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最新教案陈毅探母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1-10-01

画风教学设计。

身为小学的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为了让学生的语文基础打牢,为了更好的学习,一般教师都会在授课前准备教案,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这样接下来教学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有了解过小学语文教案应该怎么写吗?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最新教案陈毅探母 教学设计”,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l         陈毅探母 教学随笔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解题 1、 板书课题。 2、 指名借助拼音读课题,用课文中的词语讲“探母”的意思。 3、 简介陈毅。 4、 过渡:陈毅是一位元帅,国内外知名的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他对待自己的母亲是怎样的呢?学习了《陈毅探母》大家就知道了。 二、初读指导 1、 轻轻读课文,读后仔细看书上的插图,找一找课文中的哪些句子是写图上内容的,把它们们画出来读读。 (1)       写第一幅图的句子是: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 (2)       写第二幅图的句子是:他打来一盆水,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 2、 再次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自由读,并想一想它们的意思。 (1)       揭示生字词: 母亲 元帅 故乡 多少 今天 应该 陈毅 探母 询问 一盆 五十岁 替 (2)       指名拼读生字词。正音,重点指导前鼻音的字和后鼻音的字。 (3)       有哪些生字词的意思已经懂了?同座互相交流。 (4)       教师抽查。 3、 默读课文,给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1)       用几个字给两幅图拟个题目。 (2)       想一想各个自然段的意思。 三、作业 1、 读拼音,写出词语。(略)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 听写生字词:故乡 母亲 多少  应该 今天 2、 小黑板揭示,口头填空: (1)(    )进家门,陈毅(    )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    )地(        )。 陈毅元帅(    )多岁了,还替母亲(      )。 3、 写出意思相反的词:多(   ) 小(   ) 4、 指名朗读课文。 二、精读训练 1、 出示练习题,要求口头填空。 (1)第一自然段写陈毅元帅知道母亲生病后,(      )。 (2)第二自然段写陈毅(     )询问母亲病情,替母亲(     )。 (3)第三自然段写陈毅说,替母亲洗衣服是(      )的。 自由读课文,试填试答,同座互相交流。当众填空。 师生评议。 2、 教师:陈毅元帅是很孝顺的,请画出课文中写陈毅孝顺母亲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要画出它们? 学生发言后,肯定如下答案: 第一自然段:赶回 第二自然段:“一……就……细心地询问”、“一边……一边……”等。 第三自然段:“你也五十多岁了,还……”、“给你洗衣服,是应该的”等。 讨论这样画的理由。 3、 继续自由读课文,读后口头填空。 陈毅元帅知道母亲生病了,立即(        )。一进家门,就(                ),还替母亲(           ),他是一位(           )。 质疑问难。 三、作业 1、 练写生字。 2、 用下列生字组词。 3、 读一读,再用“一边……一边……”说句话。 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 读一读,再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 陈毅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突出重音。 二、写字指导 1、 记忆字形。 揭示本课生字,自主学习,看谁能够想到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结合学生发言,归纳记忆字形方法。 (2)       猜谜语。 (3)       部件法。 (4)       换一换。 (5)       减一减。 2、 指导写字。 (1)       自主学习,看看写这些字的注意点是什么。 (2)       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特别提醒注意点。 3、 学生描红。 三、作业 (1)       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2)       把生字跟相应的音节连起来。(略)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l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练习用“一边……一边……”说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亲情,懂得要像陈毅那样孝敬长辈。 l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 l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挂图、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计划:                     赶    回                   细心询问 11 陈毅探母                       孝顺                   洗    衣                   应    该 l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 描红、仿影、临写、朗读。 课外: 完成《习字册》

yJS21.com更多精选小学语文教案阅读

最新教案锄禾教学设计


《锄禾》是北师大版小语教材的一首古诗。这首五言绝句描写了诗人所见到的农民在烈日下锄草松土,汗流满面的情景,以及想到的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辛苦所得的道理。新大纲明确指出第一学段的诗歌阅读目标“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这首诗虽然浅显易懂,但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初次接触古诗,也是很不容易理解的。这就需要教者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一、理解题意,了解古诗结构。

首先解题,“锄禾”,即给禾苗锄草松土。然后告诉学生这首诗共四行,每行5个字,这种格式的诗叫“五言绝句”。

二、教给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

第一行“锄禾日当午,”

1、谁知道“锄禾”的意思?

