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作文水魂(实用四篇)
发布时间:2025-05-23 抒情作文水魂抒情作文水魂 篇1
儿时我家门前有棵桃树,我最初对事物的认识是从那里开始的。
桃树每年开花结果。诱惑就悬挂在我头顶。很长一段时间,我垂涎三尺地抬头望。可是一直不敢爬上去,桃树的树干又粗又高。我家的门前住着一个瘸子,我父亲就拿他来恐吓我,说瘸子就是儿时爬桃树摔的。直到某一天一种突如其来的力量结束了我在树下观望的窘况,我爬了上去。作为回报,我尝到了自己亲手摘到的桃子。而且此后没一次空手而返。
这时,我才明白,在成功之前,失败是事物的全部可能,而在成功之后,失败已没有可能。桃树并不难上,难的是对未知的恐惧,心理权衡时产生的矛盾和别人施加的影响。
在桃子成熟的季节,父亲让我看管着桃树,这是我的口福和我们全家的部分口粮,看桃的日子,总让我无端的心惊肉跳,天空中向这边飞来的一只飞鸟,路边行人的脚步声,夜晚毫无先兆的一场暴风雨,只要有点儿蛛丝马迹,我的心都会为桃树牵挂,还常从梦中惊醒。当有一日,桃树只剩下空空的枝头,我的心充足而且踏实。不但是我,我一家人都感觉轻松又坦荡,夜晚睡觉,一家四口的鼾声,像交响乐中四个声部的重奏。
财富是诱人的,像我家门前那一桃树的果实。只要它还挂在枝上,只要它还对他人存在着诱惑,总会让看管它的人担惊受怕。简单质朴的生活,让人感到轻松、踏实。
我曾经尝过那种毛茸茸的青果。那是一种青涩的滋味,父亲说,等它们长成了,就跟蜜一样甜。于是,我只好等待。等着藏青一点点褪去,演变成深红。但是,不经意的某一天,忽然间一夜醒来,一树的桃子不翼而飞。成熟的果实已被父亲偷偷摘下,连夜挑到镇上,换回了口粮。我对着桃树哭喊已经无济于事了。
不等待的果实是青涩的,可是在等待之中,煮熟的鸭子往往也会飞。在生活中,需要恰当地把握时机,否则,可能人生一头是青涩,另一头是空虚。
抒情作文水魂 篇2
我的老家孔垄镇是一座沿河而建的小集镇,小镇后面的河叫东港。东港的水有多长,我没有去考证。只记得小时候父母带我坐着机帆船到龙感湖和小池镇去走亲访友,一路绿水悠悠,风光无限。东港的水有多宽,我也无法丈量,只记得赛龙舟时,四、五只龙船可以齐头并进。这条长长宽宽的河水滋润两岸土地,养育着我们祖祖辈辈,也滋润着我长大。
我离开家乡虽然四十六年了,往事历历,小河依依,如在眼前。
朱柏庐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我们小镇的人则是“黎明即起,挑水洗米”。当大地刚从薄明的晨曦中苏醒过来的时候,“噗通”一声,水桶被甩到水里的声音打破了黎明的寂静。经过一晚上流淌的东港水又清又净,男人们赶在妇女们下河之前挑满水缸。
天大亮了,三三两两的油鸭(水鸭,又叫水葫芦)在水面上游来游去。这种鸭子一遇到惊扰,就立即潜入水里。早起的孩子最喜欢拿它来逗乐,看到它们钻出水面,就会手舞足蹈地喊道:“油鸭没穿裤,好丑!油鸭没穿裤,好丑……”鸭子似乎能听懂孩子们的声音,孩子一喊,它们立马钻进水里。有一首最具黄梅方言的谜语,说的就是这种油鸭。“我打谜语你猜,你往河里一栽,我驼(扛)棍子来捞(家乡人说lou,读入声。),你就过了开。”
如果到了水草丰茂的季节,农夫们就会划着小船来到东港夹水草。每只船上两个人,一人掌舵划桨,一人站在船头用两根长长的竹竿夹起河底的水草。有时候,他们还会一边做事,一边对着河边洗衣妇女唱起了情歌。如果有妇女跟他们对歌,那双方就会越唱越起劲。夹草的把两根竹竿往水底一插,敞开歌喉唱起来,河边洗衣的毫不犹豫丢下衣服对上去。那场面可谓是“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
最热闹的时候,还是端午节的龙舟赛。
