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主题活动《小不点儿》反思
发布时间:2020-01-07 幼儿园教案活动反思 幼儿园活动反思游戏 幼儿园游戏活动反思 所思所悟:新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小班幼儿犹如生活在“大人国”里,他们有着被看作是小不点儿的情感体验。在老师的眼里,小班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在父母的眼里,他们却还是一个个需要倍受呵护的小不点儿。所以这个主题是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设计,使幼儿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促使幼儿更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在这个主题活动中,我们需要让幼儿看到万事万物都有大有小,有强有弱,有成长、有变化;感受到自己正在经历有小到大、有弱到强的成长氛围中,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看到自己的进步,逐步形成乐观、自信、向上的自我意识。
语言活动《小不点儿》是让幼儿根据故事情节猜想,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萌发乐观、自信的情感态度。但实际操作后,我发现小班幼儿对于空虚的故事性情节,想象力比较弱,想不出比小猴子、小小老鼠小的动物,这也跟小班幼儿年龄段特点有关,他们抽象想象能力比较差,此外,我还感觉幼儿对于“小不点儿”这一词汇,不够理解,如果能将这一词汇,给点时间帮助幼儿理解,说不定幼儿回答会更好。同时,最后环节让幼儿说说自己有什么本领,幼儿似乎一下子也说不出来,如果能将事情画下来,让幼儿看图选择自己会做的事情,说不定幼儿积极性会更高。
音乐活动《大雨和小雨》是能用强烈不同的力度演唱《大雨和小雨》,大胆尝试用声音、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激发对音乐的表现和创造力。在实际操作后,我发现自己的一些提问是有问题的,不够具体,如问:下大雨时,外面会怎么样呢?幼儿都回答不到点子上,于是我改变方法:下大雨时树会怎么动?树叶会怎么样飘?幼儿很快就用动作表示了出来。因此在以后设计教案时,我们应充分考虑自己的问题是否具体,幼儿是否能够理解,这也需要我们不断积累经验。同时我感觉这趟音乐课最大的问题就是我的动作太单一,不够活泼,导致幼儿一味的模仿我的单一动作,没有创新和美感。
社会活动《我想长大》选材贴近幼儿生活,组织形式也较新颖,活动前我让家长拿了些孩子婴儿时期的物品和照片在活动中一一展示给幼儿看,幼儿兴趣浓厚,参与性很高,尤其是在讲述自己长大的变化时都抢着讲述,乐于与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成长。并在课后把这些物品和照片粘贴在主题墙上,孩子们有事没事的时候总喜欢站在那里讨论着、交流着。所以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更愿意和老师一起去发现、尝试、探索,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活动进行起来师生都感到轻松、愉悦,幼儿接受得快、掌握好。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如《熊大大和熊小小》《大脸小脸亲一亲》《瞧我多能干》等等,体验家庭中成员之间的浓浓亲情,引导幼儿发现自己与周围世界之间的联系,让幼儿去关心周围的人、事、物。我们除了集体教学活动外,还注重日常生活中去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让幼儿体验自己人虽小,但是很多事情也能自己做,产生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比如,分饭菜时,我们请小朋友分碗和勺子,在午睡时,老师教以正确的方法,鼓励幼儿自己穿脱衣服和鞋子。当孩子有点滴进步时,教师以微笑、拥抱、口头表扬等方式激励幼儿,当看到他们的作品时,教师抓住其中的闪光点,放大,肯定孩子等等。(DJZ525.COm 励志的句子)
除了教学活动以外,每个生活环节都可以培养孩子的主人翁意识,教师该放手时就放手,只要你给孩子足够的信心和时间,他一定能行的!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扩展阅读
水的主题活动反思
