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宝宝适合的居家游戏
发布时间:2019-12-16 适合幼儿园的游戏 适合幼儿园游戏 宝宝幼儿园的游戏居家运动就是和爸爸妈妈益气运动,目的就是使身体肌肉张力降低希望的反应:身体能够放松。不希望的反应:身体变得僵硬。提示:不要过分用力。当宝宝变得很轻松时,你就容易做成功。
卷起身子
play
①让宝宝仰卧,握住宝宝的双腿。
②将宝宝卷成球状,使其臀部离地朝天。
③慢慢将宝宝的臀部及腿转向身体的一侧。
④向另一侧重复步骤③。
目的:使身体肌肉张力降低希望的反应:身体能够放松。不希望的反应:身体变得僵硬。提示:不要过分用力。当宝宝变得很轻松时,你就容易做成功。
不倒翁
1、准备动作:爸爸坐在垫子上,两腿分开,两脚相对,双手握双脚的脚腕;宝宝坐在爸爸的腿中间,胳膊自然放在爸爸腿的两侧。
2、爸爸边念儿歌边做下面的动作
第一、二句儿歌:爸爸边说儿歌边随儿歌节奏左右摇摆;
第三句儿歌:爸爸随儿歌先左摇,再右摇:
第四句儿歌:把宝宝身体翻转90度后坐起。
儿歌:
不倒翁,翁不倒,怀里抱着小宝宝。
左歪歪,右倒倒,摇来摇去摇不倒。
目的:促进宝宝大脑的平衡功能;体验与爸爸一起游戏的快乐。
游戏要点:爸爸要用两手握住脚腕,双臂将宝宝固定在怀里,左右摇摆时尽量增加摇摆的幅度,在最后翻转时要尽可能向右侧倒。再用惯性立刻调整方向,完成旋转。在旋转过程中要保护好宝宝的安全。
用手支撑
Play
坐在地板上,将宝宝面朝下,腹部靠在爸爸的大腿上,让宝宝的双手能够撑到地板上。接着,将爸爸的手放在宝宝的肩膀上,在宝宝的肩膀上用力往下压,然后放松。重复数次。
目的:使宝宝能够在趴的姿势下用双臂支撑,并加强颈部及背部肌肉的控制力。
希望的反应:宝宝可以在手肘伸直的情况下用双手支撑,将手掌打开,以及伸直头颈部。
不希望的反应:背、颈部或手臂变得僵硬,握拳或手肘和头弯曲。
保持平衡
Play
让宝宝趴在球上,若有需要,爸爸可以扶住宝宝臀部或下躯干。接着爸爸慢慢将球偏向一侧,并等待宝宝自己调整身体位置。
目的:加强平衡及协调能力
希望反应:宝宝的身体呈曲性,并自己调整位置以达到平衡。
不希望反应:宝宝用手去撑地而不是弯曲身体保持平衡。头及身体拱起,肩膀向后缩。身体没有随着球而调整。
单手够物
play
让宝宝趴在用被子做成的滚筒上,握住宝宝的双腿,使双膝离地,鼓励宝宝用一只手支撑,另一只手去够取物品。
目的:增加宝宝颈部和背部的肌肉力量,能够在一只手够取物品时用另一只手支撑。
希望反应:宝宝能够用一只手支撑,一只手够取物品。
不希望反应:背及腿僵硬。
让宝宝仰卧,弯起一条腿,轻柔地将脚跨过身体。一旦宝宝变成侧卧时,家长可能要慢慢地将宝宝移回原来的位置重新开始。
滚动刺激
play
目的:协助宝宝在滚动时双腿进行交替运动
希望反应:宝宝自然地滚成俯卧。
不希望反应:宝宝变得僵直。
提示:不要太用力。
小蹬车
1、准备动作:爸爸坐在椅子上,宝宝站在爸爸的大腿上并面对爸爸,爸爸用手挟在宝宝的腋窝处。
2、爸爸念下面的儿歌,双腿随儿歌节奏做蹬车的动作,并用慈爱的目光注视着宝宝。
