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古诗大全20句
发布时间:2023-02-07 古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古人以古诗抒发心中思想情感。它是古代先贤的智慧结晶,是我国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小编给你提供了以下的《兔年古诗大全》,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1、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馨香。——尹鹗《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2、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3、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4、天风吹我上层冈,露洒长松六月凉。愿借老僧双白鹤,碧云深处共翱翔。——戴叔伦《夏日登鹤岩偶成》
5、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6、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7、梅雨过,萍风起。——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8、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9、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
10、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游赤石进帆海》[作文5000网 zw5000.coM]
11、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沈缙凇断耐碓⒅笔≈小
1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13、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14、三十里,芙蓉步障,依然红翠相扶。——赵汝《汉宫春·着破荷衣》
15、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16、:------------------------------------------------------------------------
17、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客中初夏》
18、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19、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20、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山亭夏日》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小编推荐
关于兔年的古诗47句
幼儿教师教育网相关栏目推荐:“古诗”。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我们经常会收藏一些经典的短句。句子可以更好地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你见过哪些句子呢?下面由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帮大家编辑的《关于兔年的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 张耒《夏日三首·其一》
2、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3、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4、窣窣珠帘淡淡风,香里开尊俎。——葛立方《卜算子·赏荷以莲叶劝酒作》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
7、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夏日南亭怀辛大》
8、霜落鸳鸯,绣隐芙蓉小春节。
9、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10、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晴。
11、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2、宁在人前全不会,莫在人前会不全。
13、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14、如果你把事情做完了,人们会认为放屁是有意义的。失败了,人家觉得是个屁。
15、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16、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17、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18、生男不能养,惧身有姓名。
19、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20、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____曾几《三衢道中》
21、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22、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____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23、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沈缙凇断耐碓⒅笔≈小
24、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杜甫《端午日赐衣》
25、示儿 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6、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27、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望湖楼醉书》
28、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
29、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 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30、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31、东屋未补西屋破,前帐未还后又拖。
32、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夏日登车》
33、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34、梅雨过,萍风起。——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35、新岁梦,去年情。残宵半酒醒。春风无定落梅轻。断鸿长短亭。
36、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37、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西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38、酒盏旋将荷叶当。——欧阳修《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
39、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陆游《幽居初夏》
40、上圣中兴,严恭问寝,宫庭正和悦。
41、元良传万世,旦彩耀神州。快意空间聚,乐心吟赋悠。漫岗秋叶《元旦快乐》2、午夜忽闻爆竹响,三声过后静如初。心宽燃者迎新举,意会惊人旧岁除。老鹰满天飞《新年夜》
42、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43、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____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
44、:------------------------------------------------------------------------
45、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游赤石进帆海》
46、碧纱窗下水沈烟。——苏轼《阮郎归·初夏》
47、夏潭荫修竹,高岸坐长枫。
关于兔年的古诗18条
