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看一看,敲一敲“的游戏

发布时间:2020-05-07 幼儿看故事 幼儿园说课稿看日历 幼儿园看电影活动方案 科学区的摆放了很多瓶瓶罐罐,有奶粉罐子、塑料罐子、纸盒子、小鼓、塑料泡沫、敲击手套等材料。文博和敬勋两个人被桌子上的这些东西所吸引,文博首先拿起来敲击手套,把手套戴着手上,虽然手套大手很小,但是丝毫没有影响他,他戴着手套一会敲敲桌子,一会敲敲奶粉罐,开心极了。旁边的敬勋也拿起了一只敲击手套,敲敲这里,敲敲那里,过了一会,我发现两人在说话,文博说:“你看,我们两的手套不一样,我这个手套上面是瓶盖子,你的不是。”“我的是纽扣。”“你轻点敲,吵死了。”“你也轻点,奶粉罐子吵死了。|

由于在科学区投放了很多材料,所以孩子们的兴趣就被这些材料给吸引过去了,原本这个游戏中我还设计了“看一看,敲一敲“的游戏,在奶粉罐子,塑料盒子上都有1-5的数字,看到数字几就敲几下,而今天这两个孩子只顾着用手套敲来敲去,根本就没有按照我的要求来玩这个游戏。在游戏中也发现,虽然两个人在瞎玩,但是他们还是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敲击手套的不同,有的手套上是瓶盖子,有的是纽扣,使用的材料不一样,敲击出来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而且,在敲击的过程中,他们也发现了敲的太重,碰到铁皮盒子一类的会很吵。

新投放的游戏,老师最好要让孩子们了解游戏的玩法,在玩游戏之前可以稍微介绍一下,在新材料投放的时候,教师要重点关注这个游戏区,当幼儿在游戏中发生困难的时候,老师可以适当的进行介入,帮助孩子了解游戏的正确玩法,这样可以避免上述事情的发生。当幼儿在游戏中有新的发现时,教师要鼓励和表扬,让他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伴,和同伴一起分享自己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一件小事看到的


今年我跟班走,教大班。

大班的孩子在幼儿园里是最高的班级的孩子。

平时在幼儿园里我经常教育孩子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要主动关心帮助小班、中班的弟弟妹妹,别人遇到困难时要去关心他们,去帮助他们。

但孩子们真正做到的却很少。

但有一次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改变了我的看法。

一天早上入园,我正在打扫院子里的树叶,忽然听到“呜呜”的哭声,我顺着哭声望去,原来是小班的苗亚茹小朋友一边走着一边在哭,大班的苗靖涵小朋友在轻轻扶着她走,走在旁边的王艺睿不屑的说:“怎么那么娇气呀!真丢!”苗靖涵气呼呼的说:“她是因为生病了才哭,你怎么能那样呢!我们应该关心她的,如果你病了,没人关心你,你高兴吗?”艺睿红着脸没吭声。

听了孩子们的对话,我很高兴,马上跑过去,询问了苗亚茹哭的原因,原来苗亚茹来到幼儿园后,突然觉得头疼,就哭了起来。

我马上送她到卫生室看了看,医生说他有点感冒需要回家卧床休息。

然后我给他的妈妈打了电话,告诉了他孩子的情况,她妈妈来园接走了亚茹。

我回到教室,孩子们马上围了过来,纷纷问:“老师,苗亚茹怎么了?头还疼吗?”看着孩子们着急关切的样子,我说:“孩子们,苗亚茹没事了,只是有点感冒。

今天小朋友做的很好,能知道关心同伴了,老师很高兴。

”并着重表扬了苗靖涵小朋友,让其他小朋友向她学习。

教师随笔:一定要回头看看


现在回想起昨天下午放学时发生的那件事,还让我心有余悸。通过这件事的发生,更让我进一步体会到了“吃一堑长一智”的深刻含义。“一定要回头看看”这句话成为我今后雷打不动的工作作风,只有这样做,我才感到心安,心安!

