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与“木”有关的字》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06-05 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与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反思下面是“幼儿园语言教案《与“木”有关的字》”的内容一文。让幼儿锻炼积极思索,充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通过汉字游戏、对字中常见的偏旁产生兴趣,激发幼儿主动探索汉字知识的愿望,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汉字游戏、对字中常见的偏旁产生兴趣,激发幼儿主动探索汉字知识的愿望;
2、锻炼幼儿积极思索,充分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WWw.weI508.cOM 实用文书网】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认识一些常见的与“木”有关的汉字。
难点:认识偏旁,知道这几个字的构成规律。
活动准备
木头图片1张;
与木有关的汉字卡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木头图片引题:“这是什么,如果用我们学过的汉字来表示,应该用什么字呢?”(出示“木”字)
小结:今天木字带来了他的小伙伴,都是和“木”字有关的,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吧。
二、认识与“木”有关的汉字。
1、以图猜字。
教师出示一幅图片,请幼儿看图猜汉字,并在猜出汉字之后给出与图对应的正确汉字,教幼儿进行认读。
2、认识偏旁木,知道几个常用字的构成规律。
三、游戏:汉字“森林”。
1、老师说字,请幼儿在一堆卡片中相应的汉字卡片;
2、请幼儿在自己的卡片中找到的森林小树相对应的汉字,并贴到相应的位置。
四、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木字的几个小伙伴,比如我们坐的椅子,写字的桌子,都是木头做成的,他们都是与木有关的,现在还有一些其他的小伙伴在等着我们去认识呢。
五、延伸活动。
在区角活动中,投放不同偏旁的汉字进行认读分类。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个活动,我基本上完成了活动目标,汉字认读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单纯的对汉字进行反复认识、拼读书写,会使识字课上得枯燥无味,幼儿缺少兴趣,不易接受。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识字,激发幼儿对汉字的认读兴趣,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在这节课上,我应该树立一个更高的目标,既照顾能力强的幼儿,又让能力稍弱的幼儿跳起来伸伸手就能够着,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再投入一到两个游戏进行巩固,效果会更好。
幼儿百科:木是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小编推荐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有趣的木字旁》及教学反思
下面是“幼儿园语言教案《有趣的木字旁》”的内容一文。让幼儿探索并认识常见的“木”字旁的汉字,知道“木”字边旁的汉字与“木”有关,学会根据画面的实物,初步认读汉字“床、树、桌、椅、林、森”等,积极参与用身体变换汉字的活动,产生对识字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学会根据画面的实物,初步认读汉字“床、树、桌、椅、林、森”等。
2、探索并认识常见的“木”字旁的汉字,知道“木”字边旁的汉字与“木”有关。
3、积极参与用身体变换汉字的活动,产生对识字活动的兴趣。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笔人手一支。
一段木头,汉字卡片“木、林、森”。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一段木头,引导幼儿尝试探索汉字“木”。建议教师这样引导:
1、这是什么?(木头)
2、在黑板上写汉字“木”,启发幼儿认一认,读一读汉字。
3、我们知道“”旁的汉字与手有关,“口”字旁的汉字与“口”有关,那么“木”字旁的汉字与什么有关呢?
二、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认识汉字:木、树、林、森。
1、看图说说:图上有什么?猜一猜,读一读汉字:木、树、林、森。
2、重点观察木、林、森,说说它们是由几个木组成的。使幼儿知道:“树”是由一个“木”组成的;林是由两个“木”组成的,森是由三个“木”组成的。
三、看图阅读汉字:床、桌、椅、柜、棋、栏杆,找出共同之处,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
1、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物品?认一认,读一读旁边的汉字。
2、找一找,这些汉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想一想,为什么都有“木”字旁?
四、运用已有经验,扩展想象,感知各种“木”字旁的汉字。
1、你还见过哪些木制品?哪些字会有“木”字旁呢?
