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小班绘本《大口袋》

发布时间:2019-12-12 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 绘本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绘本说课稿

活动目标:

1、愿意用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所看见的东西,并进行大胆地猜测,体验故事中从危险到脱险的情节。

2、感受绘本中袋鼠的大口袋的神奇之处。

活动准备:

《大口袋》绘本、幻灯片、音乐磁带、手偶小白兔。

活动过程:

一 、引出主题。

(教师手插口袋来到幼儿面前)小朋友们好,你们有没有发现老师的手不见了?到哪里去了啊?(请幼儿说)哇,老师的口袋本领可真大啊?能把老师的手变得不见了,但是今天老师请来的客人啊,它胸前的大口袋本领还要大,你们猜猜他是谁?(袋鼠)今天老师就把袋鼠给请来了。

出示多媒体一:袋鼠妈妈有一只大口袋,大口袋里住着谁啊?(小袋鼠)教师小结:袋鼠妈妈有个大口袋,里面住着小袋鼠,袋鼠妈妈和小袋鼠在草地上快乐地游玩。

(放出风的声音)听,什么声音?这声音可怕吗?为什么会有这个可怕的声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来看看?(出示多媒体二)发生了什么事啊?(请幼儿说说)教师小结:大灰狼要抓小白兔,小白兔吓得拼命跑。

大灰狼追啊追,追啊追,碰到了谁啊?(出示多媒体三)大灰狼会对袋鼠妈妈说什么?袋鼠妈妈又会对大灰狼说什么呢?(请幼儿说说)教师小结:大灰狼遇到袋鼠妈妈,可袋鼠妈妈的口袋里只有小袋鼠。

(出示多媒体四)大灰狼有没有找到小白兔啊?他在想:咦,小白兔躲到哪里去了呢?你们知道吗?(袋鼠妈妈的口袋里)哇,袋鼠妈妈的口袋好神奇哦,还能帮小兔子脱险呢。

(出示多媒体五)大灰狼走了,小白兔和小袋鼠在草地上干什么呀?(在开心地唱啊跳啊)教师小结:大灰狼走了,小白兔和小袋鼠一起开心地玩起来。

你们想知道这本好看的书叫什么名字吗?他叫《大口袋》现在我们一起再来看一遍这本好看的书。(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让我们也像小白兔和小袋鼠一样开心的跳舞吧。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编辑推荐

2020幼儿园小班教案《爸爸的大口袋》


小班教案《爸爸的大口袋》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懂得要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喜欢听教师讲故事,初步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爸爸的大口袋》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教师讲故事,初步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2、懂得要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1、带领幼儿在幼儿园大门口,看哥哥姐姐是怎么上幼儿园、怎么跟老师打招呼的。

2、入园时,教师应亲切接待,与幼儿一起玩玩具和运动器具,体验大家一起玩的乐趣。

3、排练情景表演。准备道具:帽子、眼镜架及爸爸外衣,外衣贴上一个颜色鲜艳的夸张式的大口袋,内有饼干、巧克力若干。

4、设置场景:幼儿园大门及门外马路。

活动过程:

一、介绍小梦,引起观看表演的兴趣。

有个小朋友叫小梦,他从来没有上过幼儿园,都是爷爷、奶奶陪他在家里玩。现在,他长大了,爸爸妈妈要送小梦上幼儿园学本领了。小梦愿意上幼儿园吗,请看表演。

二、分段看表演。

(一)第一天

1、看!第一天,小梦是怎么上幼儿园的!

2、表演第一段。

3、表演后问

①爸爸送小梦上幼儿园,小梦扭着身子说什么?小梦从来没上过幼儿园,所以心里有一点害怕。

②爸爸从口袋里摸出什么?小梦吃了糖,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了。

(二)第二天

1、请看!第二天,小梦是怎么上幼儿园的?(看第二段表演)

2、表演后问:第二天,爸爸从口袋里摸出什么?小梦上幼儿园了吗?

