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海狸的记号》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海狸的记号读后感 篇1
小说的两个小主人公白人男孩马特与印第安人男孩阿天是两个好伙伴,不过一开始并不是这样的,这还得从马特一家说起:马特一家在美国西部的丛林中买了一块地,由马特和爸爸先来开垦荒地,一切都是那么地顺利。后来,爸爸回去接妈妈和妹妹,丛林中的小木屋就只剩下了马特一人,他过得很孤独。不过,一次偶然的机会,马特想吃蜂蜜,于是去捅了蜜蜂窝,结果被一大群蜜蜂“追杀”躲到了水里,蜜蜂走后,他因为体力不支与疼痛昏倒在地。当他醒来时,发现一个印第安老人和一个印第安男孩再给他疗伤,在疗伤的时间中,马特知道了男孩的名字:阿天和老人的'身份:海狸部落的酋长。后来,马特与老人之间定了一个约定:马特每天都要教阿天白人文字(也就是英文),这样就可以看懂白人文字契约,不再卖掉土地,而阿天则每天给马特带一只猎物作为答谢。在两个人日益频繁的交往中,马特开始思考白人与印第安人之间的差异,懂得了要互相尊重,不能让白人的傲慢破坏了大自然的和谐。
我读完这本书,感触颇深:种族的差异并不能代表什么,我们要尊重任何种族,而不应该对别的种族抱有歧视。
海狸的记号读后感 篇2
《海狸的记号》是一本令人动容的好书,其引发的思考是意味深长的,在与不同种族,不熟悉的人群交往的过程中,如何去除自身的优越感?如何学习对方的优点?如何知恩图报,愿与他人分享自己知道的` ……
这本书以《鲁滨逊漂流记》为反省对象,讲一个白人男孩幸亏有印第安人男孩的照顾,才得以度过许多难关,两人从最初的不信任、鄙视,慢慢地转变为互相钦佩,成为对方口中“白人兄弟”、“印第安兄弟”。丢弃主奴观念,相互尊重协助,族群和深意自在其中。
作者斯皮尔夫人巧用“书中书”构思以朴实手法写了这样一本以批判白人的自大狂妄为主的少年历史小说,她的自省与反思精神,令其他作家自愧不如。“人生而平等”这句话虽然早在 1776 年就登在美国的《独立宣言》中,但绝大多数的有色人种都深刻体会到它的口号性,“白人第一,白人优先”的想法依旧深植在某些白人的脑海中,斯皮尔夫人的努力是种先锋行为,对我们的影响将产生深远意义,更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正确、宽容、积极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