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家庭教育:舞乐人生

发布时间:2020-09-29

家庭教育。

我们要做孩子的朋友,帮助孩子在学习中成长!家长要对教师多些理解、多些帮助,以教师为主体,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那么,怎么充分利用家庭与校园之间的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家庭教育:舞乐人生”,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舞乐人生

杰克奥打小是生性好动的淘气包。等到他会走路后,更加有恃无恐地手舞足蹈、活蹦乱跳。除了睡觉能消停会儿,大部分时间就像马达一样永不停歇地运转着......

杰克奥将来如何适应学校的体制和环境呢?杰克爸爸看到眼里,急在心里......

“先天不足,后天可补”。杰克爸爸计划为杰克奥量身制订一套训练计划......既然杰克奥爱蹦哒,就让他跳舞;手不闲,干脆去弹奏乐器吧!

先说说跳舞吧。杰克奥属于机灵敏捷的孩子,尝试让他挑战一哈迈克·杰克逊的太空舞......杰克爸爸将迈克金典视频播给杰克奥。没想到,燥动的杰克奥戛然而止,深深地陶醉在动感十足的炫舞中......?wwW.yJs21.Com

杰克奥开启了舞蹈的疯狂模式。他乐此不疲地练习基本动作,反复揣摩大师的标准范,专心致志地倾听迈克的成长经历,灵魂附体般地舞动着人生!

再来谈淡乐器吧。杰克爸爸将一支葫芦丝放在杰克奥枕边,希望引起他的注意;杰克奥发现它以后,就会反复把玩和研究;杰克爸爸看到他聚精会神的样子,就会耳鬓厮磨地引导他:“这个玩具不但好看好玩,而且会吹出优美的声音。”杰克爸爸给杰克奥吹奏了一首简单的曲子,奇妙的音乐引起杰克奥要一探究竟,迫不及待地抢过杰克爸爸的乐器;任凭杰克奥怎么用劲吹,葫芦丝依然是“哑巴”......

为了吹出声音,杰克奥请求杰克爸爸教他葫芦丝。从正确的握姿,到八度的音阶练习,再融入乐理知识—识谱,杰克奥经过循序渐进的练习,慢慢地一首首朗朗上口的曲子从他嘴里吹出,时而有短而急促的吐音,时而又有悠扬婉转的滑音,收尾还有意犹未尽的颤声......??

杰克奥对乐器情有独钟,坚持曲不离口,他已经开挂了......巴乌、口风琴、电子琴等都成了他玩耍的乐器,不同乐器的音乐效果深深地让杰克奥着迷......

舞蹈和乐器培养了杰克奥的兴趣爱好,减弱了无厘头的躁动,增加了一分大家对他的宽容和理解......?

舞蹈和乐器成为杰克奥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希望它们永远陪伴着杰克奥......?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家庭教育:人生的路要自己走


人生的路要自己走

我的小孩跟同龄人相比更加个性独立、思想成熟,我自认是个“懒妈”,对我孩子采取放养模式。

我小孩在大二的时候,她想申请做埃塞克志愿者去国外帮助别人,她问我的意见,我说你自己想明白一些问题,比如做这件事的意义、安全问题、费用问题等,如果你想清楚了,认为值得去那就去吧。后来她自己在网上申请,通过两轮面试,最终获得去马来西亚的新山孤儿院做志愿者的资格,而且要自己一个人过去。很多人问我:你女儿一个人去国外那么久,你放心吗,安全吗?我说:以我对她的了解,我认为她没问题。去年7月份她独自一个人乘飞机到马来西亚(之前没有去过)待了39天,在那里的孤儿院辅导小孩子的学习,这是她人生一次意义非凡的经历。

就像尹建莉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中说的那样:“父母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

被家长以“包办”方式对待的孩子,会因娇宠而任性、脆弱,长大后则表现为追求享受、缺乏独立性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与勇气,不但难以得到他人的尊重与欣赏,还会给人留下缺乏教养,不懂礼貌的印象。现在很多家长把孩子当成心肝宝贝捧在手里,尤其是90后独生子女那一带,他们的父母如果在城市工作的话,一般有房有车衣食无忧,孩子是他们的全部希望,所以会对自己的孩子关心备至,这些关爱不但是来自父母那一辈,还有来自爷爷奶奶那一辈,独生子女经常会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现在有很多妈宝男出现在大众视野里面,最近网络上很火的朱雨辰妈妈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

她是完全没有自我的一个女人,她对孩子的照顾方法,真的让人不寒而栗,这种无微不至,无孔不入,控制欲爆棚的爱,导致了朱雨辰遇事隐忍,对待爱情消极妥协,生活状态低迷,脸上终日带着一副找不到方向的挫败感。

我觉得培养孩子独立的习惯很容易,越早培养越好。从孩子呱呱落地的那刻开始,家长们都知道了孩子每天在成长,家长要学会对孩子放手,越早放手会更有利于他的成长,让孩子越早的更好地独立生活,同时家长们对孩子们以后的独自生活会更加的放心。比如从小养成让她单独睡觉,小学的时候独自去上学,初中以后跟同学一起出去外地旅游。