“水”的主题活动反思 主题的产生随着夏季高温的到来,幼儿接触水的机会很多,近段时间我们发现幼儿经常以喝水或洗手为由,长时间的在玩水逗留,有的在用香皂搓泡泡,有的用小杯子反复倒水,有的甚至忘乎所以的玩起了打水仗的游戏,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水的热爱,借此,我们抓住了孩子的兴趣,开展了关于“水”的主题活动。 主题目标:引导幼儿了解水的性质、作用,激发幼儿保护水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教育幼儿养成讲卫生、爱清洁、多喝水的良好习惯。活动中激发幼儿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初,我们请家长帮我们搜集了有关水的书籍、图片、及光盘,通过多种形式使幼儿对水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于是对水的性质展开了探索,通过实验,运用幼儿的感官,孩子们发现水是无色、无味、无形能流动的液体。(我们在科学发现区放置了水、醋、奶等不同液体,幼儿在看看、尝尝、闻闻、倒倒的过程中,明白了水的性质。)有一次洛洛提出了“透明水是干净的”观点,引起了争议。卓雅说:“我妈妈说,透明水不一定是干净的,里面有许多细菌。”于是我们进行了“为什么不能喝生水”的讨论。通过看有关光碟,幼儿知道了显微镜下一杯水中有许多细菌,孩子们终于信服了卓雅的观点。 由于自来水厂不适合孩子们实地参观,我们就请了在自来水上班的黄一辰的妈妈做起了“妈妈老师”,由于我班孩子年龄小知识有限,所以仅靠语言描述他们很难听懂,于是我和一辰的妈妈商量最好用浅显易懂语言,而且具有演示性这样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兴趣。一辰的妈妈准备很充分。在讲解的过程中,幼儿最为感兴趣的是过滤环节,为了进一步让幼儿认识水的过滤过程,我们准备了不同材料的过滤网,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不点儿》及教学反思
小班教案《小不点儿》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体验小甲虫自信、乐观地期待自己长大的情感态度,倾听故事,能随故事情节大胆想象,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小不点儿》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能随故事情节大胆想象。
2、体验小甲虫自信、乐观地期待自己长大的情感态度。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活动重难点:
重点:安静倾听故事并随故事情节展开大胆猜想。
难点:明白小不点儿虽然小但也有很多长处和本领并总有一天会长大的道理,初步产生做小不点儿的自信和自豪感。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猴子、小老鼠、甲虫图片,草为背景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常见动物、能区分事物明显的大与小。
活动过程:
(一)自由谈话,引出课题
师:你们和老师比谁大?和爸爸妈妈比谁大?在老师和爸爸妈妈眼里,你们都是小不点儿,以前有没有人这样叫你?小不点儿是什么意思?如果有人叫你小不点儿你会开心吗?为什么?
(二)倾听故事,《小不点儿》理解内容
1、小猴寻找比他小的朋友。
(1)有只小猴子,只有皮球那么高,大家笑着说他是小不点儿,他不高兴,想去找比他更小的朋友。
(2)你认为比小猴小的有谁?
(3)一路上绿绿的小草都比小猴高,小猴有点失望,突然草丛里跳出一只小老鼠,仔细看:小老鼠和小猴比,谁大,谁小?小猴子找到比自己小的小老鼠很开心,猜猜他会对小老鼠说什么?
2、小老鼠寻找比他小的朋友。小精灵儿童网站
(1)小老鼠听到小猴说自己是小不点儿,他会开心吗?猜猜他会怎么做?
(2)你认为比小老鼠小的有谁?
(3)小老鼠东看看,西望望,哎!什么都比自己大,他还比不上小狗的鼻子大呢!忽然,他被绊了一下,一个小小的东西叫了起来:“哎呦,你踩疼我了!”小老鼠连忙抬起脚,原来是只甲虫,仔细看:小老鼠和小甲虫比,谁大,谁小?小老鼠找到比自己小的小甲虫,猜猜他会对小甲虫说什么?
3、小甲虫对“小不点儿”的态度。
(1)小甲虫听到小老鼠说自己是小不点儿,高兴吗?他会怎么做?
(三)小结并提升经验
1、为什么小甲虫听到别人说他是小不点儿,他还是那么自信呢?
2、我们虽然小,在大人眼里是小不点儿,但我们有很多本领,谁愿意说说你的本领?
(四)说说自己
1、在家里,你们是不是最小的,有没有人说你们是“小不点儿”?
2、当别人说你是“小不点儿”时,你是生气还是高兴?
