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九只鸟》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05-27 大班语言教案幼儿园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大班幼儿园语言教案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九只鸟》”。让幼儿大胆猜测故事内容,较完整表达出鸟与人类的关系,理解故事内容,进一步了解鸟与人类的关系,萌发对大自然的关注之情。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进一步了解鸟与人类的关系。
2、大胆猜测故事内容,较完整表达出鸟与人类的关系。
3、萌发对大自然的关注之情。
4、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5、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了解鸟与人类的关系。
2、难点:了解鸟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准备:
挂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活动。
提问:你们知道鸟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吗?
师:小朋友讲了那么多鸟与我们人类的关系,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关于鸟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听听吧。
二、分段学习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讲述故事第一段提问:
(1)老爷爷希望家门口有什么?他做了什么?种了几棵树?为什么?
(2)老爷爷年纪大了,只种了九棵树就种不动了,他该怎么实现自己的愿望呢?
2、看图猜测故事内容提问:
(1)你看到了什么?老爷爷为什么要做鸟窝?
(2)有几只小鸟飞来了?你觉得小鸟能帮老爷爷实现愿望吗?为什么?
3、看图验证结果。
提问:老爷爷的愿望实现了吗?你认为是怎么实现的?
4、教师讲述故事第二段到最后。
提问:老爷爷的愿望是怎么实现的?小鸟是怎样帮助老爷爷实现愿望的?
三、看图完整欣赏故事。
一次提问:如果一开始老爷爷没有做鸟窝,小鸟会来吗?
小树苗是怎么长大的?
老爷爷为什么能实现愿望?
你能为故事取个题目吗?
四、与幼儿交流。
提问:鸟对人类有什么好处?
小结:小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们能帮助人类传播种子,绿化环境,净化空气。
五、幼儿自由看书尝试讲述故事。
活动反思: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物体就有平移、旋转、对称的变换,本单元就是贴近现实寻找数学知识,在具体形象的基础上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而在研读教材和实际授课中发现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物体和抽象以后的平面图形不能很清晰的辨别出来,从这里我意识到在教材研读中,对于“题目”要正确的领悟,本单元的课题就是:图形的变换,这些变换在实际的物体(也就是立体图形)能够实现,并且存在,那么平面图形也可以经过这些变换得到美观好看的图案,特别对于“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学生分辨的不够清晰,在后续练习课加强。
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旋转的生活实例,如关门、摩天轮、旋转木马等,让学生感知旋转的含义,通过观察钟表和风车的运动进一步理解旋转,“旋转”和“平移”一样,是一种运动的过程,是一个动词,而“旋转”强调的是物体绕着某个点或某个轴转动的过程,“平移”强调的是物体沿着某条直线的移动的过程。
通过观察钟表指针的转动,掌握旋转的三个要素:点、方向(包括顺时针和逆时针)、角度,并学会将这三个要素合并起来描述一个物体的旋转情况。
难点就是让学生能够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度的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启发思考,讨论交流,然后教师示范。进一步指导学生练习巩固,练习层层递进,先画一条线段的旋转,再画一个简单图形的旋转。
本节课成功的地方就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了学习的内容,复习铺垫很到位,基本上将上节课遗漏问题解决,并成功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方法上的基础,备课和课堂教学中体现以课本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围绕教材进行备课和教学。
遗憾的就是没有进行高浓度的课堂总结,课堂把控时间上有待提高,尽量规范和精简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对于学生的把握不足,好的学生吃的不够,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又没有很好的照顾到,另外对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不足,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所以在课堂上尽量留时间让学生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希望今后教学中能够因材施教,真正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上有所发展。
幼儿百科:鸟,又称作鸟儿。定义:体表被覆羽毛的卵生脊椎动物,鸟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纺锤型或梭形),大多数飞翔生活。体表被覆羽毛,一般前肢变成翼(有的种类翼退化);胸肌发达;直肠短,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统发达,有助于减轻体重,利于飞行;心脏有两心房和两心室,心搏次数快。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小编推荐
幼儿园大班教案《五只小鸟》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五只小鸟》所表达的欢快情绪。
2.能够进行5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怎么样算五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难点是:怎么样区分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开心的我》和《五以内的加法》,录音磁带歌曲《五只小鸟》。
2.录音机,教具小鸟5只。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五只小鸟》
1.教师播放歌曲五只小鸟>,幼儿欣赏歌曲.
