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综合:弯弯曲曲的小路
发布时间:2019-12-12 幼儿综合活动方案 幼儿园的综合活动方案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中班音乐 设计意图: 小小班的孩子对于许多行为规则都不是很理解,他们更多的时候都是比较随心所欲.比如,在户外散步,外出考察等活动时,我们一般都要求幼儿一个跟着一个排好队,排得整齐,然后出发.在行走的同时,出于幼儿安全方面考虑,也总是一直强调他们队伍排整齐.但是孩子们却总会有意无意走得歪歪扭扭,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另一方面,我考虑到小小班的幼儿已经开始接触油画棒等较常见的绘画工具,因此就设计了弯弯曲曲的小路这个美术游戏,意在通过该活动,使幼儿充分感受到走弯曲小路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他们一些行为规则,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其他活动做准备.目标:
1、学习沿虚线画曲线,让幼儿初步掌握画曲线的方法,鼓励幼儿使用多种颜色作画;
2、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走走、爬爬、玩玩,感受活动的乐趣。
准备: 课件、森林场景图、幼儿作画垫板、油画棒
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入场
1、 幼儿排好对一个跟一个随着音乐入场,就座 2、观看森林里的东西(课件),森林里有什么? 二、结合课件,讲述故事
1、 观看课件,教师引导提问,并讲述故事《捉迷藏》
2、毛毛虫觉得彩色的弯弯曲曲的小路特别好看,非常喜欢,就又请来两位好朋友来帮它变小路。(引导幼儿再次观看沿虚线画曲线的方法) 三、幼儿作画
1、我们都来变小路,再把小路送给毛毛虫做礼物。
2、 幼儿作画,教师观察指导,及时表扬能干幼儿,鼓励他们使用多种颜色作画。 四、走小路 这里有一条小路是通向毛毛虫家的,让我们带上礼物去送给毛毛虫吧。(幼儿随音乐走弯弯曲曲的小路) 分析: 该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学习画曲线,感受曲线。活动中幼儿兴趣较高。在作画中我对他们的要求也是因人而异的,力求为每个幼儿都提供发展的机会,给予幼儿充分自我表现的机会。当然在活动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一开始课件有一点小失误;最后一个环节没有真正作到面向全体,导致有部分幼儿没有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今后在其他活动中还应注意以上问题,做到让活动中的每一环节真正渗透。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编辑推荐
幼儿园中班教案《弯弯的路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词语:弯来绕去、笔直笔直。
2、初步了解弯绕的作用,以及弯绕的立交桥给城市交通带来的便利。
3、教育幼儿要学会互相协作,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活动准备:
1、故事磁带。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活动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小朋友们都走过路,路是什么样的?原来有的地方路是弯的,也有的地方路是直的。你们觉得弯路好,还是直路好?
2、幼儿讨论,老师巡回倾听,鼓励幼儿大胆说说自己的想法。
3、小朋友有的说弯路好,有的说直路好。现在有两个修路的人,一个叫弯弯,喜欢修弯路,一个叫直直,喜欢修直路,我们在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弯弯的路、直直的路》。
二、基本部分
引导幼儿欣赏故事
(一)、听故事第一段至第十二段。
1、幼儿看幼儿活动材料,放录音,欣赏故事第一段至第十二段。
2、听了故事后,你现在喜欢弯来绕去的路还是笔直笔直的路?为什么?
3、汽车从山脚开到山顶的路上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这样呢?
4、弯弯来到城里修了一条怎样的路?这次弯弯的路有没有受到大家欢迎?为什么?
(二)、讨论。
1、直直修的笔直笔直的山路不受欢迎,弯弯在城里修的弯来绕去的马路也不受欢迎,这可怎么办呢?
2、请小朋友们帮助他们想办法。幼儿讨论后发言。
(三)、完整欣赏故事。
1、弯弯和直直真的想了个好办法,让我们听一听吧!
2、幼儿认真倾听故事一遍。
3、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弯弯和直直想了什么好办法?有什么好处?
4、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
4、听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结束部分
1、复习儿歌《学好样》,要求幼儿有表情地表演儿歌。
2、小结活动情况,下课!
