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有趣的纸圈》

发布时间:2019-12-12 中班美术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美术教案中班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在做做玩玩中了解纸圈有趣的特点,发展幼儿观察、比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幼儿探索的精神。

活动准备:

纸条若干,剪刀,胶水、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发现纸圈的特点。

1、观察长方形、三角形纸及中间挖去一块纸,谈谈这些纸有几个面?

2、制作纸圈通过示范,指导幼儿将纸条做成两种纸圈。

3、看看这两种纸圈各有几个面?

二、通过剪纸圈等操作活动,进一步帮助幼儿了解它有趣的特点。

1、学习将纸圈一剖为二教师示范剪纸方法,幼儿操作有讲述,你们有什么新发现?

--第一种变成两个分开的圈;第二中变成一个大圈。

2、幼儿自己动手做有趣的纸圈鼓励幼儿做和刚才不同的纸圈,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三、教师小结及延伸活动鼓励幼儿仔细地看,认真地想,去发现更多有趣的小秘密。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扩展阅读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有趣的陀螺


活动目标:

1、能够尝试制作简易陀螺并装饰。

2、愿意在玩自制玩具的时候观察并思考转动前后陀螺颜色的变化。

3、体验自制玩具的快乐活动准备:

1、 教师自制陀螺若干2、 圆形卡纸(找好圆心),棉签(下端缠上胶带)、蜡笔、记号笔每人一份活动重难点:

重点:自制玩具并体验自制玩具的快乐难点:观察并思考转动前后陀螺颜色的变化活动过程:

环节一:认识陀螺"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简易陀螺,小朋友们想不想一起玩玩?"(展示,每桌一个)提问:

1、"小陀螺有什么组成?"(纸片、中心轴、花衣裳)2、"小陀螺应该怎么玩?"请小朋友探索(转动并演示)3、"你觉得如果做一个的话应该怎么做?"(部分小朋友回答并总结)环节二:自制玩具"今天我们一起做个小陀螺好不好?"讲解过程:

花衣裳--中心轴指导语:

"我们一起来看看,哦,小陀螺是由一根小棉签和一个圆纸片做成的!其实呀,老师偷偷告诉你们,这个圆纸片是小陀螺的裙子,现在是白色的,我们一起给她设计衣服好不好?小朋友们可以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也可以直接给他们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我们的小陀螺呀非常害羞,所以呀我们要先给她穿上花衣裳。来看这支棉签,一边有小陀螺的小舞鞋,一边是小陀螺的头,千万别穿倒了哟!小朋友们给她们穿衣服的时候穿到这块缠着透明胶带(有利于固定圆纸片)的地方就行了,那是小陀螺的小内衣!"注意事项:

简易陀螺不可晃动圆纸卡,容易坏掉。

妈$咪$爱$婴$网$幼儿园$

指导语:

"小朋友们,小陀螺很小,你们请他跳舞的时候千万不要碰她们的衣服,不然会坏,裙子坏了小陀螺就不肯跳舞了!"环节三:玩自制简易陀螺并探索1、工具,制作小陀螺2、玩自制小陀螺提问:

"小朋友们,小陀螺不仅会跳舞,而且会变魔术!你们看一看小陀螺的小裙子不跳舞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跳舞的时候变成了什么样子?想一想,为什么?"(发现问题并讨论)活动延伸:

小陀螺舞蹈大赛:

孩子们用自己的小陀螺比赛并说一说自己的小陀螺的装饰,为什么转得快?为什么转得慢?为什么转得时间长?为什么转得时间短?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纸编活动


一、生成活动在我园的民族教育活动中,我班的民族工艺展示台上,展示着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其中有各类编织的物品。一天,班上的李元溶小朋友拿着一个竹编的小动物好奇地问:"咦?这是什么做的呀?真好玩。"他的一句话马上吸引来几名幼儿。他们又拿起其它的几件编织的物品,看着、摸着、说着。几天后,班上的小朋友先后拿来了竹编、草编、布编、绳编等各种编织物。见孩子们的兴趣越来越浓,我准备就编织开展几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通过观察编织物品,激发幼儿参与学习的欲望。培养幼儿多种能力。

三、活动过程(一)欣赏活动目标:

⑴ 观察编织物的特点,激发幼儿参与的欲望;⑵ 了解幼儿对图示的理解水平。

材料:各种编织物品若干,纸编作品若干,彩条若干,说明书一份。

过程:

⑴ 出示展示台,让幼儿欣赏,并介绍自己所带的物品,找异同点,引导幼儿小结用的材料不同,都是编织而成的;⑵ 教师出示纸编作品组成的画面,让幼儿欣赏,引起幼儿的兴趣;⑶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出示作品所用的材料,并出示相关的纸编说明书,提出探索问题上面符号代表什么,和以前看过的折纸图示有什么不同;⑷ 幼儿熟悉材料,尝试看图学习直编。

分析:幼儿对参与活动,尤其是说明书的投放很感兴趣,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热情,但是说明书的第五步对幼儿较难,需成人指导,所以在说明书的旁边应投放相应的供幼儿拆编的纸编作品,提高对图示的理解。

