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的近似数教案
发布时间:2024-03-03 近似教案积的近似数教案10篇。
优秀的人总是会提前做好准备,身为一位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学到知识,为了将学生的效率提上来,老师会准备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老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提供效率。幼儿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积的近似数教案10篇”,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积的近似数教案【篇1】
教学内容:教科书P96-97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近似数的含义,并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一个数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1、在认识近似数、理解近似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通过选择社会、自然和科学知识中的数量信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教学重难点: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认识近似数
1、读中感悟
出示例题信息(读中感悟近似数)
到20xx年末,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709个,图书馆藏书约43776万册。
到20xx年末,我国共有自然保护区1999个,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大约有14398万公顷。
画线的四个数所表达的数量的准确程度是否一样?
组织讨论,引入准确数、近似数的概念
像2709和1999表示准确的数量准确数
像43776万和14398万表示大约的数,与实际比较接近的数近似数
2、生活中再认识
生活中的许多数量是用近似数表示的,你留心了吗?你在哪见过或听过?
说明:没有办法得到一个精确结果或没有必要用一个准确数表示时,就用近似数。
3、读数,判断近似数
出示信息,要求读出,并说明哪些是近似数(或用想想做做第1题)
①《中国昆虫名录》收录了当时已知的中国昆虫20xx9种。
②20xx年4月英国《自然》杂志报告说,全球昆虫可能仅有200万到600万种。
③江都市吴桥中心小学共有学生1073人。
④20xx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苏州东方水城7天来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约16亿元。
二、探索求一个近似数的方法
1、求近似数
出示例题
指名读出表中信息:男性、女性及总人数
男性和女性各接近四十几万?
展示学生改写结果
怎样改写成近似数的?
(组织集体交流,适当提问)
2、小结改写方法,提出四舍五入法
四舍什么意思?五入呢?什么是尾数?根据尾数的哪一位确定舍或入?
近似数与原来的数之间用什么符号连接?为什么用?
3、练习巩固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读题
理解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
指名板演集体讲评
4、以万或亿作单位
对着前面判断的信息,提问
这些近似数是以什么为单位的?
用万或亿作单位写近似数有什么好处?
出示:2830001970000000
它们选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
集体讲评说思考过程
与前面的题相比,有什么相同及不同之处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3题
集体讲评提问思考过程
2、想想做做第4题
集体讲评提问思考过程
3、想想做做第5题
集体讲评引导有序思考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积的近似数教案【篇2】
一.教学内容:
求出积的近似数和有关它的一些内容。
二.教学目的:
(1)进一步巩固小数乘法计算。
(2)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
(3)体会“四舍五入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难点:要根据实际
需要求出积的近似值。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保留一位小数
2.34 5.68
2.保留两位小数
4.256 34.708
3.保留整数
5.67 6.502
(二).导入课:
1.老师出示几个语句,你知道那些句子表达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你是根据句中的哪些字词来判断的呢?
(1)我们班有28人
(2)这个箱子里大约有23个苹果。
(3)小明的身高是172厘米,体重约60千克。
2.我们生活中有时需要很准确的数字,但是有些时候往往不需要知道很精确的数字,只需要知道它们的近似值就可以了,那我们一般用什么方法来取近似值生:四舍五入法
3.师:现在就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小数的近似值。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2.095 4.307思考并回答:怎么样用“四舍五入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去它们的近似值?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4.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
板书:积的近似数
(三).探求新知: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读题,找出已知所求,列式计算,板书:0.04945
(2)指明板演,集体订正。
(3)按要求,积保留一位小数,怎么保留?结果怎样?
0.49 ×45 ≈ 2.2(亿个)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那么谁来归纳一下?生答,互相补充,归纳概括:我们求积的近似数时,首先求出积的准确值,然后明确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再看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上的数字,按“四舍五入”法截取积的近似数。
(四).巩固练习:
1.填空题:
(1).积是4.56保留一位小数( )
(2).积是6.075保留两位小数( )
(3).积是45.9保留整数( )
2.要完成第10页的“学一学”
(五).小结:
四舍五入法:
0------4要舍去。
5------9向前进一位,再舍去。
(按着要求再用“四舍五入法”)
五.布置作业:
第13页1 . 2
教学反思:
(一).优点:
(1)从实际问题中取材,使学生更快进入新知学习中,也能让学生体会源于实际生活而且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在出示图片后让学生自己提取信息、提问、解答,意在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不足:
(1)引入太冗长,“四舍五入法”是四年级所学的内容,对五年级学生来说不是难点,因此可以直接入题。重难点把握不是很准确,没能很好分析学生的学情。
(2)内容过于简单,不够充实,练习的时间过长了。可以再根据生活中实际情况深入内容,渗透“进一法”和“去尾法”。
(3)在上课时,由于自身经验不足,在对及时抓住学生的反馈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引申方面有很大欠缺,比如:我在问学生你们想付给他多少钱时,学生的答案很多,有的说6元,有的说6.1元,这些我都没能及时抓住学生的反馈,完美地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学。
(4)在巩固练习的习题设置上不懂得延伸,2、3两题设计意图有点重复,其实可以直接用其一进行延伸。
积的近似数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亿级的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亿以上的数的近似数.
3、建立自然数的概念.
4、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比较亿以上的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教学自然数概念
我们数物体的个数用的1,2,3,4,...10,11...叫做自然数.
提问:
1.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
2.每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的差是几?
3.最小的自然数是几?
4.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引导学生得出:自然数每相邻的两个数中,后面的一个数比前面的一个多1,最小的自然数是1,没有最大的自然数,因为数数总也数不完,数出一个很大的数以后还可以再数出一个比它大1的数,所以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多的.
提问:
1.一个物体也没有怎样表示?
2.0是不是自然数?
引导学生得出: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不是自然数.
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我们在小学学的是大于0和等于0的整数,其它的整数以后再学,可以用图来表示.
二、教学整数大小的比较
1、复习准备
在下面○里填上>、<或=.
99999999○10000000065432○754328909034○8908034
提问:
(1)每一组两个数是怎样比较的?
两个数的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八位数小于九位数,所以填<.
(2)第二组两个数都是五位数,你是怎样比较的?
两个五位数比较,万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所以应该填<.
(3)第三组的两个数你是怎样比较的?
这两个数的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比起;如果最高位上数相同,依次比较下一位......相同数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大,所以应填>.
2、新课引入.
我们已经学过亿以内的数比较大小,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一个内容是亿以上数比较大小.(板书课题:整数大小的比较)
3、出示例4、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999999999○1000000000654320000○7543200008909034000○8908034000
第一组:
提问:
(1)这两个数各是几位数?它们的最高位各是什么位?应填什么符号?
(2)如果两个数的位数不同,怎样比较大小呢?
(两个数的位数不同,位数多的那个数大)
第二组:
思考:这两个数有什么特点?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这两个数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6亿多比7亿多小,应该填<=
第三组:
提问:这两个数都是十位数,并且左起第一位都是8,你怎样比较?
(左起第一位相同,依次比较左起第二位......到第四位数百万位上的9比第二个数百万位上的8大,所以应填>)
4、总结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提问:
(1)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有几种情况?
(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怎样比?先从哪一位比?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也相同,怎么比呢?
5、练习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1231500000○9078000008036700000○796300000
40870000000○41050000000
三、教学求近似数
1、复习
我们学过求一个亿以内数的近似数,请你们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7293805384000
提问: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并说出求近似数的方法.
2、新课引入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求它的近似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另一个内容.(板书课题:求近似数)
3、出示例5、省略下面各数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它们的近似数.
(1)1034500000(2)20897000000
学生试做,集体反馈
教师强调: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只要看省略尾数的左边起第一位上的数是不是满5.不要管尾数后的几位是多少.
4、总结求近似数的方法
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要看所省略尾数的左起第一位上的数是不是满5.如果不满5,就把尾数都舍去;如果满5,把尾数都去后,要在它的前一位上加1.
四、课堂练习
1、写出最大的九位数和最小的十位数.
提问:应该怎样想?
(要想使九位数是最大的,那么从高位起每一位上的数都必须是最大的,因此只能是9,因而可以得出最大的九位数.同样想最小的十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必须是最小的,只能是0,但0不能做自然数的首位,所以最小的十位数是1000000000)
2、判断正误
4528800000=45亿()
1214000000人12亿()
6087540000006088()
强调三种错误原因:
(1)求近似数应用符号.
(2)省略尾数后不要忘记写单位名称.
(3)求出一个数的近似数后,要写上计数单位.
3、总结性提问:
(1)怎样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
(2)怎样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
五、课后作业
1、省略下面各数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4280000006680000005083000000
2、先写出下面各数,再用亿作单位写出它们的近似数
二亿零八百九十六万五十九亿八千三百万
四亿九千九百七十万六百二十九亿四千万
六、板书设计
积的近似数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求近似数。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题意正确求出商的近似数。
教学方法:
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总结。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旧知:(出示如下题目)
1.用“四舍五入”法将下面的数改写成一位小数。
8.7693.45212.7118.64
2.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43×4.67 12.15×3.41
订正答案,并通过问题:你是用什么方法求这些数的近似数?
(保留几位小数就看这位小数后面的数位,大于4就向前一位进一,小于五就舍去。师引导总结方法的名称:“四舍五入”法。)
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商的近似数”。(板书课题:商的近似数)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32页例6情境图。
阅读情境图中的信息,并问:怎样解决爸爸提出的问题呢?
引导学生自主列算式,并试着计算:19.4÷12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会发现除不尽。这时,师引导学生小组交流,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通过交流,学生可能会想到:实际计算钱数时应该算到分,因为分是人民币的最小单位;也可以算到角,因为现在买东西时已经不用分了。
教师小结:根据我们的生活实际,当所买的商品数量少的时候,可以保留整数,或者保留一位小数,或者两位小数。当然如果数量很多的时候,通常会计算到分,这就要根据我们的实际需要进行取近似数了。看来取近似数一种是按照要求去取,一种是按照实际情况去取。(板书:按要求取,按需要取。)
然后再引导学生想一想:算到分和角时分别需要保留几位小数?
(算到分要保留两位小数,算到角就要保留一位小数。)
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除的时候应该怎么算?
小组讨论后,学生汇报: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算出三位小数,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算出两位小数,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
让学生自己用竖式计算:19.4÷12。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2.提问:说一说如何求商的近似数?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小结:求商的近似数时,只需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用“四舍五入”法就可以取近似数了。或者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再继续除了,只把余数同除数作比较,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说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者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加上1。同时,求商的近似数的时,不需要算出商的准确值之后再进行取舍。
3.引导学生比较求商的近似值和求积的近似值的异同点。
小组讨论后发言:相同点:都是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不同点:积的近似数要求出准确数之后再求近似数;商的近似数不需要求出准确数,只需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就可以求近似数。
师小结:求商的近似数非常重要,有时按照要求取近似数,有时按照实际取,在取商的近似数的时候,要明白应该除到哪位就可以不用再除了。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的近似值分别是怎么取的。有些题保留指定小数位数后,近似数的末尾有0,要让学生说说是如何处理的。如第2小题1.55÷3.9,保留两位小数是0.40。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引导学生归纳
1.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2.求商的近似数的时候不需要算出商的准确值之后再进行取舍。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再继续除了,只把余数同除数作比较,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说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者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加上1。
积的近似数教案【篇5】
教材分析:
求商的近似数是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在学习小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小数除法有时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还有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但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很重要。在本册前面,已经学过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以及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值,本节课通过学习应用题,让学生体验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让学生自己想一想,怎样取商的近似值。
由于本学段的学生年龄多在9—11岁,富于形象直观思维,但他们都有比较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表现欲望,在学习素材的选取和呈现、学习内容和活动的安排上,一定要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感受到数学学习活动有意义、很重要、可以做。在这些过程中,初步学习数学思考的方法,形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同一个问题的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的例7和“做一做”中的题目。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学会根据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来求小数的近似数.
1、结合具体事例根据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来求小数的近似数.
2、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1.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做完第1、2题后,要让学生说明其中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1.教学例6.
教师出示例6,要求根据书上提出的信息列式计算.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时,还除不尽.教师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生: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教师问:保留一位小数,应该等于多少?表示计算到“角”。
教师要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值?”(首先要看题目的要求,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其次,求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
2.做第23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教师让学生按要求进行计算,巡视时,注意学生计算时取商的近似值的做法对不对.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按照不同的要求,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怎样求出来的?(计算出商的小数的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积的近似数教案【篇6】
一、教学内容的说明:(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对小数和分数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知识的开始,同时又是学习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
信息窗呈现了三个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绿毛龟蛋长径和宽径的情境,通过学生质疑测量同一个蛋的长度,为什么两人读数不一样的问题,引入对小数的近似数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学习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根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后再求它的近似值。能正确区分改写和保留的要求以及各自的方法。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的方法。使学生理解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度就越高。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情境图引出怎样求小数的近似数,学生在教师 的指导下探索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区分改写和保留的不同要求和方法。
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迁移到新知,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利用已掌握知识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体会知识间的紧密联系,体验获取新知的乐趣。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会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理解保留位数越多,精确度就越高。
教学难点是:
理解保留和精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及保留位数越多,精确度越高。
三、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难点,使学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教法:教学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学法:为了更好地突出、突破重难点,按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为了全面、准确地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实现教学目标,我努力抓住学生的思维生长点组织教学,设计了复习旧知,探索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复习导入
这一环节我设置了两个习题: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986534 58741 32100 39821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
32( )64532万 47( )05047万
在此环节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四舍五入是什么意思,为后面的学习做好知识迁移的准备。
第二个环节:探索新知
这一环节有两个知识点:求小数的近似数;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求小数的近似数:我先出示课本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从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问题,为什么小华、小明两个人说的不一样?教师可以说明由于两个学生对测量结果要求的精确程度不同,就会出现同一个小数的不同近似数,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小华说的是几位小数?小明说的是什么数?