昨天下午,离园的音乐响起来了,我便动身组织我们小班的小朋友穿衣、戴帽、背书包,准备排好队,坐校车回家。

“冯老师,王暖小朋友打盹了。”王怡慧小朋友快嘴快舌地报告说。

我随声望去,果然看见王暖小朋友,两眼似睡非睡,坐在椅子上摇摇晃晃的。我赶紧走过去,一边轻声的呼唤着孩子的名字,一边蹲下来,把孩子晃醒。

“王暖,放学啦!快醒醒,冯老师要带你坐车回家啦------。”在孩子们的嬉笑中,王暖小朋友有点害羞的站了起来跟着我按顺序排在离园的队伍里,数一数,正好16名孩子乘车。随手拿起小旗,走到队伍前面,吹起哨子,领着孩子们走出教室,上了校车,准备回家。

“冯老师,你今天赶集买的菜忘记拿了吧?”保安老齐关心地问。

“啊!对对对,你看我这脑子,光忙着放学、上车,把这事都给忘了,谢谢啊!”说话的功夫,我赶紧跳下车,跑进办公室,拿起菜,习惯性的朝我班的教室里望了一眼,印象中是看一我班教室的门关上了没有?这一看,不要紧,简直是“救”了孩子,更是“救”了我的心。天哪!真的很出乎我的意料:我看见暖暖小朋友自己孤单单的趴在小桌子上,睡着了,一动也不动。我当时就感觉周围的一切都停止了,教室里出奇的静,静!话说不出来,腿也迈不动的的感觉油然而生。缓了缓神,我轻轻地走过去,把孩子抱起来(那时手都有点抖),喃喃地说:

“暖暖,快醒醒,我们回家睡觉去。你这孩子,吓死老师啦!要是老师不回来拿菜,不往教室里看这一眼,那后果就不堪设想啊!我、老师们、小朋友们,幼儿园里所有的人都放学回家了,整个幼儿园,整座楼房,空空的,只剩下暖暖你自己,如果你半夜睡醒了------。”不想了,再也不敢往下想了,我差点真的摊上“大事”啦。

“一定要回头看看”,无论是放学时看教室,还是下车时看校车的每一个座位,千万别拉下孩子啊!安全工作,重中之重;老师们,安全工作,一定要防患于未然。一定要提高警惕啊!

不能敲打小孩子的头颅


日常生活中,少数脾气急躁的父母,盛怒之下对待他们不听话、好动、学习不专心的孩子,用手或随手拿起东西劈头盖脑地朝孩子头部打去。殊不知,这种体罚除了让孩子无所适从外,更为危险的是,可能引发癫痫,造成终身遗憾。

众所周知,孩子的大脑很娇嫩,封闭在坚硬的颅骨里面,是颅骨保护着大脑。科学家早就发现,初生儿的大脑约为390克重,但大脑细胞的数目恒定,7-8岁时脑的形态才与成人相差无几,只不过功能上不够成熟,分化还未完善而已。正因为孩子大脑的动脉和毛细血管发育还不够完善,倘若成人用棍棒或手猛力打击孩子的头颅时,轻则有可能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引起出血,重则可能引起颅内血肿,临床小儿就会出现头痛、呕吐、恶心甚至昏迷等现象,如不及时诊治可危及生命。

当然,绝大多数的孩子头部被打后,往往只哭叫一阵,并不会出现头痛、哎吐症状,数天后也没有诉说有哪儿不适。但很可能其中有一部分孩子其脑子另有一处或多处的血管出血,随着时间的推移,短则2-3个月,长则4-5年甚至到成年后,这些颅内出血小病灶,有的被吸收,有的则形成疤痕组织。这些病灶如同定时炸弹。一旦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免疫力降低,在某些诱因激发下就会引起癫痫发作。医学上称继发性癫痫。

近年来,有从事小儿神经疾病研究的学者认为,孩子经常头部被外部打击,虽然既没有造成脑部微小血管的破裂,也没有引起颅内血肿等器质性病灶,但年幼的孩子多次受到脑外打击,也能破坏大脑神经细胞内环境的稳定,从而导致神经细胞生化代谢的异常,这同样可以诱发癫痫发作。