鱼虾泼泼初出网,梅杏青青已著枝。满树嫩晴春雨歇,行人四月过准时。~~你也对类似的句子感兴趣吗?或许你需要"关于兔年的古诗18条"这样的内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3、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 刘攽《雨后池上》
4、&゛如果我不在了,谁来给你幸福。
5、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望湖楼醉书》
6、霜落鸳鸯,绣隐芙蓉小春节。
7、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8、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幽居初夏》
9、涐 們 抓 不 住 、 幸 福 劃 過 的 痕 跡。
10、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游赤石进帆海》
11、三十里,芙蓉步障,依然红翠相扶。——赵汝《汉宫春·着破荷衣》
12、雨停荷芰逗浓香,岸边蝉噪垂杨。——阎选《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
13、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沈缙凇断耐碓⒅笔≈小
14、Love is not looking for a person to live with but find a life he had no
15、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16、藕花珠缀,犹似汗凝妆。——阎选《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
17、鱼虾泼泼初出网,梅杏青青已著枝。满树嫩晴春雨歇,行人四月过准时。
18、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兔年七言春联大全对联20条
春节是一个古老节日,在所有的传统节日中往往也是最重要的那个节日,在春节,大家干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发祝福、表达问候,我们即将在皑皑白雪中迎来新的一年,大家说说春节什么时候发祝福语好?根据你的需要,幼儿教师教育网精心整理了兔年七言春联大全对联, 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1、财源滚滚随春到;喜气洋洋伴福来 横批:财源广进
2、上联:冬去山川齐秀丽,下联:喜来桃里共芬芳。横批:新年大吉
3、上联:大地流金万事通,下联:冬去春来万象新。横批:欢度春节
4、门迎富贵平安福;家庆祥和康乐年 横批:吉星高照
5、上联:东风化雨山山翠,下联:政策归心处处春。横批:春风化雨
6、上联:福旺财旺运气旺,下联:家兴人兴事业兴。横批:喜气盈门
7、上联:岁通盛世家家富,下联:人遇年华个个欢。横批:皆大欢喜
8、吉星永照平安宅;五福常临积善家 横批:喜迎新春
9、腾龙快马逢新世;送犬迎猪贺大年 横批:万事如意
10、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楼 横批:四季长安
11、上联:腾龙快马逢新世; 下联:送鼠迎牛贺大年; 横批:万事如意
12、上联:欢声笑语贺新春; 下联:欢聚一堂迎新年; 横批:合家欢乐
13、上联:发愤图强兴大业,下联:勤劳致富建小康。横批:科技致富
14、上联:一年好运随春到,下联:四季彩云滚滚来。横批:万事如意
15、大地流金万事通;冬去春来万象新 横批:欢度春节
16、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人间福满门 横批:吉祥如意
17、上联:春临华堂添瑞气; 下联:福到门庭起祥云; 横批:万事如意
18、上联:迎喜迎春迎富贵,下联:接财接福接平安。横批:吉祥如意
19、上联:燕行千里衔春至,下联:茑上枝头报喜来。横批:新春报喜
20、吉祥如意财源到;幸福平安鸿运来 横批:阖家欢乐
相思古诗早安心语20句
中国是一个文明国度,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优秀的诗人。为了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我们可以赏析解读古诗词,它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根,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那么您知道诗人有哪些有名的古诗词吗?经过搜索的结果小编整理了一些与相思古诗早安心语相关的信息,我衷心希望这些句子能够为你们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
1、如今相思成灰,但盼望在眼前。愿你的心情能随着今天的太阳渐渐明朗。
2、昔日情缘,如今依旧在,不管世事如何变,一份真爱不容易。
3、唏嘘凄楚,思念如烟,自古相思两心愿,今生相遇酒盈欢。
4、命运若是有缘见,情深之人总是相逢,念念不忘你我的心,相思之爱更让人向往。
5、梦里相见,情深意长,渴望与你牵手行,无论风雨磨难靠着你。
6、暮色浓重,思念难止。早安,愿你在新的一天中能有所收获。
7、山水相依,思念相连。愿你在这个早安心语的陪伴下度过美好的一天。
8、漫长的等待,是为了更美好的明天。早安,愿你的心灵得到宁静的休息。
9、心有灵犀,共享天涯,岁月流转话别离,相思独自静倚栏。
10、愿你平安渡过漫长岁月,思念不止寄于远方,念念不忘你的柔情,相思之感无尽期待。
11、茫茫人海,独自感叹,今夜星河依旧在,思君盼望满眼泪。
12、披上新衣,走进新的一天。相思情浓,祈愿你的日子更加美好。
13、无尽梦中相思,唯愿早日相见。愿今天的工作充实而顺利。
14、把思念寄托在微笑里,把希望留在心间。早安,祝福你充满幸福和温馨。
15、眼望千里,尽描思念,相思之情洋溢心间,君归何时一相见。
16、我不知何日与君相逢,但相思之情不会减少,无论风雨坎坷,心有你陪伴。
17、日生日落,思念始终。愿你的每一天都充满不同的惊喜和欣喜。
18、一缕思念,千言万语。祝福你有个美好的早晨。
19、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思君不见下渐黄,天上人间总相期。
20、四季轮转,思绪不散。愿你这个新的一天充满勇气和自信,开启新的征程。
柳宗元的古诗大全大全10篇
诗人有哪些曾经惊艳到您的古诗词呢?中国是一个文明国度,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辉煌的诗篇。为了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我们可以欣赏学习古诗词,它承载了民族情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整理了柳宗元的古诗大全,并分享给您,敬请您阅读并收藏本文句子!
柳宗元的古诗大全(篇1)
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原文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
全文赏析
诗一、二两句,切“曹侍御过象县见寄(经过象县的时候作诗寄给作者)”;三、四两句,切“酬(作诗酬答)”。“碧玉流”指流经柳州和象县的柳江。
作者称曹侍御为“骚人”,并且用“碧玉流”、“木兰舟”这样美好的环境来烘托他。环境如此优美,如此清幽,“骚人”本可以一面赶他的路,一面看山看水,悦性怡情;此时却“遥驻”木兰舟于“碧玉流”之上,怀念起“万死投荒”、贬谪柳州的友人来,“遥驻”而不能过访,望“碧玉流”而兴叹,只有作诗代柬,表达他的无限深情。
“春风无限潇湘意”一句,的确会使读者感到“无限意”,但究竟是什么“意”,却迷离朦胧,说不具体。这正是一部分优美的小诗所常有的艺术特点,也正是“神韵”派诗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然而这也并不是“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如果细玩全诗,其主要之点,还是可以说清的。“潇湘”一带,乃是屈子行吟之地。作者就把曹侍御称为“骚人”。把“潇湘”和“骚人”联系起来,那“无限意”就有了着落。此其一。更重要的是,结句中的“欲采苹花”,是汲取了南朝柳恽《江南曲》的诗意。《江南曲》全文是这样的:“汀洲采白苹,日暖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由此可见,“春风无限潇湘意”,主要就是怀念故人之意。此其二。而这两点,又是像水和乳那样融合一起的。
“春风无限潇湘意”作为绝句的第三句,又妙在似承似转,亦承亦转。也就是说,它主要表现作者怀念“骚人”之情,但也包含“骚人”寄诗中所表达的怀念作者之意。春风和暖,潇湘两岸,芳草丛生,苹花盛开,朋友们能够于此时相见,应是极好,然而却办不到。无限相思而不能相见,就想到采苹花以赠故人。然而,不要说相见没有自由,就是欲采苹花相赠,也没有自由。
这首诗语言简练,写景如画。诗人用“碧玉”作“流”的定语,十分新颖,不仅准确地表现出柳江的色调和质感,而且连那微波不兴、一平似镜的江面也展现在读者面前。这和下面的“遥驻”、“春风”十分协调,自有一种艺术的和谐美。
从全篇看,特别是从结句看,其主要特点是比兴并用,虚实相生,能够唤起读者的许多联想。但结合作者被贬谪的原因、经过和被贬以后继续遭受诽谤、打击,动辄得咎的处境,它有言外之意,则是不成问题的。
写作背景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此诗作于地点不祥,确年不详。柳宗元的友人曹侍御乘船路过象县,踞离柳州的治所马平县(今柳州市)并不很远,但二人只能以诗相互赠酬交流情谊,其中必有难言之隐。柳宗元的古诗大全(篇2)
柳宗元《自衡阳移桂十馀本植零陵所住精舍》原文
谪官去南裔,清湘绕灵岳。晨登蒹葭岸,霜景霁纷浊。
离披得幽桂,芳本欣盈握。火耕困烟烬,薪采久摧剥。
道旁且不愿,岑岭况悠邈。倾筐壅故壤,栖息期鸾鷟.