我小孩初一暑假的时候,就与同学一切跟团去上海世博参观,当年世博会每天进场参观人数大概30+万,很多想去参观的人看了新闻都望而却步。很多朋友听说我同意我小孩跟同学去世博会玩,而且我这个大人也不跟着去,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她们问我:世博会那么多人,你不怕小孩出意外?我说:我已经告诉她各种注意事项,她做事很有分寸,也很独立,我相信她没问题。结果我小孩去上海玩得很开心,最后平安归来。

为了避免孩子离开父母身边,走进社会时而扰乱了家长们的心情,家长们都应该要提前的对孩子“偷懒”,让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尽早的独立起来。

我有个朋友的女儿一直被父母呵护备至,除了看书学习,基本啥都不会做,到18岁还自己不会自己煮饭煮菜煮面,只要她在家,她妈妈很少出去吃饭,因为要回家煮饭给女儿吃,她女儿连用微波炉热饭都不会。这个小孩上中学的时候爸爸负责每天接送。读大学以后,第一次要从大学城坐车回家就打电话给爸爸,哭诉说自己挤不上公交车,要爸爸下班后过来大学城接她,从此以后大学四年每次上学和放学都是爸爸开车接送。后来她去香港读研究生,每天晚上打电话给父母,天天在电话里面哭诉各种不习惯,她哭她妈妈也哭,这样足足哭了一个月,国庆节回来的几天全家人都很开心,国庆节假期结束一说要回香港读书,她又在家里哭哭啼啼,感觉要生离死别,非常不想离开家和父母。家人为了让她不那么伤心,后来经常会开车从广州送她到深圳过关口岸,这样可以多些时间陪她。我们听到这件事都觉得不可思议,这个事例说明了,这是家长没有从小帮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的能力造成的。

父母该放手的时候就要放手,能懒的时候不妨懒一点,把操心和关注默默地放在心里。让孩子慢慢的学会独立成长,这样才能形成他们良好的生活的独立能力。

家庭教育概述、家庭教育的内容


所谓家庭教育就是在家里或家庭开展的教育。具体说,就是父母或长辈在家里开展的对子女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活动。传统上以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最大区别就是,家庭教育不像学校教育那样有正规的课程、教材、教法、甚至认为家庭教育是随意的。

这在某些情况下有一定的道理,但这样理解家庭教育显然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因为家庭教育也是一种有目的的影响活动,尽管它没有学校教育中那样的教材,但它的内容是固定的;尽管它不一定像学校那样坐在教室中接受教育,但家庭处处是教室;尽管它的教学方法看上去“不专业”,但活泼的形式恰恰是家庭教育的特点;家庭教育的真谛是通过无形的方式实施有形的教育。然而,对特殊儿童而言,其家庭教育的某些内容则体现出自己的特点。例如,聋儿的听力语言训练需要和学校教育相似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对此,特殊儿童的家长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家庭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即把儿童培养成为国家、社会和家庭贡献力量,自己生活幸福的守法的公民。

当然,不同的家庭,对教育目的的表述可能是不同的,但守法、健康快乐、幸福生活的目的不变。

对于特殊儿童而言,教育目的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具体的教育目标、内容和措施上相应增加一些而已。

家庭教育的内容

家庭教育的目的决定了家庭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然后才是决定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来实现这些目标和任务。

一般情况下,家庭教育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即令儿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潜能充分发展和遵纪守法。这四个方面又可以概括为三种具体任务,即健康身心、塑造人格和辅导功课。大体上家庭教育的内容可以分成下列几个方面。

1.塑造社会需要的内容。社会需要的内容的含义或范围非常广泛,大到法律法规的遵守,小到买东西排除都属于这个范围。

2.矫正缺陷和不良行为。家庭教育的内容之一是祛邪扶正。那么,那些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缺陷行为和不良行为,如撒谎、偷盗等都是需要矫正和消除的。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养成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这既是儿童上学后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也是他们将来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

4.文化知识的辅导。在儿童接受基础教育的各个年级,文化知识的辅导已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5.成家立业的内容。成家立业的内容实际上是最重要的家庭教育内容之一,它包括的内容很多,例如恋爱、婚姻的内容,理财的内容,生儿育女的内容,处理家庭矛盾与关系的内容等。

对特殊儿童而言,家庭教育还要加上一些针对不同儿童特点开展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

我给乐高的定位,家庭教育的好工具


今天为大家准备了北京外国语实验学校的李赫敏老师写的文章,一起来听听她对乐高的看法和心得吧。

作为一名在职小学教师,平日接触最多的就是孩子,自己也有一个5岁半的儿子,接触的孩子多了,自然而然会去做一些比较,也会领悟一些小小心得。这次受到邀请来说一说乐高教育,那我就从我个人的理解说一些拙见,希望可以给宝爸宝妈们一些启发。

体验乐高西式教育?我有一些失望

儿子4岁的时候,由于周围朋友都给孩子报了乐高课,我也十分认同乐高式的玩乐对孩子的重要性,孩子也爱玩,所以我也就随大流在家里附近给孩子报了一年的乐高课程。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有些问题让我越发觉得别扭,作为一名小学老师的我,不得不去深入思考一些背后的逻辑。

西式教育在中国是否“沦陷”,改装成“灌输知识”的中国特色?