3、你们这些“小不点儿”有哪些本领?
4、将幼儿所说的内容用文字或图画进行记录,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五)结束活动
孩子们,我们很小,在大人们眼里我们就是小不点儿,但小不点儿本领大,我们会……,我们还会慢慢长大。所以,如果有人说我们是小不点儿,我们一点儿也不用在意,可以像小甲虫一样自信地说:“没关系,总有一天我会长大的。”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犹如生活在“大人国”里,他们有着被看作是小不点儿的情感体验。在老师的眼里,小班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在父母的眼里,他们却还是一个个需要倍受呵护的小不点儿。所以这个主题是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设计,使幼儿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促使幼儿更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
在这个主题活动中,我们需要让幼儿看到万事万物都有大有小,有强有弱,有成长、有变化;感受到自己正在经历有小到大、有弱到强的成长氛围中,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看到自己的进步,逐步形成乐观、自信、向上的自我意识。
语言活动《小不点儿》是让幼儿根据故事情节猜想,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萌发乐观、自信的情感态度。活动一开始,我通过质疑,导入活动,让幼儿猜一猜大家为什么取笑小猴子。孩子们想象力很丰富。有的说:“小猴子长的丑,所以大家都笑它。”有的说:小猴子不肯吃饭,长不大所以大家都笑它,小猴子不会拍球,所以大家都笑它等等。通过故事讲述,带领幼儿感受故事中的小动物的“小”从故事讲诉中,让幼儿感知虽小却一样不可忽视。故事以小小小甲虫充满信心的话“没关系,我总有一天会长大的”来感染我们小不点的孩子们。
最后一个环节让幼儿说说自己有什么本领,有什么长处。孩子们说的很不错,有的说我会自己吃饭了、有的说我会拍皮球了、有的说我会穿衣服、有的说自己会画画了等等。活动中孩子们说说自己的优点中看到自己的长处,增加了孩子们的自信心。
幼儿百科:小不点是形容很小,指很小的小孩子。
“飞禽”的主题活动反思
“飞禽”的主题活动反思
利津县第二实验幼儿园郭友青
主题
主题活动“好朋友”中的交一个朋友活动中,孩子们兴趣昂然的用语言和肢体语言向周围的小伙伴表达自己的友好,以此来结成好朋友。在此过程中,有的孩子说:“老师小动物也是我的朋友。”于是孩子们纷纷表示愿和小动物交朋友,于是在幼儿园中孩子们开始了动物朋友的搜索。接下来不同的昆虫便摇身一变成了我班孩子的贵客。在我的“好朋友”活动中,孩子们纷纷用不同的方式和自己周围的伙伴结成了好朋友。孩子们热忠于这样的互动,于是孩子们开始了好朋友的搜索,你听他们都找到了谁呢:“老师我的朋友里还有动物呢!”很快孩子们便纷纷列举了各种各样的不同动物王诗雨说:“我喜欢猫头鹰妈妈说它是益虫。”而岳瑞浩说:“我喜欢啄木鸟它漂亮又能逮虫子多好呀!”就这样孩子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动物朋友。并最终让鸽子作了班里的公众朋友。因而我们也结合孩子的兴趣顺藤摸瓜式的开展了“飞禽”这一主题。
主题目标:
在开展的各种的活动中培养孩子乐于参加收集资料、寻找答案的积极性,知道要珍爱、保护小动物,并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的意识;知道关注和珍惜自己周围的事物及生命。与此同时观察、了解鸽子的外形特征习性及某些象征意义。
主题的开展:
本月主题“飞禽”围绕着几种飞禽特别是鸽子(鸽子是本月的生成活动,也是主要活动。)的种类、价值用途、象征意义几个方面来开展的相关活动;环境方面我们利用了社区和家长资源,并突出挖掘了孩子的内心情感世界作为主导形式。
孩子的情感是没有任何掩饰的,总是会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毫无保留的释放在生活之中。当然,对于鸽子的喜爱也是如此。有的孩子便说了:“我总是会把自己的好吃的和好玩的送给自己的朋友,还有和他们的合影呢!”这是偶尔在孩子中间听到的对话中的一部分。根据孩子这种对于同伴渴望亲密接触的心情,我们组织了“我的好朋友鸽子”这一活动来满足孩子的需求。利用户外活动我们观察了鸽子的一些行为,并让孩子走近它们以求近距离的接触,孩子们把从家里带来得好吃的与它们分享并实现了与之合影的愿望。孩子都玩的很开心,但细心的如佳问我:“老师我们走了以后它们要到哪去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又展开了“鸽子的家”这一活动,先是让孩子自己找答案然后大家共同讨论,在讨论中新的问题产生了,那就是鸽子的种类问题。因为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找到了花样繁多的鸽子之家,有的说幼儿园是它们的家、有的则说大树是它们的家,从而围绕着“家”又展开了一番讨论最终将问题归结到了鸽子的种类上来。于是,我们顺藤摸瓜进行了家鸽与野生鸽的比较。利用我园的网络资源搜集了大量的图片让孩子自己进行比较,从中获取有关鸽子的更多信息。但孩子的思索像是不尽的泉水一样,总是问题一个接一个。瞧思鉴又有了新发现:“老师,你看鸽子吃的多香,爷爷是不是每天都喂它们这个吃呢,还是喂甚吗别的给它?”看来孩子在解决了鸽子的种类问题后又转移目标了。(“家”和“食物”的问题是在同一活动中先后提出的,我们也分先后给孩子解答)当然,我们立刻根据孩子的这一问题设计出了相应的调查表,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完成,以便让孩子成为问题的提出者和解决者并从中让孩子建立一种成就感。接下来孩子们饶有兴趣的继续寻找着鸽子身上可能存在的其他焦点。果然,观察已经让孩子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升华:“老师你看我们的衣服是五颜六色的而且还很厚,鸽子的衣服是不是也是和我们的一样呢?”是呀为了让孩子了解我们开展了漂亮的羽毛这一活动,就是让孩子用纸先折出鸽子再涂颜色。但就在我们对鸽子的认识不断加深的时候,鸽子“被捕”了孩子亲眼看着它们的离去不免十分的伤感。于是,为了让孩子把情感表达出来我们让孩子用画的形式画了一系列的画“鸽子被捕后”“假如我是一只鸽子”“放飞祝福”,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当然,孩子们不理解为什么会突然离开。于是,孩子们都纷纷问我们:“老师为甚吗鸽子会被逮走?”有的孩子说:“是因为禽流感来了”孩子们立刻把兴趣转移到了禽流感上了。恰巧我班刑梦雪的妈妈是医生,我们就利用了家长的有利资源让这位家长为孩子们讲了生动的一课收效很好。在这里孩子首先增加了知识,其次孩子们也知道了生命的珍贵和生态环境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和我们对于它们的责任。也知道了生命在于运动,我们又回到了鸽子的身上。孩子开始探讨鸽子的其他方面。偶然间听到尚英进说:“鸽子其实还可以吃的也可以比赛这是爸爸说的。”于是,鸽子的价值问题被无意间提出来了。我作为了解内容利用网络给孩子作了介绍。至于比赛是说的信鸽,我们正好结合运动开展了小信鸽的活动。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可谓一箭双雕。
柏坤:“韩老师我爸爸也告诉过我鸽子也有和平的意思是吗?”
