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寻找乐器
发布时间:2019-12-12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说课稿 幼儿园音乐教案大班 幼儿园大班音乐说课稿目标:
1、知道生活中处处有各种各样的乐器。
2、学会用身体上的、大自然中的及日常生活中的物品等发出的声音奏出节奏音乐,并会将之匹配到当中。
3、感受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美,体验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音乐。
准备:
1、物质准备:磁带《谁的声音最好听》;乐器:小鼓、小锣、三角铁、碰铃、沙球;日常用品:搓衣板、脸盆、瓶子、杯、茶叶罐、锅、盒子、塑料盆、桶、筷子、铲子、碟、碗、汤匙、钥匙等;大自然的物品:石头、小棒,大自然中各种样的声音录音等。
2、知识准备:认识以上各种乐器,熟悉歌曲《谁的声音最好听》、《小红帽》;熟悉节奏型:
活动过程:
一、以“乐器们要比赛谁的声音最好听”引题。
1、幼儿边听音乐边想:有什么乐器在比赛?这些乐器发出什么声音?加深幼儿对乐器及其声音的认识。
2、幼儿模仿节奏:
二、寻找乐器:“小朋友觉得这些乐器的声音好听吗?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乐器,那什么叫乐器呢?”
1、介绍“乐器”的定义:凡是能够发出好听声音的东西都叫乐器。
2、
3、幼儿自由寻找,自由敲打,找出其形象的声音记录下来并模仿。
4、请幼儿说说找到了什么乐器:身体乐器、生活乐器或是自然乐器?它们发出什么声音?指导幼儿将其记录贴在节奏谱下。
三、配乐
1、幼儿用自己选定的乐器进行配乐,与同伴比一比谁的声音最好听。[作文5000网 ZW5000.COM]
2、请个别幼儿以比赛的形式进行配乐展示。
四、介绍身体上最好用的乐器--嗓子,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嗓子。
五、迁移:请幼儿再自由选定一种乐器,并为歌曲《小红帽》伴奏。
教师引导幼儿将乐器进行合理的匹配之后进行合奏。
六、幼儿讨论听了这些乐器的合奏之后的感受及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能当乐器进行演奏。
七、自由活动:选自己喜欢的儿歌或歌曲将之与这些乐器进行匹配。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教案阅读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快乐的机器人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机器人走路、跳舞的姿态,培养节奏感。
2、学习遵守游戏规则。
3、能大胆合作创编,体验游戏的愉悦。
二、活动准备:
音乐
三、活动过程:
(一)听乐曲、做动作。
1、幼儿听乐曲,熟悉乐曲的旋律。
2、引导幼儿听乐曲学做机器人的基本动作。
(二)创编动作,讲规则。
1、引导幼儿创编机器人劳动等动作。
2、肯定幼儿创编活动的情况。
3、告诉幼儿音乐游戏的规则。
(三)明规则、做游戏
1、教师担任“指挥员”,与幼儿一起游戏一遍。
2、幼儿拖选一名同伴担任“”管理员”,游戏进行一遍。
3、引导幼儿评价游戏的情况后,游戏继续进行。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大家
目标:
1.能跟随伴奏表演戏曲或有戏曲风格的歌曲,感受戏曲曲调的特点。
2.丰富对中国戏曲文化的认识。
3.知道寻找空处进行动作表演,动作的幅度不影响周围的同伴。
准备:
1.邀请有戏曲表演特长或对戏曲表演感兴趣的家长志愿者来园,参与音乐区戏曲表演的指导。
2.选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学习过的戏曲表演视频资料,如京歌《戏说脸谱》《龟兔赛跑》《大吊车》、豫剧《锄草》等,添加到音乐区ppt节目菜单中,便于幼儿自主播放。
3.提供扇子、面具、手绢等表演道具,如有条件可提供戏曲表演的服装。
玩法说明:
幼儿自行播放想要表演的戏曲视频,选择道具及服装,在家长志愿者的指导下,尝试跟随伴奏进行戏曲表演。
指导要点:
1.教师要提前与家长志愿者沟通,让家长志愿者了解大班幼儿在戏曲表演方面的学习内容及其学习特点,以便在指导时提高幼儿对戏曲表演的兴趣,丰富幼儿戏曲表演的经验。
2.家长志愿者可根据幼儿的表演情况进行适当的示范,引导幼儿表现出戏曲拖长腔的特点,并注意演唱的合乐性。教师要鼓励幼儿仔细倾听、认真欣赏、积极模仿。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老鼠找食物
目标 :1、幼儿熟悉音乐,了解旋律中出现休止符的地方。
2、能根据音乐的旋律通过想象,创设小老鼠的活动。
准备:图片:小老鼠、美食、猫 音乐《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
过程:一、导入
师提问:小朋友们,今天方老师请了很多小客人来我们班做客,请你们来听一听,老师请了谁呢?(播放音乐)
幼儿根据音乐来想象回答.引出小老鼠。
二、过程
师:今天,方老师请来了小老鼠,来我们班做客。那请你们告诉我,刚刚小老鼠是怎么出场的呢?(偷偷摸摸的、很小心)
请小朋友们跟着音乐来模仿小老鼠的动作。
师:小朋友们请你们来猜猜小老鼠们偷偷的爬出来干什么呀?(找吃的)
师:对呀,他们爬出来要去找吃的了。那他们今天有没有找到吃的呢?我们再来听听看.(播放音乐)
幼儿回答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它们找到了好吃的东西的。(幼儿回答)
师:那他们发现了几种食物呀?我们来听听。(播放音乐)
教师跟幼儿一起听旋律中的休止符。一个休止符代表一种食物。并出示图片。
师:原来它们发现了五种食物,那我们跟小老鼠一起去搬美食把。我们先来听一听,它们是怎么搬的。(一个音搬一样东西)
老师跟幼儿一起搬美食
三、结尾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发生什么事了,谁来了。
幼儿回答
师:小猫来了,我们接下来听,又发生什么事情了呢?
幼儿回答。
师:小猫来了后,老鼠把手里的食物全扔掉了,老鼠跑,小猫追。那最后有被追到吗?
你们来猜猜看。
幼儿回答。
师:你们说的都有可能发生,现在,我们来完整的听一遍音乐。
等下老师请小朋友们来表演。
小朋友们,老师下次再带你们玩好吗。
反思:首先拿到这首歌,给我的感觉就像老鼠出来找食物,反复的听了几遍,我用一个故事来把这首歌进行了欣赏。开始是老鼠偷偷的出来看看有没有人,看了没有人之后,就找了自己的同伴出来,一起去找美食,它们找到之后,就跟老鼠们在分享美食。之后猫来了,老鼠与猫有了一场猫捉老鼠的斗争。
这首歌我主要是让孩子自主,让他们自己听,自己去感受,感受这个时候老鼠在那里做什么事情。通过它们的感受和表演,老师的引导。把整个故事串联起来。
不足的地方时,在听这首歌时候,我并没有把歌的一节节剪切出来,让孩子们更清楚的了解这个时候老鼠在干什么,让他们有点混乱。并且自己在准备动作上还不足,回应孩子的话不专业。孩子们做动作上让他们不够自主。希望下次上课我能做好这些小细节的问题。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音乐教案——大猫小猫
1.感受声音的轻重和音乐强弱的对比。
2.体验玩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大猫、小猫的图片。
2.《大猫小猫》音乐CD。
活动过程:
1.话题导入。“老师带来了一位神秘的朋友,喵喵喵喵喵是谁呀?”(带领幼儿学说喵喵喵喵喵。)
2.听辨两段音乐。
他们想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呢,听一听,是大猫来了还是小猫来了?(教师分别弹奏两段音乐。)
你是怎么知道的?大猫的声音怎么样?小猫的声音又怎么样?
我们来学学他们的声音好吗?
3.学唱歌曲。
大猫想认识你们,和你们做朋友。和你们做朋友。大猫先要介绍自己,听!
“我是一只大猫,我的声音很大,喵喵喵喵喵。”这是谁的声音?听起来怎么样?
小猫也想来介绍自己呢!小猫的声音怎么样?
一起学一学大猫和小猫。(视幼儿的学习情况唱2-3遍。)
4.请幼儿分别扮演“大猫”和“小猫”,教师弹前奏,幼儿听音乐,根据强弱的不同,判断是大猫还是小猫,然后边唱歌边做动作跑到老师的跟前。
5.音乐游戏“找小猫”。
游戏规则:大家跟着音乐一起走下座位边表演边唱歌,唱到小猫“喵喵喵喵”部分时,扮猫宝宝的小朋友就赶紧找个地方躲起来,音乐结束后扮猫妈妈的幼儿来找小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