通过学生的回答师作说明:近似数的结果是一位小数就是将原小数保留一位小数,结果是整数就是将原数保留整数从而引导学生仿照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来求小数的近似数:
出示:3.94保留一位小数是多少?3.94保留整数是多少?
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索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再通过学生的汇报,总结出: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整数一样也可以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步让学生明白:求近似数时,的数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小组讨论:比较3.9和4与精确值3.94比较谁更接近3.94。总结出: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度越高,保留的位数越少,精确度越低。
再出示:绿毛龟蛋(2.04厘米)的宽径是多少厘米?(保留一位小数)并让学生思考:末尾的0可不可以省略,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保留位数不同,精确度也不同,而且0在这里也起到了占位的作用。为了巩固这一知识,我设计了一个动手测量课桌的活动,比一比谁的结果更精确,说明理由。
第二个知识点: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出示课本71页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材料,说一说能获得哪些信息,并提出相关问题。
(1)把1754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什么?
先让学生尝试改写,根据学生的情况,如果有正确的改写可以先让学生讲解他的方法,如果没有,老师可作说明:改写时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写上万字,去掉小数末尾的0就可以了。
(2)20xx年全国禽蛋类产量约是多少亿千克呢?(保留整数)把28795000000改写成用亿
作单位的数,让同学们独自探索方法,同桌交流,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用四舍五入法求出287.95亿的近似数。
第三个环节:巩固练习
在这一环节安排了自主练习的4个小题。
1-3题是用多种形式巩固求小数近似数的基本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关注有困难的学生,切实巩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4题用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如何改写的。
第四个环节:课堂小结
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我让学生共同回忆本节课研究了哪些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你有哪些收获?自己在学习上有哪些提高?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增强对迁移推理的数学思想的认识。
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的差异布置适当的作业,既能使学生掌握知识,又能使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提高。
板书设计:
板书作为课堂教学语言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具有启发性、艺术性、实用性,所以本节课我注重发挥其引导功能,做了一下设计:
求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整数:3.944
保留一位小数:3.943.9
2.04厘米2.0厘米
1754000=175.4万
28795000000=287.95亿288亿
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观察、比较。全面系统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积的近似数教案【篇7】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小数除法基本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的。以人民币的计量单位引出商的近似数,说明求商的近似数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通过用近似数表示钱数,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为后面学习循环小数作铺垫,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传统教学的种种封闭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迫切需要一种展现自我,发展个性的体验式学习。教师只有创造性的教,学生才能创造性的学。用动态的眼光钻研教材,营造体验式的学习氛围,学生深刻体验了数学学习的过程,并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最大限度促进了自身发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求商的近似数,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6.03 7.98
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8.785 7.602 4.003 5.897 3.996
做完第1、2题后,要让学生说明其中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3. 计算0.38×1.14(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二、新课
1.教学例7:
教师出示例横式应该怎样写出?教师板书.
教师问:表示计算到“角”需要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要除到哪一位?应该约等于多少?
教师要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值?”(首先要看题目的要求,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其次,求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
我们学习班了求积的近似值和求商的近似值,比一比这两者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P23做一做:
教师让学生按要求进行计算,巡视时,注意学生计算时取商的近似值的做法对不对.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按照不同的要求,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怎样求出来的?(计算出商的小数的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师:解题时用了什么技巧?
三、巩固练习
1、求下面各题商的近似数:
3.81÷7 32÷42 246.4÷13
题。
四、作业:P题、第11题。
积的近似数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商的近似值,找到和求积的近似值的联系.
2.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
理解求积的近似值与求商的近似值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一)口算yjS21.COM
80.51.240.3626.32.1
0.92461.20.5+0.142.40.6
(二)填空
1.4561
0.9398
9.7502
保留三位小数
保留二位小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整数
教师提问:0.9398保留三位小数为什么是0.940,写成0.94行不行?
谈话引入:求小数的近似值在除法中有哪些应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内容.
二、探索尝试
例6一个玩具厂试制了35架玩具飞机,共花1560元,平均每架玩具飞机多少元?
1.读题并列式
(总价数量=单价)
156036
2.尝试计算
3.练习:计算下面各题
4.82.3(保留一位小数)1.553.9(保留两位小数)
三、质疑小结
(一)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出示课题:商的近似值)
(二)求商的近似值与求积的近似值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
相同点:都要用到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并且都要看要保留的那一位的后一位.
不同点:求积的近似值,要先算出积的准确值再求近似数,求商的近似值不需求出商的准确值,只要求出要保留的下一位就可以了.
积的近似数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将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单位的数。
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准确、熟练地应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出一位小数的近似数
2、怎样将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二、展示交流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课件出示豆豆,看看小豆豆的身高是多少呢
今天下午我们就来研究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同学们还刻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吗我们可不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来求小数的近似数呢
2、探究新知
(1)同桌讨论回忆什么是四舍五入法
(2)讨论尝试
①那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我们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后面的数。
②出示例1,讨论求0.984的近似数
③保留一位小数时,末尾的0为什么应该写呢
(3)总结归纳。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保留不同的位数,求得的近似数不同。保留小数位数越多,这个近似数就越接近准确数,也就是更精确。
(三)将不是整万或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1、出示教材第74页例2
①讨论:通过课件图片中的数学信息,我们怎样表示这些数的读写会比较方便呢
②结论:改写成用亿或万作单位的数。
2、从算理入手,理解改写方法。
①讨论:怎样改写呢
②结论:改写时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写上万字,并去掉小数末尾的0就可以了。改写成以亿作单位同上。
积的近似数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能力目标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情感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0.8×2= 6×0.9= 5×0.5 = 40×0.2= 7×0.8= 25×4 = 300×0.4= 1.5×0.8=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投影出示)
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
4.51692
328.9604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二、合作探究
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生回答)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书:0.049×45
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
(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
6、专项练习: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0.8×0.9 ≈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1.7×0.45≈
三、拓展应用
1、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2、小刚的体重是21.5千克,
他爸爸的体重是他的3.3倍。
小刚的爸爸的体重大约是多少千克?
(得数精确到十分位)
3、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是3.58,准确数可能是下面哪个数?
3.059 3.578 3.574 3.583 3.585
四、总结
谁来小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五、作业布置
P.13页2题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扩展阅读
小数近似数的教案5篇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关于“小数近似数的教案”的相关信息,以期对读者起到一定的帮助。教案课件在教师授课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而所包含的内容必须十分完备。编写完整的教案是实现有效教学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所必不可少的一环。
小数近似数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使学生理解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3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明白要保留的小数数位里末尾的0不能去掉的原因。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卡片出示)
3650()119360()24800()27090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
32□64532万47□0547万
学生填完后,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回忆四舍五入法)
(3)整数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来求近似数,怎样求小数的近似数呢?也就是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下面我们就用四舍五入法来求小数的近似数。[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例题:
例1.李明在运动会中的跳远成绩是2.953米,你知道他跳远成绩的近似数是多少吗?(要求: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
师:保留是什么意思说说你对这个词的理解
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发表意见,说出结果及想法。
1保留整数
根据提示思考:
一找(),二看(),三()
学生独立探索,小组交流,反馈后总结:一找个位,二看十分位,三五入.(板书:2.9532.95)
师讲解: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
(3)练习:0.999你会保留整数吗
2、保留一位小数(根据提示思考)
(1)小组合作学习。
(2)组内交流,组长汇报交流结果。自己总结:(一找十分位,二看百分位,三入..)(板书:2.9533.0)
(3)师:近似数3.0末尾的0能不能去掉,为什么?(独立思考指名发表意见)
①教师出示线路图:(课件出示)
②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使学生明确保留一位小数是3.0,原来的长度在2.95与3.05之间.保留整数为3,原来的准确长度在2.5与3.5之间,所以3.0比3精确的程度高一些.也就是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
问:刚才我们已知道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那么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哪一位呢?
③练习:0.999你会保留一位小数吗
3保留两位小数
1)师:你认为该怎样处理呢?把你的意见和同桌交流。
(2)点名汇报:一找百分位,二看千分位,三四舍.(板书:2.9532.95)
师讲解: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练习:0.999你会保留两位小数吗?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吧。
(二)小结: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讨论知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注意两点①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如果保留整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
②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
三巩固练习:
1豆豆身高0.984米,我们可以说豆豆大约高﹎﹎﹎﹎米。(你想保留几位小数就保留几位小数)
(1)自由保留小数位数,回答出0.984米的近似数,老师板书,请其余的同学说说分别保留了几位小数。(0.984米1米0.984米1.0米0.984米0.98米)
(2)结果1米和1.0米比较,谁更接近0.984米为什么
24月份的电话费是49.84元。老奶奶应付()元.
4月份的水电费是25.68元。老奶奶应付()元.
银行的利息税是9.083元。老奶奶应收到()元.
一块肥皂的价格是1.50元,老奶奶应付()元.
逐个讨论,该付多少,为什么?
3出示食物的价格,判断小明带12元钱够吗?学生自由发言,说明自己的理由。
鸡腿:4.3元可乐:1.6元薯条:6.4元
师:看来我们不仅要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还要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才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明确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与整数的近似数相似。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要注意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五课外延伸(课件出示)
取近似数的三种方法:;四舍五入法.去尾法,进一法
机动题:想知道老师的身高吗?教师提示:
1身高大约是1.6米,老师的实际身高是两位小数,猜一猜老师的实际身高是多少米?
2老师的身高是用五入法得到的,再来猜一猜。
3是最小的一个五入数.
六、板书设计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整数:2.9533
保留一位小数:2.9533.
保留两位小数:2.9532.95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注意:
①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数
②取近似数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应当保留,不能去掉。
小数近似数的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正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怎样准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生活中有许多小数的信息,你收集到了吗?(此处安排收集资料。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近似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体会近似数的应用价值)
生:汇报,教师按准确数和近似数把学生提供的信息中的小数分成两种写在黑板上。
师:谁注意到了老师为什么把同学提供的这些小数分成两种写在黑板上呢?(生通过观察回答)
师: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必说出小数的准确数,只要说出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同学们看一看自己收集到的信息中有这样的情况吗?(生汇报和小数近似数有关的信息。)
师:听了同学们的汇报,你有什么感受呢?小数的近似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这么广泛,怎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师板书课题。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卡片出示)
9865345874131200
500473980101487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
32□64532万47□0547万
学生填完后,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以上复习内容重点抓住了整数取近似值的方法让学生回忆练习,通过复习唤起学生印象,为求小数的近似值打下基础]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也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如:如豆豆的身高0.984米,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精确,那么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
[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新授
师:豆豆的身高0.984米,我们一般怎么表述豆豆的身高?
你是怎样得出豆豆身高的进似数的?
师:你们能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求出这个小数在不同情况下的近似数吗?
生:自己练习在练习本上做一做,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看一看有没有争议的地方。并引导学生按顺序进行汇报。
生:(1)学生汇报保留两位小数求近似数的思维过程,并再找一名同学进行汇报,加深对方法的理解。
(2)保留一位小数,有争议吗?找同学汇报自己的想法。学生讨论近似数是1.0还是1。教师出示线段图,看一看给学生带来什么启示。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使学生明确保留一位小数是1.0,原来的长度在0.95与1.04之间。保留整数为1,原来的准确长度在1.4与1.0之间,所以1.0比1精确的程度高一些。也就是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
师:总结出尽管两个数的大小相等,但表示的精确程度不同,同学们认为哪个答案是正确的呢?求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零不能去掉。
(3)保留整数部分应怎样思考,注意什么问题呢?
师:请同学们回忆求0.984近似数的过程,你能发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同学们利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也就是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的方法来求小数的近似数,希望同学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求课前同学们提供的这些小数的近似数。(保留到十分位)
(4)小结:
问: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知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注意两点:
①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如果保留整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
②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
三、练习
(1)师:最后一个信息谁提供的,你能把这个信息用小数近似数的形式)表示出来吗?
生评价(改后的信息叙述也要准确)。
学生自己修改自己手中的信息,汇报后,再同桌之间交流。
(2师:老师也收集到了一些小数的信息,这些信息能用小数近似数的形式表述吗?能请你表示出来,不能,请说明理由)
(3)师:同学们还记得自己的身高大约是多少吗?想知道老师的身高吗?教师提示:身高大约是1.6米,老师的实际身高是两位小数,猜一猜老师的实际身高是多少米?老师的身高是用四舍法得到的,再来猜一猜。
(4)出示食物的价格,判断小明带12元钱够吗?学生自由发言,说明自己的理由。
(5)出示租车说明,判断租多少辆车去出游?
师:看来我们不仅要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还要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才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全课小结:教师明确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与整数的近似数相似。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要注意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以及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教学难点: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将下面的数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一个人的头发约有80000到90000根。
人造卫星每分钟约行472000千米。
师: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把一个以个为单位数写成以万位单位的数
不同点:整万的数可以直接改写成一万位单位的数
不是整万的数先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
二、新课:
1像这样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一个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我们知道整万或整亿的数能够直接改写成以万或亿位单位的数,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怎么改写成用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2木星的直径是142800千米,它离太阳的距离是778330000千米。
它的直径是多少万千米?它离太阳的距离是多少亿千米?
小组研究:
尝试把上面两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以亿为单位的数
说明你是怎么想的?
