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老师,这个玉米软软的

发布时间:2020-06-24 幼儿老师的教育笔记 幼儿园老师的教案 幼儿园老师的游戏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老师,这个玉米软软的”!

祺祺是班里的挑食大王,除了早上的牛奶、饼干,午饭、点心他从来都不碰。

这让老师和家长都非常头疼,为此,他妈妈还带他去医院看了看,但是仍然没什么效果。

开学第一天,孩子们都自己去拿点心,我发现祺祺没有动。

我说:“祺祺,你怎么不去拿点心呢?”他很奇怪的告诉我说:“可是我本来就不吃的呀!”听着他理所当然的话,我进行了思考:孩子是真的不喜欢吃,还是已经形成了习惯?于是我决定让孩子尝试一下。

今天吃的点心是玉米,我一边像孩子们介绍玉米的营养,一边引导他们观察玉米像什么,还用生动的语言鼓励孩子们大口吃玉米,如“大口咬,满嘴香”“一口咬出半个月亮”等等。

祺祺看着孩子们吃的又香又好玩,他也想玩。

于是我让祺祺拿了一个小的,并且说:“你可以试试看香不香。

”祺祺咬了一口,看起来挺香,于是吃了起来。

孩子们吃完点心,祺祺还跟我说:“老师,这个玉米和我家吃的不一样。

学校的玉米是软软的,我家的玉米是硬硬的!”“那学校的玉米好吃吗?”我问,他点点头说:“还蛮好吃的!”我笑着摸摸他的头说:“学校的菜和家里的菜烧的味道也可能不一样哦,祺祺以后什么东西都要试着吃一吃,好吗?”祺祺点点头。

晚上,祺祺妈妈和我聊天的时候说“今天祺祺回家说自己吃点心了,还吃的很开心!”于是我把今天的事情和祺祺妈妈说了,他妈妈很高兴,并且说以后在家里也要尝试让孩子多吃一点!

其实孩子挑食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引导孩子什么东西都爱吃,不能仅靠说教,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可以运用一些幼儿能够接受的方法,让孩子产生尝试的愿望,逐步帮助幼儿建立起对食物的积极情感,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不知道本文“老师,这个玉米软软的”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心软”惹的“祸”


开学以后,天气依旧很冷,小朋友都穿着厚厚的棉衣、毛线衣、外套……,午睡的穿脱衣服也依旧是我们老师头疼的一件事。这不,一到午睡室,小朋友就叽叽喳喳的互相帮助着,有点小朋友能干点,能帮忙别人把衣服袖口先拉出来;有的却只是在床上磨蹭,也不着急;还有的更是趁势和旁边的小朋友打闹嬉戏起来了……真是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啊!再说起床的时候吧,“老师,你帮帮我!”“老师,你帮我拉一下!”……很多个声音会同时从四面八方向你传来,红彤彤的小脸上都摆出了一副“请教”之相,有时候真是会让我们老师手忙脚乱,头皮也发麻。

这个学期开学不久,我就对这个现象仔细反思了,虽然孩子们年龄小,自理能力很薄弱,但一定还是有方法可以引导的。

这天起床后,我们老师故意对这些小家伙的帮助视而不见,不一会儿,有的小家伙不耐烦,自己穿了起来,不穿不要紧,一穿我们大呼上当受骗,原来很多孩子还是能够自己穿的。除了几个幼儿衣服太多,实在穿不进去,很多孩子还是走出了这关键性的第一步。

接下来,我们隆重地表扬了几个会穿衣的孩子,并给他们颁发了红苹果奖。这下小家伙们的士气倍增,一个个都信誓旦旦的说自己也会穿,也要得红苹果,看得我们老师心里直偷偷乐。

小家伙们渐渐掌握了要领,但是穿的衣服很多,难度也很大,所以我们还让孩子们相互合作,发扬互助精神,从那以后,每到睡前与睡后,教室里一片热闹红火的景象,帮着拉袖子的、帮着扣纽扣的、帮着掏袖子的,孩子们忙得不可开交,“请帮帮我”、“谢谢你”等声音不绝于耳。我们不禁感叹:4岁儿童竟有如此精诚的合作精神,咱们成年人真自叹不如啊

