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语气课件
发布时间:2024-06-16 虚拟语气课件虚拟语气课件收藏。
经验时常告诉我们,做事要提前做好准备。在平日里的学习中,幼儿园教师时常会提前准备好有用的资料。资料一般指代可供人们参考的信息知识等。有了资料,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既然如此,你知道我们的幼师资料有哪些内容啊?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虚拟语气课件收藏》,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虚拟语气课件 篇1
虚拟语气在英语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语法形式,它在虚拟条件句、宾语从句和表达建议、要求、命令等情况下使用较为频繁。以下就是虚拟语气的相关主题范文。
主题一:虚拟条件句
虚拟条件句可以用于对未来情况的推测或表达对现在情况的假设,从而衍生出不同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虚拟语气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一篇关于虚拟条件句的主题范文。
虚拟条件句的应用
虚拟语气在英语语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虚拟条件句中。虚拟条件句是指假设情况下的条件句,其中包括了三种不同情况:第一种是对未来情况的推测,第二种是对现在情况的假设,第三种则表达了不太可能实现的条件。
在虚拟条件句中,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语法形式,如“如果”、“假如”、“除非”、“要是”等等。不同的语法形式对应了不同的条件和结果。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语法形式。
虚拟条件句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虚拟语气。虚拟语气可以表达出对虚拟条件句不实际的假设和不可能实现的条件。
例如:
If I were you, I would take a vacation.(如果我是你,我会休假。) 在这个句子中,“were”是虚拟语气,表达了一种不太可能实现的条件。
如果他赢得了比赛,他会感到非常高兴。(If he won the game, he would be very happy.) 这个句子也是虚拟条件句,表示对未来情况的推测。
虚拟条件句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常见,特别是在日常交流和商务场景中。因此,我们需要掌握虚拟语气和虚拟条件句的基本应用形式,才能够有效地进行交流。
主题二:宾语从句中的虚拟语气
虚拟语气在宾语从句中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用来表达一种愿望、建议或则否定。因此,在理解和掌握宾语从句中的虚拟语气也是非常必要的。以下是一篇关于宾语从句中虚拟语气的主题范文。
宾语从句中的虚拟语气
宾语从句是指在主句中,用作宾语的从句。在英语中,宾语从句中如果表达的是一种愿望、建议或否定,就需要使用虚拟语气了。通常,虚拟语气会以“动词原形”、“were”或“had”等形式呈现。
举例来说,以下是三个宾语从句中使用虚拟语气的例子:
- I wish I were rich.(我希望我富有。)
在这个例子中,使用了虚拟语气“were”。这个句子表达了一种不可能实现的愿望。
- If I were you, I would take a break.(如果我是你,我会休息。)
这个例子中,使用了虚拟语气“were”。这个句子表达了一种建议。
- If I had studied harder, I would have passed the exam.(如果我学习得更努力一些,我就会通过考试了。)
这个例子中,使用了虚拟语气“had”。这个句子表达了一种对过去事情的假设。
在实际应用中,宾语从句的虚拟语气非常常见,尤其是在商务和学术交流中。因此,我们需要掌握宾语从句中虚拟语气的应用,才能够有效地进行交流。
主题三:表达建议、要求和命令
虚拟语气在表达建议、要求和命令中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使用虚拟语气,我们可以更加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能够使得对方更加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要求和命令。以下是一篇关于表达建议、要求和命令的主题范文。
虚拟语气在表达建议、要求和命令中的应用
虚拟语气在英语中不仅仅用于虚拟条件句和宾语从句中,它也在表达建议、要求和命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使用虚拟语气,我们可以更加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能够使得对方更加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要求和命令。
以下是一些表达建议、要求和命令时使用虚拟语气的例子:
- I suggested that he take a break.(我建议他休息一下。) 在这个例子中,使用了虚拟语气“take”,使得建议更加委婉。
- I requested that she arrive on time.(我要求她准时到达。) 在这个例子中,使用了虚拟语气“arrive”,加强了命令的语气。
- I demanded that they apologize immediately.(我要求他们立即道歉。) 在这个例子中,使用了虚拟语气“apologize”,使得命令更加严肃。
虚拟语气在表达建议、要求和命令中的应用,在日常交流和商务场景中非常常见。因此,我们需要掌握虚拟语气的表达方式,以便能够更加果断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同时也要善于委婉地表达,以便增加交流的成功率。
虚拟语气课件 篇2
高中虚拟语气课件
虚拟语气是中学语文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用来表示非现实情况、假设情况、愿望、建议等的语气,具有很高的鲜明性和灵活性。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虚拟语气的用法和表达方式,高中语文教师精心准备了一份富有生动性的虚拟语气课件。
课件展示了一幅农村学校的场景,一个富有激情的中学生小明站在讲台上,他向同学们介绍虚拟语气的相关知识。开始之前,小明清晰地阐明了虚拟语气的定义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接着,小明以一个故事为例,生动地向同学们解释了虚拟语气的三种形式:假设法、愿望法和建议法。
小明通过一个虚拟的假设情况来讲解假设法。他展示了一张图片,上面是一个美丽的花园,而下面写着句子:“如果我是一只小鸟,我就能飞到这个花园里。”小明解释道:“这里使用了假设法,表示一个虚拟的现象。明明我不是一只小鸟,但是假如我是,那我就能飞到花园里。”小明引导同学们思考,如果是他们,他们会怎样使用假设法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接着,小明向同学们展示了一段视频,视频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小男孩,他拿着一只捕鸟网,追赶着一只小鸟。可就在要成功捕捉到小鸟的一瞬间,小男孩突然停了下来,看着小鸟自由地飞走了。小明告诉同学们这里使用了愿望法。“小男孩内心希望自己能捕捉到小鸟,但实际上他却没有成功。这就是愿望法在表达中的运用。”小明强调了愿望法的一些常用句型,并让同学们自己动手编写一些愿望句子。
小明将课件切换到建议法的部分。他站在讲台前,手持一张写有“你应该少吃零食,多运动”的卡片。小明解释说:“这是一个建议句,用来表达一种合理的建议。我希望同学们通过这个例子明白建议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小明鼓励同学们思考,如果他们要给别人提建议,他们会怎样表达。
在整个课件的展示过程中,小明时不时与同学们互动,通过问题的提出和思考,引导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虚拟语气的运用。他还采用一些游戏和小测验来丰富课堂气氛,增加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度。
通过这样生动具体的课件展示,同学们对于虚拟语气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他们掌握了虚拟语气的定义、形式和应用场景,能够积极运用虚拟语气进行创作和表达。课件的设计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还提高了教学的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在整个课堂结束之后,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样生动具体的课件展示,他们对于虚拟语气的掌握更加深入了。他们对课件中的故事和例子印象深刻,更加理解虚拟语气的用法和表达方式。同时,他们也被小明带来的愉快的学习氛围深深吸引,更加喜欢语文学习。这样生动具体的虚拟语气课件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还使同学们在愉快学习中获得了进步。
虚拟语气课件 篇3
虚拟语气是一种语气,主要用在虚拟条件句和虚拟语句中。在英语学习中,学习虚拟语气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介绍虚拟语气的相关知识,并阐述在日常生活中虚拟语气的应用。
1. 虚拟语气的定义和形式
虚拟语气是一种语气,用于表示假设、愿望或条件不成立等情况。虚拟语气通常用于虚拟条件句和虚拟语句中,以表示与实际情况相反的假设。英语中的虚拟语气分为三种形式: 虚拟条件句第一、第二、第三种形式。
- 第一种条件句的虚拟语气表示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使用“If + 主语 + 动词的过去时态,主语+ would/should/could/might+动词原形”的形式。 For example: If I were rich, I would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 第二种条件句的虚拟语气表示过去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使用“If +主语 + 动词的过去完成时态, 主语+ would/should/could/might+动词原形”的形式。 For example: If I had known you were coming, I would have baked a cake.
- 第三种条件句的虚拟语气用于表示过去的情况,但与发生的事情相反,使用“If + had +动词的过去分词, 主语+ would/should/could/might+have + 过去分词”的形式。 For example: If I had studied harder, I would have passed the exam.
2. 在日常生活中,虚拟语气的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虚拟语气是非常常见的。以下是一些虚拟语气的应用场景:
- 表达愿望:虚拟语气经常用于表达愿望或期望。例如,我们可能会说“如果我有更多的时间,我会参加更多的活动。”
- 表达假设:虚拟语气也用于表达假设或情况的假设。例如,我们可能会说“如果我是老板,我会给员工更多的假期。”
- 表达建议:虚拟语气也可以用于建议。例如,“如果你去旅行,我建议你去南非。”
3. 总结
虚拟语气是英语语法中的重要部分。要学好虚拟语气,需要熟记其三种形式,能够准确地运用其在书面和口语中的场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将不经意地使用虚拟语气来表达希望、假设或建议,因此熟练掌握虚拟语气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方面之一。
虚拟语气课件 篇4
虚拟语气的用法是在现实情况下进行虚构和想象,以及对未来或假设情况的表达,可以用在条件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感叹句等多个语法结构中。虚拟语气在英语中占据一个很重要的地位,掌握虚拟语气的用法和运用,对于学好英语语法和提高英语水平都是非常重要的。
虚拟语气在英语中有很多种表达方式,下面就举几个例子来进行说明:
1. 第二型虚拟语气
如果从句是过去式,则主句的谓语动词形式要用 would/could/might + 动词原形,这种形式叫做第二型虚拟语气。
例如:If I had enough money, I would buy a new car.(如果我有足够的钱,我就会买一辆新车)
这句话就是一个典型的第二型虚拟语气句子,从句中用了过去式 had,主句中用了 would buy 表示未来的假设情况。
2. 第三型虚拟语气
如果从句是过去完成时,则主句的谓语动词形式要用 would/could/might have + 过去分词,这种形式叫做第三型虚拟语气。
例如:If I had studied harder, I would have passed the exam.(如果我学习得更努力,我就会通过考试)
这句话用了第三型虚拟语气的形式,从句用了过去完成时,主句中用了 would have passed 表示未来的假设情况。
3. 表示建议的虚拟语气
表示建议、命令或要求时,常用 should/would rather/it is necessary that 等,例如:
It is necessary that you should arrive early for the meeting. (你必须早点到会议上)
这句话中用了虚拟语气表示了一种建议的意思,用了 should 提示对方应该做什么。
虚拟语气是英语中非常重要的语法特点,学习虚拟语气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英语语法,还可以帮助我们在使用英语时更加得体和地道。因此,我们应该注重虚拟语气的学习和掌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灵活运用虚拟语气,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让自己的英语表达更加地流畅和准确。
虚拟语气课件 篇5
虚拟语气在高中英语课程中是一个令学生头疼的难点,因为它的用法相对复杂,常常会引发混淆和错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虚拟语气的用法,学校决定引入一份全新的高中虚拟语气课件。这个课件不仅详细、具体,还生动有趣,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工具。
这个课件详细介绍了虚拟语气的定义和用法。通过简单清晰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学生能立刻掌握虚拟语气的基本概念。课件举了许多常见的虚拟语气用法,如“与过去事实相反的情况”,“与现在事实相反的情况”,以及“与将来事实相反的情况”等。每种用法都通过例句和练习进行了深入解释,学生可以通过课件的指导来学习并掌握。
课件通过设立各种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兼顾了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比如,在听力活动中,学生需要根据所听到的句子选择正确的虚拟语气形式;在口语活动中,学生们则要模仿给定的情景,用虚拟语气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阅读理解活动中,学生将阅读一些虚拟语气的文章,然后回答相应的问题;在写作活动中,学生要运用虚拟语气来写一篇关于理想的演讲稿,等等。这些实践活动的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虚拟语气的用法,还能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课件还提供了一些额外的资源和练习材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以通过课件提供的链接和二维码,访问相关的网站和学习平台,进一步深化他们对虚拟语气的理解。课件还提供了许多练习题和答案,供学生自行练习和检验。这些练习题的难度逐渐增加,旨在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应试能力和解题能力。
课件还设置了一个评估系统,用来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绩。学生可以通过课件的系统,在完成每个单元后进行自测,并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课件还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推送一些针对性的练习题和学习资料,以帮助学生弥补知识漏洞和提高成绩。
这份高中虚拟语气课件详细、具体且生动,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和工具。通过课件的学习,学生可以迅速掌握虚拟语气的用法,并通过实践活动和评估系统,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应试水平。相信随着这个课件的运用,学生对虚拟语气的恐惧感会降低,他们会更加自信地运用虚拟语气,并在英语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扩展阅读
虚拟语气的课件汇编5篇
经验时常告诉我们,做事要提前做好准备。当幼儿园教师的工作遇到难题时,我们经常会用提前准备好的资料进行参考。资料是作用于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可供参考的材料。参考资料会让未来的学习或者工作做得更好!你知不知道我们常见的幼师资料有哪些呢?小编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虚拟语气的课件汇编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虚拟语气的课件【篇1】
虚拟语气是汉语语法中的一种语气。它并不表达事实或者现实,而是表达一种假设或者虚构的情况。虚拟语气的使用需要仔细慎重,因为会对句意产生很大的影响。虚拟语气主要包括虚拟条件句、虚拟语气的情态动词和虚拟表达式等。
在语法上,虚拟条件句是一种用于表述未发生情况或者假设情况下可能的结果的语法结构。虚拟条件句有两个部分,一个是虚拟条件子句,另一个是虚拟结果子句。虚拟条件子句通常以"如果"或"假如"开头,表达一种假设情况下的可能,而虚拟结果子句则表达在这种假设情况下可能出现的结果。虚拟条件句在使用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比如它的时态必须是将来时态,否则就无法表达对未来的假设情况。
虚拟语气的情态动词是一种表示假设的动词形式。虚拟语气的情态动词包括"要"、"应该"、"能"、"愿意"、"必须"等。这些动词都表示一种假设性的语气,它们的使用需要格外小心,因为一个错误的动词形式可能导致整个句子的句意出现偏差或者误解。
虚拟表达式也是虚拟语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虚拟表达式是一种用于表达假设情况或者虚拟情况下的语言结构。常见的虚拟表达式包括"要是"、"如果"、"假如"、"假使"、"除非"等等。这些表达式都可以用于引导虚拟条件句或者虚拟语气的情态动词。
在应用虚拟语气的时候,需要注意几点。首先,要注意语境。虚拟语气的使用必须和上下文和语境的环境相符合。其次,要注意语态。虚拟语气的时态必须是将来时态,而且要保证前后时态的一致性。最后,要注意情态动词的选择。不同的情态动词有不同的语义和表达方式,需要根据句意选择合适的情态动词。
总而言之,虚拟语气是汉语语法中的一种重要语素。在使用虚拟语气的时候,需要特别注重语境、时态和情态动词的选择,以确保句子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虚拟语气的运用需要细心思考和不断实践,让人们的语言交流更加准确、精彩和有趣。
虚拟语气的课件【篇2】
虚拟语气是英语语法中的一种重要结构。它只存在于虚拟的情况下,通常用于表示条件、愿望或建议等,包括状语从句、主语从句和宾语从句等。理解和掌握虚拟语气的使用对于学好英语至关重要。
一、条件虚拟语气
条件虚拟语气表示所列条件是不现实或不可能发生的时候,通常使用虚拟语气。例如:
1. If I were rich, I would buy a big villa.
如果我很富有,我会买一座大别墅。
2. If he had studied harder, he would have passed the exam.
如果他学得更刻苦些,他就会考过这门考试。
这两个句子都表达了一个条件和一个结果,但都有一个假设情形。这个条件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使用了虚拟语气。
二、愿望虚拟语气
愿望虚拟语气用于表示愿望。它可能不切实际,或者与实际不符。例如:
1. I wish I were taller.
我希望我身高更高。
2. If only I had more time, I would finish this book.
要是我有更多时间,我就能读完这本书了。
这两个句子都表达了人们的愿望,但它们都是不切实际的。因此,使用虚拟语气。
三、建议虚拟语气
当你想给出某种建议或建议时,可以使用建议虚拟语气。例如:
1. It would be better if you took the bus.
如果你坐公共汽车的话会更好。
2. I suggest that he see a doctor.
我建议他看看医生。
这两个句子都表明了一种建议或要求。建议虚拟语气通常用于正式或非正式的建议或建议。
总之,理解和熟练掌握虚拟语气的使用对于学好英语至关重要。不仅在口语或书面表达中,也在解读和理解英语文章,掌握好虚拟语气对于我们的英语学习将会更加顺畅,更自然。
虚拟语气的课件【篇3】
虚拟语气的课件
虚拟语气是英语语法中的一种挑战,也是许多英语学习者最难掌握的部分之一。虚拟语气出现在许多语言功能中,例如表达假设、愿望、建议、命令和感叹等等。英语中的虚拟语气形式表明一个假设情况或一些虚构的事情,而不是一个具体的现实情况。
一般来说,虚拟语气有两种形式:条件虚拟语气和命令虚拟语气。条件虚拟语气稍微容易一些,主要用于表达假设情况,如 If I were you, I would study harder. 也可以用在虚构的语境中,如 The teacher asked that she speak English more fluently. 这种情况下,虚拟语气需要使用过去式动词形式。
命令虚拟语气则更加复杂,它主要用在表达建议、要求、愿望和假设的情况下,同时表明这些情况是虚构的或不太可能发生的。例如,如果你想表达一个愿望,你可能会说 "I wish I could speak fluent English", 这个句子中的虚拟语气表明你现在不会说流利的英语,而这个愿望可能不会实现。如果你想表示一种建议,可以说 "He suggested that we go to the beach", 这个句子中的虚拟语气表明这个建议是虚构的,或者说你不确定会不会去海滩。
虚拟语气是英语语法中的一个复杂问题,不仅需要英语语法和语境知识,还需要对语言功能的理解。掌握虚拟语气可以让你更加自如地表达你自己的意思,同时也能帮助你理解英语中更复杂的语言结构。
虚拟语气的课件【篇4】
虚拟语气的使用在英语中相当常见,常用于表达可能性、愿望、建议以及假设情况等,因此对于学习英语的学生来说,掌握虚拟语气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将从虚拟语气的定义、使用场景和常见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阐述,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虚拟语气。
一、虚拟语气的定义
虚拟语气是指说话人在表示非事实的情况时使用的一种语气;它表示的内容不是事实,而仅是可能性、愿望、假设或建议等。
在英语中,虚拟语气的使用有着特定的规则。在使用虚拟语气时,我们不需要直接说明某种情况或事件不是事实,而是通过特定的语法形式来表达,例如使用谓语动词的过去式或虚拟语气的特定形式。
二、虚拟语气的使用场景
1. 表达可能性
虚拟语气的常见使用场景之一是表示可能性。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想表达某种事情可能是真的,但我们不能肯定,可以使用虚拟语气,如下所示:
- If I were you, I would take the job.(如果我是你,我会接受这份工作。)
在这个例子中,使用“were”代替“am”来表示虚拟语气,因为说话者并不是事实上的你,而是假设情况下的你。
2. 表达愿望
虚拟语气的另一个重要用途是表达愿望。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想表达我们希望某种情况是真的,但是它不是已知事实,我们可以使用虚拟语气来表达这个愿望,如下所示:
- I wish I could speak French.(我希望我能说法语。)
在这个例子中,“could speak”是虚拟语气,因为说话者现实中不能说法语,但是他表达了他希望自己能够说法语的愿望。
3. 表达建议
虚拟语气还常用于表示建议。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想告诉别人,如果要达成某个特定目标,可以这样做,我们可以使用虚拟语气,如下所示:
- If you want to improve your English, you might try online classes.(如果你想提高你的英语水平,你可以尝试在线课程。)
在这个例子中,“might try”是虚拟语气,因为说话者并不是直接告诉别人要这样做,而是提出了一种可能的方案。
4. 表达假设情况
虚拟语气的最后一个常见使用场景是表达假设情况。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想表达假设情况下的结果,我们可以使用虚拟语气,如下所示:
- If I had known that you needed a ride to the airport, I would have offered to drive you.(如果我知道你需要去机场我会开车送你。)
在这个例子中,“had known”和“would have offered”都是虚拟语气,因为说话者并不是真正知道你需要去机场,所以这只是一种假设情况。
三、虚拟语气的常见表达方式
虚拟语气有许多不同的表达方式,以下是其中的一些:
1. 过去式
虚拟语气的最常见表达方式之一是使用过去式。这种形式通常用于表示过去的可能性、愿望或假设情况。例如:
- If he had more time, he would read more.(如果他有更多的时间,他会读更多的书。)
在这个例子中,使用“had”代替“has”所形成的过去式,用于表达假设情况。
2. “were”代替“am/ is/ are”
虚拟语气的另一种常见表达方式是使用“were”代替“am/ is/ are”,尤其是在表达可能性和愿望时。例如:
- If I were you, I would study more.(如果我是你,我会多学习。)
在这个例子中,“were”代替了“am”,用于表达虚拟的假设情况。
3. “should”
当表示建议时,虚拟语气通常使用“should”。例如:
- If you want to pass the test, you should study harder.(如果你想通过考试,你应该更加努力学习。)
在这个例子中,“should study”用于表示建议。
4. “could”
虚拟语气还可以使用“could”表示可能性或愿望。例如:
- If I had more money, I could travel more.(如果我有更多的钱,我就可以更多地旅行。)
在这个例子中,“could”表示虚拟的假设情况。
总结:
虚拟语气是英语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语法技能,学习虚拟语气的规则和应用场景有助于我们提高英语表达的水平,更好地表达想法和情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多阅读英语文本,积累虚拟语气的表达方式,让我们的英语更加自然、流畅。
虚拟语气的课件【篇5】
虚拟语气的课件
作为汉语语法的一种重要形式,虚拟语气在日常使用中常常出现,但是它的使用却又十分复杂。虚拟语气不受实际事实的限制,可以用于表达一些非真实的情况或假设,有时还可以用来表示一些要求、建议、命令等语气。本文将从虚拟语气的基础概念、用法及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虚拟语气。
一、虚拟语气的基础概念
虚拟语气是指在句子中表示假设、推测、愿望、要求等语气的形式。虚拟语气不同于陈述语气和祈使语气,而是具有特殊的语法形式。虚拟语气可以分为虚拟条件句和虚拟假设句两种。
虚拟条件句表示一种条件假设,用于表述一个逻辑上不可能实现的情况,通常采用“如果……就……”的句式。这种句式的条件句主句使用虚拟语气。例如:“如果我是你,我就不会那么做。”
虚拟假设句表示句中所述情况与事实相反,也就是与现实不符合,通常使用“要是……就好了”、“希望……”等句式进行表达。例如:“要是天气晴朗,我们就可以去野餐了。”
二、虚拟语气的用法
1. 表示不可能实现的条件或假设
虚拟语气最常见的用法是表示一种否定的情况或假定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情况。例如:“如果我有超能力,我就可以飞到天上去。”在这句话中,“我有超能力”是不可能实现的条件,因此使用虚拟语气。
2. 表示现实与愿望相反的情况
当现实与我们的愿望不符合时,我们可以使用虚拟语气来表达自己的希望。例如:“我希望我昨天晚上没熬夜,今天不会头疼。”在这句话中,“我昨天晚上没熬夜”与现实不符,因此使用虚拟语气。
3. 表示建议、要求和命令
在表达建议、要求和命令时,我们常常使用虚拟语气来表达一种紧迫和强烈的语气。例如:“我建议你早点睡觉,不然明天上课会困。”在这句话中,“我建议你早点睡觉”是一种虚拟语气,因为它并不确切标明对方一定需要睡觉,只是提出了一种建议。
三、虚拟语气的注意事项
1. 避免使用虚拟语气
虚拟语气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语法形式,因此我们不应该在实际使用中过度使用它,避免造成语言的紊乱和混乱。
2. 注意虚拟语气的时态和语气
虚拟语气的时态和语气要与情况相符合,否则容易造成误解。例如:“如果我将来可以当上总裁,我就很满意了。”这句话中,应当使用“将来可以”而不是“将来能够”,否则容易使语言表述含混。
3. 注意虚拟语气的逻辑关系
虚拟语气的逻辑关系非常重要。因此在使用的时候,我们应当了解句子所要表达的含义和逻辑关系,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
总之,虚拟语气作为汉语中的一种重要语法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于不同的语境和情况,我们需要灵活运用虚拟语气,以便更好地表述自己的语言含义和意义。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虚拟语气的运用。
英语语法课件收藏
编辑经过深入了解和细致分析,为大家带来这篇“英语语法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为每堂课准备教案课件,并且都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只有充分准备教案课件,老师才能打造一个生动的学堂。所有提供的建议仅供参考,最终决策需要您自己做出!
英语语法课件 篇1
重点教学词汇
Zebra,giraffe,seal,elephant,kangroo,leopard,animal,zoo Cat,dog,turtle,rabbit,bird,lion,fish 重点教学巨型
What do you see in the zoo?I see…
What do you want to see in the zoo?I want to see…
Where is the(rabbit)?It is under/on/in(front of)/behiand the chair.教学目标
掌握重点词汇,学会运用方位介词及教学句型
Greenting How are you today?/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How old are you?/What's the date today? Chant “hello chant”“say bye bye” 教学步骤
一. Warming up
a
t:Now, let's begin the !-one boys and girls!I'm your new teacher,my name is ,if I say“Hello,boys and girls”,you should say“Hello,Wendy.”(then,say “hello”to students one by one.)[I am very happy to join with you to learn are so excellent!]Hello,boys and girls!
ss:Hello,Wendy!(小声带读,重复一次)
t:very good!
how are you today?
ss:I'm you,and you?(小声带读,重复一次)
t:I'm fine, you!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画图,做提示,在没有反应的情况下,要运用选择疑问句It's(sunny)day or(rainy)day?]
ss:It's a _
t:who is today?(做手势)
ss:I'm :what do you want,_?(do you want star and sun)
C
OK,boys and girls.(干脆利落,声音宏亮)Let's do a chant:Hello chant!Now one,two and three,let's go!(chant第一遍先慢,快的再来一遍.)stand up and sit down!one,two,three!go back to your seat!quickly,hands,hands on your knees!let me see,who do a good job,I will give one encouragement!what do you want?
二、presentation T:boys and girls,what do you see in the zoo?look at white board,can you guess what it is? Ss:I see…(touch and say,then flash the cards)T:Now,you will read loudly after you say loudly,you will get the ,now let's play a game,bomb is a bomb,when I say 'rabbit',you should use the “rabbit” to cover your face quickly,or you will get the bomb.(注意示范).Now boys and girls,are you ready?Let's begin!Attentation,one two!OK,now there is will treat it as a we say one animal,you should put the card on the chair quickly,then I will give you one encouragement later.(one by one)What do you want to see in the zoo? Ss:I want to see…
t:Now we will play another game:run and say!(以带读的方式放卡片,并注意根据声音大小摆放卡片位置,游戏结束后给奖励give me five/ten,say bye-bye to the cards收卡片)Now,look at here!Where is the card?It's on the chair.(没有人回答出的就做选择疑问句,先做引导,后让学生自己说)Now I will choose two students to come here,and then I say put the card on the will put the card on the chair quickly,If you do a good job and i give you one encouragement!Attention!let's do a chant~bye-bye chant!and then you will go out and have a break!Stand up!
英语语法课件 篇2
语法试讲教案
Grade level: First grade of High school Lesson type: Reading Duration: 45min Teaching objectives 1)Help students to learn the usage of ….2)Help students to grasp the sentence pattern of…..Teaching aids Multimedia devices, blackboard 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1)the sentence pattern of… 2)some special cases 3)enable students to use … in real life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Lead-in(5min)Show some pictures to the students and ask them to describe the picture.引导学生运用语法项目
Step 2 Explanation(18min)Explain the usage of ….Present several examples of the grammar item.Step 4 Practice(15min)Ask the students to do the exercises.Step 3 Summary(4min)Invite students to summarize the usage of … Make some supplements and stress the important points.Step 5 Homework(3min)Ask students to finish related exercise on the textbook.Ask the students to write a passage about ….(You have all done a really good job today.I believe you already have a good knowledge of /master the knowledge of…..For homework, you are required to complete exercises on page 201 and to write a passage about ….[I’d rather you search more information about… and some of you will be invited to share your findings with us in the next class.] Clear? Ok.See you next class.)写作试讲教案
Grade level: First grade of High school Lesson type: Reading Duration: 45min Teaching objectives 1)enable students master the procedure of writing this kind of composition 2)improve students’ writing skills
3)help students to get more knowledge of … Teaching aids Multimedia devices, blackboard Teaching important &difficult points 1)Help students to express their ideas in proper English 2)Help students to learn the structure in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Warming-up(5min)Show some pictures of … to the students and ask what do they know about … Then lead the students to the topic of writing.(Good morning, boys & girls.How are you doing? Fine? Good.Now let’s start our new lesson.Here I have some pictures for you.Do you know what’s in the picture?)Step 2 Pre-writing(10min)Activity 1: vide Ss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 topic and ask them to discuss the questions in group and write down every idea that comes to their mind.After discussion, invite representatives of each group to present their ideas to the whole class.Activity 2: planning.Encourage Ss to work on their own to repot ideas that they think are valuable and think about how to organize their ideas.Step 3 While-writing(20min)Ask the students to write down their own articles.Step 4 Post-writing(7min)Ss will work in group and read each other’s composition.They should choose the best composition of the group and read it in front of the class.Step 5 Writing assessment(2min)Ask Ss: What’s you most difficult thing during the whole process?
(difficult to organize the ideas in a logical way;you feel brainstorm is difficult, difficult to provide persuasive reasons to support the idea)Step 6 Homework(1min)1)Here are some handouts I prepared for you.Read it after class, I believe you can find answers towards your questions.2)Improve your composition according to the handout.听力课试讲教案
Grade level: First grade of high school Lesson type: Listening Duration: 45 min Teaching objectives 1)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different listening skills 2)Help students to learn more about …..Teaching aids: Multimedia devices;blackboard 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1)Help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listening material 2)Encourage students to apply listening skills when listening to the material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Warming-up(2min)Show some pictures to the students and have a free talk with the students.Step 2 Pre-listening(5min)Organize the students to have a brief discussion about the topic.Invite some students to share their ideas with the class.Predict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After that, present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to the students.Step 3 While-listening(25min)1)Listen for main idea Ask Ss to listen to the passage but do not look at the questions, ask them to get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Invite students to share their ideas.2)Listen for answers to the exercises/detailed information Ask Ss to listen to the passage again.This time ask them to try their best to get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After listening, check whether Ss get the correct answer, and ask why.3)Play the tape again, focus on the part where they did not get the right information.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Step 4 Post-listening(10min)Show them the listening text and ask them to read it aloud together.Step 5 Summary(2min)In this period, we mainly focus on the listening ability.It’s very important.If your listening is poor, you’d better practice more.The more you listen to English, the better your listening is.Remember: Practice makes perfect.Step 6 Homework(1min)1)Read the listening texts again and try to retell the passage in your own words 2)Search more information about ….口语课试讲教案
Grade level: First grade of high school Lesson type: Speaking Duration: 45 min Teaching objectives 1)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use some important words and expressions 2)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express their ideas or thoughts clearly.Teaching aids Multimedia devices;blackboard 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1)Help Ss to master the expressions of giving advice: 2)Talk about … by using …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Warming-up Show Ss some pictures of … and ask students to describe what they are doing.Step 2 Lead-in Play the tape and ask Ss to listen to the dialogue.Ask Ss to predict what we will learn today.Step 3 Provide key sentence patterns & expressions Provide Ss useful sentence patterns and expressions to express …..Step 4 Role-play/ Discussion Give the Ss a situation, and ask the Ss to work in pairs and make up a conversation.Ask the Ss to discuss the topic with their partners.After that, invite Ss to present their ideas in front of the class.Step 5 Summary In this period, we mainly focus on how to….It’s very important.You should know how to … in real life after this period.You should memorize the useful expressions we learned today.I hope you can practice more after class.Remember: practice makes perfect.Step 6 Homework 1)Collect more expressions and sentence patterns that can be used to express …..2)Find a partner to practice how to … in different situations.词汇课试讲教案
Grade level: First grade of high school Lesson type: Vocabulary Duration: 45 min Teaching objectives 1)Enable students to know the meaning of new words and grasp the usages of such important new words 2)Enable Ss to use such new words in their own writing or speaking Teaching aids Multimedia devices;blackboard 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1)Explain the meaning and usage of the words to the students 2)Enable Ss to use the new words when they express themselves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Lead-in Revision.Last period, we have finished the reading of the passage.Now we will learn the new words in the passage.Let’s look at the underlined/italic/bold words.Step 2 Guess Ask Ss to gues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 in the context.Or give students some examples and ask Ss to gues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Step 3 Explanation Explain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 to the Ss.After explanation, present the usage of the words to the students and provide examples to help them understand how to use them.Step 4 Practice Ask the students to make sentences with new words by themselves.Invite Ss to share their sentences with the whole class.Step 5 Summary This, period, we have learnt several new words:...we have learnt the usage of these new words.I hope you will memorize these words, as well as the usage of these words.I suggest you use the new words as often as possible.In this way, you will know how to use the words, instead of only knowing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Step 6 Homework 1)Look up these new words in the dictionary, and get more meanings and usage of them in the dictionary.2)Finish Exercise 2 on page 11.require.async(['wkcommon:widget/ui/lib/sio/sio.js'],function(sio)
{
varurl
= 'https://cpro.cpro/ui/c.js';sio.callByBrowser(url, function(){ BAIDU_CLB_fillSlotAsync('u2845605','cpro_u2845605');});});
New words: New phrases: Step5: Summary Ss summarize what we have learnt and key points.Make an assessment on each group.Step6: Homework Write a diary with simple past tense.Blackboard design: Title: Questions: New words : 文章线索(便于复述)
口语课教学过程:看图,问答练习,重点句呈现讲解,小组练习,展示成果 Teaching Objectives: 1.Be able to master the following words and sentence pattern.And learn the expression of giving advice.2.Be able to talk about one‟s health problems and give advice fluently 3.Improve the cooperative spirit and care more about yourself and your family members‟ health.Teaching Aids: Pictures, a tape recorder and ppt.The teaching Focus: 1.Master the following words and sentence pattern.2.Master the expressions of giving advice The Teaching Difficulties: 1.Students may find it difficult to remember all the target new words in the class;2.Students may find it difficult to give appropriate advice to the certain disease because of their limited life experience.Teaching procedure: Step1:Warming up Greet Ss by asking them: How are you today? Then I‟ll tell Ss that I‟m not feeling well today(Write the sentence on the blackboard and guide Ss to read it.)and get Ss to guess the reason freely.If Ss can‟t get the answer, I‟ll tell them that I didn‟t have a good sleep last night.So I have a headache.(I say this by doing a gesture)Step2: Presentation of words and sentence patterns 1.Let one student imitate he has a kind of disease and ask the class guess what „s the matter with him.Use the following sentence:”what‟s the matter with him?” “I have a stomache.”