儿歌:
小蹬车,小蹬车,宝宝蹬来爸爸坐。
一二三,三二一,乐得宝宝笑嘻嘻。
目的:锻炼宝宝身体的协调性
游戏要点:爸爸让宝宝在腿上站稳,并让宝宝身体保持平衡。当爸爸的双腿做蹬车动作上下交替时,告诉宝宝要将身体放松,身体随爸爸的动作动起来。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游戏延伸读
适合2-3岁宝宝的亲子户外游戏
1小小邮递员
训练走、跑交替和变速能力
准备工作
三种颜色信封,粉笔
游戏玩法
1.妈妈制作白、绿、蓝三种颜色的信封,在地上画一个大圆圈,宝宝站在圆圈上,妈妈站在圆中间。
2.活动时,当妈妈举白信封,宝宝喊“嘀嘀”,模仿驾驶汽车动作快步前行;
3.妈妈举起绿信封,宝宝喊“咔嚓,咔嚓”,双手屈肘在体侧前后绕环模仿火车慢跑;
4.妈妈举起蓝信封,宝宝喊“轰——”双手侧平举模仿飞机快速跑;
5.妈妈说:“信送到了!”宝宝则慢慢停下来;
6.妈妈可以变换各种信封,让宝宝从快跑—慢跑—快走,也可以是从慢跑—快走—快跑,做各种变速能力。
2走线
敏捷和平衡
游戏玩法
妈妈在室外的空地上写一个大大的“田”字,让宝宝在笔画线上跑动,宝宝跑动时,妈妈应在线上追和堵,要求宝宝一定要踏线跑动。
妈妈应根据宝宝跑动的速度调整自己的追堵速度。
3往返跑
速度和耐力
游戏玩法
选择林中的空地,让宝宝自由地滚爬、奔跑、追逐。
让宝宝选择一棵大树,以此为终点,跑过去,摸一下大树,再跑回来。妈妈和宝宝比赛,一起跑过去,看谁先跑回来。
4美丽的树叶
认识树叶
准备工作
胶水、树叶
游戏方法
1.带宝宝去户外捡树叶,引导宝宝捡颜色、形状不一样的树叶。
2.一边捡一边和宝宝欣赏树叶的色彩和形状,让宝宝用手指轻轻地触摸光滑的或有锯齿的树叶边缘,或用自己的手与不同的树叶比比大小,并让他说出直观的感觉。
3.把树叶装到袋子里带回家,用布擦洗干净。
4.妈妈与宝宝一起来对树叶做大小、颜色的分类。
5.妈妈在白纸上画一个大树干,和宝宝一起给树干贴上树叶。
6.妈妈再教宝宝用大拇指和食指合作,将大树叶撕成许多小树叶,然后将小树叶一张一张地蘸上糨糊,贴在树干上。
7.也可让宝宝挑出一些好看的树叶,把它压在镜框里,妈妈写上叶子名称、收集日期、收集人名字等。
5卖羊肉串
小手更灵巧
游戏玩法
妈妈领着宝宝到户外走一走,引导宝宝观察树叶飘落的景象,教宝宝认识各种树叶。
让宝宝踩一踩树叶,再让宝宝捡起树叶,用一根树枝串起来,像羊肉串一样玩游戏。
6捉虫子旅行
认识昆虫
准备工作
带盖的干净小罐、镊子、夹子、手套
游戏玩法
带宝宝去公园或树林里,带上小罐子、镊子、夹子等工具,一边走一边找虫子,尤其是在石头底下,如蚂蚁、蜘蛛、蚯蚓、蜗牛等。
用镊子、夹子或用手指及手套轻轻夹起,放入带盖的罐中。教宝宝认识那些能叮咬或蜇人的昆虫,并帮助宝宝识别无害的昆虫。
7平衡木
游戏目的
走平衡木,对宝宝来说不仅仅是身体的运动,还能促进宝宝大脑、小脑的发育和四肢的协调。
游戏玩法
在正规的平衡木上练习,或以身边是东西代替,像马路牙子、花坛的边等等。