专家曾说过,两岁的幼儿就有独立穿衣的愿望,3岁的幼儿已经具备独立穿衣的能力,那为什么现在很多幼儿到了6岁还不会穿衣服呢?这个都是“心软”惹的“祸”呀

中班:半个玉米的风波


今天午睡后的点心是玉米,大家都非常喜欢吃,有的咬一口嚼了很长时间才咽下去,慢慢品尝着它的美味;有的是一粒粒拨下来品尝,孩子们各自静静地品尝着自己的一份。正当孩子们快吃完的时候,我看见盆里还多了半个,我随手瓣开来分给了站在旁边的新新和勤勤。可没想到这会引起一场风波:新新和勤勤互相看了看,脸上洋溢起得意的笑容,他们还举起那点玉米在同伴面前炫耀起来:“金老师又给我一块了。”其他的孩子,有的投去羡慕的眼光;有的转头不不理睬他们;有的则跑上来往盆里张望。孩子们开始议论开了,有的说:“他们今天乖,所以老师给他们吃。”有的说:“放学我让妈妈也去买。”有的愤愤不平的说:“老师一定喜欢他们。”等等。

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的举动欠考虑,给了孩子们不必要的猜疑空间。我马上进行了补救工作:“小朋友,今天由于一个小朋友没来,所以多了半个玉米,我给了新新和勤勤,以后如果有多的,我们轮流分享好吗?”孩子们都同意了这个建议。

孩子是敏感的,我们随意的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表情都会对孩子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我们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应“三思而后行”。

教育随笔:为什么叶子黄了还是软软的


在深秋时节,红树叶、黄树叶、橙树叶……随着秋风在空中翩翩起舞来到了地面上,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多彩的地毯。我带着孩子们走出教室来到校园的林间小道上开始了捡树叶的活动。捡之前向孩子提出要求:仔细观察秋天的树有了什么变化?树叶有什么变化?若有疑问可以提出来。孩子们看到林间小道上各色树叶激动极了,很快开始了自己的树叶搜宝,有的说:“看!我捡到了一片红树叶。”“我捡到的是黄色的。”“我的像一把扇子,你看!”(边做扇风的动作)……孩子们沉浸在自己的发现和收获中。这时糖糖拿着一片黄树叶边捏边问我:“董老师,为什么树上绿绿的树叶是软软的,落下来的黄树叶还是软软的呢?”他的问题瞬间让我一愣,然后则是一种惊喜。“你的问题非常棒,可以先问问其他小朋友,待会儿我们回教室一起来讨论好吗?还可以看看其他树叶是不是也是这样。”糖糖笑眯眯去寻找了其他的朋友,将自己的问题进行分享。同时我也将糖糖的问题进行了分享“孩子们,糖糖发现了问题——树上的绿树叶是软软的,落下的黄树叶也是软软的?这是为什么呢?你捡到的树叶和他的感觉一样吗?”……

回到教室后糖糖将自己的问题再次提了出来。教室里一下子处于安静中,大家似乎一下子都不知道,等待着我的答案。我则问:“绿树叶为什么是软软的?”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树叶里有水。”“树叶里有汁。”我小结:“对,绿绿的树叶里有充足的水分,促使它软,不干燥。”这时糖糖站起来说:“那黄树叶不是因为水分不够了才落下来的吗?为什么还是软软的呢?”顺着糖糖的问题我问:“你们有谁和糖糖捡到不一样的树叶吗?”龙龙这时举起了一片枯萎的棕色树叶。我将其拿到前面放在投影仪下:“仔细观察。”用手将两边叶子同时进行捏、团,“你发现了什么?”孩子们说:“一片碎了,黄树叶还是完整的。”这是为什么呢?窈窈说:“老师我知道,龙龙的树叶是早就落下来的,很干,所以一捏就碎了。”“对,那么糖糖的这片树叶呢?”“这片树叶是刚落下来的,还没有干。”“对了,有些树为度过干燥的冬天,会将树叶落下,减少水分的流失,而叶子也会随之枯萎。但是刚落下的树叶虽然变黄,却还没有完全枯萎,还有一些水分,所以还是软的。等过些日子随着空气流动,水分完全蒸发,就和龙龙捡到的一样了,完全枯萎了。”

秋天对孩子们来说充满秘密,树叶为什么变黄?树为什么会落叶?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孩子们直观观察到的,想要了解的。而对于今天的活动来说,这几个问题在小班时我们也探究过,对本次的活动有了一定的经验铺垫。这次活动则是在孩子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让孩子在实践感知中发现问题,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指南》中也提到“应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通过这个活动不难发现孩子们对于主动提问、发问的能力有所欠缺,更精确地说应该是不习惯这样的学习形式。因此,孩子在探究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时,我们老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发现、发问、质疑,并大胆说出想法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思考分析能力。日常活动中对自然角的观察、周围生活的疑问都是很好的关注点和引导的点。

怕硬欺软的犟脾气


最近同事们都开玩笑地说我像百搭,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去,我也觉得自己像游击队员,声东击西的,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小中大三个年龄阶段都带过了,而每次刚和孩子们打好交道,就又要换阵地了。这不,我刚来到小二班,就有一个小男生来向我挑战了!