路远清凉宫,一雨悟无学。南人始珍重,微我谁先觉。
芳意不可传,丹心徒自渥。
柳宗元的古诗大全(篇3)
柳宗元《夏夜苦热登西楼》原文
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褰衣。山泽凝暑气,星汉湛光辉。
火晶燥露滋,野静停风威。探汤汲阴井,炀灶开重扉。
凭阑久彷徨,流汗不可挥。莫辩亭毒意,仰诉璇与玑。
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
柳宗元的古诗大全(篇4)
柳宗元《古东门行》原文
汉家三十六将军,东方雷动横阵云。鸡鸣函谷客如雾,
貌同心异不可数。赤丸夜语飞电光,徼巡司隶眠如羊。
当街一叱百吏走,冯敬胸中函匕首。凶徒侧耳潜惬心,
悍臣破胆皆杜口。魏王卧内藏兵符,子西掩袂真无辜。
羌胡毂下一朝起,敌国舟中非所拟。安陵谁辨削砺功,
韩国讵明深井里。绝胭断骨那下补,万金宠赠不如土。
柳宗元的古诗大全(篇5)
柳宗元《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原文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全文赏析
柳子厚与刘梦得在公元793年(贞元九年)同为赐进士及第,踏上仕途,二十多年来,肝胆相照,取长补短,是中唐文坛上的“双星”。孙昌武先生在《柳宗元评传》中 写道:“刘禹锡是柳宗元一生中最为亲密的友人,是一代差可与柳宗元比肩的卓越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二人交谊终身不渝,在政治斗争中同进退,相支持,在思想理论上互有影响,在文学上也共同切磋,相互学习。”从步入仕途到“永贞革新”,从革新失败到被贬谪,从奉旨返京到再度远谪,他们始终患难与共。永州十年,二人交谊最密切,通讯最频繁。公元815年(元和十年)旧历二月,二人作为“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柳宗元《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上亭》)分别从永州、朗州回到长安,满以为劫难已过,对前途充满希望和幻想,谁知不到一个月,却被外放至更为荒僻的远州任职。是年三月,二人打点行装,携家带口,又一次踏上南下之路。就心态而言,彼此都凄然伤感,二人都幻想着有朝一日能东山再起,造福桑梓;但朝廷一再疏远,新贵们造谣中伤,其理想已被残酷的现实击得粉碎,纵有雄才大略仍无用武之地,因而更加愤懑。柳宗元便有“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重别梦得》)的打算,刘禹锡则更低调:“耦耕若便遗身 世,黄发相看万事休”(《答重别》),他们已把功名看淡,悟出东山再起遥不可及的道理。到衡阳后,一人往西南去了柳州,一人向南直奔连州,歧路分手,万语千言,甚为感人。刘梦得形容惜别时的情景为“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分手之后,相互写诗酬答,共六首,其中七律二首,七绝二首,五绝二首,均字字含情,句句有泪,深沉而郁抑,哀伤而悲凄。《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为第一首。
首联两句,有回顾,有直面,起伏跌宕,贮泪其中。始“伏”而“起”,旋“起”而又“伏”,短短十四个字,把两位诗人十几年来的坎坷命运集中凝炼地表现了出来,引发读者无穷的联想和遐思:“永贞革新”失败后,“二王八司马”们死的死,病的病。两位诗人总算万幸,只是外放而已。但十年时间过的是囚徒般的生活,身心均受伤害。为官乃徒有虚名,治民又力不从心,持家实艰难异常。作者到永州后,老母爱女相继弃世,自己因水土不服而染病在身,所居处所凡四遭火,差点被烧死。名为六品官员,实则“弼马温”而已。故“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不足为怪。好不容易等到皇恩浩荡,大赦天下,终于得以与友人在长安相见。“到秦京”为一“起”,心境也稍微好一点。谁知好景不长,到长安不到一个月,圣旨下,又把他们明升暗降地外放至更为荒僻的州郡做刺史,“谁料翻为岭外行”乃再一“伏”。此刻,一切希望都化为泡影,海市蜃楼般顷刻之间无影无踪,本是“憔悴”的面容又蒙上厚厚风尘,更显其“憔悴”。这一年柳宗元44岁,刘禹锡45岁,正是为国效力的大好年华,奈何贬谪远州,英雄失路,宁不哀哉。
颔联以伏波将军马援的故事暗点“古道西风瘦马”之意,令人瞻望前途,不寒而栗。作者说:想当年,伏波将军马援率领大军南征到此,叱咤风云,威风八面,战旗猎猎,金鼓声声,似在目入耳,可睹可闻;后人将其铸成石像,立于湘水西岸将军庙前,如巨人翁仲铜像立于咸阳宫门外一般,供人瞻仰,何其光灿。而今他等踏上这条古道,只见将军庙前荒草遍地,断壁残垣,不觉怆然泪下,虽是季春,却有《黍离》之悲。物已如此,人何以堪。想想自己的境遇,看看唐王朝的倾颓,则又平添了几分愁思,多加了一层愤懑。这一联妙在借古讽今,即景抒情。写伏波风采,叹自己身世;描故道荒凉,讽当朝衰微,从而再表“憔悴”之意,可谓一石双鸟,言在此而意在彼也。此联失粘,仓促成章之未暇订正,或竟不以律害辞,不以辞害意。亦见唐人知律而不为律所缚也。
