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绘本《吃什么呢》
发布时间:2019-12-12 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 绘本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绘本说课稿设计背景:教材《吃什么呢?》是幼儿东方宝宝11年2月份的绘本刊。故事内容简单易懂,动物形象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小班幼儿。在研究教材时我们发现,故事中的教育内容偏向于数学领域的较多,于是我们从事物的个数上开始着手:大象吃苹果---"1"和"许多",小猪吃红薯---手口一致点数"6以内"的数,小兔吃西瓜---能说出两种物体的总数。师幼共读时,带领幼儿一起找出小动物吃东西中存在的小秘密,让幼儿知道事物由大变小、由多变少的自然规律。
活动名称:吃什么呢?
活动目标:
1、能收口一致的点数"6"以内的数,知道"1"和"许多"的区别。
2、体验物体"由大变小""由多变少"的规律。
3、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活动准备:
1、大号绘本《吃什么呢?》、幼儿人手一份小号绘本《吃什么呢?》。
2、苹果、枣子、饼干、香梨等,数量五到六个不等。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阅读。
1)师:今天,老师带了一本新的绘本,小朋友自己先从封面开始,一页一页的往后翻看。
2)幼儿再有阅读,师巡回知道并提问。
2、幼儿讲述自己看到的绘本内容。
师:在绘本里面,你们都看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师逐一出示大图片)
1)大象:有几只大象?它在干什么?
嘴巴里面有几个苹果? 盘子里面有几个苹果呢?
师:甜甜的的苹果真好吃呀!大象唔嘛唔嘛,一口一口吃的好开心。
2)小猪:几只小猪?在吃什么?
手上有几个?盘子里面有几个?(请幼儿上台数一数)
师示范数。幼儿个别数。
3)小兔:几只小兔?他们在吃什么?
小白兔的手上有几块西瓜?盘子里面有几块?
师:手上有三块,盘子里面也有三块。那这一幅图画里面一共有几块西瓜呢?我们一起数一数吧.
4)小朋友:在干什么?有些什么好吃的?有几样好吃的东西呢?
随机教育:小朋友啊呜啊呜吃的好开心啊。他有没有挑食呀?没有,而且吃的很干净。他是一个不挑食、讲卫生的好宝宝,我们要向他学习。
3、师幼共同阅读。
1)师:这本绘本讲的是小动物们和小朋友吃东西的故事,他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吃什么呢?》
师幼共同手指点读《吃什么呢?》
2)幼儿跟随老师一页一页地往后翻阅。
P3提问:在这一页里面藏着一个小秘密,请你们来找一找哦。
师引导幼儿范县苹果越来越小的规律。
3)游戏:《吃苹果》
4)师幼共同寻找在其他小动物里面藏着的小秘密。
4、品尝各种食物。
师: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准备好吃的,猜一猜是什么呢?
(苹果、枣子、饼干、香梨等,数量五到六个不等)
师幼共同品尝,体验游戏的快乐。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延伸读
幼儿园小小班语言教案:什么动物吃什么
一、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对语言游戏的兴趣;
2、掌握动物的不同叫声、动作及小动物爱吃的食物;
3、初步感受有节奏的语言。
一、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对语言游戏的兴趣;
2、掌握动物的不同叫声、动作及小动物爱吃的食物;
3、初步感受有节奏的语言。
二、活动准备:
1、小鸡、小鸭、小狗头饰;
2、比幼儿数量多的小虫、小鱼、骨头的粘贴食物教具;
3、粘贴背景图案三个;
4、图谱一张。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组织幼儿做好《拍手歌》
(二)基本部分:
1、小鸡来做客,出示小鸡头饰
导入:今天我们小小2班来了位小客人,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是谁来了?我们把小眼睛闭上余老师数3声睁开眼睛,123~~是谁呀?(出示小鸡头饰)我们给小鸡问好
老师引导幼儿给小鸡问好
"小鸡怎么叫,它喜欢吃什么?"(鼓励幼儿:真棒)
2、小鸭子来做客,放录音(小鸭叫)引出小鸭
"嘎嘎嘎,宝宝们听是谁在叫呀?"