每到端午节,四邻八乡的人们就会以村为单位进行龙舟赛。比赛地点就在小镇后面,我们坐在家里也可以看到比赛。那时候的龙舟就是农民日常用的民船。比赛的时候,在船头插一面小红旗,二十左右的人分坐船两边划桨,一人船尾掌舵,一人站在船中间敲锣或打鼓。哨声一响,锣鼓喧天,比赛开始了,观看比赛的大人小孩就会沿河岸跟着龙舟一边跑,一边叫喊着为龙舟赛加油助兴。
可惜,1959年以后,我似乎再也没有听到过这样悠闲的情歌对唱,在我家后院再也没见过热闹的龙舟赛。
不过,再苦的日子,孩子们总会找到自己的乐趣。记得我会帮妈妈做家务的时候,最喜欢做的就是去河里洗碗。那个时候的东港的水清澈见底,把要洗的碗轻轻地往水里一放,许多小鱼儿立马游过来,享受碗里的美食。当别人在感叹没有机会欣赏到“鱼戏莲叶间”的时候,我却可以静静地观赏我的“鱼戏饭碗间”。看着鱼儿自由自在地在碗间游来游去,有时候,我会坏心思地丢下一个小石子,小鱼儿“梭”得一下就游向了远方,不一会儿又游了回来。
每当我玩得忘乎所以的时候,就会听到母亲的喊叫:“福牙啦,你洗碗洗到水里去了!还不赶快回来带弟弟妹妹……”我赶紧洗好碗跑回家,虽然少不了一顿责骂,但到了第二天,照玩不误。
河边长大的孩子最喜欢玩的是划船。船也是东港两岸农民的主要交通工具,他们到小镇办事,大多是划船来。每到节假日,他们也会划着船带着一家老小来赶集。船靠岸后,他们用缆绳将船固定在河边的柳树下。等他们一走,无论是玩耍的孩子、还是洗衣刷碗的孩子,都会丢下手中的一切,跑过去抢着上船。人多的时候,大家就来个划船比赛;人少的时候,大家就会集中到一只船上,把船划到河中间摇晃着逗乐。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大家就会把船划回来还原。也有玩疯了时候,等农民来找船,我们还在河中间。他们急得一边跳脚,一边喊:“姑爷爷,姑奶奶做点好事,快把船划回来,我们要赶回家吃饭……”我们急急忙忙把船划回来,上了岸,撒腿就跑,生怕被他们抓住了,挨打受骂。但一般都会平安无事。
记得有一次,为了抢船,我将一篮要洗的碗全泼到地上了。所有的碗无一幸免:有的粉碎,有的缺口,有的裂缝。我提着残缺不全的碗回到家里,挨了母亲一顿好打。那个时候物质匮乏,小镇也没碗卖。每当看到一家人端着残缺不全的碗吃饭时,母亲就来气。一到吃饭的时候,我就提心吊胆,害怕惹怒了母亲,又要挨打受骂。一直到父亲出差到安庆买回了新碗才结束这种尴尬的局面。
缺吃少穿、挨打受骂的童年,是东港的水给了我许多快乐。记得有一年天大旱,东港几乎断流,全镇的男女老少都下河抓鱼摸虾。男人们一抓,就是一条大鱼,我人小又是女孩子,抓到的都是小鱼,却也很兴奋。然而兴奋过了头,一脚踩到淤泥里,拉起来,小腿被蚌壳割开了长长的伤口。回到家,母亲用清水洗净,到邻居家讨了一把烟丝敷在伤口上,用破布一包就完事。好在我福大命大,既没有感染,又没有得破伤风。只不过,到现在小腿上还留下一道又长又丑的伤疤。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做这样的事,当时激动得无以言表,现在想想那抓鱼摸虾的壮观的场面,都激动不已。
后来,河对岸的农民借河水干枯的机会,在河中间筑起了一道河坝,将河床隔去了三分之一,用来种菱角和莲藕。到了第二年夏天,邻居有个男孩游过去偷摘了几个菱角被抓,对方不仅要他家大人赔礼道歉,还让他母亲站在船头敲着铜锣沿河叫喊,以示警示。现在想起那个情景,都叫人心酸。
自此,河面越来越窄,河水也越来越脏。改革开放后,迁移到小镇居住的人越来越多,房屋也越做越大。小镇后面再没有供孩子们嬉戏的河岸,有的甚至把脚伸进了河床,做起了吊脚楼。生活的污水流进河里,生活的垃圾倒在河边。今年清明节,回到故乡,站在河岸,凝视着漂浮着垃圾,荡漾着菜绿色的河水,我潸然泪下。
庆幸的是小镇居民早就用上了自来水,可喜的是听亲人们说黄梅县镇府正在招商引资,重建古镇,改造东港。远离家乡的游子盼望古镇早日建成,还原清澈的东港!