做此训练应循序渐进,比如应先走宽些的,熟练了以后改走窄一些的;最初两脚交替走,慢慢地要求宝宝脚跟对脚尖,而后要求宝宝两手侧平举,进一步让宝宝手上托点东西———托两杯水,力争水不洒出来或头上顶点东西而不掉下来,到终点后取下附加物,双脚跳下。
小提示
宝宝能走稳路,就可做这项运动。最初可牵着宝宝一只手,大一点后让他独立完成。往往,两岁半的宝宝在稍宽的平衡木上就能走得很好了,但此时还不能做附加动作。
平衡木或替代物不宜过高,一般离地面一尺左右,最高不超过50公分;初学者选择的平衡木宽度最好不小于15公分。
一岁多的小宝宝走到终点时,需要爸爸妈妈抱下来,宝宝自己跳下容易造成腿脚挫伤。
8寻找小蚂蚁
热爱探索
游戏玩法
带宝宝到户外,寻找蚂蚁,可以带一个放大镜,让宝宝看蚂蚁身体构造、走动路线,并进一步了解蚂蚁的生活情形。
父母需让宝宝在安全的状态下活动,并指导宝宝什么是危险的行为、什么行为影响自然环境生态,建立宝宝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观念。
适合2岁半—3岁半宝宝亲子游戏3则
适合2岁半—3岁半宝宝亲子游戏3则
亲子热身运动:快乐天使
游戏一:贴五官
目标:培养幼儿的动手协调能力和认知能力。
准备:娃娃脸一张五官(眼、鼻、口、耳朵)若干。
玩法:请宝宝在妈妈那里取五官并说出名称,然后跑到娃娃脸处贴到准确位置,以最先贴好者为胜。
游戏二:美丽的彩虹伞
目标:
1、发展宝宝钻、爬动作的灵活性。
2、引导宝宝体验亲子游戏的快乐。
准备:彩虹伞一把。
玩法一:
儿歌
彩虹伞,转转转,
躲在伞下看不见,
彩虹伞,转转转,
爬到上面看得见。
1、老师先带领宝宝说儿歌。2、老师和家长撑起伞,一边说儿歌一边做游戏。先将彩虹伞转动起来,宝
宝在家长的带领下钻到彩虹伞下面,再将彩虹伞转动起来,变成“小山”,并鼓励宝宝向上爬。3、游戏
可反复多次进行,家长和老师可变换语气调动宝宝的兴趣。
玩法二:
儿歌
卷呀卷呀卷,
我来卷面包,
彩虹面包香喷喷,
送给妈妈尝一尝。
老师边带领宝宝说儿歌,边握着彩虹伞边卷面包,看哪位宝宝卷的面包又大又紧。
游戏三:揪尾巴(父母和孩子)
目标:培养宝宝的敏捷反应能力。
准备:布尾巴15条,场地上画好大圈。
玩法:父母和孩子都把尾巴的一端放进背后的裤腰带里,另一端露在外面,10个大人站在一个圈里,5个
孩子站在另一个圈里。听到音乐后,大人们互相揪尾巴,孩子间互相揪尾巴。音乐一停,游戏就结束。
尾巴揪得多的家庭为胜。
适合1-2岁儿童亲子游戏
1.宝宝与你面对面站立,当你告诉宝宝说“变小了”时蹲下,说“长高了”时站起,边说边示范。然后“变小了”教宝宝蹲下,说“长大?”教宝宝站起,可反复玩。可锻炼动作协调和反应速度。
2.贴粘纸:把花花绿绿的粘纸,根据妈妈的要求贴到妈妈的鼻子上、后背上或鞋子上;也可贴到宝宝自己的肚子上,脸蛋上……还可以叫他贴到椅子上、沙发上或杯子上……贴对了就表扬,错了就纠正。
妈妈念儿歌“贴,贴,贴粘纸,宝宝贴对(错)了!
3.打气球:妈妈用手吊一个气球,高度随时调节,让孩予伸手跳起拍击;也可抛给他,让他用脚踢。用儿歌鼓励:“打球、踢球,宝宝,玩球!”