印象中乐高应该就是在玩中锻炼孩子各种能力的,其中我个人比较关注孩子的创新意识,因为自己是老师的缘故,知道孩子到了小学要面临中国式的“束缚”,所以标榜西式教育的乐高俱乐部被我寄予了比较大的期望。

但我发现在儿子的俱乐部里,每一节课所有孩子搭建的作品都是一样的,孩子都是跟着老师一步一步搭建,这让我很好奇,不禁要问,这会激发孩子的创新意识吗?孩子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他真的自己动脑了吗?

课程体系内容是否会“拔苗助长”?

相对于国外宽松的学习环境来讲,中国的孩子似乎从出生就处于一个非常“急”的环境里,2岁背唐诗,3岁背乘法口诀的神童比比皆是。我们的机器人课也不能落后,也得“急”。在儿子的课堂里,老师板书工整的写着离心力、加速度、动能这些让我看了都心里发慌的词(文科生,请大家见谅),似乎课堂里上课不是一群5、6岁的孩子,而是一群初中生(脑中极力回忆这些概念为哪般-_-)。好奇之下查阅了乐高英文原版的课程体系,原来这些概念的确是有提到的,但也仅仅是让孩子理解现象,并且适用年龄写着10+,而我的儿子才4岁呀。

一个还不会写自己名字,加法还不会的年纪,我们的期许是希望可以动手动脑,观察和构造这个世界,而不是让孩子掌握一项技能,一味的强调灌输知识,显然欠缺妥当。

回归家庭,我们自己在家边玩边学

当然还有钱的问题,每年一万多的学费,对于中国广大的普通家庭来说并不是小数字。另外还有老师频繁更换,没时间接送孩子,上课时间太短(每周只有90分钟),无法满足孩子兴趣和达到锻炼孩子能力的效果等等吧,这些矛盾的累积,最终导致我第二年没有给孩子续费。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遇到了在家学习乐高的理念。

买了一套优比工程师在家学习机器人的课,他们提供课程内容,让孩子在家里学习,有搭建卡牌来描述课程目标和作品示范图,孩子不会的时候也可以看视频教程指导。这样一来,孩子玩的时间更加充裕,也不需要跟着老师一步一步的搭建,空间更大,而且省钱、省去了接送,甚合我意。

儿子的好玩具,妈妈的好工具

至此,儿子每天在家都要搭建一段时间。对儿子来讲,乐高就是他的整个世界。而我,终于发现了一个好工具,乐高可以让我教育孩子的理念和手段得到发挥。而这些理念和手段之所以能够得以实现,都源自于孩子对乐高浓厚的兴趣。

独立思考,成功人生的基石

“妈妈,你去忙吧,我自己玩”在我听到孩子说这句话的时候,作为妈妈的我似乎有一种想要流泪的冲动。要知道从小儿子玩任何东西都是几分钟热度,很难专注的做什么事情超过15分钟,更多的时候是缠着我,我也一直苦于没有找到一个项目能够让孩子专注的去独立玩耍。而对于这一点,我很清楚的知道,如果孩子不会独立玩耍,不会独立去思考,以后肯定也没有办法很好的独自去面对学习,甚至是独自去面对人生挫折。没想到,乐高做到了,如果不是我限制时间,孩子甚至可以一整晚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停的去思考,去实现自己的想法。而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想要孩子聪明,唯一的途径就是让孩子充分的去思考,去动脑,没有其他捷径。

韧性,一个靠谱的人,一个靠谱的人生

你身边是否有让人觉得很靠谱的人,如果他考试失利了,你会知道他下次一定会考好;如果他失败了,你会理所当然相信他一定会东山再起;如果他“路遇险途”,你也会很自然的期待他什么时间会“披荆斩棘”度过一切难关。而这种韧性,这种面对挫折,面对失败的能力,对于孩子来讲,没有比在玩中去磨练更好的途径了。

孩子在搭建作品时遇到任何难处,我都会让他独立去尝试解决,看着儿子抓耳挠腮的小样子,很多次几近到了放弃的边缘,但由于玩耍的强劲动力和我及时的鼓励,儿子似乎每次都能找到方式去处理、去解决,这让我十分欣喜。慢慢的儿子似乎不再去依赖我,而是遇到困难首先想着自己去想办法,并不是遇到问题就依赖妈妈这个“小拐棍”,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进步。

这里也不得不承认优比工程师的课程设计很合理,作品都是源自于生活,让孩子在生活中就可以找到答案。而这更好的促进了孩子去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去思考生活中的现象。善观察、爱动脑、爱思考,难道这不就是聪明孩子的特质吗?