李白诗云:“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对于柳、刘二人来说,头顶上就不只是一片浮云,而简直是满天乌云了,“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事如幽灵般伴其左右。据传刘梦得“十年憔悴到秦京”以后曾写诗两首嘲讽新贵,其中“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两句讽喻十年以来由于投机取巧而在政治上愈来愈得意的新贵们不过是他被排挤出长安后才被提拔起来的罢了,而“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再游玄都观》)二句则暗刺朝廷政治危机,旧宠新贵们一“花”不如一“花”的现实情况。由于两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新贵们于是大进谗言,一时间风云突变,厄运又至,两位诗人再度遭贬。作者说:老朋友,我们似失之慵疏呀。“慵疏”者,非懒散粗疏也,意谓迂直,坚持操守,固其本性也,无怪乎新贵与你我冰炭不相容。颈联“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妙在正话反说,寓庄于谐,似调侃,类解嘲。言下之意是:倘若我们能违心地歌功颂德,趋炎附势,少写几句讥讽的诗文,也不至于再度遭贬南荒吧。
尾联两句,表友情之深厚,叹身世之悲凄,将全诗的感情推向高潮。诗人说:你我即将分路,天各一方,想当年,苏武去国离乡,李陵赠别诗有“临河濯长缨,念别怅悠悠” 两句,我们分路,“怅悠悠”则同,但用不着“临河”取水,这流不尽的泪水便足以濯缨洗冠了——“垂泪千行”,看似乖谬,实则在理。这艺术上的夸张同样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和深沉的思考。彼时彼地的两位诗人,命运坎坷,前途渺茫,可垂泪;生离死别,无缘再见,可垂泪;英雄失路,报国无门,可垂泪;新贵弄权,国之日衰,亦可垂泪。即使“垂泪千行”,也不足以表达我们的悲痛、愤懑、伤感、失落、依恋、忧郁互为交织的复杂感情啊!王勃云“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劝慰之中,尚有勉励,读之令人胸襟开阔,格调颇高,堪为千古名句;而此诗结句从苏李赠别诗中翻出无穷之意。尾联乃表两个断肠人相别,将国事家事融为一体,可忧可叹,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同样脍炙人口,且有令人潸然泪下的艺术效果。
柳宗元的古诗大全(篇6)
柳宗元《界围岩水帘(元和十年春月,自永州召还,经岩下)》原文
界围汇湘曲,青壁环澄流。悬泉粲成帘,罗注无时休。
韵磬叩凝碧,锵锵彻岩幽。丹霞冠其巅,想像凌虚游。
灵境不可状,鬼工谅难求。忽如朝玉皇,天冕垂前旒。
楚臣昔南逐,有意仍丹丘。今我始北旋,新诏释缧囚。
采真诚眷恋,许国无淹留。再来寄幽梦,遗贮催行舟。
柳宗元的古诗大全(篇7)
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突厥之大古夷狄莫强…铁山碎第八》原文
铁山碎,大漠舒。二虏劲,连穹庐。背北海,专坤隅。
岁来侵边。或傅于都。天子命元帅,奋其雄图。破定襄,
降魁渠。穷竟窟宅,斥余吾。百蛮破胆,边氓苏。
威武辉耀,明鬼区。利泽弥万祀,功不可逾。官臣拜手,
惟帝之谟。
柳宗元的古诗大全(篇8)
柳宗元《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原文
九疑浚倾奔,临源委萦回。
会合属空旷,泓澄停风雷。
高馆轩霞表,危楼临山隈。
兹辰始澄霁,纤云尽褰开。
天秋日正中,水碧无尘埃。
杳杳渔父吟,叫叫羁鸿哀。
境胜岂不豫,虑分固难裁。
升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
归流驶且广,泛舟绝沿洄。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状写山川之美,乃是柳宗元的拿手好戏。汪森在《韩柳诗选》中曾说:“柳州于山水文字最有会心,幽细淡远,实兼陶谢之胜。”近代藤元粹在《柳柳州诗集》卷三中评论此诗时则说得更具体:“开旷之景,叙来如见,宛然一幅活画。”那么,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柳宗元是怎样描绘这幅“活画”的。诗人先写远景:潇湘二水的发源地,但江流一缓一急,一蜿蜒而来,一直奔而至,一幅颇具特色的远景江流图已经呈现在读者面前。接下来,诗人便仔细描摹二水会合口的胜景。先看水面,空旷开阔,碧水连天,波涛不惊,水的动景反而变成了静景;而两岸危楼高耸,则又化静为动,让人看来怵目惊心;顺着危楼再往上看,一幅蓝天白云的美妙景观便呈现眼前,那雨后初晴的灿灿阳光,那悠悠飘过的缕缕白云,好一幅秋高气爽的绝妙佳境,而且是水天一色,绝无纤尘,这简直就是一个神仙世界,不染半点世俗的浊气。