3小结: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加上万字。
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8位,加上亿字。
4练习:
把248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把34528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5像这样把34528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3.4528亿,小数点后有4位,小数位数太多,往往实际又没有用,这时就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如这道题保留两位小数应该是多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练习:
1把下面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并保留两位小数
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面积35990平方千米。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面积34000平方千米。
2、20xx年我国在校小学生116897000人,改写成用亿人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一位小数。
小数近似数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改写和取它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改写与取近似数。
教学难点:
近似数与四舍五入的关系及区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师:前几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取小数的近似数和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取值方法)分别说说方法是怎样的?
二、分类练习
(一)取小数的近似数的练习。
1、求0.8395的近似数,分别保留整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和三位小数。
(1)人人练习
(2)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
2、填表:
用小数表示
保留两位小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整数
3、小组讨论
出示:下面各小数在哪两个相邻的自然数之间?它们各近似于哪个自然数?
3.8711.057.6439.07
(1)小组讨论。
(2)校对。问:怎样判定某个小数在哪两个自然数之间?求它们各近似于哪个数,实际上就是求它的什么数?
小结:在整数部分和比整数部分大1的这两个数之间,求它们各近似于哪个自然数,只要取出它保留整数的近似数就可以了。
(二)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1、(1)把36900和172800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并保留整数。
(2)557000000和2097000000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并保留一位小数。
(独立练习,说说改写的方法)
得出:一点,二去,三添
2、应用P150(5、6)
(学生独立练习,校对)
(三)想一想
(1)哪些小数的百分位四舍后成为5.2?写了其中的两个。
(2)哪些小数百分位五入后成为3.0?写出其中两个
三、课堂总结。
小数近似数的教案(篇4)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和处理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又是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一个内容,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之前学生只认识简单的小数,通过学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以后,学生知道了有些小数是精确数有些小数是近似数,并能跟据具体情况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并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了解求近似数时,精确度的意义。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又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想,掌握了一定的猜想、推理、自主探究的能力,能够利用知识的迁移解决新问题。在辩证的接受别人意见的基础上又能展现自己的独到见解。因此本节课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
(三)教学目标定位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景。因此把学习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探究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会根据要求正确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方法与过程目标:经历求小数的近似数的过程,体验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数感和数学意识。
在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时,考虑到学生以前学过,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即:“四舍五入”法。对于学生来说不是很难,但“四舍五入”法也是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所以教学重点定为: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近似数的方法。把教学难点确定为:理解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二、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本节课采用的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是三步导学法。在民主导学环节,呈现任务后,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然后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展示,得出方法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创设购物的情景,提供数学信息:菜场买菜情境,该怎样付钱?先让学生体验近似数在生活中的运用。紧接着出示课本豆豆身高情境,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通常会怎么表述,从而引出课题和学习目标。紧接着出示任务一:探究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一)任务呈现:
1、自学课本73页内容,并在小组内交流:
(1)课本里是用什么方法求出0.984的三个近似数的。
(2)你还学懂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疑惑?
2、请你用学会的`方法试着解决:
9.956≈()(保留两位小数)
9.956≈()(保留一位小数)
9.956≈()(保留整数)
小组合作讨论求一个小数近似数的方法,结合每个具体的近似数,试着说说是怎样保留的,从而掌握求一个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当学生知道0.984保留两位小数是0.98米,1米是保留整数后,让学生试着解决保留一位小数应该怎样做呢?这里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尝试、比较的方法突破难点。在总结求一个小数近似数的方法时,也是尝试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在整个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其次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让学生理解“保留、精确、省略”的联系。如: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换种说法就是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就是教师该出手的时候,一定要毫不犹豫的出手。
(二)说学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的学习方法是旧知识迁移法,这种学习方法最大的特点是:能够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生能够根据学过的知识,主动探索、学习新的知识,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所做的学法指导是:通过复习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和练习题,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三、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所学对象发生了兴趣,就有了行为内动力,学习便成为一种自觉的活动。我在课前创设了,菜场买菜的情境,和邻居家孩子小豆豆身高的情景,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是为生活服务的,生活中需要用,所以我们才要学习,以此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知识铺垫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这是《新课程标准》对我们提出的明确要求,因而复习铺垫过程中我设计了两道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近似数的练习题,目的是为下面学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做好知识铺垫。
(三)、探究新知
新课程理念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以课堂的讲授为主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生生互动、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趁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被调动起来之际,呈现学习任务,,进行自主探究和小组交流,最后全班展示交流,得出求近似数的方法。然后进行任务二的研究。这个任务是本节课的难点,我设置了较为开放的思考任务,来比较近似数1和1.0的区别,进而理解“求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四)目标检测
1、、求下面各小数的近似数。
(1)、3.47≈()(精确到十分位)
(2)、0.402≈()(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3)、8.62≈()(保留整数)
2、星期天妈妈去超市买东西,结账时电脑显示金额为56.47元,收银员会收妈妈()元。
(五)畅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与同伴的合作学习中你想说点什么?
(让学生在重温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知识的脉络更清晰,更有条理。)
小数近似数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高、低级单名数相互改写的方法,掌握小数的近似数和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的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改写。
教学重点:
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和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近似数的取位和改写。
教学过程:
一、揭题,提出复习内容,目标。
二、复习单名数和复名数的化聚。
1、提问:单复名数互化
高低?公式?
低高?公式?
2、0.95米=()厘米
1.4米=()厘米
4700米=()千米
20.05千米=()米
830平方分米=()平方米
300千克=()吨
42吨=()吨
小结:认真判断是什么单位,选择方法。
4、1.25米=()米()分米()厘米
643元=()元()角()分
3.8平方米=()平方米()平方分米
10.75千克=()千克()克
5、4吨50千克=()吨
8吨60千克=()千克
7千米8米=()米
7千米8米=()千米
三、复习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1、在横线上添适当的数
(1)把0.25扩大倍是25。
(2)把0.001扩大1000倍是。
(3)把30.5缩小倍是3.05。
在横线上添上扩大或缩小
(1)把15.310倍是1.53。
(2)把4.291000倍是4290。
2、直接写出下列各式
3.42100.721004.51007.9()=0.079
14.2109.310020xx00()100=3.42
四、复习小数的近似数。
1、求9。694的近似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精确到个位
(1)人人练习
(2)比一比,这三个近似数,哪一个与9.694最接近
(3)求小数的近似数量要注意什么?(小数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4)保留几位小数与精确度有怎样的关系?
(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保留三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千分位,......)
2、求出下面小数的近似数。
(1)保留一位小数:3.096.763
(2)保留两位小数:0.5431.997
3、(1)把798600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并保留数
(2)把537400000改写成用亿单位的数,并保留整数。
(人人练习,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得出:一点、二去、三添
五、课堂总结
今天复习什么内容?注意什么?
六、作业:P153(12、13、14)
小数近似数的教案13篇
我们带给大家一篇精心挑选的必读好文,题名为“小数近似数的教案”,希望这篇文章能提供给你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帮你解决一些问题。教案教材在教师授课中起着关键作用,现在就是准备教案教材的时候了。教案在教育教学变革中是一个重要的策略。
小数近似数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知识迁移,使学生能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2.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个小时的近似数时表示的精确程度,理解求得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3.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旧知迁移新知和类比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求小数的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好!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学习。我一看见同学们就感觉很聪明,是不是这样?既然如此,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看看同学们表现如何!
2.板书出示:老师这有个数,请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先写黑板:12953≈1万
3.师:你是怎么想的?(省略万以后的位数,就是看尾数的最高位千位。千位是2,比5小,舍去。)
师:得数约等于1万,千位还可以是哪些数?(0、1、3、4)尾数的最高位比5小,直接舍去尾数。
师:如果得数约等于2万,千位上又可以是哪些数呢?(5、6、7、8、9尾数的最高位等于或大于5,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4.师:刚才我们求的是整数的近似数,你能说出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吗?
学生说方法。(板书:求整数的近似数,先看所省略的最高位上的数是不是满5,再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学生齐读。同学们读得真好,和你们一起学习真快乐!
二、整合情景,探究交流。
1.师:今天我们来研究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没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如:昨天豆豆体检,量得身高是(板书):0.984米。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准确,我们一般怎么说豆豆的身高呢?(学生讲,红红姐姐说豆豆身高0.98米。或1米。看回答情况板书。)
这就是0.984的近似数,你是怎么得到豆豆的身高的近似数?你们能利用已学的知识来说一说吗?
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看千分位。千分位是4,小于5,把尾数舍去。所以0.984≈0.98。
谁再来说一遍?(2-3名同学。表扬。)
2.(如果说的是1米,0.984的近似数还可以是多少?)小白弟弟的说法和小红姐姐不一样,他认为“豆豆身高约1米。”你能说说他的想法吗?
(保留整数,就要省略整数后面的尾数,看十分位。十分位是9,大于5,向前一位进1。所以0.984≈1。)谁再来说一遍?。请同桌把这两题的思考过程互相说一说。
3.同学们真能干,其实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求小数的近似数。(板书课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求近似数的过程,你发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是怎样做的?(学生回答。)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相同。板书:小数。全班读--求小数的近似数,先看所省略的最高位上的数是不是满5,再用四舍五入法保留。
4.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0.984可以保留整数、保留两位小数,如果0.984保留一位小数,应该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看百分位。百分位是8,大于5,向前一位进1。十分位上9加1得10,再向个位进1,所以0.984≈1.0。)
5.学习了求小数的近似值,老师有一些疑惑不能解开,(幻灯出示)0.984保留一位小数得1.0,小数末尾的0能去掉吗,为什么?(指名回答。)
不能,题目要求保留一位小数,必须要0占位。求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零不能去掉。
求得的近似数1.0和1比较,哪一个更精确一些,为什么?
幻灯演示:保留整数为1,原来的准确长度在1.4与0.5之间,保留一位小数是1.0,原来的长度在0.95与1.04之间。尽管两个数的大小相等,但表示的精确程度不同,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
三、练习。(智力闯关。)
同学们利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来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1.第一关。保留一位小数。
0.58≈0.63.788≈3.8
精确到百分位。精确到百分位就是保留几位小数?
12.004≈12.001.987≈1.99
保留整数。
9.956≈109.0448≈9
2.第二关。在□里填数。
2.9□≈2.98.5□7≈8.56
3.第三关。
姚明的身高约为2.2米,姚明的身高可能是多少米?
2.15(6、7、8、9)2.155……
2.20(1、2、3、4)2.……
四、全课。
你今天有哪些收获?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
板书设计
求小数的近似数
12953≈1万0.984≈0.98保留两位小数,看千分位。
小于5,舍去。小于5,舍去
0.984≈1.0保留一位小数,看百分位。
0.984≈1保留整数,看十分位。
大于5,向前一位进1。
小数近似数的教案(篇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第71页《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目标:
1.借助已有经验,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近似数的方法,能够正确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初步学习用猜想、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学习数学知识。
3.通过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解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谈话:同学们,本单元前面几个信息窗我们学习了形形色色的鸟蛋和龟蛋带给我们的数学知识。本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本单元最后一个信息窗绿毛龟蛋带给我们的数学知识。
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画面,你知道了什么?你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合作交流。
2.谈话:这节课重点解决他们说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和绿毛龟蛋的宽径约是多少这两个问题。其他问题放在问题口袋里以后解决,可以吗?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通过清晰生动的情境图中出现的两位同学不同的测量结果让学生观察讨论,学生意见不一,于是需要寻找正确的判断方法,由此激起学生探寻新知的强烈愿望。
二、探究新知
1.学生独立思考他们说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这一问题。
谈话:观察两位同学说的结果,你能发现什么?
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小华读出的结果是一个一位小数,小明读出的结果是一个整数。
谈话:对,求3.94的近似数,根据不同的要求,既可以保留一位小数,也可以保留整数。请同学们选择一种情况,根据我们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研究一下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学生独立研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
谈话:哪位同学愿意说说你是怎样求3.94的近似数的?把你的方法向大家介绍一下。
谈话:你的方法很正确,还有哪位同学与他求得的近似数不同?
谈话:你的方法也很正确。因此,我们在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依然运用了四舍五入法,关键是看精确到哪一位。
2.学生独立思考绿毛龟蛋的宽径约是多少?这一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时候小数的近似数的2,什么时候小数的近似数的2.0。
讨论得出: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保留小数的数位不同,精确程度也不同。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在观察中探究新知,在交流中归纳新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观察讨论过程中教谈话为学生创设自由选择的空间,让学生体会自由选择的轻松和快乐。
三、巩固应用
1.黄河的流域面积是75.14万平方千米。(保留一位小数)
2.把1.463保留整数、把1.463保留一位小数和把1.463保留两位小数这三种说法的结果是否是一样的?
3.小华的体重保留整数是45千克,他的体重可能是多少千克?
[设计意图]练习中让学生交流不同的思考方法,鼓励学生思维的创新,方法的简洁,但也照顾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感悟收获
谈话:今天大家学得愉快吗?你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自由说说说本课的收获及体验)
课后反思: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仅仅是解题的指导者。本节的教学我通过几个问题,几句话做适当的引导,而留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让他们去观察,去思考,去交流,在观察中探究新知,在交流中归纳新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学习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自由选择的空间,引导学生敞开思维,多角度探索,实现高效率学习。
小数近似数的教案(篇3)
【教材内容】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第八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知识迁移,使学生能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使学生初步了解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表示的精确程度,理解求得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3、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旧知迁移知识和类比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求小数的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的理解
【预案设计】
一、师生对话,迁移引入
1、学生的自我介绍
2、教师自我介绍
我姓颜
信息一:我今年31岁
信息二:我的体重大约是50千克
信息三:我在城关第三小学任教四年级,我们班有42位聪明可爱的孩子,他们在第三单元的检测中总分是3820.5分。
3、比较信息一与信息二的不同,揭示近似数与准确数。
4、猜一猜老师体重的准确数是多少千克?回顾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设计意图】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与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相似,学生在四年级上学期时,已经学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对四舍五入法已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这个基础上,我借助老师介绍的素材,经历三个层次的知识回顾迁移,一是比较信息一与信息二的不同,揭示近似数与准确数;二是通过猜老师体重的准确数,学生猜测的整数范围集中于(45-54)之间,复习整数求近似数的方法,用四舍五入到十位看个位;三是通过猜测的精确,从小数的猜测中初步感知了求小数的近似数。这样三个层面,不同深度的知识展现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为掌握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奠定基础。
二、自主探究,方法获得
1、介绍信息三:学生列示求平均分:3820.542
2、计算器算出平均分:90.964285......,这么长的数字,怎么办呢?