2讨论.
(1)教师:歌曲中说明了什么?
(2)幼儿阅读用书,自由讨论交流.
二五以内的加减运算
1.教师出示五只教具小鸟.
教师:我这儿一共有多少只小鸟呀?
2.教师:我有5只小鸟,飞走了一只,还有几只?
教师:5-1=4。4只小鸟加上飞走的1只小鸟一共是5只小鸟。4+1=5。教师在黑板上写下算式
5-1=4,4+1=5。
3.教师:有4只小鸟飞走了一只,还有几只?
教师:4-1=3。3只小鸟加上飞走的1只是4只小鸟。3+1=4。教师在黑板上写下算式4-1=3,3+1=4。
4.教师依照上面的形式在黑板上写下算式3-1=2,2+1=3;2-1=1,1+1=2;1-1=0,0+1=1;
5.让幼儿看书进行5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教师在一旁观察,并加以指导。
教学反思
首先:在教材方面还应该多元化一点,这样可以把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达到**。
其次:整堂课下来都是教师讲的过多,和孩子互动的较少:基本上达到了活动目标。
幼儿百科:5是4与6之间的自然数,是第3个质数,它还是圆周率的第4、第8、第10位小数。
大班语言教案《九只鸟》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进一步了解鸟与人类的关系。
2、大胆猜测故事内容,较完整表达出鸟与人类的关系。
3、萌发对大自然的关注之情。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了解鸟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难点:
了解鸟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准备:
挂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活动。
提问:你们知道鸟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吗?
师:小朋友讲了那么多鸟与我们人类的关系,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关于鸟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听听吧。
二、分段学习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讲述故事第一段提问:
(1)老爷爷希望家门口有什么?他做了什么?种了几棵树?为什么?
(2)老爷爷年纪大了,只种了九棵树就种不动了,他该怎么实现自己的愿望呢?
2、看图猜测故事内容提问:
(1)你看到了什么?老爷爷为什么要做鸟窝?
(2)有几只小鸟飞来了?你觉得小鸟能帮老爷爷实现愿望吗?为什么?
3、看图验证结果。
提问:老爷爷的愿望实现了吗?你认为是怎么实现的?
4、教师讲述故事第二段到最后。
提问:老爷爷的愿望是怎么实现的?小鸟是怎样帮助老爷爷实现愿望的?
三、看图完整欣赏故事。
一次提问:如果一开始老爷爷没有做鸟窝,小鸟会来吗?
小树苗是怎么长大的?
老爷爷为什么能实现愿望?
你能为故事取个题目吗?
四、与幼儿交流。
提问:鸟对人类有什么好处?
小结:小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们能帮助人类传播种子,绿化环境,净化空气。
五、幼儿自由看书尝试讲述故事。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九只小猪旅行记》及教学反思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九只小猪旅行记》”。让幼儿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活动目标:
1、理解九只小猪旅行记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2、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故事画面。
2、初步了解生活中一些“禁止”的事。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你们喜欢旅行吗?为什么?
2、有九只小猪也要去旅行了,我们来看看它们旅行时发生了些什么事情?
二、阅读理解
1、片断一:乱扔垃圾(完整欣赏),把握、理解小猪的一种心态。
提问:你们都看懂了吗?有什么问题?发生了什么事?
再完整欣赏一遍。
师小结:是啊!小猪来到草地上,看到了“禁止入内”的警示牌,可它们忍不住还是进入了
草地,又吃又玩真开心,可是美丽的草地却……
2、片断二:过危桥。
先出示场景
提问:
(1)小猪继续往前走,这回它们又看到了什么?提示危桥。
(2)为什么要竖这块牌子呢(为什么要“禁止”)?
(3)小猪会过去吗?小猪过了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4)结果是怎么样?
幼儿完整欣赏,小结。
3、片断三:钻木桶。
(1)九只小猪继续往前走,突然它们闻到了什么?这香味从哪里来的?
(2)原来是个大大的蜂蜜桶,可旁边又写着什么?想想这回小猪们会怎么做?
(3)幼儿欣赏,小结。小猪进入木桶从山坡上滚了下来,结果会怎么样?
师:九只小猪去旅行,它们经过了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这些牌子都一样吗?有什么相
同的地方?你们知道“禁止”是什么意思?
