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绰号
发布时间:2020-07-16 幼儿园美丽的树林说课稿 美丽的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美丽的秋天说课稿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美丽的绰号”,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大力士’,请帮我搬一下凳子,好吗?”“好的”“谢谢”,到区角游戏活动的时间了,我听到的谈话声,原来是瘦弱的小姑娘茹雪请小胖子壮壮帮忙将她的凳子放到了墙边。
看着两个孩子高兴的样子,想到他们自己的“封号”,我感到他们既好笑又可爱。
就要上大班了,不知怎的,孩子们中间渐渐地喜欢上了喊绰号,开始,我还想禁止这种事情,怕引起家长的不满。
可后来我发现,每个绰号的后面原来都有一个美丽的、深受孩子喜欢的故事。
因为绰号,激发起了孩子们的活动积极性;因为绰号,我班的“体操王子”孙国志、“舞蹈皇后”刘梦瑶、“故事大王”李浩月、“篮球巨星”邱小明等等,都在各种集体大舞台上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英姿,让他们获得了更多的奖牌和荣誉,也同时赢得了家长和老师们的掌声与赞誉。
“老师,快看!‘小画家’文宾把长城画在自由墙上了,你们快来参观啊!”我转头一看,绿色的“长城”在小画家的手中,忽而弯曲,忽而变长,因为“八、一”节来临,他还在“长城”的每一个“城”门上画上了一面正在飘扬的五星红旗,他说要让世界上所有人都能看到我们的长城,看到我们的红旗,这是“小画家”文宾的梦想,也感染着我们的每一个孩子。
那就让我们为“小画家”鼓掌吧,让我们爱这每一个善意的绰号吧,我们发现,班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那么的可爱!
因为,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不同和特别之处,每个孩子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尊重,他们更期待着老师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展示自己和肯定的机会,所以,只要我们老师用特别的爱去寻找他们身上的动人之处,就一定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就能接触到孩子的心灵,就能触摸到快乐的源泉!
关于“美丽的绰号”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美丽的树叶
飒飒秋风,院子里落满了各种各样的树叶,孩子们看到这些树叶,便兴奋地忙着捡起来……
周凯瑞拿着一片树叶跑过来问:
“老师,这片树叶像扇子,是什么树的叶子呀?”
“是银杏树叶”
“这片树叶是法桐树叶,像手掌,是不是老师?”
“是的,你说的太好了。”
这时候,刘佳小朋友高举着一片柳叶大声地说:“快来看呀,小船、漂亮的小船,”孩子们闻声都围拢过去看他的“小船”。
“它还像眉毛,”张佳怡认真的说。
“它也像镰刀,”宋飞跃又说。
“你们说的太好了,真是聪明的孩子。”听我这么一说,孩子们的劲头更大了,兴高采烈地又去寻找他们心中的树叶。
不一会儿,孩子们就捡了许多各种各样的树叶,于是,我借着孩子们的兴奋劲,引导他们来认识了这些树叶。然后,我和孩子们又进行了树叶粘贴,一片片的树叶又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美丽的“错误”
小班了,我看待孩子的眼光也越发不同了。第一,他们都长大懂事了,可以和我们成人有了更多的交流。第二,和他们相处的日子越来越久了,也越来越了解他们了。回首这段光景,我甚至觉得孩子的“错误”都是美丽的刹那!那我当初有没有享受那个刹那呢?托班的时候,他们不能将碗中的饭菜吃完,将汤洒得满桌都是。我呢,有时绷着脸、拿着抹布赶紧擦掉,用行动很强烈地暗示他们“做错了事情”。他们上课讲话、插嘴,会用眼神强烈的暗示那样是不礼貌的......这样地对待孩子是否合适呢?当然我不是说他们应该这么做,只是应该提醒我自己,他们或许是犯了错误,但是犯的是“美丽的错误”。和桌子、玩具、教室的整洁相比较,孩子的发展价值当然要高出很多很多。可是我对他们的反应,只会告诉他们:老师更在乎的是安静,是整洁。人生有许多不同的阶段,在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色,我们既可以欣赏老年的慈祥、中年的成熟、青年的魅力、儿童的天真,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欣赏幼儿的一些“错误”呢?孩子们来到幼儿园,是需要一片纯真的乐园,在老师的扶持下、呵护中,在这片乐土中慢慢成长、慢慢懂事,老师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引导者、帮助者。孩子幼小的心灵,软软的手,软软的脚,都需要我们去呵护!需要我们给他们永远不嫌多的爱和安慰。作为老师,应该提醒自己:和孩子们相处是上天给予我们的一种特殊的权利,能够陪伴孩子成长,为他们的进步欢欣,给他们的错误指路。我们和孩子相处的这段时间是人生开始的最初几年,是多么的难得和重要啊!现在当他们犯一点小错时,我会问自己:他们真的“犯错”了吗?我应该批评他们吗?我这样的批评会在他们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吗?于是便会改变自己的态度,用真诚的心去和孩子交流。毕竟,他们只是孩子!相信我可以更好地享受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最主要的是既能做小朋友们的老师,又能做小朋友们的朋友,家长的朋友。用爱心,真心,细心的去与家长朋友们沟通。