孩子从来不是上了什么学校,遇到什么老师而变得优秀。

从一个老师的角度看乐高教育,对于3-8岁的孩子,创新意识、空间想象力和基础动手动脑能力都是潜移默化锻炼的,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自然会得到提高,不需要去刻意培养。

而利用乐高来锻炼孩子善观察、爱动脑、爱思考、遇到困难不放弃的韧性、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核心的基础素质,在我看来,要比学习到任何的知识点都重要。说来惭愧,作为一个老师,不得不承认,这些核心素质都不是任何一个名师能够教来的,我的很多优秀学生,在没来上学之前就已经很优秀,并非我的功劳。可见,父母教育孩子的理念,家庭教育孩子的方式才是最至关重要的。

所以,为人父母,请不要试图将教育孩子的重任抛给学校和老师,利用好手边的工具,在家里和孩子一起成长吧。

家庭教育问题——家庭教育咨询实录


一直想聊聊上星期为社区作家教义务咨询的事,因为那天给了我意外的欣喜。其实我也就准备给大家发发传单递个水什么的,实际上后来领到的任务是给活动拍录像。

那天雨很大,我们只有在社区的屋檐下局促摆摊。见一老太太领着孙子经过,大家像狗狗遇见了包子般激动,可没料到她是个一心想诉说不幸的“祥林嫂”,孙子成绩不好主要是因为幼儿园时被旁边孩子砸到一板,因此现在吃不好、睡不好、学不好……搞了半天,她最需要的是理解,老师只得在那里充当听众。

我在旁边无聊就和那孩子说话,问问他平时的生活与学习、兴趣与爱好。说实话,那孩子的额头非常扁平,牙齿大而外突,看起来智力应该不太好。但与他交流中发现他表达挺流畅,脸上带着谦和的微笑,说话也很有条理,爱好还不少,象棋、数学、轮滑,言语之间都带着些小自信。目前最困扰他的是英语和作文,他发现自己的记忆力不好,单词老默错,作文也写不出来,所以很自卑,认为自己的脑子比别人笨。

我告诉他:你喜欢下棋说明你的逻辑思维很好,所以数学之类你会觉得很喜欢;你爱轮滑,说明你肯定很喜欢运动,运动的孩子反应会更灵敏,而且身体会很棒;说到英语背不出的问题,我给他举了个例子:我们办公室有个老师在中学的时候成绩很好,别人政治问题都默不出,但她每次都能得一百分,大家只羡慕她记性好,只有她自己知道,自己是回家花了功夫背的,别人花的工夫没有她多而已。你默不出,只能说明你下的工夫还不到。再说作文,我说只有多看书才行,他接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得多好!我问他现在都看什么书,又不喜欢看什么书?他说老师规定的书有些他就不爱看,我让他举例,他说像《红楼梦》,其它中国的三大名著他都喜欢。哈哈,我说我也不爱看,尽管显得很没文化,但我说的是真话。为什么人家说好我就一定要喜欢呢?他明显松了口气,我建议他,想让写作文变得简单,不妨试试写博客,反正我们学校每人都有,每天一有感触就写点,不管是多是少,把自己的想法准确地写出来。以前我也不会写,随便写点什么都特别累,后来我也一直写博客,现在就觉得不难了。你在写的时候肯定会思考怎么把话写通畅、如何使语法结构的正确,经常写写改改,你的写作水平就会有提高的。他接道“文章不厌百回改!”我对他刮目相看,这样的孩子能有多大问题?

他的奶奶终于结束了诉说,站到了孩子后面。我对他奶奶说:“你孙子挺聪明的!”“是吗?我觉得他脑子不好,记性不好、说话表达不清楚。”我发现了问题所在,其实他的家长老觉得自家孩子不如人,一直在灌输他脑子存在缺陷的想法,而这缺陷是幼儿园时留下的伤害,所以一旦在学习上有了障碍,他们就把一切都归因于此。我对他奶奶说:“其实你孙子一切正常,脑子一点问题都没有,表达也挺流畅,你们以后要多给他鼓励,你不能要求你的孩子是孩子当中最聪明的,但他没有问题,至少通过努力他是可以做到的。”“没问题啊?”老太太脸上露出了笑容。那孩子坐着还不愿走了,我说该跟奶奶回家了,他说喜欢和我聊天。我很惊讶,问他为什么呀?他说因为你会说我好,他们总说我不好。

挺有感触的,家长总是对自家孩子的期望值比较高,希望能超过别人家的,其实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而现实总是比较残酷,往往一个正常的孩子都被批评笨了。而我拿自己和身边人的故事讲给他听,给了他最直接的启示,原来老师也和他有过一样的烦恼,于是他就不会有被边缘化的无助感。给家长信心与理性,给孩子自信与动力,这很重要。

基于家庭教育模式的几种家庭教育方法


基于家庭教育模式的几种家庭教育方法

一、家庭教育模式分析

对家庭教育进行模式分析,因为分析视角的差异,家庭教育模式的类型也存在差异。以教育意识为核心,家庭教育过程表现为四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为家长、孩子都有明显的教育意识。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具有明显的教育子女的意识,孩子也意识到家长在教育他,具有被教育的意识。这种家教模式具有教育意识性强的特点。家长的教育意识非常明显,具有很强的外露性,孩子能够通过聆听家长的话语、观察家长的表情、活动、动作等迅速、准确地意识到家长在教育他。由于这种模式的教育意识性强,家庭教育的目的性、方向性明确,家长能够迅速地向子女传情达意、实施教育,这种模式深受家长欢迎。不过,由于有的家长素质低、教育方法不当、子女逆反心理及亲子关系对立等因素的影响,这种模式的家庭教育容易引起子女的反感,教育效果有时反而不好。