4.搔痒痒:孩子手掌心朝上,放在妈妈(或爸爸)的左手上。一面唱童谣,一面配合着节奏做动作(父母右手的动作):
炒萝卜,炒萝卜,
(在孩子手掌上做炒菜状)
切——切——切;
(在孩子胳臂上做刀切状)
包饺子,包饺子,
(将孩子的手指往掌内弯)
捏——捏——捏;
(轻捏孩子的胳臂)
煎鸡蛋,煎鸡蛋,
(在孩子手掌上翻转手心手背)
砍——骨碌头!
(亲子伺机向对方搔痒)
5.开飞机:
提示:
1.训练孩子胆量,让孩子情绪愉快。
2.在比较宽敞的的室内和室外均可进行
3.请注意安全。
方法:
A.孩子的手放在爸爸肩上,爸爸的手抱住孩子的腰,像飞机一样旋转。
B.孩子握住爸爸的手腕,然后像飞机一样旋转。
C.爸爸从后面举起孩子,孩子手抓住爸爸脖颈,然后像飞机一样飞行。
D.爸爸将孩子作圆周运动地转,边走边转。
6.小猫吃鱼:方法:画好几条鱼,涂色剪下,分列摆在2层以上的台阶上,让孩子扮作小猫,家长一边说儿歌:“小花猫,上高台,吃完鱼,走下来。”一边教孩子自己走上台阶去拿小鱼(可蹲下,也可站在低层弯腰取高层的小鱼),再从台阶上自己走下来。
目的:练习攀登及蹲下的动作,培养动作的协调性。
7.我当爸爸、我做妈妈:
“我是妈妈”,二、三岁小宝宝拿到小碗、小勺后就会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做饭,喂娃娃,家长们不要小看宝宝的办家家游戏,这可是宝宝学着步入社会的开始。
2岁宝宝喜欢跟着大人、模仿大人的动作,他们在模仿中学会和人交往,学会处置同伴关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时,家长应为宝宝们提供象征性的玩具,如:办家家餐具、超市玩具,医生用具让宝宝运用心理符号,通过表征方式把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表达出来,爸爸、妈妈快来和宝宝一起办家家吧。
8.准备一个约10-15厘米高的凳或椅,扶宝宝登上去,然后双手拉着宝宝的手,教宝宝双脚从高处跳下。待孩子跳得熟练后,可放手让孩子自己登高跳下,并逐渐增加高度。可锻炼平衡感和跳跃动作。
1岁以内宝宝语言游戏
1. 喊出来
目 的
培养宝宝的语言能力,使其能准确地喊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家人。
准 备
(1) 预先教宝宝念儿歌。
(2) 字卡“妈妈”“爸爸”“爷爷”“奶奶”等。
智慧妈妈教你玩
(1) 妈妈抱着宝宝指认家庭成员,也可玩“听声音找妈妈、爸爸”的游戏;还可请家庭成员送宝宝一件礼物,同时告诉宝宝:“这是××送给宝宝的。”
(2) 妈妈或其他家庭成员胸前佩戴字卡“妈妈”或其他成员的名称,让宝宝指认。
建 议
反复念儿歌,帮助宝宝准确发音。
儿 歌
爷爷奶奶,
还有宝宝,
都是一家人。
2. 宝宝笑
目 的
让宝宝通过观察不同的表情,了解对方的心情,并学会发“呜”“哈”等音。
准 备
小镜子,字卡“宝宝”。
智慧妈妈教你玩
(1) 妈妈、宝宝共同照镜子,妈妈做出各种表情,如哭、笑、生气等,让宝宝观察。
(2) 妈妈指导宝宝边做表情,边念儿歌。
(3) 指导宝宝发出“呜”“哈”的声音。例如:学习“哈”的发音时,妈妈可挠宝宝痒,让宝宝发出笑声。
(4) 识字:宝宝。
建 议
(1) 在宝宝的胸前佩戴字卡“宝宝”,让宝宝发出笑声。
(2) 把字卡“宝宝”贴在屋内各处,让宝宝去找好朋友,并指认。
儿 歌
宝宝哭,呜呜呜;
宝宝笑,哈哈哈;
宝宝生气撅小嘴儿。
适合3-4岁宝宝的五种小游戏
亲子游戏是儿童游戏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小手小手变变变
功能:锻炼小肌肉的协调与灵活,训练思维反应能力。
玩法:
1.爸爸妈妈和宝宝都把手藏在各自身体的后面。
2.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说“小手小手藏起来,小手小手变变变!”