(三)第三天

1、第一天、第二天,小梦都是吃了东西才上幼儿园的,那么第三天,会怎么样呢,请看表演(观看第三段)

2、表演后问

第三天,爸爸的口袋有吃的东西吗?没东西吃,小梦去幼儿园了吗?小梦是怎么说的?

三、完整讲述故事。

(一)教师生动地讲述故事。

(二)故事后问

1、爸爸的衣服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爸爸的衣服真有趣,第一天,第二天,变出什么吃的东西?

3、第三天,去幼儿园的路上,小梦去摸爸爸的口袋,摸到的是什么?(爸爸的拳头)

4、我来做爸爸,谁愿意做小梦,掰开我的拳头,看看里面是什么?(理解“掰手”的意思)

5、这一回,爸爸的口袋里什么吃的东西都没有,小梦也上幼儿园了。我们一起学小梦,高高兴兴地对爸爸说:“上幼儿园真开心,我要上幼儿园。”

△小梦真乖,现在他不吃东西,也会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小朋友,我们来比一比谁能像小梦一样,每天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四、延伸活动

1、表演游戏:学习问候语与道别语

本班老师,一位做老师,另一位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阿姨等)幼儿扮演宝宝上幼儿园向老师问好!向家长说再见!

2、来园接待时,鼓励每天高高兴兴来园的孩子。

附故事:爸爸的大口袋

第一天上幼儿园,爸爸抱着小梦,小梦扭着身子:“嗯,不去,不去嘛!”爸爸把手伸进口袋,掏呀掏,掏出一样东西。哦,是巧克力。

小梦笑了,小梦乖了,小梦不扭身子了,跟着爸爸上幼儿园。

第二天上幼儿园,爸爸拉着小梦的手,小梦扭着身子:“嗯,不去,不去嘛!”

爸爸把手伸进口袋,掏呀掏,掏出一样东西。哦,是块甜饼干。小梦笑了,小梦乖了,小梦不扭身子了,跟着爸爸上幼儿园。

第三天上幼儿园,爸爸拉着小梦的手,小梦的眼睛盯着爸爸的大口袋:“不去,不去嘛!”

爸爸眨眨眼睛,把手伸进大口袋。掏呀掏,掏出一只大拳头。小梦使劲掰开它,空的,什么也没有,爸爸笑了,小梦也笑了,他自己蹦蹦跳跳向幼儿园走去,还大声地说:“爸爸再见!”

幼儿百科:爸爸的称呼繁多,包括父亲、爸、爸爸、爸比、老爸、阿爸、爹、老爹、阿爹、爹哋、爹爹(来自英语“Dadd也把父亲称为y”的粤语发音)、爷、老子、老窦(源于“三字经”中的窦燕山,常误写为老豆,粤语)、老头、达达、多桑;还有四川重庆一些地方及周边地区称父亲为老汉(儿)等等。

