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家园共育知识:让老师不再做唐僧

发布时间:2020-06-20 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教育笔记 教育基础知识笔记

家园共育知识:让老师不再做唐僧

作为幼儿教师的你,无论你愿不愿意承认,啰嗦可以说是老师的通病,其实,我们理解您,因为“啰嗦”也是您的用心良苦啊,谁让幼儿老师们面对的是一群不大点儿的小孩子啊。教师语言啰嗦,也许是以下情况:

怕孩子听不懂或记不住鉴于幼儿园孩子的年龄以及许多老师总是站在教师的立场上组织活动,缺乏考虑孩子的感受,同样的内容经常反复强调,说话形式也较随意,下面是一段老师与幼儿的对话: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幼:折纸。师:折的是什么呢?幼:青蛙。师:你们喜欢吗?幼:喜欢。师:你们想折吗?幼:想折。师:好,那么学习折纸的时候能在下面随便说话吗?幼:不能。师:不用的纸屑能随便仍在地上吗?幼:不能师:那么纸屑应该扔到哪里呢?幼:垃圾桶里。师:下面看谁做得好,就请他来给大家发纸。

老师您真是辛苦了,但是也许孩子的感受却是:我早就知道啦!每次都说,烦死啦!

活动前的准备不充分虽然老师们在教学活动之前都会写教案,但有时缺乏对教材的认真分析。如,在小班游戏“小白兔运萝卜”中,要求孩子从桌子下爬过去运萝卜,而老师却将装萝卜的筐随意地放在桌子旁,孩子不用从桌子下爬过一眼就能看见萝卜。

对于小班孩子来说,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萝卜吸引了,于是就忘了老师的要求,果然,有些幼儿没从桌子下爬过而是直接跑到筐前。

老师只好不停地用语言提醒幼儿:“你怎么没有从桌子下爬过去呢?一定要从桌子下爬过去!”这样不仅造成语言啰嗦,而且使活动环节拖沓。

【建议】如何让语言不再啰嗦

老师应备好课,认真推敲每一句教学语言

备好课包括“背教材”和“背幼儿”两个方面,对教材要吃透,对幼儿要充分了解,做的有的放矢。对教材中的每一句话要认真推敲、仔细琢磨。对活动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做到心中有数,如,材料的摆放、使用、整理等。

针对以上案例,体育活动的游戏规则和要求必须在活动前交代清楚,老师对每个细节的处理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

如果老师在活动前考虑到小班孩子在活动时不应看到教具这一细节,就会选择将萝卜筐放在一个幼儿看不到的地方,比如桌子通道的另一头,还要从语气上特别强调从“山洞爬过去运萝卜”的要求,以避免孩子在活动过程中出现违反规则的行为,也避免老师的啰嗦语言的出现。

分清必要的重复和不必要的重复

必要的重复,即有意义的重复,目的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而另一种就是无意义的重复了。教师应该了解孩子,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来设计和组织教学语言。

如,面对小班幼儿,在教洗手的时候,可以将洗手步骤分解,用重复性的语言,边讲解,边练习。这样的语言重复是必要的。

而中大班的孩子各方面能力都较强,老师在交代一些规则或要求时,就要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孩子多说,老师可以语言简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重复。(wWW.f215.cOm 中学范文网)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幼儿园家园共育知识


幼儿园家园共育知识

孩子各个方面的发展是很不均衡的,有的孩子表达能力很强,而有的孩子则动作发展很好,这都是正常现象,请不要着急。孩子虽然不能准确无误地背诵儿歌和连贯地叙述故事,但已经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已经很不错了。提高幼儿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孩子看一些简单的、感兴趣的图画,要求他记住画面内容,然后遮盖部分画面,让幼儿回忆遮盖的是什么,以培养孩子的记忆力。中小班的儿歌一般内容都不是很多,家长为了帮助幼儿记忆,可以进行问答式游戏,家长说一句,幼儿答一句,这样的一问一答,幼儿感兴趣。

在故事讲述过程中,家长与孩子可以共同进行表演。一开始,要求孩子复述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当孩子掌握以后可以分角色表演。在孩子表演时,家长应是忠实的观众和听众。在孩子遇到困难需要家长帮助时,家长应以角色的身份参与,帮助孩子完成表演。这样既消除了孩子紧张的心理和压力,又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为了能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兴趣,还可以用录音录下孩子念的儿歌和复述的故事,孩子听到自己的声音会格外地激动,这可激发孩子进一步讲述的兴趣和欲望。