3、小组学习:取这个数的近似数
要求:1)独立思考:你能取出几个这个数的近似数
(有困难的同学:热线一:向老师、同伴请教;热线二:向书本p73学习)
2)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么想的?3)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4、汇报交流
1)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保留三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千分位......。
2)讨论保留一位小数是91.0与91的不同想法
3)汇报填写表格
近似数
方法
保留整数(精确到个位)
91
看十分位,进一
保留一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
91.0
看百分位,舍去
保留两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
90.96
看千分位,进一
......
4)观察所取的近似数,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都是近似数,但精确程度的不同;都要多看一位,但方法不同。
5、归纳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设计意图】求小数近似数方法的知识起点是整数的近似数,在上一环节充分的铺垫与感知后,这一环节安排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的能写出多个近似数,从而对小数近似数的方法有所体验;有的能写出2个近似数,有的在同伴的帮助下学会求小数的近似数,这样就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孩子得以不同的发展,使课程资源得以最优化的利用。
三、练习巩固,提高升华
1、一头海象的体重
1)1.98吨(保留整数)2)取出不同的近似数
2、大象的奔跑速度
1)0.418千米/分(保留两位小数)
2)0.4180.418,里可以填上哪些数
3、小明的妹妹身高0.999米,请把这个数
保留整数:
1)精确到十分位、精确到百分位:
2)近似数是1的一位小数有哪些?最大?最小?
3)近似数是1.0的两位小数最大?最小?
4)在尺子上比较1和1.0的精确度
5)比较91、91.0、90.96,谁最精确?如果想更加精确,怎么办?
4、数学日记春游了
明天春游了,我到超市买了22.35元的食品,我给营业员23元,他找我0.6元。这次春游坐车去科技馆,我们四年级共有240人,一辆客车最多可以坐55人,我用计算器算出:24055=4.36,需要4.36辆汽车。进科技馆参观,需要买票,门票每张6.5元,200元可以买30.76张,我们班有31位同学正好够。我们在科技馆里玩的可开心了
【设计意图】练习呈现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练习目的。练习1通过求不同的近似数达到知识的应用巩固作用,又通过对比归纳,突破难点,清晰建立近似数根据需要末尾的0不能省略。练习2通过对比,保留整数后近似数都是8,进一步明确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在通过升华,拓展思维保留整数后是8的两位小数还有吗?练习3的数学日记让学生明白求小数的近似数要与日常生活实际相联系。
小数近似数的教案(篇4)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数学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以及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教学难点: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将下面的数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一个人的头发约有80000到90000根。
人造卫星每分钟约行472000千米。
师: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把一个以个为单位数写成以万位单位的数
不同点:整万的数可以直接改写成一万位单位的数
不是整万的数先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
二、新课:
1像这样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一个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我们知道整万或整亿的数能够直接改写成以万或亿位单位的数,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怎么改写成用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2木星的直径是142800千米,它离太阳的距离是778330000千米。
它的直径是多少万千米?它离太阳的距离是多少亿千米?
小组研究:
尝试把上面两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以亿为单位的数
说明你是怎么想的?
3小结: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加上万字。
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8位,加上亿字。
4练习:
把248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把34528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5像这样把34528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3.4528亿,小数点后有4位,小数位数太多,往往实际又没有用,这时就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如这道题保留两位小数应该是多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练习:
1把下面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并保留两位小数
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面积35990平方千米。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面积34000平方千米。
2、20xx年我国在校小学生116897000人,改写成用亿人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一位小数。
小数近似数的教案(篇5)
设计说明
学生在之前学习过求整数的近似数,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学习经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注重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生活情境,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据此,在教学时,结合教材例1创设的豆豆测身高的情境引入新课,使学生体会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这样就把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知识还原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2.注重类推,让学生经历知识迁移的过程。
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与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相同,学生对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学过的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迁移类推到求小数的近似数上去,实现知识的良好迁移,使学生掌握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
3.注重引导,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在教学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中,我充分放手,先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的意义,再引导学生探究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卡片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复习旧知。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课件出示)
986534 58741 31200
50047 398010 14870
(2)下面的□里可以填哪些数字?
32□645≈32万 47□905≈47万
学生填完后,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2.导入新课。
师: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说出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那么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复习求整数的近似数引入新的学习内容,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由旧知迁移到新知,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为新知的探究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
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豆豆的身高是0.984 m)
2.探究求近似数的方法。
(1)豆豆的身高是0.984 m。说明已经精确到了毫米,平常不需要说得这么精确,那我们一般怎么描述豆豆的身高呢?(出示课堂活动卡,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然后指名汇报。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两种情况:①豆豆的身高约是0.98 m;②豆豆的身高约是1 m)
(2)你是怎样得出豆豆身高的近似数的?
生1:我用“四舍五入”法把0.984保留两位小数。因为在生活中,表示身高的米数通常是两位小数,也就是精确到厘米。把0.984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看千分位上的数,千分位上的数不满5,舍去,求得近似数是0.98。
生2:我用“四舍五入”法把0.984保留整数。保留整数就要看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是9,满5,向前一位进1,求得近似数是1。
教师小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与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相同,也是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位数。
教师板书: 0.984≈0.98
↑
小于5,舍去
(3)如果要保留一位小数,应该怎么做呢?(组织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汇报:0.984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是8,满5,向十分位进1。十分位上本来是9,进1后满10,向个位进1,求得近似数是1.0)
教师板书:0.984≈1.0
↑
大于5,向前一位进1
小数近似数的教案(篇6)
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教学重点: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求四舍五入法后要进位的近似数。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准备题:
36450()119360()24800()270900()
(1)独立完成,校对)
(2)说说求近似数的方法。
二、新授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明到银行取到期的存款,银行工作人员经过计算应该会给小明42.946元的利息,想一想,银行工作人员实际会给小明多少利息?为什么?
2、揭题。出示书上P145第一段话。
3、教学例3:求4.962的近似数,分别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和近似数。
(1)尝试练习,四人小组交流。
(2)全班汇报,校对。
(3)生答师板书:保留两位小数4.9624.96
保留一位小数4.9625.0
保留整数4.9625
(4)总结提问:求小数的近似数有什么规律?
(保留到几位小数,就要根据后一位进行四舍五入)
(5)看书填写。并质疑:近似数5.0的0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近似数5.0和5,分别与4.962比较,哪一个更精确?
得出:小数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4、试一试:求0.999的近似数,分别精确到十分位和百分位。
(1)师:精确到十分位、百分位分别是保留几位小数?
(2)独立练习。
(3)反馈。
三、巩固练习
1、独立练习P146(1)
2、下面各题在哪两个相邻的自然数之间?它们各近似于哪个自然数?
6.3715.693.829.08
3、按要求填写近似数。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保留三位小数
9.9465
0.8045
1.5469
4、想一想:
(1)在方框里填入合适的数。
3.9□64.03.9□63.9
(独立练习,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近似数5.0的两位小数有哪些?
四、课堂总结
五、作业:P146(2)
小数近似数的教案(篇7)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使学生学会把较大的整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重点和难点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及把较大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是教学重点。
把较大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容易丢掉计数单位或单位名称,求近似数与改写求准确数容易混淆,这是学习的难点。
学习新课
(一)复习准备
我们已经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请大家回忆一下:23956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多少?省略千后面的尾数约是多少?
启发学生说出: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看千位上的数是3,根据四舍五入法要舍去,得出239562万;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要看百位上的数是9,应该入上去,2395624千。
师: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用的是四舍五入法。在实际应用小数的时候,往往没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说出它的近似数就够了。例如,量得大新身高是1.625米,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准确,只说大约1.6米或1.63米。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与求整数的近似数相似,我们今天来研究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学习新课
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例12.953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和整数,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
(1)首先要理解保留整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还可以怎样表述?
引导学生理解,保留整数就是省略整数后面的尾数;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或者说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也就是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2)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是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仍然采用四舍五入法,看省略部分的最高位,是5以上的数,省去后在前一位加l,是4以下的数舍去。
在明确上述两点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试算,得出:2.9532
板书:2.9533.02.9533
引导学生分别说明省略的方法。
提问:
(1)上面求出的近似数3.0,为什么末尾的0不能去掉?
(2)上面求出的两个近似数3.0和3,哪个更精确些?
引导学生讨论后明确:3.0是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3是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所以3.0要更精确些。由此可知近似数末尾的0是不能去掉的,因为它表示近似数的精确度的。
总结求近似数应注意什么?
在学生议论的基础上,概括出注意两点:
(1)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保留整数,就要看十分位;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看百分位......然后按照四舍五入法决定舍还是入。
(2)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应保留,不能去掉。
反馈:完成115页做一做(上面)。
订正时说明保留的方法。
2.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例21992年我国生产洗衣机7127000台。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台作单位的数。
提问:
(1)把7127000台改写成用万台作单位的数,应该用多少来除?
(2)应该把7127000缩小多少倍?
(3)小数点应该向哪个方向移动几位?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为了简便只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末尾的0。
板书:7127000台=712.7万台
反馈:把348000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348000=34.8万
师启发提问:既然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再写上单位万,那么要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应该怎么办?
3.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后,再求近似数。
例31991年我国生产原油139000000吨。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亿吨作单位的数。
学生独立改写成139000000吨=1.39亿吨,并说出改写的方法。
提问:如果要求保留一位小数怎么办?
启发学生自己得出(接上题)1.4亿吨,并说出保留一位小数的方法。
反馈:完成115页下面做一做
订正时要注意,防止改写与省略混淆。
4.区别对比。
例2、例3的学习中,有的数需要把它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的则还需要保留位数求近似数,它们有什么区别?应该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后明确:
(1)求近似数需要省略某位后面的尾数。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要看十分位是几,......然后按照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求出的是近似数,应用表示,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最后要注意别忘记写单位万或亿,遇有单位名称的要写上单位名称。
(2)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求的是准确数,就在万或亿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遇有单位名称的要写上单位名称,应用=表示,并写上单位万或亿。
(三)巩固反馈
1.我国第二大岛海南岛的面积是32200平方千米,把这个数改写成以万平方千米作单位的数,再保留一位小数。
2.把135000000人改写成以亿人作单位的数,再保留一位小数。
(四)作业
练习二十四第l一5题。
小数近似数的教案(篇8)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3944页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包括求商的近似数和循环小数。它是学生在学习了除数是整数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信息窗呈现的是三峡大坝的场景,并以统计的形式介绍了我国部分大坝的高度情况。通过引导学生提出有关除法问题,引入求商的近似数和循环小数的学习。
教学目标:
1、创设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能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特点,掌握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2、使学生在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中感受近似数的实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3、通过选择生活中的数据信息,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三峡工程的很多信息,解决了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除了三峡大坝之外,我们国家还有很多水利工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情境图)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提出问题
谈话: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如:
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八盘峡坝的多少倍?
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十三陵蓄能坝的多少倍?
把其他学生提出的合理问题先放进问题口袋,课后再解决。
2.解决问题
(1)谈话:下面我们先来解决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八盘峡坝的多少倍?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生口答算式,师板书:18533
谈话:该怎样用计算器计算呢?先想一想,再算一算。
(2)将你的结果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有什么发现。
3.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发现:
(1)由于学生计算器不同,显示的小数部分位数可能不同,也有的计算器上显示字母E。
谈话:怎么计算器显示的结果不同呢?究竟是怎么回事,你知道吗?
学生明确因为除不尽,小数部分有无数位,而计算器只显示小数部分的前几位。
(2)小数部分数字总是60、60重复出现。
谈话:你们很善于观察,这确实是个很有趣的现象。
4.尝试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谈话:遇到商除不尽的时候,一般情况下,要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商的近似值。什么是四舍五入法呢?
(可以请知道的同学讲一讲,有学生知道四舍五入法,要给予肯定。)
谈话: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或者保留整数,结果各应是多少?自己写一写,再和同位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想的。
5.尝试笔算
接下来我们解决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十三陵蓄能坝的多少倍?这个问题,你能笔算出结果吗?在计算的过程中,有什么重要的发现可以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
6.汇报交流
谈话: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发现:
(1)除不尽,商从百分位开始后面都是6;
(老师给予肯定,可追问,为什么你确定后面的数位都商6呢?)
(2)继续除下去,余数都是5,商也都是6
(给予表扬,不仅善于观察,更善于思考。正是因为发现了余数重复出现数字5,我们才确定后面的数位上都商6。)
7.练习求近似值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是多少?保留整数呢?