第一天带小二班是一个下午班,刚进班不久就要带孩子们午睡了。进入午睡室,跟往常一样,帮助孩子们脱衣,提醒他们把脱下来的衣服鞋子放整齐。也许是我第一次进班,他们对我还不认识,为了让他们尽快入睡,我就准备讲一个睡前故事,谁知,我刚坐到一张空的小床上,就传来了抗议的声音:“老师,你走开!”原来是旁边床的小男生,他很讨厌地看着我,非要我离开他的床。可我并没有坐他的床啊!我心里想可真冤,我明明坐的是人家的床,他却不依不饶地跟我对上了

,“你走开,不要坐我的床上!”,“你不要坐这里嘛!”这个小家伙可真倔啊!“你把小手伸出来,我们比一比!”我把他的小手抓在手心里,告诉他:“我的大手把你包围了,你应该听我的哦!”看他好象还是不肯屈服,我也不跟他耗了,依旧坐在他旁边,开始了我的“睡前故事”。等我的广播结束后,转过头发现他已经甜甜地睡着了!我心里暗暗想:真是个倔强的小家伙啊!

午睡起床后,我带他们做了个小游戏,发现倔强的他很积极,趁他玩得开心,我就问:“下次能让我坐你的小床吗?”他竟然爽快地答应了:“好的。”就是这句“好的”,让我反思:孩子,你的犟脾气,也是怕硬欺软的吗?如果当时我退步了,那结果又会是怎样的呢?

可怕的家庭“软暴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和孩子每日朝夕相处时间最长的亲人,更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说法。尤其对于情商培养,孩子的成长环境很重要,高情商的孩子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营造氛围,甚至于社会大环境。但是,面对独生子女这样一个国情,我们从孩子身上感受到的来自家庭的“暴力”问题越来越严重。

什么是“软暴力”

“软暴力”包裹着“爱”的外衣,从里到外由爱而生。家长们以爱的名义温柔并残忍地剥夺了孩子们很多正常的权益,甚至孩子们的“独立人格”。这种“软暴力”让孩子一次又一次的痛苦着,家长们却在冥思苦想救拔孩子脱离“苦海”的解决之道,殊不知那只扼住孩子脖颈的手正是自己爱的双手。

案例分析:

1.小朋性格内向,甚至有些懦弱。一个男孩子柔弱的像个小姑娘。每天早上到教室门口时必要抱着妈妈痛哭一番。老师建议妈妈:与其让孩子一次一次的痛苦,还不如和孩子讲清楚“上学是件好事,标志着你长大了,妈妈替你高兴”之类的话,对孩子进行鼓励,并用妈妈高兴的表情感染孩子。作为老师的妈妈也很明白这一点,但就是见不得儿子的眼泪——孩子一落泪,妈妈比孩子还要心痛,一次一次的“说好了。。。”一次一次无原则的妥协,换来的是孩子一次又一次的眼泪和妈妈随之而来的担心和焦虑。妈妈的焦虑又被孩子看到眼里,反作用到了孩子身上。

更揪心的是,小朋的眼泪应用领域还很广泛:比如小朋只愿意和同一幼儿园来的一个小女孩坐在一起,只要老师换座位,小朋就会拿起他擅长的武器——“哭”来讲条件。“老师,我不要和他坐一起。我要和小美坐一起。呜呜~~~~”。遇到其他不随愿的事,小朋也会选择默默流泪的方式进行表达。

2.小友的妈妈因为怕孩子不适应,干脆开学前几天就没让孩子上学。果然,传来了小朋入学的种种描述,小友妈妈笃信自己的决定是多么的英明。反正大学也没开学,跟孩子在家腻两天。

这一天,好容易妈妈做好了思想工作(儿子的,也许更多的是自己的),把儿子送到了新的班级里。一上午没有离开学校,在学校的一楼徘徊复徘徊。问及原因时,妈妈说:“跟孩子说好了,前3天中午接走。”让孩子慢慢一点一点过渡适应。唉,可怜天下父母心!