第二种模式为家长有明显的教育意识,而子女没有意识到家长的教育目的,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这种模式的家庭教育表现为,为了培养孩子的某种品质使之获得一定的生活经验,家长特意组织、安排了某种活动或交往,使孩子置身于其中,通过子女的主体性活动,达到教育的目的。对子女而言,这种活动或交往是作为他们的生活本身存在的,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家长特意安排、组织的,在活动或交往中,使孩子置身于其中,通过子女的主体性活动,达到教育目的。在活动或交往中,孩子发挥了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受到了教育。这种教育模式的呈现既可以是家长刻意追求的结果,也可能是虽然家长有明显的教育意识,但是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子女没有意识到家长在教育他,自然而然出现了这种结果。在这种模式中,家长的主动性主要表现为根据教育意图组织活动、创设情景,家长不能暗示或指导子女的行动,应该充分发挥孩子的活动主体性。

第三种模式为家长没有教育意识,而子女却有明显的受教育意识,能主动接受教育。这种模式中的家长活动只是他的生活本身,尽管家长有时意识到自己的活动、言行可能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但是在活动中却没有以自己的活动、言行主动接受教育。从孩子的感受的视角观之,这种模式与第一种模式有些相似,不同点在于:在第一种模式中,孩子尽管领会到家长的教育意图,却未必买家长的帐,主动配合家长接受教育;而在第二种家教模式中,孩子能够主动受教育。如果以形象化的语言表达这种模式的教育效果,可谓“无意插柳柳成荫。”问题是孩子为何对家长无教育意图的活动产生错觉并主动接受教育?显然,在这种模式中孩子的活动具有自我教育的性质,他们出于求知、成长的愿望而把家长的生活赋予了教育的意图,当然家长自身素质、形象具有教育意义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第四种模式为家长没有教育意识,但是孩子往往在意外中受到教育。这种家教模式的特点在家长与子女的共同活动和交往中,家长没有教育孩子的意图,孩子也不认为家长在有意地教育他,但是孩子却受到了教育。显然,家长与子女的共同活动和交往,对家长而言只是家庭生活本身,但是对孩子而言却产生了家庭生活中的自我教育。

从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一角度分析,第三、第四种家庭教育模式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因为家长作为“教育者”没有教育子女的目的性。尽管如此,这种家庭生活本身因为孩子的自我教育的存在使其具有教育意义,我们仍然把它归为家庭教育,目的在于使家长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影响无处不在,增强家庭教育责任感。

二、几种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很多家长习惯于对孩子进行说教,甚至以说教为唯一教育方法,其效果并不理想。根据对家庭教育模式的分析,以下几种家庭教育方法可供家长使用:

——身教法。这种家庭教育方法要求家长意识到自己是孩子学习的榜样,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为孩子的做人做事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认识观点、态度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第一种、第二种模式的家庭教育活动中,孩子更多的是从家长组织、设计的活动本身受到教育,例如,父母为了增强孩子的体质,鼓动孩子去登山。而在第三、第四种模式的家庭教育活动中,孩子更多的是从家长的言行获得教益。因为在家庭教育活动中家长的身教更容易使行为规范具体形象化,体现出行为规范的可信性、可行性,家长在亲子关系中具有权威性,青少年以观察模仿为重要的学习方式,所以家长应该以身教为首要的教育方法。

许多家长常常进行言教,而忽视身教。家长不仅应该从身教的作用理解它的重要性,而且应该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增强身教的自觉性。在第一、二种模式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具有教育子女的意图,此时,家长比较容易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形象对孩子的教育意义,注意进行身教;而在其它两种模式的家庭教育活动中,家长没有教育意识,这时家长很难意识到自己的教育责任,不容易做到注意自身形象进行身教。所以,家庭教育模式给家长以启示:家庭无小事,事事是教育;家长无小节,节节皆楷模。从家庭教育模式的角度看问题,家长应该意识到自己时时处处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意识到身教的重要性,加强自身修养,充分发挥身教的作用。

——鼓励法。从家庭教育模式的角度分析,无论是哪一种模式,家长的态度对孩子的自我教育与发展都是一种重要的影响因素,家长应该重视自己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就第一、第三种家庭教育模式而言,由于孩子意识到或者错觉性地意识到家长在教育他,所以孩子特别关注家长对他的态度。就第二、第四种家庭教育模式而言,虽然孩子没有意识到家长在教育他,或者并不认为家长在有意地教育他,但是孩子还是能够感受到家长对他的态度。与孩子留意、注重家长对他的有意的态度相比,虽然孩子不太在意家长的无意的态度,但是家长的态度毕竟是他对孩子看法的真实流露,终究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因此,笔者提出:“没有不会对孩子产生影响的态度,只有不重视自己的态度对孩子产生影响的家长。”