一幅“美丽”的画
今天区角活动,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只见平时不太喜欢画画的雨桐居然选择了画画,好奇心驱使我走到了他身边,只见他正用红色的蜡笔画着一个个封闭的圆,边画边说道:“这是小鱼吹出来的泡泡。”看见我马上请求道:“老师,你能帮我画一条小鱼吗?”我赶紧说道:“好啊。”我就在他画的一个个泡泡旁边画了一条小鱼儿。他看着画好的小鱼:“老师,我还要许多泡泡和水里的小草呢。”我鼓励道:“雨桐,你今天真棒!”他高兴地点点头又开始画了起来。我真为雨桐今天的表现高兴。转身去别的区域观察。等我再次回来看雨桐时,傻眼了,只见那张画已经变得面目全非,纵横交错的黑线条涂满了整张纸,刚才的画面全给弄坏了,我有点生气地问道:“你怎么画成这样啊?”他轻轻地说道:“大风来了,下起了大雨,鱼儿都沉到海底看不见了。”我听了赶紧说:“原来是这样啊,老师错怪你了。”
雨桐的画虽然看起来不是很好,可以说是很乱,但作为小班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在画面中也表现出了情感,发挥了想象力。因此,无论画成什么样子,都不失为一幅好画,老师不应去责备,而应去观察了解。幸亏老师能及时发现问题了解情况,才使得还幼小的心灵没被伤害。
美丽“心”世界
时间过得真快,来新园工作已经四个多月的时间了。或许在某个地方呆久了,会渐渐习惯这里以致爱上这里。虽然我们的工作很繁琐,但我也从辛苦的工作中体会到了幸福,新园是我的一个美丽“心”世界。在新园,我更深情地爱着我的孩子们。工作中我用自己一颗真心,善待每一个幼小的生命,做孩子们的朋友,孩子们的玩伴。做孩子白天的妈妈,做孩子游戏中的伙伴,做孩子发展的支持者。回顾入园到现在,孩子们的笑容陪我渡过每一天。这些可爱的小精灵,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写着他们的纯洁无暇,天真烂漫。我的世界也因他们而美妙,而生动,而精彩。我体会着孩子们“真、善、美”的小世界,时时刻刻被他们的小世界感动着。孩子们的天真,孩子们的火热,孩子们的爱告诉我自己从事的是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我所走的是一条充满青春气息的绿色道路。和孩子在一起成长,我学会了去欣赏,去感受童心的美丽,学会了用孩子们的眼睛看他们的一举一动,学会了用孩子们的心灵去体味他们的调皮、快乐与天真。也正因为我拥有了这样一颗和孩子们相通的心灵,所以,孩子们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回成为我生活中快乐的源泉。每天早晨,当我从孩子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手里牵过一只只小手的时候,我觉得牵过的更是一分莫大的信任和嘱托。看着孩子们象小星星般地簇拥着我,我被深深地陶醉着、分享着他们的快乐……从喝水、尿尿、吃饭、睡觉到生活常规的培养;从动物世界、自然科学到宇宙世界的神奇;从幼儿观察和个体差异的分析;从每个教育环节的设计到教学后的反思……所有的琐琐碎碎和点点滴滴,使幸福不断的注入我的“感情容器”。在做“找朋友”的游戏时,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向我介绍自己的朋友。每当我猜对,他们便伸出大拇指,高兴地说“老师猜对了”,孩子们簇拥着我,我感到一种平和的幸福。轮到佳林介绍了,他看了看我,俏皮的一笑说:“我的朋友梳着辫子,穿着白色的运动装。”孩子们都神秘地冲我笑,有的还呶呶嘴。突然我明白了,佳林的朋友是我,于是,我大声说:“张老师!”孩子们都为我欢呼。佳林在前面亲了我一下。于是孩子们也纷纷来亲我,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孩子的吻像一股清泉滋润着我,那么甘甜,那么清醇,那么持久!他们是我生活中最美的色彩。因为他们快乐,所以我也快乐! 无数件小事,一个个平凡的日子,如涓涓的溪流,滋润了我,滋润了孩子,也滋润了我们在幼儿园的每一天。在这里,我们和可爱的孩子们快乐的在一起学习生活。在这里,九个“元老们”亲如一家,我们拥有同样的信念和目标。在这里,我们朝夕相处,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携手,结成了一个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集体。在我的心中早已把这当成是自己幸福的家。每天在这幸福的家园里播种着自己的希望,更收获着自己的快乐。在这里,我吸取知识,努力工作,增强能力。在这里,我学会尝试,不断创新。相信这段幸福时光将会是我永久的珍藏!