8.计算8.053.7,得数保留两位小数,集体订正。
9.概括循环小数概念。
谈话:5.606060,2.4666,2.1756756这3个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适时概括出循环小数、无限小数和有限小数的意义。
10.读书P44你知道吗?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自主练习1
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商的近似值,填入下表。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237
46.413
51.529
出示题目,明确题目要求。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2.自主练习3
名称
速度(千米/时)
名称
速度(千米/时)
鳁鲸
55
飞鱼
65
长须鲸
50
鲨鱼
40
抹香鲸
22
枪乌贼
41
旗鱼
120
金乌贼
26
箭鱼
130
短蛸
15
(1)箭鱼的速度约是鲨鱼的多少倍?(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并笔算解答,集体订正。
3.自主练习5
用计算器计算。(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0.462.7722.13.950.27
10716.653.31.7920.14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有错误的要说说错误原因。
4.自主练习7
先用计算器计算,再将得数是有限小数的涂上红色,得数是无限小数的涂上绿色。
103581.1737.12.9
9.80.64966.10.94.161.3
5.课后作业:自主练习2
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8.92.324.50.657.86.3
43135.413.71.40.45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自主练习2、4、9
小数近似数的教案(篇9)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正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怎样准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生活中有许多小数的信息,你收集到了吗?(此处安排收集资料。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近似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体会近似数的应用价值)
生:汇报,教师按准确数和近似数把学生提供的信息中的小数分成两种写在黑板上。
师:谁注意到了老师为什么把同学提供的这些小数分成两种写在黑板上呢?(生通过观察回答)
师: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必说出小数的准确数,只要说出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同学们看一看自己收集到的信息中有这样的情况吗?(生汇报和小数近似数有关的信息。)
师:听了同学们的汇报,你有什么感受呢?小数的近似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这么广泛,怎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师板书课题。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卡片出示)
9865345874131200
500473980101487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
32□64532万47□0547万
学生填完后,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以上复习内容重点抓住了整数取近似值的方法让学生回忆练习,通过复习唤起学生印象,为求小数的近似值打下基础]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也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如:如豆豆的身高0.984米,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精确,那么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
[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新授
师:豆豆的身高0.984米,我们一般怎么表述豆豆的身高?
你是怎样得出豆豆身高的进似数的?
师:你们能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求出这个小数在不同情况下的近似数吗?
生:自己练习在练习本上做一做,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看一看有没有争议的地方。并引导学生按顺序进行汇报。
生:(1)学生汇报保留两位小数求近似数的思维过程,并再找一名同学进行汇报,加深对方法的理解。
(2)保留一位小数,有争议吗?找同学汇报自己的想法。学生讨论近似数是1.0还是1。教师出示线段图,看一看给学生带来什么启示。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使学生明确保留一位小数是1.0,原来的长度在0.95与1.04之间。保留整数为1,原来的准确长度在1.4与1.0之间,所以1.0比1精确的程度高一些。也就是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
师:总结出尽管两个数的大小相等,但表示的精确程度不同,同学们认为哪个答案是正确的呢?求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零不能去掉。
(3)保留整数部分应怎样思考,注意什么问题呢?
师:请同学们回忆求0.984近似数的过程,你能发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同学们利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也就是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的方法来求小数的近似数,希望同学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求课前同学们提供的这些小数的近似数。(保留到十分位)
(4)小结:
问: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知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注意两点:
①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如果保留整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
②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
三、练习
(1)师:最后一个信息谁提供的,你能把这个信息用小数近似数的形式)表示出来吗?
生评价(改后的信息叙述也要准确)。
学生自己修改自己手中的信息,汇报后,再同桌之间交流。
(2师:老师也收集到了一些小数的信息,这些信息能用小数近似数的形式表述吗?能请你表示出来,不能,请说明理由)
(3)师:同学们还记得自己的身高大约是多少吗?想知道老师的身高吗?教师提示:身高大约是1.6米,老师的实际身高是两位小数,猜一猜老师的实际身高是多少米?老师的身高是用四舍法得到的,再来猜一猜。
(4)出示食物的价格,判断小明带12元钱够吗?学生自由发言,说明自己的理由。
(5)出示租车说明,判断租多少辆车去出游?
师:看来我们不仅要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还要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才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全课小结:教师明确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与整数的近似数相似。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要注意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以及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教学难点: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将下面的数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一个人的头发约有80000到90000根。
人造卫星每分钟约行472000千米。
师: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把一个以个为单位数写成以万位单位的数
不同点:整万的数可以直接改写成一万位单位的数
不是整万的数先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
二、新课:
1像这样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一个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我们知道整万或整亿的数能够直接改写成以万或亿位单位的数,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怎么改写成用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2木星的直径是142800千米,它离太阳的距离是778330000千米。
它的直径是多少万千米?它离太阳的距离是多少亿千米?
小组研究:
尝试把上面两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以亿为单位的数
说明你是怎么想的?
3小结: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加上万字。
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8位,加上亿字。
4练习:
把248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把34528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5像这样把34528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3.4528亿,小数点后有4位,小数位数太多,往往实际又没有用,这时就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如这道题保留两位小数应该是多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练习:
1把下面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并保留两位小数
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面积35990平方千米。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面积34000平方千米。
2、20xx年我国在校小学生116897000人,改写成用亿人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一位小数。
小数近似数的教案(篇10)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正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怎样准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前置作业
1、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求课前同学们提供的这些小数的近似数。
(1)0.25612.006(保留两位小数)
(2)43.958(保留一位小数)
(3)13.499(保留整数)
2、求下面小数的近似数。
(1)3.474.08(精确到十分位)
(2)5.3440.402(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3、思考题:一个两位小数,它的近似数是5.6,那么这个小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在日常生活和计算,我们有时还需要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比如说这天豆豆陪妈妈去买水果,明明电子秤上显示苹果的总价是8.953元,可以售货员阿姨却说:“请付8.95元。”她是怎样把8.953元取近似数为8.95元呢?
【引导学生说出用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新授
师:豆豆的身高0.984米。0.984是一个精确值,那我们可以说豆豆身高大约多少米呢?
(1)保留两位小数。
师:如果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第三位数省略。 0.984的第三位小数是“3”,小于5,舍去,所以0.984≈0.98。
师: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是精确到哪一位的?
生:精确到小数第二位,也就是百分位。
师:你们还可以求出这个小数在别的不同情况下的近似数吗?
(2)保留整数。
师:如果保留整数,就要把小数部分省略。小数第一位,也就是十分位是9 ,大于5,向前一位进一,所以0.984≈1。
师:保留整数的近似数是精确到哪一位的?
生:精确到个位。
(3)保留一位小数。
师:如果保留一位小数,豆豆身高大约是多少米?
【学生讨论近似数是1.0还是1。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近似数1.0,精确到十分位;近似数1是精确到个位,所以1.0比1精确的程度高一些。也就是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近似值就越精确。】
师:尽管两个数的大小相等,但表示的精确程度不同。求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零不能去掉。
(4)小结:
师:请同学们回忆求0.984近似数的过程,我们是怎么求出这个小数的近似数的?
生:①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如果保留整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
②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
师: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三、全课总结
教师明确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与整数的近似数相似。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要注意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希望同学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反思】:本课是在学生熟练掌握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学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首先是复习旧识这个环节重点抓住了整数取近似值的方法让学生回忆练习,通过复习唤起学生印象,为求小数的近似值打下基础,也在做题时抛出了疑问:求整数的近似数是用“四舍五入”的方法,那么求小数的近似数是不是也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求呢?
秉承数学来源于生活,我在引入环节选取的题材也是生活中常见的:豆豆买水果,苹果总价是8.953元,售货员阿姨却说付8.95元,既是从生活实际出发,同时也引导学生说出用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小数的近似数,继而引出课题: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利用豆豆的身高创设情景,选材始终贴近生活,提出问题:0.984大约是多少?学生独立思考,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出示求0.984保留整数部分和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数。在教学设计时预设到学生可能很难回答出0.984保留一位小数的情况,这就需要老师来引导学生思考,这里容易出现争议,到底是1.0还是1?使学生明确近似数1.0,精确到十分位;近似数1是精确到个位,所以1.0比1精确的程度高一些。也就是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近似值就越精确,越接近原来的准确数。但是在这个环节我处理得不太好,学生虽然知道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但并没有理解透彻这个0为什么不能去掉,是因为精确的数位不同,两个数的意义就不同。在评课时老师也指出这个难点没有完全突破,是否在此处采用小组讨论让学生自主探究会不会更合适。
新授后的练习设计中我注重了题目的梯度,从基本的求近似数到难度较大的拓展思考题,也符合了学生从简单到难的思维方式。下课后听了指导老师和其他老师的评课,我也深深的进行了反思。可能是由于低年级的教学习惯所致,我们总喜欢重复学生的话,或者自己讲得太多,没有放手多让学生思考,多让学生自行探究,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了,老师过多“带”着学习反而会令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我已经注意到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也尝试着改变这些不太合适的教学习惯,期盼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更大的进步。
小数近似数的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使学生理解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3、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明白要保留的小数数位里末尾的“0”不能去掉的原因。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卡片出示)
3650≈()119360≈()24800≈()27090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
32□645≈32万47□05≈47万
学生填完后,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回忆四舍五入法)
(3)整数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来求近似数,怎样求小数的近似数呢?也就是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下面我们就用四舍五入法来求小数的近似数。[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例题:
例1、李明在运动会中的跳远成绩是2。953米,你知道他跳远成绩的近似数是多少吗?(要求: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
师:保留是什么意思?说说你对这个词的理解
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发表意见,说出结果及想法。
1保留整数
根据提示思考:
一找(),二看(),三()
学生独立探索,小组交流,反馈后总结:一找个位,二看十分位,三五入、(板书:2.953≈2.95)
师讲解: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
(3)练习:0.999你会保留整数吗?
2、保留一位小数(根据提示思考)
(1)小组合作学习。
(2)组内交流,组长汇报交流结果。自己总结:(一找十分位,二看百分位,三入。)(板书:2.953≈3.0)
(3)师:近似数3.0末尾的0能不能去掉,为什么?(独立思考指名发表意见)
①教师出示线路图:(课件出示)
②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使学生明确保留一位小数是3.0,原来的长度在2.95与3.05之间、保留整数为3,原来的准确长度在2.5与3.5之间,所以3.0比3精确的程度高一些、也就是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
问:刚才我们已知道“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那么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哪一位呢?
③练习:0.999你会保留一位小数吗?
3保留两位小数
小数近似数的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使学生理解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3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明白要保留的小数数位里末尾的0不能去掉的原因。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卡片出示)
3650()119360()24800()27090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
32□64532万47□0547万
学生填完后,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回忆四舍五入法)
(3)整数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来求近似数,怎样求小数的近似数呢?也就是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下面我们就用四舍五入法来求小数的近似数。[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例题:
例1.李明在运动会中的跳远成绩是2.953米,你知道他跳远成绩的近似数是多少吗?(要求: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
师:保留是什么意思说说你对这个词的理解
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发表意见,说出结果及想法。
1保留整数
根据提示思考:
一找(),二看(),三()
学生独立探索,小组交流,反馈后总结:一找个位,二看十分位,三五入.(板书:2.9532.95)
师讲解: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
(3)练习:0.999你会保留整数吗
2、保留一位小数(根据提示思考)
(1)小组合作学习。
(2)组内交流,组长汇报交流结果。自己总结:(一找十分位,二看百分位,三入..)(板书:2.9533.0)
(3)师:近似数3.0末尾的0能不能去掉,为什么?(独立思考指名发表意见)
①教师出示线路图:(课件出示)
②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使学生明确保留一位小数是3.0,原来的长度在2.95与3.05之间.保留整数为3,原来的准确长度在2.5与3.5之间,所以3.0比3精确的程度高一些.也就是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
问:刚才我们已知道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那么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哪一位呢?
③练习:0.999你会保留一位小数吗
3保留两位小数
1)师:你认为该怎样处理呢?把你的意见和同桌交流。
(2)点名汇报:一找百分位,二看千分位,三四舍.(板书:2.9532.95)
师讲解: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练习:0.999你会保留两位小数吗?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吧。
(二)小结: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讨论知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注意两点①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如果保留整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
②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
三巩固练习:
1豆豆身高0.984米,我们可以说豆豆大约高﹎﹎﹎﹎米。(你想保留几位小数就保留几位小数)
(1)自由保留小数位数,回答出0.984米的近似数,老师板书,请其余的同学说说分别保留了几位小数。(0.984米1米0.984米1.0米0.984米0.98米)
(2)结果1米和1.0米比较,谁更接近0.984米为什么
24月份的电话费是49.84元。老奶奶应付()元.
4月份的水电费是25.68元。老奶奶应付()元.
银行的利息税是9.083元。老奶奶应收到()元.
一块肥皂的价格是1.50元,老奶奶应付()元.
逐个讨论,该付多少,为什么?
3出示食物的价格,判断小明带12元钱够吗?学生自由发言,说明自己的理由。
鸡腿:4.3元可乐:1.6元薯条:6.4元
师:看来我们不仅要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还要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才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明确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与整数的近似数相似。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要注意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五课外延伸(课件出示)
取近似数的三种方法:;四舍五入法.去尾法,进一法
机动题:想知道老师的身高吗?教师提示:
1身高大约是1.6米,老师的实际身高是两位小数,猜一猜老师的实际身高是多少米?
2老师的身高是用五入法得到的,再来猜一猜。
3是最小的一个五入数.
六、板书设计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整数:2.9533
保留一位小数:2.9533.
