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水果里的秘密
发布时间:2019-12-12 幼儿园的综合活动方案 幼儿园综合活动方案 幼儿园综合活动说课稿【教材简解】:
根据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要有效地将儿童的发展纳入社会发展需要,要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要求,我们在设计组织主题活动时关注孩子们的兴趣和发展需要,从中寻找制定主题网络的线索和依据。教师作为活动的参与者、支持者、合作者有效的加以引导。活动中让幼儿在情景和辅助教具的作用下,带着好奇去感知发现各种水果的特征,并尝试用形象的语言表达。
【设计理念】:
在设计本次活动时,教师将幼儿认知过的水果图案与没有认知过的水果图案同时呈现,意图帮助幼儿整理已有的感知经验,尝试用比较形象的语言进行表达,同时将幼儿的生活技能和物的归类也渗透在其中。同事让幼儿通过简单的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吃一吃等活动,幼儿对水果的里部特征有了初步的感知。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发展需要,初步确定了此活动方案。
【设计思路】
秋天是开展主题《水果》的一个最佳时节,在主题正式开始前,我们在与幼儿的交谈中,发现许多幼儿对于水果的认识都只基于对水果味道的认识及简单的形状的认识,未发现的水果里面的秘密。分析发现孩子们对水果的内部认识呈现是模糊的,因此教师认为有必要将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梳理,同时运用多种感官、通过不同的感知角度,丰富幼儿对水果进行较为直观和系统的认识。
活动目标:
1、大胆地想象水果的内部结构,并尝试用各种方法去验证自己的猜想。
2、学习用简单的方法记录自己的猜想和探索结果。
活动准备:
每组幼儿自带的水果(苹果,香蕉,葡萄,桃子等若干),记录卡一张(对折的8开纸),水彩笔人手一盒,水果刀人手一把活动难点:幼儿进行探索水果里的花纹。
活动重点:以孩子的兴趣、愿望为切入点,以幼儿熟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激发幼儿探索水果的秘密,和对水果的喜爱。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看一看师:"今天,我们带来了这么多好吃的水果,你最喜欢的是哪一种呢?请你来介绍一下吧!(提醒幼儿:你为什么喜欢这种水果?)"孩子们绕有兴趣地围着水果,讨论着。有的描述着它们的形状,颜色,有的回味着它的味道,有的掂量它们的重量……(水果是幼儿最常见的,但很多幼儿对水果的了解仅限于品尝时所看到的,在这里,教师请幼儿描述自己喜欢的水果,可以帮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水果)(二)、想一想,画一画1、师:"前几天,我们发现香蕉里有好看的花纹,你们平时吃水果时,有没有发现其它水果里也有花纹呢?"幼儿的反映很热烈,有的说桔子里有花纹,有的说桃子里有花纹,急着将自己知道的告诉同伴。
2、师:"对呀,我们发现许多水果都有花纹,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你们最喜欢的水果里有什么样的花纹?请你们轻轻地告诉旁边的小朋友。"师:"请一个小朋友到上面来把你想的画到纸上吧!" (提醒幼儿画在记录纸左侧)"(中班幼儿刚学会做记录,他们在记录自己的想法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所以在幼儿记录之前,教师请一名幼儿示范,有助于发现问题,并给其他幼儿一个提示作用。)(三)、玩一玩,比一比1、师:"刚才我们回忆起了许多水果花纹,现在我们来玩一玩,看看水果里的花纹跟你们刚才想的是不是一样,看到了什么,也把它画下来。" (提醒幼儿画在记录纸右侧)幼儿拿起一种水果,用力把它切开,有的幼儿横着切,有的竖着切,有的只切到果肉,有的切到了果核,每个人的发现都有所不同,他们很仔细地观察,并将它记录到纸上。教师则巡回观察,提醒幼儿根据这次切开时所看到的不同情况,记录不同的结果。
(在本环节中教师提示幼儿注意安全,提醒幼儿正确地使用水果刀,并给有困难的幼儿一些适时的帮助)。
2、师:"现在,我们来看看你现在看到的花纹,跟刚才的一样吗?"幼儿很仔细地对比起来,许多幼儿发现记录的图案与想象中的有所不同,而且从不同的方向上切开水果看到的花纹也有所不同。
(幼儿在活动中按自己的想法去探索,真实地感受、记录探索的结果,验证了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从这个活动中,幼儿发现一个物体的外表和内部的不同,发现所有的猜想都需要实践来验证。)(四)、猜一猜,尝一尝1、游戏:猜猜它是谁?