3.每次都鼓励宝宝变出不一样的动作。如变成一把抢、一只小狗、数字八、小兔的耳朵、一个三角形等等。妈妈和宝宝还可以相互学习各自的动作哦!
规则:说最后一个“变”字的时候,小手一定要变出动作来。
二、小青蛙跳荷叶
功能:学习单脚、双脚跳和有一定距离的跳的各种方法。
材料:用马甲袋做的荷叶,用小的毛绒玩具做害虫,一个篮子。
玩法:
1.妈妈把荷叶一张一张铺开放在地上,对宝宝说“春天来了,池塘里也长出一些害虫,我们变成小青蛙去吃掉害虫,好不好?”
2.妈妈和宝宝一起说“小青蛙,本领大,跳跳跳,呱呱呱。”(活动四肢、巩固跳的动作)
3.青蛙妈妈带青蛙宝宝跳到荷叶上,一次捉一只害虫,然后再返回去。
4.青蛙妈妈说“现在宝宝长大了,自己去捉害虫吧,妈妈在家等你。”
5.妈妈可以根据宝宝的活动情况,适当改变荷叶与荷叶之间的距离。
规则:一次只能捉一只害虫。只能跳。双脚要落在荷叶上。
三、钻洞洞
功能:尝试用自己的身体做各种动作,发展身体的韧性。
材料:一个小球
玩法:
1.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说“小手小手拍拍,小脚小脚跳跳、小腰小腰扭扭,膝盖蹲一蹲,脑袋点一点,请我的身体动起来。”接着做热身运动。
2.做个小洞洞。爸爸妈妈鼓励宝宝用手臂和身体做洞洞,每次做出不一样的洞洞,能让宝宝妈妈手中的小球穿过。
3.做个大洞洞。爸爸妈妈尝试用身体做大洞洞,能够让宝宝能从这个洞洞中穿过。
规则:每次都是利用身体的不同部位变出洞洞,不能重复。
变出的洞洞大小要让小球或宝宝可以钻进去。
四、揪尾巴
功能:发展腿部力量,提高跑的速度。
材料:3根长50~60厘米的彩色纸带
玩法:
1.爸爸妈妈宝宝各自把彩色纸带塞在裤腰后做尾巴。
2.爸爸妈妈跑一定距离,宝宝跑去揪爸爸妈妈塞着裤腰后面的尾巴。
3.等宝宝跑开一定距离后,爸爸妈妈跑去再揪宝宝后面的尾巴。
规则:被揪到尾巴后,马上要去揪对方的尾巴。
五、送水车
功能:锻炼手臂力量和灵活避开障碍物的反应能力
材料:一只废旧纸箱或周转箱,2~4瓶矿泉水,一根绳子。
玩法:
1.爸爸妈妈说“天气热了,我们去动物园给小动物送水喝去吧”。
2.带宝宝一起用手拉着纸箱到处走走、跑跑,绕开障碍物。
3.宝宝一个人用手拉着纸箱运水。当回到起点时,爸爸妈妈给纸箱增加矿泉水。
规则:如果纸箱在运的过程中,碰到了场地的障碍物就要重新回到地点出发。
每次往纸箱增加一瓶矿泉水,逐渐增加纸箱内的重量。
运动是宝宝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生理刺激,尤其对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作用,科学适当的运动游戏可以愉悦宝宝的情绪,发展宝宝良好运用身体的能力和熟练地掌握控制物体的能力。除了参照这些游戏外,爸爸妈妈还可以发挥聪明才智,多想出一些方便又好玩的运动游戏跟宝宝一起来分享吧!