2.帮助孩子积累一些素材。如:好听的故事磁带,好看的动画片等。故事磁带可以规范孩子讲述故事的语言,对孩子起示范作用。同时,动画片是孩子最喜欢,最感兴趣的。家长可以针对孩子的这一心理提出要求:看完以后讲给大家听。

3.家长有意识地逐步引导孩子看图讲故事。开始,家长让孩子一边看图,一边指着图画中的人和景,一个画面一个画面地讲,然后让孩子合上画册,一边回忆,一边讲。然后再大声地在大人面前讲述。这时,家长要给以热情的鼓励,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讲述。慢慢地孩子就可以用自己的话,连贯通顺地讲一个完整的故事了。

4.结合散步、郊游,要求孩子回来讲述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家长可以事先给孩子提出要求,提高孩子的有意注意。这样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孩子的语言表达水平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家园共育:好习惯的养成,让5加2不再等于0


5+2=0”代表着什么?

数学意义上的5加2等于几,恐怕连幼儿园的孩子都清楚。但是教育学上目前有一种“5+2=0”的说法,恐怕很多家长还不清楚。

这里所说的“5”是指五天的学校教育,“2”是指星期六与星期日这两天的家庭教育。教育学上的“5+2=0”意思是说,孩子在幼儿园五天里所受到的良好教育和两天在家庭所受的不良影响相抵消了。

不可否认,这样绝对的说法似乎有些偏激,但这样的说法却也明确指出了幼儿受家庭与社会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对学校教育冲击的力度之大。

教育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

三位一体形成合力

研究结果显示,3岁开始是一个人的性格形成期,如果“5+2=0”的无效教育一直持续,很难想象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会是什么样。

长大后,也许你的孩子会很好、也许你的孩子也很会看人说话、也许你的孩子很适应“社会的一套”……众多的也许中,也许我们唯独缺少一个消极设想。而这个在我们众人眼中可能是万分之一的“误差”,对我们每个个体家庭来讲,那就是百分之一百的后悔与无奈。

一位姓蒋的教授这样总结:人的一生必须要喝两杯水,一杯是苦水,一杯是甜水。今天的家长们几乎都选择给孩子提前喝那杯“甜水”。这种先甜后苦的教育是对孩子的一种不负责任,是“好心”做出的“错事”。

教育不单单是在幼儿园里接受良好的教育,也是家庭和社会的教育。相信每个家庭和社会都想培养出合格的人,优秀的人才,那就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形成合力,这样就会为孩子创造出一个更加优良的成长环境,更有利于孩子成长、成才。

育儿知识:宝宝不再挑食了


在幼儿园里很多孩子存在挑食的现象,这也是令老师和很多家长十分头疼的一件事情,对于这种不良现象,我们班尝试用了一种“化整为零”的方法效果不错。

早点喝牛奶。香喷喷的牛奶许多孩子都挺愿意吃。可是我们班有个小朋友却不喜欢,一到喝牛奶他总是挺难受。许多老师拿他也没办法,我想过去喂他,想让他多吃点。可又一想,这样既不能改掉他挑食的坏毛病,又让他进餐产生依赖性,怎么办呢?他不愿意喝牛奶,可眼前却有牛奶等着他,还是先减轻一下他的思想负担吧。想到这里,我便拿了一个空杯子来到他的面前,从原来的杯子里倒了一点点,对他说;“宝宝,你不想吃,就少吃点吧,这么少你一定很快就吃完的,对吧。”他一看一大杯一下变成了一小杯,真像是卸了千斤重担似的,小眉头马上舒展开了,竟乐意的自己吃起来,两小口就轻松地吃完了。我一看,马上高兴地说;“呦,宝宝吃的真快,进步真大呀,来,再来一点,好吗?”说着,我又给他倒了一点,当然,还得鼓励他一下;“宝宝,刚才你吃的真快,其他的小朋友都没吃完呢,再喝这一杯吧,你一定还会喝得很快的!”由于又是一小杯,再加上得到了称赞,不一会他就又吃光了。就这样,我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把那一大杯牛奶分成很多小杯,竟也让他吃完了自己的一份。以后,我对班里其他几个挑食的孩子也用这个方法,现在我们班上的孩子们可都是“身体倍棒,吃嘛嘛香”再也不用为进餐发愁了。

其实宝宝们挑食,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来自家长的。家长们不能因为过分的骄纵宝宝,默认宝宝的挑食行为。应该有计划的帮助宝宝改掉挑食的坏习惯。