当孩子遇到挫折、遭到失败、犯错误之时,家长应该容许孩子的不足、失败,从孩子令人不满的状态中发现积极的因素,向孩子表达自己对此的看法、宽容的态度以及对孩子的期望,以使孩子从中获得鼓舞,不断奋进。有一个学生考了全班倒数第一,家长看到儿子的考卷后,微笑着说:“太好了,儿子!这回你没有心理负担了!”儿子大吃一惊,忙问:“爸,你不是有病了吧?”他说:“没病。你想想,一个跑在最后的人还有什么负担呀,你不用担心再有别人会超过你,你只要往前跑,肯定会有进步!”儿子受到启发,心里高兴起来。第二次,儿子考到第二十九名。第三次,儿子考到全班第十名,父亲激动地说:“太好了,儿子,你真了不起,离第一名只差九名了。”无论孩子成绩如何,这位家长都给予孩子以正面的鼓励。当孩子遇到挫折、遭到失败、犯错误之时,他们特别需要家长的理解、宽容、尊重、鼓励,此时家长对孩子令人不满的现状的认识、态度,严重地影响到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与发展。或进或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认识与态度,宽容、欣赏、鼓励使孩子获得信心、力量与进步,而苛刻、不满、打击使孩子自卑、泄气、退步。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习惯于对孩子苛求、不满、批评,而较少宽容、鼓励、支持,即使是孩子取得了进步,内心满意孩子的成绩,表面上也是不欣赏,担心孩子因此在此,笔者提出:“没不需要欣赏、鼓励的孩子,只有不去欣赏,鼓励孩子的家长。”

——经历法。对孩子的成长、发展而言,他人的言教毕竟是一种间接经验,其教育作用终究不如孩子在亲身经历,实际锻炼中获的认识、体验那么深刻、有效。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家长却习惯于说教,而不重视孩子的亲身经历教育,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有一位小学生的家长反映,孩子早起磨磨蹭蹭,不急着起床、洗刷,提醒她上学要迟到了,也不管用。虽然多次给她讲早晨上学要抓紧时间的道理,也不见效果。如何才能让她早起有紧迫感,笔者给他提议,不要再提醒她、对她进行说教,顺其自然,有意地让她迟到一次,让她经历一次上学迟到、挨教师的批评,使她从亲身体验中认识到要遵守学校纪律、早晨要抓紧时间的道理。亲身经历法对于培养孩子的思想品德及独立生活的能力非常有好处,不过有些家长却不愿意采用此法教育孩子。例如,很多家长舍不得让孩子进行吃苦教育、挫折教育,主要原因在于舍不得孩子吃苦受罪。护犊之情可以理解,但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素质,需要让孩子去经历风雨,在亲身经历中成长。

让孩子接受亲身经历教育需要家长有意地组织孩子进行活动和交往,让孩子置身于活动和交往中,使其从中受到教育。在第一种家庭教育模式下的亲身经历教育中,家长、孩子都具有教育意识,家长要组织、甚至要参与活动、交往。这种模式下的亲身经历教育需要孩子认同家长的教育意图,配合家长的教育安排,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就是说,家长以这种模式进行家庭教育,并不能保证孩子积极主动地参加所组织的活动与交往。例如,孩子孤僻,不愿与人交往,家长采用第一种模式教育孩子以培养孩子合群及与人交往的能力,孩子可能因为原有个性,不认同、配合家长的教育;孩子胆小,为了使孩子克服胆怯,家长采用第一种模式教育孩子,孩子可能因为胆怯会拒绝参加父母设计组织的活动。此路不通,另觅它途,家长可采用第二种模式来弥补第一种模式的不足。笔者的女儿有些不愿与人交往,平时告诉她多与人交往,结果事与愿违。一次,孩子在楼下让我把钥匙从窗户丢到楼下以便打开储藏室的门,结果我把钥匙丢到三楼窗外的空调上,女儿要我到三楼邻居家把钥匙取回来。我灵机一动,这不正是教育孩子与人打交道的好机会吗?我告诉女儿我正在炒菜不方便帮助她。要她自己去做这件事,女儿只好自己去了三楼。女儿回来后兴奋地告诉我她如何有礼貌地敲门、请求阿姨帮忙取下钥匙。第二种家庭教育模式下的亲身经历教育要求家长创设一种看似无意的教育情境,让孩子置身其中,使其在独自的亲身经历中受到教育。

家庭教育心得


家庭教育实际上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育水平。下面是学习啦带来的家庭教育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从女儿出生到呀呀学语、到蹒跚学步再到现在成为了幼儿园的小朋友,这其中父母所付出的艰辛想必都是一样的,但是每当看到孩子那灿烂的笑脸,听到孩子那稚嫩的声音时,什么烦恼,什么辛苦统统都抛到九宵云外去了。不知不觉中女儿上幼儿园已经两个月了,但就是这短短的两个月却让我感觉到小家伙的变化非常之大,也顺利地度过和开始了人生的第一个学习阶段。

我家女儿生性较活泼,好动,刚到幼儿园时老师说有点坐不住,不听指挥,于是我就特意买了一些她感兴趣的积木和拼插玩具让她玩,刚开始只能玩一会儿就跑了,后来在我们不断地鼓励和表扬下,渐渐地坐的时间久了,玩得也更投入了。

女儿的自理欲望特别强,一岁多就能自己喂饭,穿裤袜,可是因为我们总是嫌她动作慢,吃饭脏就剥夺了她的这些权利,一切包办起来了,没想这是阻碍了她的正常发展,好在在老师的帮助下她又重拾好习惯。

值得欣慰的是,女儿从上幼儿园第一天起就没哭过,而且很享受这种集体生活,我觉得和孩子分别时要有意的告诉她妈妈要离开她一会儿,什么时候回来是有关的,不骗她,让她有安全感。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老师细致、悉心的照顾让她感受到了妈妈般的温暧!在此表示感谢!