幼儿园小班绘本教学:大纸箱


设计意图: 绘本《大纸箱》主要表现的是主人公宝宝和玩具小兔子使用纸箱创造性地进行游戏活动的情节。绘本以宝宝和小兔子的对话贯穿始终。透过这些简短的语句,孩子们可以体会到宝宝和小兔子之间相互照顾、关心的情感,从而对“朋友”的概念有一个粗浅的认识。透过大纸箱造型的不断变化,孩子们感悟到了无穷的创造力。 该绘本采用蜡笔绘制,以鹅黄色作为底色,画中的人物与背景以草绿、朱红、水蓝着色,虽然色彩种类并不多,但足以表现出故事温暖与喜悦的情感基调。此绘本构图简洁,使孩子一下子就能捕捉到每页画面中主角行为的变化,便于孩子观察、发现和讲述,这也符合小班幼儿的欣赏特点。 孩子玩自制玩具得到的乐趣并不亚于玩成品玩具。因为亲自参与了“玩具诞生”的全过程,孩子会体验到发现的惊喜与制作的快乐,这种体验对孩子而言弥足珍贵。我们结合纸箱易得又易变化造型的特点,对绘本《大纸箱》进行素材开发,设计了适合小班幼儿的绘本阅读活动“大纸箱”,美术活动“大纸箱变变变”“大纸箱涂鸦乐”等,在系列活动中培养幼儿发现与创造的能力,增进亲子感情。 绘本阅读活动:大纸箱 目标: 1.在玩纸箱的过程中体验发现的惊喜与制作的快乐,萌发探索兴趣。 2.在游戏互动中理解绘本内容,学说简单对话,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3.体验绘本阅读及纸箱游戏带来的快乐。 准备: 大纸箱,绘本《大纸箱》PPT,轻音乐。 过程: 一、发现大纸箱,产生活动兴趣 师:请你们看一看,活动室里有什么?(大纸箱。) 师:你们玩过大纸箱吗?是怎么玩的? 二、观看图1,产生阅读绘本的兴趣 师:有一个宝宝也找到了一个大纸箱,还玩起了游戏。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怎么玩纸箱游戏的?好,我们大家来看一看。 师:宝宝发现了大纸箱,他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宝宝是和谁一起玩纸箱的呢?猜猜看,宝宝是会对小兔子说什么? 三、自主阅读绘本,发现纸箱的变化 1.自主阅读。 师:请你们自己看看宝宝和小兔子是怎么玩纸箱游戏的,可以把自己的发现告诉旁边的小朋友哦。 (教师重点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如轻轻翻书、爱护图书等,鼓励幼儿和同伴交流宝宝、小兔子的玩法。) 2.交流讨论。 师:宝宝和小兔子把纸箱变成了什么玩具? 四、亲身体验,感受纸箱“变化”的乐趣 1.观看图2、图3。 师:宝宝和小兔子在哪里?你们想不想到大纸箱里面去看一看、玩一玩呢? (教师带领幼儿边游戏边念儿歌:大纸箱放放好,小手要把箱扶牢。小腿轻轻抬,慢慢走进来。小心蹲下身,快快藏起来!) 师:咦,怎么天一下子黑了?怎么办呢?(引导幼儿发现一扇小窗户。) 2.观看图4、图5。 师:宝宝和小兔子正玩得开心,突然天气怎样了?(播放下雨的音乐。) 师:宝宝和小兔子躲在哪里?大纸箱变成了什么?宝宝会对小兔子说什么? 师:雨停了,他们还会继续和纸箱一起玩游戏吗? 3.观看图6、图7。 师:瞧,宝宝现在在干什么呢? 师:宝宝为什么要把好好的纸箱剪了呢?他们会把纸箱变成什么呢? 师:看,变成了什么?纸箱做的飞机飞得高不高啊?你从哪儿发现的? 4.观看图8、图9。 师:飞机降落了。听,咕噜咕噜……这是什么声音? 师:原来是肚子饿了,在咕噜咕噜地叫。 师:吃饭需要桌子。谁会把飞机变成桌子呢?(幼儿尝试操作。) 师:我们来看看他们有没有成功。看,宝宝和小兔子正坐在他们“变”出来的桌子前点菜呢。 5.观看图1O、图11、封底。 师:吃饱了,宝宝和小兔子又想干吗呢?这次他们将纸箱变成了什么? 师:你从哪儿看出这是一座房子? 师:天黑了,星星、月亮出来了,宝宝在干什么? 师:对,宝宝、小兔子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宝宝做了一个梦,梦到了一个大纸箱。 五、活动总结,拓展延伸 师:看,故事中一个废旧的大纸箱能变出这么多好玩的东西。如果有很多纸箱,一定会有更多有趣的事情发生。你们家里有纸箱吗?请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玩一玩,然后到幼儿园来告诉大家你们是怎么玩的。 美术活动:大纸箱涂鸦乐 目标: 1.能用油画棒画出圆点、圆圈和线条,并学习用水粉颜料涂画。 2.能大胆涂鸦,发展想象力。 准备: 1.油画棒,调好的颜料,水粉笔,抹布。 2.用纸箱制作的“房子”“飞机”“桌子”造型若干。 3.范画《蓝色之金》。 过程: 一、观察纸箱“房子” 师:宝宝和小兔子用纸箱变出了大房子、飞机、桌子等许多东西。不过,他们的纸箱房子、飞机、桌子都不够漂亮。怎样才能让它们变得更漂亮呢? 二、给纸箱画图案 1.商讨画法:用油画棒画点、圈、线条。 师(出示范画《蓝色之金》):这是一位叫米罗的画家画的。我们来看看,米罗都画了什么? 师:是怎么画的?(幼儿探索画法,教师引导幼儿书空练习。) 2.明确任务和要求。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画圆点、圈圈和线条。 (教师重点提醒幼儿注意:圆点娃娃身体很小;圈圈可以旋转绕;线条可以帮圆点、圈圈拉拉手,可以横着拉,可以竖着拉,也可以斜着拉。) 3.幼儿分小组自由选择纸箱房子、飞机、桌子来装饰,尝试合作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涂色 1.教师介绍涂画一方法:颜料刷刷刷。 师:在大家的帮助下,“房子”“飞机”“桌子”现在变得漂亮多了。下面我来变个魔术,让这些物体变得更漂亮,好不好?(教师蘸颜料在纸箱上涂画,边涂边念儿歌:水粉笔呀抓抓紧,颜料盘里亲一亲,再到“墙上”刷一刷,“墙面”刷得真漂亮!) 2.幼儿徒手练习。 师:我是怎么变的?(幼儿边念儿歌边徒手练习动作。) 3.幼儿分小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重点提醒幼儿注意:颜料要少蘸一点,尽量不要让它流下来;选择颜色时,颜料盘和水粉笔要对应放。) 四、欣赏交流 师:看,小粉刷匠们把“房子”“飞机”“桌子”打扮得真漂亮!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打扮的?你最喜欢哪个呢? (教师重点针对幼儿操作时的规则意识和合作行为进行点评。) 亲子活动:大纸箱变变变 目标: 1.通过亲子制作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宝宝和小兔子自由创作的乐趣,体验亲子游戏的温情。 2.遵守游戏规则,学习合作完成任务。 准备: 若干个牛奶箱、大纸箱,剪刀、美工刀、胶带等工具。 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师:今天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到了幼儿园,要和我们一起玩游戏。你们开心吗? 二、亲子阅读,开展游戏活动 1.明确游戏内容。 (1)观看封面,回忆绘本内容。 师:前几天我们读了图画书《大纸箱》,宝宝和小兔子把纸箱变成了什么? (2)引出游戏内容。 师:今天我要请小朋友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边看书一边把大纸箱也变成房子、飞机、桌子等东西。你们可以吗? 2.自主阅读,尝试制作。 (教师提醒家长尽量让孩子动手,必要时给予辅助。同时,鼓励家长每完成一个作品,就可以和孩子玩玩绘本中的游戏。) 3.分享、交流。 (教师依次展示绘本中的纸箱造型。) 师:你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用纸箱做了什么?玩了什么游戏? 三、自主探究,创意制作 1.明确任务。 师:神奇的大纸箱除了可以制作房子、飞机、桌子之外,还可以变成什么呢?请和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想一想、试一试。 2.亲子共同创意制作。 3.交流、分享。 师:你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什么?是怎么做的? 师:小朋友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真能干,可以变化出那么多的东西。我们给自己鼓鼓掌,然后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拥抱一下吧。谢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四、结束活动 师:用大纸箱变玩具真有趣!其实我们每个家里都有许多废旧物品,它们都可以变一变、玩一玩。请大家回家去找一找,试一试。 延伸活动: 组织亲子创意纸箱作品秀。 区域活动 阅读区:(1)阅读绘本《大纸箱》,学习其中的对话。(2)玩画有动物图案的纸箱骰子。用扔骰子的方式展现画面,模仿小动物说一句话。(3)利用各种盒子故事板大胆地念儿歌、讲故事。 益智区:(1)纸盒迷宫。幼儿按箭头方向滚动纸盒。(2)树叶排队。幼儿在纸盒各个面上给各种颜色、形状的树叶排队。 美工区:幼儿在各种纸箱上大胆地涂色、画画等。 生活区:(1)晾袜子、手帕。通过纸箱晾衣架,发展手腕动作。(2)树上许多红苹果。把苹果挂到树上,练习扣纽扣的技能。 建筑区:学习用纸箱、纸盒建构各种造型。 纸箱游戏区:走迷宫、打怪兽、开火车、走大鞋、打地鼠。附绘本文字部分: 大纸箱 “小兔子,小兔子,你看你看,一座大房子!” “大房子真好呀,我们进去玩一玩吧。” “咦,这儿还有扇窗户呢,我看到蓝天啦!” “哈.我也看到啦!” “哎呀,宝宝,下雨了!” “没事没事,这样就淋不到啦。听,滴答滴答,小雨点在唱歌呢。” “雨停啦,小兔子,我们再出去玩吧!” “好啊好啊,宝宝。” “小兔子,我们把房子变成一架飞机好不好?” “太好了,太好了,那样我们就能上天啦!” “飞起来了,飞起来了!哇,好高啊!” “飞机降落了!咦,咕噜咕噜!是飞机在叫吗?” “不是,小兔子,是我们的肚子饿了,该吃饭啦!” “啊,这么多好吃的东西!” “小兔子,你想吃什么?我请客!" “吃得好饱呀,小兔子,我们该回家啦。” “到家喽,到家喽!” “宝宝,快进来,我们睡觉吧。” “晚安,小兔子!” “晚安,宝宝!”