1岁以内宝宝语言游戏(三)
11.秋天
目的
让宝宝了解秋天的特征,观察季节的变化。
准备
镜子,时令水果,秋天的景色图片,字卡“秋天”。
智慧妈妈教你玩
(1)让宝宝照镜子,逗宝宝笑。
(2)把镜子移到离宝宝较远的地方,让宝宝从镜子里看到身后的菊花图片及各种时令水果;并向宝宝介绍它们的名称,告诉宝宝这些都是秋天才会有的。
(3)妈妈念儿歌,请宝宝欣赏。
(4)识字:秋天。
建议
(1)让宝宝从镜子里看到“秋天”二字,并转身去找。
(2)让宝宝边欣赏秋天的图片,边品尝各种水果。
儿歌
秋天到,菊花笑,
树叶黄,燕子飞。
12.冬天
目的
让宝宝了解冬天的特征,感受寒冷。
准备
冬天的景色图片,字卡“冬天”“雪花”。
智慧妈妈教你玩
(1)妈妈带宝宝去滚雪球,堆雪人,观察冬天景物的变化。如南方无雪,也可让宝宝到户外去体验冬天的寒冷。
(2)让宝宝观察冬天的图片,指认雪花、雪球和雪人。
(3)妈妈念儿歌,请宝宝欣赏。
(4)识字:冬天。
建议
妈妈把字卡“冬天”贴在剪好的“雪花”上,再把“雪花”从高处撒落在地,让宝宝捡“雪花”,边捡边识字。也可将已学过的字卡在墙上多贴几张。
儿歌
冬天到,雪花飘,
穿棉袄,戴棉帽。
13.红气球
目的
认识红色,培养宝宝对色彩的兴趣。
准备
红色气球若干,字卡“红气球”。
智慧妈妈教你玩
(1)妈妈拿来一只红气球对宝宝说:“宝宝,妈妈送你一只红气球。”
(2)妈妈指导宝宝观察气球,告诉宝宝气球是圆形的,下面有一根绳子拴着,这个气球是红色的。
(3)妈妈拿着红气球边逗宝宝边念儿歌,让宝宝欣赏。
1岁以内宝宝语言游戏(四)
19.小鸭
目的
让宝宝认识小鸭的外形、习性,并模仿鸭子游泳的动作。
准备
小鸭或小鸭的图片、头饰,字卡“小鸭”。
智慧妈妈教你玩
(1)请家人戴上小鸭头饰,问:“小鸭子,你去干什么?”(去游泳。)
(2)指导宝宝观察鸭子的特征:扁嘴巴,小眼睛,身上有羽毛。
(3)妈妈模仿鸭子走路和鸭子的叫声,让宝宝跟着学;同时念儿歌,让宝宝欣赏。
(4)识字:小鸭。
建议
(1)玩“捉迷藏”游戏:先把“小鸭”藏起来,然后让“小鸭”戴着头饰、贴着字卡出现,让宝宝认“小鸭”。
(2)可把“小鸭”字卡贴在室内各处,让宝宝捉“小鸭”。
儿歌
小鸭小鸭扁嘴巴,走路摇摆嘎嘎嘎;
小鸭小鸭扁嘴巴,跳进河里捉鱼虾……
嘎!嘎!嘎!
20.小鸡
目的
认识小鸡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学会发“叽”的音。
准备
小鸡或小鸡玩具、图片,字卡“小鸡”。
智慧妈妈教你玩
(1)妈妈从身后神秘地取出小鸡,让宝宝观察小鸡的外形。
(2)妈妈把小鸡放在地上,撒些小米,让宝宝观察小鸡吃小米。
(3)请宝宝喂小鸡吃小米,妈妈在旁边念儿歌。
(4)指导宝宝模仿小鸡的动作,两手食指指尖相对成嘴状,同时发出“叽叽叽”的声音。
(5)识字:小鸡。
建议
在“小鸡”字卡的下方钻一个洞,做小鸡的嘴巴。宝宝指认对了,就可以向洞里喂小米。
儿歌
小鸡小鸡叽叽叽,
宝宝喂它吃小米,
叽!叽!叽!