2、观察这些汉字,说说:“木”在汉字的什么地方?带领幼儿用一句简单的话说一说:什么汉字里面有“木”字
五、游戏活动:木、林、森。
1、启发幼儿用身体逐一表示汉字“木、林、森”,教师观察幼儿用身体摆出的动作,选择个别好的动作幼儿示范表演。
2、游戏开始,教师出示汉字卡片(木、林、森),让幼儿看汉字做动作,拼出相应的汉字。可采用听教师指令进行快速组合拼字活动,从而不断提高幼儿对阅读汉字的兴趣。
反思:
本节语言活动中,我利用了猜谜语,幻灯片,游戏等方法激发幼儿兴趣,使幼儿喜欢认字并乐于参与活动。幼儿在活动中表现活跃.有个别幼儿在拓展活动中表现不积极,我觉得可能是平时积累的少或者是观察的少,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身边事物,积累知识,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幼儿百科:偏旁,是指对合体字进行切分后得到的某个部分。以前称合体字的左方为“偏”,右方为“旁”。
幼儿园大班教案《数积木》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数积木的过程中,学习有序地观察和统计数量的方法。
2、能清晰地表达观察的内容,喜欢挑战空间逻辑游戏。
3、培养幼儿的多项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能积极思考,提高理解与运算能力。
【活动准备】
正方体小积木;“积木房”图片若干;记录用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话建筑,赢积木。
导语:在我们居住的城市里有各种各样的老房子和新建筑,你喜欢怎样的房子,为什么呢?
激趣:想不想造一幢喜欢的房子?
过渡:今天我们就用积木来造房子!每组的桌上有几块积木呀?够不够造一幢房子?
那就请你们就分成4组在数积木游戏中赢取更多的积木。
二、争回答,数积木。
(一)数数相同数量的积木房。
导语:听清题目哟!(出示相同数量积木建造的不同房子)
出题:我用积木造了4幢房子,请你们用好方法数一数,每幢房子各由几块积木建成的?
形式:将答案记录在记录纸上,呈现在每幢房子的下方,答对的为本组加上一块积木。
验证:移去屋顶,拆层演示
重点提问:房子有几层?每层有几块?一共有几块?
小结:数量相同的积木能造出不同的房子,只是有的积木被其他积木挡住了,我们不容易发现,点数的时候我们可以一层一层的数清楚,不多数,也不漏数看不见的那些积木。
(二)找找躲起来的积木块。
导语:有的小组领先了,有的小组暂时落后,不过没关系,我又造了一幢房子,房子里有些积木很顽皮,像玩捉迷藏一样躲了起来。让我们仔细观察,把藏起来的积木找出来。
出题:准备好了吗?请问这幢房子有几层?每一层有几块?共有几块积木建成?
重点:移去屋顶,拆层演示,帮助幼儿学会数隐藏起来的积木块。
小结:房子一层层往上造,如果上层有几块积木,那这些积木下一定也有几块积木
三、造房子,数“砖块”。
(一)造幢房子把分数。
导语:经过两轮的比赛,哪一队的领先了呢?请每组朋友用你们现有的积木造一幢房子。然后我们一起来数数你们的房子由几块积木建成,共得到了几分。
重点:鼓励各组建造出点数上有难度(有多层、有重叠)的房屋
集体点数时一层一层数清楚。
(二)学做小小建筑师。
导语:(出示建房图纸)你们造房子、数积木的本领都那么大。那你们能不能在根据图纸上的建房要求,在5分钟内造出与图上一模一样的房子,并一层一层的数清楚他是由几块积木建成的呢?
要求:每队派一个代表挑选喜欢的图纸,用积木搭出与图中相同的房子,要造的又快又好!
重点观察:每组搭的房子是否与图纸上的一样,各组搭建、点数的方法。
验证:他们搭的房子与图纸上的一样吗?记录的对不对呢?
小结:虽然各队拿到的图纸看起来不一样,其实是同一幢房子从不同的角度拍出的照片,所以搭出的房子是相同的。
四、延伸。
小小建筑师们让我们回去建造更多独特的房子,考考你的好朋友们你是用几块积木建成的好不好!