小牧场、美丽的落叶
小牧场今天几个小朋友又来到了木质积木区,玩起来搭积木。文文说:“我们来打一个牧场吧,这样就可以养小羊了。”豪豪拍手叫好,说:“我最喜欢养羊了。”两个小朋友便你一块我一块的搭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像模像样的小牧场就搭成了。文文指着“车”说:“瞧,这是我们搭的专门运送小羊的车,可以把小羊送到山上去吃青草。”又指着围墙里面的房子,“这是小羊住的地方,外面有围墙,这样就可以保护小羊了。”“嗯,是啊,这样小羊住在里面就很安全了,那这个外面这些圆积木是做什么的呢?”我指着那些圆柱体积木问道。“这个也是保护小羊的,如果有灰太狼过来,从这里走,这些园积木就会滚下来,砸到灰太狼的。”文文抢着说道。我立刻向他们竖起大拇指,表扬他们的创意,而且还做得如此美观。
小朋友能够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设计出想象中牧场的样子,把用途和美观有效的结合起来,并从中体验到游戏的快乐。
美丽的落叶
一个星期又开始了,上次布置的让孩子们观察落叶的颜色,我期待孩子们带给我惊喜。一会儿功夫,孩子们来的差不多了,正准备要问问孩子们的发现,却看到几个孩子围在涵涵的周围,我也走了过去,只见涵涵手里拿着片枫叶,我问涵涵:能不能给老师说说你的叶子的颜色和上次看到的有区别吗?涵涵大声的说:老师,我这个是枫叶,它可是红色的,公园里还有好多的枫叶,可都是红色的,没有黄色的。爸爸还教了我两句古诗呢!想听吗?我和孩子们都说想听,她可来劲啦!于是摇头晃脑的背诵起来:《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狭,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为了鼓励她,还让孩子们,和她一起读。看来孩子们知道了,秋天的落叶不仅有黄色的,还有红色的。除此之外,还有别的颜色吗?小朋友们举起自己的叶子,有褐色的,有浅黄色的,还有黑灰色的。
偶然的机会能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好奇,通过一次一次观察来解决自己的疑问,发现秋天的落叶不仅有黄的、红的、褐色的等等。。从而培养孩子们亲近自然,探索自然的积极性和浓厚的兴趣。
观察记录:美丽的蝴蝶
观察时间:***
观察地点:教室东边的空地和教室
观察对象:部分孩子
观察者:周**
观察背景:早晨,孩子如同以往一样在教室玩着桌面玩具。突然有个孩子叫道:“老师,老师,你看楼梯的窗户上有只蝴蝶,我们可以去看看吗?”
注意:“老师,你看,我抓到蝴蝶了。”余严江用小手捏着蝴蝶翅膀的一角对我说,等我走进看后,他就开始带着手里的蝴蝶跑了起来,嘴里还一直说着:“你们看,我抓到蝴蝶了。”孩子们都围着余严江。李铭鑫用手摸摸了余严江手里的蝴蝶说:“老师,我的手怎么变黑了,蝴蝶的身上还有好多点点呢,我还见过白色的蝴蝶呢?”说完举起手指给我看,“老师,老师,你看蝴蝶和猫咪一样,也有胡子呢。”季施锐指着蝴蝶的触角说道。这时,隋子俊从前面一把抓住李铭鑫手里的蝴蝶,紧握在手里。旁观的孩子们急了,“你把蝴蝶放开。”隋子俊手一松,蝴蝶掉到了地上,孩子们立马蹲下来看着地上的蝴蝶说:“蝴蝶死了,它飞不起来了。”接着,我小心翼翼地将飞不起来的蝴蝶带回了教室,放在了桌子上。孩子继续围观,看到一动不动的蝴蝶,孩子们开始感慨:“老师,老师你看,蝴蝶的翅膀都没有了。老师,蝴蝶死了,好可伶呀!……”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发表着自己的感慨。
识别:
1.从孩子们抓蝴蝶,追蝴蝶的现象可看出,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能够近距离的对感兴趣的事物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孩子们在邂逅蝴蝶的过程中,认识了蝴蝶,了解了蝴蝶的外部特征。
2.孩子们具有一定的同情心,当看到蝴蝶不会飞了后,会对蝴蝶表示同情。