(二)操作活动(一)小组活动㈠目标:引导幼儿能自己看说明书,进行直线编。

材料:说明书,彩条及相关成品,教师边观察边帮助小组。

过程:

⑴ 幼儿分组自选编织成品,学习看说明书直线编,发现说明书中图示的规律;⑵ 幼儿自由编织,教师辅导个别幼儿;⑶ 引导幼儿在仿编后进行变化;⑷ 请幼儿介绍自己作品。

分析:幼儿基本学会了看说明书,在第五步时,不少幼儿借助旁边可拆收的作品。但投放的彩条的宽度要有变化,以利于幼儿选择组画。幼儿的作品种类少,主要是因为幼儿间的相互模仿和幼儿的感性经验少所造成的。针对这种情况,应从丰富幼儿的经验入手。

操作活动(二)目标:引导幼儿自己看曲线编的说明书。

材料:说明书,彩条等。

过程:

⑴ 幼儿小组自学曲线编的方法;⑵ 和幼儿共同总结曲线编织的特点,教师辅导个别幼儿;⑶ 组织幼儿赏析幼儿作品。

分析:幼儿能根据说明书自学曲线编,个别幼儿不再需要教师的辅导,但有十名幼儿需旁边的辅助说明才可以编。

操作活动(三)目标:

⑴ 鼓励幼儿利用两种编织方法编织出自己需要的形 象,⑵ 鼓励幼儿大胆地创新,并能与同伴协商合作。

材料:彩条,胶棒,各色彩纸,水彩笔,大白纸等。

过程:

⑴ 请幼儿自由组合,协商所要组合的画;⑵ 引导幼儿按自己的主题分工;⑶ 引导幼儿自己解决组画过程中的分歧意见;⑷ 作品展示,引导幼儿自评、互评。

分析:幼儿经过相互协商,把各自喜爱并想表现出来的作品归纳为三类,并自觉分组,组合出的三幅画是:海底世界、森林小动物、公园一角。幼儿情绪高,兴趣浓厚,当不知道的形象出现时,幼儿会去相关的区域寻找答案。幼儿学会了协商解决问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另外,幼儿冲出了纸条的局限,能使用多种材料进行组画。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有趣的脸》


教材分析:

美术课程被公认为是对创造力培养最具成效的课程之一。"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而在幼儿园绘画领域的人物画绘画活动中,常常出现幼儿不理解人物内心情感变化,无法产生共鸣,从而导致很难灵活地运用画笔来创作,唯有机械地临摹出人物面部表情。针对这一点,我展开了围绕以人物有趣的表情变化为主线,符合中班年龄特点,贴近幼儿实际发展水平的富有心理抚慰功效的主题式绘画活动。本节课为系列课程的第一课时,设计生动有趣、富有挑战与创意的游戏情节和操作环节等,旨在启发幼儿通过初步观察喜怒哀乐的表情下,人的眉眼鼻嘴不同的变化;给予幼儿发挥个性的自由,表现独特个性的空间,在初步感知、了解人脸部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从而发展其想象力与创造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多感官参与,帮助幼儿理解喜怒哀乐时,眉、眼、鼻嘴的特征变化,初步掌握人物面部表情变化规律。(教学重点)2.学习运用线条、色彩和形状,初步绘画出人物生动而丰富的表情。(教学难点)3.鼓励幼儿细致观察,激发其对人物画的绘画兴趣。

教学准备:

1.幼儿用具准备:绘画纸、彩笔、五官操作教具、小镜子。

2.教师教具准备:音乐、展台。

教学过程:

1. 师生共同演唱歌曲《表情歌》,在游戏情景中体验高兴、害怕、生气等情绪。

2. 出示表情拼图,请幼儿根据需求,自由选择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脸型和五官造型来进行拼摆。

3. 交流小结:你拼摆出的"脸儿"是什么样的表情,照着小镜子学一下。

4. 提问:这样的表情说明他心里怎么样,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幼儿回答:皱眉的表情说明他不开心,他一定是找不到自己的玩具了;哈哈大笑的表情说明他非常开心……5. 教师小结:我们的心里藏着一间小房子,当你不开心时,小房子里就会黑黑的,塞满了东西,感觉闷闷的堵堵的。如果这样下去时间一长,人就会生病。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像出去走一走、听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好朋友在一起等,让小房子打开窗,投进阳光,真正让自己快乐起来。

6. 提供绘画材料,请幼儿自由绘画有趣的脸。(教师提出绘画要求:幼儿边照镜子边做出各种表情,启发其认真观察眉、眼、鼻、嘴的特征变化,并主动尝试绘画创作。)7. 幼儿间讲述自己的美术作品,游戏:学一学(模仿好朋友画纸上的面部表情)。

8. 自然下课。

活动延伸:

1. 亲子绘画活动:微笑的妈妈,打呼噜的老爸2. 幼儿园季节课程:小树叶的表情3. 结合日常生活,启发幼儿善于观察,会简单的自我排解烦恼和帮助好朋友疏通不良情绪。