##page##
21.小羊
目的
认识羊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教宝宝发“咩”的音。
准备
小羊图片,字卡“小羊”。
1岁以内宝宝语言游戏(二)
5.学步谣
目的
增强宝宝对语言意义的理解。
准备
进行曲音乐。
智慧妈妈教你玩
妈妈先熟悉儿歌《学步谣
》的内容,然后可让宝宝坐在妈妈的腿上,妈妈念儿歌,以激发宝宝念儿歌的兴趣;也可由爸爸扶住宝宝的腋下,站在宝宝的后面,妈妈站在宝宝的前面,边念儿歌边引导宝宝学走路。
建议
(1)家长可根据歌谣的内容编一些动作,如“把脚抬抬,抬起脚”,让宝宝模仿;“把门开开,推开门”,也让宝宝模仿。
(2)宝宝在家可推着小车练习走路。
儿歌
宝宝乖乖,快快走来。
一、二、三、四,把脚抬抬。
宝宝乖乖,走得真快。
一、二、三、四,把门打开。
6.摇摇摇
目的
增强宝宝对语言意义的理解。
准备
家长熟悉的儿歌,吊床。
智慧妈妈教你玩
妈妈边念儿歌边与宝宝做游戏,游戏方式可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比如,既可将宝宝抱在怀里轻轻晃动,也可把宝宝放在吊床上,由爸爸妈妈提起两端左右摇晃。
建议
宝宝还可躺在摇椅上、浴巾里做这个游戏。家长面向宝宝,念着儿歌,摇着宝宝。睡前家长也可哼着儿歌哄宝宝入睡。
儿歌
摇、摇、摇、摇、摇,
摇得宝宝睡着了。
摇、摇、摇、摇、摇,
摇得宝宝微微笑。
7.交朋友
目的
培养宝宝对语言的模仿和理解能力。
准备
会说话、会唱歌的洋娃娃,糖果,玩具。
智慧妈妈教你玩
(1)妈妈拿出会说话的洋娃娃和宝宝打招呼,激发宝宝的兴趣。
(2)妈妈用语言鼓励宝宝与娃娃打招呼:“你好!”并以洋娃娃的身份送给宝宝礼物,说:“这是送给你的。”教宝宝拿着礼物学说“谢谢”。
(3)家庭与家庭之间也可以进行交往。妈妈鼓励宝宝主动与别的宝宝打招呼,并互赠糖果、交换玩具,同时学习礼貌用语&
1岁以内宝宝语言游戏(一)
1.喊出来
目的
培养宝宝的语言能力,使其能准确地喊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家人。
准备
(1)预先教宝宝念儿歌。
(2)字卡“妈妈”“爸爸”“爷爷”“奶奶”等。
智慧妈妈教你玩
(1)妈妈抱着宝宝指认家庭成员,也可玩“听声音找妈妈、爸爸”的游戏;还可请家庭成员送宝宝一件礼物,同时告诉宝宝:“这是××送给宝宝的。”
(2)妈妈或其他家庭成员胸前佩戴字卡“妈妈”或其他成员的名称,让宝宝指认。
建议
反复念儿歌,帮助宝宝准确发音。
儿歌
爷爷奶奶,
还有宝宝,
都是一家人。
2.宝宝笑
目的
让宝宝通过观察不同的表情,了解对方的心情,并学会发“呜”“哈”等音。
准备
小镜子,字卡“宝宝”。
智慧妈妈教你玩
(1)妈妈、宝宝共同照镜子,妈妈做出各种表情,如哭、笑、生气等,让宝宝观察。
(2)妈妈指导宝宝边做表情,边念儿歌。
(3)指导宝宝发出“呜”“哈”的声音。例如:学习“哈”的发音时,妈妈可挠宝宝痒,让宝宝发出笑声。
(4)识字:宝宝。
建议
(1)在宝宝的胸前佩戴字卡“宝宝”,让宝宝发出笑声。
(2)把字卡“宝宝”贴在屋内各处,让宝宝去找好朋友,并指认。
儿歌
宝宝哭,呜呜呜;
宝宝笑,哈哈哈;
宝宝生气撅小嘴儿。
3.妈妈和娃娃
目的
帮助宝宝发音。
准备
(1)预先教宝宝念儿歌。
(2)字卡“娃娃”“妈妈”。
智慧妈妈教你玩
(1)妈妈扶着宝宝的腋下,把宝宝向上举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