保留两位小数:2.9532.95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注意:
①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数
②取近似数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应当保留,不能去掉。
小数近似数的教案(篇13)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和处理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又是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一个内容,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之前学生只认识简单的小数,通过学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以后,学生知道了有些小数是精确数有些小数是近似数,并能跟据具体情况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并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了解求近似数时,精确度的意义。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又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想,掌握了一定的猜想、推理、自主探究的能力,能够利用知识的迁移解决新问题。在辩证的接受别人意见的基础上又能展现自己的独到见解。因此本节课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
(三)教学目标定位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景。因此把学习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探究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会根据要求正确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方法与过程目标:经历求小数的近似数的过程,体验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数感和数学意识。
在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时,考虑到学生以前学过,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即:“四舍五入”法。对于学生来说不是很难,但“四舍五入”法也是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所以教学重点定为: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近似数的方法。把教学难点确定为:理解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二、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本节课采用的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是三步导学法。在民主导学环节,呈现任务后,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然后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展示,得出方法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创设购物的情景,提供数学信息:菜场买菜情境,该怎样付钱?先让学生体验近似数在生活中的运用。紧接着出示课本豆豆身高情境,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通常会怎么表述,从而引出课题和学习目标。紧接着出示任务一:探究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一)任务呈现:
1、自学课本73页内容,并在小组内交流:
(1)课本里是用什么方法求出0.984的三个近似数的。
(2)你还学懂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疑惑?
2、请你用学会的`方法试着解决:
9.956≈()(保留两位小数)
9.956≈()(保留一位小数)
9.956≈()(保留整数)
小组合作讨论求一个小数近似数的方法,结合每个具体的近似数,试着说说是怎样保留的,从而掌握求一个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当学生知道0.984保留两位小数是0.98米,1米是保留整数后,让学生试着解决保留一位小数应该怎样做呢?这里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尝试、比较的方法突破难点。在总结求一个小数近似数的方法时,也是尝试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在整个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其次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让学生理解“保留、精确、省略”的联系。如: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换种说法就是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就是教师该出手的时候,一定要毫不犹豫的出手。
(二)说学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的学习方法是旧知识迁移法,这种学习方法最大的特点是:能够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生能够根据学过的知识,主动探索、学习新的知识,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所做的学法指导是:通过复习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和练习题,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三、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所学对象发生了兴趣,就有了行为内动力,学习便成为一种自觉的活动。我在课前创设了,菜场买菜的情境,和邻居家孩子小豆豆身高的情景,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是为生活服务的,生活中需要用,所以我们才要学习,以此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知识铺垫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这是《新课程标准》对我们提出的明确要求,因而复习铺垫过程中我设计了两道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近似数的练习题,目的是为下面学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做好知识铺垫。
(三)、探究新知
新课程理念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以课堂的讲授为主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生生互动、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趁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被调动起来之际,呈现学习任务,,进行自主探究和小组交流,最后全班展示交流,得出求近似数的方法。然后进行任务二的研究。这个任务是本节课的难点,我设置了较为开放的思考任务,来比较近似数1和1.0的区别,进而理解“求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四)目标检测
1、、求下面各小数的近似数。
(1)、3.47≈()(精确到十分位)
(2)、0.402≈()(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3)、8.62≈()(保留整数)
2、星期天妈妈去超市买东西,结账时电脑显示金额为56.47元,收银员会收妈妈()元。
(五)畅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与同伴的合作学习中你想说点什么?
(让学生在重温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知识的脉络更清晰,更有条理。)
小数的近似数的教案六篇
教案课件既关系到教学步骤,也关系到教学的课程标准,每位老师都要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工具,写教案课件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本篇文章将着重讨论“小数的近似数的教案”带给我们的启示,感谢您的关注希望您能喜欢我们的文章并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们!
小数的近似数的教案 篇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9页的例1,完成第70页上半页的做-做,练习十六的第1题。
教具准备:投影片或小黑板若干块。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先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再省略千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1295356089020xx4536697010
二、新课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在实际使用小数的时候,有时也没
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说出它的近似数就够了,例如,大新的身高是1.625米,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精确,只说大约1.6米或1.63米,
我们已经会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同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相似,是根据需要田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教师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例1的第1小题:2.953保留两位小数,它的近似数是多少?
教师:2.953保留两位小数,就是要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哪一位上的数?(要看千分位上的数。)
接下来用四舍五入法怎样做?(因为千分位上的数3不满5把它舍去。)
教师板书:2.9532.95
教师:谁能连贯地把做这题的过程说一说。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然后教师总结:
做这题时要想:要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千分位上不满5,直接舍去。
教师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例1的第2小题:2.953保留-位小数,它的近似数是多少?
教师:2.953保留一位小数,就是要省略哪-位后面的尾数?(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
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哪-位上的数?(要看百分位上的数。)
用,四舍五入法怎样做呢?(因为百分位上的数满5,省略百分位和千分位上的数后,要向十分位进10)
2.9加上进上来的1就是l0。所以2.9533.0
教师板书:2.9533.0
教师强调:这题的要求是保留-位小数,所以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教师:谁能连贯地把做这题的过程说-说。
指名让学生说-说,然后总结:
做这题时要想:要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百分位上满5,省略尾数后,向十分位进1,末尾的0不能去掉。
教师用投影片出示例1的第3小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观察上面三道题,是问-个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和保留整数。每一次求出的近似数的精确度是不同的。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那么保留-位小数,表示精确到什么位?(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呢?(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教师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做一做中的第l题。指名让学生做,集体订正。
小组讨论:我们学会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想一想,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该注意什么?
指名让学生发言,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即:保留整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
三、课堂练习
1.做第70页上半页做一做的第l、2题,学生独立做,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六的第3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强调要注意屿两点、做完后,集体订正。
四、课外作业
练习十六的第1、2题。
板书设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例1:2.953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整数,它的近似数是多少?
0.2.9532.95
1.2.9533.0
2.2.9533
教学设想:这课的知识在三年级的时侯已经初步学习过,所以学生学习起来不是很难,但求小数的近似数与求整数的近似数有着本质的不同,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无法独立完成,所以采用小组讨论、自学以及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样便于差生的发展。
课后附记:
小数的近似数的教案 篇2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理解保留小数数位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986534 58741 31200
50047 398010 1487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
32□645≈32万 47□05≈47万
学生填完后,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也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如:在商店买菜时,电子秤上显示总价是7.53元,而营业员只收我们7元五角钱。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精确,只要知道它的'近似数,那么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教学例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1)教师谈话:出示豆豆测量身高的情境图。量得豆豆的身高是0.984米,在实际应用小数是,往往没有必要说出他的准确数,只要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
教师:豆豆的身高约是0.98米或说约是1米。那是怎样得出豆豆的身高的近似数呢?
(2)学生小组讨论任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思考:整数是任何求近似数的?小数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来求近似数?
小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同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相似,都可以根据“四舍五入”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
(3)教师讲解:0.984保留两位小数,要看哪一位?怎样取近似数?
使学生明确:0.984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看千分位,千分位不满5,舍去,求得近似值数0.98.
学生讨论:0.984保留一位小数和整数,要看哪一位?怎样取近似数?
小数的近似数的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使学生学会把较大的整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重点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及把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区别求近似数与改写求准确数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卡片出示)
986534 58741 31200
50047 398010 1487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
32□645≈32万 47□05≈47万
学生填完后,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新课.
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也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如:量得大新的身高是1.625米,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精确,只说大约1.6米或1.63米,那么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小数的近似数的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难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老师:同学们,你们今天下午要去干什么啊?(春游)春天来了,阳光明媚,鸟语花香,这一切都与太阳有这密切的关系。关于太阳,你了解多少呢?1.太阳的直径大约是1389000千米,大约是多少万千米?老师: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用的是“四舍五入”法。那怎么求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小数的近似数。板书:小数的近似数
二、学习新知
1、老师邻居家的姑娘活泼可爱,名叫豆豆,你知道豆豆的身高是多少吗?(出示主题图)
预设1:小豆豆身高0.984m。
预设2:小豆豆身高约0.98m。
预设3:小豆豆身高约1m。
2、两位同学所说豆豆的身高,与实际身高为什么不一样呢?
小结:生活中根据需要,经常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3.想一想:0.984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同桌讨论
(1)首先要理解保留整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还可以怎样表述?
引导学生理解,保留整数就是省略整数后面的尾数;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或者说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也就是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2)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是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仍然采用“四舍五入”法,看省略部分的最高位,是5以上的数,省去后在前一位加l,是4以下的数舍去。
在明确上述两点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试算,得出:
0.984≈0.980.984≈1.0
小结:如果保留两位小数,就要把千分位上的数“四舍五入”;
如果保留一位小数,就要把百分位上和后面的数“四舍五入”;
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4.独立完成
0.984≈1(保留整数)
保留整数得到的“1”和保留一位小数得到的“1.0”一样吗?末尾的0能去掉吗?
小结: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是把十分位上的数“四舍五入”;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就把百分位上的数“四舍五入”;
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就是把千分位上的数“四舍五入”……
保留哪位,就要把这位后面的数“四舍五入”。
三、巩固练习
1、求下面小数的近似数。
(1)0.256 12.006 1.0987(保留两位小数)
(2)3.72 0.58 9.0548(保留一位小数)
找学生演板,然后再让其他发现错误的同学帮忙修改。
2、求下面各小数的近似数。
(1)3.47 0.239 4.08(精确到十分位)
(2)5.344 6.268 0.402(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3、下面的说法正确吗?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
(1)3.56精确到十分位是4。()
(2)6.05和6.0599保留一位小数都是6.1。()
(3)近似数是6.32的三位小数不止一个。()
(4)5.29在自然数5和6之间,它约等于5。()
(5)0.596保留两位小数是0.6。()
四、分享收获
学习了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第54页练习十三,第2题。
小数的近似数的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3944页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包括求商的近似数和循环小数。它是学生在学习了除数是整数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信息窗呈现的是三峡大坝的场景,并以统计的形式介绍了我国部分大坝的高度情况。通过引导学生提出有关除法问题,引入求商的近似数和循环小数的学习。
教学目标:
1、创设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能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特点,掌握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2、使学生在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中感受近似数的实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3、通过选择生活中的数据信息,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三峡工程的很多信息,解决了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除了三峡大坝之外,我们国家还有很多水利工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情境图)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提出问题
谈话: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如:
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八盘峡坝的多少倍?
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十三陵蓄能坝的多少倍?
把其他学生提出的合理问题先放进问题口袋,课后再解决。
2.解决问题
(1)谈话:下面我们先来解决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八盘峡坝的多少倍?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生口答算式,师板书:18533
谈话:该怎样用计算器计算呢?先想一想,再算一算。
(2)将你的结果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有什么发现。
3.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发现:
(1)由于学生计算器不同,显示的小数部分位数可能不同,也有的计算器上显示字母E。
谈话:怎么计算器显示的结果不同呢?究竟是怎么回事,你知道吗?
学生明确因为除不尽,小数部分有无数位,而计算器只显示小数部分的前几位。
(2)小数部分数字总是60、60重复出现。
谈话:你们很善于观察,这确实是个很有趣的现象。
4.尝试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谈话:遇到商除不尽的时候,一般情况下,要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商的近似值。什么是四舍五入法呢?
(可以请知道的同学讲一讲,有学生知道四舍五入法,要给予肯定。)
谈话: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或者保留整数,结果各应是多少?自己写一写,再和同位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想的。
5.尝试笔算
接下来我们解决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十三陵蓄能坝的多少倍?这个问题,你能笔算出结果吗?在计算的过程中,有什么重要的发现可以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
6.汇报交流
谈话: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发现:
(1)除不尽,商从百分位开始后面都是6;
(老师给予肯定,可追问,为什么你确定后面的数位都商6呢?)
(2)继续除下去,余数都是5,商也都是6
(给予表扬,不仅善于观察,更善于思考。正是因为发现了余数重复出现数字5,我们才确定后面的数位上都商6。)
7.练习求近似值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是多少?保留整数呢?
8.计算8.053.7,得数保留两位小数,集体订正。
9.概括循环小数概念。
谈话:5.606060,2.4666,2.1756756这3个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适时概括出循环小数、无限小数和有限小数的意义。
10.读书P44你知道吗?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自主练习1
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商的近似值,填入下表。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237
46.413
51.529
出示题目,明确题目要求。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2.自主练习3
名称
速度(千米/时)
名称
速度(千米/时)
鳁鲸
55
飞鱼
65
长须鲸
50
鲨鱼
40
抹香鲸
22
枪乌贼
41
旗鱼
120
金乌贼
26
箭鱼
130
短蛸
15
(1)箭鱼的速度约是鲨鱼的多少倍?(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并笔算解答,集体订正。
3.自主练习5
用计算器计算。(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0.462.7722.13.950.27
10716.653.31.7920.14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有错误的要说说错误原因。
4.自主练习7
先用计算器计算,再将得数是有限小数的涂上红色,得数是无限小数的涂上绿色。
103581.1737.12.9
9.80.64966.10.94.161.3
5.课后作业:自主练习2
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8.92.324.50.657.86.3
43135.413.71.40.45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自主练习2、4、9
小数的近似数的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小数除法基本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的。以人民币的计量单位引出商的近似数,说明求商的近似数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通过用近似数表示钱数,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为后面学习循环小数作铺垫,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传统教学的种种封闭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迫切需要一种展现自我,发展个性的体验式学习。教师只有创造性的教,学生才能创造性的学。用动态的眼光钻研教材,营造体验式的学习氛围,学生深刻体验了数学学习的过程,并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最大限度促进了自身发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求商的近似数,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6.03 7.98
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8.785 7.602 4.003 5.897 3.996
做完第1、2题后,要让学生说明其中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3. 计算0.38×1.14(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二、新课
1.教学例7:
教师出示例横式应该怎样写出?教师板书.
教师问:表示计算到“角”需要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要除到哪一位?应该约等于多少?
教师要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值?”(首先要看题目的要求,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其次,求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
我们学习班了求积的近似值和求商的近似值,比一比这两者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P23做一做:
教师让学生按要求进行计算,巡视时,注意学生计算时取商的近似值的做法对不对.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按照不同的要求,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怎样求出来的?(计算出商的小数的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师:解题时用了什么技巧?