幼儿园小班绘本:我喜欢


设计意图“小袋袋”绘本系列是着名绘本大师查尔斯·福格的作品,一共四本, 《我是小袋袋》是其中一本,主要向幼儿介绍小袋袋这个动物形象。

小袋袋是一只憨态可掬、天真活泼的小袋熊,它的神态表情、举手投足就像个三岁左右的宝宝。这个形象极具亲和力,能让低龄幼儿产生由衷的认同感,孩子们在阅读中从始至终体验到快乐和新奇。将如此可爱的小袋熊介绍给孩子们做朋友,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在集体阅读中我们让幼儿分别进行了三次阅读。首先引导幼儿观察理解绘本,然后在初步理解绘本的基础上进行独立完整的感知,引导幼儿用接讲和独立讲述的方式讲述内容,最后迁移学习经验,运用“我喜欢……”的句式结合生活经验讲述。

为了使绘本更适合孩子们的阅读与理解,我们对绘本进行了适当的改编:适当删减画面,减少篇幅,选择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活动场景,按照理解讲述的侧重点不同调整了阅读,顺序,将原来较为零散的描述性语言,改编成可以让幼儿接话或独立讲述的语言。另外,因为绘本中主要运用了“我喜欢……”这个句型,所以我们将活动名称定为“我喜欢……”。

活动目标1.观察、阅读画面,理解小袋袋喜欢的事情,感受小袋袋的天真活泼。

2.愿意用动作、语言参与阅读活动,尝试运用“我喜欢……”.的句式进行讲述。

3.喜欢和同伴一起阅读图书,体验集体阅读的快乐。

活动准备ppt《我喜欢》,电脑。

活动过程1.认识书中主要人物——小袋袋,知道书名,猜想小袋袋喜欢的事情。

师:老师请来了一个新朋友,t看看它是谁?(幼儿看图片自由讨论)这是小袋熊,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小袋袋,我们和它打个招呼吧。

小袋袋很可爱,它喜欢做很多事情,你们猜猜它喜欢做什么?喜欢衰什么游戏呢?(幼儿猜想)2.初次阅读ppt((我喜欢》,理解并表达画面内容。(重点理解和讲述小袋袋跑步、玩泥巴、躺在妈媚怀里等画面)(1)跑步师:谁在跑步?

幼:小袋袋在跑步。

师:还有谁在跑步?