三、提问拓展
1、九只小猪还要继续旅行,一路上它们还会经过什么地方?.得都快。
可是一天,从波浪里冲出一条饥饿的大金枪鱼,一口就把所有的小红鱼都吞到肚子里,只有小黑鱼逃掉了。他逃进漆黑的深水里,又孤独、又害怕,可是,大海里充满了奇妙的生物,他游啊游啊,慢慢又精神起来。
他看见了像彩虹果冻似的水母……
他看见了走起路来像怪手似的大龙虾……
他看见了像被看不见的线牵着游的怪鱼……
他看见了长得几乎不知道自己的尾巴在哪儿的鳗鱼
后来,他看见了一群跟他一样小的小红鱼躲在岩石和海草的黑影子里。“我们一起出去玩吧!”他高兴地说。“不行,大鱼会把我们吃掉的!”小红鱼说。“可是你们不能老待在这里啊,我们一定要想个办法。”小黑鱼说。
他想啊想啊,突然说:“有了,我们可以游在一起,变成海里最大的鱼!”
等小红鱼们能游得像一条大鱼以后,他说:“我来当眼睛”。于是,他们在清疼的早晨里游,也在充满阳光的中午游,大金枪鱼一见,弄不清这是什么鱼,通身红红的,这么大——这家伙一定很厉害吧,吓得扭头逃走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在达成主题目标热爱动物、认识动物、了解动物的基础上延伸出遵守规则和秩序,在公共场所严格按照指示牌行动的目标,加深幼儿秩序的理解,渗透礼仪教育知识点。这一故事素材采用生动的动物形象,使故事本身充满童趣,同时故事中九只小猪的旅行因为各种标志的出现以及小猪的不同行为而险象环生,整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却又富有教育意义,让幼儿在紧张与笑声中明白遵守规则的必要。
活动意图:
大班幼儿对于游戏的规则性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通过九只小猪旅行中碰到的种种经历使幼儿在思维、情感、行为、审美方式及人生的态度等诸方面带来的影响,引发自我教育、促进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希望通过故事的欣赏、分析与理解,让幼儿知道一些行为规范,同时更好的为上小学做准备,引发良好的行为。
幼儿百科:旅行和旅游的区别就在于:旅行是在观察身边的景色和事物,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相对于是指个人,是行走。旅游是指游玩,通常是团体出行,在时间上是很短暂的。旅游就是旅行游览活动。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旅行要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法律等各个社会领域。旅游也是一种娱乐活动,任何去外地游玩都可以算。世界旅游组织指旅行的定义是某人出外最少离家55英里(88.5千米)。
幼儿园大班教案《鸟窝》及教学反思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鸟窝》”。让幼儿尝试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老奶奶和老爷爷爱护小鸟的故事,能仔细观察画面,根据画面细节猜测、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中小鸟与老奶奶、老爷爷之间相互关爱的深厚情感,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根据画面细节猜测、理解故事情节。
2.尝试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老奶奶和老爷爷爱护小鸟的故事。
3.感受故事中小鸟与老奶奶、老爷爷之间相互关爱的深厚情感,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绘本《鸟窝》人手一本,绘本ppt或电子书,背景音乐《清晨》《轻轻》《梦与游戏之间》。
活动过程:
一、出示老奶奶与小鸟离别的画面,引出绘本。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绘本,这是其中的一个画面,现在请你仔细看看,然后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师:老奶奶在挥手和小鸟打招呼,这个招呼是在说再见还是见面时的问好?
教师给幼儿一定的时间仔细观察画面并讨论。
师:到底老奶奶和小鸟是在告别还是在问好呢?有的小朋友看到老奶奶脸上有水,可能是汗水,也可能是泪水,到底是什么呢?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现在,请你打开绘本,从封面开始一页一页细细地看,一直看到夹夹子的地方。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发现老奶奶和小鸟之间特别的故事。
二、幼儿自主阅读故事前半段并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故事。
1.幼儿自主阅读绘本至第13页,教师观察幼儿,并进行个别指导。(阅读时播放背景音乐《清晨》)
2.分享交流。
师:老奶奶和小鸟是在告别还是问好呢?老奶奶脸上的那一滴水是什么?老奶奶为什么要流泪?
师总结:是呀,只有相互喜欢、感情深厚的两个人分离时才会流下伤心的泪水。老奶奶和小鸟的感情非常深厚,你在阅读时有没有看到老奶奶和小鸟感情很好的画面?是哪个画面呢?