4. 在区角游戏区投放操作材料,提供继续深入、持久地探究人物面部表情变化的规律。

5. 名画欣赏:达芬奇《蒙娜丽莎》,毕加索《梦》,蒙克《呐喊》等。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有趣的扭扭棒》


设计思路:

我们中(2)班《弯弯绕绕》主题活动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了,孩子们通过观察、谈论、绘画、剪纸等形式已经认识了生活中许多弯曲的物品及它们的特点和作用。《有趣的扭扭棒》是根据主题教案《自由自在的电线》改编而来的,本来选材是废旧电线,但考虑到电线颜色单一又不安全--怕误导幼儿回家玩弄电线,而色彩鲜艳、安全又可随意造型的扭扭棒正符合了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兴趣,最终决定选择色彩鲜艳的扭扭棒作为活动材料。

教学目标:

1、探索用扭扭棒组合制作各种物体,认识扭扭棒能够随意造型的特点。

2、能用绕、弯、扭等不同方法表现物体的造型,发展幼儿动手造型能力。

3、体验活动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幼儿能大胆运用扭扭棒进行造型。

教学难点:能用扭扭棒进行各部分合理连接、组合。

教学准备:1、各色扭扭棒;2、求助牌3、幼儿操作背景图。4、教师范例。

教学过程:

一、教师变魔术引入活动。

1、小朋友们谁知道这是什么?

2、出示用扭扭棒制作的东西,激发幼儿创作。

二、幼儿第一次尝试1、分发扭扭棒幼儿人手一根进行造型。

2、请幼儿来介绍用扭扭棒做了什么?

3、教师小结。

"绕"扭扭棒,请小朋友和老师学学绕的动作,绕好的扭扭棒像什么?

"弯"扭扭棒,请小朋友和老师学学绕弯的动作,弯好的扭扭棒像什么?

"扭"扭扭棒,请小朋友和老师学学扭的动作,扭好的扭扭棒可以做什么?

÷÷网÷幼儿园_

三、欣赏其他作品扭扭棒还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东西呢?想看吗?

四、幼儿操作。

1、请幼儿5--6人一组,进行造型。

2、提出活动要求:

(1)可以用多根、单根扭扭棒组合制作。

(2)如果你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自己和小组都不能解决的困难,可以用求助牌。

3、幼儿制作活动,教师观察指导。

五、小组代表介绍活动作品。

相关推荐

  •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有趣的陀螺 活动目标: 1、能够尝试制作简易陀螺并装饰。 2、愿意在玩自制玩具的时候观察并思考转动前后陀螺颜色的变化。 3、体验自制玩具的快乐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陀螺若干2、圆形卡纸(找好圆心),棉签(下端缠...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纸编活动 一、生成活动在我园的民族教育活动中,我班的民族工艺展示台上,展示着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其中有各类编织的物品。一天,班上的李元溶小朋友拿着一个竹编的小动物好奇地问:"咦?这是什么做的呀?真好玩。"...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有趣的脸》 教材分析: 美术课程被公认为是对创造力培养最具成效的课程之一。"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而在幼儿园绘画领域的人物画绘画活动中,常常出现幼儿不理解人物内心情感变化,无法产生共鸣,...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有趣的扭扭棒》 设计思路: 我们中(2)班《弯弯绕绕》主题活动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了,孩子们通过观察、谈论、绘画、剪纸等形式已经认识了生活中许多弯曲的物品及它们的特点和作用。《有趣的扭扭棒》是根据主题教案《自由自在的电...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教案《有趣的纸》 活动目标: 1.感知比较3种常见的纸,发现它们的不同。 2.乐于用语言和符号表述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3.通过实验活动,初步发现3种纸具有不同的吸水性。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2020-11-14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能够尝试制作简易陀螺并装饰。 2、愿意在玩自制玩具的时候观察并思考转动前后陀螺颜色的变化。 3、体验自制玩具的快乐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陀螺若干2、圆形卡纸(找好圆心),棉签(下端缠...

2019-12-12 阅读全文

一、生成活动在我园的民族教育活动中,我班的民族工艺展示台上,展示着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其中有各类编织的物品。一天,班上的李元溶小朋友拿着一个竹编的小动物好奇地问:"咦?这是什么做的呀?真好玩。"...

2019-12-12 阅读全文

教材分析: 美术课程被公认为是对创造力培养最具成效的课程之一。"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而在幼儿园绘画领域的人物画绘画活动中,常常出现幼儿不理解人物内心情感变化,无法产生共鸣,...

2019-12-12 阅读全文

设计思路: 我们中(2)班《弯弯绕绕》主题活动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了,孩子们通过观察、谈论、绘画、剪纸等形式已经认识了生活中许多弯曲的物品及它们的特点和作用。《有趣的扭扭棒》是根据主题教案《自由自在的电...

2019-12-12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感知比较3种常见的纸,发现它们的不同。 2.乐于用语言和符号表述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3.通过实验活动,初步发现3种纸具有不同的吸水性。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2020-11-14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