幼:考拉熊、乌龟、青蛙、小虫。

师:谁跑在最前面?

小结:小袋袋喜欢和好朋友们一起跑步,和它一起跑步的小动物有小虫、考拉熊、乌龟,还有青蛙。(左右方位讲述)(2)鬼脸师:你们为什么笑啊?笑什么呀?

幼:吐舌头。

师:小袋袋在吐舌头、顶鼻子、拉耳朵,我们来学一学,给旁边的小朋友看好不好看,好吗?

小结:小袋袋喜欢做鬼脸,吐吐舌头、拉拉耳朵、顶顶鼻子,真好玩。

(3)泥巴师:小袋袋在玩什么?

幼:泥巴。

师:小袋袋身上哪里有泥巴呀?(上下方位讲述)幼:头上、手上、肚子上、腿上。(教师动作提示)小结:小袋袋喜欢玩泥巴,头上、手上、肚子上都是泥,玩得真开心。

(4)大树师: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幼:小兔在跳……师:谁一动不动的呀?它举着树叶像一棵什么呀?

小结:小袋袋喜欢变成一棵大树,一动不动地站着。

(5)捉迷藏师:小袋袋在干什么?(动作引导,头、手缩成一团)谁躲起来了?谁荏找它?

小结:小袋袋喜欢捉迷藏,把自己缩成一团,让大家找不到它。

(6)回家师:玩了一天,小动物们都回家了,谁在门口等它?

(7)睡觉师:天黑了,月亮出来了,小袋袋要睡觉了。谁抱着小袋袋?小袋袋躺在妈妈的怀里感觉怎么样呀?

幼:舒服、温暖……幼儿感受“小袋袋最喜欢躺在妈妈的怀里睡觉,又温暖又舒服”。

3.完整观看ppt,在前期理解的基础上再次感知绘本内容及画面。

在音乐中静读《我喜欢》,每幅画面给孩子一点理解的时间。

4.师生共同阅读并讲述。

师:小袋袋喜欢玩这么多好玩的游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说一说吧。

5.运用“我喜欢……”的句式,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讲述。

师:小袋袋喜欢玩,也喜欢做好多好多的事情,小朋友们喜欢做什么呢?

6.活动结束。

从幼儿喜欢的游戏中选择他们最喜欢玩的游戏结束活动。

幼儿园小班绘本阅读教案:大西瓜


目标:

1.想办法帮助小老鼠解决在看望奶奶途中所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并大胆地表述。

2.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话进行表达。

准备:

1.大图书一本,小老鼠头饰,西瓜。

2.请一位幼儿扮演小老鼠。

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一幼儿扮老鼠匆匆入场。

师:小老鼠,你匆匆忙忙的要去干吗呀?

幼:我奶奶生病了,我要去看它。(互道“再见”)

师:哦!原来鼠奶奶生病了,小老鼠要去看望她。那小老鼠在会遇到一些什么事情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观察体验

观察大图书第一幅:小老鼠走在路上,它感觉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说完整的话:小老鼠热得满头大汗。

观察大图书第二幅:小老鼠经过一片西瓜地,它在干什么?它是怎么吃的?请幼儿一起表演“大口大口地吃西瓜”。

请幼儿想想:小老鼠有没有把另外半个西瓜吃掉?

观察大图书第三幅:师:小老鼠有没有吃剩下的半个西瓜?

师:小老鼠怎么不吃了?它是怎么想的?

观察大图书第四幅:师:太阳火辣辣的,吃完了半个西瓜,小老鼠是怎么做的?它把西瓜皮做成了什么?那它为什么要戴上西瓜帽呢?

观察大图书第五幅:它继续往前走,小老鼠又遇到什么事了?

幼儿自由想象回答。

师:小老鼠不会游泳,这可怎么办呢?

请幼儿为小老鼠想办法。妈$咪$爱$婴$网$幼儿园$

观察大图书第六幅:

师:小老鼠想了什么办法?

观察大图书第七幅:

师:发生什么事了?