2、“日当午”是什么意思?(中午太阳晒得最热的时候)

3、教师讲解:古人写诗时,为了读起来朗朗上口,往往把词语的顺序进行了位置的调换,在这一行里,就应该把“锄禾”和“日当午”的顺序还原,翻译起来才通顺。

4、指名学生翻译,教师及时补充和表扬,注意要说出“谁”在“锄禾”。

第二行“汗滴禾下土。”

1、教师讲解:我们学习古诗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先理解诗句中每个词(字)的意思,然后再把它们连成一句完整通顺的话就是诗句的意思了。

2、指名学生说:“汗滴”、“禾”、“下”、“土”的意思。

3、指名学生翻译这一行诗句。

第三四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学习方法同第二行,学生对整句话的意思容易理解。

2、“皆”是什么意思?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反复让学生逐字逐句地对着原诗翻译,要求翻译和原诗一一对应,直到学生知道“皆”就是“都是”的意思为止。

3、板书“皆”的意思,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联系生活实际,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1、在学生理解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后,教师示范“锄禾”的动作,让学生跟着在下面做,要求双手握拳,一前一后,好似抓住锄头似的;前腿弓步,后退伸直;低头弯腰,左右“锄草”。教师并渲染此时是正午太阳晒得最热的时候,人人满头大汗的情景。然后询问学生的感受,并趁热打铁告诉学生农民伯伯每天从早到晚都是这样在烈日下艰难劳作,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农民种粮食的辛苦,激发他们对农民和农民劳动的尊重。

2、在学生理解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在家庭和学校用餐时,自己或别人有无浪费粮食的现象。如果有,在学了这首古诗后,你会如何去做?从而让学生明白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道理。

四、朗读古诗,感受语言的优美。

在学生理解全诗后,教师可告诉学生在朗读五言绝句是,大部分是在前2个字后有稍长的停顿。接着教师示范读,让学生体会古诗的韵律美。然后让学生练习读,进一步体会古诗的情感,必然水到渠成。

最新教案《春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

 3.了解春笋具有战胜重重障碍、不断向上生长的顽强生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了春笋节节向上、茁壮成长的情景,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读”、“悟”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和蓬勃向上的气势。

教学过程:

一、 猜谜激趣,揭示课题

 1、 猜谜: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谜语,想不想猜?仔细听――

头戴尖尖帽,身披节节衣。每年二三月,脑袋钻出地。知道是什么吗?

 2、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提醒:“笋”是一个生字,平舌音。

 3、  瞧!老师把小春笋带到教室里来了,你们看,它长的什么样子呀?

 出示竹笋实物,认识“浅褐色”。

 剥开春笋,感知“嫩生生”。

二、 初步感知美文

 1、这样一个“嫩生生、浅褐色”的春笋娃娃多可爱啊,它是怎么生长的呢?竖起小耳朵仔细听。(播课文录音)

 2、喜欢春笋娃娃吗?打开课本,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注意读书姿势啊!

 3、按要求自读,师巡视指导。

 4、检查自读:(1)个别读;(2)开火车读;(3)游戏:找朋友

 5、把生字带入课文读。

 6、指名读课文,听后评价读。

三、 潜心会文,读出情趣

 1、情境描述:小朋友,春姑娘悄悄地来到了我身边,她带来了柔柔的春风,带来了密密的细雨,还带来了隆隆的雷声,轰――轰――

 2、那一声春雷,唤醒了谁啊?

 3、出示: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指名读。

 4、让我们来当春雷,唤醒小春笋。(师生模仿)

 5、春雷爷爷会对小春笋说些什么?

 6、这一声春雷,还唤醒了谁呢?

(出示填空)一声春雷,唤醒了(   ),唤醒了(   ),唤醒了(   )------

[练习的设计注重知识的迁移,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举一反三,展开想象的翅膀。]

 7、(播放有雷声的音乐)师指图说:小春笋在春雷爷爷的呼唤中醒来了。投影出示,生口头填空,反复朗读,练习背诵。

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它们(   )泥土,(   )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   )出来。

 9师:小春笋睁开眼睛一看,呀!好大的一个世界,它看到了什么?会说什么?请你把自己当作小春笋,和你的朋友说一说。(走下位子练习说话)指名说。

句式训练:我终于看到了--------------------------------- 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刚出来的春笋是怎样的?自己读读,指名读。

2、通过看图体会春笋的可爱,指导朗读第一句。

3、自读第二句,指导朗读。

“迎着”该是怎样的?师指图:你们看,春风轻轻地吹,春雨细细地下,笋娃娃挺起了小胸脯,笑得多甜呀,多神气呀!你能读好这一句吗?指名读,师生评价。

[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4、春笋是怎样长的呢?指名读最后两句。

5、师:春笋从嫩嫩的笋芽儿,长呀长呀,越长越高,越长越高,长成了一根根竹子。你能看着图向大家介绍春笋是怎样生长的吗?(指名上台说)