Ss pictures of diseases.(Write the words on the black board.)Step3: Pair work Ask Ss to work in pairs and talk about health problems by using the bandage given and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 What‟s the matter? I‟m not feeling well.I have a … Step4: Presentation of expressions of giving advice Tell Ss that I have a cold/cough, ask them: What should I do? Ss may give different answers, collect their answers and help them to use: You should/shouldn‟t do… During this activity, some phrases will be learned:...Step5: Role play the sample dialogue and ask Ss to complete it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 orally.Ask Students to make a four-people group, one of them is a doctor, the other three are patients.Ask the Ss to role play a dialogue.A: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B: I‟m not feeling well.I have a _______.A: When did it start? B: About______ ago.A: Oh, that‟s too bad./ I‟m sorry to hear that.You should/shouldn‟t ________ and you should/shouldn‟t ________...B: Yes, I think so.A: _________________.B: Thank you, doctor.Step5: Summary Ss summarize what we have learnt.Make an assessment on each group.Step6: Homework Try to make a story according to the dialogue.Blackboard design: Title: New words and phrases : Sentence pattern : 语法课:复习导入,查找标记相关句子,总结规律,练习(造句,讨论)Teaching objectives: 1.Enable the Ss to know the uses of adjectives ending in-ing /-ed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2.Master the following words and sentence pattern.Main word and Expression: amazed, amazing, interested, interesting, bored, boring.Main structure: The classroom was amazing.I was completely amazed by the classroom.Teaching aids: Pictures, a tape recorder and ppt.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Get the Ss to know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djectives ending in-ing and-ed and learn the uses of them in the sentences.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djectives ending in –ing and –ed and apply them in the sentences.Teaching procedure: Step 1 Lead in Greet the students and say some words which includes the language points.Then tell them what we are going to learn is the differences and uses of the adjectives ending in –ing and –ed.Ask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the question below and try to figure out the right answer.---Can you make a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two sentences? I am bored.I am boring.Step 2 discovering and explaining.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text and try to find out the sentences which have the adjectives ending in-ING and –ED.Try to find the differences and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se adjectives.Step 3 Group work Let students work in groups and have a discussion.Try to find the differences of these adjectives and explain the meaning of these sentences according to the context.Step 4 Conclusion and exercise Invite students to make a report about their group discussion and teacher will make a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ir report.Find the grammar rules: 1: The –ing form describes the people or things that cause the feeling;(令人„)2: The –ed form tells us how people feel.(感到„)
Give some examples to show what they have learned and ask students to do exercise and check the answers.Fill in the blank with the correct forms of words.It is a ____(bore)party and I feel__(bore).Step 5 Homework 1.Find out more adjectives ending in-ing and-ed and sentences.2.Use the-ED and-ING form of the words “bore” “interest” “amaze” and “embarrass” to make sentences.Blackboard design: Title: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Greetings
T: Good morning, everyone.S: Good morning, Mr Dai.Step 2: Lead-in
T: My lovely Ss, please look at the screen.What is the topic of our class?
Ss: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s.T:Yes.Please use one word to describe it, such as “happy”.S1:…
S2:…
… …
T: perfect, all of you are knowledgeable.(Ask Ss one by one, and choose some words write down on the blackboard.)
T:Okay.You see, all of you used many different words to describe, like…(write down on the blackboard.)
Step 3: Activities
1.Acitivity1: Telling story
(Make a short conclusion)
T: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our topic.Now, look at the screen, I’ll show you some aspects of our topic.First,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sometimes means something leaves deep impression on you.Such as……(the words of Ss’)It also can means events, some are good, and some are bad.(Olympic Games, natural disasters, etc.)Or, it may be means something very meaningful.And, it also can means your unforgettable trip;you went to some famous places.For example, went to zoos.Yes, I have gone to Linyi Wild Zoos last week.I saw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animals there.It’s so enjoyable and meaningful.You can see the pictures….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information about my “Zoo’s trip”?
Ss: Yes.T: OK.Let’s see it together.(Present the route of my tour on the blackboard or ppt, use First—Next—Then—Finally to describe.)
T: Look at my route on the Blackboard:
(My own experience:
It was a fun day.I went to Linyi Wild Zoos with my friends.First, we took on the bus at bus station.Because we would see many dangerous and ferocious animals such as lions, tigers, wolves , etc.After about half an hour, we backed to the station.Next, we walked to see some gentle animals like pandas, different kinds of birds, monkeys, swans and so on.Then, we went to see the animals’ shows.They are so lovely, interesting and smart.Finally, we went to the restaurant to have dinner.Although all of us were very tired, we were happy and enjoyable.)
T: How do you think of my experience?
Ss:…
T:But I believe yours must be better than mine.Now, working in pairs, share your own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s with your partner.T:I can see all of you are eager to tell your stories...., who do you think has the most interesting story in our class?
S1:**.T:OK.Thank you.Jack, please share your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S2:…
T:You say that… Whose story are you interested in , you can call his or her name.…
…
T.All of you did a very good job.And I am very proud of you.Give you a big hand.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you can communicate with your classmates after class.2.Activity2: Making story
T: Next, let’s play a mini-game.Looking at the blackboard, there are two faces, one is… the other is…
I will ask two students to write down some relevant words or phrases.… …
T: Now, I have several envelopes in my hands.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is it in it?
Ss:Yes.T:Okay.I will divide you into several groups.Each group chose one envelope.And you will know the secret in it.(Making the short dialogue according to the paper in envelope.After they finished, ask one student of each group to stand on the stage to tell their story.)
Step4: Summary
T: We have learned many useful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to describe our own experience.In next days, you can use them to talk about things, people and events in your own daily life.Step5: Homework
T: After class, each group prepare a play according your story.At next class, you will have a role play.Are you clear?
高中英语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模板二
Teaching Objectives(教学目标)
1.Language Objectives(知识目标)
2.Ability Objectives(能力目标)
(1)Enable students to …
(2)…
3.Moral Objectives(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1)Help students to learn that…
(2)…
注:
1.Teaching Objectives的三个目标可以根据授课内容不同加以取舍。
2.语言目标主要包括本课将讲授的重点单词,短语或句型结构。
3.能力目标指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Important Points(教学重点)
1.Master two important reading skills
2.…
Difficult Points(教学难点)
1.How to analyze the text and grasp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2.…
Teaching Methods(教学方法)
municative Approach.........2.Teaching Aids: a tape recorder, a projector and a computer …
1.注: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选择。
Teaching Procedures(教学过程)
Step I Lead-in(1 mins)导入
1.…
2.…
注:Lead-in部分是通过复习、图片、问问题、提问、讨论相关话题等教学手段引入本节课的授课内容。
Step II Fast Reading(3 mins)新课学习
注:Reading是通过 skimming 或scanning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对课文大意,或课文结构等有所了解。
Step III Important words and phrases:(3 mins)新课学习
Eg.1.apply for …(顶多讲两个!)
2.…
注:词汇课是通过对单词或短语的讲解使学生对具体知识等有详细了解,并通过小题练习,或者互相提问相关问题理解并掌握运用知识。
Step IV Careful Reading(5 mins)(顶多讲两个!)
注:Careful Reading主要是处理课文中较难的单词,短语,句子结构,或课文篇章理解。如:
Eg.1.The teacher is a very enthusiastic woman called Ms.Shen.called Ms.Shen 是过去分词短语作定语,与所修饰的词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被动关
系,相当于定语从句who/that was called Ms.Shen。如:
---We visited the new library built three weeks ago.---The first textbooks written for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came out in the 18th century.---Most of the artists invited to the party were from South Africa.注:短语一般放在被修饰词之后,单个过去分词放在被修饰词之前.2.…
Step V Summary(1 mins)(小结)
注:Summary 是总结讨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如:
We have known the Likang’s life at Senior High, is your English classroom like Likang’s? Is your class the same size as his? Is the number of boys and girls the same? Are you looking forward to doing your English homework? Now please 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 and compare your school life with Likang’s.Step VI Homework Assignment(1 mins)(作业布置)
英语语法课件 篇3
高中英语语法“虚拟语气”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结合外研社版高中英语教材选修6中有关虚拟语气的语法内容,进行高三虚拟语气的复习,教学中将语法知识的传授和语言基本技能的学习结合到一起,注重复习语法与语言的运用。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从而扩大课堂的语言输入量及学生的语言输出量。
二、学情分析:
在高一和高二英语学习基础上,高三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语言结构和一定程度的听说读写能力。在高三语法复习的过程中,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掌握水平,巩固基础强化正确使用语法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深度和难度.但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仍然较为薄弱,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较差,主动学习的动力不够,然而他们学习比较认真,渴求知欲旺盛,思维比较活跃。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好,能主动配合老师。只有设置使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因材施教,才能让他们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
三、教学重点:
1.复习的重点---语法虚拟语气的句型结构.2.语法虚拟语气的运用
四、教学难点:
1.结合复习的语法知识,以课堂教学为依托,全面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加强和提高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2.虚拟语气在真实的生活语境中的使用。
五、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情态动词在虚拟语气之中的使用。培养学生通读,分析,理解,综合的能力,教会学生体察语境,结合上下文,附和逻辑推理和合理的想象,结合语法和题干中的语境解决高考题。在运用语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想象力和自学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和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2.能力目标:
利用多媒体手段营造积极和谐教学氛围,使学生进入情景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规范学生运用英语知识准确表达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3.德育目标:
用情态动词和虚拟语气的句子结构表达思想感情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六、教学策略: 通过活动课、小组讨论等具体形式,创设有利于高中生自己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我调节的情境,利用他们自身较高的自我意识水平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节、监控。因此,本课采用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为中心,任务的设计焦点是解决某一具体的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在的各种“任务”中,学生能够不断地获得知识并得出结论。
七、学习策略:
非测试性评价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正确反映外语学习的本质和过程,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本课将各种活动设计成小组活动并开展小组竞赛和填写课堂自我评价表等非测试性评价手段,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具备科学的价值观。
八、教学用具:
黑板、录音机、多媒体辅助(将本课所需要的图片、文字、音乐等制成PPT课件)
九、教学过程
Step1 Warming up(5 minutes)Discuss about the pictures together , and express their ideas freely.Such as, What would you do now, if you lost your vision or other valuable things ? You wish„„ 设计说明:
1.教师首先展示美国聋哑女作家 海伦·凯勒的影片图片和主要作品,然后请学生阅读以下片段: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请学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会怎么做?教师通过多媒体呈现图片,目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起好奇心。
2.利用新颖和形象的图片导入,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进行讨论和对话活动。帮助学生学会珍惜拥有,学会生活。Step2 Presentation(8 minutes)
Hold an English poem recital competition.Task1:Divide the whole class into a number of groups.Each group asks one student to act as the competitor with music
Living life over
If I had my life live over I would have talked less and listened more
I would have invited my friend over to dinner even if the carpet was strained and the sofa faded
„„ Task2:Choose the best group that read the poem with their deepest feeling.评价工具(选票):选出朗读最好的学生。设计说明:
1.用配乐英文诗歌朗诵的方式导入语法---虚拟语气的学习。该诗歌几乎每句都使用虚拟语气来表达思想,传递情感。
2.任务型活动:课题的引入采用诗歌朗诵竞赛的形式,学生小组活动,对英文诗歌进行翻译,激发参与学习过程的热情和竞争意识。最后由全体同学对各组参与代表投票进行非测试性评价。Step3 Revision(7 minutes)
Firstly,ask the students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in groups to summarize 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e grammar.1.If there _______(be)no computer, the students _______(learn)much now.2.If there _______(not be)the war, people ______(live)a happier life in the future.3.If you ________(come)yesterday, you _______(see)Jackie Chen.4.If you______(attend)the concert, your oral English _______(become)better now.设计说明:
1.教师在进行语法教学的过程中把握好教学内容和教学范围的度, 适应高三复习的需要,加强语法教学的交际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合作学习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语言,调动起学生的认知结构和主体意识。教师把语法规则活化为活动,把教学活动活化为交际活动。设分组竞答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Step4 Consolidation(5minutes)
1.If Newton lived today, he would be surprised by what ______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A.had discovered B.had been discovered C.has discovered D.has been discovered
2.This printer is of good quality.If it ____ break down within the first year, we would repair it at our expense.A.would B.should uld D.might 3.---John went to the hospital alone.---If he ____ me about it, I would have gone with him.A.should tell B.tells C.told D.had told 设计说明: 以选择题的形式,降低学习学习的难度。通过课堂测试进行反馈,进而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学生的为本,注意个体差异,因材施教。Step5 Writing(20 minutes)
Task1: Summarize the grammar with the students and write down what they said on the blackboard.1.If…did/were , …would/could/should/might do… 2.If …had done , …would/could/should/might have done… 3.If…did/ were to/should do ,…would/could/should/might do…
Task 2: Discuss the sentences in groups and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in English as follows
1.I regret wasting the time which I should have spent on my studies playing computer games.2.I could have been good at English, but I devoted too little time and energy to it.3.If I had worked two years ago as hard as I do now, my grades would be much more satisfactory now.Task3: Ask the students to translate the sentences into English.1.我的老师建议我制定学习计划并认真的执行。
(1)My teacher suggests that I should make a study plan and carry it out very seriously.(2)It is suggested that I should make…
(3)My teacher’s suggestion is that I should make…
2.现在,我学习起来好像永不疲倦一样。我相信,坚持不懈和决心会助我成功。
At present, I am learning as if I were never tired.I believe that my perseverance and determination will lead to my success.设计说明:
1.让学生围绕该话题展开讨论,以确认可以使用虚拟语气的地方。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 “精讲精练,以练为主;点到为止,注重运用”。
2.在学生找到可使用的句子之后,鼓励学生灵活运用多种虚拟语气的表达方式对语言进行深层次的句法处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热情,增强面对高考的自信。Step5 Assignment
Ask the students to finish the composition we have talked about or write a composition about your dream that can hardly be realized in your daily life, such as walking in the space , living under the sea, making a journey, and so on.Motivate the students to use the grammar “the subjunctive mood” to organize the sentences and form the composition.(写作训练)设计说明:
任务型活动: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学生可以互相合作完成该写作任务。该环节是本课所有教学环节的延续,通过写作的练习,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语法知识,讨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表达自己的思想,达到形成和提高写作能力与技巧的目的,完成学习的任务。让学生在反复接触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和感知语言的规律性,从而使学生的语法知识内化成语言能力。
