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玩数学游戏宫》
发布时间:2019-12-23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教案 幼儿园大班优质课教案设计意图:
对幼儿来说,感知是智慧的门户,操作是智慧的源泉,游戏是智慧的领航员。游戏式教学是幼儿喜爱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是塑造幼儿数学认知结构最有力的杠杆。用边念儿歌边画数字、数字图形相结合的游戏形式,将枯燥的数字通过变形、组合成各种有趣的人物或动物的象形图案,引导幼儿找、记变形数字,以训练幼儿的观察、记忆能力。再以游戏的口吻,激发幼儿利用图案上的数字,进行排序练习、加减运算、等值转换以及思维训练等系列数学知识的学习。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正确运用"+""-""="运算符号进行比较和运算。
2、通过逻辑推理,使幼儿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及等值转换的规律。
3、培养幼儿的思维、概括及联想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放大的座位票(画有 = 3, = 4 );画有魔术师、小老鼠和袋鼠的格子图形纸;三种冷饮的等值转换图;一组数图娃娃。写有数字6、7、8的6种颜色色卡纸。
学具:人手一张画有圆形和(或)三角形相加的座位票(并画有 =3, = 4);画有魔术师、小老鼠和袋鼠的格子图形纸;铅笔和橡皮。
活动过程:
1、对号入座
情景:带幼儿去数学游戏宫玩。
认识座位票,请幼儿把形状(圆形和(或)三角形)相加算出座位号并根据票的颜色找到相应的座位。( =3, = 4)
2、数字组画
教师边画小老鼠、袋鼠和魔术师边念儿歌。
3、变数入宫
1)、创设情景:三位朋友身上都藏着数字。游戏宫门卫说进数学游戏宫玩,
身上必须带有1~10的数,并要从小到大排列。
教师举例启发幼儿帮助小老鼠、袋鼠和魔术师找出身上1~10的数,并从小到大排列。
提示:没有的数可利用自身所带数字通过加减运算算出。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3)、集体小结,展示。
4、等值转换
情景:门卫给他们每人8元。三位朋友每人买了一种冷饮(一个冰
淇淋、两支雪人、四支雪糕)。请说出这三种冷饮之间的转换关系。
问:如果一个冰淇淋是8元钱,那两支雪人是多少钱?四支雪糕多少钱?
如果两支雪人是8元钱,那一支雪人是多少钱?
如果四支雪糕是8元钱,那一支雪糕是多少钱?
5、数图娃娃
情景:这时计算机屏幕上出现了一组数图娃娃。机器人裁判说只有回答对了问题,才能玩下一个游戏。他们虽然觉得好玩,但不会回答,小朋友愿意帮助他们吗?
问:请在相应形状的空格中填上相应的数字。
请找出这组数图娃娃相同的地方。
请找出这组数图娃娃不同的地方。
6、记忆训练,结束活动
游戏"说形状"
"老师说图形娃娃的某个部位,请大家说出部位的形状。"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编辑推荐
幼儿园大班数学游戏:大班幼儿玩数学游戏大全
幼师网小编收集了若干幼儿园大班数学游戏,如下:
1、撒树叶
玩法:双面树叶若干;卡片上方的中间有数字和分合符号、卡下面有一组一组的插入袋;1~6数字卡若干。按分解组合卡提供的数字取相应量的实物。把实物(树叶或果壳)撒在胶板上,然后将其分成两份,点数每份是多少,分别用数字表示(插在袋上),且每组数字分法不能相同。
2、小小统计员
玩法:先让幼儿用各种几何图形自由拼搭物体,并将其粘贴在统计表左边的空白处,然后再从数、量、色、形等角度统计拼贴物体所用的几何图形片。引导幼儿按开头统计所用图形片的数量,并在统计表中填写;也可增加难度,在统计表左方涂上红、黄、蓝等颜色,然后统计出相应的图形片数量,如红色三角形有几个,黄色圆形有几个,蓝色长方形有几个等,并用较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统计结果。
3、'蝴蝶'找'花'
玩法:卡片上大花一朵,分别有2~7的数字;蝴蝶卡数十张,每只"蝴蝶"上有试题或分解符号及一对数字。把卡片-字排列,帮"蝴蝶"逐一找到与它身上的式题数量相对应"花",每人必须帮5只以上的"蝴蝶"找到"花"。
4、开火车
玩法:提供情景道具,玩开火车的游戏,让幼儿巩固练习6以内的序数,正确运用"第几"表示物体 顺序。如:在火车票上写上数字,幼儿要根据数字上的第几号车厢找座位。
5、蝴蝶找花
玩法:10名幼儿扮花儿,3名幼儿扮蝴蝶。音乐开始时3只蝴蝶在10朵花之间飞舞,音乐停止时,蝴蝶停在任意一朵花后。要求幼儿根据蝴蝶停的位置,说一说哪种颜色的蝴蝶停在第几朵花后。
6、母鸡'"下'蛋'
玩法:卡片上母鸡各一只,分别标有3~7的数字;"鸡蛋"数十个,每个上面标有分解符号及一对数字;把几只"母鸡"按顺序排列,按总数与两个部分数的关系逐一把"鸡蛋"送回"母鸡"身边。
7、找朋友
玩法:每个幼儿一张卡片,卡片中一半是7以内数组成的其中一个形式,另一半是7以内数;音乐响起,幼儿自己找到朋友后,大声说出一个数的分解与组合。如:2和5组成7,7可以分成2和5;最快找到朋友的幼儿获得小红花先离场。
8、送信
玩法:全体幼儿带上自己准备好的礼物坐"火车"去动物园,幼儿根据要求送信(小朋友送的信要和动物身上的数一样多),教师与幼儿共同检查信送得是否正确
