出来后再模仿拍击节奏
四条节奏组合在一起,完整地拍击一遍
重点练习X、_.的切分节奏
3.听音跟唱
学生边听边模仿练习曲调
4.唱一唱,奏一奏
学生分组唱唱、奏奏。
5.填唱歌词
(因为一周只有一节课,时间不充分,所以课堂只作一个声部的练习。对于接受能力强的班级可做两声部练习,其它班都在复习的时候再加强二声部的练习)
6.分组演唱,相互评价
7.完整演唱歌曲
四、小结
小学音乐五年级教案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内在美,能用优美舒展的歌声表达歌曲情感,并抒发热爱春天、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
2.指导学生用连贯,平稳的气息唱出优美舒展的旋律,提高学生两声部合唱能力,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及音色统一。
教学重点、难点
1.以优美抒情的歌声,抒发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
2.歌曲的处理及二声部的合唱技巧。
3.注意掌握歌曲的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
教学方法
听唱法、练习法、自学与引导相结合、创编……
教学准备
手风琴、课件
养成教育训练点
引导学生在合唱中学会相互兼顾,相互配合。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气息练习(闻花香)
2.顿音“la”练习
(略)
3.连音和换气“hu”练习(春风的声音)
0353︱5—︱565︱353︱1—︱1000‖(加上换气记号)
二、新歌学习
1.导入
同学们,春天到了,万物复苏了,大地披上了绿色的外衣,朵朵鲜花竞相开放,这一切都离不开雨水的滋润。还记得我们在低年级时学过的一首有关春雨的歌曲吗?”
播放《小雨沙沙》学生跟唱
师: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关于春雨的歌,让我们一起闭上眼睛聆听一下吧!
2.(播放《春雨蒙蒙的下》)
3.小组讨论:这首歌曲与低年级时学的歌曲有什么差别?
如果用画画的形式,你认为出现在眼前的是什么样的情景?
(学生说说)
4.读歌词
5.录音范唱歌曲
6.听音跟唱
(学生可以小声哼唱,并注意歌曲中有哪些地方比较难唱,小组讨论总结出来。)
7.处理“弱起小节”(用打拍子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弱起小节,然后唱一唱带有弱起小节的句子)
8.练习切分节奏
带上节奏朗读歌词,并让学生分析把这样的节奏放在歌曲里有什么样的效果。
9.齐唱
10.重点练习二声部的地方
要求:分声部唱,分声部奏巩固练习
11、师生讨论——处理歌曲后有感情的演唱
12.让学生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增添色彩
小组合作:创作节奏
一组学生用自制乐器伴奏,一组学生演唱
13.多种方法巩固歌曲
三、小结
如果把人生比作四季的话,我们正是春天……播种的季节,也是学习的好时光。……让我们抓紧现在美好的时光,努力学习,像春雨过后的小苗一样,茁壮成长。(伴随着这首歌曲,学生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这首歌曲的难度是弱起小节的起唱,刚开始跟唱时,每次的开头学生不是少唱了就是迟唱了,后来让学生边打拍子边唱辅助起唱部分,结果出现了开头在弱拍上重音唱的现象,无奈让学生在开头处采用只张嘴不发声来模唱练习,学生模仿的很有兴趣,几遍后全部过关。
小学音乐五年级教案5
教学目标
1.在歌曲教学中,引导学生爱护鸟类,保护动物,呵护生命。激发学生对动物对生命的更深层次的感悟。
2.通过教唱《小鸟,小鸟》让学生感受歌曲中小鸟雀跃和展翅高飞的形象,激发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用富有弹性的、优美舒展的歌声唱好这首歌。
3.通过创编活动和歌曲演唱,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培养节奏感和创造力,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演唱能力。
4.在听赏中能够听辨《百鸟朝凤》中唢呐所表现的动物形象。
教学重点
能较熟练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6/8拍弱起小节的节奏练习及旋律演唱。
教学方法
听唱法、练习法、自学与引导相结合、交流合作法……
教学准备
手风琴、课件、竖笛
养成教育训练点
音乐课常规训练;在自学中能够想办法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
二、感受歌曲
1.学生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欢快、亲切地;活泼地……
2.复听
学生听歌曲内容,听后复述:春天里有阳光,树林里有花香,小鸟在自由地飞翔,在田野,在草地,在湖边,在山岗,小鸟迎着春天歌唱……
3.生再次聆听歌曲,熟悉曲调
三:学习歌曲:
1.节奏的学习:
A、展示小鸟欢快跳跃的节奏(提示休止符的停顿)
_|x0_x0_|x0_x0|
爱春天爱阳光爱湖水爱花香
B、展示小鸟自由飞翔的节奏(提示附点的时值)
_|___|x._x|
小鸟小鸟迎着春天歌唱
C、按节奏朗读歌词
2.再听歌曲。学生看歌词轻唱感受歌曲。
3.学生轻声跟琴演唱歌曲,并找出前四句曲调中相同或者相似的地方重点练习。(教师适当指导)。
4.“啦啦……”先放慢速度唱,唱清楚后再连起来唱。
5.全班学生熟练演唱歌曲。
6.在学生较好的演唱第一段后再演唱第二段。
7.处理歌曲:
(1)运用对比法让学生体验有无休止符的异同。(师示范)学生讨论:谈谈休止符在表现歌曲情绪时所起的作用。
(2)生齐唱歌曲,体会休止符的作用。
(3)学生讨论:a、歌曲通过流畅起伏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描写了什么?b、歌曲展现了一种什么精神面貌?