(出示小鸭子)鸭:小朋友们好我是小鸭子,今天我也来小小2班做客,你们欢迎我吗?(引导幼儿给小鸭问好)
师:小鸭怎么叫的?宝宝们小鸭子来做客我们要请它吃什么呢?(鼓励幼儿:真棒)
3、小狗来做客,幼儿扮演引出小狗
"咚咚咚~~"(敲门声)
"咦!是谁在敲门呀?"
请一名幼儿带小狗的头饰,模仿小狗的动作跳出来"汪汪汪~我是小狗,今天我来小小二班做客大家欢迎我吗?"(引导幼儿鼓掌并给小狗问好)
师"今天呀小花狗也来做客,小狗是怎么叫的,我们来学一学,小狗喜欢吃什么呀?(鼓励幼儿:真棒)
4、以图谱的形式引出儿歌:
师:宝宝们真棒,我们的小客人还要给宝宝们表演节目呢!你们开心吗?(边念儿歌边出示教具,帮助幼儿更好、更快的理解儿歌)
小小鸡,叽叽叽,吃什么,吃小虫;
小鸭子,嘎嘎嘎,吃什么,吃小鱼;
小花狗,汪汪汪,吃什么,吃骨头。"
(以不同的形式教念儿歌)
(三)结束部分:
幼儿给小动物喂食物(幼儿的桌子上边放有小动物爱吃的食物:小虫、小鱼、骨头,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小动物的食物粘贴在相应的小动物头饰下边)
师:老师这里为小客人准备了他们喜欢的食物,现在请宝宝们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喂吃的(老师边说边示范)宝宝们快来给小动物送好吃的啦!~
五、活动延伸:
小客人的肚子都吃饱了,他们吃的可开心了,小客人还要谢谢小朋友。他们还想和宝宝们一起做游戏,你们高兴吗?那好,我们一起出去游戏吧。
幼儿园小班绘本活动:我的身体,这是什么
活动目标:
1.看看、说说、动动,感知自己的身体部位。
2.尝试用"刷刷刷,刷XX,XX刷得真干净""搓搓搓,搓XX,XX搓得真干净"的话来表述画面内容,提升表达能力。
3.感受熊宝宝与熊爸爸之间的亲情以及快乐洗澡的乐趣。
活动准备:ppt课件,音乐
活动过程:
一、认识角色,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班来了三位动物朋友,看看是谁呀?几只熊?
我们听一听他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宝宝和贝贝长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熊爸爸和熊宝宝今天要去干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逐页看图,尝试表达
1.看看,他们准备去干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你们经常洗澡吗?是的,爱干净的宝宝要经常洗澡。
3.熊宝宝和熊爸爸会怎么洗澡呢?我们来听一听。
4.宝宝帮爸爸洗哪里?用什么洗的?贝贝用什么洗的?宝宝怎么说的?贝贝呢?
5.他们又帮爸爸洗哪里呢?(幼儿自由说)宝宝、贝贝和你们说得一样吗?
6.宝宝、贝贝真能干,爸爸要夸奖它们呢。(录音)
7.呀,熊爸爸怎么啦?为什么会哈哈大笑?听,爸爸怎么说?
8.最后看看洗哪里了?宝宝和贝贝是怎么洗的?
9.熊爸爸变成怎样的了?听听熊宝宝开心地说了什么?宝宝和贝贝变成了什么?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帮他们冲水吧。
10.熊宝宝和熊爸爸浑身洗得干干净净,瞧,他们在浴缸玩游戏,多开心呀!
三、快乐游戏,体验乐趣
1.说一说熊宝宝帮熊爸爸洗了身体的哪些部位,
熊爸爸:熊宝宝帮我洗了这么多地方,你们还记得是哪里吗?
2.玩泡泡游戏,巩固对身体部位的认识。
3.帮同伴洗澡,体验游戏的乐趣。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什么动物爱吃什么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动物的不同叫声、动作及小动物爱吃的食物;2、喜欢运用有节奏的语言表现小动物的叫声和食物。
喜欢运用有节奏的语言表现小动物的叫声和食物。
活动准备:
1、小猫、小鸡、小鸭、小山羊、黄狗等幼儿较熟悉的动物头饰,每人一个;其它幼儿较熟悉的动物玩具、图片(牛、马、兔子等)
2、小鼓一面;
3、不透明的口袋一个;森林的背景图一张。
活动过程:
1、游戏:什么动物走来了
"今天来了几位小客人,它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你看是谁来了?"