9、小剧院
玩法:不同颜色的票代表不同的排,不同数字代表不同的号,幼儿购票入场,坐相应的排和号,老师查票,请幼儿说出自己是几排几号。
10、找小动物
玩法:要求幼儿能正确迅速地说出"xx动物住在第x层楼"(请几名小朋友蒙上眼睛,到前面来摸一个小动物,睁开眼睛后说出什么小动物的家住在第几层楼)。
11、瓶子宝宝排队
玩法:以每条跑道为例:高矮不同的塑料瓶子4个,分别用色纸装饰瓶身,如眼睛,嘴巴等。放在对面的一桌子上。幼儿从起点处跑至对面,把桌子上的瓶子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按高矮顺序排列好,再返回起点处冲线,以排队排得对又快的幼儿为胜。
12、小鸭吃鱼
玩法:在纸上画上要求的各类型鱼,然后剪下。把这些纸鱼散扔在地上。跟孩子说:"你是个小鸭鸭,饿肚子了,想吃这些小鱼,小鸭想,我一样一样地吃,比如先吃长鱼短尾巴的,再吃长鱼长尾巴的,就这样,一样一样地吃,并且边吃边数"(把纸鱼拣到一纸盒内就算吃了)。
13、坐火车
玩法:送小动物上火车的小朋友先数数火车有几节车厢,再送小动物上火车,每种小动物坐一节车厢,然后说说"xx小动物坐在第x节车厢"或"第x节车厢坐的是xx动物"。做好后帮它们更换位置再说。
14、排队
玩法:音乐响起,全体幼儿自由活动,音乐停,5个小朋友迅速手拉手站在一起,数数全组有几个小朋友,然后以一个幼儿为首,小朋友观察自己的位置,说说"我排第x"。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及反思《玩玩填空题》
【设计意图】
面对大班幼儿,对数学的数字概念有了初步的知识经验和理解范围,为了让幼儿对加减法式子中的每一个数字的理解,为了让幼儿能够顺利地进入小学,为了幼儿将来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激发幼儿探索数学奥秘。
【活动目的】
1、通过幼儿动手操作,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间的关系。
2、在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幼儿能书面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式子中的填空题。
【活动准备】
教具:装好皮球的篓子(大皮球4个、小皮球2个);装好水果的篓子(苹果7个、梨子3个)
学具:每人一个“小动物卡片”袋(两个品种,多少不一,总数不越过10);每人一盒橡皮泥;每人一支铅笔和一个数学练习本。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装好皮球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引导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个;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个。”让幼儿初步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算式:如 4+2=6 2+4=6 6-4=2 6-2=4
二、教师出示装好水果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苹果,有7个;一部分是梨子,有3个。”进一步让幼儿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式子。如: 7+3=10 3+7=10 10-7=3 10-3=7
三、引导幼儿做“对应口头练习”如:
① 7 + 3 = 10
苹果是7个 梨了是3个 总体是10个
这是部分数 也是部分数 这是总数
同理:3+7=10 4+2= 2+4=6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部分数?哪是总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② 10 -3 = 7
水果有10个 苹果有3个 梨子有7个
这是总数 这是部分数 也是部分数
同理:10-7=3 64=2 6-2=4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四、引导幼儿说出关键句。如:
①在加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后,其它是部分数;在减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加法总数在最后,减法总数在最前。
②部分数与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总数去掉(减去)部分数,剩下的还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要求总数,用部分数相加;要求部分数,用总数减去另一个部分数。
五、幼儿玩卡片。幼儿取出卡片,倒出小动物卡片,说说有些什么,总数有多少,进行分类,并做好记录。把自己分类记录的结果说给同伴听。