总之,育儿的过程是辛苦的也是快乐的,祝愿我的女儿和所有的小朋友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家庭教育之我见


家庭教育之我见

奥地利儿童心理学家阿德勒在他的著作中认为,家庭的环境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极为重要,每一个孩子都会去追求优越感,而教育者的任务就是把这种追求引向富有成就和优异的方向,并确保这种追求给孩子们带来的就是精神的健康和幸福。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认为,作为家长只有力行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传授影响孩子。与时俱进,保持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加以鼓励与表扬,并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质条件和时间。如我的孩子对篮球、足球等体育活动比较喜爱,我们就积极支持,使他在活动中找到自信,树立自强的精神。和孩子相处,对他的优点应该积极鼓励表扬;对孩子的缺点,不能简单粗暴的批评,应正确引导,以自己作为过来人的的经验向他传授自己的生活学习经验,使他少走弯路。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我相信在正确的家校共育、教养的模式下,孩子就能健康成长,即使不能成龙成凤,长大也会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对小家有责任感的人。

家庭教育的“度”


想要气球升天,就得给气球充气。充的气不够,气球上不了天;充的气过多,气球也许会bump…一声爆炸掉;只有适量的气,气球才会既飞得高又飞得远。这种现象给我们生活中的启示就是,凡事都有一个度。家庭教育同样如此。身为家长大人也应认真严格地把握家庭教育的分寸尺度,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促进小英雄们的健康、和谐的发展。那么怎样才能把握家庭教育的度呢?建议家长把握以下四个原则。

1.教育目标适度。在家长望子成龙心态的影响下,往往对孩子期望过高,对孩子教育的目标定得过高,以至于揠苗助长、强其所难。这样必然会在大人与孩子之间产生逼迫与逆反的矛盾冲突,对孩子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对孩子的适度期望是必要的。适度的家庭教育目标,一定是孩子跳一跳可以够得到的,也一定是家长自身的指导、参与条件能胜任的。

2.教育方法适度。在不正确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家长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很容易走极端。一是过度娇宠。过度的关怀和无原则的包办代替,剥夺了孩子确立自主意识和自立能力的锻炼机会。二是过度严厉。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骂不成材”。在这种情况下,性格倔强的孩子会与父母产生对立情绪,变得性格暴躁,行为粗野;性格懦弱的孩子,则会产生恐惧心理,学会欺骗撒谎。真正爱孩子,就要成为一个感性和理性并存的父母。

3.教育内容适度。目前许多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仍存在很大的片面性,他们把家庭教育等同于学校教育的延伸,把课本的知识性内容当作主要课程,错误地认为孩子有了知识就有了未来的一切,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品德、意志、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实践证明,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未来事业的成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过度重视智育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但会影响孩子良好品德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更会阻碍孩子体、智、德、美全面、和谐发展,甚至导致人格的缺失,给一生带来不良影响。

4.表扬要适度。时下,在教育孩子的理念中,“赏识教育”似乎成了口头禅。的确,对孩子要多夸多表扬,表扬有点像精神上的兴奋剂,可以让人精神振奋,自信倍增。但表扬也要有节制、有原则、有具体目标,否则表扬多了反而会适得其反,助长孩子的虚荣心,降低抗挫折的能力,影响心理健康。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有成绩表扬鼓励,有缺点批评教育,宽严有度,刚柔兼济。

激励教育在家庭中不可忽视

若想孩子不断进步,达到父母期盼的目标,家庭教育是不可忽视的,而其中父母的心理激励则是一把挖潜启智、培养孩子正常发展、快速成长的金钥匙。在激励孩子方面,家长可通过理想、行为、关怀和兴趣等多方面激励入手。

理想、目标激励:父母要根据孩子的条件和特长为其设计奋斗的大目标,时时鼓励其为实现理想而努力拼搏,不断为孩子增加前进动力。当然,理想激励尤其要注重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教育,克服名利思想的影响,确立了理想,还要帮助孩子树立恰当的小目标,循序渐进,促其实现大目标。

行为、榜样激励:“身教胜于言教”,父母要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孩子;用正面的教诲开导激励孩子;用满腔的爱心去关怀、体贴孩子。父母还要经常提供一些古今中外名人的事迹教育激励孩子,让孩子从中汲取营养,也可把邻里品学兼优的孩子作为自己孩子学习的榜样,鼓励孩子向他们看齐。