三、巩固练习
1、求下面各题商的近似数:
3.81÷7 32÷42 246.4÷13
题。
四、作业:P题、第11题。
小数近似数的教案优选
不为明天做好准备的人是没有未来的,优质课堂,就是幼儿园的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为了将学生的效率提上来,老师会准备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老师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幼儿园教案呢?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小数近似数的教案优选,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小数近似数的教案 篇1
设计说明
学生在之前学习过求整数的近似数,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学习经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注重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生活情境,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据此,在教学时,结合教材例1创设的豆豆测身高的情境引入新课,使学生体会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这样就把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知识还原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2.注重类推,让学生经历知识迁移的过程。
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与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相同,学生对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学过的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迁移类推到求小数的近似数上去,实现知识的良好迁移,使学生掌握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
3.注重引导,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在教学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中,我充分放手,先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的意义,再引导学生探究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卡片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复习旧知。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课件出示)
986534 58741 31200
50047 398010 14870
(2)下面的□里可以填哪些数字?
32□645≈32万 47□905≈47万
学生填完后,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2.导入新课。
师: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说出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那么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复习求整数的近似数引入新的学习内容,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由旧知迁移到新知,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为新知的探究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
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豆豆的身高是0.984 m)
2.探究求近似数的方法。
(1)豆豆的身高是0.984 m。说明已经精确到了毫米,平常不需要说得这么精确,那我们一般怎么描述豆豆的身高呢?(出示课堂活动卡,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然后指名汇报。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两种情况:①豆豆的身高约是0.98 m;②豆豆的身高约是1 m)
(2)你是怎样得出豆豆身高的近似数的?
生1:我用“四舍五入”法把0.984保留两位小数。因为在生活中,表示身高的米数通常是两位小数,也就是精确到厘米。把0.984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看千分位上的数,千分位上的数不满5,舍去,求得近似数是0.98。
生2:我用“四舍五入”法把0.984保留整数。保留整数就要看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是9,满5,向前一位进1,求得近似数是1。
教师小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与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相同,也是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位数。
教师板书: 0.984≈0.98
↑
小于5,舍去
(3)如果要保留一位小数,应该怎么做呢?(组织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汇报:0.984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是8,满5,向十分位进1。十分位上本来是9,进1后满10,向个位进1,求得近似数是1.0)
教师板书:0.984≈1.0
↑
大于5,向前一位进1
小数近似数的教案 篇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9页的例1,完成第70页上半页的做-做,练习十六的第1题。
教具准备:投影片或小黑板若干块。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先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再省略千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1295356089020xx4536697010
二、新课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在实际使用小数的时候,有时也没
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说出它的近似数就够了,例如,大新的身高是1.625米,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精确,只说大约1.6米或1.63米,
我们已经会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同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相似,是根据需要田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教师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例1的第1小题:2.953保留两位小数,它的近似数是多少?
教师:2.953保留两位小数,就是要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哪一位上的数?(要看千分位上的数。)
接下来用四舍五入法怎样做?(因为千分位上的数3不满5把它舍去。)
教师板书:2.9532.95
教师:谁能连贯地把做这题的过程说一说。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然后教师总结:
做这题时要想:要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千分位上不满5,直接舍去。
教师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例1的第2小题:2.953保留-位小数,它的近似数是多少?
教师:2.953保留一位小数,就是要省略哪-位后面的尾数?(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
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哪-位上的数?(要看百分位上的数。)
用,四舍五入法怎样做呢?(因为百分位上的数满5,省略百分位和千分位上的数后,要向十分位进10)
2.9加上进上来的1就是l0。所以2.9533.0
教师板书:2.9533.0
教师强调:这题的要求是保留-位小数,所以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教师:谁能连贯地把做这题的过程说-说。
指名让学生说-说,然后总结:
做这题时要想:要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百分位上满5,省略尾数后,向十分位进1,末尾的0不能去掉。
教师用投影片出示例1的第3小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观察上面三道题,是问-个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和保留整数。每一次求出的近似数的精确度是不同的。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那么保留-位小数,表示精确到什么位?(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呢?(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教师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做一做中的第l题。指名让学生做,集体订正。
小组讨论:我们学会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想一想,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该注意什么?
指名让学生发言,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即:保留整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
三、课堂练习
1.做第70页上半页做一做的第l、2题,学生独立做,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六的第3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强调要注意屿两点、做完后,集体订正。
四、课外作业
练习十六的第1、2题。
板书设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例1:2.953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整数,它的近似数是多少?
0.2.9532.95
1.2.9533.0
2.2.9533
教学设想:这课的知识在三年级的时侯已经初步学习过,所以学生学习起来不是很难,但求小数的近似数与求整数的近似数有着本质的不同,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无法独立完成,所以采用小组讨论、自学以及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样便于差生的发展。
课后附记:
小数近似数的教案 篇3
一、教材内容及编排意图:
《求小数的近似数》是义务教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节的内容。是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近似数后的一次扩展,同时又为后面改写成以万和亿作单位的数做好知识铺垫。教材内容展示了豆豆测量身高这一现实情境,说明小数的近似数在实际测量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从而加深对小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近似数的意义,掌握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理解并应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知道精确度的含义。
2、经历类比迁移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通过观察、发现、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推理及概括能力,初步掌握“迁移”、“数形结合”等学习数学的方法。
3、感受近似数的实际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重点:
1、理解并应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2、理解求小数的近似数时,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省略的道理。
四、教学难点:
理解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省略的道理。
五、教学流程:
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五环节教学,即“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探究新知——回归情景,深化理解——反馈练习,拓展提升——课堂总结,回归生活”。
小数近似数的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将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单位的数。
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准确、熟练地应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出一位小数的近似数
2、怎样将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二、展示交流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课件出示豆豆,看看小豆豆的身高是多少呢
今天下午我们就来研究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同学们还刻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吗我们可不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来求小数的近似数呢
2、探究新知
(1)同桌讨论回忆什么是四舍五入法
(2)讨论尝试
①那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我们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后面的数。
②出示例1,讨论求0.984的近似数
③保留一位小数时,末尾的0为什么应该写呢
(3)总结归纳。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保留不同的位数,求得的近似数不同。保留小数位数越多,这个近似数就越接近准确数,也就是更精确。
(三)将不是整万或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1、出示教材第74页例2
①讨论:通过课件图片中的数学信息,我们怎样表示这些数的读写会比较方便呢
②结论:改写成用亿或万作单位的`数。
2、从算理入手,理解改写方法。
①讨论:怎样改写呢
②结论:改写时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写上万字,并去掉小数末尾的0就可以了。改写成以亿作单位同上。
《求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
一、教材内容及编排意图:
《求小数的近似数》是义务教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节的内容。是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近似数后的一次扩展,同时又为后面改写成以万和亿作单位的数做好知识铺垫。教材内容展示了豆豆测量身高这一现实情境,说明小数的近似数在实际测量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从而加深对小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近似数的意义,掌握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理解并应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知道精确度的含义。
2.经历类比迁移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通过观察、发现、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推理及概括能力,初步掌握迁移、数形结合等学习数学的方法。
3.感受近似数的实际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重点:
1.理解并应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2.理解求小数的近似数时,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省略的道理。
四、教学难点:
理解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省略的道理。
五、教学流程:
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五环节教学,即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探究新知回归情景,深化理解反馈练习,拓展提升课堂总结,回归生活。具体设计是: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观察主题图,学生明确了用 0.984米、0.98米和1米三个数据都能表示豆豆身高后提出问题:他们是怎样得到豆豆身高的近似数的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对求小数近似数的探究欲望。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由整数类比迁移到小数
在回顾了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后,做出强调:求近似数一定要用约等号来连接。随机提出猜想:求小数的近似数是否也会用到四舍五入法呢
2、自主探究,保留一位小数
接着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进行自主探究:保留一位小数求近似数。在充分理解了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的含义后放手让学生探究,相互交流,汇报时,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的完整的叙述。由于学生能够在求整数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类比迁移,这一环节表述的比较完整,能轻松的将内部思考过程外化为语言表达。
3、汇报交流,提炼方法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板书、回顾求1.93和16.195近似数的过程比较讨论得出共性,都是按要求保留一位小数,都要看到小数部分的百分位不同点是:一个运用四舍法求到的近似数会小于原数,一个运用五入法求到的近似数会大于原数,在讨论交流中,学生明确了四舍五入法仍然是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4、借用数轴,直观理解
(1)直观发现1.93距1.9更近
但为什么求近似数省略部分的最高位小于5时要四舍,不小于5时要五入呢在提出这一问题后,学生还是会从四舍五入的方法本身进行思考和解答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时,数轴便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借用动态的课件设计,数形结合,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因为1.93的位置更接近1.9,所以1.93保留一位小数后约是1.9。
(2)直观列举,体味四舍五入的道理
在学生能从四舍,和五入两个角度思考出近似数是1.9的两位小数后,也更容易思考出近似数是1.9的最大两位小数和最小两位小数是多少。
(3)理解保留一位小数为何只看百分位
从而得出:因为百分位的数决定了原数的位置,所以无论是几位小数在求近似数时,只要保留一位小数只需要看百分位的结论。进而小结出保留一位小数求近似数的方法后,又让学生再类比迁移,得出保留其他位数的方法。
5、类比迁移,尝试归纳
接下来,充分运用练习题的辐射作用引发学生的逆向思考:你能找到能保留三位或四位小数的数吗为什么明确原小数至少应该比保留后的近似数多一位。
三、回归情景,深化理解
在学生类推到保留整数的方法后,回归情景图中提出的问题,由0.984怎样想到0.98的,又怎样想到1的呢这时,学生已能较熟练地解决这一问题。在找到0.984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数后,再一次引导观察、比较发现:同一个数因为要求不同,会有不同的近似数,但保留位数越多,就越接近准确数,开始的结论是根据小数的性质结果近似数末尾的0能够去掉:经过讨论后发现因为保留位数的需要(即占位的需要)不能去掉。在此,又借用数轴直观演示近似数为1.0和1的准确数范围,让学生感知到:保留的位数越多,准确数的范围就越小,相应的精确度也就越高。从而得出结论:在求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最后提出问题:回想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和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相同吗从而建构起数学知识间的前后联系。
随后,学生自主看书学习,进行查漏补缺。
四、反馈练习,拓展提升
以闯关形式设计的反馈练习富有层次性,思考性,体现变化,能让学生在多种变式中体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实质。体会到运用所学知识胜利闯关带来的成就感,但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给学生更充分的表述机会,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五、课堂总结,回归生活。
本课的最后一次讨论是在本课结束,寻找小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购买商品时该付8.953元的究竟会付多少钱呢由于实际生活的需要,学生会考虑付9.00元。虽然付8.95元相对来说更实惠一些,但实际上5分的钱数已很少见,所以会保留整数付钱更符合生活实际情况,这样,就让数学知识富于了鲜活的生活气息。
总之,求小数的近似数内容抽象,本课着重引导了学生在疑惑处、重点处、难点处进行讨论,重视对知识源点的梳理,力争让学生理解:求近似数要用四舍五入法,以及为什么用四舍五入法。我的说课结束,谢谢大家!
小数近似数的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在数学的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会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并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
二、教学重点:
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三、教学难点:
理解求小数的近似值时小数末尾的零不能去掉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揭示课题。
1.把下列各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或亿位。
24800995720
46028000005975600800
四舍五入到万位的方法是:
四舍五入到亿位的方法是:
四舍五入到万位或亿位方法的共同点是:
2.揭示课题:在生活中近似数的应用非常广泛,整数的近似数我们已经学会了,那么小数的近似数怎么求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
1.自学例9.
明确例9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教材例9情境图。
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收集学生求近似数的错例,备用。
导学单
1.精确到十分位和百分位分别要保留几位小数?
2.回忆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试着做例9.
3.想一想:近似数1.50末尾的0能去掉吗?近似数1.5和1.50,哪个更精确一些?
3.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1.496亿千米精确到十分位要保留几位小数?大约是多少?
2.1.496亿千米精确到百分位要保留几位小数?大约是多少?
3.比较两题的结果,这里的1.5和1.50相等吗?近似数1.50末尾的0能去掉吗?为什么?
4.求整数和小数近似数有哪些共同点?
导学要点
进一步分析近似数1.5和1.50所表示的准确数的区别。
小结: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1.全班交流。
分析黑板上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给予适当点评。
2.回忆学习过程。
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学习过程:回忆相关旧知、方法迁移、解决新知。
师:刚才我们是通过什么办法,学会了求小数的近似数的?
师:数学知识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利用旧知的迁移是探究学习新知的好方法。
3.总结求近似数的方法。
a.完成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
b.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要求学生一起梳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和注意点。
指导归纳:①弄清保留几位小数②确定看哪一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有什么注意点?(正确使用,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三)分层练习,内化提升。
适应练习
1.练一练。
点拨:比较两小题要求精确到的数位不同。
2.练习七第5题。
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3.练习七第6题。
要求学生完成改写后放在原题中读一读、比一比。
变式练习
1.练习七第7题。
学会区分精确数与近似数。
2.练习七第8题。
改写与求近似数的对比练习。
创编练习
1.在下面的□里填适当的数字。
□.□□2.3
□.□□>2.3
2.判断:准确数大于近似数。()
3.填出下面的小数各在哪两个整数之间。
()<4.6<()()<48.2<()
()>11.12>()()>0.9>()
(四)课作
完成《补充习题》第30、31页第2、4、6、7题。
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例,讲评时所用。
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全对的做提高题。
【提高题】
(1)在下面的□里可以填哪些数?