第一天中午,孩子顺利的被妈妈接走了。

第二天中午,妈妈又来接孩子。孩子看到妈妈诧异地说:“妈妈你怎么来了?我今天中午不想跟你回去!我喜欢这里,我想和同学们一起吃饭、睡觉。”

不是答应儿子三天中午都要接回家吗?怎么能食言呢?古有“曾子杀猪教子”呀!正好告诉孩子什么是言出必行嘛。妈妈好说歹说还是把儿子接走了。

指点迷径:

教育理论谁都不缺,只是事情赶到自己孩子头上,作为父母的怜爱就溢于言表,我很能理解,但却真的无奈和痛心。殊不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或者主观认为孩子不行,而过于主动周全的保护孩子,像超人一样第一时间满足孩子们大大小小的所有要求,无异于滥用抗生素——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被改变、孩子对社会正常的免疫力被破坏、孩子人生探索中最宝贵的实践财富被剥夺、孩子与生俱来的自信和坚强被消磨殆尽……!到最后,家长们却还抱怨自己的孩子独生、不独立——在学习上懒、依赖思想严重;生活上低能,无法放心!

殊不知,这个结果完全是自己一手造成,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家庭“软暴力”造就了一个又一个自认为不幸福的孩子和一个又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放开手,给孩子一片自由成长的空间!

教育随笔:心软惹的祸


教育随笔:心软惹的祸

虽然寒冷的冬天即将结束,但天气依旧很冷,小朋友都穿着厚厚的棉衣、毛线衣、外套……午睡时的穿脱衣服真让人头痛啊!一片片喊老师帮忙的声音:帮把扣子解一下,帮我贸易脱一下,帮我拉链拉一下啊,帮我翻一下衣服……有的孩子磨蹭的让人着急,有的孩子甚至趁乱和旁边的小朋友打闹。这穿衣、脱衣真让人头痛啊!

专家曾说过,两岁的幼儿就有独立穿衣的愿望,3岁的幼儿已经具备独立穿衣的能力,那为什么我们班现在的孩子已经4岁了,依旧不会穿衣呢?都是“心软”惹的“祸”啊!孩

子们平时都是家长包办的太多了,心疼孩子冻着了,不忍心让孩子一个人穿,久而久之,孩子们缺少练习的机会,自然不会穿衣服。

针对我班孩子的这种情况,我们主动与家长们沟通,希望与家长达成统一的教育意见,我们在幼儿园要求并鼓励孩子自己穿脱衣服,并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孩子们起床穿衣是都会开空调,请家长放心孩子不会被冻着的。同时也请家长在家也同样要求孩子坚持自己穿脱衣服,适当时给予帮助。不要让自己的“心软”剥脱孩子练习的机会,相信您的孩子是可以做到的,他们很棒的。

用软尺来测量物体


在之前的活动中《那条瓜最长》和《量一量树有多粗》,我们小朋友已经初步学会了用软尺来测量物体,并且能读出相应的数据。在有了这些基础以后,今天让小朋友两两组合一起一起去测量物体的高度。

活动之前,我先对小朋友讲解了记录表如何填写,以防孩子们记录错,接着问孩子们量高度应该怎么来量,并且示范了一次,怎样测量高度,于是我们小朋友来到了天宫庄园——美工室。

测量过程中,我先观察了在测量桌子高度的这一些孩子,最先开始测量的两个人,是拿了尺子在测量桌子的边,我就问他们,今天我们是量桌子的边宽呢还是量桌子的高?他们想了一下说是量高,于是我问他们高应该量哪里?他们显得很迷惑,这是卢俊翔叫了起来,应该是量桌子的脚,这才是它的高度,这是他们才反应过来,量高度是这样量的。

我想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孩子们对于“高”的理解没有完全掌握,我在事先的讲解中对于“高”的测量也没有讲解透,我应该要讲测量高度应该是从上往下的量,这样可能孩子们就容易懂了。

教育随笔:不要心太软


又是午睡时间了,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帮助下依次轮流小便,然后陆续到午睡室午睡了。周可昕小朋友也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安静地上床睡觉,一会儿就进人了梦香,看着她熟睡的可爱笑脸,不仅使我想起了刚开学时的情景。

人园初,她爸爸就告诉我们,由于家人的宠爱,使她养成了一个不太好的习惯,就是每天睡觉必须吸着奶瓶入睡。第一次进寝室,由于好奇心,小朋友们都自愿上床了,她也跟着上了床并很快睡下了,可一会儿就爬起来叫道:“我要吃奶,我要吃奶”,没达到目的就开始哭了,看着她那乞求的目光,我很想把奶瓶拿出来让她喝一点(上午入园时,她放在小书包里背来的),可转念一想,不行,要是今天让她喝了,那明天、后天``````怎么办?在家养成的坏习惯不能让她在幼儿园再继续下去,现在正是一个关健的转折点,一定要狠一狠心帮助她改掉这个坏习惯。为了不影响其他小朋友午睡,我就抱着她到另一间房里,和她说一些其他事情分散他的注意力,并抱着她边来回走动边哼着小曲,很快地她就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后来的几天,虽然每天午睡前她都会说:“我要吃奶,我要吃奶”,但一天比一天有好转,她不再哭闹,只是嘴里说说,我就用各种方法引导她想一些别的事情,放学时及时与家长沟通,表扬并鼓励她的进步。就这样,经过两周的磨炼,她改掉了这个吃奶睡觉的坏习惯。