我:“是呀它的名字叫和平鸽”
于是,我们又对和平鸽共同作了研究。也开展了相应的活动。
在对鸽子作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后我们又相应的对于其他的几种孩子比较感兴趣的飞禽如猫头鹰、孔雀等几种动物做了简单的介绍和了解。在利用了网络资源后开始让孩子自己用画的形式表征,并带回家让爸爸妈妈与其共同完成。
总之,在十一月分我们围绕“飞禽”这一主题结合家长资源、网络资源,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让孩子的感官得到了充分的“刺激”,并且让孩子的肌肉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发展。最重要的是,孩子通过对飞禽中鸽子的了解让其情感也进一步升华了。培养了他们要关爱生命关爱自然。了解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秋天"的主题活动反思
"秋天"的主题活动反思
利津县第二实验幼儿园郭友青
主题来源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园内蔬菜、水果的变化引起了孩子的注意:“老师漂亮的石榴花被谁摘走了?”“瞧!石榴裂嘴笑了”……一张张稚嫩的脸上充满了好奇。四季更替周而复始,一切变化在无声之中悄然而至。但不可否认这种变化始终会在某一时刻让我们彭然心动。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于是开展了“秋天”的主题。
主题目标
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了解秋天的基本特征,感受秋天的美好和节日的快乐;能大胆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尝试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引导幼儿感受节日的气氛,体验劳动的乐趣。
主题的开展
本月主题“秋天”围绕秋天的果实、秋天的衣服、秋天的花草树木、及节日四个方面展开活动。环境方面突出的是我们有效、充分的利用了社区资源。
节日方面,教师节来临前夕,园内环境创设的改变,如漂亮的彩旗和鲜花及醒目的教师节庆祝字符引起了孩子及家长的注意,在家长的解释下,没等老师告诉孩子们,他们已经知道教师节就要来了,随着教师节的来临,我们陆续收到了孩子们亲手制作的小礼物及漂亮的贺卡和温馨的祝福。教师是孩子心中天使心中的神,教师节这天孩子们添画自己心中的漂亮老师。为了将孩子们的爱进一步升华,谈话后我们请孩子们给老师写了一封信,孩子们虽然没有华丽的语言,但一句句“谢谢您、我爱您、我喜欢您、、、、、、”却深深道出了心中对老师的爱。
曲宗洛:“老师,教师节要放礼花吗?
“我没听说过要放礼花”
曲宗洛:“那过年要放礼花,我最爱看五颜六色的礼花了”。
“我也爱看”说着许多小朋友围了过来,看到孩子们的兴趣已至,实在不忍心破他们的兴致,于是我变戏法似滴在纸上几滴广告色,然后用嘴轻轻的变着方向吹,一幅漂亮的作品出来了,当我把作品展现给幼儿时,孩子 们像发现新大陆似的高呼“郭老师的礼花真漂亮!”看到孩子们的兴趣已至高潮,既而我们开展了活动《节日的礼花》。
八月十五来临之际,我们首先搜集了有关节日的知识,在讲到其代表食物月饼时,引起了孩子们对月饼的兴趣,于是我们请了个别家长一起开展了制月饼的活动。孩子们亲自揉面、擀面、添馅、将做好的月饼放入烤箱。每个环节都充分的发挥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孩子们吃着自己烤的月饼感到非常兴奋,不止孩子还有老师,我都不敢相信能吃上自己做的月饼,孩子们正用心品尝着月饼。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老师,咱们给小龙和文菲送点月饼吃吧?”(小龙和文菲由于不够年龄继续就读小班)孩子的这句话一下活跃了我的思维,抬头一看锡雪及许多小朋友善良的眼神正等着我的认可,我也孩子似的跳起来高声回答“好”,接着活动就按部就班的开始了,我们和小四班接成了连谊活动给他们赠送了月饼和精彩的节目,并开展了手拉手活动,活动中幼儿意识到自己已经是哥哥姐姐了开展了活动《我长大了》,首先发放调查表,通过调查表使幼儿认识到自己的身体和能力不断成长,又收集孩子现在和以前的照片通过照片的对比孩子感觉自己真的长大了。而且会做的事情真不少,于是开展活动《我会用筷子了》《叠被子比赛》《故事大王比赛》等一系列活动。
“哎呀!什么时候幼儿园门厅前的路两边成了五颜六色的颜料盆了?快来看呀……”循着这个声音望去,孩子们欢呼雀跃着,原来为迎接教师节装扮的漂亮的一串红和小菊花。为了让孩子们更丰富的认识大自然的美丽,我们带幼儿来到了花卉种植区和广场,孩子们开始用他们那双明亮的眼睛猎取大自然最动人的一面,他们交流着用各种美好的词语形容着,从而秋天的花朵成了一个美好的话题。他们发现了和葡萄一样的一串红,他们找到了五颜六色的无名小花并试着给它们取名字,他们听取了花卉种植区老爷爷的细心讲述。为了将着美好的一切在小朋友的心理储存的更久,我们请孩子们进行了记录,孩子们的记录也非常精彩。
老师:“子涵,你画的什么花?”