Blackboard design(板书设计)
Revision---the subjunctive mood
1„did/were , „would/could/should/might do„ 2„had done , „would/could/should/might have done„ 3„did/ were to/should do ,„would/could/should/might do„
If
but for
Reflection after teaching(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不同的任务设置,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通过合作和探究来完成各个任务。新教材要求将语言的形式与其意义、交际功能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内化语言规则,从而使学生达到能准确运用语言进行有效交际的目的。大多数学生离开课堂之后并没有多少听说英语的练习机会,他们十分缺少环境英语的反复刺激。导致学生的语言基础不扎实,在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用英语进行讨论时,不时有学生夹杂着汉语。在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时,应尽量给学生更多的帮助,主动了解学生的语言困难。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毕竟有限,让他们掌握语言的同时,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能力,继而实现语言学习并运用的目的。同时,运用写作引导学生体验语言的用法,提升学生的能力。
英语语法课件 篇4
高三英语语法复习课
广东省兴宁市兴民中学 刘飞宇
英语教学是一种动态教学,教学过程是交际活动过程。只有从组织教学活动入手,大量地进行语言实践,使英语课堂交际化,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本人结合区级研究课题“高中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课题”的实施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对高三语法复习课---虚拟语气进行了操作性较强的处理。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结合外研社高中英语教材选修6中有关虚拟语气的语法内容,进行高三英语语法---虚拟语气的复习,我在教学中将语法知识的传授和语言基本技能的学习结合到一起,注重复习语法与语言的运用。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从而扩大课堂的语言输入量及学生的语言输出量。
二、学情分析:
在高一和高二两年英语学习的基础上,高三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言结构和一定程度的听说读写能力。在高三语法复习的过程中,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掌握水平,巩固基础强化正确使用语法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深度和难度,为高考和大学的进一步学习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仍然较为薄弱,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较差,主动学习的动力不够,然而他们学习比较认真,好胜心强,渴望在班集体里得到他人的承认,很在乎别人对他们的评价,求知欲旺盛,思维比较活跃。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好,能主动配合老师,愿意开口讲。他们有着高中生独立、爱表现自我的特点。因此,只有设置使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因材施教,才能让他们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
三、教学重点:
1.把握本课复习的重点---语法虚拟语气的句型结构
2.语法虚拟语气的运用
四、教学难点:
1.结合复习的语法知识,以课堂教学为依托,全面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加强和提高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2.虚拟语气在真实的生活语境中的使用。
五、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情态动词在虚拟语气之中的使用。根据该语法规律解决实际问
题。重语境,探语义,培养学生通读,分析,理解,综合的能力,教会学生体察语境,结合上下文,附和逻辑推理和合理的想象,依靠语法但不拘泥于语法,结合语法和题干中的语境解决高考题。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想象力和自学能力,帮助学生加强记忆力,提高思维能力和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激发创造能力。
2.能力目标:利用多媒体手段营造积极和谐教学氛围,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情景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规范学生运用英语知识准确表达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着重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六、教学策略:
本课我主要采用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是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获得知识。任务完成的过程,就是一个知识转化的过程。它应具备以下特点:(1)以任务为中心,而不是以操练语言形式为目的。(2)任务的设计焦点应该是解决某一具体的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并构成一个有梯度的连续活动。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各种“任务”中,学生能够不断地获得知识并得出结论,从注重语言本身转变为注重语言习得。
七、学习策略:
非测试性评价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正确反映外语学习的本质和过程,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本课我将各种活动设计成小组活动并开展小组竞赛和填写课堂自我评价表等非测试性评价手段,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具备科学的价值观。
八、教学设计:
1.总体思路
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分为 Warming up(热身)Presentation(导入)Revision(语法复习)Consolidation(知识巩固)以及Writing(写作应用)。其中热身及导入部分相结合,由欣赏名篇名句入手,再进行英文诗歌朗诵比赛活动,旨在让学生处于兴奋的状态,是学生通过听、说、读等活动熟悉学习的主题。学习的主体环节由复习、巩固和实际应用三个环节构成,所设计的问题精心挑选,学习活动层层深入,着眼于提高学生对语法知识的运用能力。
2.教学过程
Step1 Warming up(5 minutes)Discuss about the pictures together , and express their ideas freely.Such as, What would you do now, if you lost your vision or other valuable things ? You
wish„„
Step2Presentation(8 minutes)
Hold an English poem recital competition.Task1:Divide the whole class into a number of groups.Each group asks one student to act as the competitor with music
Living life over
If I had my life live over I would have talked less and listened more
I would have invited my friend over to dinner even if the carpet was strained and the sofa faded I would have taken the time to listen to my grandfather ramble about his youth…
I would never have insisted the car windows be rolled up in the summer day because my hair had just been teased and sprayed.I would have burned the pinked candle sculpted like a rose before it melted into storage
I would have sat on the lawn with my children and not worried about the grass strains
I would have cried and laughed less while watching television---and more while watching life I would have gone to bed when I was sick instead of pretending the earth would go into a holding patter if I were not there for the day.I would never have bought anything just because it was practical would not show soil or was guaranteed to lastlife time.There would have been more “I love you”…… more “I am sorry”……but mostly ,given another shorts at life ,I would seize every minute…look at it and really see it ……live it ……and never give it back.(译文:如果时间倒流,我会少说多听。我会请朋友来家里吃饭,即使地毯脏了,沙发褪色了。我会抽时间听祖父唠叨他的青年时代。我不会因为刚刚把头发梳理定型而要求夏天关上车窗。我会点燃那支雕成玫瑰状的蜡烛,而不会让它在尘封中融化。我会与孩子们坐在草地上,不去担心草地上的污渍。我会把泪水和笑声更多得留给观察人生,而不是看电视。如果生病了,我会卧床休息,而不是自认为没有我,地球就不转了。我不会买那些仅仅是实用或者不显脏或者保证能用一生的东西。我会更多地说,“我爱你”„„ “对不起”„„然而,最重要的是,如果有来生,我会抓住每一秒,看人生„„体验人生„„再也不放手。)Task2:Choose the best group that read the poem with their deepest feeling.Step3 Revision(6 minutes)
Firstly,ask the students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in groups to summarize 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e grammar.And then find out how to use the grammar correctly.1.If there _______(be)no computer, the students _______(learn)much now.2.If there _______(not be)the war, people _______(live)a happier life in the future.3.If you ________(come)yesterday, you _______(see)Jackie Chen.4.If you________(attend)the concert , your oral English ________(become)better now.5.But for the PLA, people _______(suffer)a lot in the earthquake.Step4 Consolidation(5minutes)
Give the students some examples that have been used in the Tianji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which can promote the students to prepare for the examinations from the bottom of their hearts.13.If Newton lived today, he would be surprised by what ______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A.haddiscoveredB.hadbeendiscovered
C.hasdiscoveredD.hasbeendiscovered
15.This printer is of good quality.If it ______ break down within the first year, we would repair it at our expense.A.wouldB.uldD.might
15.---John went to the hospital alone.---If he ____ me about it, I would have gone with him.A.should tellB.tellsC.toldD.had told
Step5 Writing(20 minutes)
How to express true feelings with the help of the grammar.And ask the students to say and write down their ideas in English.Task1: Summarize the grammar with the students and write down what they said on the blackboard.(3 minutes)
1.If…did/were , …would/could/should/might do…
2.If …had done , …would/could/should/might have done…
3.If…did/ were to/should do ,…would/could/should/might do…
Task 2: Discuss the sentences in groups and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in English as follows(4 minutes):
1.我现在有些后悔把本该用在学习上的时间浪费在玩电脑游戏上了。
I regret wasting the time which I should have spent on my studies playing computer games.2.英语本该是我擅长的学科,但我在上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太少了。
I could have been good at English, but I devoted too little time and energy to it.3.如果我两年前像现在一样用功,现在我的成绩就会令人满意的多。
If I had worked two years ago as hard as I do now, my grades would be much more satisfactory now.Task 3: Broaden their horizon to use the grammar in some other different ways , discuss their ideas and write the answers on the blackboard.(6minutes)
1.我的老师建议我制定学习计划并认真的执行。
(1)My teacher suggests that I should make a study plan and carry it out very seriously.(2)It is suggested that I should make…
(3)My teacher’s suggestion is that I should make…
(4)My teacher has made the suggestion that I should make…
2.现在,我学习起来好像永不疲倦一样。我相信,坚持不懈和决心会助我成功。At present, I am learning as if I were never tired.I believe that my perseverance and determination will lead to my success.Task 4: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collect the main ideas to form a good composition,the students can cooperate to finish the task, as follows(7 minutes):
It will be a few months before we take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And I should be devoted to my studies.Now I regret wasting the time which I should have spent on my studies playing computer games.I could have been good at English, but I devoted too little time and energy to it.In my view, if I had worked two years ago as hard as I do now, my grades would be much more satisfactory now.As a result, My teacher suggests that I should make a study plan and carry it out very seriously.Believe it or not, I got a high mark at the exam, which encourage me a lot.At present, I am learning as if I were never tired.I believe that my perseverance and determination will lead to my success.Step5 Assignment(1 minute)
1.Oral practice---summarize the grammar and talk about where and how we can use it.(口语练习)
2.Ask the students to finish the composition we have talked about or write a composition about your dream that can hardly be realized in your daily life , such as walking in the space , living under the sea , making a journeyin 3000 and so on.Motivate the students to use the grammar “the subjunctive mood” to organize the sentences and form the composition.(写作训练)
本节课我通过不同的任务设置,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通过合作和探究来完成各个任务。新教材要求教师改变单纯进行语法教学的方式,将语言的形式与其意义、交际功能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内化语言规则,从而使学生达到能准确运用语言进行有效交际的目的。但是,在农村大多数学生离开课堂之后并没有多少听说英语的练习机会,他们十分缺少环境英语的反复刺激。导致学生的语言基础不扎实,在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用英语进行讨论时,不时有学生夹杂着汉语,或有的学生不敢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欲言又止。所以在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时,应尽量给学生更多的帮助,主动了解学生的语言困难。
总之, 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毕竟有限,我们要让他们掌握语言的同时,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能力,继而实现语言学习并运用的目的。同时,运用写作引导学生体验语言的用法,提升学生的能力。
英语语法课件 篇5
一、说教材
1、 教材分析:本课的中心话题是“世界英语”,介绍了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人们生活中所承担的不同角色及所起的重要作用。这篇文章是一篇说明文,它介绍了英语是世界上最为广泛使用的语言,并通过具体数字来说明英语使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2、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大纲词及短语:majority, native, total, in total, tongue, equal, government, situation, except fo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trade, tourism, global, communicate。
2) 能力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该文章,获取有关于世界英语的信息,并使学生能阅读类似难度的篇章。
3)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与各国人民沟通,获取新的知识,从而为祖国做贡献。
3、基本技能:读、说有关英语语言话题的知识。
4、三点
1)重点:掌握大纲词及短语
2)难点:读,说
3)关键:创设情景,让学生溶入其中,充分调动其非智力因素。
二、说学情
1、学生特点:
1)基础教差;
2)学习被动,缺乏好的学习习惯
2、知识结构:
知识零碎,没有形成系统,结构不完整。尤其是基础知识匮乏,在初中应当建立的基本框架没有建立起来,给英语教学带来一定难度。
3、思维特征:
缺乏创造性的思维,有幼稚化的倾向;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缺少思想深度。
三、说教学过程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的能力,主要设计如下步骤:
教具:多媒体
1、 精心导入:教师首先提出问题:How many languages can you speak? 直接导入到语言这一话题。再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方言,并利用多媒体将事先录制好的声音播放出来(用不同语言或方言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 整体阅读:要进行有效地整体阅读,首先应该让学生具备篇章知识,了解偏重模式与内涵。掌握了常见的模式,就可以更好地进行篇章阅读。在这一部分,我就文章内容,提出一个问题:How many roles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让学生快速地找出英语所扮演的三种不同角色。再让学生根据这几种角色,找出各个段落的主题句或是大意。从而使学生在整体上对该篇说明文有所把握。再让学生找出文章中几个数字具体指代的是什么以及学好英语越来越重要的原因。在以上这两个环节中,运用了一些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如skimming使学生快速预测主旨大意;scanning跳读找出信息。
3、 深层理解:我设计了六个正误判断题,引导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4、 巩固练习:在学生对文章有了较好地理解后,用blank—filling来巩固学生对该文章的掌握,包括词和短语。
5、 表演:教师给出一个语境:儿子不爱学习英语,父亲劝说其要认真学习。通过对本篇文章的学习,编造对话。利用这种真实情景交际法,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6、 问题讨论:汉语是不是会越来越被广泛地使用呢?为什么?这个开放性话题通过比较汉语与英语,阐述它们被广泛使用的原因,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思考,并关注社会问题。
7、 情感教育:最后给出几个有关学好英语的漂亮句子,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并能付诸于实践中去。
8、 小结:再次提出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9、 作业:根据所学内容,写一篇有关于为什么学习英语的文章。
英语语法课件 篇6
轻松愉快学语法——My New Neighbor的时态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学困生能够理解一般过去时以及含有一般过去时的句子,并尝试模仿造句;接受能力高的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运用一般过去时进入句子和语篇的写作。
教学步骤及说明 I.Presentation.利用文本中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通过对标题My New Neighbor以及文本中的三幅图的识读,预先进入语境的猜测和预热。或用课件展示的图片,讲述Lucy昨天忙碌的一天,引入一般过去时所表达的含义及动词的过去式。
(设计意图:学生乐于看图听故事,在语境中让学生感知一般过去时这一语法。)
II.语境中认识一般过去时时态形式。
1.导入问题,What did I do for my new neighbor last weekend? 随后让学生快速阅读My New Neighbor,并找出下列动词的过去式, 小组合作总结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律, 学生竞争展示。
(1)pick ________attach ________open ________look______ fold ________ fill ________(2)move ________smile_______
(3)am______ see _____ say______ have ________ run________ hide ________ become ________ leave ________ put ________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细读My New Neighbor,让学生回答问题: When did the girl move in?
What did Lucy see the girl doing? How did the girl look?
What did Lucy do to help the girl? Did they become good friends?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细读,并合理组织语言回答问题,初步体会一般过去时的用法。)
3.再读My New Neighbor,让学生填空复述课文。
Last weekend , a new girl ______ in next door.She _______ lonely.I _____ a great idea.First, I _______a piece of paper into the shape of a basket.Next, I _______some grass and put it inside.Then, I____ the rest of the basket with candy and flowers.Finally, I _______ a card.I ______ the basket on her doorstep, _____ her doorbell, ______away and ______ behind a tree.She _______ the door, ________ up the basket and ______.We ________ good friends after that.(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语境中再体会一般过去时动词的变化。)
III. 结构理解与识记(教师系统讲解此时态)
1.基本定义:(1)一般过去时态表示过去某个时间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常和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连用;(2)也表示过去经常或反复发生的动作,常和表示频度的时间状语连用。
2、时间状语:yesterday,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last night, in 1990, two days ago, this morning, just now, a moment ago, in May, last night / year / week, …
3.动词的一般过去式的变化规则
(设计意图:让学生整体感知一般过去时这一语法项目。引导学生根据语境中的理解,归纳一般过去时的具体概念,意义和结构。)IV. 延展练习。
1.先师生示范练习,图片展示过去时活动情景,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加强一般过去时的句子组织,并同时了解更多运用一般过去时的时间状语。2.再生生分组练习,就亲身经历进行问答: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last week/last Sunday „„? 3.小组协作,写作演练。
把刚才练习的句子记录下来,并以小组为单位把每个人的回答句子组织成篇。总之,用篇章学语法,紧密结合语篇理解;以图画形式让学生形成英语思维,在语境中识记时态,在延展语境中拓展演练;再在语篇中进一步巩固提升,力图实现“用中学,学中用”。
英语语法课件 篇7
小学四年级下册Unit 1 Our School 教案
课题:Unit 1 Our School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让学生熟练掌握单词art room, computer room, music room, TV room, wash room.教学重点、难点、:掌握part B部分的五个单词,以及这几个单词中room的构词功能。
教具准备:单词卡片,图片,多媒体课件,声音。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2分钟)
t: Hello, kids!Nice to meet you again!Last time, we have learned the part A of unit1 our ,let’s go over what we learn.二:复习
(5分钟)Guess, where am I? : Look at am playing am I ? S: : Good!Playground.(教师出示卡片): Ok, listen carefully!Wow ,the flowers are so am I? S: : garden?(教师怀疑的表情)T: yes, you are : Be quiet!Many students are reading am I?
Who knows? Hands up, please!S: : Is she right? T: You are so : Now, class is ’m so hungry, where should I go to
have dinner? S: : very good!: This is my must hand it in to should I go? Put up your hand, : teacher’s : oh!’s clap for her.教师总结上节课的单词,带读。三:呈现新课(12分钟)
1、过渡(2分钟)
t: Well done!You do a good , we continue our lesson, unit1 our school, part your book, turn to ’s the context and do the as I ’s chant:
school days, School a lot of fun!
Read in the flowers in the in the in the days, School a lot of fun!