3.整个过程,可看出孩子们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对于自己的想法和所观察到的东西能够通过口齿清楚地表达出来。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回应:
抓蝴蝶是孩子非常喜欢的事情,可是当看到自己喜爱的蝴蝶一动不动的时候,孩子们又表现出了同情之心,对此我感到很欣慰。同时,我会给孩子们讲解一些昆虫的知识,支持孩子们的探索欲望,
让教育更美丽
我有几个孩子十分调,而且“屡教不改,”曾让我感到教育的无奈。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来到散步,亲眼目睹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年轻的妈妈正两个双胞胎的男孩在玩,后来两个孩子在分面包时谁多谁少而争吵起来,年轻的妈妈看见后,并没有责怪孩子,而是心平和地指小河中的鱼说:“你们看,小多呀,它们不争吵也不打架,多亲密呀,他们游得可真开心。
”两个孩子一听,上停止了争吵,也去看河中的小了,就这么一句细语,竟轻而易举地化解了孩子间的,这不得不让我敬佩,教育竟如此简单,却又如此美丽。
一次,当两个孩子为了争抢一张椅子面红耳赤时,我轻轻地走了过去,抚摸椅子说:“小椅子,你真可怜,他们这样抢来抢去,你一定很疼吧。
”没想到,两个孩子听我这么一说,竟放下椅子,不再争抢了,又有一次绘画课,世新不仅不认真画,还大声喊叫,影响同伴画画,于是,我就来到世新旁,指上的“小朋友”说:“小朋友你们一定觉得我们教室吵了,让我送你们到大(8)去吧。
”这时世新拉住我的衣服说:“老师,不要把他们送走,我不大声喊叫了。
”我不过是调整了一个思维和语言,没想到竟也享受到了教育的美丽,我很有感触。
教育随笔:美丽的“错误”
美工课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活动课,孩子们在课上不仅学到了本领,而且还会有很多开心的收获。它简直就是孩子们的“乐园”。
又到了美工课了,这次是让小朋友剪灯笼。课前我看了看这张美工纸上的图案,觉得挺简单的,比中班那时的灯笼制作还简单。于是,我只在孩子们面前讲述了一些平常的制作要点,如:沿实线剪出图形、虚线的地方折一折、小麻点上粘一粘等等。
没过多久,一个手脚麻利的小女孩拎着一盏长长的圆筒灯笼兴致勃勃地跑上来让我看看她的“杰作”。我一看:咦,怎么跟图上的制作结果不符呢?从她手里接过灯笼定睛一看:哎,没错呀!该剪的的地方剪了,该折的地方也折了,粘的地方也没有粘错嘛!这是怎么回事?……难不成是出版商有误?我没有立刻否定小女孩的错,但是还是逃不过孩子们的火眼菁菁,“老师,她做的和图上的不一样,做错了!”此时的我因为心中没底,所以也不好随意下定论:“恩,做的是不一样,不过这也是一盏很好的灯笼,有创意不是挺好的嘛!谁做的能跟图一样?”“我行!”“我也行!”孩子们各个欢呼雀跃,信心十足。
为了证实是否有错误,我也开始动手做开了:首先,将整张灯笼的轮廓剪下,然后图形上有实线的地方再剪开,虚线的地方折一折,最后就顺手粘了粘。结果跟刚才的小女孩一样。——到底那里出问题了?我心中百思不得起解,在看看图片上成型的灯笼模样,有好几处本没有实线的地方却被剪开了,这样灯笼就显得圆圆的。难道是他们在设计时忘了画线了?……
我正想拿着剪刀在那原先长长的灯笼上开刀,脑海却被一个念头制住了:我能“开刀给灯笼做手术”可孩子们呢?我抬头看看孩子们:他们有的在静静地思索,有的也在试着左右开刀,有的在讨论着什么……
我去查教师手册,却丝毫没有答案。最后,我重新梳理了灯笼的制作流程,发现这个灯笼在折和剪上有个蹊跷,剪下图形后要先折一折,再在实线处剪开,这样原先没有画线的地方也就剪开了。再两边粘好,粘上拎环,一个圆圆的灯笼就成型了。
我心中的结终于解开了,巡视了活动室一周,五花八门的灯笼呈现在眼帘,孩子们的作品基本成型了,但没有一个灯笼跟图上画的相符。我把正确的制作方法告诉了每一个小朋友,他们恍然大吾:“啊!老师,那该怎么办呢?我们都做错了。
我微笑着说:“孩子们,你们喜欢你们自己做的灯笼吗?”“喜欢”“老师也很喜欢你们做的灯笼,因为那是你们自己创作出来的,与众不同哦!”哈哈,哈哈哈……
这以后,不管多简单的制作,我都要亲自动手做一做,这样才有十足的把握,理直气壮地站在孩子们面前。