读到这里,免不了心驰神往,诗人身处如此仙境,就更当飘飘欲仙了。然而且慢,立即便有世俗的浊气传来:“杳杳渔父吟,叫叫羁鸿哀。”因为有了“羁鸿”的哀鸣作陪衬,“渔父”之“吟”便也有了悲音,这悲音其实并非来自渔父之口,而是发自诗人的心底,由“羁鸿”的哀鸣,诗人不能不想到自己被贬他乡羁留穷乡僻壤的痛楚,因而再美妙的景色也不属于他,这景色不仅不能使他愉快起来,相反,他越想借它来排遣乡思,乡思反而越来越浓。仙人的佳境他已没有心思欣赏,只好驾舟回程。然而,回程之路又在哪里呢?作为被贬之人,他又不能不想到自己只能“羁留”于此的处境:故乡不能去,有家不能归。他所能回的“家”,与“羁所”同名,与“监狱”无异,他又何必急急忙忙地回到那“监狱”中呢?更为可怕的是,不回到那“监狱”他便无处可去,无法抉择的两难处境,更增添了诗人的愁苦,小舟漂泊于宽阔的江面,徘徊不前,虽是风平浪静,也给人岌岌可危之感,这不是小舟的危急,而是诗人心境的危急。柳宗元的古诗大全(篇9)
柳宗元《首春逢耕者》原文
南楚春候早,余寒已滋荣。
土膏释原野,白蛰竞所营。
缀景未及郊,穑人先偶耕。
园林幽鸟啭,渚泽新泉清。
农事诚素务,羁囚阻平生。
故池想芜没,遗亩当榛荆。
慕隐既有系,图功遂无成。
聊从田父言,款曲陈此情。
眷然抚耒耜,回首烟云横。
全文赏析
此诗写的是诗人来到永州第一年即公元806年(元和元年)早春的情景。
一天,诗人独自出游到永州郊外,目睹到一幅在长安做京官时不曾有过的春意盎然的田园图景。原野上清泉涌流,草木萌蘖,鸟语花香,更有农人春耕正忙。诗人倍感新奇与兴奋,以饱蘸深情的笔,记下了这赏心悦目的幕幕景象;身为“僇人”,羁留异地,触景生情,勾起了诗人对故土的不尽思念,以及对不幸人生的无限感慨。
全诗以第五联过渡,由所见所闻转入写所思所感。诗人看到一派宜人的早春景象后,引发的不是美好的憧憬、宏大的志愿,而是强烈的思念故土之情。正如近藤元粹《柳柳州诗集》卷三所言:“贬谪不平之意片时不能忘于怀,故随处发露,平淡中亦有愤懑,可压也。”由早春生机勃勃的景象,联想到北方旧居已人去楼空,昔日田园因无人料理而杂草丛生,沦为荒地;由此又进一步引发对人生的感慨,感到无可寄托——政治前途既已渺茫,沉闷之情又无以排遣,精神的家园不知安在。惶惶不可终日,诗人对这种无所事事的无聊生活,极度地不适与不满,甚至羡慕起隐士来——尽管他们功名无所成但还有所寄寓。无意间诗人遇到了田间劳作的老汉,于是找到了倾诉的对象,诗人向这位素昧平生的老汉一吐衷肠,一泄为快。于此,也正是辛勤劳作的农民给了他以莫大的慰藉,使他舍不得离开田头,无限眷恋地抚摸着农夫的犁耙,交谈中已不知天色已晚,猛回头,发现炊烟已弥漫天空。
在身为“羁囚”的情况下,农夫已成为柳宗元倾诉的对象,与农夫倾心交谈已成了他精神解脱的最好方式。柳宗元之所以那般热爱永州山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对永州人的信赖和感激。
但诗歌尾联,诗人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生活的落寞,思念故乡,但在他眼前的仍是烟云横断。这意境与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有异曲同工之妙。
总之,全诗表现的是早春郊游时的所见所感,既写了诗人对永州之野的美好印象,又写了诗人寂寞生活中矛盾而复杂的心情。以朴实的笔调写事,以诚笃的心写实,朴诚的人格跃然纸上。
柳宗元的古诗大全(篇10)
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赠二君子》原文
弱岁游玄圃,先容幸弃瑕。名劳长者记,文许后生夸。
鷃翼尝披隼,蓬心类倚麻。继酬天禄署,俱尉甸侯家。
宪府初收迹,丹墀共拜嘉。分行参瑞兽,传点乱宫鸦。
执简宁循枉,持书每去邪。鸾凤标魏阙,熊武负崇牙。
辨色宜相顾,倾心自不哗。金炉仄流月,紫殿启晨霞。
未竟迁乔乐,俄成失路嗟。还如渡辽水,更似谪长沙。
别怨秦城暮,途穷越岭斜。讼庭闲枳棘,候吏逐麋麚。
三载皇恩畅,千年圣历遐。朝宗延驾海,师役罢梁溠。
京邑搜贞干,南宫步渥洼。世惟材是梓,人仰骥中骅。
欻刺苗入地,仍逾赣石崖。礼容垂gb琫,戍备响錏鍜。
宠即郎官旧,威从太守加。建旟翻鸷鸟,负弩绕文蛇。
册府荣八命,中闱盛六珈。肯随胡质矫,方恶马融奢。
褒德符新换,怀仁道并遮。俗嫌龙节晚,朝讶介圭赊。
禹贡输苞匦,周官赋秉秅.雄风吞七泽,异产控三巴。
即事观农稼,因时展物华。秋原被兰叶,春渚涨桃花。
令肃军无扰,程悬市禁贳。不应虞竭泽,宁复叹栖苴。
蹀躞驺先驾,笼铜鼓报衙。染毫东国素,濡印锦溪砂。
货积舟难泊,人归山倍畬。吴歈工折柳,楚舞旧传芭。
隐几松为曲,倾樽石作污。寒初荣橘柚,夏首荐枇杷。
祀变荆巫祷,风移鲁妇髽。已闻施恺悌,还睹正奇邪。
慕友惭连璧,言姻喜附葭。沉埋全死地,流落半生涯。
入郡腰恒折,逢人手尽叉。敢辞亲耻污,唯恐长疵瘕。
善幻迷冰火,齐谐笑柏涂。东门牛屡饭,中散虱空爬。
逸戏看猿斗,殊音辨马挝。渚行狐作孽,林宿鸟为ff.
同病忧能老,新声厉似姱。岂知千仞坠,只为一毫差。
守道甘长绝,明心欲自gn.贮愁听夜雨,隔泪数残葩。
枭族音常聒,豺群喙竞呀。岸芦翻毒蜃,谿竹斗狂犘。