换一种目光看孩子


在幼儿园中,有的老师总喜欢安稳一点的孩子,因为这样的孩子听话好管教,让老师省心,也总能淘得不少老师们的喜爱。而对于那些过于“活泼、爱动”的幼儿,则往往因为其“调皮、惹事”,久而久之,则可能得到“另眼相待”的“特殊待遇”。但我觉得,对待那些过于“活泼、爱动”的幼儿,需要老师行使有别于一般幼儿的教育和教导方法,找准切入点,通过意识引导而使其行为上产生循序渐进的转化,逐步改变其过于“活泼、爱动”的习惯,使其容入班级整体活动之中去。我带的小朋友中就有这么一位,他不仅活泼爱动,而且常常给老师制造些小的“恶作剧”。比如,在大家一起游戏时,他往往趁老师不注意就会掉头大窜,让老师追来追去,累得老师气喘吁吁;教育活动中有时他会钻到桌子底下与你玩“捉迷藏”;可能由于他的过分爱动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在幼儿园里已经小有名气,大部分老师认识他。他的妈妈曾这样给我说过:“我的儿子不简单,四岁就成了‘明星’”,我也曾开玩笑地对家长说:“你的儿子简直就是一个‘自由人’”。如何教育这样一位刚刚三岁的“自由人”呢?我的切入点是——找优点,并使其发扬光大。根据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很聪明,反应能力强。有时老师在门外回教室时,外面的老师会轻轻敲门或向里招招手,示意小朋友过来开门,四岁的孩子大多猜不透老师的心思,可班上那位所谓的“自由人”几次急匆匆地跑过来,给老师打开门,这时我便过去亲他一口,并伸出大拇指以示鼓励,让他感受到跑过去做了一件正确的事,老师就会喜欢我!我还发现他喜欢交朋友,人缘好。一天早上开饭时他迟迟不吃,他说他要等到他的好朋友来了一起吃!还有一次,班上的新新小朋友因生病几天未来园,当新新小朋友来园时,他主动走上前去迎接,并拉着他的手认真地说:“你怎么了?”。当时我看出了他此时的心情,他确实是真的想念新新小朋友了,这也是他关心小伙伴的一种真言真行。一次次的观察,一次次的发现,让我对这位幼儿有了新的了解,一次次地鼓励给了他自信,使其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使他产生了更多的积极行为,并为其带来了更多的成功体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的进步可不小,他再也不一人跑出去让老师追来追去;现在他再也不是以前妈妈眼里的那个“自由人”了。记得一位专家曾这样讲过:“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独特价值,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自信心,使美好的教育得与独特发展。”换一种目光看孩子,换一种方式给孩子沟通,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信你也试试看!

和孩子一起去看雪


昨天晚上没想到下了一场小雪,早上我来到幼儿园,看着这一地薄薄的雪,突发奇想,何不和孩子们去踏雪赏景呢?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一下雪,寻找雪中的乐趣呢。

下雪后的感觉就是有点冷,但孩子们还是冒冷按时来到了幼儿园。每一个孩子见到我和第一句话就是:“老师,下雪了!”“是啊”我回应着每一个孩子的话。我看孩子们对雪充满了好奇的样子,更增强了我要和孩子们去踏雪赏景的想法。于是我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今天晚上下雪了,你看雪美吗?”“美!”孩子们不约而同的回答。“那我们去看雪去吧!”“好!”孩子们雀跃起来。“那我们每一个小朋友一定要穿好衣服,不要冻着呀!外面好冷。”孩子们高兴地穿好了自己的衣服。待我逐个检查好每个孩子的衣着后,和孩子们一起来到了幼儿园的雪地上,带孩子去观察园内每一个角落里下雪后的景像。