教师请幼儿把记录纸放在桌上,在活动室的旁边围成一个大圆圈,听音乐往前走,当音乐停下时,就近找一个位置,打开记录纸,看一看,猜一猜里面画的是什么水果。
游戏数遍后,请幼儿将手中的记录纸送到放着水果实物的指定地点,请全班幼儿一起检查记录纸是否按要求放好,学习正确归类。
2、水果品尝会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取食水果,享受品尝的快乐。
(好奇心是幼儿的天性,当他们完成自己的作品时就想去了解同伴画的是什么。设计这个游戏,满足了幼儿的这种好奇的心理,也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同时,幼儿面对着这么一大堆好看又好吃的水果,他们早就垂涎三尺了,此时让他们大快朵颐,尽情地享受,不正是对他们认真进行探索最好的肯定和奖赏吗?)五、活动延伸:
活动后,可让幼儿回家后继续探索不同水果的内部结构并记录结果,带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教师还可根据幼儿的兴趣,组织系列主题活动,继续探索水果里的秘密。(如:研究水果的沉浮,制作水果色拉,榨果汁等)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小编推荐
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水果一家子
活动目标:
1.知道几种水果的名称与特征,并会进行简单的装饰。
2.会用……的……的句式描述水果的特征。
活动准备:
1.拟人化的水果(在苹果上贴上五官、头发等,打扮成老奶奶;橘子宝宝一个。)
2.苹果、香蕉、橘子、柿子等水果与幼儿人数相同。
3.每组上放好剪好的五官、固体胶、装饰用品等。
4.音乐:生日快乐歌。
活动过程:
一、情景表演:苹果奶奶过生日。
1.出示苹果奶奶。
教师:这是苹果奶奶,今天她特别的高兴,因为今天是她的生日,等会会有好多的水果宝宝都要来为她庆祝生日呢。
2.出示橘子宝宝。
教师:看谁来了,我是橘子宝宝,我第一个来给苹果奶奶过生日的,“我是绿绿的、甜甜的橘子宝宝,祝苹果奶奶生日快乐”。
二、说说自己知道的水果。
1.教师:小朋友们,猜猜还会有哪些水果宝宝会来给苹果奶奶庆祝生日呢?请小朋友来来把水果宝宝请出来,用一句好听的话说说这样水果的样子、形状或味道。
2.个别幼儿说后集体练习。
3.所有的水果摸完后再集体完整练习一次。
教师:真好听,我们在一起来说一说。
三、打扮水果。
1.教师:去给苹果奶奶过生日要打扮得漂亮一点,可这些水果宝宝都还没打扮呢!该怎么打扮它们呀?
2.讨论如何打扮。
(给水果上贴上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头发等,幼儿说教师当场示范如何贴。)
3.教师:水果宝宝打扮好了,我们小朋友也来动手做一做吧。
4.幼儿自选相应的五官等粘贴在水果上。
(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辅导,问问小朋友你打扮的是什么水果宝宝,用好听的话来说一说。)
四、给“苹果奶奶”庆祝生日。
1.教师:给苹果奶奶庆祝生日喽,小朋友来扮演水果宝宝,打扮的什么水果就扮演什么水果宝宝,来说一句好听的话祝苹果奶奶生日快乐。
2.教师示范:我是绿绿的、甜甜的橘子宝宝,祝苹果奶奶生日快乐!