最新教案《大海睡了》教学设计


备课的过程还真是伤脑筋,越是想得多越是无从教起,看看论坛上别人的备课,觉得这也好那也好,却忽然迷失了自己,别人的好东西也不能全拿过来用啊,没有自己思想的备课只怕会东施效颦。想了两天没有动笔,明天就要开始上课了,课还是没有备出来。思路有了一些,很想上一节比较实在的课,不花哨,能让学生真正有所得。一年级的孩子入学已经快三个月了,但是巩固拼音,识写生字仍然是重中之重,因为孩子们还没有学会课前预习,所以在识字这一块要占用一半的课堂时间,学生接触朗读时间不长,读的文章也不多,朗读水平和朗读能力都很低,需要着重的指导和引导,这是本课的第二个重中之中。夜晚的安静和白天的喧闹对比强烈,在对比中学生对夜晚大海的安静会印象更加深刻。所以如果有时间加上改编诗歌的形式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是个促进,不过怕是一节课无法完成这么多内容,如果不能完成就作为机动内容,时间够就上,时间不够挪到别的时间再拓展吧。因为难得用一回课件,就准备滥用一下,让学生过把多媒体教学的瘾,基于这两点,我设计了自己上课的内容。

教学目标:能够熟练读出本课的生字词。为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打下基础,初步了解记忆生字的方法如:熟字记忆,联想记忆等。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有表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把大海的静和大海的可爱溶入到朗读中去。改编诗歌对比学习,对大海的静动了解的更透彻。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1、(点击出现大海的图片,图片上有注音的“大海”两个字)问:“你们看这是什么?”齐读大海。“海”这个字你们认识哪一部分?

2、(点击海,三点水闪动几下。)另外一部分谁认识?(说对的小朋友问问怎么认识的,趁机表扬,鼓励学生多种途径多认识生字)     

3、(点击海,出现注音的每,让学生齐读认一认)

4、(点击海,“每”缩回去“海”的两个部分替换闪动)说说“海”是由什么和什么组成的。因为这个是初次练习,估计可能会浪费点时间让学生多说说。让学生学习用熟字记忆字形的方法。小结:指着海对学生说,看大海的每个地方都有水,我们这样想就能记住海这个字了(让学生知道记字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联想记忆)

5、想不想看看大海?老师带你们去欣赏白天的大海(点击播放大海的视频)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大海给你的什么样的感觉?

6、海风和海浪你追我赶,相互闹着玩呢!那巨大的声音就是浪花在欢快的笑声。    白天,风儿闹着,追逐着浪儿,浪儿笑着,向前奔跑着。白天的大海多热闹啊。可是到了晚上,月亮升上了天空,星星露出了笑脸,大海睡了。(点击出示大海夜景图,“睡了”出示在“大海”的旁边)

7、大家都是怎样睡觉的?(点击睡的“目”一闪一闪)闭上眼睛就睡着了,所以睡要用目做偏旁。

8、睡是由什么和什么组成的?(点击出现“注意的目”和“注意的垂”)这里只出现提示字音让学生看着字音练习说。教师小结一下,眼皮垂下来把眼睛遮住,我们就睡着了。联想记字。

9、大海睡了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首诗歌,想不想听一听老师给大家朗读一遍?(配乐朗读)

读熟生词,读通课文

1、喜欢这首诗吗?知道老师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听吗?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窍门,只要把这些词宝宝读熟了就能读好诗歌了,大家快点来认识一下这些词宝宝吧(点击出示本课的注音的词:不闹、深夜里、睡觉、抱着、背着、那、她、鼾声、明月)自由练读,指读,齐读

2、(点击去掉拼音)去拼音指读,齐读

3、(点击打乱词语的顺序)齐读,指读,齐读、词宝宝大家都认识的不错,试试读读诗歌,看看诗歌一共有几句话。指名读第一句,正音。齐读第一句。指名读第二句,正音。齐读第二句。

赏读诗歌,指导朗读,入情入境

1、(点击出示诗歌的第一句,并且不笑和不闹两个词闪动后变色)看,两个词宝宝在闪动呢,它在问大家,谁不闹了?谁不笑了?为什么不闹不笑了呢?风儿、浪儿是两个多懂事的孩子啊,怕吵醒了大海,不闹也不笑了多安静了。我们也像风儿浪儿学习,轻轻的读第一句,别吵醒了大海。指名读。学生评价。指导学生读的时候注意停顿的地方。