关怀、表扬激励:父母对孩子不仅要从生活上关心,尤其要从精神上、心理上关怀,不仅关心其智力因素的培养发展,而且要关心其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形成激励。特别要让孩子明白,父母的严格要求正是出于对他的未来的负责与关怀,是对他真正的爱。在家教中,对孩子每一点滴进步应及时肯定,给以表扬激励。特别当孩子受到挫折时,要从正面说服,帮助其分析失败的原因,树立新的起点,奋起直追。

动机、兴趣激励: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和竞赛,积极为孩子创造条件,特别要注重智力投资。培养兴趣也是学习成功的另一重要因素。要从学习条件、环境、心理因素等多方面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使源头活水天天来,水到渠成步步高,尤其是对特长的培养,更要注意兴趣激励,才会产生较强的动力。

家庭教育是“培根教育”


家庭教育是“培根教育”

中国的教育遇到了新的问题。中国的孩子从来没有像今天的孩子这样生活在种种诱惑和痛苦之中,中国的父母也从来没有像今天的父母这样生活在惶惶不安和忧虑之中。

家庭是人成长的根部和根本,家庭教育是“培根教育”。固然,教育孩子需要家长愿意为孩子付出必要的时间、精力和爱心,但仅仅为孩子付出时间、精力和爱心还是不够。如果没有教育的专业智慧和专业技巧,家长的时间、精力和爱心会让孩子不领情,甚至可能让孩子产生反感。因为父母可能不知不觉以爱的名义、以“我都是为你好”的名义压制、破坏孩子的成长。

我原本是研究“教师教育”的,两年前转向“家庭教育”。因为我发现,仅仅谈论“教师专业成长”是不够的,如果学生没有得到父母的帮助,如果学生的家庭环境没有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那么,教师对学生几乎爱莫能助、无能为力。对孩子成长的问题视而不见,这是一个错误;对孩子成长的正常现象过度关注,而忘记了教育的秘密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这也是一个问题。

喜欢《家庭教育:舞乐人生》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家庭教育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家庭教育:人生的路要自己走 人生的路要自己走 我的小孩跟同龄人相比更加个性独立、思想成熟,我自认是个“懒妈”,对我孩子采取放养模式。 我小孩在大二的时候,她想申请做埃塞克志愿者去国外帮助别人,她问我的意见,我说你自己想明白一些问...
    2020-09-30 阅读全文
  • 家庭教育概述、家庭教育的内容 所谓家庭教育就是在家里或家庭开展的教育。具体说,就是父母或长辈在家里开展的对子女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活动。传统上以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最大区别就是,家庭教育不像学校教育那样有正规的课程、教材、...
    2020-07-17 阅读全文
  • 我给乐高的定位,家庭教育的好工具 今天为大家准备了北京外国语实验学校的李赫敏老师写的文章,一起来听听她对乐高的看法和心得吧。 作为一名在职小学教师,平日接触最多的就是孩子,自己也有一个5岁半的儿子,接触的孩子多了,自然而然会去做一些比...
    2020-12-16 阅读全文
  • 家庭教育问题——家庭教育咨询实录 一直想聊聊上星期为社区作家教义务咨询的事,因为那天给了我意外的欣喜。其实我也就准备给大家发发传单递个水什么的,实际上后来领到的任务是给活动拍录像。 那天雨很大,我们只有在社区的屋檐下局促摆摊。见一老...
    2020-10-03 阅读全文
  • 基于家庭教育模式的几种家庭教育方法 基于家庭教育模式的几种家庭教育方法 一、家庭教育模式分析 对家庭教育进行模式分析,因为分析视角的差异,家庭教育模式的类型也存在差异。以教育意识为核心,家庭教育过程表现为四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为家长、孩...
    2020-09-29 阅读全文

人生的路要自己走 我的小孩跟同龄人相比更加个性独立、思想成熟,我自认是个“懒妈”,对我孩子采取放养模式。 我小孩在大二的时候,她想申请做埃塞克志愿者去国外帮助别人,她问我的意见,我说你自己想明白一些问...

2020-09-30 阅读全文

所谓家庭教育就是在家里或家庭开展的教育。具体说,就是父母或长辈在家里开展的对子女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活动。传统上以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最大区别就是,家庭教育不像学校教育那样有正规的课程、教材、...

2020-07-17 阅读全文

今天为大家准备了北京外国语实验学校的李赫敏老师写的文章,一起来听听她对乐高的看法和心得吧。 作为一名在职小学教师,平日接触最多的就是孩子,自己也有一个5岁半的儿子,接触的孩子多了,自然而然会去做一些比...

2020-12-16 阅读全文

一直想聊聊上星期为社区作家教义务咨询的事,因为那天给了我意外的欣喜。其实我也就准备给大家发发传单递个水什么的,实际上后来领到的任务是给活动拍录像。 那天雨很大,我们只有在社区的屋檐下局促摆摊。见一老...

2020-10-03 阅读全文

基于家庭教育模式的几种家庭教育方法 一、家庭教育模式分析 对家庭教育进行模式分析,因为分析视角的差异,家庭教育模式的类型也存在差异。以教育意识为核心,家庭教育过程表现为四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为家长、孩...

2020-09-29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