野鹜行看弋,江鱼或共叉。瘴氛恒积润,讹火亟生煆。
耳静烦喧蚁,魂惊怯怒蛙。风枝散陈叶,霜蔓綖寒瓜。
雾密前山桂,冰枯曲沼蕸。思乡比庄舄,遁世遇眭夸。
渔舍茨荒草,村桥卧古槎。御寒衾用罽,挹水勺仍椰。
窗蠹惟潜蝎,甍涎竞缀蜗。引泉开故窦,护药插新笆。
树怪花因槲,虫怜目待虾。骤歌喉易嗄,饶醉鼻成齄。
曳捶牵羸马,垂蓑牧艾豭.已看能类鳖,犹讶雉为鷨。
谁采中原菽,徒巾下泽车。俚儿供苦笋,伧父馈酸楂。
劝策扶危杖,邀持当酒茶。道流征短褐,禅客会袈裟。
香饭舂菰米,珍蔬折五茄。方期饮甘露,更欲吸流霞。
屋鼠从穿兀,林狙任攫拏。春衫裁白纻,朝帽挂乌纱。
屡叹恢恢网,频摇肃肃罝.衰荣因蓂荚,盈缺几虾蟆。
路识沟边柳,城闻陇上笳。共思捐佩处,千骑拥青緺。
王安石写的古诗大全
那么您还记得诗人有哪些古诗词呢?中华文化光辉灿烂,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辉煌的诗篇。为了丰富我们的文学知识,我们可以赏析解读古诗词,它承载着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之魂,下面我们给大家分享王安石写的古诗,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王安石写的古诗【篇1】
王安石《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原文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全文赏析
这首词歌咏伊尹和吕尚“历遍穷通”的遭际和名垂千载的功业,以抒发作者获得宋神宗的知遇,在政治上大展宏图、春风得意的豪迈情怀。它不同于一般古代诗人词客种笼统空泛的咏史作品,而是一个政治家鉴古论今的真实思想感情的流露。全词通篇叙史论史,实则以史托今,蕴含作者称赞明君之情,这正是本篇的巧妙之处。
起句“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从穷、通两个方面落笔,写伊尹、吕尚前后遭际的变化。伊尹,原名挚;尹,是他后来所担任的官职。传说他是伊水旁的一个弃婴,以“伊为氏,曾佣耕于莘(《孟子·万章》):“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莘,古国名,其地在今河南开封附近),商汤娶有莘氏之女,他作为陪嫁而随着归属于商,后来得到汤王的重用,才有了作为。吕尚,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太公望”。传说他直到晚年还是因顿不堪,只得垂钓于渭水之滨,一次,恰值周文王出猎,君臣才得遇合,他先辅文王,继佐武王,终于成就了灭商兴周之大业。伊、吕二人的经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都是先穷而后通,度过了困窘之后才遇到施展抱负的机会的,所以说他们“历遍穷通”;吕尚显达的时候,年岁已老了,所以称作“衰翁”。封建时代的士人由穷到通,总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侥幸成分,也就是说,能够由穷到通的毕竟是少数,此并言“伊吕两衰翁”,伊尹佐汤时年老下否,书无明文,此是连类而及。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若使当时身不遇”。作者颇有自许之意。“若使”即假如。当伊、吕为耕佣、钓叟之时,假如不遇商汤、周文,则英雄终将老死岩壑。伊、吕是值得庆幸的,但更多的士人的命运却是大可惋惜的,因为那些人没有被发现、被赏识、被任用机会,他们是“老了”的英雄,亦即被埋没了的英雄。
下片,“汤武偶相逢”中的“偶”已经点明了“君臣遇合”的偶然性,可是,一旦能够遇合,那就会出现“风虎云龙”的局面。《易·乾·文言》:“云从龙,风从虎,对人作而万物睹。”意思是说,云跟随着龙出现,风跟随着虎出出,人世间如果出现了圣明的君主,那末,在谈笑之间就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兴王道、建国家的大事业。伊、吕有真实的本领,果然能够做出一番事业来,这样,才真正称得起是人才。因这这是问题的实质之所在,所以“兴王”一句在全词中是很有分量的。结尾,也是对这一句的引申,说伊、吕不仅功盖当世,至今超越千载,也没有人能够与之匹敌。在歌颂伊、吕的不朽功业的背后,伊、吕的遭适明主和建立功业对于王安石来说,无疑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他从中受到了鼓舞,增强了推行变法的决心和勇气。
王安石写的古诗【篇2】
王安石《狼山观海》原文
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
晓寒云雾连穷屿,春暖鱼龙化蛰雷。
阆苑仙人何处觅?灵槎使者几时回?
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
全文赏析