2、(点击出示诗歌的第二句,抱着、背着、鼾声、她这些词闪动变色)这些词宝宝问小朋友们,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吗?抱着、背着、用动作表现,启发感受、你被谁抱过,背过?什么感觉?诗歌里是谁抱着谁?谁背着谁?,你觉得大海像谁?:对呀!大海也觉得能躺在妈妈的怀里多舒服呀!谁来读读!指名读老师评价。让我们一起躺进大海妈妈的怀抱里,感受那种幸福。齐读。什么是鼾声?你们听过爷爷奶奶睡觉时打呼的声音吗?现在我们来学学,孩子们学得还真象,指出这就是鼾声。那大海会打鼾吗?它的鼾声是什么?孩子们立刻找到是“潮声”,再点是什么样的“潮声”?“轻轻的。”再学学轻轻的“潮声”,这就是轻轻的潮声。就像大海妈妈熟睡后发出的鼾声。多么安宁,多么温柔啊。明月和星星依偎在大海身边,大海也像一位慈祥的妈妈哄着孩子睡着了,自己也发出了轻轻地鼾声。

师:请小朋友把这四行诗连起来读一读,读的过程中可以带上丰富的表情和适当的动作。海风和海浪多像玩累了的孩子呀!到了晚上,他们停止嬉闹了,大海就像一位慈祥的妈妈哄着自己的宝宝安静地睡熟了,还发出了轻轻的鼾声。这是多么奇妙的想象呀!让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美美地读一读。

生:齐读全诗

3、(点击诗歌消失)  表演背诗:啊!美丽的小诗没了,去哪儿了呢?哦!肯定都到小朋友的心里去了,我们一起用最美的声音把它背出来。作为送给大海妈妈的礼物。

随机内容,  课文延伸

1、夜晚的大海多么宁静啊!第二天清晨,大海醒来了。休息一晚的海风,海浪会做些什么呢?静静地看(出示清晨海浪图。)

2.    我们一起来仿照“大海睡了”写一首“大海醒了”。

出示:风儿闹了,浪儿笑了,清晨,大海醒来了

请你们仿照着课文的样子帮老师把小诗写下去。醒来后的大海

还会做些什么呢?自己先托着下巴想想。

(本课背的仓促,开始还比较细一些,后面就越来越粗糙了,最后索性不想了,借用了寒江雪柳等一些网络朋友的过渡语,小的片断。完成了此次备课,感谢这些朋友,感谢网络。感谢凤凰。)

1、夜晚的大海多么宁静啊!第二天清晨,大海醒来了。休息一晚的海风,海浪会做些什么呢?静静地看(出示清晨海浪图。)

2.    我们一起来仿照“大海睡了”写一首“大海醒了”。

出示:风儿闹了,浪儿笑了,清晨,大海醒来了

请你们仿照着课文的样子帮老师把小诗写下去。醒来后的大海

还会做些什么呢?自己先托着下巴想想。

(本课背的仓促,开始还比较细一些,后面就越来越粗糙了,最后索性不想了,借用了寒江雪柳等一些网络朋友的过渡语,小的片断。完成了此次备课,感谢这些朋友,感谢网络。感谢凤凰。)

最新教案2 雨点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并会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一点水的变化常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教时

  第一教时

 一、 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 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今天给大家猜一个谜语,看谁最聪明。

 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雨)

 2、 和老师一起写“雨”,你能帮“雨”找找好朋友吗?

 3、 板书:雨点。今天我们就要和小雨点一起作一次有趣的旅行。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 检查自学效果。

(1) 认读生词(小小火车谁来开)

(2) 认读生字(小小老师在哪里)

 3、 学生再次读课文,思考:你和小雨点落到了哪些地方?

(1)指名答。(板书:池塘、小溪、江河、海洋)

        (2)你能把刚才四位小朋友说的四句话并成一句话来说吗?(引导用“雨点落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说话。)

      4、朗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       (2)自由练读。      (3)指名读。

 5、师:雨点来到不同的地方,它们的表现究竟有什么不同?我们一句一句来读,好吗?

   【学生通过两次不同要求的读,对诗歌有了一个整体感知。接着让学生用“雨点落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句式,说清了诗的大意,把感知课文与听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又用“雨点落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了句式的转换,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同一意思可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

三、讲读课文。

(一)讲读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 池塘

 (1)看,这就是池塘。(多媒体播放:池塘画面)

 (2) 雨点宝宝轻轻地落下来,(出示生字)落。读准字音

       雨点是从空中落下来的,它落进了池塘里。它在池塘里干什么呢?(板书:睡觉,读准字音)

 (3) 小雨点为什么一到池塘就睡觉了?