(教师走上前去挑选几个幼儿轮流讲。)
3.在“生日歌的乐曲声中,幼儿唱唱、说说、相互交流。”
教师:来,我们到苹果奶奶的身边来,一起祝苹果奶奶生日快乐。(音乐)
效果分析:
中班综合活动:《卖水果》
2、感受
3、通过模仿叫卖游戏,初步学习自我推销的简单技能。 活动准备:
1、各种水果(瓯柑、葡萄、枇杷、香蕉、杨梅、苹果、梨子),装入与幼儿人数相同的筐内。
2、街头叫卖的录像。
3、纸币若干,分给听课的教师。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看录像,了解叫卖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录像,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这是什么地方?录像里的人都在干什么?(放录像)
提问:这是些什么地方?录像里的人在干什么?
师:他们到底在卖些什么,他们都是怎么叫卖的呢?请小朋友们仔细听一听。(放录像) 二、初步掌握叫卖的特点
1、他们都在卖些什么?
2、对,他们一边卖,还一边怎么样呀?
3、老师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学一学。(现个别,后集体)
4、咦,你们发现了吗?许多卖东西的人都在用什么话叫卖?(
5、真奇怪,为什么他们都用
师:
1、你们会说
请小朋友相互说一说,试一试,用
2、除了刚才在录像中播放的叫卖声以外,平时你在生活中还听到过哪些叫卖声? 四、学习叫卖的基本特点
以(出示瓯柑)这是什么?
教师小结: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买你的东西,除了可以吧声音叫得响一点以外,我们还可以把声音拉长,加上“唉——”这样一些有趣的话,比如“买瓯柑唉——”。
录像里的小贩很多都在边走边卖,这是为什么呢?(更好推销,方便顾客)那我们也来试试吧! 五、尝试推销物品 [中国:/jiaoan]
1、老师今天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水果(出示水果),有什么呀?
2、老师现在要请小朋友帮我一起卖水果。怎么买呢?小朋友选一样自己喜欢的水果,把我们学到的叫卖本领,把水果卖给后面的客人老师,你们可要动脑筋想办法,把自己的水果推销出去。
3 、卖出去了吗?有的小朋友真能干,他不仅叫卖声音响亮,还把自己的水果夸的很好,说自己的水果又大又好,客人老师都抢着买呢? 这么多水果都卖出去了,真能干,我们带着剩下的水果再卖给别的客人好吗! (出活动室) (该活动设计曾参加
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果核
活动目标:
1.在找找、看看、说说、做做中,自主探索果核的秘密。
2.了解果核的作用,知道果核是有用的。
3.能大胆地交流,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果核和水果。
2.有关故事内容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果核,引发兴趣。
1.提问:这是什么东西呢?
2.引发想象:这些都是果核,它们长得怎样?像什么呢?
3.果核和水果匹配。
看FLASH,知道什么水果里是什么果核。
4.设问引疑:果核有用吗?
教师:果核到底有什么用处呢?请一个小组的小朋友一起到图片上去找答案。
(二)看懂图意,了解果核。
1.出示图片,讨论果核的作品。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树上的苹果和地上的苹果一样吗?小鸡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呢?发生了什么事情?
2.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教师:现在你们知道果核的用处了吧!
(三)剥开果肉,探索果核。
1.操作讨论:原来果核都是有用的,我们找找这些果子是否都有果核?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果核长在哪里?为什么这些果核都长在中间呢?