2、呈现新单词(2分钟)
t: well look at the picture.(1)T: what are they doing ? S: 画画
t: yes, we can say it art.(教师板书art)T: they draw pictures in a it is an art room.教师板书art room,带读。(2)T: What are they?
s: they are : yes, it’s a computer room.(3)T: Listen!(教师播放音乐).what is she doing? S: : is singing in a it is music room.(4)T: what’s this?
s: : it’s a it’s TV room.(5)T: what are they doing ?
s: : where is it?
s: wash : yes, you are right.教师带读新单词。
3、Practice.(3分钟)T: Excellent, now , the class is divided into five room,computer room, music room, TV room and wash the teacher say art room, all of you say “art room, stand up” the part stand up and say louderly “art ” Which part do better, they will get a big you clear? T: ok!Stop part is better? Let’s give them a big 、play a game(3分钟)
小组竞赛,分为两个小组,每组派一个记分员。当教师拿出图片时,两组站起来抢答,哪组答得又对又快就加分,答对加分,答错扣分。输的那组要表演唱歌。Ok?
5、读顺口溜,巩固新单词。(2分钟)
在读顺口溜时,遇到新单词要拍掌。
四、课堂总结(1分钟)That is all for , we learn the new words….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Here’s your a school map, and introduce it to your you clear? Are you happy? Clap for ourselves.
英语语法课件 篇8
一、表义务,“必须”。例如:
You must talk to them about their study. 你必须同他们谈谈关于他们学习的事。
二、在否定结构中表不许。例如:
You mustn't leave here. 你不能离开这儿。
三、表推测,暗含有很大的可能性。例如:
He must be ill. He looks so pale. 他肯定是病了。他的脸色那么苍白。
注意:之前我们说过 may 也可以表猜测,但是 may 暗含的可能性较小,must 暗含的可能性较大。另外否定的猜测是用can't。例如:
The baby can't be ill. He is so active. 那宝宝不大可能是病了。他那么活跃。
四、表不可避免,“必然要,必定会”。例如:
All men must die. 人总有一死。
五、表主张,“坚持要,一定要”。例如:
If you must go, at least wait till the rain stops. 如果你坚持要走,至少也要等雨停了再走。
六、关于 must 的简短回答:
-Must I clean the dining room at once? 我必须马上打扫膳厅吗?
-Yes, you must. 是的。
-No, you needn't. / No, you don't have to. 不必马上打扫。
英语语法课件 篇9
Teaching Goals:
1.To enable Ss to know about the way to express possibility and improbability.2.To enable Ss to master the usage of “may”, “might”, and “likely”.3.To help Ss learn how to use modal verbs “may” and “might” to express conjecture.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Revision
Check the answers to the Vocabulary exercises in the Workbook.Step ction 1.Ask Ss to do Activity 1 on page 54 and call back the answers.Then give them the correct answers.2.Ask Ss to identify the creatures in the pictures in Activity 4 on page 55, by using “may” or “might”.Arouse their interest in talking about possibility.3.Ask Ss to do Activity 2 on page 54 individually.Then check their answers.Step 3.Grammar
1.Leading-in
Ask Ss to work in groups and discuss the question in Activity 1 of Grammar on page 57.Then give them the right answer.2.Explanation
Explain how to use modal verbs to talk about something which happened in the past—perhaps.(1)对过去的事情进行猜测,但把握较小时,肯定形式一般用may have done,否定形式一般用may not have done。如:
He may have gone back home, because he didn’t say he would take part in her birthday party.He may not have paid for the bill, because he had lost his job.(2)对过去的事情进行猜测,但把握更小时,肯定形式一般用might have done,否定形式用might not have done。如:
They helped send her bat to the hospital;otherwise, she thought, the baby might have died.She might not have left home when I got to school.(3)对过去的事情进行猜测,并且可能性较大时,肯定形式一般用must have done,否定形式一般用can’t have done。如:
Your score is the highest;you must have studied very hard.You can’t have seen her in her office last Friday;she’s been out of town for two weeks.3.Practice Ask Ss to do Activity 2 on page 57.Then call back the answers and correct them.4.Supplements
Explain how to use modal verbs to talk about something which happened at present—perhaps.用来表猜测的情态动词有:must, can, may等,但它们所表示可能性是不同的。(1)对现在的事情进行猜测,并且可能性较大时,肯定形式一般用must加动词原形,此时,must不再表示“必须”,而是表示“肯定”;否定形式一般用can’t加动词原形,此时,can不再表示“能够”,而是表示“肯定不„„”。如:
I saw him go out just now.He can’t be in his own room.It must be Linda in the classroom, because she is on duty today.(2)对现在的事情进行猜测,但把握较小时,肯定形式一般用may加动词原形,此时,may不再表示“可以”,而是表示“可能”;否定形式一般用may not加动词原形。如:
He may tell the truth to his father.She may not angry because she is good-tempered.(3)对现在的事情进行猜测,但把握更小时,肯定形式一般用might加动词原形;否定形式一般用might not加动词原形。如:
She might not be angry because she usually is very patient.He might be at home now, but I’m not sure.(4)情态动词+动词现在进行时,表示对现在或将来正在进行的情况进行推测。如: At this moment, our teacher must be correcting our exam papers.Doctor Wang isn’t here.He might be giving a lecture in the hall.(5)情态动词+动词的现在完成进行时,表示对过去正在发生事情的推测。如: Your mother must have been looking for you.The light was on the whole night.He may have been doing his homework all the time.nsolidation
Ask Ss to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1)他们也许错过了那班飞机。
(2)快点!他们正在机场等我们。
(3)Tom是个诚实的孩子。他今晚可能会把真相告诉他父亲。
(4)他五年前来看过我,他也许不费劲就能找到我的住处。Step 4.Homework
1.Ask Ss to review Grammar.2.Ask Ss to finish Grammar exercises in the Workbook pages 97~98.
英语语法课件 篇10
学好英语语法是学好英语的基础,而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建立起正确的语法思维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初中英语语法的重要性、初中英语语法的知识点以及初中英语语法学习方法三个方面详细阐述初中英语语法课程的相关知识。
一、初中英语语法的重要性
英语语法可以说是英语学习的根本,是英语学习的桥梁。初中阶段的英语语法课程为学生打下了学好英语的基础。语法教学能够帮助学生锻炼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学好初中英语语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读懂英语原版书籍和英语考试试题,以及顺利完成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二、初中英语语法的知识点
1. 时态:英语中有很多时态,掌握时态是学好英语语法的关键。初中英语语法课程中主要涉及到的时态包括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将来时。
2. 语态:英语中的语态分为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初中英语语法课程中主要学习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
3. 语法结构:学习英语语法课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英语的语法结构,包括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介词、连词等。
4. 句子结构:英语中有简单句、复合句和复杂句三类句子结构。初中英语语法课程主要学习这三类句子结构的构成和用法。
三、初中英语语法的学习方法
1. 总结规律:初中英语语法课程中有很多规律需要学生去总结。学生应该结合例句和练习题来总结规律,切勿死记硬背。
2. 多使用英语:语言学习需要多听、多说、多读和多写。学生应该多使用英语,提高语感和语言运用能力。
3. 练习题完成:英语语法练习题是学习英语语法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应该针对不同的语法知识点多完成相关的练习题,以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4. 阅读英语原版书籍:学生在完成初中英语语法课程后,可以阅读英语原版书籍,进一步加深对英语语法的理解和应用。
总之,初中英语语法课程的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学生要认真学习,积极掌握语法知识,多使用英语,并通过练习题和阅读英语原版书籍来加强语言应用能力。相信只要用心学习,一定能够学好英语语法,更好地掌握英语。
英语语法课件 篇11
一般过去时
1.英语中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某个时间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常和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连用。一般过去时也表示过去经常或反复发生的动作。
2.Be 动词在一般过去时中的变化:
⑴am 和is在一般过去时中变为was。(was not=wasn’t)
⑵are在一般过去时中变为were。(were not=weren‘t)
3.句中没有be动词的一般过去时的句子
否定句:didn’t 动词原形,如:Jim didn‘t go home yesterday。
动词过去式变化规则:
1.一般在动词末尾加-ed,如:work__-worked,cook-cooked
2.结尾是e加d,如:live____lived
3.末尾只有一个元音字母和一个辅音字母的重读闭音节,应双写末尾的辅音字母,再加-ed,如:stop-stopped
4.以“辅音字母 y”结尾的,变y为i,再加-ed,如:study-studied
5.不规则动词过去式:
am,is-was,are-were,do-did,see-saw,say-said,give-gave,get-got,go-went,come-came,have-had,eat-ate,take-took,run-ran,sing-sang,put-put,make-made,read-read,write-wrote,draw-drew,drink-drank,swim-swam,sit-sat
过去时练习
请写出下列动词的过去式
isam_________ plant________ are ________
drink_________ play_______ go________ make ________
does_________ dance________ worry________ ask _____
taste_________ eat__________ put ______
kick_________ pass_______ do ________
Be动词的过去时练习(1)
Name ____________ No。______ Date __________
一、请用be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I _______ at school just now。
2。He ________ at the camp last week。
3。We ________ students two years ago。
4。They ________ on the farm a moment ago。
5。Yang Ling ________ eleven years old last year。
6。There ________ an apple on the plate yesterday。
7。There ________ some milk in the fridge on Sunday。
8。The mobile phone _______ on the sofa yesterday evening。
一、请用be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I ______ an English teacher now。
2。She _______ happy yesterday。
3。They _______ glad to see each other last month。
行为动词的过去时练习(2)
Name ____________ No。______ Date __________
一、用be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I ______(watch)a cartoon on Saturday。
2。Her father _______(read)a newspaper last night。
3。We _________ to zoo yesterday,we _____ to the park。(go)
4。______ you _______(visit)your relatives last Spring Festival?
5。______ he _______(fly)a kite on Sunday? Yes,he ______。
6。Gao Shan _______(pull)up carrots last National Day holiday。
7。I ____________(sweep)the floor yesterday,but my mother ______。
8。What ______ she _______(find)in the garden last morning? She __________(find)a beautiful butterfly。
英语语法课件 篇12
(1)this和that是指示代词,it是人称代词。
(2)距离说话人近的人或物用this, 距离说话人远的人或物用that。如: This is a flower. 这是一朵花。(近处)
That is a tree. 那是一棵树。(远处)
(3)放在一起的`两样东西,先说this, 后说that。如:
This is a pen. That is a pencil. 这是一支钢笔。那是一支铅笔。
(4)向别人介绍某人时说This is…, 不说That is…。如:
This is Helen. Helen, this is Tom. 这是海伦,海伦,这是汤姆。
(5)This is 不能缩写, 而That is可以缩写。如:
This is a bike. That’s a car. 这是一辆自行车。那是一辆轿车。
(6)打电话时,介绍自己用this, 询问对方用that。如:
-Hello! Is that Miss Green? 喂,是格林小姐吗?
-Yes, this is. Who’s that? 是的,我是,你是谁?
注意:虽然汉语中使用“我”和“你”,但英语中打电话时绝不可以说:I am…, Are you…?/Who are you?
(7)在回答this或that作主语的疑问句时, 要用it代替this或that。如:
①-Is this a notebook? 这是笔记本吗?
-Yes, it is. 是的,它是。
②-What’s that? 那是什么?
-It’s a kite. 是只风筝。
英语微课件(收藏7篇)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首要的任务就是准备好教案课件。每个老师都对写教案课件非常熟悉。教案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手段。本文编辑为你准备的是最新的“英语微课件”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喜欢就请阅读吧!
英语微课件 篇1
一、对本节课的定位
我认为在“新课程标准”和“新基础教育”的理念的指导下,这节课应该既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有意义,也能够让教师在扎实、充实、平实、真实的授课过程中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同时,本单元是以话“交通”题材为教学主要内容的新目标(Go
for it)教材典型设计,借助本单元可以给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以很好的指导,并可以在小空间内进行大规模的扎实、有效的训练。
二、任务目标的确定
本单元的教学任务是在“交通(transportation)”这一话题下,让学生学会谈论“交通”(包括不同的交通方式,到某地的距离以及以某种交通方式到某地所花费的时间等),学习一些文化常识,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在大量的、有效的训练中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
三、教学环节的设计思路
本着整体划一,循序渐进,高效有序,并在教学中能不断地深化教学的设计思路来安排本节的每一个环节。
(一)整体划一
在本节课中,对于“整齐划一”可以从两点来说明:
首先,本人一直认为作为语言教学,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训练应该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开来的,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可以说一个话题,一个训练都蕴含着各种能力的培养;其次,在教学中每一节课都是独立的,但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每一节课不仅可以独立,更重视它在单元教学整体中的地位与作用。与每一节课内衔接一样,单元教学的整体衔接也很重要。
(二)循序渐进,高效有序
本节课从简单的对“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in the morning?”的询问入手,引入对重要课文Section A 3a
的复习。通过学生复述这段文字,重点巩固由“How, How long, How
far”引导的谈论交通话题的重要句型,并提炼相关的信息形成新的对话,为下一环节作铺垫。即课文Section A 3b
的训练,通过第一、二人称来谈论交通话题的训练,拓展到以第三人称来谈论他人的交通话题,进而让课文Section B 2a, 2b, 2c
的学习水到渠成。然后完成对本节课学习的测试,进行归纳总结本节课的要点。最后,作业一中让学生来完成交通方式的图片收集,是对本节内容的进一步深化;作业二中要求学生做一个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实际上和测试二一起构成了对Section
B 3a 的有效预习。
总之,本课从课本入手,用课本内容引出一系列的活动,最终又导向课本,环节紧扣,层次清晰。
四、独特的创意
本节课的设计中,具有独特创意的地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第一、独特的环节设计
首先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简单的复习,目的在于巩固几个基本句型。然后把课本中阅读的短文用复述和听力的方式引入,别出心裁。其主要目的在于营造较轻松的语言环境,缓解部分学生对于说写等输出环节的畏惧心理。接下来,从大量的听说引入读写,给学生铺垫知识的过程。既练习口头表达,又巩固了读的成效。教学步骤中每一步都将成为下一教学步骤的铺垫,在每一步骤中,教师设计具体任务,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并完成具体的任务。整个课堂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难度过渡非常自然。
第二、独特的课程深化
全面展开训练,重点集中突破,中考真题帮辅,课结影响未尽。首先,在常规的训练之后,又用中考真题来重点训练和巩固所学,不但给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有更深一步的认识机会,更为学生的长远学习打下了坚实的伏笔。其次,在对交通的表达方式上的深化,采用了系统归纳,并用同意表达的形式进行训练,有层次,有实效。
第三、独特的思维能力训练
着重思维能力的训练,围绕话题进行多方面的扩展性的练习,并充分地利用 Listening
和Speaking,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以Groupwork和Pairwork等多种形式讨论和操练。最终达到让学生熟练谈论“交通”这一说话能力的目标。并在作业中以预习形式对这一目标进行了延伸。
五、掌控好借来的学生
由于是借班上课,学生又是活动的主体,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交给学生,教师的引导是关键。
英语微课件 篇2
一、设计理念:
1、教材分析:
我所设计的内容是EEC教材,初三英语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要和老朋友保持联系”。所以在新课的导入和语言实践活动中,始终在都在围绕着朋友这个话题。最终目的是通过听、说训练,增进应答、反馈和表述的能力。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三的学生。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用英语表述自己的想法,但一部分学生比教害羞,上课时不爱发言,同时班级有一部分学生英语的基础比较薄弱。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开发课程资源,拓展教学渠道,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不同的学生在课上都有所得。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节课的生词及交际功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2、过程与方法:教师引导和学生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珍惜友谊,记得和老朋友保持联系。
三、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熟练的掌握生词及短语的用法,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听过对话后,能够抓住关键信息,并自由的交流或介绍一些朋友的情况。
四、教法与学法:
1、教学方法:
(1)以合作式学习及探究式学习为中心。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不同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感知、体验、实践、参与。
(2)任务型教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而参与学习过程,而让学生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
2、学法指导:
(1)提高学生自学、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側重听、说学习策略及语言技能的指导。课堂上要把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与培养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人文主义的教育,引导学生要会选择朋友,珍惜友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注重过程评价。在评价中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言应用的能力。用恰当的、合理的、充满激情的评价语言进行师生或生生评价,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为学生指明努力方向。
3、教具: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 “趣”为切入点。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一个人对事物感兴趣时,他的大脑就会兴奋起来。亲切的问候后,学生看两张图片,一棵树和一片森林,问一问学生更喜欢哪一张及其原因。使学生联想到,一人不能独立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需要朋友。那什么才是朋友呢?通过师生间轻松的交流,使学生既初步了解本单元的话题,又顺利的进入了第一课的学习。
(二)热身活动,在探究中激活学生的思维。
谈论图片:教材在热身活动中,提供了三幅图片。为了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把三幅图片扫描后,设置在了不同的幻灯片上。这一环节主要是在不同的情景中处理生词,了解图片内容,了解刘畅与他朋友的成长经历,为下一步听,克服障碍。
(三)语言应用,引导质疑,反馈听力能力。
经过热身活动,将教材的第二部分听力,作为了课堂上的反馈环节。首先是听录音,回答两个简单的问题,从整体上去理解听力材料;而后,再听对话,根据对话内容选出最佳答案完成各句,培养学生从听力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这里说明一下,教材在设置问题时,是分成两部分,比较分散,所以依据中考的题型,我对原有的教材内容的进行了改编;再听第三遍,根据所听内容写出所缺的单词,提高学生听音写词的能力。在大量的听的输入基础之上,让学生进行自读,领会对话的内容。最后小组活动,完成一个表格。这个表格的设计,主要是帮助学生巩固三个交际功能,同时提高他们的收集信息的能力。
(四)综合运用语言,生生互动探讨和体验。
通过了解刘畅和苏珊的老朋友,学生已能够熟练的表达自己和朋友间的故事。所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展示空间。通过小组表演对话,同学互访或亲自给朋友设计明信片并寄语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延伸与拓展,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五)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增强参与意识。
评价可以调整学生的学习策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课的最后,向学生提供了一个评价表格。使学生及时的进行自我反思。
(六)作业的布置:写一篇作文,探讨一下,是否应该结交朋友。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听和读是领会吸收的过程,说和写是表达和应用的过程,通过写,使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得到巩固和发展。
六、板书设计:
Unit 6 Silver and Gold Leon 1
Language to know:
A:sb mi sb
B:sb should do ---
C:Iwill do that.