课后反思:
《弯弯的路直直的路》是一节语言活动,其重点在于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懂得弯路和直路各有不同的用处。这个故事用了弯弯和直直两个有趣的人物造路引出故事,幼儿语言故事理解能力强,在听故事过后能很快地理解故事内容。本活动的难点在于引导幼儿分清弯路和直路所在位置,告诉他们为什么这样修路?进而将弯路和直路联系在一起,想到弯路和直路连在一起的立交桥能给城市交通带来的便捷作用。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了弯路和直路的联系和用处,在陡的地方走弯路比较适合,在平的地方走直路更方便。城市立交桥是由弯路和直路连成的,是城市交通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整个过程的语言教育部分主要从幼儿生活中亲身经历的弯路和直路,以及见过的立交桥的直观形态去引导幼儿进行想象和探索弯路和直路的联系和用处。活动结束了,但幼儿的思绪和情感并没有结束,在社会中有很多机会让幼儿去亲身体验真实的立交桥,进一步提升幼儿的感知能力。
现实生活中,很多物体都以一定的形态呈现在小朋友的面前,弯和直就是富有变化的形态,比如:小朋友的中餐香蕉、笑脸上弯弯的眉毛、妈妈(妈妈食品)用过的毛线团、卷卷的头发;桌子、黑板、凳子和门窗的边缘处处都是直的形态。这些都告诉小朋友,弯和直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看似简单的直接形态,对小朋友来说,还不能去感知和探索到弯和直在生活里真正的影响,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激发他们的想象让他们在弯和直的世界里发掘和体验,用他们熟悉的材料和方式去创造一片弯弯直直的天地。
幼儿百科:道路从词义上讲就是供各种无轨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基础设施。
语言活动设计――曲里拐弯
活动目标:1、通过盘曲弯绕的大蛇与孩子嬉戏的情景,引发丰富生动的想象。2、想象的过程中,对大蛇的身体弯曲易变的造型产生兴趣。活动准备:1、挂图第13号。2、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21-24页,故事磁带。活动过程:一、 蛇弯弯想出去玩。1、 讲述故事第一、二小节。大蛇弯弯到了幼儿园里,会怎样和小朋友玩?2、 引导幼儿根据大蛇的特点――会弯曲、会游动、特别大,来设想它会和小朋友怎样玩。二、 大蛇弯弯在幼儿园里。1、大蛇弯弯一到幼儿园,小朋友都高兴地喊:“一条曲里拐弯的蛇!一条曲里拐弯的蛇!“小朋友那么喜欢大蛇,他们在一起会干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吧。2、结合挂图,讲述故事第四小节至结尾。3、在草地上,大蛇怎样和小朋友玩?在操场上呢?大蛇怎样和小朋友一起学习的?4、大蛇也喜欢小朋友,它是怎样告诉小朋友也爱他们的?三、 曲里拐弯车。1、 播放故事磁带,幼儿阅读材料第三册第21-24页仔细观察大蛇弯弯变成的各种物体、形状、数字。2、 大蛇和小朋友开开心心的玩了一天以后,是怎样把小朋友送回家的?小朋友把大蛇当作了什么车?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植物的弯曲》
活动目标:
1、对植物的盘曲弯绕现象产生兴趣,认识集中攀缘植物。
2、更主动地关注各种特定的形状,体验发现的乐趣。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1、挂图第14号,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29—30页。
2、在幼儿园附近事先寻找有弯绕植物的场所。
3、记录纸和笔。
活动过程:
1、植物为什么会有弯绕。
——出示挂图。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它们的名称吗?这些植物长得怎样?