家长准备饭菜时可以鼓励孩子共同参与,有意识地让他们看一看菜肴的加工过程。这样会使孩子对美味的菜肴充满向往和期待。针对挑食的孩子,家长可以巧妙地搭配各种食物,把孩子喜欢的和不喜欢的食物进行“完美组合”,也可将他不爱吃的食物来个“大变身”,以唤起孩子的食欲,使他乐于尝试各种食物。有时孩子不愿尝试某种食物是因为对其不熟悉、不了解。比如家里平时就不吃胡萝卜,孩子在幼儿园吃时大多会排斥。因此,家里平时的饭菜应该相对多样化一些。遇到孩子不喜欢吃的食物,家长更应该在孩子面前津津有味地品尝,激发孩子进食的兴趣和愿望。

挑食的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改掉的,这需要家长具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家长应坚持鼓励和引导,逐渐培养孩子良好、健康的进餐习惯。

育儿知识:老师应该怎么做


发现孩子自信心不足

幼儿园中班上课表现:上课举手少,发言不积极,

育儿对策:幼儿园老师要做到一视同仁,孩子发言后,一定要鼓励为主。

幼儿园中班上课表现:注意力涣散

育儿对策:中班老师可以通过用一些拍手的方式,让孩子集中注意力。

幼儿园中班上课表现:游戏中发现,容易退让,放弃主见、顺从他人。

育儿对策:平时可以给家长一些建议,不要包办孩子的一切,多带孩子多参与户外活动,开阔视野,多沟通,性格也会变得开朗。平时孩子如果提出建议,不要驳斥孩子,听听他是这么说。小事让他自己做主。

幼儿园中班上课表现:游戏中发现,不愿做领导者,喜欢选择最为容易完成的任务。

育儿对策:对于缺乏挑战、不够自信的孩子,幼儿园中班的老师应该在分配任务的时候,就有意识的轮换,并且在孩子完成后,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其他孩子说说他完成的怎么样。

育儿知识:让宝宝初入园不哭


一、妈妈不要心太软

平时妈妈要养成一个习惯,就是不要让宝宝对你过度依赖。比如:妈妈要上班或外时,一般都会由奶奶或姥姥来带宝宝。妈妈走时尽量让宝宝锻炼到比较乐意地挥手和你再见,这样的话,宝宝就会适应没有妈妈的环境,养成一种能够离开妈妈的独立性,那样入园时,宝宝就可能不哭了。

有的宝宝用哭闹来反抗幼儿园,以便能唤回妈妈。不忍离开的妈妈们千万不要心软,因为这时宝宝只是一种试探,如果你走了又回来,反反复复,那样宝宝就会觉得哭闹很有用,变成一一种对付妈妈离开的手段。所以妈妈一定要坚决离开,那样宝宝会觉得哭闹没什么意义了。

二、给宝宝一个准备的过程

关键是要给宝宝一个心理准备的过程。在宝宝入园的两三个月前就常带他从幼儿园过,他看见幼儿园里的哥哥姐姐玩,一定很感兴趣。要及时把握时机,跟他讲幼儿园的好处,让他对幼儿园产生兴趣,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当然还要配合自理能力的加强。

三、多多沟通交流宝宝的情况

第一次上幼儿园,让宝宝不哭也许是不可能的事情。哭一哭,宝宝还是能接受上幼园,你就不必太心痛和难过了,毕竟宝宝是要经历这个过程的。

入园初期,我们最需要做的事情是多跟老师沟通联络,交流宝宝在家在园的表现。最好列个宝宝基本情况,如优缺点,喜好物品,喜欢吃的饭,睡觉方式等等,还可以让宝宝带一件自己最喜爱的玩具和爸爸妈妈及家人的照片一起上幼儿园。让老师适时表扬鼓励宝宝,请老师每天给予小红花或糖果之类的奖励,让宝宝喜欢老师和幼儿园。宝宝回家后,我们尽量跟他聊幼儿园最快乐的事情,特别是小小的细节点滴,只要是宝宝感兴趣的都行,当然这些信息是要从老师那儿得来的,勤跟老师聊聊准没错。

家园共育:让”不要“远离你的孩子


2-4岁的童儿,和过去处于依赖状态的儿童不同,由于行走和语言的出现,开始探索世界,要求独立性,要求“我自己来”。如果此时处处束缚他的手脚,横加限制,就会形成羞愧、疑虑,甚至孤独感和反抗。

在超市里,3岁的朵朵在里面跑东跑西,闹的妈妈很是心烦,妈妈大声的训斥她:“不要乱跑!”