老师带小鸡的头饰,模仿小鸡的动作走出来"谁来了?"
"小鸡怎样叫?""小鸡喜欢吃什么?"
幼儿和老师(鸡妈妈)一起走,捉虫子吃;老师敲小鼓,有节奏的说:"小小鸡,叽叽叽,吃什么,吃小虫";将
小虫子的图片贴在小鸡的旁边。
(以此类推,老师扮演不同的小动物走出来, 和幼儿一起模仿动物的动作、叫声;并运用有节奏的语言进行表述)
2、游戏:小动物出来玩
(1)摸口袋:
老师把小动物的头饰、玩具、图片装在口袋里,请幼儿来摸动物,拿出后,老师根据图上的动物问话,幼儿集体回答。
(2)小动物出来玩:
请幼儿自己选一种动物的头饰,听动物的叫声,模仿的动作,出来找喜欢的食物吃,并运用儿歌的有节奏的语言描述。(如:出示小鱼的图片或听到嘎嘎嘎的声音,带小鸭子、小猫的头饰的幼儿就学小鸭子、小猫的样子,走出来,"小鸭子,嘎嘎嘎,吃什么,吃小鱼"。"小花猫,喵喵喵,吃什么,吃小鱼"。)
3、将幼儿的话编成儿歌:
今天,你们都会说什么动物吃什么了,老师把你们
说的话变成了一首儿歌,你们听:
"小鸭子,嘎嘎嘎,吃什么,吃小鱼;
小小鸡,叽叽叽,吃什么,吃小虫;
小花猫,喵喵喵,吃什么,吃老鼠;
小山羊,咩咩咩,吃什么,吃青草;
小黄狗,汪汪汪,吃什么,吃骨头。"
延续活动:
1、在信息角中,提供小鼓、口袋,利用各种动物的玩具、图片、指偶等进行摸口袋,说儿歌的游戏;
2、引导幼儿将动物的动作加进儿歌中去,例如:"小白兔,蹦蹦跳,吃什么,吃白菜"
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活动:快乐是什么
《快乐是什么》这本图画书是我在书店中发现的。故事通过小老鼠与鼠妈妈之间围绕“快乐”的问答,让我们感受到母子间充满爱和温情的快乐。它温馨的画面、优美的语言打动了我,我决定把它推荐给孩子们。但原书故事很长,有十几幅画面。考虑到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我从中选择了六幅画面与他们欣赏。由于画面之间没有递进和因果关系,因此并不影响欣赏效果。
活动目标
1.在阅读画面语言的基础上欣赏故事,感受故事表达的温情。
2.理解故事角色对快乐的认识,能寻找并发现自己生活中的快乐。
3.学习用“××的快乐是……”的句式完整地说出自己或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将绘本《快乐是什么》制作成PPT(插入与画面相匹配的音乐数段),微笑表情图,大字卡:“××的快乐就是……”、“快乐是什么?”。
2.事先向幼儿发放“快乐调查表”。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出示快乐的表情)看,这是什么表情?人的心情怎样就会微笑?
师:当我们心情高兴、快乐时,就自然会在脸上流露出微笑。老师今天很开心,很快乐,因为我能和小朋友在一起。老师知道你们一定也有很多快乐的事情,你愿意大声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吗?谁来说说,你什么时候很快乐?
幼:我在做游戏的时候很快乐。
幼:画画时我很快乐。
师: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快乐,快乐真是一种美好的感觉。可是有一只小老鼠, (点击封面)它经常问妈妈:快乐是什么?(出示字卡)想知道鼠妈妈是怎么回答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书吧。
自评:以笑的表情图导出“快乐”的主题,让幼儿结合自身经验说说自己的快乐,从而自然引出了《快乐是什么》这本图画书,又为阅读的开展积累了前期经验。
2.阅读感知
(1)师:(点击第一页)猜猜这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观察樱花盛开的景象。)
师:对,这是一个春天的早晨,小老鼠伸着懒腰走出家门,回过头问妈妈:快乐是什么?鼠妈妈回答:快乐就是在春天的早晨一打开门,头顶便哗啦啦落下来一阵樱花雨。
什么是樱花雨?