子涵:“这是我长大后自己培育的花,花是绿颜色,叶子是红色的,老师你知道我为什么发明这样的花吗?”
老师:“为什么?我不知道”
子涵:“因为,妈妈总说爸爸是绿叶,妈妈是红花,这次我可要妈妈做一次红叶,爸爸做朵漂亮的绿花。”
一个个小小的发现把秋天诠释的五彩缤纷,孩子们从中知道了如何去感知别的事物,如何运用自己的视线和思考去捕捉每一个美丽的瞬间。
一天,王卓雅和常潇晗穿了一件一样的方格毛衣,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孩子们在询问着“你们的衣服一块买的吗?真好看,我也要妈妈给我买一件……”。孩子们间的讨论引起了我的思考,于是我趁机提议:“咱们一块去服装城看衣服好吗?”孩子们兴高采烈的拍手叫好,“老师,我还想看上次在服装城看见的漂亮裙子”,王诗雨要求道,“好呀,随便你们看”我爽快的答道。我们在一片欢歌笑语中来到了服装城,“哎!漂亮的裙子哪去了,啥时换上了漂亮的毛衣?”孩子们提出了疑问。在服务员的讲解下孩子们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孩子们认真观看用手触摸着毛衣。“老师,你瞧,这几件毛衣除了颜色不一样花纹是一样的都是线条的”细心的郭弘毅表明说。“还有这几件,都是方格的……”。于是生成活动《二方连续》,于是我们准备了小毛衣的轮廓引导孩子们按照二方连续进行添画。
结合本班个别孩子不喜欢吃水果蔬菜吃饭偏食的现象,我们带孩子们去了超市,请服务员讲了多吃水果蔬菜的益处,引导孩子们认识了秋天的水果蔬菜,同时让孩子们带来了各种水果制成了漂亮是水果沙拉来吸引孩子们吃水果的愿忘,那天效果很好,就连平时不爱吃水果的李世正和曲宗洛也开始抢着吃。
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秋天的农作物,我们一起走进了农田,雪白的棉花、花一样的向日葵、胖胖的大冬瓜、金黄的水稻,深深吸引着孩子们的探索欲望,在保护措施准备完毕后,孩子们亲身下了棉田体验了劳作的快乐和辛苦,接着我们又走向了稻田,孩子们最为感性趣的就是金黄的稻子用手轻轻一拨竟然露出了白白的大米,对此孩子们非常兴奋,小朋友每天喜欢吃的大米饭原来是水稻长出来的,于是回来后我们展开了对水稻一生的探索,首先,请家长帮我们搜集了有关插秧、水稻慢慢长大及打稻机的图片,然后又带孩子们去了伙房帮伙房的叔叔阿姨一起洗米,看着把米装入蒸饭米车,通过这一系列的参与观察后,孩子们齐发感慨,大米饭来的真不容易,于是下决心要节约每一粒米。为了让孩子们牢记这一切,我们请孩子们对《水稻的一生》进行了记录。
韩思鉴:“我画的是水道在爸爸妈妈的爱护下茁壮生长”。
老师:“水稻的爸爸妈妈是谁?”
韩思鉴:“就是农民伯伯阿姨了”。
老师:“欣宇的水稻怎么没在水里?”
欣宇:“老师农民伯伯阿姨每天在水里种稻子太辛苦了,长大后我要发明一种不用生活在水里的稻子,那时,我要给它取名字叫幸福稻”。
李世正:“老师你瞧,我画的水稻田里还有螃蟹,我最爱吃螃蟹了,这样不但可以吃米饭,还可以吃螃蟹。”
在九月份“秋天”的主题活动过程中,我们充分的利用了社区资源和自然资源,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幼儿尝试着运用各种感官充分的感知秋天的基本特征,而且大胆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表达过程中培养了幼儿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及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