——爬山虎长得怎样?为什么会爬得这么高呢?(引导幼儿说出爬山虎是依靠弯弯绕绕的藤蔓及叶片上的“脚”,向上攀缘的)
——牵牛花是怎样生长的呢?(引导幼儿观察牵牛花茎的攀附缠绕现象,即卷须及茎附着在别的东西上蔓延生长)
——西瓜长在地里时有一根长长的“辫子”,这根“辫子”又是怎样的呢?(帮助幼儿理解瓜藤都是弯弯绕绕的)
——这些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都离不开弯弯绕绕的藤蔓。
2、找找身边弯弯绕绕的植物。
——弯弯绕绕的植物还有许多,让我们去找找看吧。
——幼儿结伴寻找攀缘植物,并记录。绘画记录不必强调画面的逼真,只要能表现植物的盘曲弯绕现象即可。
——你找到的是什么植物?它的藤蔓(茎、须)是怎样长的?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幼儿百科: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树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种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等植物中,据估计现存大约有350000个物种。
小班综合:快乐的曲线
小班综合:快乐的曲线 一、活动背景:小班孩子喜欢游戏,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渗透活动内容,他们会乐于参与,乐于尝试。针对小班幼儿的这一特点,我精心创设了游戏环境,充分让幼儿在玩玩画画中体验作画的乐趣。这次活动是在游戏的环境中融入不同方向的曲线的练习,以“彩带跳舞”为线索,组成了由“感受——体验——参与表现”的一系列艺术活动,使幼儿在各种感官的刺激下,大胆、快乐地参与活动。 二、过程实录:(一) 活动目标。1.结合游戏引导幼儿学画不同方向的曲线,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2.大胆作画,互相合作的能力。(二) 活动准备。1.彩带人手一条,贴有小鱼的大、小画纸若干、音乐磁带。(三) 活动过程。1.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快乐,激发兴趣。(1)教师在音乐中手持彩带跳舞。师:今天,我来跳个舞吧!(优美的音乐,教师的舞蹈和舞动的彩带,使孩子们的视线立刻集中到老师的身上,自然地引入活动。)(2)与幼儿一起手持彩带,随着音乐有节奏的舞动,在游戏中感受曲线。师:我跳得舞怎样?(幼儿回答:很好,很漂亮,很美....彩带也一扭一扭的)(孩子们对彩带充满了好奇,使他们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体现幼儿对游戏的迫切性.)2.观察曲线的画法。( 1)引导幼儿再次跟着音乐边舞动彩带,边观察曲线。师:小朋友的彩带舞得真漂亮,老师奖励你们,让你们再玩一玩。但这次请你仔细观察,你的彩带是怎样跳舞的?(再次的游戏,使幼儿又兴奋起来,老师明确的提出了目的,为下一个环节作了很好的铺垫,也使幼儿的视线停留在彩带上,激发了幼儿观察的兴趣。)(2)向同伴介绍彩带的舞蹈。师:小朋友们都仔细观察了,你们可以相互讨论一下,你的彩带是如何跳舞的?(幼儿回答:像圆圈,毛毛虫....)(幼儿展开了积极的讨论,都想把自己观察到的告诉同伴,气氛热烈又活泼。教师可让幼儿讨论之后,自由舞动彩带,从不同方向感受不同的曲线,这样,加深了幼儿对曲线的认识。)(3)请个别幼儿说说彩带是如何“跳舞”的。师:你的彩带是怎样跳舞的?幼:我的彩带一扭一扭,像虫子一样的。幼:我的彩带是扭屁股一样,这边动一动,那边动一动。幼:我的彩带一曲一曲,像一条小路。幼:我的彩带像波浪,曲曲长长的。……幼儿每说出一种,教师请大家模仿后,老师记录,记录后,师生共同空手画曲线等。(通过同伴间的讨论后,幼儿已能各抒己见,大胆地说出来,伴以游戏,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技能,教师的记录,又加深了幼儿对曲线的认识及了解,使幼儿乐于参与,积极表现。)3.在游戏情景中作画。(1) 出示活动教具,以小鱼口吻引出游戏情景。师:想请你们帮个忙,在池塘里画上清清的河水、长长的水草,还有我爱吃的小虫子,好吗?(提供大、小不同的画纸,孩子按要求选择。)(孩子们观察准备的画纸,许多孩子跑向大纸,大纸上有许多的小鱼,引着幼儿去合作。孩子们迫不及待地选择了大纸或小纸,急于想把自己体验的各种曲线表现在画纸上。有的小朋友画了一张,又画了一张.)(2)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画的曲线,说说它们分别像什么。(教师在这里提供了一个说的环节,让幼儿充分表达了自己所画的曲线的含义,小朋友们都抢着发言,学习兴趣很浓,幼儿积极性很高,又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1、 活动结束。请小朋友以小鱼的身份,游到每个“池塘”去看一看,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家”。(这一环节符合小班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的特点,非常的巧妙,使幼儿积极参与讲评作品的活动,但幼儿不是以评价者的身份,而是以小鱼的身份,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