英语微课件 篇3
一、教材分析
洪恩幼儿英语小小班的教材,是根据“小小宝宝”的学习特点、理解能力、爱好爱好,专门为小小宝宝设计的。从六月份第二周我尝试着开始英语教学,令我惊喜的是,孩子们对英语活动特别感爱好,喜欢说英语童谣,喜欢做手指游戏。由于小小班孩子对于可爱的小动物特别喜欢,所以本次活动我选择了单词dog的教学。
二、目标定位
根据小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结合我们班幼儿学习英语的实际情况,我为本次活动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并适应英语的活动环境,对英语产生爱好。
这一点对于小小班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刚刚接触一门语言,老师在给孩子正确的发音教学的同时,要努力培养孩子的学习爱好,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2.听懂、理解并会说出单词“dog”。
我选择了一个单词作为活动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考虑到托班孩子注意力时间短的年龄特点而定的。
3.进一步学习运用“Hello”与他人打招呼。
这个目标在学习单词的过程中自然的贯串进去了,当出示手偶,老师说Hello时,孩子们能逐步学会自然、主动地打招呼。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学习单词“dog”的正确发音。由于小小班孩子的发音器官发育还不完善的特点,我觉得这同时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三、活动预备
小小班孩子比较容易调动学习的爱好,但也容易分散注意力,所以教具不宜太多,根据孩子的这个特点,我预备了两个可爱、形象的手偶“dog”和“cat”。
四、活动分析
本次活动的流程:热身活动——单词学习——语音练习——童谣温习——巩固延伸
想重点说明以下4点:
1.在热身活动,我选了手指游戏《LittleBee》,在英语教学中,热身活动时的小律动是孩子们特别喜欢说和做的,而且回家后也喜欢表演,能很好地反映教学效果。热身活动很多,但是适合小小班幼儿用的很少,这样我们可以把适合其他年龄班的律动进行改编,比如我在活动开始时,就作了改编:
T:Clapyourhands,*****(幼儿按节奏拍手)
T:Onetwothree(幼儿说four,并坐好)
2.在单词学习和语音练习这两个重点环节,我选用了两个可爱的、毛茸茸的手偶,引起幼儿的学习爱好,由于小小班幼儿发音器官不完善,在学习新单词时在发音发面比其它年龄班要困难一点,所以我注意让幼儿看清老师的口型,听清老师的发音,多次重复,让幼儿反复练习。可能有的孩子暂时发音不正确,老师也不用担心,只要我们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发音,那么孩子在以后发音条件成熟后自然会发正确。
3.在童谣温习环节,我自编了童谣:Catcatmiaomiaomiao.Dogdogwangwangwang.这样孩子们就会在简单而有趣的童谣学习中,温习巩固了刚刚学习的单词。
4.在巩固延伸环节,小朋友变成小超人和两个可爱的小动物一起出去玩,然后再有意识地引导他们继续练习说童谣,达到温习、巩固的目的。由于小小班孩子的爱好保持时间短,在活动结束部分,我选择小超人这个律动,再次激发幼儿在延伸活动中的爱好。
附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并适应英语的活动环境,对英语产生爱好。
2.听懂、理解并会说出单词“dog”。
3.进一步学习运用“Hello”与他人打招呼。
活动预备:
小狗、小猫的手偶各一。
活动重、难点:
学习单词“dog”。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手指游戏《LittleBee》
Littlebeelittlebee,
Roundroundround,
Littlebeelittlebee,
Soundsoundsound,
(二)单词学习:
1.出示手偶cat,引起幼儿注意:看,今天是谁到我们班来了?(cat)
对了,是一只可爱的cat。小朋友
兴奋吗?打个招呼吧!Hello!Littlecat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好朋友,小朋友想知道它是谁吗?(让小朋友猜)
2.出示手偶dog。
T:Yes,it’sadog.小朋友一起来打声招呼吧!Hello!
3.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说出单词“dog”,注意让幼儿看清老师的口型,听清老师的发音。
(三)语音练习:
请小朋友看手偶说出单词,观察幼儿的发音是否正确。
你喜欢这只可爱的dog吗?dog想和小朋友们做好朋友,不过它有个要求,谁能大声说出“dog”,它就和谁做朋友。现在,咱们大声说出“dog”,OK?(请小朋友逐个练习发音)
(四)教师自编童谣,温习巩固所学单词。
Catcatmiaomiaomiao.
Dogdogwangwangwang.
(五)活动延伸
Cat和dog两个好朋友要出去玩了,我们也变成小超人和他们一起出去玩吧!OK?您好!
英语微课件 篇4
教材分析
1 本部分选自PEP小学英语上册partA部分
2 本单位承接了上单元的新词对复习和巩固做了很好的作用
学情分析
一、研究对象(学生)的分析:
今年上半年,我担任五年级的英语教学,全班45名学生。班上学生数虽不多,但刚开始接手这个班时,学生着实让我头痛了好一阵。因为这些学生,虽然已经是学过了两年的英语,但却连最基本的一些交际用语都不会用,一句: “Good morning afternoon!”说的也挠舌,有些学生连回答: “What’s your name, please?”这样一个问题都要考虑
二、影响学情的阻抗因素
1、家庭原因:部分家庭的家长在子女的教育方面缺乏有效的方法,有的只是简单的满足;有些家长本身的素质不是很高,同时还的思想给子女的学习造成了负面影响;
2、自身原因:学习习惯不佳,无合理的学习计划,不会合理安排时间;学习的自觉性不够,
3、教师原因 :农村小学中师资有限,对于英语教师,也是少之又少,而且一星期只开两节课, 与其他所谓"副课"同等对待,学生也就顺着同等对待.抱着学与不学无所谓、好玩的态度。学生懵懂,老师也无奈,因为大部分的英语教师都是身兼数职。由于一直没有良好的校园氛围,学校各项教学条件限制,也就将就对待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本部分的 使学生读写背记单词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本单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让学生通过合作的精神达到自主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课前做热身活动
利用课件做问答联系导入今天的新课
授课
巩固联系
英语微课件 篇5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是英语组()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板书:课题)如:unit 1 i like football.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程序(板书黑板)。(可适当加手势、眼神、动作)五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结合教材的重难点以及学科的特点,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进行教学,从视、听、说等方面使学生得到了语言的训练,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我从下面先说一下第一方面: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xx 》是科普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单元的第()篇课文,本课重点围绕学生对几种体育运动是否喜爱这个题材开展多种教学活动,通过学习句型i like ?i dont like ?,让学生能够用英语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它是整个模块的重点,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为后两个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掌握单词football. basketball. table tennis. morning exercise,学习运用句型i like ?i dont like ?。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德育目标:教育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勤于体育锻炼。
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阶段的英语课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为英语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能听说单词football. basketball. table tennis. morning exercise,运用句型ilike ?i dont like ?。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句型ilike ?i dont like ?。
确立教学重难点的依据: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4.教材处理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同时针对中国学生学习外语存在一定困难的实际情况,首先给学生创设学习英语的氛围,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其次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掌握知识;最后通过做游戏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训练,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二、说教法
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我采用全身发应法、情景假设法、直观演示法、交际法、游戏法相结合的方法。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小学低年级英语更注重趣味教学,在课堂上适当运用全身发应法、游戏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促使学生由兴趣发展到产生要学好它的志趣。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到了体育课堂,鼓励学生多开口,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儿童的心理特点是活泼、好奇,同时又很好动,所以我把重点单词和句型编成韵律诗,它节奏感强,朗朗上口,
很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口味”。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我采用了游戏法,让全班参与其中,形成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三、说学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课堂中运用多种方法促使学生多听、多读、多说,形成自主、探究性学习,学生在互动、交流的活动中建立起自信,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得到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英语运用的实践能力,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说程序(很重要)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是教学成功的关键,针对学生的认识状况及本课教材的特点,我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热身运动
热身是课堂教学重要的.形式之一。首先,我以一首“stand up热身,轻松的歌曲可以缓减学生课前的紧张情绪,再次do the action:happy.happy.happy; cry.cry.cry; angry.angry.angry.有节奏地吟诵,加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为接下来的课堂营造了浓烈氛围。
第二环节:师生问候
师生间亲切的问候,建立了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因此我采用唱歌的形式:t:hello, hello, how are you?
s:im fine ,im fine ,and hello to you.
第三环节:启发诱导,教学新知
1.新课导入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我特地穿上运动装,引出运动主题;接着课件展示李铁、姚明、王楠、熊猫盼盼,引出本课重点词汇。同时,渗透情感教育:热爱体育运动,加强体育锻炼。
2.教授新知
首先词汇教学
我运用实物、图片、表情、动作模仿等直观法教学单词。教读时,配上相应的动作或表情,采用全身反应法,让学生动起来,融入动脑、动口、动手的英语学习中。之后,我还设计了找卡片、变脸两个游戏,用于巩固单词。游戏教学即能使学生乐于参与其中,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又能巩固知识,使学生学得愉快,老师教得轻松。
其次句型教学
我根据本课单词的特点和所准备的实物和图片,采用了情景假设法:我们正在上体育课,有四种运动football. basketball. table tennis. morning exercise,让你选出自己喜欢的一种,同时,也告诉大家相比之下你不喜欢的那种。用ilike ?i dont like ?句型说出,可以出示相应的实物或图片,也可以配上动作,再加上丰富的表情。之后,我设计了滚雪球游戏来操练句型,比如:football,like football,i like football.
3.巩固新知
根据小学生认知的规律及活泼好动的天性,我自编了一首韵律诗用于巩固重点词汇和句型:
football,football,i like football;
basketbal, basketbal, i like basketbal;
table tennis, table tennis, i dont like table tennis;
morning exercise,morning exercise,go,go,go!
吟诵时,采用全身反应法,即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4.小结
提出问题:这节课同学们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我采用的这个质疑法,不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还培养了他们的归纳小结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第四环节:板书设计(写到黑板上)
我采用归纳法,将重点词汇和句型都展示出来,加上简洁明了的简笔画,使学生一目了然。
football
i like
i dont like basketball table tennis morning exercise
英语微课件 篇6
一、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编写的总思路是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为主线,兼顾语言结构,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目的的语言任务,即话题——功能——结构——任务。本套教材的主要特点是:强调语言运用;注重能力培养;突出兴趣激发;重视双向交流;融合学科内容;重视灵活扩展;实现整体设计;提供立体化配套。这个单元分为A、B、C三大部分,主要让学生学习与生活学习有关的单词及句型。而Unit1 是介绍学校的一些场所,Unit 3是介绍学生各种颜色的衣着,三个单元都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本单元与前后单元都是一脉相承的。本课时内容结合实际,贴近生活,插图生动活泼,体现了教材“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将本单元划分为八课时,以下是我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1.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认知目标:
(1)能听懂、会说日常交际用语,并能熟练进行问答:What time is it ?It’s o’clock.It’s time for .
(2)能听懂、会说与生活学习相关的单词:
breakfast,lunch,dinner,English class,music class,P.E.Class.
3.技能目标:
(1)学会表达时间的句子。
(2)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及语言运用的能力。
本课的重点是English class.What time is it ?It’s o’clock.It’s time for .
本课的难点是breakfast,运用所学词汇及句型 It’s o’clock.It’s time for .谈论时间。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爱游戏、好模仿、好奇.喜欢群体活动,喜欢被称赞。所设计的教学手段及方法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学内容基本能面向各层次学生。因为学生好动,在分为三个大组做游戏时,可能会出现一些乱糟糟的情况。
三、教学设计
本课为新授课,根据学生情况,为落实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1.课前热身(Warm-up)
首先打开录音机听“Let’s do”,让学生边听边做,接着唱英语歌“Ten Little Indian Boys”、“ABC song”,使学生情绪高涨,快速进入“角色”,沉浸在浓厚的英语氛围。让学生具有心理准备和顺应同化新知识的认识准备,学生对这种形式也比较感兴趣。
2.导入新课(Lead-in)
唱过字母歌后,我背对学生在黑板上写一字母“C”,让他们猜是什么字母;接着我又将“C”变成“O”,让学生猜,再将“O”加几笔,成一(clock)的模样,最后以真钟拨点,学习one o’clock到twelve o’clock,分散教学难点o’clock。
这样不仅复习了字母,而且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从而很自然地引出了今天的教学重点What time is it?及重难点It’s_____o’clock,并且降低了教学难度。
3.呈现(Presentation)
引出本课的重难点句型,随后通过投影仪上的卡片,引出本课的生词难点breakfast及另一重难点句型It’s time for .并呈现出来。按照认知心理学理论和交际法的要求,在介绍新课时,应注意帮助学生感知并理解新学的知识和技能。
4.操练(Drill)
这一步都是新授性操练,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新材料,达到初步熟练程度。主要采用机械操练,通过模仿、跟读、分组分角色读等手段进行。在模仿时,按照听先于说的习得原理和先个别操练再集体操练的原则进行。为了巩固新句型,运用卡片等进行替换性操练,并融合几个新词汇于会话操练中,让学生反复操练重难点句型及重点词汇。
5.练习(Practice)
通过操练,学生在认知结构中形成较深的印象.但这不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达到这一步就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内容展开交际活动,拟准备采用游戏活动的方式,任务型的教学模式。
(1)Pre-task.它又分description(解说任务)和preparation(准备活动)。这一步老师指导学生或做一些示范表演。游戏的方法是:每组发十几张时钟卡片,它们上面标有各种时间和活动,同时标有奖品,反过来让每个学生摸,其余学生问,摸的学生答。
(2)Task.完成任务阶段。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运用词语和句型,属巩固性表演。
(3)Post-task.通过游戏活动展示所完成的任务。在任务型教学中,在老师指导下,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实践、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在完成任务中,我以过程评价为主,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6.巩固(Consolidation)
巩固这一步全面地体现了反馈这一心理因素,恰当的反馈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内驱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主要包括要求学生创设情境,课后运用日常用语和词汇,老师进行小结(本课重难点内容,小组比赛成绩,评价本节课内容)。
7.板书设计说明(略)
8.教具配置(略)
9.作业布置
至此,本课的教学已接近尾声。最后我布置相应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跟读录音并与家长就日常活动谈论时间,将课堂活动延伸到课外。
综上所述,我始终以新课标为指导,以游戏表演为活动的舞台,运用直观教学法、情景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在活动中熟练,在活动中运用,在比赛中学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英语微课件 篇7
各位专家、领导、老师:
大家好!