孩子们来到雪地心里格外高兴,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就像春天里的阳光一样美丽。我们一起看雪,一起说着雪的特征,一起寻找雪景中的不同物体的变化。玩了一会儿,突然我班里的张兴乐说:“老师,雪有啥好看,雪这么少,怎么跟雪玩儿?”这下也把我问住了,是呀,怎么玩呢,我想了想,何不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来玩雪呢?于是我对孩子们说:“我们一起想办法来玩雪吧!”这时我看到有个孩子用手摸了一下雪,和他旁边的伙伴说,雪是凉的。其他的孩子也跟着摸了起来。还有的孩子抓了一把雪捏成了雪团,这样玩了很长时间,感觉外面有点冷,我就对孩子们说:“来踩一下看看这是什么?我踩了一个脚印。”孩子们带有疑问的目光看了看说:“是老师的脚印。”“那你们的小脚印呢?”孩子们听了也跟着在上面踩了起来,然后高兴地笑着说:“老师我的脚印在这儿呢?”我看着孩子们一串串的脚印,心里感到特别的欣慰。

这次和孩子们看雪,不是只是让孩子玩,主要是在不同的环境下锻炼孩子的意志力;也是让孩子亲身感受大自然给孩子带来的乐趣。更主要是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那如同雪一般洁白无瑕的童心。这样在孩子们接受大自然同时,也为我们更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创建一个和谐的平台。

换一种眼光看孩子


在幼儿园中,有的老师总喜欢安稳一点的孩子,因为这样的孩子听话好管教,让老师省心,也总能淘得不少老师们的喜爱。而对于那些过于“活泼、爱动”的幼儿,则往往因为其“调皮、惹事”,久而久之,则可能得到“另眼相待”的“特殊待遇”。

但我觉得,对待那些过于“活泼、爱动”的幼儿,需要老师行使有别于一般幼儿的教育和教导方法,找准切入点,通过意识引导而使其行为上产生循序渐进的转化,逐步改变其过于“活泼、爱动”的习惯,使其容入班级整体活动之中去。我带的小朋友中就有这么一位,他不仅活泼爱动,而且常常给老师制造些小的“恶作剧”。比如,在大家一起游戏时,他往往趁老师不注意就会掉头大窜,让老师追来追去,累得老师气喘吁吁;教育活动中有时他会钻到桌子底下与你玩“捉迷藏”;可能由于他的过分爱动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在班级里已经小有名气。他的妈妈曾这样给我说过:“我的儿子很固执,老师不严厉一点,他是不会听你的。”

如何教育这样一位“自由人”呢?我的切入点是——找优点,并使其发扬光大。根据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很聪明,反应能力强。有时老师在门外回教室时,外面的老师会轻轻敲门或向里招招手,示意小朋友过来开门,大多的孩子猜不透老师的心思,可班上那位所谓的“自由人”几次急匆匆地跑过来,给老师打开门,这时我便过去亲他一口,并伸出大拇指以示鼓励,让他感受到跑过去做了一件正确的事,老师就会喜欢我!

我还发现他喜欢交朋友,人缘好。一天早上他妈妈带来了早餐,但他迟迟不吃,他说他要等到他的好朋友来了一起吃!还有一次,班上的馨馨小朋友因家里有事几天未来园。他就问:“老师,馨馨哪里去了?怎么还没有来读书啊?”当时我看出了他此时的心情,他确实是真的想念馨馨小朋友了,这也是他关心小伙伴的一种真言真行。一次次的观察,一次次的发现,让我对这位幼儿有了新的了解,一次次地鼓励给了他自信,使其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使他产生了更多的积极行为,并为其带来了更多的成功体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的进步可不小,他再也不一人跑出去让老师追来追去;现在他再也不是以前妈妈眼里的那个“自由人”了。

记得一位专家曾这样讲过:“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独特价值,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自信心,使美好的教育得与独特发展。”

换一种目光看孩子,换一种方式给孩子沟通,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信你也试试看!