六、幼儿玩橡皮泥。规则是每人做2种物品,多少不限。10分钟后,让幼儿说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么,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么,又是多少。做记录,并说说记录下来的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
七、幼儿认识括号“( )”;书面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4 5+( )=7 ( )+2=5 ( )+6=10
7-( )=3 ( )-2=8 5-( )=1 ( ) -3=6
八、教师总结,检查幼儿练习结果。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课,我试了三次,不断反思自己在与幼儿活动时,出现哪些纰漏,并逐步加以改善。
第一次试教,活动效果不是很好,我发现幼儿对“总数”好理解,对“部分数”就有点难度,幼儿始终不能把“部分物体”与“部分数”联系起来。 ‘
第二次试教,我改变了指导方法,让幼儿集体操作活动时,个别指导启发幼儿说出自己记录中的总数在哪里,是几?部分数在哪里,又是几和几?在这次活动中又发现有一部分幼儿离开实物,又找不到“总数”和“部分数”。因此我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微调,让幼儿把直观的学具和抽象的理论结合起来,这样以后,活动效果很不错。
第三次试教,效果显著。
总结三次的数学教育活动,得到的启示是:
①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找到新的切入点。
②寻找数学中规律,以点代面,一通百通。
③与其他活动一样,以游戏为主,化抽象为具体。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数学宫》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数学宫
活动内容:计算活动《数学宫》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复习10以内的数概念(数的形成、数数、认数字、比较数的大小和数序等)。
2.训练思维的正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几何图形片10张、红黄蓝三色的几何图形板长方形、三角形、半圆形(上有红黑绿三种颜色写的1"10的数字各一个)、数字牌每人一块。
活动过程:师生进入数学宫
游戏一:做的对有快(复习10以内数的形成、数数)
1.目测几何图形的个数做动作
2.添上或去掉1后做动作。如:看到8快图形就做9或7的动作。
游戏二:踏得对又快(复习10以内的数字、比大小)
在地上任意放置图形,幼儿按要求找到图形数字,用脚踏上去。老师可提各种各样的要求,如:踩三角形上红颜色数字;踩比3大、比7小的黑颜色的数字。
游戏三:排得对又快(复习10以内的数的排列和分类)
1.按图形的形状不同将数字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按图形的颜色不同将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游戏四:比得对又快(复习10以内数的大小、数序)
1.每一幼儿胸前挂一数字牌,在乐曲声中找一位好朋友,找到朋友后两位幼儿比较数字的大小:数字大的幼儿站着做动作,数字小的幼儿蹲下做动作,数字一样大的幼儿相互拥抱做好朋友。
2.要求幼儿迅速胸前数字大小依次从大到小排队,做动作走出数学宫。
中班数学课教案《数字游戏棋》
【设计意图】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遵守游戏规则是玩好游戏的保证,为了更好的让孩子学习合作,在合作中守规则,并体会数学游戏的乐趣,我设计了数学游戏棋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按规则合作游戏,喜欢参加数学游戏。
2、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学会简单的记录。
【活动重难点】按规则合作游戏,学会记录。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盖子棋;其他盖子若干;两人一张十格棋盘;图形数卡,记录表、表情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图形宝宝排排队
1、按图形分四路纵队。
2、按从小到大的数字调整顺序排队。
二、老师示范,看规则。
1、介绍盖子棋。
2、演示摆放盖子棋。
3、示范玩盖子棋。
4、示范记录输赢情况。
三、集体讨论,说规则。
老师利用语言、动作、表情,引导幼儿回忆讨论下棋规则、步骤、玩法。
1、用“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决定谁先翻棋;
2、数字大的吃掉数字小的,小的棋子移出棋盘;
3、决定胜负:棋盘上留下得多的那一方就是胜利者;
4、双方根据最后结果,自己记录输赢情况。(赢得一方为自己贴上“笑脸”,输的一方为自己贴上“加油”,如果平了就都贴上“握手”)
四、分组游戏,守规则。
幼儿结伴玩盖子棋。
六、小结。
活动延伸:幼儿玩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