让同学愉快地、充满自信地走进我的英语课堂,是我最大的愿望,让同学在我的英语课堂上享受快乐和成功是我孜孜以求的。我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不懈地努力着。今天,借电子白板这一平台,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说课,让我们一起探讨,共同成长。我说课的内容是牛津小学英语2B Unit 3 What can you see?第一课时。
一. 说教材
1.教材体系
我说的是牛津小学英语2B Unit 3 What can you see?第一课时。牛津小学英语是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和牛津大学出版社联合编写的。这套教材从视听入手,注重同学的语言能力训练,内容贴近同学生活和学习实际,灵活性强。
2.教材内容
2B第三单元的核心内容是“你看见了什么交通工具”,要求同学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用英语提问问题“What can you see?”同时引出新的4个交通工具“a plane, a jeep, a boat, a train”并结合单词用“I can see a …”回答所提的问题。再次基础上,拓展到同学生活中看到的事物,灵活运用句型进行操练。
3.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注重培养同学特别是二年级这些刚刚学习英语近两年的同学,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英语的态度。使他们建立起学习英语的自信心;通过单元中的词和基本结构句型的操练,提高同学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际的能力,让同学在活动中学习英语,满足主体需要,培养创新意识。
(1)认知目标
a.能够听、会说、会读单词a plane, a boat, a jeep和a train
b.能够听懂、会说、会读、句型:What can you see?及其回答I can see a…并能在适当的情景中自由运用。
c.能够跟录音朗读对话,并能分角色进行表演。
(2)能力目标
a.同学能自由替换练习句型,能够在真实语言环境下运用句型。
b.同学能综合所学内容,根据所提供的情境,进行小组活动,组织对话。
(3)情感目标
心理学认为:成功感是人的深层心理需要。使同学从“要我说”“要我学”变成“我要说”“我想试一试”。让同学感受到英语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同学觉得自己能够用英语进行真实的日常生活对话,从而获得英语学习的成功感,自豪感。从根本上培养和保持了同学学习英语的兴趣。
(4)教学安排
本单元共安排三课时,我今天所说的是第一课时。
(5)教学准备
电子白板课件,图片
二.说教法与学法
1.愉快教学法
为了能充分的调动同学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创设良好的英语环境,同时紧扣see这一主题。我通过放大镜看镜下飞机导入课堂,随后设计了聚光灯、拉幕、连线等形式使原本枯燥的单词句型操练变得充满生机。教学中我用心关注每一位同学,用自己的眼神、手势、言语与同学进行交流,用恰当的语言激励同学。创设一种亲和的语言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同学的主动性。
2.情景教学法
直观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容易激发同学的兴趣,开启思维的门扉。我在教授单词和句型时,运用电子白板给同学提供了与生活中相贴切的情景,让同学进行真实语境下的交际对话,让同学在声、文、图、象的新情境中去学习巩固,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3.交际法
整个课堂上的对话要注重语言的交际性,灵活运用语言。通过电子白板所提供的情境,让同学进行真实的对话,达到真实交际。提高同学的英语交际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我通过复习导入、新课呈现、巩固操练、拓展延伸、教学反馈以及课后作业五个步骤进行设计。教育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必须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同学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同学学习的强大动力,是同学参与教学活动的基础,激发同学的兴趣是新课导入的关键。”“Well begun,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复习导入分两块:
① Free talking:先是和同学进行每天都要操练的基本的问候语的问答练习,在此基础上运用What’s this?句型复习第一和第二单元学习的英语单词,同时运用图片复习学过的交通工具bike, bus, car和taxi.
② 听一听,唱一唱本单元C部分的英语歌曲“Row,row, row your boat.”这一首优美的英文歌,全班同学在教师的带领下,边边唱边表演,营造良好的英语氛围,使同学能自然地进入到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中。
新课呈现分两部分:
① 在前面唱歌曲的基础上,利用电子白板的放大镜功能,让同学上台看一看,教师顺势问同学What can you see? 让同学通过观察,学习新单词boat,这样,既紧扣了上一环节唱的歌曲,又紧紧围绕“看”这一主题,对于第二个新单词plane,我运用了电子白板的聚光灯功能,让同学看看,紧紧围绕see这一主题,同时让同学保持新鲜感。为了围绕看这一主题,同时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引出第三个新单词时,我运用了电子白板的拉幕功能,拉出吉普车的尾部,让同学猜一猜是什么交通工具。在教室前面三个单词时,教师反复问,同时同学反复听What can you see?句型,为接下来的句型教学打好基础。
② 创设相应的情景。前面涉及的都是单词的教学,句型只是让同学反复听,有最直观的印象。在教第四个新单词时,我为同学创设了相应的情景,警察叔叔问小朋友:“What can you see?”小朋友通过放大镜找一找,回答:“I can see a train.”这样,既引出了新单词train的教学, 又让同学在情景中学习本节课的句型“What can you see?” 及其回答“I can see a …”
巩固操练分四部分:
① 读一读,利用电子白板,让同学跟着电脑读一读单词,要求同学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
② 做一做,低年级同学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如何让同学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身上是教师始终要考虑的问题。为此,我利用电子白板的钢笔设计了让同学上台把单词和图片匹配的练习,发挥同学的积极性。
③ 练一练,前面都是针对单词进行的练习,接下就是操练句型。利用电子白板的容器功能,让同学来点一点,练一练。
④ 演一演,让同学同桌之间自主选择想说的一个单词,让上台自己操作电脑,在电子白板上点击自己要说的图片,并把它表演出来。
拓展延伸分两部分:
1.在电子白板上出示铅笔盒的图片,问同学在铅笔盒里看见了什么。然后过渡到在课桌上看见了什么。
2.拓展到现实生活中,让同学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问同学在教室里你能看见什么?同学用“I can see …”回答问题。
教学反馈部分:
利用电子白板,让同学做一做听录音,排序号的题目,及时反馈所学内容,让其中一个同学利用电子白板的钢笔功能上台做,其他同学在下面独立完成,做好教师当场批阅,反馈。
布置课后作业部分:
让同学课后与同学把生活中所看到的事物用所学句型练一练。
四、教学总结
这节课不论是新知识的呈现,还是单词和句型的操练形式,都能紧紧地抓住同学,吸引同学,让同学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同学在玩中学,学中用,提高了课堂实效,培养了同学学习的兴趣。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充分让同学主体参与、情景体验、游戏巩固,是一定能圆满实现课堂教学任务的。
拟行路难课件7篇
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专门为你搜罗整理了与“拟行路难课件”相关的各种资料。为了教学更有顺利,老师会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课件,需要老师把每份课件都要设计更完善。教案是落实教育部门教学要求的必要手段。想了解更多欢迎到我们的官方网站!
拟行路难课件(篇1)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诗的鉴赏,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李白《行路难》教案。
二、教学要求
1.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2.体会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
3.背诵本诗
三、李白生平及其创作
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余光中
“盖自有诗人以来,我未尝见大泽深山,雪霜冰霰,晨霞夕霏,千变万化,雷轰电掣,花葩玉洁,青天白云,秋江晓月,有如此之人,如此之诗。”——北宋徐积《李太白杂言》
1.李白的生平
一生大致可分五个时期:蜀中学习与漫游时期(25岁以前);远游求仕时期(26至42岁);长安时期(42至45岁);再度漫游时期(45至55岁);安史之乱时期(44至62岁)。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杜甫的诗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就是对李白诗歌高度成就的十分形象的概括。 李白约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天宝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此后11年内,“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正在宣城、庐山一带隐居。次年十二月他应邀参加永王幕府。永王触怒肃宗被杀后,李白也因此获罪,不久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得归,时已59岁。 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61岁,准备北上讨伐安史叛军,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当涂病逝。
2. 李白的思想
李白的思想主要体现为儒、道、侠三者兼综的特点。儒家的忧患精神与用世济时的思想及其人生价值观,始终影响着李白,而道家超尘出世、追求精神自由的人格精神及道教的神仙世界,又始终沾溉着李白的思想与性格。此外,李白的思想与人格中还渗透了游侠和纵横家的侠义精神和人格理想。
3.李白的创作
李白诗歌现存有900多首,内容丰富多采。主要表现在: ⑴表现个人的理想抱负与建功立业的渴望,以及理想和愿望难以实现的失意与愤懑的情绪。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⑵关怀现实的政治、忧患时局和批判现实的黑暗,以及对人民的热爱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⑶热情讴歌大自然,寄托自己的情怀 :《蜀道难》《望庐山瀑布》…… ⑷歌唱爱情和友谊 。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沙丘城下寄杜甫》、《赠汪伦》等. (5) 对女性的同情与赞美 :《长干行》…… (6) 为帝王撰写的游乐诗 。 (7) 边塞诗 。
4.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浪漫主义艺术魅力。(1)浓烈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2)奔放豪迈的感情;(3)综合运用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4)语言明朗、活泼、隽永,词采瑰伟绚丽,风格飘逸自然。 李白的词作体裁以古体、绝句见长。
唐人所编的李白集子,现在没有流传下来。北宋有《李太白文集》30卷,刻于苏州,世称“苏本”。今人瞿蜕园、朱金城的《李白集校注》是迄今为止李白集注释中最详备的本子。关于研究李白的著作:五四运动以后至建国以前有李长之著《道教徒诗人李白及其痛苦》、戚惟翰著《李白研究》等;建国以后,有詹著《李白诗文系年》、《李白论丛》、王运熙等著《李白研究》等。 四、写作背景 天宝元年,42岁的诗人经朋友举荐,受玄宗皇帝诏聘来到长安,供奉翰林。诗人以为可以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建立一番功业。但是此时的玄宗已丧失了早年励精图治的精神,朝政已被奸佞把持;而李白那种不能摧眉折腰的嶙峋傲骨,也根本无法见容于近宦权臣。因此,李白逗留宫中将近两年,一直没有得到正式官职,最后竟被玄宗找了个借口发落出来。几十年的功业追求化为泡影,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到第一次失败。《行路难》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这首诗是《行路难》三首的第一首,一般认为是天宝三载(744年)诗人退出朝廷之后、离开长安之前的作品。
五、插播配乐诗朗诵行路难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六、题解 “
行路难”是古代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乐府题解》云:“《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李白此作的题旨也相类,但全诗却悲而不伤,自有豪气英风在。 胡震亨说:“尝谓读太白乐府者有三难:不先明古题辞义源委,不知夺换所自;不参按白身世遭遇之概,不知其因事傅题、借题抒情之本指;不读尽古人书,精读离骚、选赋及历代诸家诗集,无由得其所伐之材与巧铸灵运之作略。” 李白此首《行路难》独特的思想和艺术个性,也必须解“三难”,然后可得其意。
七、讲读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极言宴饮的丰富、奢华。 前句化用曹植《名都篇》“美酒斗十千”;后句用《北史》“韩晋明好酒纵诞,招饮宾客,一席之费,动至万钱,犹恨俭率”的典故。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停下酒杯,投开双箸,猛地腾身而起,拔出寒光闪闪的长剑,前后左右,茫然回顾,内心无限的寂寥、怅惘——“举杯消愁愁更愁”啊!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回首往事,展望前程,眼前浮现的是一派艰险可怖的景象。开元十八年,诗人抱着“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的自信,“西入秦海,一观国风”,可是得到的却是“冷落金张馆,苦雨终南山”、“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鲍照《舞鹤赋》中“冰塞长川,雪满群山”正是李白这两句诗点化脱胎的所在。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两大典故: 商朝末年的吕尚(即姜子牙),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渭水之滨垂钓。 伊尹受命于商汤之前,梦见乘舟过日月旁边。吕尚和伊尹都是诗人的自况。诗人梦寐以求的就是象两位先贤那样,受命辅弼圣明之君,做一番济世拯物的事业。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久郁诗人胸中的不平,再也压抑不住了,突如洪水出闸,一发而为“行路难”的连声浩叹。诗人大声疾呼:“多歧路”——那四通八达的青天大道,而今在哪里啊?写到紧要之处,诗句突然由七言转为三言,一语重出,反复咏叹,节奏急切,适应诗情的迅速激化,把思路推向一个豁然开朗的视野。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结句却又使诗境豁然开朗,诗人的心飞向未来,他坚信,总有一天会高挂云帆,乘风破浪穿越广阔的海面,向远方驶去…… 用典:南朝名将宗悫的典故,《宋书》记载:宗悫少时,叔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人用乘风破浪比喻施展政治抱负。
与《行路难》同时之作有《梁园吟》,其末句“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与此诗末句思想感情如同一辙,反映了当时诗人壮志未酬、雄心不泯的自勉。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美酒佳肴的铺陈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停杯拔剑的苦闷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黄河泰山的设想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吕尚伊尹的比况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行路艰难的感叹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云帆沧海的憧憬 1、3、5句或写实或比兴,都是侧重客观现实的一面,这是第一条线索。 2、4、6句或直言或用典,都是表现主观思想的一面,这是第二条线索。
这首诗一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通过这样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这首诗在题材、表现手法上都受到鲍照《拟行路难》的影响,但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两人的诗,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压抑,而由于时代和诗人精神气质方面的原因,李诗却揭示得更加深刻强烈,同时还表现了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因而,和鲍作相比,李诗的思想境界就显得更高。
八、李白饮酒诗的个性特征豪放率真.
李白饮酒诗展现了诗人豪放爽直的性格魅力 例如:《行路难》 、《山中与幽人对酌》、《梁甫吟》、《将进酒》等山中与幽人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傲岸自负。李白饮酒诗是诗人自我人格的外在体现如《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将进酒》等 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 
拟行路难课件(篇2)
【学习目标】
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3、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
4、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5、学会比较阅读
【学习重点】
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3、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
【学习难点】
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学习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南北朝文学家,擅长写乐府诗,闻名于世,年青时就树立远大的政治抱负,自认为有非凡的才华,但由于出身寒门庶族,不被朝廷重用,只能做一些小官,一辈子愤愤不得志,最后死在战乱中
《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2)写作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主要由数十个大家族(士族)统治当时的社会,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出身就可做官,世世代代控制高级官职他们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他们即使才华横溢,也很难任高官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3)解释题意
《行路难》:乐府旧题,主要是抒发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感情
有些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的题前多冠一“代”或“拟”字
【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要求富有感情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大意
3.请尝试翻译本诗,要求创设意境,语言优美,表述连贯通顺
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
人生也是有命的(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怎么能行时叹息坐时愁?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二、把握情感
1、全诗突出了一个什么字?试结合诗的内容加以分析
明确:全诗突出一个“愁”字
这首诗的开头以常见的自然现象作为起兴,用平地上的水向四面八方流,比喻人生因门第不同,命运也不同这两句中,隐含诗人的不平之气但是这种现象,像大自然一样,很难改变诗的第三、四句,诗人以“命”来自我安慰,声称不要“行叹复坐愁”不过实际上愁是消除不了的诗的第五、六句,诗人就借酒浇愁,用唱歌断绝忧愁然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于是,诗的第七句:“心非木石岂无感?”用反问句式,直说“人心有感”,发出了抗争诗的前四句不言愁,第五、六句借酒浇愁、用歌断愁,第七句是一个大转折,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潮紧接着第八句,又是一个急转,“不敢言”第七句那么慷慨激昂,第八句却如此无可奈何,在对比中表现出诗人精神上极度的矛盾、痛苦和忍辱负重
全诗突出一个“愁”字,所叹者愁,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断愁,不敢言者更添愁正如沈德潜所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古诗源》)
2、诗歌开头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哲理?
这个比喻是说,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这是古代的血统论
(分析: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因此说,这起首两句,通过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人惊疑的气势正如沈德潜所说:“起手万端下,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也”这正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心情)
3、“安能行叹复坐愁”和“心非木石岂无感”两个反问句,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安能行叹复坐愁”这个反问句,从字面上看,是说人生苦乐自有命,怎么能行时叹息坐时愁呢?应该学会自我宽慰实际上,语言中蕴含着不平之气这个反问句,诗人含着不平,提出不言愁,感情基本上还比较平稳
“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大转折上文中,以“人生亦有命”来宽慰,以不言愁来消愁,感情还能克制到借酒浇愁,其结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开始奔涌到“心非木石岂无感”,感情沸腾,在这句达到了高潮
4、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从诗歌本身看,作者所说的“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
5、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明确: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三、延伸拓展:
1、从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方面,说说此诗对李白的《行路难(其一)》有哪些影响?
【明确】
作者的《拟行路难》对李白的《行路难》很有影响
从思想内容看,都是写怀才遇的悲愤不平的感情
从语言风格看,都得力于汉乐府的影响语言质朴,用近乎口语的文字表现深邃的诗意
2、谈谈你对古代文人怀才不遇现象的认识
四.当堂检测
默写《拟行路难》
五.学习反思
1、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1)找出这首诗的诗眼?
【明确】忧思
(2)诗人是如何表现他的忧思的?