师:狐狸要干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小老鼠又是怎么样的?你有什么办法帮助小老鼠?

观察大图书第八幅

师:小老鼠究竟有没有被狐狸吃掉呢?最后狐狸怎么样了?

师:小朋友觉得故事里的小老鼠是一只怎么样的小老鼠呢?你是从那件事情上发现的?我们再来仔细的听听这个好听的故事吧!

二、完整欣赏

师:故事已经听完了,我们来给这个好听的故事取个题目吧!

师:咦!有电话来了。哦!原来是小老鼠的。你好!小老鼠。(原来小老鼠为了感谢我们小朋友刚才对它的帮助,它带了西瓜来感谢大家呢!你瞧!它来了。

幼儿扮演小老鼠分西瓜给小朋友吃:“谢谢你们刚才帮助了我,我请你们吃西瓜!”幼儿边品尝西瓜边说:“谢谢小老鼠。”

三:活动结束。

相关推荐

  • 2020幼儿园小班教案《爸爸的大口袋》 小班教案《爸爸的大口袋》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懂得要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喜欢听教师讲故事,初步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爸爸的大口袋》教案吧。...
    2020-11-03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小班绘本教学:大纸箱 设计意图:绘本《大纸箱》主要表现的是主人公宝宝和玩具小兔子使用纸箱创造性地进行游戏活动的情节。绘本以宝宝和小兔子的对话贯穿始终。透过这些简短的语句,孩子们可以体会到宝宝和小兔子之间相互照顾、关心的情感...
    2019-12-17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小班绘本:我喜欢 设计意图“小袋袋”绘本系列是着名绘本大师查尔斯·福格的作品,一共四本,《我是小袋袋》是其中一本,主要向幼儿介绍小袋袋这个动物形象。 小袋袋是一只憨态可掬、天真活泼的小袋熊,它的神态表情、举手投足就像个...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小班绘本阅读教案:大西瓜 目标: 1.想办法帮助小老鼠解决在看望奶奶途中所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并大胆地表述。 2.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话进行表达。 准备: 1.大图书一本,小老鼠头饰,西瓜。 2.请一位幼儿扮演小老鼠。 过程: 一、...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设计:大纸箱 教材分析:每个人在幼年时都会拥有一些玩具,大多是爸爸妈妈或是亲戚朋友买的,比如洋娃娃、汽车、皮球、积木,但是也有一些是自己不经意间发现的,比如橘子皮做成的花灯,比如池塘边柳条编成的草帽,再比如空易拉罐...
    2019-12-12 阅读全文

小班教案《爸爸的大口袋》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懂得要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喜欢听教师讲故事,初步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爸爸的大口袋》教案吧。...

2020-11-03 阅读全文

设计意图:绘本《大纸箱》主要表现的是主人公宝宝和玩具小兔子使用纸箱创造性地进行游戏活动的情节。绘本以宝宝和小兔子的对话贯穿始终。透过这些简短的语句,孩子们可以体会到宝宝和小兔子之间相互照顾、关心的情感...

2019-12-17 阅读全文

设计意图“小袋袋”绘本系列是着名绘本大师查尔斯·福格的作品,一共四本,《我是小袋袋》是其中一本,主要向幼儿介绍小袋袋这个动物形象。 小袋袋是一只憨态可掬、天真活泼的小袋熊,它的神态表情、举手投足就像个...

2019-12-12 阅读全文

目标: 1.想办法帮助小老鼠解决在看望奶奶途中所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并大胆地表述。 2.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话进行表达。 准备: 1.大图书一本,小老鼠头饰,西瓜。 2.请一位幼儿扮演小老鼠。 过程: 一、...

2019-12-12 阅读全文

教材分析:每个人在幼年时都会拥有一些玩具,大多是爸爸妈妈或是亲戚朋友买的,比如洋娃娃、汽车、皮球、积木,但是也有一些是自己不经意间发现的,比如橘子皮做成的花灯,比如池塘边柳条编成的草帽,再比如空易拉罐...

2019-12-12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