幼:樱花花瓣飘落下来,好像下雨一样。
师:说得真好,樱花是很美很美的一种花,樱花雨落在头上会有什么感觉?
幼:会很香,还很舒服。
(教师引导幼儿复述“鼠妈妈”的话并加上动作。)
自评:直观的画面不仅让幼儿欣赏到了美好的“樱花雨”,还促使他们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它的含义。在复述鼠妈妈的话时,我边讲述,边带领幼儿做动作。我陶醉的表情感染了幼儿,他们也仿佛体会到了樱花雨落到头上的幸福感。
(2)师:(点击第二页)瞧,小老鼠在干什么?
师:小老鼠啊,把山坡当成了滑梯,他在滑滑梯呢!山坡上长满了蓝色的风铃草(点图)。长满了草的山坡,踩上去会有什么感觉?
幼:软软的。
师:对啊,如果不小心滑倒,也不会摔痛。所以小老鼠一不小心滑倒了,他还捧着肚子笑呢!这时,他问妈妈:“快乐是什么?”鼠妈妈说:“快乐就是在蓝色风铃草中滑下山坡,一次又一次。”(带幼儿一起学说鼠妈妈的回答。)
自评:指向准确的提问引导幼儿想象着“踩在风铃草上的感觉”,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了鼠妈妈关于“快乐”的回答。
(3)师:(点击第三页)哟,这老鼠母子俩什么事这么开心呀?
幼:他们在荡秋千。
师:小老鼠紧紧抱着鼠妈妈,无限开心地问:“快乐是什么?”鼠妈妈会怎么回答呢?
幼:她说快乐就是把秋千荡得高高的,和小鸟飞得一样高。
师:你猜对了。鼠妈妈说:“快乐就是荡着秋千,像鸟一样飞进高高的云端。”你们荡过秋千吗?喜欢荡秋千吗?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这种感觉:紧紧抱着妈妈,荡起来(随音乐做荡秋千的动作)。快乐吗?
自评:前两幅图片的讲述,激发了幼儿想说的愿望,他们很想表达自己对画面中表现出来的快乐的理解。这时,我及时给予了他们说的机会,而幼儿连贯的回答也证明他们能理解图书的画面风格和表达主旨。之后,三拍子音乐的动作体验,将幼儿带入了情景。他们飘荡着,快乐着。
(4)师:(点击第四页)画面上除了小老鼠,还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幼:小老鼠骑着自行车,在追大母鸡。
师:嗯,他们在游戏。咦,鼠妈妈在哪里呢?(请幼儿找出来。)
师:鼠妈妈在远远看着呢!你们想鼠妈妈这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小老鼠问“快乐是什么”,鼠妈妈会怎么说?(幼儿争相发言。)
幼:快乐就是鼠宝宝玩得很开心。
幼:鼠宝宝开心,他的妈妈就很快乐。
师:不错,鼠妈妈说:“快乐就是看你开心地玩,吸着鼻涕舔棒棒糖。”
(幼大笑)谁会学鼠妈妈的话?(请个别幼儿复述。)
自评:这是故事中唯一出现其他人物的画面,幼儿在有序的观察中,连画面中站在很远地方、很小很小的鼠妈妈,也毫不费力地找到了。鼠妈妈的前半句回答在大家意料之中,而后半句回答则充满了幽默的意味。在笑声过后,幼儿更深切地体会到了鼠妈妈对鼠宝宝发自内心的爱。
(5)师:(点击第五页)什么季节到了?冬天到了,外面飘着雪,非常寒冷,可是小老鼠家里却是暖烘烘的。这母子俩为什么这么高兴?
幼:他们在喝着热汤。
师:小老鼠的小肚肚吃得像西瓜一样圆。“快乐是什么?”小老鼠舔着手指,摸着西瓜一样圆的小肚肚问。这时,鼠妈妈会说快乐是什么呢?
幼:快乐就是外面很冷,家里很热。
师:“热”可以说成“暖烘烘”。鼠妈妈说:“快乐就是在飘雪的冬夜,家里暖烘烘的,有香喷喷的青豆汤喝。”(带幼儿学说鼠妈妈的话。)
自评:用递进式的提问,促使孩子们以自己的理解帮鼠妈妈作出了生动的回答。
(6)师:(点击第六页)小老鼠把头靠在鼠妈妈的身上,他们在看什么?