【明确】开头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夜晚失眠,起来弹琴),婉约表达了诗人心中的隐忧三、四、五、六句通过“明月、清风、孤鸿、翔鸟”以动写静,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意境,以清冷的自然景色为衬托来抒写内心的孤独和忧思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点破忧思、伤心
(3)诗人为什么会如此伤心,如此忧思?(引导学生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答)
【明确】三国魏晋时人公元249年,司马懿杀曹爽,专国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权公元254年,司马师废魏帝曹芳,立曹髦公元260年,司马昭杀曹髦,立曹奂死后,由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阮籍就是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为了保全自己,他不得不小心翼翼,虚与周旋生于乱世,阮籍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 斗争中保全自己
(详细内容见补充资料)
六、作业布置:
拟行路难课件(篇3)
引导语:李白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一、教材分析
《行路难》是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首乐府诗。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 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诗句含义。
2、体会作者在诗句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1、感知诗的意境及作者的感情。
2、能品味诗句体会诗歌美,提高鉴赏古诗能力。
3、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歌。
情感目标:
1、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2、学习作者充满自信又乐观进取的精神。
3、引导学生能乐观面对人生的不如意。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四、设计理念
1、“平庸的老师只是叙述,良好的老师讲解,优异的老师示范,伟大的老师启迪激励。”所以诗歌教学重在感染,唤醒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精神生命的意识。师生可以通过反复诵读,来感受作者的生命之脉;通过涵咏、揣摩去体悟语言符号所蕴涵的生命意象。进而要求学生牢记在脑子里,融化到血液中,成为自己生命里的一部分。
2、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课文材料,给学生大量的课堂活动时间,体现新课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理念,通过课堂实践活动来带动教学流程,在听、读、说、找的层进训练中落实教学目标。
五、教学设计
(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背景音乐《渔舟唱晚》)
说到中国古典文学,我们就不能不提起唐诗;说到唐诗,我们又不能不提起李白;而当我们说到李白时,就常常不自觉地将他和他的诗与酒联系在一起。和李白并称“双子星座”的另一位大诗人杜甫曾经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天生好酒量、好诗才,众人皆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诗仙”“酒仙”李白的经典之作《行路难》。
(二)介绍诗人,了解背景
1、说到李白,那可是家喻户晓,我们从小到大学习过他许多的名篇名句。现在同学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都背过哪些名篇名句。
2、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来说说你印象中的李白?
(板书:唐代诗人、诗仙、酒仙、豪迈、洒脱、浪漫主义诗人)
多媒体:李白图像,认识李白。
(三) 分层推进式诵读: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法,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在教学主体步骤的起始阶段很好的烘托教学气氛。(设计意图:诗歌是一门语言艺术,经过反复的诵读,自然就能体会诗人的用意和诗歌意境。吟诵还能够引发读者共鸣,体悟诗歌神韵,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1、练读:听朗读正音,亮开嗓门齐读。
2、译读:分组对照课下注释读懂全诗,圈点出不懂的地方全组讨论,老师解疑。
3、品读:以老师的问题为开头回答问题——透过诗歌我读到了……如:透过诗歌我读到了低沉抑郁的心情、
透过诗歌我读到了慷慨豪放的信心……
用一组或几组反义词填空:《行路难》是一曲交织 与 的急剧变化的音乐。从而把握诗歌朗读的感情变化应该是低沉与激昂。
4、竞读:男女生比赛,自己说说朗读效果、情感的处理,
5、自读:把自己假想成天宝三年时离开长安怀才不遇的李白,以人生独白的方式朗读。
6、齐读:女生齐读前三组诗句,男生齐读后三组诗句。
7、背诵:(设计意图:叶圣陶说过:“美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想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品味方面或是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通过层层推进的朗读吟诵的教学环节,激活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吟读中入情入境入心。)
(四)疏通文意
1)借助课后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诗意。有疑问的地方作下标记。
(2)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其他小组解答,学生不能解答,老师解答。
注意通假字: “羞”同“馐”,美味食品。“直”同“ 值”,价值。
(3)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内容,生评价。
(五)品读诗歌,体会感情
1、李白因受奸臣的排挤被迫离开京城长安,朋友设宴为他送别。诗中是怎样描写酒宴的?用了什么修辞?(夸张)
2、面对美酒佳肴,豪爽纵酒的李白是怎样做的?(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心情如何?(极度苦闷、抑郁)从哪些动词可以看出?(停、投、拔、顾)面对美酒佳肴李白为什么难以下咽,心里一片茫然?(仕途艰难)用了哪种写法?(以乐景写哀)
3、诗中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实写吗?(不是,是想像、是虚写)我们知道诗有含蓄精炼寓意深刻的特点。诗人用“冰塞川”和“雪满山”比喻什么?(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仕途道路的艰难)用“欲渡黄河”和“将登太行”比喻什么?(对理想的追求)李白的理想是什么?(是在仕途上有所作为,成就一番事业)当时进行的是否顺利?
4、在写了自己仕途受挫后,诗人又写了哪两个典故?李白写这两个典故有什么目的?
(借吕尚和伊尹得到贤君重用成就一番事业的故事,表达自己对前途仍抱有希望,希望像先贤们一样受到重用,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5、李白在仕途受阻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
6、仕途受阻后的李白是否心灰意冷、意志消沉?从哪儿可以看出?表现了怎样的态度?
(没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在困境中仍然积极乐观的坚定信念)
7、我们知道“文以载道、文以载情”,诗歌也是如此,谁能说说这首《行路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仍然坚定信念的积极乐观态度。)
8、古人云“诗言志”“言为心声”,今天,我们学习这首诗歌,还要走进诗仙李白的内心世界,触摸他的灵魂,寻找我们心中的李白。
(师配乐范读,学生轻生跟读,体会诗歌中的诗人形象。)
让我们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我们心中的感受:
多媒体:我从_________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_________的李白。因为_____________。
如:我从“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内心苦闷的李白。因为前面写到“金樽清酒”“玉盘珍羞”,如此美味佳肴,本应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可李白竟然食不知味,可见此时的诗人,心中充满着一种怀才不遇,人生失意的苦闷。
……
我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自强不息、乐观奋斗的李白。哪怕他正面对着现实的艰难,哪怕前路障碍重重,但他坚信自已总有一天会像宗悫一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著和追求。(这句也常被后人作为座右铭,作为在困境中激励自己努力进取的力量。)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内心苦闷
前途艰难
相信希望
悲愤呼号
充满信心 )
9、如果用一句话总结,这是一个怎样的李白?
(这是一个在悲愤中不失豪迈,在失意中仍充满信心的洒脱、自强不息的李白。)
(六)练笔:在你的生活或者学习过程中,你也一定遇到过困难,遭遇过挫折,经受过痛苦,面对这样的境遇,你该如何对待?请把你的感受写出来。要求:写出真情实感。
(展示学生作品)
(七)课堂小结: (播放音乐《我们等待那一天》)
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认识了李白这位“谪仙人”,也因为走进他的内心,让我们获得了有价值的人生感悟。在此我祝愿每一个同学都能“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拟行路难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品读结合的方式赏析诗歌,培养诗歌鉴赏的能力。
2、理清作者情绪变化,感悟作者复杂情感。
3、探究艺术手法,谈论人生感悟。
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情绪变化,感悟作者复杂情感
教学难点
探究艺术手法,谈论人生感悟
教学课时及教学时间
2课时20xx年12月27日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10分钟)
有这样一个人,他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使天下大定,海县清一”。即使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杨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召供奉翰林,两年以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这个人就是———李白。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代表作《行路难》(其一),感受下诗人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
二、作者简介(5分钟)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三、了解诗歌写作背景:(10分钟)
《行路难》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离开长安时所作。作于天宝三年(就是公元774年),共三首,这是第一首。“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是李白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
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四、赏析学习(45分钟)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同学们看前四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离别京城,亲朋好友为他设宴饯行,宴席十分豪华。
金樽、玉盘——极言饮食器具之精美
清酒、珍馐——极言酒肴之珍奇
斗十千、直万钱——极言酒、菜之珍贵。
然而禀性豪爽嗜酒如命的诗人对此美酒佳肴却“不能食”“心茫然”。同学们想一个这样的情景:
李白就要走了,出于对他的一片深情厚谊,朋友们设下盛宴为他送行。但是他端起酒杯却又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放下了,他离开宴席,举目四顾,茫然不知所为。因浓重的忧郁和深沉的悲愤,使诗人酒不能咽,馐不能食。
问:同学们你们想想,是什么原因使得诗人面对“金撙清酒”“玉盘珍馐”不能食呢?
(因奸佞之闭塞贤路,使诗人悲愤、忧郁。)
同学们看这四句中的“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与“金”“清”“玉”“珍”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就能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极度愤懑、抑郁不舒的心情。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这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了人生道路艰难险阻。李白本是个积极用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历史上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宏大的事业,可是受诏入京后,皇帝却没有重用,而且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像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性格的人,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yǐn,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
问:那老师在这里问一下,同学们,诗人在这里用“垂钓碧溪”“乘舟梦日”的典故,有什么作用呢?(表达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自己说:(同学们理解的很透彻,看来同学们听课都非常专心啊!)
(3)“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当他的思绪再次回到现实中来的时候,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艰难。瞻望未来,只觉前路崎岖,歧路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
这四句节奏短促,反复感叹过去自己那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表现出进退失据而又不甘自弃,继续探索寻求出路的复杂心理。
(4)最后两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哪怕面前的道路,险峻而多歧,诗人却相信终有一天将长风万里浪,渡过大海,直达理想彼岸。突出表现了他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这是他唱出
的最强音。
李白毕竟是盛唐的大诗人,他悲而不伤,那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其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表现得何等豪迈、直爽!
背诵课文并翻译诗句
六、小结(3分钟)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行路难》这首诗,通过本节课,我们要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的思想境界。
七、作业:(2分钟)
见习题册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8、第9道题。(6分)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
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
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
沧海。8.“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3分)
9.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3分)
参考答案:8.(3分)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9.(3分)
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拟行路难课件(篇5)
教学目的:学习这首古诗,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
教学过程
1解题《行路难》古代乐府《杂曲歌辞》。722年诗人应昭入京,供奉翰林,试图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但他很快感到受到排挤,找不到政治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时,写下这首诗。
2朗读注意字音:金樽zūn珍馐xiū投箸zhù歧qí路
注意通假字:“羞”同“馐”,美味食品。“直”同“值”,价值。
3理解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
4赏析
a叙事开篇,化用南朝宋诗人鲍照《拟行路难》第六首开头“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用夸张的笔法,写“金樽清酒”,“玉盘珍馐”的宴饮,诗人却停杯,投箸,拔剑不能饮,心茫然。其情感又有别于《拟行路难》。
b联想而过渡,诗人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满山”,这是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的悲愤。现实之路虽然坎坷,但梦还在,理想还在。诗人联想到吕尚未遇文王时,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伊尹受汤聘前,曾梦见乘舟经过日月旁边,吕尚伊尹最后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这两个典故表达诗人要像他们那样有为于当世。
c直接抒情,诗人一向所抱的“辅弼天下”的愿望,一直无法实现,因此悲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诗的结尾,用典表达要像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在沉郁中振起,相信自己必然会有施展才能的时候。全诗情感迭变:他的苦闷,迷惘,愤慨与充满信心,执着追求。
d名句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现在常用这兩句诗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包袱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的信念。
e背诵指导感情的表达
f作业默写强调标点符号
拟行路难课件(篇6)
一、教材分析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李白这组《行路难》诗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这是其中的第一首,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这首诗借乐府古题抒发情志,本来就有慷慨悲歌的韵味,加之诗人对自己政治追求的含蓄表达和形象描述,使诗意更加扑朔迷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结合写作背景,体会诗
人的情感
2.能力目标:品味语言,领悟意境,培养学生朗读、赏析诗歌的能力,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目标:感悟诗人自强不息、乐观自信的精神品质,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坎坷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品味诗歌语言,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以感悟诗歌情境
难点:体味诗人复杂变化的感情
四、教法分析
本文语言凝练,意蕴含蓄,立意深远,是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名篇教师要设计不同层次的探究性问题、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借助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创设情景,启发点拨,让学生充分感受作品的艺术特色,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也受到情感的熏陶与价值观的培养教学中,除了注重诵读之外,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五、学法分析
1.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学习课前要让学生查阅资料、感知质疑进行预习;课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读、思、品、说、写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从文本走进课堂,从课堂走进生活;课后要学以致用,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2.这正符合了新课标所主张的“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的教学理念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让学生诵读自己最喜欢的李白的诗,并说说对诗人的了解
(展示学生积累,激发阅读兴趣初中古诗文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语感为主,并适当积累一定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使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作家有所了解,并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二)朗读感知
1.听读,创设良好情景
播放名家朗读录音,让学生掌握字音,朗读节奏,初步把握作者的情感,那种震撼人心、气韵流畅的朗读,会把学生带入到那场充满离愁别绪的宴席之中,在朗读的感染下学生会逐渐进入情境
2.练读,指名朗读
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逐步掌握字音、节奏,体会诗歌的音乐美,语言美,意境美然后指名朗读,师生点评,注重朗读技巧的指导
3.思读,感受作品的精妙
出示问题组,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班内交流
a.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情怀,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比喻什么?(明确:比喻奸佞当道,世路艰难)
c.诗人引用吕尚、伊尹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明确:借吕尚、伊尹备受重用的事实,表达了自己能够重新得到任用的愿望)
(此环节是教学的主体,通过一组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品味重点诗句,体味作者情感,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深入品味,并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4.赏读,找出最欣赏的诗句,并陈述喜欢的理由用“我最喜欢诗句 ,因为它 ”的句式发言
5.背读,当堂成诵
(教学中,注重诵读教学,在诵读中体会语感,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让学生从语言、写法、情感等角度进行赏析,“明其意,诵其情,懂其理”,读出自己的理解和体验,感悟诗歌的意蕴,并拓展到现实生活获得教益这样就给了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可以各抒己见,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看法,不做统一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发展学生的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品德修养)
(三)点击生活、拓展延伸
1.让学生感悟李白的自信、豁达、乐观,从他的经历出发,调动生活积累,搜集具备同样精神品质的人物资料,并简述其事迹
2.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自信或正确对待挫折的名言警句,及其他使自己可以获得教益的古诗句
3.思考:“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我们该怎样去做呢?”,写一句话作为鼓励自己战胜困难的座右铭
(在这一环节,让学生动口、动脑、动心地进行学习,在积累素材、能力发展的同时,受到情感熏陶,获得人生教益)
(四)布置作业
1、 积累
2、 用上诗中的某一诗句,写一段话
(在作业中通过积累名言警句和化用诗句的形式,进一步使学生加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朗读感知、拓展延伸等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学习既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使其获取了知识,发展了能力,陶冶了情操,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达到了这堂课的预期效果
附板书设计:
行路难
拟行路难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及诗歌中的名句。
2、品味诗歌意境,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对李白诗歌的想象奇特、语言华美、比喻繁复、夸张大胆的特点的了解和体会。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合称“李杜”。他生平浪迹天下,而大起大落的身世遭遇又使他广泛接触了生活的各个层面。他的鲜明的个性就是在充分吮吸时代气息的基础上形成的。李白年轻时就慷慨自负,不拘常调,具有很强的任侠风范:尚武轻儒,脱略小节,轻财好施,豪荡使气。他不屑于走一般士子由科举入仕的常规道路,而希望一举成就大业。他又不无虔诚地求仙学道,采药炼丹。他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脱的又是积极入世的。他的诗歌正是通过他的个性投影,折射出时代的风采神容,从而成为盛唐的最强音。
二、朗读诗歌,注意字词
金樽珍羞投箸歧路
三、背景介绍
李白遭受奸臣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共三首,这是第一首。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四、反复诵读,赏析品味
1、诗歌前四句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情?
李白离别京城,朋友们为他设宴饯行,而且宴席十分豪华。然而禀性嗜酒如命的诗人对此美酒佳肴却“不能食、心茫然”。(联系背景,说明原因)从而表现了诗人极度愤懑、抑郁不舒的心情。
2、“行路难”具体表现在什么方面呢?
“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了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李白是个积极用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历史上杰出的人物一样,干一番宏大的事业,可是受诏入京之后却没有得到皇帝的重用,反而受到排挤,被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象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
3、但是诗人并不是那种性格软弱的人,你们觉得他会这样消沉下去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对,从“拔剑四顾”开始,诗人就表现了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的思想。现实之路虽然坎坷,但梦还在,理想还在。接下来诗人又用了“垂钓碧溪”、“乘舟梦日”两个典故,表达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所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
4、当诗人的思绪再次回到现实中来的时候,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艰难。瞻望未来,只觉得前路崎岖,歧路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诗人因此有感而发“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表现了诗人不甘自弃,继续探索寻求出路的心理。
5、诗歌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和志向?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现在我们常用这两句诗来表达自己有宏大的抱负和实现理想的坚定的信念。
五、小结
这首诗是如何体现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的?
1、巧用历史典故
2、采用夸张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
3、跳跃式的结构
六、根据对诗歌的理解朗读并背诵诗歌
七、作业
查找李白的《将进酒》,与本诗进行比较,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