从这件事情上使我认识到:在处理有些事情时,不能心太软。记得上学期也有一个吃奶瓶睡觉的小朋友,由于我没能坚持“恨狠心”,使他在两个月后离园时还吃着奶瓶睡觉。平时我总认为我们托班的孩子太小,应多给他们照顾,多为他们着想,他们提出的要求基本都能得到满足,有时连批评他们都觉得不忍心。通过这件小事,证实了在工作中,一定要做到该批评时就批评,该“狠心”时就“狠心”,不过要注意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小朋友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里,在各方面得到发展和提高,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关推荐

  • 吃了软软果的小乌鸦的幼儿故事 1、吃了软软果的小乌鸦的故事 小乌鸦很贪吃,一天,它飞到一片从没有来过的森林里玩耍。 玩着玩着,它饿了,于是就飞到一棵大树上吃果子,这大树上的果子非常不同,它是方形的,鲜红鲜红的颜色,看上去就非常好吃...
    2020-12-14 阅读全文
  • 心软的句子 你可以说清楚,我还没准备好,现在状态不好,去了可能你家里的人不喜欢我,所以为了长久打算你给我点时间,我准备好了在一起去,这样对我和你都好,不过你要先说几句你们之间的悄悄话,让他心软~~想必你也在寻找这种句子吧?以下内容是编辑特地整理的“心软的句子”,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2023-11-13 阅读全文
  • “心软”惹的“祸” 开学以后,天气依旧很冷,小朋友都穿着厚厚的棉衣、毛线衣、外套……,午睡的穿脱衣服也依旧是我们老师头疼的一件事。这不,一到午睡室,小朋友就叽叽喳喳的互相帮助着,有点小朋友能干点,能帮忙别人把衣服袖口先拉...
    2021-10-27 阅读全文
  • 幼儿托班语言活动:软软硬硬的糖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托班语言活动:软软硬硬的糖》!活动目标: 老师出示软硬不同的糖果,幼儿认真观察,能感知糖的软和硬并能用语言表达。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感知...
    2021-07-07 阅读全文
  • 软装口号 真正的英雄在烈火中锤炼,风雨中赢得彩虹。在现代生活中,口号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简单精炼的口号能够打动人心,使团队成员保持坚定的内心和心态。我们经过深思熟虑,为你准备了软装口号的相关内容,相信对你的学习和工作会有所帮助!...
    2023-05-14 阅读全文

1、吃了软软果的小乌鸦的故事 小乌鸦很贪吃,一天,它飞到一片从没有来过的森林里玩耍。 玩着玩着,它饿了,于是就飞到一棵大树上吃果子,这大树上的果子非常不同,它是方形的,鲜红鲜红的颜色,看上去就非常好吃...

2020-12-14 阅读全文

你可以说清楚,我还没准备好,现在状态不好,去了可能你家里的人不喜欢我,所以为了长久打算你给我点时间,我准备好了在一起去,这样对我和你都好,不过你要先说几句你们之间的悄悄话,让他心软~~想必你也在寻找这种句子吧?以下内容是编辑特地整理的“心软的句子”,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2023-11-13 阅读全文

开学以后,天气依旧很冷,小朋友都穿着厚厚的棉衣、毛线衣、外套……,午睡的穿脱衣服也依旧是我们老师头疼的一件事。这不,一到午睡室,小朋友就叽叽喳喳的互相帮助着,有点小朋友能干点,能帮忙别人把衣服袖口先拉...

2021-10-27 阅读全文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托班语言活动:软软硬硬的糖》!活动目标: 老师出示软硬不同的糖果,幼儿认真观察,能感知糖的软和硬并能用语言表达。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感知...

2021-07-07 阅读全文

真正的英雄在烈火中锤炼,风雨中赢得彩虹。在现代生活中,口号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简单精炼的口号能够打动人心,使团队成员保持坚定的内心和心态。我们经过深思熟虑,为你准备了软装口号的相关内容,相信对你的学习和工作会有所帮助!...

2023-05-14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