(4)教师引导学生怎样用声音把握歌曲情感、表现歌曲形象,启发学生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5)全曲可用mp-f-mp等力度记号来处理。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唱一唱,比一比,选择一组设计恰当的统一下来。
8.齐唱歌曲。
9.多种方法练习巩固(男、女生演唱;领唱与齐唱相结合,伴唱与伴奏练习……)。
四、欣赏与活动
1.刚才同学们用歌声、舞姿表现了小鸟的形象,那么用乐器来表现鸟的形象又会产生什么效果呢?请同学们欣赏唢呐独奏《百鸟朝凤》。通过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表现“小鸟”的形象,开阔音乐视野,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2.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互相交流
五、总结升华
启发学生爱护鸟类,保护动物,呵护生命;激发学生对动物、对生命更深层次的感悟。全班同唱歌曲《小鸟小鸟》结束本课。
最新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篇5】
教学内容:
一、歌曲《巴塘连北京》《迷人的火塘》
二、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阿佤人民唱新歌》
本课用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巴塘连北京》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初步了解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
2、培养学生了解少数民族音乐,热爱少数民族音乐;
重点、难点: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的区分;
教学过程:
一、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听完之后请你告诉我这段音乐的风格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面?演奏的乐队事中国民族乐队海狮西洋管弦乐队?演奏形式是合奏还是独奏?
二、到底是什么喜讯从北京传出来呢?大家都是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祖国的心脏,在1976年又一个重大喜讯从那里传出来,“_”被_了,文化_结束了,人们听到了这个喜讯之后是怎样的一个心情呢?从音乐里我们可以听出,下面完整的欣赏一遍乐曲。
三、用手指来告诉每个段落的进入。
四、乐曲中哪段最有力,哪段最抒情?
五、跟着哼唱这两段旋律;
六、这里还有一首和北京相关的歌曲《巴塘连北京》,一起来学唱;
1、认真聆听歌曲范唱;
2、一起用2/4拍来指挥;
3、老师范唱中间比较难掌握的节奏;
4、学会歌曲之后加进几个藏族舞蹈的简单动作,边唱边跳;
课堂小结:学生边唱边跳的能力有限,以后还要多进行这样的训练。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迷人的火塘》欣赏《阿佤人民唱新歌》
教学目标:
一、简单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以及他们的音乐风格。
二、了解歌曲中切分节奏的变化。
重点、难点:歌曲中切分节奏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少数民族的国家,同学能说出多少个少数民族?
二、今天我们要学唱的这首歌曲你能从歌词里听出是哪个少数民族吗?X
三、聆听歌曲范唱;
四、你知道火塘在侗族同胞那里象征着什么吗?侗族同胞在喜庆节日的晚上,生起篝火围坐在火塘的四周唱歌跳舞,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憧憬,火塘象征着欢乐的时光。这就是侗家的风俗。
1、老师范唱。
2、重点演唱第四乐句(即第7、第8小节),引出切分节奏;
讲解书上_X是什么节奏,请同学们把它和前面学过的节奏对比一下,他们之间有相似点吗?
3、唱歌词,老师可以在学生唱好了第一声部的时候,加入第二声部的演唱。
4、带领学生唱第二声部,尤其注意第二声部进入时的节奏,休止两拍,把能唱第二声部放在一组,剩下的同学唱第一声部,老师也带唱第二声部。
5、今天我们除了了解侗族的歌曲之外,还要去另外一个少数民族那里看看,听听。
6、聆听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
在我国云南省居住着很多少数民族同胞,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有彝族、傣族等,在云南的西盟、沦源等地居住着另一个少数民族——佤族,他们世世代代在那里狩猎、耕耘,他们的音乐与他们的风俗一样古朴、粗犷;
7、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热情、欢快)
8、歌曲最后的江三木啰是佤族的语言,表示欢乐、友好的意思;
课后反思:同学们对少数民族了解甚少,还要扩大这方面的知识容量。
最新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篇6】
可爱的家乡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的声音学会演唱《蓝色的雅特朗》,并能分别参与高、低声部的演唱;能积极参与“唱一唱”的活动,逐步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
2、能正确识读拍号,知道其含义和强弱规律;能随琴哼唱歌曲《蓝色的雅特朗》合唱部分的旋律。
3、能安静地聆听《还乡》,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情绪。
4、能随乐跟唱歌曲《故乡的亲人》。
教学重难点:歌曲的二部合唱。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导学习
1、播放音乐《刘阳河》。
2、交流:这是我们家乡的闻名全国、全世界的民歌。她使我们感受到了可爱的家乡山美、水美、人更美。
二、创设情境,体验学习
1、听一听《还乡》
(1)介绍作者:喜多郎。
(2)初听全曲。
(3)复听全曲。
2、唱一唱《家乡美》
(1)分声部学唱。
(2)两部合唱。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家乡美》
二、学唱歌曲《蓝色的雅特朗》
1、音乐知识:八六拍子
(1)回忆八六拍子的强弱规律。
(2)用击掌表示拍子。
(3)学生用手势感受节拍的韵律感。
2、学唱歌曲
(1)感受旋律;
①模唱;
②突破难点
附点八分符:1.;切分音:655.;前倚音:
(2)学唱旋律
①学唱齐唱部分;
②分声部学唱;
③依琴轻声、完整练唱旋律;
④小组之间合作练习。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演唱歌曲旋律。
二、继续学唱歌曲
1、学唱歌词:
(1)朗读歌词;
(2)轻声分声部演唱;
(3)师生合作演唱;
(4)小组合作演唱;
(5)全体演唱。
三、听赏与跟唱《故乡的亲人》
四、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