抒情作文水魂 篇3
撑一把油纸伞,踏入了幽深的雨巷,空气中弥散着淡淡的茉莉的芬芳……
江南的水乡是烟雨缭绕的。闭上眼,用耳来倾听雨滴的脚步;用鼻来嗅一嗅水乡人家在细雨中的烟火气息;用心来感觉被雨湿润的土壤的柔软。不知不觉,就像坠入了梦境一般……感受雨中的水乡真是一种享受。没有人世的喧闹,没有森林的荒寂,有的只是细雨朦胧的静谧。雨,在天地间,深情地喃语;烟,在巷里,朦朦地飘散。
水乡的水从任何时候看来都是格外美丽、别具一格的,水赋予了你灵动的魂。在薄雾的清晨里,桥的倒影在漂浮着雾气的水面上若隐若现,分外神秘,这梦幻般的倒影给予了我无限的遐想。旭日东升,澄清得如银镜般的水映入眼帘,真切与虚幻,梦境与现实,都在这别具一格的水中旋转、交织、融合!混真假于一体,聚梦幻之灵气!
在这画卷之中,水面之上,是同里最富有神话色彩的古桥——富观桥,在此桥的龙门石上,有一幅惟妙惟肖的“桃花浪里鱼化龙”的石雕。传说这条鲤鱼在三月桃花水发的时候,乘风破浪奋力跳跃,想跳过龙门脱去凡胎而进入仙界,可就在它奋力跃出水面的时候,桥上走来一位如花似玉的姑娘,鲤鱼凡心一动,结果已跳过龙门的头部变成了龙头,而龙门外的半身仍旧保留了鱼身……
午后,太阳将光辉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只见湖面上“金光闪耀”,如同点点繁星散落在湖面上,此情此景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它有着一种无语言表的魅力。夕阳西下,它如一团火,染红了天与水,远远望去,水天相连。一片金红,即便是天,也荡漾着金红色的波浪。
“春天的黄昏,请你陪我到梦中的水乡,让挥动的手,在薄雾中飘荡,不要惊醒杨柳岸,那些缠绵的往事,化作一缕青烟,已消失在远方……”那若有若无的歌声飘进了我的耳畔,我的思绪随着优美的音乐停留在古老的石桥上,荡漾在那水天相连的湖面上。
梦里水乡,你是一幅流动的画卷,你是人间的天堂,你是绚丽的梦境。你的烟雨朦胧,你的水天相连,使我永远陶醉……
抒情作文水魂 篇4
水,万物之源,千百年来便是文人墨客笔下最美的景致。
它安静时恰是一位娴静的女子,袅袅婷婷,步步生莲花。
它奔腾时,又如千军万马在厮杀怒吼,高歌猛进,虎啸龙吟。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无道。”这是几千年前老子对水的诠释。的确,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出一种物质比水更美,更善得。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无论是一股泉水,还是一条小溪,它们始终朝着同一方向不断向前流去,一旦融为一体,就团结一致,中途不管遇到什么物质,它们从不排斥,总是包容,最终形成江河,流入大海。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时而细腻,时而奔放,时而刚柔并济。它遇热成汽,遇冷成冰。遇方则方,遇圆则圆。因时而变,因势而变。春为露,夏成雨,秋为雾,冬成雪。但除了柔,它还拥有刚,九曲黄河,无论是黄土高坡,还是关山层叠,它都无所畏惧,持之以恒,奔腾向前。所谓水滴石穿,正是把这种品质发挥到了极致。所以人们才不仅感叹:天下之至柔,天下之至刚,莫非水也。
“千古是非无处问,夕阳西去水东流。”水勇敢执着,浩渺无尽的大海仿佛是水不懈追求的志向和信念。“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过程充满了千般阻挠,万般磨难,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志向和信念。水滴石穿,水漫金山,他总是一往无前、所向无畏。
“水平如镜”,“一碗水端平”似乎道尽水的公正无私。人们常说就是对水态势的形容,此刻的水失去了一泻千里,跌宕起伏的悬念,却多了份洗尽铅华的简约和质朴。它不偏不倚,不鸣不愤、不厚此薄彼。它不因自己江河的澎湃而骄傲,也从不因自己是一定滴露珠的渺茫而卑微。它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滋润世间万物,滋养世间生灵。无论是高山流水,还是涓涓溪流,哪里需要它,它就汇到哪里去,任由万物吮吸。小草因它挺直了腰,花儿因它张开了笑脸,禾苗因它挺直了腰,世间因它朝气蓬勃。在这个世界上,你绝对是找不到任何一个不依赖水而能生存的生物,可它又向世间索取哪怕一丁点的回报吗?没有,它总是默默的奉献着,他的公正无私无谁能比。
水之美,由内而外,有人说:“水的弯曲灵动,不是让人随波逐流,而是教人入世的艺术;水的蜿蜒曲折,是教人不要做扑火的飞蛾,而是做适者生存的强者;水的智慧,是禅,是道,是太极,是蛇一般的弯曲圆滑,是四两拨千斤的巧劲。”水洗祛浮华尘埃,清澄复杂是非,做一个如水的人,那样的美好。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水,至清,至美,从一勺,至千里。利人利物,时行时止。世间之善,宇宙之美。
-
想了解更多抒情作文水魂的资讯,请访问:抒情作文水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