这首气势磅礴的诗,既描狼山之景,又抒诗人之情,在众多关于狼山的诗篇中可称冠冕。
首联总起全篇,突兀峥嵘。“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登山面江望海,只见波浪滔天,西向而望,无边波浪拍天而来,缘此而提出是谁凿破了万里之外的昆仑山,使大水冲决而出,奔腾而下?北宋时狼山还孤悬江中,尚未和陆地相接,到南宋文天祥《渡海望狼山》时也只见“狼山青几点,极目是天涯。”王安石是登山眺望,又处于长江出海处,和唐代杜甫登夔州白帝城时所写《登高》虽也见“不尽长江滚滚来”不同,那是在长江中上游,从高处俯瞰,而狼山仅一百多公尺高,和长江入海处的江面开阔相比较,就更觉江阔水大,波浪拍天。“凿破昆仑,地势高,水量大,气势恢宏。用“谁凿破”的提问,更是想落天外。诗一开始就攫住读者,加之“无边波浪拍天来”更给人以汪洋浩渺之感,且有震撼力。这一开篇,不仅起笔不凡,而且为全诗抒情奠定了基础。
颈联写近景,叙感受。“晓寒云雾连穷屿,春暖鱼龙化蛰雷。”诗人是春季早晨登临狼山的,只见云雾迷漫,岛屿、沙洲都在雾幔之中,春暖之后,春雷动,原来冬眠蛰居的鱼龙都活跃起来,上句的静景,和富有动态感的下句相映衬,使人更觉得春意勃郁。如果说首联从宏观上写出了狼山地处长江之委海之端的地理形势,那么此联就从近景上写出了狼山的地貌特色。
腹联宕开一笔,赞此处犹如仙境。“阆苑仙人何处觅,灵槎使者几时回。”“阆苑”,传说神仙所在的地方。到哪里去寻找阆苑的仙人呢?意谓这里就是人间仙境。“灵槎”即星槎,古代神话中往来天上的木筏,《博物志·杂说下》:旧说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滨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诗人由上两联的实写,到此转为虚写,意在赞美狼山实为神仙居所。以上则将狼山的远景、近景、实景、虚意写全、写足,充分显示了狼山的风貌和意境。
尾联总绾全诗并发感概。“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王安石从家乡临川出来后,应试、为官,还不曾有后来丰富的阅历,初见如此浩渺江面,“始觉今朝眼界开”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赞叹之言出于胸臆。登狼山,“举首四顾,海阔天空;长啸一声,山鸣谷应”确使人眼界顿开,心胸豁朗。
《狼山观海》系王安石早期作品,从此可见这为他后来的创作现出端倪,也为有宋一代诗作埋下根芽。象“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遨游半是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语言率直,就如钱钟书先生所说的“把锋芒犀利的语言时常斩截干脆得不留余地,没有回味的表达了新颖的意思”(《宋诗选》第48页)缪钺先生也说:“王安石少以意气自许,故语惟其所向,不复更为涵蓄。后为郡牧判官,从宋次道尽假唐人诗集,搏观而约取,晚年始尽深婉不迫之趣。”(《宋诗鉴赏辞典》第11页)《狼山观海》正体现了王安石早期的诗风。这也可能是北宋初期诗风使然,同时王安石这一诗风也为宋诗的质直、散文化,形象思维不及唐诗埋下根芽。
《狼山观海》虽然是王安石的一首逸诗,可是它给留下了写南通狼山的名篇,也可窥见王安石早期诗风,并对研究宋诗有一定价值。不仅南通人重视它,也是王诗与宋诗研究界值得珍视的。
写作背景
这是王安石的一首逸诗。《临川集》和李壁的《王荆文公诗笺注》以及沈钦韩的《王荆文公诗文笺注补注》都没有收这首诗,而是明万历年间编纂的《通州志》中记载,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年间曾任海门县令,当时通州属淮南路,这和宋史本传所载“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相合。《全宋诗》关于王安石诗部分虽没有收全诗,可是却录有“残句”“阆苑仙人何处觅,灵槎使者几时回?”(笫77卷)且万历《通州志》所载诗题为《白狼观海》。
南通狼山,最初因山形似狼而得名,又传说山上曾有白狼出没,故又名白狼山。到宋淳化年间((990—995)州官杨钧以“狼”字不雅,以“琅”易“狼”,又以山石多呈紫色,改称紫琅山。王安石来游时还称白狼。综上述可知,这首诗确为王安石所作。所写与诗人生活、自然环境都相合。
王安石写的古诗【篇3】
王安石《壬辰寒食》原文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译文
身居他乡的乡思像杨柳一样,被春风一吹就有千万条思绪。尤其是到了清明的寒食节,自己的眼泪就更多了,流的泪就快要淹没冶城了。自己的白头发像是要挣脱出头巾的束缚,镜子中自己的面容也已经显得苍老。不想知道官位的快乐啊,只求自己能够在青山绿水做一个打渔和砍柴的农民。
注释
[1]寒食:节令名,在农历清明前一日或二日.《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
[2]客思二句是说客思如春风里的柳条之多.客思:他乡之思.思:思绪,心事.