【教学反思】
今天的活动较为顺利的开展了,也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还成为了我园计算专题组的“一课多研”研讨的课例,反思一路走来获得成功的的原因,我觉得有:
a)关注细节的设计
计算活动教具多,对环节间的小结语要求也高,在这一次组织活动前教案在我的脑海中一次次的“过电影”,把握了每一个环节的细节要点(孩子合作中可能的状况、每一次小结重点提炼和梳理的内容、重难点落实的方式)。“细节决定成败”,活动前我让一个个环节都顺溜了,我想这也是活动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吧!
b)注重互动的有效性
我的教学对象是一群大班的孩子,所以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不仅关注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也为孩子们创造了很多合作互动和思考的机会,无形中提高了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幼儿百科:积木通常是立方的木头或塑料固体玩具,一般在每一表面装饰着字母或图画,容许进行不同的排列或进行建筑活动积木有各种样式,可开发儿童智力,可拼成房子,各种动物等。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数字积木》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2、学习辨别10以内的单双数。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理解单双数的含义,辨别10以内的单双数。
活动难点:
辨别10以内的单双数。
活动准备:
五子棋若干,数字卡片两套,蓝色、红色圆形卡片若干。
教法设计:
演示法游戏法
学法指导:
指导幼儿两个两个做朋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引起兴趣
小朋友们好,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出示五子棋。数一数,我一把拿了几个五子棋?用数字宝宝几来表示?
复习数字与物品数量一一对应。
二、探索单双数
1、现在,老师要给他们找好朋友,要二个二个做朋友,看他们能不能都找到好朋友?
2、教师示范:1,2,3,4个数字的找朋友方法,全部找到朋友的用笔画对号记录。
12√34√
3、发放操作材料和记录单,幼儿分组探索。
剩下的数字宝宝,我想请小朋友们来给他找朋友,还要做好记录。
明确小组分工,谁摆圆形卡片,谁记录等。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汇报结果。
谁愿意把你们组的结果告诉大家,那些数字宝宝全都找到了好朋友?
5、请个别幼儿扮演,检验幼儿的探索结果。
三、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1、全部能找到朋友的数字卡片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双数。我们来把他们装进红色圈圈里。
2、不能全部找到朋友的数字卡片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单数。我们来把他们装进蓝色的圈圈里。
四、教手指游戏
边学习单双数儿歌,边做手指游戏。
拉大锯、扯大锯,1、3、5、去看戏,7也去、9也去,就是不带双数去。双数宝宝不生气,2、4、6、来演戏,8也去、10也去,羞得单数不看戏。1、3、5、7、9单数好朋友;2、4、6、8、10双数好朋友。
五、操作幼儿用书,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反思:
这节活动课,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参与性,通过教师示范引导,让幼儿明白了怎样去操作,而且强调必须两个两个做朋友,进一步让幼儿明确摆法,最后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来完成,并在摆的过程中把双数用红笔圈起来,把单数用蓝笔圈出来,总体效果较好,体现了小组合作的层次性,但在幼儿操作中总担心幼儿会乱,不敢大胆放手尝试。
幼儿百科:单数是数学中正奇数的别称。在数学中与双数(正的偶数)相对,可以表示为形如2n+1的数(n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
幼儿园大班教案《有趣的关节》及教学反思
大班教案《有趣的关节》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健康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尝试关节的作用,感知关节的特征,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有趣的关节》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感知关节的特征
2,尝试关节的作用
3,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准确找出关节,并能感受关节的重要。
难点:记住关节的名称
活动准备
相对应关节的图片,磁带,健康歌,嘻唰唰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健康歌》
1,幼儿随老师做动作
2,导言:刚才我们跳舞的时候都有哪些地方动了?你都怎样动的?
3,师小结:重点说出动的地方叫关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有趣的关节。
二,出关节图
腕关节:1,教师示范指出在哪个部位,幼儿也找到腕关节,然后摸一摸,动一动,转一转。
2,让幼儿找到身边小朋友的腕关节举起来给老师看一看。
3,让幼儿准确的说出腕关节的名称,老师强调关节的作用。
三,出示其他关节图
肘关节,胯关节,踝关节。方法同上
四,幼儿分享快乐:教师每人发一张人物图像,请你画出图像上面的关节,然后同伴之间互相交流,看谁画得准,看谁画的对。
五,听音乐《嘻唰唰》尽情舞动你的关节。
六,关节的保护
我们的关节很重要,怎样去保护他呢?请你说一说?
反思
本节健康课,我根据孩子小好动这一特点,制订了本节课的流程,因为孩子对关节很生疏,所以我利用有趣的音乐,舞蹈,图片找到关节,并理解关节的作用,以及怎样去保护关节,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很多,比如,应准备一张人物关节图,这样更能引起孩子学习的兴趣。
幼儿百科:关节是骨与骨之间的连接称骨连接。骨连接又分为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关节是间接连接的一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