3.集体观察、讲述老奶奶和小鸟一起亲密生活的画面,教师做适宜的引导和追问。
(第2页)师:老奶奶的家在山坡下,草地边,家里就只有她一个人,小朋友,当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觉?老奶奶一个人在家,会是什么感觉?
(第3页)师:可老奶奶每天都有小鸟相伴,小鸟和她说话,给她唱歌。瞧,她的心情怎么样?
(第5页)师:老奶奶在做什么,小鸟喜欢吃吗?老奶奶经常给它们吃米粒和虫子,所以小鸟也很喜欢老奶奶,喜欢和老奶奶生活在一起。
4.阅读第6~13页,理解老奶奶离开家乡的原因。
师:老奶奶和小鸟生活在一起,相依为命,感情非常好。可是老奶奶为什么要离开这里,离开她心爱的小鸟呢?
师:老奶奶收到了一封信,信上可能写了什么内容?(引导幼儿根据后面一页画面猜想信的内容。)
师:老奶奶在房屋上贴了“出售房屋”,这是什么意思,老奶奶为什么要卖房子?
教师讲述信的内容与卖房的过程(播放音乐《梦与游戏之间》及绘本画面第6、9、11页)。讲述到“是哪一块啊?老爷爷觉得很奇怪”时,停顿下来,鼓励幼儿思考。
师:你们觉得奇怪吗?你觉得是哪一块地方不能卖呢?对啦,瞧!老奶奶指着鸟窝好像在对老爷爷说些什么。如果你是老奶奶,你会对老爷爷说些什么?
师总结:老奶奶的这些叮嘱,是希望老爷爷也能像她一样照顾好小鸟,和小鸟成为好朋友。
三、幼儿自主阅读故事后半段,用比较完整、丰富的语言讲述老爷爷住进来后的故事。
1.集体阅读第14~17页,了解老爷爷和小鸟的生活。
师:老爷爷搬进来之后,他和小鸟是怎么相处的?他们快乐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老爷爷在读一封信,这封信会是谁寄给他的呢?
教师讲述信的内容,并提问:老奶奶拜托老爷爷做什么事情?
2.幼儿自主阅读第18页至结束。
师:老爷爷读完信后,他会做些什么事情,房子的周围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我们再把书拿起来,拿掉书上的夹子,轻轻地放入书袋中,从书的第18页开始,一页一页仔细地看到最后。边看边和旁边的朋友说一说。(幼儿自主阅读时播放音乐《清晨》)
3.集体交流,分享观察结果。
师:老爷爷是怎么做的?谁能将这四幅图连起来,按照顺序完整地把事情讲清楚?
幼儿讲述,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关注四幅画面中树、鸟窝、鸟的变化,并尝试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述。
师总结:白胡子老爷爷不停地种树,过了好多年,郁郁葱葱的树漫山遍野,叽叽喳喳的鸟鸣声萦绕山谷,这里成了树的世界,鸟的世界,好美啊!
四、完整欣赏绘本故事。
师:今天我们一起看了这么美的故事,它的名字叫做《鸟窝》。让我们轻轻地捧起书本,一起再来欣赏一下这个故事吧。
播放电子书,师幼共同翻阅绘本。
五、激发幼儿关爱小鸟的情感,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播放音乐《轻轻》)
师:有树的地方就会有小鸟,有了树和小鸟的地方肯定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我们的幼儿园里也有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树,你想让小鸟来我们幼儿园安家吗?那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想法呢?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给鸟儿喂食、搭建鸟窝等图片。
师:好,让我们行动起来,去准备一些材料给小鸟造房子,让更多的小鸟来幼儿园安家、生宝宝,让我们的幼儿园变得鸟语花香,生机勃勃。
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了一节语言活动《鸟窝》,活动目标是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情节,感受老奶奶和老爷爷对小鸟的热爱,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活动采用边听边理解,边提问探究的方式,从而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对小鸟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故事《鸟窝》,它以巧妙的构思,温暖、关爱的基调深深吸引着幼儿。于是我借助图片及幼儿用书设计了此次活动。我遵从简单、真实、自然、有效的教学原则,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分析幼儿学什么,怎么学。
幼儿百科:鸟,又称作鸟儿。定义:体表被覆羽毛的卵生脊椎动物,鸟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纺锤型或梭形),大多数飞翔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