幼:他们看着太阳落山了。
师:对,他们在看夕阳。你觉得这时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幼:很安静,很舒服。
师:“快乐是什么?”小老鼠又问。“快乐就是静静地看海,静静地看夕阳,静静地和你在一起。”
师:鼠妈妈说和谁在一起很快乐?来,我们也来感受一下这种快乐一一(音乐起)把头靠在妈妈的肩膀上,静静地,静静地……真舒服啊!
自评:借助音乐,让幼儿又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母子相亲相爱的快乐。舒曼的《梦幻曲》舒缓、安静、温馨,极好地烘托出画面的氛围。
3.欣赏故事
师:小老鼠一直在问妈妈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对,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快乐是什么》。那现在小朋友就当小老鼠,老师就是鼠妈妈,我们一起欣赏故事,分享他们的快乐,好吗?小老鼠们要记住:每换一个地方,你们都要问妈妈——快乐是什么?(提醒幼儿问时要用开心、好奇的口吻。)好,开始。(师生合作,分角色讲述故事。)
自评:以分角色问答的形式,让幼儿参与讲述,较好地集中了他们倾听故事的注意力。字条“快乐是什么”的反复出现,巧妙地提醒了幼儿问话的时机,也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这几个汉字。
4.拓展讲述
(1)师:鼠妈妈每次的回答都不一样,因为她的快乐有好多好多。你最喜欢鼠妈妈的哪句话?(引导幼儿回忆并复述鼠妈妈的话。)
自评:对已欣赏过两遍画面的幼儿来说,单纯的复述肯定显得乏味,而让幼儿讲述“最喜欢的话”则不同,它使幼儿回顾故事,并按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交流,形成与同伴的共享。幼儿争先恐后地表达,特别主动。
(2)师:你们羡慕小老鼠吗?为什么?
师:小朋友有家人的疼爱,有老师的关爱,有同伴的友爱,你们的快乐一定比小老鼠更多。现在请你来介绍一下你自己的快乐,或者你认识的人有哪些快乐,说的时候,要用“××的快乐是……”这个句式来说,要说得很好听哦!(请幼儿拿着“快乐调查表”,和同伴进行交流。)
师:谁能够上来和大家分享你的快乐?(个别幼儿讲述。)
幼:我爸爸的快乐是抽烟。(众大笑。)
师:哦,这可是不好的习惯,你得劝他别为了一时的快乐损害了健康的身体。
幼:我妈妈的快乐就是我能乖一点。
师:是啊,看着你慢慢长大就是妈妈最大的快乐。
自评:这一环节,我顺利帮助幼儿进行了经验迁移。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幼儿能运用故事中的句式,讲述自己和他人的快乐,达成了预期目标。
5.结束活动
师:我们一起跳支快乐的舞蹈吧!
自评:坐了很长时间,舞蹈使幼儿身体得到了放松。所选歌曲《快乐颂》旋律欢快,歌词呼应了活动主题。
附故事:快乐是什么
“快乐是什么?”小老鼠伸着懒腰走出家门,回过头问。
“快乐就是在春天的早晨一打开门,头顶便哗啦啦落下来一阵樱花雨。”鼠妈妈回答。
“快乐是什么?”小老鼠不小心滑倒了,抱着肚子笑。
“快乐就是在蓝色风铃草中滑下山坡,一次又一次。”
“快乐是什么?”小老鼠紧紧抱住鼠妈妈,无限开心地问。
“快乐就是荡着秋千,像鸟儿一样飞进高高的云端。”
“快乐是什么?”小老鼠骑着自行车,追得大母鸡满院跑。
“快乐就是看你开心地玩儿,吸着鼻涕舔棒棒糖。”
“快乐是什么?”小老鼠舔着手指,摸着西瓜一样圆的小肚肚问。
“快乐就是在飘雪的冬夜,家里暖烘烘的,有香喷喷的青豆汤喝。”
“快乐是什么?”小老鼠把头靠在鼠妈妈的身上问。
“快乐就是静静地看海,静静地看夕阳,静静地和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