[3]冶城:《太平寰宇记》载,江南东道升州土元县:古冶城在今县四五里;本吴铸冶之 地,因以为名.故址在今南京市朝天宫附近
[4]巾:头巾.雪:白发.
[5]朱:红色,常形容青春的容颜.
[6]轩冕:古代公卿大夫的车服,因以指代官位爵禄.
[7]老:终老.渔樵:渔人和樵夫,指代隐逸生活
写作背景
王安石之父(名益,字损之)曾为江宁通判.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卒于官,葬于江宁牛首山(今江宁县南).皇四年壬辰(1052)王安石自舒州通判任上回江宁祭扫父亲墓时写下此诗.诗人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自己省墓时沉痛的心情以及变法尚未能推行而意欲归隐的愿望.语言清新峻拔,感人至深. 王安石虽然是大有作为之人,但他同样有山林之思,并非一味追求进取。
王安石早年入仕,主要是为了养家孝亲,并非乐意官场,汲汲富贵。由于家中无田园以托一日之命,一家上下几十口人赖其官禄,他根本就没有条件依照自己的意志生活。在他早年的诗歌中,就表达了“收功无路去无田”的无奈,既然“人间未有归耕处”,他只得“窃食穷城”、任职地方,但这并非他的本愿,在《壬辰寒食》一诗中就表达了他的感慨。
王安石写的古诗【篇4】
王安石《梅花 / 梅》原文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全文赏析
“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体现出诗人所处环境恶劣,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的态度。
“凌寒独自开”,“独自”,语意刚强,无惧旁人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屹立不倒。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香从老远飘来,淡淡的,不明显。诗人嗅觉灵敏,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不是雪”,不说梅花,而梅花的洁白可见。意谓远远望去十分纯净洁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暗香清幽的香气。
“为有暗香来”,“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气,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谯溢。
首二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末二句写梅花洁白鲜艳,香气远布,赞颂了梅花的风度和品格,这正是诗人幽冷倔强性格的写照。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写作背景
王安石变法的新主张被推翻,两次辞相两次再任,放弃了改革。这首诗是王安石罢相之后退居钟山后所作。
王安石写的古诗【篇5】
王安石《伤春怨·雨打江南树》原文
雨打江南树。一夜花开无数。绿叶渐成阴,下有游人归路。
与君相逢处。不道春将暮。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
全文赏析
这首词上阕写景,表明春色将残。“雨打江南树,一夜花开无数。”起首二句写春到江南景色。江南多雨,连贵如油的春雨也不稍缺,所以“雨打江南树”。“雨”是飘飘洒洒的细雨,是知时节的好雨,是杏花春雨江南的春雨,而不是孟浩然《春晓》中所写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是催开百花的及时雨,而不是摧残百花的风雨,所以下句才说“一夜花开无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诗句)春雨降下,一夜之间,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春天来到了。这是写初春景色。但是好景不长,时不我待,转瞬之间,阳春三月已过,就到暮春时节。“绿树渐成阴,下有游人归路”。三四两句写暮春景色。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已经是“绿树成阴果满枝”了,花期已过,累累果实已经挂满枝头。古语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果树下已有游人踏出的归路,说明花期已过,游人渐少。上阕纯写春景,但写景中已露惜春之意。
下阕抒情,词人欲留住春光。“与君相逢处,不道春将暮。”一二句写词人与他的挚友刚相逢,正欲共赏美丽春景,无奈已经到了暮春,花事已残。这当然十分令人惋惜,于是词人还想作最大努力,把春光留住:“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作者无法,便把希望寄托东风身上。他端着酒杯,向东风祈祷:东风呀,你继续地吹吧,不要匆匆而去。他知道,只要东风浩荡,春意便不会阑珊。通过这一举动,词人的惜春之情、留春之意便跃然纸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