饭桌上,3岁半的皮皮总是不好好吃饭,吃几口就去玩他的玩具,无论妈妈怎么说他也不听,爸爸冲皮皮吼到:“不要玩了!”

滔滔跟着妈妈出去,过马路的时候淘气的滔滔不好好走人行横道,睁开妈妈的手跑到马路中间去,妈妈急的大喊:“不要在马路中间走!”

妈妈在厨房里做饭,小米坐在沙发上边看动画片边吃饼干,爸爸回来看见了,对小米说:“不要吃那么多饼干!”

冬天的早晨,爱美的萱萱在衣服外面套上了意见蓬蓬纱的裙子,当她走出来的时候,妈妈大声告诉她:“不要这么穿!”

……

两三岁的孩子已经有了很强的自我意识,他们喜欢按照自己的主张去做事,而不喜欢受大人的约束。孩子的“离经判道”经常惹得大人对他们大吼:“不要… ”孩子对我们的阻止又是什么态度呢?从父母反反复复说“不要”的情况来看,效果几乎等于零。

了解孩子为什么不听我们的话

3岁孩子的行动已经能够独立,他们凡事力求自己思考、自己判断、自己解决,他们有强烈脱离父母的愿望,不管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尝试一下。听到大人说“不要”,就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和本能的反抗,他们反抗权威、反抗控制、反抗命令,以此来表明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或者通过反抗来引起父母的关注。

还有一个原因,请您现在按照我说的做:请闭上眼睛,听我说,不要想老虎,不要想东北虎,不要想华南虎,不要想武松打死的那只老虎……当我跟你说“不要想老虎”的时候,满脑子想的都是老虎。相信您也是的。这事为什么?是因为我们每个人潜意识都不接受否定的词汇,越是“不要做”的事情,潜意识约会告诉你“要做”。成人都如此,何况孩子呢?我们的孩子就是这样接受我们的指令,变得越来越不听话的。

让“不要”远离孩子,对孩子多说肯定句

每当我们想对孩子说“不要”时,我们先要提醒自己:我这样的说法会有意义和作用吗?然后,态度和蔼、语气坚定的告诉孩子“要……”比如:

我们对着超市里乱跑的朵朵说:“跟在妈妈的手推车后面走”。

对不好好吃饭的皮皮说:“好好吃饭,一会儿妈妈收拾完就没饭吃了。”

对不好好走路的滔滔说:“跟在妈妈身边,要走人行横道。”

对饭前吃很多小饼干的小米说:“先去洗洗手,等着妈妈做熟饭就可以吃饭了”。

我们可以多做几个练习,看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说才会使孩子听进去。

“不要打小妹妹!”

“不要总是开关电灯!”

“不要爬到窗户上去!”

“不要动,你会把碗摔了!”

如果我们把这些否定句换成肯定句,可以这样说:

“你可以轻轻地摸摸小妹妹。”

“谢谢你帮我们打开电灯,这样我们就能看清了。”

“到这里来玩,这里宽敞多了”

“小心拿着,轻轻地放在桌子上。”

当然,这些答案只是提供参考,可以根据自己和孩子的不同情况找出很多种不同的说法,让孩子能接受我们的建议。

如果肯定的语气同孩子说话,就会得到不同于以往的回应,处于第一方抗期的孩子就不会处处和我们作对,他们似乎变得很顺从。这事因为他们的自我意识得到了尊重,我们不是命令、限制他们的行动,而是让他们做他们愿意做的事情。家里也不会再“狼烟四起”,气氛会变得更加平静和谐。改变说话的方式,让“不要”远离我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特别提醒:

有自我意识的孩子,用“不要”制止他们是没有效果。如果仅仅告诉孩子:“你不要做…”他就会感到迷茫和失望,会心生逆反。不如直接告诉他,你可以做什么事情,给他们指明做事的方向。所以,让3岁的孩子知道什么事情是该做的才是最重要的。

育儿知识:10种不良幼儿家教知识


一、不严格执行惩罚。要怪只能怪我们有高超的技巧逃避处罚,但你们不该就此妥协。假如要惩罚我们,仅说说却没有行动,会使你们成为教育的失败者。

二、把气撒在我们头上。谁都有不愉快的时候,但绝不要将你们的坏心情强加到我们身上。你们不痛快时,请告诉我们,我们就不会去打搅了。

三、贿赂。我们不愿让你们知道的秘密,就是贿赂也没用。虽然我们想得到你们的钱和东西,但贿赂只会说明你们虚弱。这一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幼儿家教知识。