 (4) 是啊,平静的池水一动不动,小雨点就是在这样的池塘里睡觉的。不知道它现在的感觉怎么样呢?你有过这样舒服的感觉吗?

 (5) 小雨点睡的好香啊,我们不要吵醒它,轻轻地读好吗?

  指导读好第1句。

(二)讲读第二句。

 1、指名读第二句。★ 小溪

(多媒体课件播放:小溪画面)

(1) 小溪和池塘有什么不同吗?小溪的水缓缓地流着,就像在干什么?书上是怎么说的?

(2) 雨点宝宝落进小溪里还在舒服地睡觉吗?(板书:散步)

(3) 你散过步吗?了、上来试试,感觉怎么样?

(4) 为什么小雨点来到小溪里就散步了呢?

(5) 是啊,溪水缓缓地流着,小雨点就跟着小溪水一块儿散步呢,你看它多悠闲自在啊!

(6) 指导朗读。

(三)讲读第三句。★ 江河 (多媒体课件显示:江河画面)

 (1) 江河与小溪又有什么不同呢?

 (2) 雨点宝宝来到江河里,又有什么活动呢?(板书:奔跑)

 (3) 奔跑与散步有什么不同吗?

 (4) 你能读一读让大家感觉小雨点是在江河里奔跑吗?指名读。

 其他同学注意听,听一听他有没有读懂。评读。齐读第3句。

      (四)讲读第四句。★ 海洋

 (1) 多媒体出示,这就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无边无际,小雨点落进大海中,又在忙碌些什么呢?(板书:跳跃)

 (2) 你能做一下跳跃的动作吗?

 (3) 小雨点为什么会在大海中跳跃呢?

 (4) 你能读出这种跳跃的感觉来吗?

 3、 小结:今天我们也跟着小雨点作了一次愉快的旅行,你们喜欢这首诗歌吗?喜欢就读好它。指导朗读。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加动作读)

四、教学生字。

 1、出示字卡,读读生字卡片,巩固字音。

 2、这些生字不光要认识,还要能记住它们。本节课,我们学了几个有三点水的字?

 3、“落”是上下结构的字,三点水在这里不做偏旁了。

   你怎么记住这个字?

   “海”这个字请小朋友注意右边“每”的笔顺。

   “洋”这个字怎么记呢?

 4、师范写“落”、“海”、“洋”。

 5、学生描红、临写,师巡视指 

相关推荐

  • 最新教案锄禾教学设计 《锄禾》是北师大版小语教材的一首古诗。这首五言绝句描写了诗人所见到的农民在烈日下锄草松土,汗流满面的情景,以及想到的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辛苦所得的道理。新大纲明确指出第一学段的诗歌阅读目标“诵读儿歌、...
    2021-10-13 阅读全文
  • 最新教案《春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 3.了解春笋具有战胜重重障碍、不断向上生长的...
    2021-09-25 阅读全文
  • 最新教案2 雨点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
    2021-10-12 阅读全文
  • 最新教案《大海睡了》教学设计 备课的过程还真是伤脑筋,越是想得多越是无从教起,看看论坛上别人的备课,觉得这也好那也好,却忽然迷失了自己,别人的好东西也不能全拿过来用啊,没有自己思想的备课只怕会东施效颦。想了两天没有动笔,明天就要开...
    2021-10-05 阅读全文
  • 最新教案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语言生动优美,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益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象。课文...
    2021-10-14 阅读全文

《锄禾》是北师大版小语教材的一首古诗。这首五言绝句描写了诗人所见到的农民在烈日下锄草松土,汗流满面的情景,以及想到的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辛苦所得的道理。新大纲明确指出第一学段的诗歌阅读目标“诵读儿歌、...

2021-10-13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 3.了解春笋具有战胜重重障碍、不断向上生长的...

2021-09-25 阅读全文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

2021-10-12 阅读全文

备课的过程还真是伤脑筋,越是想得多越是无从教起,看看论坛上别人的备课,觉得这也好那也好,却忽然迷失了自己,别人的好东西也不能全拿过来用啊,没有自己思想的备课只怕会东施效颦。想了两天没有动笔,明天就要开...

2021-10-05 阅读全文

教材分析: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语言生动优美,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益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象。课文...

2021-10-14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