教育随笔:敲开心灵之门


薛景浩是我们上学期小班新生,刚入园时不哭不闹,给他些积木、玩具,就自己静静地的玩半天,在我们面对那些大哭大闹,甚至哭的撕心裂肺的“小泪人”们,累的满头大汗,手忙脚乱时,看到他安静的待在那里,打心眼里感激这个乖宝宝:要是多几个这样的孩子,我们不至于分身乏术。

慢慢地孩子们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每天开开心心的入园,在园里和老师小朋友一起游戏、吃饭、活动,一起度过开心的每一天。薛景浩还是像原来一样,自己玩自己的,不和身边的伙伴交流,也不进区域活动,游戏也不参与,只是自己安静地呆在自己的世界里。入园也不跟老师问好,离园家长来接也是漠然。这孩子怎么回事?找了个机会与家长交流一下,妈妈说,孩子很乖,很听话,由于偷生二胎时天天和孩子呆在家里不敢出门,他很少有机会和邻居家孩子玩耍,后来有了妹妹后妈妈,没有充足的时间陪他,也不能带他出去玩,可能是与外界很少接触的原因,孩子在家也很少说话,只是自己玩玩具,很少给妈妈添麻烦。跟家长反映了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家长也很着急,很为孩子的行为担忧,迫切想知道促进孩子与人交往现状的好办法。我们建议家长在家多抽时间和孩子交流,多和孩子聊聊幼儿园里的事情,多讲讲自己小时候和同伴玩的趣事,引起孩子与他人交往的兴趣,在园里我们也多和他沟通交流,促进幼儿的人际交往。

当我们老师试着去和他交流时,他很排斥我们只顾做自己的事情或玩自己的手指,或衣服,就是不搭理我们,我们想拉着他一起玩游戏,他把手藏到背后拒绝我们。我们让孩子去拉他的手请他一起玩,他甩开了孩子的手,转身趴桌子上谁了不理了。他就像一只小刺猬,静静地看着别人在干什么,当有人靠近时,就紧紧的把身子蜷缩起来,保护自己。我们不敢太张扬的去靠近他,只有慢慢寻找机会“下手”。一天早上入园时间,早来的孩子都进区域玩去了,他来了之后照旧坐在他喜欢的位置,建议他和伙伴一起玩,他无动于衷,我就给他端了几个动物、水果拼图给他玩,他成功的拼了几个,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后来一个玉米的拼图,他怎么也找不到最后一块了,玩具筐子里他翻了几遍都没找到,他很着急,放弃可惜,不放弃又找不着。我走过去轻轻的问他:“我帮你找找好吗?”他点点头,当我从别的筐子找到递给他的一刹那他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他把拼图拼好了,我边鼓掌边说:“你好厉害,拼出这么多了,我还帮你找到一块,谢谢我了没有?”他小声的说了声谢谢,我立刻表扬他是个有礼貌好孩子。

第二天妈妈来送他时就开心的告诉我说,薛景浩在家跟妈妈说,老师说他是个好孩子,他喜欢老师,想去幼儿园见老师。慢慢地我们和他师生关系得到改善,在我们的引导下,他也慢慢地和别的孩子一起玩了,虽然与同伴相处的技能还有欠缺,但更多时候,他有欲望想去和别的孩子一起玩耍。

《指南》中指出要主动亲近和关心幼儿,经常和他一起游戏或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与长辈交往的快乐,建立亲密的亲子或师生关系,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幼儿体会交往的快乐,幼儿才能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

孩子刚开始对陌生的老师是不信任的,他很排斥我们,怕我们会威胁到他的安全,所以把我们“拒之门外”,在慢慢的接触后,他知道老师能帮助他,他就把“门”打开了。在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就会敲开每个孩子的心灵之门。

让老师再多看一眼


实习的时候,听一位家长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是孩子的妈妈,回家后看到自己的孩子总反穿着鞋,衣服扣子总是扣错的,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家长的这句话深深地刻在我心里。是啊,孩子要离园了,我们应该要多看他一眼。教育无小事,特别是在幼儿园,孩子们的衣食起居更是我们的大事。