12.5□12.59.□10.0
(2)一个三位小数精确到百位后是8.53,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小数近似数的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使学生学会把较大的整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重点和难点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及把较大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是教学重点。
把较大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容易丢掉计数单位或单位名称,求近似数与改写求准确数容易混淆,这是学习的难点。
学习新课
(一)复习准备
我们已经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请大家回忆一下:23956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多少?省略千后面的尾数约是多少?
启发学生说出: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看千位上的数是3,根据四舍五入法要舍去,得出239562万;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要看百位上的数是9,应该入上去,2395624千。
师: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用的是四舍五入法。在实际应用小数的时候,往往没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说出它的近似数就够了。例如,量得大新身高是1.625米,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准确,只说大约1.6米或1.63米。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与求整数的近似数相似,我们今天来研究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学习新课
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例12.953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和整数,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
(1)首先要理解保留整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还可以怎样表述?
引导学生理解,保留整数就是省略整数后面的尾数;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或者说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也就是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2)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是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仍然采用四舍五入法,看省略部分的最高位,是5以上的数,省去后在前一位加l,是4以下的数舍去。
在明确上述两点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试算,得出:2.9532
板书:2.9533.02.9533
引导学生分别说明省略的方法。
提问:
(1)上面求出的近似数3.0,为什么末尾的0不能去掉?
(2)上面求出的两个近似数3.0和3,哪个更精确些?
引导学生讨论后明确:3.0是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3是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所以3.0要更精确些。由此可知近似数末尾的0是不能去掉的,因为它表示近似数的精确度的。
总结求近似数应注意什么?
在学生议论的基础上,概括出注意两点:
(1)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保留整数,就要看十分位;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看百分位......然后按照四舍五入法决定舍还是入。
(2)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应保留,不能去掉。
反馈:完成115页做一做(上面)。
订正时说明保留的方法。
2.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例21992年我国生产洗衣机7127000台。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台作单位的数。
提问:
(1)把7127000台改写成用万台作单位的数,应该用多少来除?
(2)应该把7127000缩小多少倍?
(3)小数点应该向哪个方向移动几位?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为了简便只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末尾的0。
板书:7127000台=712.7万台
反馈:把348000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348000=34.8万
师启发提问:既然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再写上单位万,那么要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应该怎么办?
3.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后,再求近似数。
例31991年我国生产原油139000000吨。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亿吨作单位的数。
学生独立改写成139000000吨=1.39亿吨,并说出改写的方法。
提问:如果要求保留一位小数怎么办?
启发学生自己得出(接上题)1.4亿吨,并说出保留一位小数的方法。
反馈:完成115页下面做一做
订正时要注意,防止改写与省略混淆。
4.区别对比。
例2、例3的学习中,有的数需要把它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的则还需要保留位数求近似数,它们有什么区别?应该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后明确:
(1)求近似数需要省略某位后面的尾数。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要看十分位是几,......然后按照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求出的是近似数,应用表示,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最后要注意别忘记写单位万或亿,遇有单位名称的要写上单位名称。
(2)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求的是准确数,就在万或亿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遇有单位名称的要写上单位名称,应用=表示,并写上单位万或亿。
(三)巩固反馈
1.我国第二大岛海南岛的面积是32200平方千米,把这个数改写成以万平方千米作单位的数,再保留一位小数。
2.把135000000人改写成以亿人作单位的数,再保留一位小数。
(四)作业
练习二十四第l一5题。
小数近似数的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将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单位的数。
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准确、熟练地应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出一位小数的近似数
2、怎样将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二、展示交流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课件出示豆豆,看看小豆豆的身高是多少呢
今天下午我们就来研究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同学们还刻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吗我们可不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来求小数的近似数呢
2、探究新知
(1)同桌讨论回忆什么是四舍五入法
(2)讨论尝试
①那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我们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后面的数。
②出示例1,讨论求0.984的近似数
③保留一位小数时,末尾的0为什么应该写呢
(3)总结归纳。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保留不同的位数,求得的近似数不同。保留小数位数越多,这个近似数就越接近准确数,也就是更精确。
(三)将不是整万或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1、出示教材第74页例2
①讨论:通过课件图片中的数学信息,我们怎样表示这些数的读写会比较方便呢
②结论:改写成用亿或万作单位的数。
2、从算理入手,理解改写方法。
①讨论:怎样改写呢
②结论:改写时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写上万字,并去掉小数末尾的0就可以了。改写成以亿作单位同上。
小数近似数的教案 篇8
在上本节课之前,已经观看了几次本班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们大概有所了解,发现个别学生的纪律稍有点散漫。为了使全班同学们能够进入一个好的积极的学习状态,我并不急于先上课,而是把那些慢悠悠的,表现不佳的同学的积极性做了调动,同学们的上课精神开始集中了,但是已经占用了上课的三分钟时间。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是在学生掌握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其方法基本相同。因此我设计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复习题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在探求新知部分同学们掌握较好,但是因为时间关系,原先设计的练习题未能全部完成,有些遗憾。
纵观整堂课,发现仍然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
1、授课语言不够生动灵活,过于单调生硬,未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不够高。
2、时间安排不够合理,造成提供学生自我展现的机会较少,未能达到充分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效果,造成有个别学生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理解得不够深刻。
3、课前准备不够十分充足,造成对时间分配地把握不够准确,而且练习量相对少了一些,未能更好的巩固本节课的教学知识。
上好一节不容易,不但需要教师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而且还得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小数近似数的教案 篇9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正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怎样准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前置作业
1、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求课前同学们提供的这些小数的近似数。
(1)0.25612.006(保留两位小数)
(2)43.958(保留一位小数)
(3)13.499(保留整数)
2、求下面小数的近似数。
(1)3.474.08(精确到十分位)
(2)5.3440.402(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3、思考题:一个两位小数,它的近似数是5.6,那么这个小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在日常生活和计算,我们有时还需要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比如说这天豆豆陪妈妈去买水果,明明电子秤上显示苹果的总价是8.953元,可以售货员阿姨却说:“请付8.95元。”她是怎样把8.953元取近似数为8.95元呢?
【引导学生说出用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新授
师:豆豆的身高0.984米。0.984是一个精确值,那我们可以说豆豆身高大约多少米呢?
(1)保留两位小数。
师:如果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第三位数省略。 0.984的第三位小数是“3”,小于5,舍去,所以0.984≈0.98。
师: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是精确到哪一位的?
生:精确到小数第二位,也就是百分位。
师:你们还可以求出这个小数在别的不同情况下的近似数吗?
(2)保留整数。
师:如果保留整数,就要把小数部分省略。小数第一位,也就是十分位是9 ,大于5,向前一位进一,所以0.984≈1。
师:保留整数的近似数是精确到哪一位的?
生:精确到个位。
(3)保留一位小数。
师:如果保留一位小数,豆豆身高大约是多少米?
【学生讨论近似数是1.0还是1。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近似数1.0,精确到十分位;近似数1是精确到个位,所以1.0比1精确的程度高一些。也就是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近似值就越精确。】
师:尽管两个数的大小相等,但表示的精确程度不同。求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零不能去掉。
(4)小结:
师:请同学们回忆求0.984近似数的过程,我们是怎么求出这个小数的近似数的?
生:①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如果保留整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
②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
师: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三、全课总结
教师明确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与整数的近似数相似。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要注意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希望同学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反思】:本课是在学生熟练掌握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学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首先是复习旧识这个环节重点抓住了整数取近似值的方法让学生回忆练习,通过复习唤起学生印象,为求小数的近似值打下基础,也在做题时抛出了疑问:求整数的近似数是用“四舍五入”的方法,那么求小数的近似数是不是也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求呢?
秉承数学来源于生活,我在引入环节选取的题材也是生活中常见的:豆豆买水果,苹果总价是8.953元,售货员阿姨却说付8.95元,既是从生活实际出发,同时也引导学生说出用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小数的近似数,继而引出课题: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利用豆豆的身高创设情景,选材始终贴近生活,提出问题:0.984大约是多少?学生独立思考,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出示求0.984保留整数部分和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数。在教学设计时预设到学生可能很难回答出0.984保留一位小数的情况,这就需要老师来引导学生思考,这里容易出现争议,到底是1.0还是1?使学生明确近似数1.0,精确到十分位;近似数1是精确到个位,所以1.0比1精确的程度高一些。也就是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近似值就越精确,越接近原来的准确数。但是在这个环节我处理得不太好,学生虽然知道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但并没有理解透彻这个0为什么不能去掉,是因为精确的数位不同,两个数的意义就不同。在评课时老师也指出这个难点没有完全突破,是否在此处采用小组讨论让学生自主探究会不会更合适。
新授后的练习设计中我注重了题目的梯度,从基本的求近似数到难度较大的拓展思考题,也符合了学生从简单到难的思维方式。下课后听了指导老师和其他老师的评课,我也深深的进行了反思。可能是由于低年级的教学习惯所致,我们总喜欢重复学生的话,或者自己讲得太多,没有放手多让学生思考,多让学生自行探究,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了,老师过多“带”着学习反而会令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我已经注意到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也尝试着改变这些不太合适的教学习惯,期盼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更大的进步。
小数近似数的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使学生学会把较大的整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重点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及把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区别求近似数与改写求准确数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卡片出示)
986534 58741 31200
50047 398010 1487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
32□645≈32万 47□05≈47万
学生填完后,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新课.
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也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如:量得大新的身高是1.625米,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精确,只说大约1.6米或1.63米,那么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小数近似数的教案 篇11
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七册第54页,信息窗5。
1.结合生活实际,感受近似数的意义。
2.学会用“四舍五,人”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引人课题。
然后引入老师去“易初莲花”购物需付款81.69元,根据温馨提示:本超市对于分币已采用“四舍五入”法,那么,老师实际会付多少元呢?
学生回答后引出课题,我们今天就要来学习求小数的近似数。
2、结合生活实际,感受近似数的意义。
小数的近似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比如课桌长1.10米,高0.7米,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是5.8平方分米,中国的人口13.1亿等等。小数的近似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必须要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今天我们就继续用“四舍五入”法研究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结合81.69元≈81.7元,81.69元≈82元。在师生交流中使学生明确由于对精确度要求不同,所以就有不同的近似数。
根据刚才的研究,我们得知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依然运用了“四舍五入”法,关键是要看精确到哪一位。
板书:81.69元≈82元 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 十分位
81.69元≈81.7元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 百分位
通过板书学生的举例,让学生在探究中,教师进一步完善板书。
1、1111≈1、11 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百分位
小结:保留几位小数,就要对它的后一位进行“四舍五入”
④完成56页的自主练习第一题。
通过出示转笔刀并测量它的宽为3.02厘米,提出问题:约是多少厘米?(保留一位小数)
质疑:
①近似数3.0的“0”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不能去掉,因为这个“0”表示看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度。
②想一想:近似数3.0和近似数3分别与3.02比较,哪个数精确些?
④完成56页的自主练习第二题。
订正时,关注学习有困难学生出错的原因并及时指导。
(三)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交流后齐读课本紫色块内容。
小数近似数的教案 篇12
(1)教师谈话: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同求整数的近似数相似,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出示例1:2.953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和整数,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
使学生明确:2.953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看千分位,千分位不满5,舍去,求得近似值数2.95.
学生讨论:2.953保留一位小数和整数,要看哪一位?怎样取近似数?
使学生明确:2.953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看百分位,百分位满5,向十分位进1,求得近似数3.0. 2.953保留整数就要看十分位,十分位上满5,向前一位进一得到3.
分组讨论:保留一位小数3.0十分位上的“0”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教师总结说明: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3)求下面小数的近似数.
(4)讨论分析:3.0和3数值相等,它们表示精确的程度怎样?
②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使学生明确保留一位小数是3.0,原来的长度在2.95与3.05之间.保留整数为3,原来的准确长度在2.5与3.5之间,所以3.0比3精确的程度高一些.也就是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
①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如果保留些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合还是人.
②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
(6)分组合作学习,填表.
3.教学例2:我国生产家用电风扇61581400台.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台”作单位的数.
(1)教师提问:把61581400台改写成用“万台”作单位的数,应该用多少来除?缩小多少倍?小数点应该向哪个方向移动几位?
教师总结说明: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写“万”宇.
(2)做一做.
把248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4.教学例3:19我国生产水泥573000000吨.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亿吨”作单位的数.再保留一位小数.
(1)学生讨论: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吨”作单位的数,应该怎么办?
学生独立改写成573000000吨=5.73亿吨≈5.7亿吨,并说出改写的方法.
启发学生自己得出≈1.4亿吨,并说出保留一位小数的方法.
教师总结说明: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写“亿”字.如果小数位数比较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前几位小数.
(2)“做一做”第2题.
把7500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做一做”第3题.
把345628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后,保留两位小数.
5.区别对比.
例2、例3的学习中,有的数需要把它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的则还需要保留位数求近似数,它们有什么区别?应该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讨论)
三、巩固发展.
1.填空.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根据需要用( )法保留小数数位.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 )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 )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 )位……
2.填空.
近似数的结果一般地说6.0要比6精确.因为6.0表示精确到了( )位,6表示精确到了( )位,所以6.0后面的“0”不能丢掉.
3.下面各小数在哪两个相邻的自然数之间?它们各近似于哪个自然数?
4.按照四舍五入法写出表中各小数的近似数.
5.(1)年北京市从事工程技术的人员共10人,改写成用“万人”作单位的数.
(2)1999年我国出版图书730000册(张),改写成用“亿册(张)”作单位的数.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与求整数的近似数相似.要用“四合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要注意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五、布置作业 .
1.把下面各小数四舍五入.
2.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