四、将我们的秘密告诉他人。当我们告诉你们秘密时,却听到你们将其告诉了你们的朋友,我们会因此失去对你们的信任感。

五、大规则因人而异。有些细小的规则当然可以因人而异地实施,但在大规则上,如禁止外出过夜、约会、化妆和讲粗话等,对于每个孩子都应该是一样的。

六、重要信息不让我们知道。当你们陷入沉默而又情绪多变时,我们知道那意味着有事发生了,请别让我们蒙在鼓里太久。

七、把我们与其他人比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长处和短处,不要把我们和兄弟姐妹、同学做比较,那样不但会让我们出丑,也会使我们觉得自己的出生多余。

八、斥责没做过的事。除非我们有过说谎行为,或你们有足够的证据,否则如果因某事受到斥责,我们说自己并没有做过时,请你们相信。

九、惩罚不当。当我们或兄弟姐妹中任何一人犯了同样的错误,惩罚应该是同等程度的,不该对一个轻易放过,对另一个却严重到使其铭记终身。这是家长应该注意的幼儿家教知识。

十、沉默不语。不要用沉默对待我们,否则我们和你们在一起时容易感到沮丧和被冷落。

相关推荐

  • 教育随笔:我可以不做‘唐僧’ 世间最纯粹最暖人胸怀的乐事,莫过于看见一颗伟大的心灵对自己开诚相见。同样,要说服一个人,最好的办法是为他着想,让他也能从中受益。在成人的世界里如是,在孩子的世界里亦然。 新学期开始后,我不但要把自己所...
    2021-05-25 阅读全文
  • 家园共育小知识 家园共育小知识 防拐骗: 知道自己及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知道父母的工作单位;不接受陌生人的玩具、食品,不跟陌生人走;遇险时,会用电话呼救;知道报警电话110。 防触电: 教育幼儿不接触...
    2020-09-29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家园共育知识 幼儿园家园共育知识 孩子各个方面的发展是很不均衡的,有的孩子表达能力很强,而有的孩子则动作发展很好,这都是正常现象,请不要着急。孩子虽然不能准确无误地背诵儿歌和连贯地叙述故事,但已经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
    2020-08-10 阅读全文
  • Summer聊食育 | 14个食育活动,让家园共育不再愁! 其实学前圈里也有“时尚”,潮涨潮落,有的经久不衰,有的热一阵儿就淡了。 国内最近“食育”课程大受欢迎,经过宝典资深编辑们仔细挖掘,发现这还真的是一个能挖出很多东西的、可以长期开展的优质方向,能带给孩子...
    2020-05-06 阅读全文
  • 家园共育:好习惯的养成,让5加2不再等于0 5+2=0”代表着什么? 数学意义上的5加2等于几,恐怕连幼儿园的孩子都清楚。但是教育学上目前有一种“5+2=0”的说法,恐怕很多家长还不清楚。 这里所说的“5”是指五天的学校教育,“2”是指星期六与...
    2020-06-13 阅读全文

世间最纯粹最暖人胸怀的乐事,莫过于看见一颗伟大的心灵对自己开诚相见。同样,要说服一个人,最好的办法是为他着想,让他也能从中受益。在成人的世界里如是,在孩子的世界里亦然。 新学期开始后,我不但要把自己所...

2021-05-25 阅读全文

家园共育小知识 防拐骗: 知道自己及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知道父母的工作单位;不接受陌生人的玩具、食品,不跟陌生人走;遇险时,会用电话呼救;知道报警电话110。 防触电: 教育幼儿不接触...

2020-09-29 阅读全文

幼儿园家园共育知识 孩子各个方面的发展是很不均衡的,有的孩子表达能力很强,而有的孩子则动作发展很好,这都是正常现象,请不要着急。孩子虽然不能准确无误地背诵儿歌和连贯地叙述故事,但已经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

2020-08-10 阅读全文

其实学前圈里也有“时尚”,潮涨潮落,有的经久不衰,有的热一阵儿就淡了。 国内最近“食育”课程大受欢迎,经过宝典资深编辑们仔细挖掘,发现这还真的是一个能挖出很多东西的、可以长期开展的优质方向,能带给孩子...

2020-05-06 阅读全文

5+2=0”代表着什么? 数学意义上的5加2等于几,恐怕连幼儿园的孩子都清楚。但是教育学上目前有一种“5+2=0”的说法,恐怕很多家长还不清楚。 这里所说的“5”是指五天的学校教育,“2”是指星期六与...

2020-06-13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