很多看似平淡的小事里面包含的教育思想是十分丰富的。离园前我们应该看什么?这里面有大学问。有经验的教师在孩子离园前,一看服装,孩子穿戴整齐了没有!别让孩子在冷天冻着,在夏天晒着。把每一个幼儿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对待,这本身就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二是看孩子的精神面貌。一天下来,孩子心情怎么样?心里有什么变化?有经验的教师都能洞察出来,并及时和家长聊一下,与孩子谈一下,消除孩子的不快,解开孩子心里的小疙瘩,深入到孩子小小的内心世界里去,这种细微的观察,有着更为丰富的教育内涵和更深入的教育效果。孩子在幼儿园生活、学习了一天,就要回到爸爸妈妈身边了,我们怎们来衔接呢?——“看”,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只是那么充满关爱的一“看”,提醒孩子扣子扣整齐,衣服领子翻好,检查一下孩子的鞋子是否穿整齐等等,谁又能说这里面没有一种师生互动呢?正是这种无声的交流,孩子体味到了老师对自己“母爱般的深情”,从中懂得爱、学会爱。这也是一种礼仪教育,孩子和教师之间的“明天见”不是习惯用语走过场,而是有了鲜活的实际内涵。

希望每一个幼教工作者,在每一天活动结束的时侯,都不要忘记这个看似细小而又重要的教育环节:快回家了,让老师再多看一眼!

相关推荐

  •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敲一敲 活动目标: 1、知道敲击物体能够发出声音。 2、探索发现用一种工具敲击不同的东西,发出不同的声音。 3、自主敲击环境中的物体,乐意将自己的发现讲给大家听。 活动准备1、活动室里有各种可以让幼儿敲击的物...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小班英语游戏:米皮皮的"敲敲长" 目的:1.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说话。 2.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准备:1.米皮皮图片一副,五彩小棍一根,米皮皮头饰一个,米皮皮故事图片四张。 2.故事:《米皮皮的"敲敲长"》 有只小老鼠,叫做米皮皮。...
    2019-12-12 阅读全文
  • 游戏活动:敲锣传花 活动准备 1、一个小手锣 2、彩绸花一朵 3、拼音卡片若干 活动目标 1、在玩游戏中复习拼音。 2、通过传花练手的速度。 教学过程 一、玩法: 小朋友围坐成一个大圆圈,教师拿小手锣站在中间。从教师说开...
    2020-01-02 阅读全文
  • 小班游戏教案《敲铃》 活动目标 1、知道敲击物体能够发出声音。 2、探索发现用一种工具敲击不同的东西,发出不同的声音。 3、自主敲击环境中的物体,乐意将自己的发现讲给大家听。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通过活动幼儿...
    2020-02-10 阅读全文
  • 精细动作游戏:敲和投 精细动作游戏:敲和投275 以下两则游戏适用于13\x{2014}18个月的宝宝 找个舒服的姿势和宝宝面对面地坐好,边说儿歌边做动作,说到“敲”字时,宝宝把拳头敲在地上,最后发出指令时,敲在身体各个部...
    2021-11-01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知道敲击物体能够发出声音。 2、探索发现用一种工具敲击不同的东西,发出不同的声音。 3、自主敲击环境中的物体,乐意将自己的发现讲给大家听。 活动准备1、活动室里有各种可以让幼儿敲击的物...

2019-12-12 阅读全文

目的:1.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说话。 2.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准备:1.米皮皮图片一副,五彩小棍一根,米皮皮头饰一个,米皮皮故事图片四张。 2.故事:《米皮皮的"敲敲长"》 有只小老鼠,叫做米皮皮。...

2019-12-12 阅读全文

活动准备 1、一个小手锣 2、彩绸花一朵 3、拼音卡片若干 活动目标 1、在玩游戏中复习拼音。 2、通过传花练手的速度。 教学过程 一、玩法: 小朋友围坐成一个大圆圈,教师拿小手锣站在中间。从教师说开...

2020-01-02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知道敲击物体能够发出声音。 2、探索发现用一种工具敲击不同的东西,发出不同的声音。 3、自主敲击环境中的物体,乐意将自己的发现讲给大家听。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通过活动幼儿...

2020-02-10 阅读全文

精细动作游戏:敲和投275 以下两则游戏适用于13\x{2014}18个月的宝宝 找个舒服的姿势和宝宝面对面地坐好,边说儿歌边做动作,说到“敲”字时,宝宝把拳头敲在地上,最后发出指令时,敲在身体各个部...

2021-11-01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