(四)自由结伴,继续探索。
自由结伴,继续探索。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科学区提供水果和果核的图片,供幼儿探索匹配。
附故事:
秋天到了,苹果树上结满了果子,秋风轻轻一吹,苹果随风轻轻地摇摆。突然,一个大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真好落到小鸡的身边。小鸡问:“你怎么啦?”苹果说:“我长大了,熟透了,所以掉了下来。”
过了几天,苹果渐渐变成茶色了,软软的,像一摊烂泥。小鸡着急地说:“你生病啦?”苹果说:“不,我已经是苹果妈妈了,我正在腐烂,好让宝宝钻进泥土里,生根发芽。你明年再到这里,就能见到我的孩子了。”
第二年,原来的小鸡变成了神气的大公鸡,他没有忘记和苹果妈妈的约定。他再来时,发现在原来的地方已经长出了一棵小苹果树了。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水的秘密
【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幼儿在玩水中感知水的特性,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可流动的以及水的三态变化。2、能力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实验,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脑动手能力。3、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水的探究兴趣,懂得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活动准备】每人两个分别装有水和牛奶的杯子、雪花片若干,大塑料盆,冰块、酒精灯、烧杯等。【活动过程】一、猜谜导入新课师:今天有位神秘的小客人要来做客,我们猜猜它是谁?“一样东西真稀奇,看得见,抓不起,洗衣做饭离不开,洗手洗脸需要它。”(打一自然物:水)师:小朋友们都玩过水,可是你知道吗?(压低声音夸张状)水呀,还有许多秘密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水的秘密,好不好? 二、探究水的特性1、看教师请幼儿出示装有牛奶和水的透明杯子。师:你们面前是一杯水和一杯牛奶,请小朋友只用眼睛看,说说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只用眼睛看语气重一些)幼:水清清的,牛奶浓浓的;水是无色的,牛奶白色的。小结:水是无色的。2、尝教师请幼儿尝一尝牛奶、水有何不同?幼:牛奶酸酸的甜甜的,水没有味道。小结:水是无味的。启发幼儿:水与牛奶比,还可以与什么比尝是无味的?例如:酒是辣的,酱油是咸的,加深水是无味的。3、观察教师在水杯、牛奶杯中分别放入一片雪花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觉,例:你能看见吗?为什么?幼:水中的雪花片很清楚,而牛奶中的看不清楚。水是透明的,而牛奶不透明。小结:水是透明的。启发幼儿想办法: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水是透明的?例如:把小手放入干净水中,隔着盛满水的瓶子互相能看见等。4、动教师用饮料瓶制作一个水槽,下面接一个盆子,让幼儿观察水是怎么进了下面的盆里的,幼儿就会说出是流进去的,从而得出水是流动的。几人一组将杯子里的水倒入盆中,让幼儿亲身感知水的流动性。师:水的流动性还从哪里看出来?启发幼儿说出如拧开水管、小河流水等。小结:水是流动的。5、师幼共同总结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可流动。三、认识水的三态1、水变冰师:水对小朋友说:“我还会变魔术。”(压低、夸张状)幼:啊,变魔术。师出示事先冻好的冰:“这就是水变得,水在什么情况下会变成冰?”幼儿:天冷时?在冰箱里。小结:当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水变成冰。2、观察体验 冰变水(1)请幼儿用手摸一摸,说出感觉(冰冰的、凉凉的、硬硬的、滑滑的)。(2)师:想一想冰在什么情况下变成水。
幼:天气暖和了放在热水壶上加热教师把冰放入烧杯里在酒精灯上加热,验证幼儿的猜测。小结:冰在温度变高时就会慢慢变成水,而且温度越高化的越快。3、操作实验 水变水蒸气、水蒸气变成水(1)提问:①玻璃杯里的水加热会怎么样?②爸妈烧开水时你发现了什么?③热水杯上盖一张纸,你会发现什么?(2)实验观察①在酒精灯上给水加热,引导幼儿观察水的变化。幼:“有热气出现”“有水气”小结:水变成了水蒸气②在热水杯口盖一纸片,请幼儿观察纸片变湿了。小结:水蒸气随温度下降变成了水。4、师幼共同总结水有三态: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四、讨论水的用处师:小朋友们分小组讨论“水有什么用处?你见过哪些浪费水的现象?如果没有水,会怎样?我们怎样保护水资源?”
幼儿讨论得出:水对人类,对植物、动物用处特别大,水可以洗澡、洗脸、洗菜、浇花、浇庄稼,动物也离不开水。教师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播放多媒体,加深幼儿对水的认识及增强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总结:水对我们用处很大,我们一定要节约用水,不能浪费水。 【活动延伸】教师同幼儿在手工区一起制作宣传节约用水的图片,增强幼儿节约用水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